大家好,我是深夜放毒的KK酱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这部堪称是美食吃播下饭剧的《孤独的美食家》!
一如既往的暖色调美食画面,果然是餐饭伴侣啊,反正KK酱已经被看得到吃不着的精致美食,“虐”到狂补宵夜中了
第一集“吃播主播”五郎就带着我们去吃中华料理,即使对这集所讲的美食习以为常,但看着五郎吃就会莫名生出一股“我现在就要吃到”的冲动,在他精致的吃货仪式感中,连手中普通的街边肉包子都能变得极其诱人,当你认真对待每份食物,也会产生一种饮食仪式感吧
其实每次最被五郎打动的是他的吃货哲学,比如他每次工作结束饥肠辘辘的时候,坚决不随便选择走进最近的餐厅随便填填肚子,不然就是俗称的吃饭只是为了活着。
假如吃到不好吃的,浪费了还会让心情瞬间低到谷底。
于是对于美食家五郎来说,宁愿饿着肚子在中华街跑上几回,也要找到今日的灵感美食-就是有时候脑子里突然想要冒出今天吃什么的念头啦于是这家中华料理店就被今日想吃云吞面的五郎pick了
然后最可爱的其实是五郎在心里大段大段的碎碎念,从穿梭于东京各区的街头,选定一家小店,走进店面坐下,观察店内的装修和陈设、餐桌上的摆设、菜单的内容、其他顾客的表情、隔壁桌客人点的东西、对食物的评价……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在那短暂的时间里,他变得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不被任何人所打扰,无所顾虑地大快朵颐,这种孤高的行为,正可谓是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方式”,这段话出现在每一集的片头,也在传递着美食所带来的一种生活幸福感吧,一起跟着五郎逛吃吧
上个月我们推出了一篇关于孤独的分享文章,“我一生中感到最孤独的时刻”留言分享,分享个体对于孤独的感受。
由此我想到日剧《孤独的美食家》。
这部漫画改编剧在豆瓣上始终保持着9.3 - 9.4的神奇高分,2019年秋已进入第八季。
五郎,个体贸易经营者,单身,穿着笔挺的西装辗转于城市各个角落,拜访客户,联络洽谈,同时展开自己的漫游。
每一集五郎都能找到心仪的美食,独自一人品尝体验,然后带着满足怡然踏上归途。
有人说,这部剧看一集就等于看了几百集,但看了一集就想看几百集。
“孤独的美食家”魅力到底在哪里?
是孤独,是美食,还是其他?
对孤独的认同“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在那短暂的时间里,他可以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任何人打扰,无需介怀地大快朵颐。
这种孤高的行为,正可谓是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
”
这是每集剧集的开场白,也是这位美食家的宣言--食物之于我,是幸福,是满足,是治愈;孤独之于我,是清静,是孤高,是不被束缚。
一位网友感叹:“我不是特别理解做什么事情都要被别人知晓的感觉,不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喜欢被各种解读,更不想要回答他人。
这部剧真的是讲诉了我心目中的一个理想状态。
”如果“关系”意味着被束缚、不自由、不能随心所欲,那么“孤独”似乎是个很不错的选项。
那么孤独到底是我们被动接受的,还是主动选择的?
这要追溯到我们生命的最初。
在妈妈的子宫里,我们温暖、饱足、安全;我们尚且无法分辨“你我”;我们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自己和世界也是一体的,而我们在这个世界里是全能的。
这全能感遭遇的第一次创伤,是我们被分娩的那一刻。
即使我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毫无装备的被丢到了火星上,那震惊与恐惧也无法与那次原初的创伤相比。
从那以后,饥饿、寒冷、肢体的难以操控,都成了危及生存的重大问题。
虽然一哭泣妈妈就会对我们进行哺育和抚慰,我们还是痛苦的意识到,我们并不能用意念操控妈妈 --我和妈妈是两个人。
那个曾经“二人一体”的乐园,自此只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中,而我们也开启了个体孤独的旅程。
我们仍旧出于本能的和他人贴近,试图找回原初的乐园。
在这些尝试中,我们收获了一些美好的体验,被爱、被关注、被抱持,也经历一些不好的体验,被斥责、被控制、被忽略、甚至被抛弃。
当我们这些尝试终于有一天在大脑中建立了足够的链接,它得出结论:和他人在一起是好/坏的,我想/不想和他人在一起。
这就是个体对孤独认同的过程。
人并不是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再失望而已。
就像五郎,温和而敏感,对周遭的人始终保持着疏离,划出了明确的界限。
界限外,他带着欣赏看待世界与他人;界限内,他建立了一个清净而独立的王国,独自居住、独自营业、独自吃饭、独自漫游。
当五郎被热心说媒的客户、过于热情的老板娘闯入警戒区时,身高1米88也已中年的五郎不免惊恐如无路可逃的小动物。
五郎在剧中几乎没有牵挂的人,每一集拜访不同的客户,光顾不同的餐饮店,角色来了又走,都没有停留在五郎的生命中。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看着清净的五郎,我们生命中的孤独感也得以舒展,释怀。
张艺谋说,其实每人都有孤独感。
喧嚣中的人,内心可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内心都渴望被安抚、理解。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
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冲突,父母配偶有时候也难以真正理解。
如果理解有些奢侈,那就学五郎去找些安抚吧!
食物给人的安慰每当对客户的拜访告一段落,此时的五郎,或欣喜、或满足、或焦虑、或愠怒 -- 都会陷入一种强烈的感受:饿了!
随着重复使用的拉远镜头和渐进式配乐,五郎猛烈的被饥饿侵袭。
他带着焦灼的情绪,甩开大步寻找属于那一刻的食物。
瞬时间袭来的渴求是如此汹涌:不止要吃,还要吃自己想吃的;要马上吃到,而且要吃到撑。
是不是像极了等外卖的你?
刚出锅的炸猪排、滋滋作响的鸡肉串,红香绿玉的担担面,冷艳绝伦的生鱼片……五郎在接下来的时间所做的事情就是:吃。
从轻柔的开场到渐入佳境的中场,从汹涌的高峰到郑重的收势,没有对话,没有情节,只有欢快的碗筷声、激烈的咀嚼声、凶猛的吞咽声,与满足的叹息声。
食欲是如此原始而动人,它驱动人将动植物的精华与自己合为一体。
我们咬断、粉碎食物,吞咽、占有食物,整个过程既充满破坏性,又带有建设性。
当我们所选择的食物与我们融为一体并且没有出现排异反应时,我们觉得身心舒畅,安全而满足。
吃是本能,是欲望之火,是生存之光。
食欲是佛洛依德所谓的力比多,是原欲,又是个体与他人关系的表征。
是与世界链接的方式,也是获得快感、满足的接口。
而母亲是个体一生中最重要的客体,她决定了个体是否被满足、被满足的方式和条件。
婴儿啼哭时,给予食物意味着接纳与赞许,不给食物就等于拒绝与责备,当母亲不睬或离去,婴儿便感到需求无法被满足的焦虑,这时候,哪怕把手指放在嘴里吸一会儿,给口唇带来一些类似吃奶的感觉,也能暂时缓解这种焦虑。
而这种“食物 -- 重要客体”的关系就在婴儿的内心保存了下来。
当他长大成人,一方面,他与人的关系受到他与母亲这个客体关系的影响;一方面,他固着在婴儿期的关系挫败也以口欲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他的焦虑、愤怒难以排遣,快乐、满足无人分享时,如同那个充当乳头的手指头,食物成了关注与赞许的替代品,替代了关系对我们的安抚。
英文中“gut instinct”意为“直觉”,而字面意思其实是“肠道直觉”,胃肠作为人的第二个脑,总是敏锐的表达着我们的情绪。
强烈的食欲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信号:我们渴望得到抚慰,我们想要改变能量水平,我们想要更加安全和平静。
所以,食欲来袭时,觉察一下自己处于什么情绪总是有效的。
而满足肠胃带给我们情绪的抚慰,也总是成功的。
以食为链接,超越孤独如果五郎只是在孤独的吃播,这部剧显然不值这么高的分数。
五郎带给我们的不止食物的慰藉。
就像婴儿什么都往嘴里塞,五郎也在用口腹感受着世界,和食物背后的人无声的交流着。
观察着,倾听着,与共同进食的人悄悄链接着。
用丰富的内心戏,通过食物和自己玩耍着。
在吃的过程中觉察着,思考着,成长着。
感受食物中包含的爱与关系,由衷的满足着。
在五郎的吃播中,我们感到的不只是食物的感官刺激,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温暖而融洽。
五郎总是有一种直觉,能找到温暖、舒适、美味的小店,似乎他能够通过门面、手写菜牌、出入的食客判断它能否能够满足自己的肠胃。
也许,指引他的不是食物的气味,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气味,一家洋溢着爱与关切的店,食物势必不会难吃,而食物里包含着的温暖与爱,才是不断更换的食单中从未吃腻的味道。
就像这家店的老板,为做出好吃的食物不顾成本,遭到老板娘的无情吐槽。
可老板娘又制定了免费添饭的制度,并且不肯添半碗饭,“强势”的母爱呼之欲出。
当我们厌恶孤独的时候,真的是孤独的错吗,还是我们既不愿别人陪伴,也不肯好好陪伴自己呢?
美国心理学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说,能与自己娓娓而谈的人不会感到孤独。
孤独并不是问题,人本孤独,我们总会时不时的去体验它。
孤独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是,自己和自己在一起,感受自己,倾听自己,爱自己。
孤独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的是,不封闭自己与世界的通道,不切断自己与他人的链接,在一个愿意接受的距离,感受世界,倾听世界,爱这个世界。
有时,孤独与食物就像干柴与烈火,燃起熊熊欲望;有时,孤独与食物就像水流与容器,安安静静流淌;有时,孤独与食物就像黑夜与光,总是带来一些希望,让我们尝到生命之味,如此美好。
有一些影视剧,因为喜欢,就保存了下来。
每一次重看,都不会失望。
其中有一部,算得上是场景最简单,剧情最单一的剧了。
它就是《孤独的美食家》。
2012年开播到现在,已经播出了八季,而且每季都在豆瓣保持了9分以上的超高评分。
而剧情十分简单:一个中年大叔每天的吃饭。
就是这个叫五郎的中年单身大叔,每天谈完业务,就在附近寻找美食小店,一个人尽情享用。
每一集的结构都是固定的,不管五郎去谈什么业务,见什么客户。
这一部分的剧情都会控制在五六分钟左右。
剩下的二十几分钟,都是围绕着“吃”。
在这部剧里,应该说,五郎的主业就是吃。
到底是怎样一个吃货,又是如何去吃,能一连“吃”出八季的高收视率呢?
首先,吃是一种原欲。
五郎每天在工作之余,都会面对一个灵魂拷问。
早上吃什么呢?
中午吃什么呢?
晚上吃什么呢?
他从来不隐藏自己吃的欲望,而是将它视为头等大事。
享用之际,他付出全部身心,不吝赞美。
茶足饭饱,他给予虔诚感恩,能量满满。
看他吃饭,比自己吃还过瘾。
这种代偿感,让我们对这部毫无悬念的美食剧看得津津有味。
并且,剧中的美食大多是平民路线。
五郎穿梭在大街小巷,寻找着那些不起眼,却以美味赢得立足之地的小店。
正是这些亲切平民的美食店,让很多追剧的人有了更强烈的代入感。
因为性价比高,因为负担的起。
《孤独的美食家》漫画作者久住昌之在接受采访时,说的很坦白。
“我所了解的美食家,大多把普通民众当傻子,摆出一副:这东西你们没见过吧?
这才是真正的美食哦。
”
而在《孤独的美食家》中,美食就是自己觉得好吃,“无论价格高低,无论做工粗糙还是精致。
”而这种创作态度就为《孤独的美食家》注入了最真切的烟火味,和平民气息。
这种诚意,也被五郎演绎得十分到位,非常圈粉。
那么,一个人吃,孤独吗?
正如剧名《孤独的美食家》,五郎未婚,一个人开店,一个人跑业务,一个人吃饭。
一个人吃饭,五郎把这件事演绎得十分有趣。
为了能找到一家可口的饭馆,他可以忍着饥饿,不怕在陌生的小巷里迷路。
点菜对他来说就是一场考验。
他观察店家的招牌菜,其它客人的反馈,思考着最佳的点餐搭配。
他做这件事,丝毫不马虎。
从食物被端上来的那刻,五郎用他对食物的热爱,和丰富的内心戏,向观众展示着每一种食物的滋味之妙。
无论是街头小吃,还是镇店招牌菜,在他这里都被用心对待。
吃饭这件事,竟然能如此高潮迭起,令人迷醉。
丝毫不会觉得他是孤独的。
正如每一集开头的台词。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那一瞬间,他随心所欲,重获自由。
”
虽然一个人吃饭,但他却享受着美食与自由,并不会觉得孤独。
当我们察言观色地参加社交宴会,当我们谨言甚微地和同事聚餐,哪里还有享受美食的自由。
各色的脸色各色的妆,人声鼎沸中依然是孤独的。
而五郎安心享受一个人吃饭的光景。
在好好吃饭中,体会着每一个当下时刻,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
对食物的关注,映衬着他对生活的思考。
“炸鸡可做小菜,亦可做前菜;可做零食,亦可做宵夜;一菜多用,叔也想成为炸鸡般的男人。
”
每一次遇到美食,也总能让他更加积极乐观。
一顿饭吃下来,他不仅安慰了身体,还完成一次良好的自我建设。
带着满足的身心,去应对并不容易的人生。
这部剧如此简单,却又余味丰富。
它就像是老少皆宜的枕边书,无论你什么时候打开,都能带给你些许安慰和满足。
机缘巧合之下,开始看这部剧为啥说是机缘巧合?
因为我这半年来一直在减肥和防止反弹之中抗争,一开始控制饮食时,还能保证热量低和进食的享受感,但越到后来,越不能贴近美食原本的味道,只是贪图于“吃”这一个让肚子有满足感的行为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叔大快朵颐的“吃播”照片,于是顺藤摸瓜找来这部剧,直接从第一季和第八季看起虽说是内容十分简单明了,就是大街小巷的美食寻找和品味,但剧中透露出的、叔的美食哲学还是让我心头一动,决定好好品味这部剧𐄙不论是选择心仪的店,还是选择心仪的菜,都要不慌不忙,要想清楚,当下自己的胃究竟想要什么比如第一集,叔可以在饥肠辘辘时,走遍大街小巷,最后走出中华街,只为了寻找让自己眼睛一亮的店比如,叔会坐在料理台前(他认为这是vip位置,因为可以看到每一道菜呈上来时的样子),听其他顾客选了什么菜,如果是老饕选择的很新鲜的吃法,叔还会当即来一个模仿,并且极礼貌的向对方解释和表达感谢(这就是成熟人士的风度吗😂)再比如,叔会在服务员来询问需要点什么菜时,不慌不忙的表示我再看一看(要是我的话可能就随乱选一道菜了)但这样!
才能真正满足的享用美食呐!
看到第8季,所有的人都说这是最后一季。
没有再去过度关心美食好不好、颜值高不高,只是珍惜叔每一餐。
以前在考虑,为什么是每次都在叔工作完了之后,会dongdongdong,大家都说啊,因为叔的工作关系,所以才能尝遍各地的美食啊。
尤其是这一季,很多时候转的很尴尬,一定要在工作现场完成后之后,叔穿着笔挺的西装,带着一点略微便秘的表情,站在世界中央dongdongdong……后来想通了,原来成年人社会工作压力最大啊,疲惫的时候不可声张,因为总有人在旁边偷笑你痛苦的模样。
这个时候,需要美食来安慰、需要孤独去陪伴。
世上本没有完全相同的味蕾,所以孤独才是美食最好的伴当。
第十集叔一个人坐在柜台后吃一人定食的长镜头,温暖的色调、温暖的伴奏、温暖的感觉……再见 人生一定要美好
第1集 神奈川县横滨中华街 中式煲仔饭与鲜虾云吞地点:横滨Chinatown店名: 南粤美食食物:脆皮鸭(看别人吃馋了点的),香港海老云吞面(980),腊肠腊肉瑶柱煲仔饭(1680), 还看上了别人的盐焗鸡也照着点了一份(半只,800日元,基本都打包了),一共4710日元。
其间还觊觎着别人的肉松窝蛋煲仔饭 事件:吃完大肉包子去Chinatown见客户,算命的王大师,大师感觉就是个大忽悠,还非要给叔算一卦,说的都不怎么准,还忽悠叔说他往东南方向会比较走运。
叔吃完觉得好好吃,看南粤两个字正好包括了东和南(粤是广东),感觉大师说的还有点道理咧。
经典台词:我不想因为肚子饿了就随便找家餐馆应付,那样会后悔的。
云吞虽然写作吞咽云雾,也是需要咀嚼品味的。
越吃越能感受到体内的疲惫被一扫而空,真不愧是医食同源,这就是中餐的底蕴。
第2集 东京都山并区高井户的煎牛舌和肉末帕拉特地点:环状八号线高井户站人见街道 店名:Eat食物:茶茶汤和沙拉(感觉就是miso和蛋黄煮出来的金汤,里面有土豆和鸡蛋清,沙拉酱感觉是胡萝卜和蛋黄打一起,好吃到叔想要打包沙拉酱带走),煎牛舌,肉末帕拉特(meat plate,就是香辣牛肉末炒一炒再撒很多cheese焗烤),一共3150日元。
还看着别人点的炸鸡排,炸鸡肝,咖喱鸡意面,厚多士,煎牛排(煎完放入好像是番茄酱的酱汁煮一煮然后出锅时放一大块cheese)留了留口水。
事件:去一家咖啡店给一个挺可爱的女客户看相框,然后一下就看中了买了100套,还看上了带的另一款,买了50套。
说是组织相亲派对的时候能顺便卖点纪念品,想还价到9折被拒绝,看叔没带戒指想拉叔加入相亲派对又被拒绝。
经典台词:我脑子都晕成旋转木马了,脑子里的旋转木马快停不下来了 @ @第3集 东京都中央区日比谷 银座一家酒吧的包菜肉卷套餐地点:东京都中央区银座6-3-16店名:四马路食物:包菜肉卷套餐,醋腌萝卜丝,米饭,包菜肉卷,味增汤。
本来想点嫩煎猪排,猪肉不特价了,所以不做了。
吃完包菜肉卷觉得没点到嫩煎猪排也是一种幸运。
事件:一上来先是在公园累睡着了,起来觉得大家也都很累。
去一家很有气氛的酒吧见一个神神叨叨的武者讨论放到他新家的装饰画,感觉他又装逼,又话不投机,赶紧给了目录就跑走了。
跑到一间晚上是酒吧白天是昼间食堂的小馆,老板娘特别能扯,说high了就忘了还在做饭。
经典台词:不能品尝红酒,因此无法遇见戏剧,你损失了人生的一半乐趣呀。
第4集 埼玉县新座市的肉汁乌冬和西东京云雀丘的castella pancake地点:埼玉县新座市片山3-13-32;店名:乌冬店藤;COMMA COFFEE;食物:乡村乌冬配猪肉汁(加了1.5倍的肉)和五味蔬菜汁,卤蛋(送的),饭团(+炸渣+芝麻);Castella pancake + 冰咖啡。
事件:两个工作间隔三个小时,不知道要干点什么,碰见熟人本来要一起点外卖Pizza,一听外卖送来要一个小时掉头就跑了。
跑出居民区被一家乌冬吸引,是老板娘自己用脚踩出来的面。
见完下一个客户,偶然发现对面是个home style蛋糕店,又吃了个castella pancake。
经典台词:这个声音(糖浆浇到pancake上的声音)好erotic第5集 群马县藤冈市的单人烤盘烤肉地点:群马县藤冈市327-1店名:烧肉宝来轩食物:猪里脊,上等牛五花,猪五花,米饭+肉汤半份,韩式泡菜,乌龙茶。
事件:这次去见的客户是一家酒店+保龄球馆,本来要和老板娘打一局球,突然想吃饭了,就跑走了。
打车路上看到这家烧肉店跳下车就来吃了。
经典台词:这份美味就是我活在当下的证据。
第6集 东京都台东区浅草的烤猪肉沙拉和泰式火锅地点:东京都台东区浅草2-17-3店名:依善食物:烤猪肉沙拉半份,米饭和乌龙茶,依善地区特色的香草火锅(发音类似jiumu jiumu),都涮完了又加了个米粉套餐。
事件:来浅草进行一年一度的酉日庙会装饰工作。
强行被人力车拉上车,一路被人围观。
会长和叔谈工作的时候一直在接电话讲漫画的事,叔出来就饿了。
经典台词:我的胃啊,让你久等了,已经没事了。
我马上让你装满好吃的肉。
第7集 神奈川县镰仓市由比滨的德式熏制青花鱼和猪肋排地点:神奈川县镰仓市长谷2-7-15店名:Sea Castle食物:例汤,熏制青花鱼(冷的)配土豆,黑面包配黄油,猪肋排(无骨)配土豆泥酸菜,苹果派,一共4084日元。
事件:给饭馆客户consult装饰,火车上就一路在琢磨之前在那边吃过什么好吃的。
在海边心情就特别放松,不想工作。
出来就饿了开始找吃的。
进了一家德国菜各种看不懂菜单,老板娘特别aggressive,还不给解释,说是端出来才有惊喜。
经典台词:来自肉食的冲击,是残酷的德式背摔。
第8集 鸟取县鸟取市的上等横膈膜肉和肥肠炒面地点:鸟取县鸟取市吉方温泉4-432店名:松谷内脏店食物:上等横膈膜肉+米饭+腌萝卜,肥肠炒面,骰子牛排,一共2610日元。
事件:一到那边先吃了个素拉面(加天妇罗面渣和胡椒),然后去参加进口小商品大会派对,被忽悠喝了杯酒,睡到第二天起不来,只好把第二天appointment move到第三天了,饿晕了的时候看到的第一家店就进去吃了。
经典台词:我的胃呀,你别急。
我的大脑呀,也别再吵了。
这一定是这家老店的铁板上,日复一日积攒的美味。
第9集 东京都千代区御茶水的南印度咖喱套餐和大蒜芝士印度多萨煎饼地点:东京都千代区神田小川町3-2店名:三灯舍食物:大蒜芝士印度多萨煎饼(半份),三灯舍南印度咖喱套餐(包括豆子咖喱桑巴汤[Rasam,就是番茄汤],蔬菜汤,炒蔬卷心菜和火焰菜炒椰浆,秋刀鱼咖喱和鸡肉咖喱,印度薄饼,炸馕[就是炸油饼],和印度香米饭,豆制可乐饼[Masala Vada】),吃完又加了一碗米饭和香蕉叶包鲜虾咖喱;浓浓拉西(两杯);临走还在门口吃了一大把茴香配粗糖;事件:客户是个小提琴修理店,店老板一脸陶醉地给叔展示马尾做的琴弦,叔觉得好恐怖,就饭遁了。
经典台词:说到印度就是咖喱呀。
米饭啊,抱歉啦,叔可没有出轨爱上炸馕哦,这只是为了更能明白你的好。
第10集 东京都世田谷区豪德寺的照烧鰤鱼套餐和奶油可乐饼地点:东京都世田谷区豪德寺1-47-8店名:旬菜鱼 定食食物:照烧鰤鱼套餐(加月见山药泥,配日式煮菜,芝麻酱拌菠菜),奶油可乐饼(配塔塔酱),又加了一碗饭和一个梅干,一份生鱼片事件:客户想要个古典英式书桌,但是很挑剔,叔给的小册子不看,非要自己找,还让叔要更努力些,之后发现自己看上的那款已经被叔列在小册子里面了,略尴尬。
出来就饿了,好不容易找半天终于有一家刚开门的。
经典台词:定食,这个词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人们很容易忘记这一点。
第11集 神奈川县川崎市武藏小杉的一人成吉思汗烤肉地点:神奈川县川崎市中原区小杉町3-430店名:成吉思汗烤肉Deux食物:烤羊上脑配葱盐,中份米饭,烤火腿,成吉思汗烤肉套餐(羊上脑,羊腿肉,羊肩肉),乌龙茶。
事件:客户是个选择综合症,来回来去犹豫,最后还是决定过几天让她丈夫选,叔好捉急。
出来看到别人拎着吃的就饿了。
走到一条全是小酒馆的老街,闻着烤肉味就忍不住了。
经典台词:油烟大证明味道好,果然第12集 东京都台东区三轮的炸猪排饭和凉拌麻婆面地点:东京都台东区浅草5-60-1店名:弥生中餐西餐厅食物:上等猪排饭,配酱菜和味噌汤,凉拌麻婆面,煎饺。
事件:替别人去个客户,别人要去参加一年一度的多米诺玩家大会,据说客户有点个性。
出来就开始觅食,吃完结账的时候作者来客串了一把。
出来接了个电话说客户想让他去马德里进货,叔又开始惦记海鲜饭。
感觉是对年终SP的铺垫。
经典台词:猪排饭,简单料理中的极品。
近几年,美食纪录片很火。
国产的《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人生一串》等美食大片让吃货们隔着屏幕咽口水,韩国的《街头美食斗士》中,吃货专业户白宗元更是带着大家吃遍大江南北。
就连直播平台上,吃播也是最受欢迎的直播内容之一。
美食,已经是当代年轻人的“刚需”了。
不过就算你再怎么自诩吃货,在下面这个清瘦的中年日本大叔面前,你也只能认输。
因为他才是公认的,当之无愧的吃播大佬!
《孤独的美食家 第八季》
2012年第一季开播,戏精吃货井之头五郎就凭借他吃对美食的执着圈粉无数。
此后他都在每年如约与观众相见,带大家踏上美食之路。
今年10月,《孤独的美食家》第八季回归,五郎又来了,又来骗你长胖了!
1在凉亭里,坐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腿上放着电脑,他不停地敲击键盘,一脸愁容。
这个场景,是不是像极了在地铁上,突然接到临时紧急工作的你我。
不过先别急着同情他,因为他马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拿起了个肉包子!
一口咬下,细嚼慢咽,脸上渐渐露出了幸福满足的表情,顺便再来一句:这个季节的肉包子最好吃。
连肉包子也要分季节,五郎果然不愧是吃货专业户,讲究!
吃完肉包子,他又顺手拿起了旁边的鱼翅酸辣汤,还是加了油炸锅巴的,汤水晶莹,锅巴金黄,看起来就很有食欲。
吃饱喝足之后,该办正事了,谈生意。
五郎独自经营一家杂货铺,每次有生意时,他都亲自上门拜访客户,本季他去拜访的第一个客户,在中华街。
不过关于谈生意的情节只有短短几分钟,因为五郎的正经工作,是吃播啊!
工作结束后的他一出门,就被中华街上的各种美食图片吸引了,那些诱人的美食勾起了他的食欲。
他呆呆地站在大街上,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好饿啊。
既然饿了,就去找餐馆吃饭。
他穿梭于大街小巷,北京烤鸭,麻婆豆腐,糖醋里脊……各种各样的餐馆让他头晕眼花,无法选择迈进哪家餐馆。
就这样徘徊了很久之后,他终于在一家名为“南粤美食”的餐馆面前驻足了。
玻璃门上的盐焗鸡画报让他有点心动,鲜虾云吞面看起来也十分美味,还有门口黑板上写的煲仔饭也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让他有了尝一尝的想法。
经过对食物,环境的综合考评,他终于迈出了进店的一步。
选择饭店的过程很艰难,但点菜的过程更艰难。
总的来说,他只有两样想吃,就是:这也想吃,那也想吃。
菜单上各式各样的菜品让他难以抉择,别人餐桌上的食物也让他垂涎欲滴,无奈一个人的饭量有限,他最终只点了四样:瑶柱煲仔饭,脆皮鸭,上海老云吞面和半只盐焗鸡。
嗯……想要做一个合格的吃货,饭量必须大。
2《孤独的美食家》是根据自久住昌之创作,谷口治郎作画的同名美食漫画改编的,虽然以剧集的形式呈现,但是全剧却没什么连贯的剧情,每集三十分钟,大部分时间都是五郎的吃播,可以说是一部纯吃货剧了。
相比心灵鸡汤式美食剧《深夜食堂》,食欲在这里来得赤裸裸,每一集都是在挑拨观众的味蕾。
精美的柔光特写让食物具有诱人的光泽,连纹理都清楚呈现给观众。
比如这一碗鲜虾云吞面,上桌时还冒着热气,外皮散发着柔软光泽,隐隐透出肉馅的粉红色,白里透红,让人想咬一口。
汤水表面浮着一些油珠,面条根根分明,在加上几节葱,这样的画面,就问你馋不馋!
除了画面,声音也极具挑逗性,黄澄澄的油浇在脆皮鸭上,发出滋滋的响声,光听这声音就已经咽口水了。
这还是开吃前,等到五郎一开始吃,屏幕前万千吃货的口水,恐怕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他先是轻轻盛起一勺,慢慢送到嘴边,伴随咀嚼动作而来的,是眼角眉梢都藏不住的喜悦。
因为太过享受,他边吃边扬起嘴角,满脸的褶子好像都在说:太满足了。
品尝之后,就是大快朵颐。
他不断地将饭往嘴里送,吃得津津有味。
别看他什么台词也没说,内心戏可是超级足。
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已经将这些美食夸得天花乱坠了:“腊肠和瑶柱的鲜味跃于美食之上,像炮弹一般涌上味蕾,这是在太过美味,像在我的脑袋里点燃了春节的爆炸......"。
一个专业的吃货,夸起美食来,也是相当了得呀!
3从第一季到第八季,《孤独的美食家》评分基本都在9分以上,这样的好口碑不仅因为它能俘获观众的胃,还因为它能温暖大家的心。
正像剧名一样,剧中的五郎是一个“孤独”的男人,他一个人经营公司,还单身了八季。
但剧中的他却并没有向大家传达这种孤独感,虽然独自生活,但他依然把自己收拾得一丝不苟。
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领带系得规规矩矩,皮鞋擦得干干净净,手上提着方形公文包。
从头到脚,看不出一丝中年单身男人的颓废和消沉。
相反,他永远对食物满怀热情,兴高采烈地穿梭于大街小巷,寻找美食。
极致的热爱让他在美食面前就像个孩子一样。
他会突然被路上一家餐馆的店名吸引,像被牵着鼻子一样鬼使神差的上了楼,然后趴在玻璃窗前看看里面的人在吃什么。
那眼巴巴望着的样子,简直跟想要玩具的小朋友一样。
点菜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煎熬的事,因为想吃的太多,难以取舍。
有时候刚下定决心准备点菜,又被别人桌上的菜品吸引,再次陷入选择的困境。
别人的菜出锅,他也会被香味吸引,目光一直追随着服务员手中的菜,直到成为别人腹中之物。
一个人吃饭,这种在现代人看来很孤独的事却被五郎演绎得十分有趣,就算没有人和他说话,他也会自己在心里嘀咕。
那些因为无法抉择而十分纠结的心理活动,期待即将上桌菜品的小心思,因为吃到美食而感到幸福的感叹,都通过旁白传达给了观众。
一个人吃饭孤独吗?
对于五郎来说,一点也不。
他可以不顾忌别人的口味,选择自己喜欢的店大快朵颐,尽情享受与美食独处的时光。
只见他一口接一口,愈吃愈快,眼角和额头都因为太过满足而笑出了褶子,面孔也被扑面而来的食物热气晕得绯红。
吃到最后,他将碗端起,头仰得高高的,让碗遮住了他的整张脸,等再放下碗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最幸福的笑容。
就算没有爱人,但有让人喜悦的美食相伴,孤独?
不存在的吧。
人啊,只要有美食也是幸福的……孤独的美食家,第九季自己也已经看过第十集了,忽然想起第八季也已经看完了。
从最开始对于这种系列的不太关注,也许是因为当时自己更加沉迷于那些玄幻或者是你来我往的神秘主义作品吧 ,去年疫情影响很多的街边小餐馆不能去,外卖也被限制,对于自己这样的厨艺不好的人来说,也许一边吃着自己的“美食”一边看着屏幕中的别人的美食是另外一番风味吧,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自己才重新开始,从第一季,一集一集的跟着五郎去体会那种美食带来的堪比一场场马拉松式s.e.x的快感……其实个人对于美食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pure fantasy,就是那种依靠讲究的食材,考究的工艺,美好的环境,精美的餐具,上乘的服务打造出来食物享受,这种食物或者最求食物最根本的味道,或者追寻最大程度的奇巧构思,或者是要求最宾至如归的服务,当然这也是需要足够的物质付出才能得到……另一种则是forbidden fantasy,无论是因为三高不能触碰的食物,不想听到“卫生怪”的责难,不想听到“营养均衡派”的科普,不想听到“食物化学家”的高谈阔论而不得不悄悄地去享受的食物,那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体味,一种“背德感”让食物拥有了不一样的光晕……扯远了,个人感觉孤独的美食家中的大多数小店,其实已经涵盖了现在成功的“网红”食品店的特质,有些是创意咖,有些是个性咖,有些是实惠实在踏实咖,有些是复古纯粹咖,细细看来,都是有迹可循的……总的来说,虽然是一样的拍摄角度,类似的故事情节,甚至是五郎饿了的时候镜头的三次连续拉伸特写以及五郎的“颜艺”,没有让人感觉到枯燥无聊相反的却是感觉就像是身边一位对吃有很深的研究却又会自我享受而不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喜好的朋友,这样的存在,俺愿意与其一起出去吃饭,享受两个,孤独的美食家,的感觉,这一季,个人评分9.3分,推荐指数五星。
DALANG五郎叔又回来啦!!!
《孤独的美食家》第八季开播啦!!!
从第一季到第八季,每季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的高分美食剧。
其实《孤独的美食家》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剧情。
每一集基本上是固定的模式,五郎因为工作到了一个地方,在出处理完工作后。
dengdengdeng
正片开始了,五郎开始寻找饭店,坐下点餐、吃饭、付钱,一集就结束了。
那为什么这样的剧情,会这么受观众欢迎?
为什么会从第一季放到第八季?
为什么每一季都能获得那么高的评分?
番愚觉得首要原因是因为美食,很多人都是因为美食被吸引过来的。
五郎叔每一集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吃一个新的美食店,吃着不同的料理。
从日本料理到中华料理,再到墨西哥料理、泰国料理、法国料理、意大利料理等各种料理。
从正餐、小吃、甜点、烧烤,从大众美食到小众美食,从普通的家常菜到店家的招牌菜,五花八门。
从日本到台湾,从城市到郊区到村庄,从高级饭店到街边小摊。
《孤独的美食家》给我们展示各种各样的美食,也推荐了很多美食店,出现在剧中的店在播出后都成了知名的美食店。
第二个原因就是五郎叔的个人魅力。
一开始看剧大家可能是处于对于美食的热爱,但是当你在看完两集后你一定会拜倒在叔的魅力之前。
饰演五郎的演员是松重丰,你看他的样子,高大的个子、严肃的表情、向下的嘴角、紧缩的眉头,让你不由自主地想叫一声“大哥”。
但是你在看完剧之后,你会发现叔的外表和内在是两码事。
他不善言辞,经常被奇怪的客户弄得哑口无言。
他很古板,无论什么天气都是西装革履,手上拿着一个公文包,走在大街上。
他却很有原则,从来不喝酒,即使去了居酒屋手里的标配依旧是乌龙茶。
认真工作,认真对待客户,对于需要帮助得人也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但是当他遇见美食时,他却变了一个人。
在寻找美食店时,像出击的战士。
在点菜时的选择困难症,在吃饭的时候无比丰富的内心戏。
这样的反差、这样可爱的大叔如何不让人喜欢。
第三点,也是番愚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孤独。
和其他所有的美食剧不一样,大叔从来都是一个人去吃饭,独自一人享受美食。
孤独吗?
看起似乎是的。
但是其实叔能够这样放肆的一个人去寻找美食、享受美食,正是因为他享受了孤独,因为美食所以他不孤独了。
正如现在社会中很多人的样子,每天公司、家两点一线,同事大多点头之交。
回到家里,钢筋水泥筑成的围墙和WiFi,隔开了你所有社交的可能。
游戏、网友、电影、小说只能暂缓你心里的孤独感,当你回归现实感,一阵阵空虚涌上心头。
孤独,似乎难以摆脱。
而叔用追寻美食的方式,让自己与孤独和平共处。
第四点,是美食的代偿感。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我们喜欢通过观看别人去做达成一个代偿的感觉,满足我们的欲望。
有些人因为更好的身材,拒绝了很多美食;有些人因为条件的原因,吃不到很多美食;有些人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寻找各种美食。
所以人们通过观看吃播,通过看别人吃东西,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也就是近几年吃播、大胃王火热的原因。
在剧中,叔每集都会吃下大量的美食,例如第八季的第一集,叔就吃下了煲仔饭、云吞面、烤鸭、咸水鸡等食物。
而且叔总是大口大口地吃下美食,并且从不浪费。
这样地美食体现,观众怎么会不买账?
不过长期这样饮食,并且要维持消瘦地身材,也让演员松重丰有些吃力。
甚至在第八季播放前他还曾表示,因为怕身体承受不了,可能不会出演。
希望五郎叔地身体永远健康,可以一直陪伴我们!
第五点是每集后面地小彩蛋。
《孤独的美食剧》是由久住昌之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在电视剧中,每集结束后久住昌之还会实地去拜访店家。
和五郎叔不一样,久住昌之是一个个头不高、秃头的小老头儿,他喜欢喝酒,饭量不高。
但是他们又有相似之处,都喜欢一个人吃饭,都是属于不善言辞的人。
小彩蛋中作者现实去拜访和剧中的一些点相互重合,让我们更能感觉五郎叔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创作出的一个角色。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要一起来追剧吗?
801 神奈川县横滨中华街的中式煲仔饭与鲜虾云吞面 1. 脆炸鸭佐酸梅酱:外皮酥脆,风味绝佳。
鸭的肥肉及其入味。
2. 香港鲜虾云吞面:面、汤、云吞,无敌的香港三角食法。
3. 瑶柱腊肉煲仔饭:集精品食材于一体,中华料理美味的极致。
4. 盐焗鸡(半只):闪着金光的中华鸡肉,外表和口味都是黄金级别。
802 东京都杉并区高井户的煎牛舌和肉末帕特拉 1. 洽洽汤:神秘调味增加美味2. 小份杀戮:浇上酱汁后美味升级,这酱汁让人神魂颠倒3. 牛舌:镇店之宝厚牛舌,大蒜酱油打上最强标签4. 肉馅帕特拉:肉肉肉,满足欲望的魔性产品
803 东京都中央区日比谷 银座酒吧的包菜肉卷套餐 1. 包菜卷:肉和蔬菜向清汤一躍而下,演绎双人花样游泳2. 醋渍红白萝卜丝:不容小看的醋拌红白萝卜丝3. 味增汤:裙带菜、菠菜、南瓜,大块蔬菜体现出了老板娘的温柔
804 琦玉县新座市的肉汁乌冬和西东京市云雀丘的蜂蜜蛋糕 琦玉县新座市:1. 乡村乌冬面(中份):踩的时间即爱的证明,这劲道值得细细品味2. 肉汁(加1.5倍肉):五花肉棒!
不,五花肉最棒!
肉的甜美让人吃上瘾3. 卤鸡蛋:有则安心,无则寂寞4. 什锦蔬菜蘸汁:料多到超乎想象,蔬菜的美味超越了汤汁5. 饭团(天妇罗碎芝麻):仿佛不可能存在的发明西东京市云雀之丘:1. 冰咖啡2. 蛋奶烤松饼:这外观,品尝着感受,这份松软
805 群马县藤冈市的单人烤盘烤肉 1. 泡菜:没有你就开始不了2. 肉汤(半份):满满蔬菜让人欣喜,烤肉店必须翻牌的汤3. 猪肋肉:滴落的肉汁,升腾的食欲,赶紧咬下一口尝尝吧4. 猪里脊:别以为它是普通里脊肉,吃一口,嫩到让你吓一跳5. 上等牛背肉:见识一下牛肉的力量,这就是“上等”的威严
806 东京都台东区浅草的烤猪肉沙拉和伊桑香草 火锅 1. 烤猪肉沙拉:外观震撼 猪肉料理 清爽酸橙 轻微辣味2. 茉莉香米饭3. 伊桑香草火锅:配菜心喜喜 火锅心跳跳。
牛肉、猪肉、鸡肉大集合4. 香辣调味汁:这酸辣的滋味,都看你放多少了5. 收尾面套装6. 大蒜油:任他明天洪水滔天,先放进去尝一尝
807 神奈川县横滨市由比滨的德式熏制青花鱼和猪肋排 1. 日本汤品:温柔的香气是汤的情感2. 烟熏青花鱼:青花鱼和土豆的神秘搭配,德国风格真是让人惊讶3. 面包:一种黑麦田的香气4. 猪肋排(配土豆泥和德国酸菜):满口的猪肉美味,好吃到哭!
这太赞了!
5. 苹果派: 魔女的苹果有诱人的香气
808 鸟取县鸟取市的上等横膈膜肉和肥肠炒面 1. 清汤拉面:散发着关西风汤汁香味,虽然朴素但很出色的清汤拉面2. 横膈 米饭 (中) 腌萝卜——横膈(盐烧):香葱盐烧味的上等牛横膈膜肉,入口忍不住叫好!
哦!
独特风味!
3. 肥肠炒面:已经无法回到只懂酱汁和盐味的单纯年代,至上幸福酱汁炒4. 烤牛肉粒:蒜片散发魅惑香味,沙丘之地的盛情款 809 东京都千代田区御茶水的南印度咖喱套餐和蒜香乳酪薄饼
810 东京都世田谷区豪德寺的照烧鰤鱼套餐和奶油可乐饼 811 神奈川县川崎市武藏小杉的一人成吉思汗烤肉 812 东京都台东区三轮的炸猪排饭和凉拌麻婆面
想吃成吉思汗烤肉和那个印度菜(¯﹃¯)
有第九季!太好了!
一直吃吃吃就知道吃吃吃,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吃喝的部分明显增加了。搞不明白一些奇葩老板存在的意义。
是不是要彻底完剧了?其实算不上美食番,虽然不到苍蝇小馆的地步,但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平民日常餐食,没什么特别叫人食指大动的菜色,只当下饭剧追了八季。五郎叔示范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对比社畜的外卖人生,“逛吃逛吃”这个动作本身,就有吸引力。啊,腹減った、吃点啥好呢?
这一季看的时候开始选择性屏蔽三郎的台词了,好多形容都听得我手脚蜷缩鼻孔放大
最近也只能看这个了
中华,洋食,德餐,泰餐,印度菜,不同风味的料理在日本焕发新滋味,有一些奇怪的店主也可爱。
这一季吃的 除了烤肉都没有燃点啊
可爱还是五郎可爱
dhdh
“这实在太过美味,像在我的脑袋里点燃了春节的爆竹”、“飞禽界的两大美味,好吃到飞起”。 跟着叔吃了八季,不知不觉又多吃一碗~🌚
全部8季都看了。陪伴着吃了很多顿饭!
一年一度的美食A片又来啦!
01,这大概就是我知道非常好却没耐心看下去的系列
有点疲劳了,赞美食物的词汇越来越贫乏,情景设计也没以前有趣了,觉得创作者的激情在消退。最后一集就吃了个猪排饭定食和冷面,也是够能对付的了。唉,对付看吧,还能弃咋的……
国外美食相对好吃(比如E1,E6,E7,E9)。E1: 横滨的南粤美食(煲仔饭,云吞面,盐焗鸡);E2: 厚切牛舌;E3: 包菜卷肉,果然奇怪的老板娘是演员;E4: 好吃的乌冬面+蜂蜜蛋糕;E5: 烤肉,没有加点;E6: 浅草的泰式火锅;E7:由比滨的德式餐厅,明显香肠比熏鱼猪排更好吃,演员演的店家都好有态度. E8:鸟取的肥肠炒面+横膈膜肉. E9: 南印度咖喱套餐. E10:照烧鱼定食. E11: 烤网+烤锅的成吉思汗烤羊肉. E12: 猪排饭,麻婆凉面,煎饺(同样有作者久住客串)。
没人能把印度菜拍得诱人吧,五郎也没办法
总体不如前几季了,除了意大利家庭餐馆那集的芝士肉排和河边烤肉餐馆印象比较深刻之外,其他实在普普通通…
补完计划第八季。这季有点寡淡,和印度菜比,中华料理简直是神…第八集居然有叔儿时的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