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构图和逻辑差了些,整体还算不错。
更像是纪录片哭的很真实,眼泪和鼻涕混在一起(像千颂伊描述的那样,特别丑的哭那种才是真哭,印证了😂)。
真实但没有美剧的那种美感,但仍然为真实故事的魅力和演员的表现所震撼。
这电影堪称“恐怖电影”!!
比恐怖电影更可怕的真实的困境,怪不得《海上钢琴师》不愿从上面下了,每日要应对柴米油盐,还要遇到疾病以及各种挑战,而且与之做斗争的每个医生都是“英雄”,这个“英雄”和电影刺青的荆轲,或超级英雄还是有区别的。
有超级英雄的世界人民只把希望寄托于别人或渺茫的某种神秘力量。
自己是英雄的时代,人们会团结并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迎接挑战,坚信并创造未来。
靠自己跨越困境的经历会成为自己真正的力量的来源,也是一个民族力量的源泉之一。
话说,新冠病人“插管”“针刺”的治疗方式吓到我,不自觉的戴上了口罩😷,不自觉用力往后靠,口罩和椅子赶紧来“护体”!
院长真的太难了!!
遇到个前所未有的新病毒,每每遇到状况,很多条生命还等着他决断,还遭遇了停电。
有很多让人泪目的情节,唯独院长和他爱人说的那段话差点让我泪流满面——“最强催泪”袁泉依旧帅气,即使脸上多了几道伤痕,手也破了,敬业的“文医生”。
还记得那句“想不想活”。
接生孩子的情节真的是酷 在理性下的判断并知道各种选择下的种种后果,但依旧选择去承担生命的重量。
相比之下,犯罪电影里各种罪犯只是凭借强烈的愤怒,也不知道后果的无知下,再加入些打着某种为了family的“正义的旗帜”——完善了自我行为正当性的这种逻辑,游走在crazy的边缘。
虽然某时候看着确实也挺酷,尤其是自己愤怒的时候,人人都有愤怒的时刻ps.据研究,愤怒的时候看完愤怒类型的电影可以适当宣泄和缓解,但暴力类型的电影有可能加剧原来的情形。
医院建起来的速度之快,和各种超大包的物资送到,孩子的接生费和医药费不用交了-国家给包,真是土豪,哈哈哈,目前最大的土豪,给力,响应速度之快,生活在这个的国家值得骄傲!
那么好的题材,拍出来的效果跟💩一样!
我就是要骂!!!
我花了钱去看电影的,不好看就是要骂!!!
节奏混乱,毫无逻辑,甚至连煽情的地方都莫名其妙(对不起我实在看不出来跟主线有什么关系)张子枫的哭戏确实好,但她救不了这部电影。
再好的演员都救不了这部电影。
剧情就是拉胯剧本就是不行,承认很难吗????
你哪怕是照着现实原原本本的拍出来我都不会骂你。
但是你偏不🙃你非要自己编🙃🙃🙃🙃不骂你骂谁?????
🙃🙃🙃🙃🙃🙃🙃🙃🙃🙃武汉确实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但你把我心目中最可爱的这一群人拍毁了。
🙃
有一种法制片,有一个旁白人时不时跳出来说着主线走向,然后会有演员将细节的故事表演出来。
而这部电影就有一些这个感觉。
所有的节点都是靠新闻屛摄和播音字幕给出,而剧情却比较细碎,虽然不缺感人的点,但情感共鸣来源多是对那段真实岁月的心有戚戚。
影片的表达与其说是给予情感,不如说是调动情感。
时不时播音腔念出的中央决策给了影片较高的姿态,传达出宏大叙事的野心。
但也正是这点让本片比之电影,更像是总结报告。
而除了开头被叫停入院在门外等候都能理性排队的病人,在放行之后突然变成限时降价超市既视感,和金仔夫妇和文主任的小冲突之外,几乎没有人性拷问。
这其实是主旋律影片最大的问题。
就是除了突发的灾难外,所有人都是好人,所有人都富于牺牲精神,所有人都带着感恩的心。
因此戏剧冲突只有人与灾难的冲突,这就让表现手法上受到限制。
我们只能表现人定胜天,结果也只能是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畏缩不前,没有临阵退缩,即便有思想波动,也要转瞬即逝。
然后作为牺牲最大的角色,唯一的情感流露却只能是愧疚,对未能挽救的生命,对不能陪伴的家人。
所以陶峻的戏份相对多一些,毕竟桀骜一些的性格,能稍微规避一下千人一面。
戏剧冲突的单一,让所有的感动点显得有些千篇一律,就是只有亲人的离世。
无论是子枫、欧豪,还是倪虹洁,泪点都是已经或接近天人永隔。
一次次的重复还会让观众感动,其实也是因为这场灾难实在离我们太近了,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
武汉当然是英雄的城市,医务人员当然是白衣天使。
以中国的人口密度,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病时,能控制成这样,全世界不会有第二个国家能做到。
因此其实你们不用说,我们都知道。
剧情剪辑方面:被认为剪辑混乱,有些情节转换突兀,比如周也的镜头上一秒还在剪血管,下一秒就突然出院;院长老婆的病情上一刻还很严重,下一刻就以康复者的身份出现。
也有观众觉得电影总体上保持着突然快节奏叙事然后慢镜头抒情的固定模式,显得有些套路。
镜头表达方面:部分观众认为镜头拍摄过于艺术化,例如过多的慢镜头和抖动镜头,让人感觉不够真实,全程提醒观众这只是个电影。
故事内容方面:想表达和抓住的东西太多,导致重点不突出,一些重要的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比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节体现不足,很多疫情中真实感人的故事也没有呈现出来;对钟南山院士的提及较少;存在一些逻辑性槽点,例如医生在某些时候显得过于清闲,与实际情况不符。
还有观众指出电影没有展现中医在疫情中的贡献,与事实不符。
人物塑造方面:有评论觉得部分角色的塑造相对单薄,行为缺乏足够的合理性。
比如大主任去做送死者物品给家属等小事,而不是由专门的志愿者或护士护工去做。
周六为了奖励自己学习了四小时,去家旁边的的电影院看了《中国医生》,片子是讲20年1月底武汉的新冠疫情以后,金银谭医院的应对,以及武汉人民的生活,世界的关注等。
电影其实就是纪录片,没有魔改,但我觉得真实比电影肯定更残酷心痛。
我准备有时间把纪录片和书找出来看看,疫情这件事,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大概是我们经历的比较大的历史事件了,我也希望未来不会再有机会经历这样的历史大事件了。
但是这次成功抗疫,也体现了我们大国的力量,也是向世界交出了完美答卷了。
看着电影觉得很魔幻,虽然只是过去了一年半,却好像疫情已经一个世纪那么久。
我们现在居然能戴着口罩在电影院看武汉抗疫电影了。
真奇妙的感觉,代入感很强了。
电影开场,从吃吃吃,吃到疫情爆发,看到吐血、死亡、插管等血淋淋的画面,紧张恐惧得不自觉停止了吃零食的动作,默默的带起了口罩。
不得不说,张子枫那三四分钟演的真好,眼神都是戏,她演了一个应该是初中生的女孩子,爸妈都在疫情中死了。
医生告诉她的时候,灰蒙蒙的天空飘着雪,在老旧居民楼下,医生说任何时候都可以打电话给他,她转头眼中含泪的问:“我只是想知道没有爸妈的小孩要怎么办”。
我马上就破防了。
张涵予、袁泉等大咖的演技也都在线的,电影里还有无时无刻不能忽略的党徽。
医护人员真伟大,中国人民真团结,祖国真是我们强大的后盾,应对紧急事件的调动能力真的没有几个国家能比了。
虽然医生是他们的职业,但是这份职业真的很需要奉献精神,心理要特别强大,看了那么多生死离别,还要继续生活。
我想要是我,应该很难做到吧。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晚上八点半,街上刚下过雨,路灯下的树影,绿色的树叶特别耀眼。
湿漉漉的街道,空气被洗过一样,夜色的笼罩下,远处高楼光影绰约。
行人们戴着口罩或不戴,有情侣挽手低语欢笑,有夫妻牵着宠物狗🐶在给它们梳毛,有青年带着耳机骑着单车,大家都平静的活在平淡的日子里。
我恍恍惚惚觉得好像穿越到电影里,在片尾曲以后的彩蛋里,王子和公主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灾难电影总是提醒我们现在的安定平淡生活来之不易。
背后是多少人努力过的结果。
意外随时可能发生,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这个国家的人总是被他们当中很厉害的人保护得很好。
”在过去对这句话体会不深,觉得很厉害的人应该是孙悟空这样的人物,他们三头六臂,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而经历过去年的疫情后,我们深刻的体会到,这些厉害的人物应该是我们的医护工作者,在新冠疫情面前,他们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 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去年4月,武汉结束封城,博纳电影公司立刻拍出了一直拍摄团队前往武汉进行前期筹备,他们要拍摄的新电影叫做《中国医生》。
这部影片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全景式的展现了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感人故事,充分诠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整部影片拍摄历时近8个月,在无锡、武汉、上海、广州四地取景,目前已经拍摄完毕,将于近期上映。
《中国医生》几乎采用了《中国机长》的原班人马,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易烊千玺特邀出演,其他演员还包括:欧豪、梅婷、李沁、张天爱、宋佳、俞飞鸿、倪虹洁、冯绍峰、周笔畅、张颂文、张子枫、佟丽娅、印小天、释小龙等等。
感人的故事加上超强的演员阵容,让这部影片从拍摄初期就备受关注,很多网友在豆瓣、微博、知乎上表达了对影片的期待。
千呼万唤始出来,就在6月12日,博纳公司召开了发布会,现场公布了新的“胜利三部曲”将于近期与观众见面,《中国医生》赫然在列,并发布了全新海报。
博纳曾于两年前推出了“骄傲三部曲”,分别是《决胜时刻》《烈火英雄》和《中国机长》,三部主旋律电影全都取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
这一次“胜利三部曲”是一次全面的升级,三部影片分别是《中国医生》《长津湖》和《无名》,从演员阵容到制作规模再到幕后团队都达到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新高度。
作为万事开头难,《中国医生》作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在博纳新战略布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发布会现场,片方公布了最新的拍摄花絮,这段2分多钟的花絮信息量很多大,张涵予、袁泉等演员分享了拍摄感受,张定宇和钟南山两位英雄人物也对影片给予了很高的期待。
张定宇是电影中的原型人物,他表示《中国医生》“展现了我们的经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场战斗。
”张涵予在影片中饰演张定宇的角色,巧合的是他和张定宇本人同年同月出生,生日只差了4天,这种缘分让他在表演时更加得心应手,在拍摄前张涵予还和张定宇医生相处了几天,两人以兄弟相称,张涵予说张定宇是一个很有性格的医生,他要演绎的这个角色也应该是鲜活的,要把医护工作者真实的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
袁泉的老家是湖北,她在出演本片时多了一份亲切感,她说自己在拍戏就好像身处疫情当初的真实场景一般,面对血腥的画面,她控制不住的慌乱,但一想到医护人员的大无畏精神,她很快镇定下来,她表示“大家都在尽全力,向真实贴近。
”朱亚文饰演张定宇的助手,他表示带着防护服拍了几场戏后表示自己已经处于轻度缺氧状态。
而李晨也感慨一生太辛苦了,他拍了一个小时,已经感觉浑身湿透了。
他说医生面临真实的困境演员是很难感受到的,拍戏的时候是可以喊停的,真实生活中谁给你喊停?
易烊千玺在本片中只是友情客串,但他也表示穿上防护服没多久,就感觉身体里有很大的汗滴在滚落,而现实中医生要工作十几个小时,非常的不容易。
此外,周也在片中饰演一位临产的年轻母亲,她说:“我的阅历还不够丰富,所以在拍戏的时候一直跟导演、监制讨教。
”张天爱透露,继《中国机长》后再次和李沁默契合作,两人在方舱医院里扮演一对“护士姐妹花”。
最后张定宇表示这个电影诠释了中国医生对职业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而钟南山谈到《中国医生》时说,如果本片能引起国外观众的共鸣,那就是真正的成功。
这段拍摄特辑在网上引发了巨大反响。
在新浪电影的评论区里,有网友对导演刘伟强寄予厚望更多的网友则向伟大的医护人员表示了敬意。
而在豆瓣上,资深影迷则相对理性,他们表示希望影片能少一些感情线和说教,给我们呈现最真实的中国医生拥有怎样的风采。
可以看到,《中国医生》已经把大家的期待值拉满了,刘伟强等主创面临的压力不小,因为金银潭医院的故事大家已经通过电视了解的很详细了,想在电影上有所创新非常困难,完全按照现实来拍,效果没有纪录片真实,而如果进行过多艺术的加工,又和“向现实贴近”的拍摄宗旨相违背。
我一度为这部影片捏一把汗,但看完这个特辑后,我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就像袁泉说的,他们不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场景,但可以做到无限贴近真实,《中国医生》的名字起得够大,落脚点却应该足够小。
主创人员没有站在高处拍一些假大空的东西,而是用真实的体验来反映医护人员真实的生存状况。
他们明白现在的观众审美水平大幅提高,我们要看到的不是被捧上神坛的神,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心怀家国,但也有自己的脆弱,《中国医生》给我们展现的就是这种充满粗粝感的真实。
我们期待着《中国医生》能尽快上映,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英雄电影,看完特辑后,我感觉它的票房能上30亿!
絕佳的素材,一流的演員,二流的劇本,三流的剪輯,不入流的配樂⋯⋯前半部分劇情相對緊湊,「集體主義」「奉獻精神」這些該表達的大點都表達到了,雜貨店主老趙過世後文醫生點開他那一條條voice msg那段,以及楊小羊載那位新冠肺炎患者後被感染在床上被問及原因:「因為我覺得她好像我媽媽」的的確確 moved me deeply😭,小羊因第一次幫病人插管猶豫缺乏信心而被吐槽「你個撲街仔」後,下來日夜練習的那段,對於上臨床不久的我們體會頗深。
後半部分節奏拖塌,雖然 Director竭力想照顧到社會各個層面,但從電影🎬全局 design的角度來講銜接不夠流暢,亦難逃刻意煽情之嫌,至於整個電影的配樂的選擇和插入時機,實在不忍評價。
至於服完中藥後患者病情轉為危是否有污名化中醫之意,我個人觀點是無。
以及廣州醫療隊出發時的那段白話的口音我聽起來就是覺得哪裡怪怪的🤔In general,是值得看的一部戲,不是因為戲本身而是因為這場我們所有人都直接或間接參與的經歷及那些身前身後,有名無名的付出salute [玫瑰][玫瑰][玫瑰]
关于“新冠疫情”有太多的纪录片,它们远远好于这部电影。
在这里我想说的问题题目已经说了,“头重脚轻”,“刻意煽情”是我观看完电影后的直观感受。
头重脚轻电影开篇即是高潮,发现肺炎病例,金银滩医院接收入院治疗,随着病例人数的不断增加,医护工作者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
院长坐镇指挥、混乱的场景、医患冲突、第一批医疗队赶来救援,大量的患者需要得到救治,但是病床位依旧得不到方案解决,随之而来的是死亡病例不断攀升,甚至于医生、患者、还有他们的亲属一个个离去。
电影用了一半的时长再现了当时的真实情况,节奏快,紧张感强,将观众很快带入到了情绪之中,所以我在还没到后面的时候,心里给这部电影预估的分数是8.5分左右。
因为,在我看来,电影的表现虽远远不及真实情况,但是在金银滩医院这部分,它做到了基本的还原,还有体现在这些演员上的表演细节。
比如长期戴防护服后脸上浮现的一道道凹痕,年轻医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诉说着思家之情,还有袁泉饰演的医生与周围邻里的关系,身为医生无能为力与绝望等等,这些诸多的小细节都演绎的很好。
但是但是,一到后半段,整个节奏一下子崩了。
刻意煽情我在这里要说的不是煽情戏不好,也不是主旋律的问题,而是整个电影节奏一下子缓慢了太多太多。
如果说前面是“激情澎湃,振奋人心”,后面就是“谈情说爱,悠哉游哉”。
欧豪和周也的戏份几乎占后面全部,并且贯穿全片。
当然,紧张的节奏过后当然需要慢节奏过渡,就像前面在紧张的抢救病人戏份后,会有个会议来缓和下节奏。
可是后半部分呢,除了些之前记录片的素材和偶尔的医院戏份,这时的整个重心就在欧豪和周也这条线上。
如果不看前半段,单看这后半段内容,我只会觉得这是疫情期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说到“感人”,这两位年轻演员的长时间表演给观众带来的“感动成度”真不及前面张子枫的2-3分钟。
所以整部电影看完后心里的分数直接从8.5降到了7分。
当然,整体的演员表演完成度还是很高的,尤其是病房里抢救的戏份,让我不禁感叹,我国的医疗戏明明可以拍的很好嘛,但是医疗剧就是没人拍。
就说这么多吧!
为城市上一把锁圈禁起为祸人间的幽灵天空化为雕塑,道路生出结界人类陷入一场集体的梦魇 家在玻璃窗后躲藏着人在手机屏前战栗着那些充满补丁的灵魂趁机戴上虚伪的面具游荡于网络,叫嚣人间 战斗在除夕夜打响奔腾的儿郎,顶天的汉子衣着白甲,奋力挡开死神的巨镰他们引动雷火,燃烧热血,焚尽黑暗丧歌迎来了休止符,宣告春天正式解放 我站在春日的墓园里撤下口罩,轻吻一枝樱花给她讲那些寒风凛冽的岁月里我曾一次次梦到的春天
2020年初,一部2013年的韩国电影突然在国内引起讨论热潮。
这部引发讨论的电影叫做《流感》。
这是一部根据韩国电影史上首个以“流感病毒”为题材的电影,既是灾难片,也是人性片。
它之所以在时隔7年后再次被国人看到,因为2020年初国内爆发了新冠疫情。
在这之后,关于病毒和天灾的电影被不断翻出,《血疫》《传染病》《极度恐慌》……这些电影成为了2020年初疫情期间国人重点关注的对象,特别是电影里人类携手同心战胜病毒的精神更值得我们钦佩。
武汉这场举世瞩目的抗疫行动,一样值得被记录下来。
以它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有不少,电视剧有《在一起》,唯独缺了电影这个大类。
终于,我们也等来了中国人自己的抗疫大片。
6月22日,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易烊千玺特邀出演,欧豪特别出演的电影《中国医生》正式官宣定档,电影将于7月9日正式上映。
这是《中国医生》第一次宣布定档,而我们等待它的定档,已经等了太久了。
在这之前,电影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关于《中国医生》这部电影的档期,已经是众说纷纭,各种消息满天飞。
甚至更早,早到这部电影杀青之际,就有不少人在催定档,更有不少人大胆开麦预测档期。
当然,这些都是网友们的玩笑之举,但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在正式定档之前就能引起“档期猜测游戏”,还是因为它本身足够有吸引力。
电影根据2020年头等大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暴风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原型展开,故事的主角就是参与这次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医护人员。
从筹备到拍摄再到杀青,《中国医生》前后历时近八个月,辗转无锡、武汉、上海、广州四地取景拍摄。
主创团队在武汉“解封”的第一时间就进入武汉,和抗疫战线最前沿的数百位医护工作者面对面交流,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摄影棚内全部医院设备严格按照医院建造标准打造,再由专业医院改造工作人员到场验收合格后才投入拍摄。
花了整整8个月用心打磨,再结合影片之前的各种物料来看,我相信,电影在正式上映前17天才宣布定档的做法,是有理由的。
因为影片本身的意义,电影不仓促选择定档,这是主创们对电影的负责,对观众的负责,也是对影片中所描述的那些真实过往负责。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相信,在本次超长预告片里都得到了印证。
不夸张的说,这次的超长预告片,开屏就是暴击。
“对于这个病了解的实在是太少了” “医生连插管都不敢”“这家小医院真的不行” “ICU都能停电”“出了人命谁都得背着锅” “医务能力能不能搞的定啊”
屏幕里短暂出现的每一句话,看起来云淡风轻,实则惊心动魄。
因为它们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对话,它们的存在,在不断提醒我们那段难熬的岁月。
跟着预告片里的台词,我们就像是回到2020年那段难熬的日子。
我们能明显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身处其中的每一员,每一天都在受“折磨”。
身为医生,他们一开始对这个新兴病毒知之甚少,对怎么战胜它更是束手无策。
当他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病人倒在病床上,手术台上,他们也难过,他们也绝望,甚至质疑自己: “我到底有没有资格做一个医生?
”
作为病人家属,失去亲人让他们无法理智,只知道一件事“我的家人让你治死了”,这样情绪该如何排解?
作为病人,看着身边的病友一个个死去,那种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的无力感又有谁能知道呢?
作为志愿者,带着一腔热血前来助阵,一句“他发烧了”,一下就把人打入“深渊”,这种绝望,又有谁能共情?
就算一开始只是局外人的“普通人”,有谁知道自己哪一天会被病毒给盯上?
封城之后,物资紧缺,不仅要抢医疗物资,还要抢生活物资,毕竟“大家都想活!
”作为医护人员,当面对“我想救他们,但是救不过来。
”的局面,又应该如何自处?
这些事,每一件单拿出来都“糟心”的不行。
但好在,我们熬过来了。
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又是谁帮我们熬过来的?
这个问题,预告片的后半部分给出了答案。
当张涵予饰演的院长出现在画面里,掷地有声地说着:“我最看不惯的,就是遇到点挫折,就丧失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
” 张涵予的角色原型就是金银潭医院的院长,“人民英雄”张定宇。
在这场抗疫大战里,他一直都是冲在头阵,尽管自己患有渐冻症,但依旧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了2800余名患者,其中不少为重症、危重症患者。
除了他,还有深入每一户,努力救治每一位病患的医护人员。
有握着患者的手,默默给与鼓励的医护人员。
有因为口罩带了太久在脸上压出痕迹,还被汗渍浸出伤痕的护士们,这里为袁泉、李沁贡献的“毁容式”演绎点赞。
有为了这个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奔赴在第一线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所有医护人员。
他们带着面罩,穿着防护服,身上最显眼的是用白底红字打印出来的“职位”,而名字和地方只是用黑色签字笔写在防护服的随便一个地方。
因为这场战疫里,他们只是想以一个“职位”付出,不求回报,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无名英雄”。
几乎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命,就是这群“无名英雄”抢出来、熬下来的。
对于这些奋战在一线的的中国医生们,我们唯有对他们发自内心感叹一句:“感谢你为我们拼过命!
”
今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影业在发布会上特别介绍了他们今年的重头戏——“中国胜利三部曲”。
《中国医生》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长津湖》和《无名》。
这三部电影都很能代表“中国胜利”,《中国医生》不必多说,它的主角是这次疫情奋战在一线的中国医生们。
尽管主演全是电影圈的大腕大咖,甚至到了随便一个“路人”都是大明星的地步,但在这部电影里,卡司阵容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长津湖》讲的是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长津湖之战,主角也是我们熟悉的“最可爱的人”。
而目前资料最少的《无名》,是一部谍战电影,熟悉这个类型电影的朋友都知道,谍战的主角是隐蔽在战线上的那群无名英雄。
这三部电影的主角们,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百年来默默为国为人民奉献的所有“无名英雄”,他们是有资格担得起“中国胜利”这四个字的。
《中国医生》,银幕再见!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超过预期
电影本身来说,两个小时下来几乎没有角色成长弧线,没有角色的戏剧冲突,没有主线叙事三要素,所有的感动点、故事升格依赖背景音乐,到泪点了音乐响起来告诉你这段该感动了,到角色宣誓了音乐响起来这段该激昂了,里面的人几乎都很笃定,不沮丧、不低落、不挣扎,偶尔有人出现这类情绪都特别唐突,没有前后铺垫只为剧情需要。电影里看不到的则是“记忆共同体”之外的故事,被关押的“造谣者”,被排挤的“吹哨人”,歌功颂德的万家宴,哄抬物价的送菜人……就连强制隔离也被美化成识大体的“集体意识”。电影不是印钞机,电影是灯塔。
这个烂片我不是看过吗?当时因为禁忌没打分?
故事动容,演员出色。但剧情+剪辑+配乐,很宣传片?(敢不敢看下韩国的《流感》?)
中国人共同经历过的苦难,生命面前,什么事都是小事。喜欢袁泉的表演。虽然这部电影很主旋律,但它也不仅仅是一个电影。
不是演员的问题。知道难看,没有想到这么难看,连个完整的故事都讲不了,只能流于形式上的新闻,开会,小片段。想起《我爱我家》里爷爷的一句话:历史就是这么被篡改的。
李医生,新年快乐,庆余年2已经拍完了
很板正
突然想起我居然还看过这个,当时我爸拿到两张赠票拉我去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气管插管那段儿挺真实,其他的都……有的时候觉得经过2020的医生们看到这样的电影还要表达感动算是一种好不容易幸存还要再延迟工伤一下
作为电影来说不合格呀
可能当下看感觉会不同。
还是不评价了,我不配。
看完心里有一股空落感,因为自己也是湖北人,疫情的情况只会比电影更残酷,但是拍的真的还挺不错,特别张子枫那一段,还没有开始讲话我就绷不住,直接开始掉眼泪。
看这样一部电影,就想穿越到那个时刻对所有人说:我们坚守住了。 医生动员的时候,第一个报名的是女性; 文婷(袁泉)站在高处力挽狂澜:没事的,我在。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人筋疲力尽,有人倒下,有人哭泣,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在往那个方向前进。 演员脸上的口罩勒痕真是触目惊心的美。很多人都佩戴着党徽。各种责任以各种方式无休无止。让生活朝着原定的方向继续下去是唯一的责任。所有的努力的一个缩影:新冠病人的剖宫产。当婴儿的啼哭响彻病房。这就是天籁。这就是一群天使带来的天籁:手术成功。武汉人在拼命,那么多人来武汉拼命,所有的人都在拼命。 失败还是失败。各种原因的失败累计着。所有人背负着失败前进着。然后,越过失败。 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同时,迎来无数的胜利。这不止是电影。这是我们。
210709,+ls
剧情让我挺失望的,整个故事的线路让我感觉乱乱的,电影中想要把疫情期间的所有都表达出来,可是没重点反而显得整部影片很乱,高潮肯定是有的,可在我看来不算高潮,因为没有充足的铺垫,并且气氛烘托根本没有上去,本来很好的题材,却让人无法感动落泪,这已经足够让我对这个影片失望了
三星给火神山、雷神山、金银潭等各医院。不知道是不是编剧的问题,很多人物缺乏他本身身份应有的理性
这段历史衍生出的乐色
中国🇨🇳🐮!!!
袁泉和朱亚文演的不错,张涵予演的院长为什么一定要带一点点方言的口音说话呢?院长夫人的线也没有什么必要吧😓电影没有一条完整的能串起来的角色线,特别是周也和欧豪,戏份又多又尴尬🚬饶了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