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论》中处处为我们设定了电车难题,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我们似乎总是在做着艰难的抉择,但我们又经常发现,我们追求的却大大超乎我们的认识。
作为一个法学生,一个以One Lawyer做终极理想的偏执青年,这部片子里,看到了关于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
导演在片中处处为我们设定了“电车难题”,不论是作为观众还是秀爱,我们时刻处于选择的困境之中,我们在看片时,看着秀爱一步步走进绝望,又以“back to hell !”结尾,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这何尝不是导演对虚伪的嘲笑呢?
只看人物设定,秀爱饰演的高善英是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以犀利的言辞著称,经常公然批评司法不公,并借此获得了大批的粉丝。
而她本人同样对此沾沾自喜,对上司同事颇为不敬。
这样一个人恐怕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角色吧?
也许她可以称道的只有对女儿的爱和性感的嗓音。
这两者一个给了她软肋,一个为她送来了一副铠甲。
导演若是有嘲笑这个看脸的世界的意思的话,那就真是太棒了。。。
不好意思 我直接吐槽 以下吐槽大尺度剧透跟恐怖直播比起来 女主简直蠢的跟猪毫无二致 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这样 是想显示 母爱的伟大 母亲在听到孩子遇害的时候担心害怕得智商都没了吗?
被吓得屁滚尿流 不敢报警 不敢告诉同事 导播报了警就声色聚下的指责“啊 是你杀了我的孩子”一个什么都不说就行径怪异要毁了我的节目的人 我上去就揍你了 人家只是把你的歌切了已经很好了好吗 在你看来是十万火急 在我看来你就是在毁我的节目 女主还一直自视清高 “粉丝就是跟踪狂” 一听到出事就急着跑回家,真是把自己当成“英雄”了 。
跟演员演技也有关系,从单位聚会喝酒就开始 ,女主给我这么一种肤浅的自以为是的扭捏作态的即视感 。
纵观绑架过程的几大转折无一不是女主可悲的智商造成的———1.不报警 叫保安:导致变态杀手立刻炸毛,多牺牲了两条无辜性命;2.导播切歌,导致妹妹脚趾被砍:这没什么好说的 就是女主没能及时沟通好 到过头来怪别人我也是无语。
你急着上厕所问也不问抢了我的纸巾,我把纸巾抢回来耽误你上厕所的时间,你拉裤子里了你能怪我不识时务吗?
3.女儿弄掉皮球:这看起来是女儿失误导致的意外 其实我都不想吐槽了 人家小女孩本来藏的好好的 女主就瞎指挥 一个不在现场的人怎么可能比在场的人更了解情况呢 竟然有勇气理所当然的觉得去玩具房就安全我也是醉了 就没考虑过变态就在去玩具房的必经之路吗?
4.这个就不说了——“孩子们”从看到这里开始我就彻底放弃对这个片子的希望,都被气笑了。
好吧,这一切还都算“合理”的情形中,比如你要说那故事角色就是这个设定那我也没办法,而且就是这样的智商还能做到深夜两点的当红主播我也不能说什么是吧。
但接下来其他细节我就更没办法了。
那男dj怎么这么淡定?
就算不是你的家人也不至于这么淡定吧?
为了衬托出女主的慌乱?
然后,女主后来接变态电话的时候顺着他的话说:我认可你。
导播竟然还追出来大吼:这是伤害你孩子的变态!
你怎么这么说。
我的天,导演以为观众的智商比女主还低吗!?
非要人家导播把智商拉的这么低吼这么蠢的话来引出女主的解释,炫耀一下女主仅剩的智商???
然后,我就不明白了,妈妈在外面这么方便报警都不报,导演何必多给哑巴孩子一个在危险之下千辛万苦想方设法报警的镜头以催泪?
逗我呢吧?
女主的播音室是不是要多安一个变态设置的摄像头?
这样还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女儿在报警,妈妈不能报警。
好了,没想到我的第一篇影评竟然是看完这部电影忍无可忍写下的一篇这么长的,戾气如此重的影评。
满心愤怒终于平息一些。
当然最后还有飙车撞车那一段我实在看不下去,快进走了,没办法吐槽。
感觉这段更狗血。
最后,我实在受不了,女主每次大义凛然的样子对别人说:“不用了,我一个人去。
”这就是等着希望自己被变态绑架呢吧?
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女主满口漂亮话,让本来就是精神病的反派走向了更极端。
而面对那个奇怪的粉丝,确实有种清高的感觉。
至于之后面对fan说:你只是跟踪狂而已。
我觉得更多是因为女主的精神状态不稳定,把心底的恐惧和距离感无限放大了,怕又是一个类似反派的变态。
至于那些不分事情轻重的记者啊,觉得本片就是在讽刺这些变态的社会现象吗?
新闻第一,素材第一,没全没有一点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而且从后面的对话可以看出,报道出去的很多都是对女主不利的,属于火上浇油性质的。
所以才会安慰女主让她不要在意记者的报道。
局长那块则是讽刺当权者的冷漠无情,不把人民放在心中,以自己为中心的特点。
从那句你以为:你以为广播站是你的吗?
可以看出,台长大人还是很有占有欲滴。
我的电台我做主,你无权插手,哪怕你手上握着几条人命!!!
导播冲进演播室强行换碟片,我只能说是情绪失控,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咯这个主播走了,下一个又挂了,你这让他以后怎么混啊!
苦逼地娃,所幸后面给力了不管怎么说,反派就是个变态,事实都不清楚就行使所谓的审判。
那个哥哥把(可能)离家出走的妹妹带回家,却被他冠以垃圾之名,就算是后来男的说了,他也只是固执地继续下去,并没有惊讶,后悔或者去质询真相的任何动作。
由此可见,反派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对方究竟是不是真的垃圾,他更享受的是干掉“垃圾”变成英雄的过程。
非常极端的一个人!
电影最后,女主要求把广播关掉,不想听了,不也说明女主自己也不愿意再说,再接受这些假大空的漂亮话,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也有所改变。
总的来说,就是觉得本片是一个大大的讽刺片,讽刺主播的满口地漂亮话。
讽刺台站权力至上,冷漠无情。
讽刺媒体毫无人情味,只要报道等等还有,那哑巴小女孩演得真不错,又可爱又萌,还很聪明。
可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战友,在帮另一个小女孩剪断胶布什么的时候,居然被她喊出声,提醒了原本还没发现的变态,可惜了!
带着讽刺社会现象的眼光看下本片会更有意思哦
在百无聊赖的夜里打开了这部片,遥控器拿在手中随时准备退出,然而仅仅几分钟后就被精彩的叙事深深吸引,固然算不上完美,但是剧情足够抓人,表演无懈可击,故事前后呼应,逻辑尚算严谨,好看的同时兼顾了一些社会意义,讽刺的内涵恰到好处,不过分,但也能发人深思,再加上小演员堪称精彩的表现,4点5星应是没有疑义的。
——————————————————————————————————说说片中感想最深刻的几个点吧:罪人:片中没有过多的设置悬念,基本上交代清楚背景后,便直入主题,进入了韩东秀入侵女主家庭的主篇章。
虽然是严重精分的犯罪分子,韩东秀在冷酷无情之余却又狡诈无比,在女主与他辛苦周旋的2个小时内,有太多次被牵着鼻子走的经历,当然也付出了不少惨痛的代价。
可是在老衲对这个人物恨得牙痒痒的同时,却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受害者的女主并不无辜。
作为公众人物,自恃身份大放厥词,带着自以为是的正义感,愤世嫉俗地指责这社会,却不知自己在无形中会影响到一些头脑简单却容易冲动的人,这一次是韩东秀,下一次会是谁呢?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马东锡饰演的粉丝那样只是甘心情愿地崇拜与追随。
当韩东秀辛辛苦苦布着局,昭告天下“智秀是我的同伙”的时候,实在无法不让人产生一种“倒也是活该”的感想。
母爱:导演和编剧非常懂得触动观众心理,设定了女主的女儿是一个无法开口说话的孩子,但选角实在太过巧妙,胖乎乎、萌到不得了的可爱小演员,眼神、表情居然也非常到位,相信能够让女性观众瞬间萌化。
母女来用来沟通的敲手机小细节虽然简单,却很能让人心生暖意,因为剧情非常紧凑,导演在片中并未花费篇幅大肆渲染母女深情,但像敲手机、女主在危机中看到照片仍然展露笑容等细节已经可以产生足够的效果。
最令人感动的是韩东秀说将孩子放进了后备箱里,女主开车紧随其后,却一次次投鼠忌器,生怕会撞伤孩子。
之后一段高潮情节——公路追逐戏来临,女主要克服寻性滋事的摩托车手,还要阻止没头苍蝇般的警车撞上韩东秀的后备箱,紧张的画面令人心跳加速,为了保护孩子不惜以身试法的女主虽然疯狂,却也让人能够理解和同情。
社会:韩国电影是出了名地喜欢讽刺各种黑暗面,本片自然不能免俗,不过这种讽刺倒也没有流于表面,毫无作为、软弱无能的公权机构让犯罪分子一次次逍遥法外,自以为是的女主播(后被降职处罚,成为电台主播)在电视上声讨正义,生活在污泥中的精神病人犹如受到上帝的感召,要做个为民除害的英雄……每个人都是这罪恶社会上的一环,环环相扣走向不可收拾的境地。
这不免会引发思考:在法理无法产生应有作用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重整秩序还是任凭脱缰的正义去毁灭一切?
虽然人人都渴望英雄,就连韩东秀也将自己视为英雄的化身,并也曾确确实实地剥夺了几个当杀之人的性命,可是当他随意处死无辜的继任女主播的时候一切已经变味,再加上自比上帝,随意判了那对兄妹中的哥哥死刑,更是大错而特错,当结尾幡然醒悟,大叫自己是被女主毁掉的时候,却也值得一声叹息。
当然,片中精彩的部分并不止于此,剧情安排在节目播出的两个小时内,再加上是音乐节目,每一首音乐播放的背后都会带来一段紧张的剧情,这种安排增加了观赏的乐趣。
而片中选用或涉及到的几段音乐也是出自于知名电影,如片头的杀人狂电影、片中的《卡萨布兰卡》、《新桥恋人》、《钢琴家》(女主原本为了契合离别主题播放,之后受韩东秀威胁全面修改了歌单)、《锁不住的天空》、《午夜出租司机》等等,歌曲背后的故事又暗合剧情与韩东秀的个人际遇,实在让人不得不赞赏主创们的巧思。
这是我第一次对坏人表示同情,并且异常讨厌女主角!
满口好听漂亮的话,实际行动完全见不到所谓的正义!
自身道德情操严重有问题!
面对一个三番四次想要帮自己,支持着自己的fan,居然次次都跟人家说:你只是跟踪狂而已。
那语气好像自己有多伟大多清高!
或许她真的很害怕他是跟踪狂,但是她的语气要多恶劣有多恶劣。
电台里和电台下简直不是同一个人!
严重表里不一,那个坏人都比她好!!
剧情安排挺荒诞的……一次次跑进来捣乱的局长、导播!
那些不分事情轻重的记者!
完全无语!
或者编剧的想要表达的主题挺有意义的,但是却弄巧成拙了。
这部电影唯一的亮点或许就是那个爱成痴的疯狂饭,和沉着镇定的小女孩恩秀!
看了恐怖直播,看贴吧有人说类似电影有深夜的fm,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
开始觉得很好,牛叉的女主播人际关系牛,业务厉害,同事们有奉承的有抵触的,给人一个很沉着冷静,果断干练的样子,可惜,诋毁粉丝,无情扔掉礼物后,接了第一次视频电话,人就东南西北都找不着了,厉害的是脸上表情依然冷峻!
是不是根据申恩庆的老大模样整容的,变不了???
1、跑下楼找资料,nm脱掉鞋不快点?
这么果断干练的人2、摔扭得脚是左脚,但是找到资料走出来时候却变成了右脚3、不知道和旁边的人说么?
4、旁边的人一直说莫名其妙什么的?
平常这个大腕都很自我的,这时候嘟囔啥?
剧情很失败,不就是给人一种紧张感么???
还没看完,说实话,开始的女主播代入感,到刘绑匪到红酒以后竟然转到了刘绑匪!
我太邪恶了
1、开篇时节奏还好,但随着剧情发展进入高潮,影片明显凌乱,导演控制力不足。
2、某些细节不大合理,比如,难道女主就不能一边拖延时间,一边让同事报警,出动警力突袭自己的家吗?
那时小女孩还没被坏人发现。
3、韩国的警察太笨,这事儿不可能在中国发生,早就给远距离狙了。
4、刘智泰这个角色接的不好,虽然花絮中他说凭此得奖了。
和《老男孩》中高智商的角色相比,这个凶犯太表象化了,没有深度,换个人演一样。
5、看不惯现在的惊悚片儿在解释犯罪动机时,动不动就拿精神病、变态狂什么的说事儿,没有一点儿技术含量。
6、赞一下表演小哑巴的小演员,长得其实不好看,但是非常的可爱、可怜,尤其是初次给妈妈打电话时,一边流眼泪一边敲打话筒,真的是非常的惹人怜爱。
首先,天朝的110是可以发短信报警的。
也许你会问:“可以吗?
”可以啊!!!
公安部已与相关部门确定将“12110”作为全国公安机关统一的公益性短信报警号码,全国已经使用和正在建设短信报警的60多个地、县级市及更多地区将陆续启用全国统一短信报警号码,各地原有短信报警号码将陆续调整为全国统一短信报警号码12110。
本片的看点不是海报那样说的是女主播和脑残粉的脸,应该是两个粉丝。
女主播因为工作的原因,孩子生了病,然后又因为孩子生了病,要放弃工作,世事无常,编剧难料。
首先出现的是死忠粉,样子看起来傻傻的,但是忠心,保护女主播和她的孩子,记得偶像说过的所有的话,为单亲妈妈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真的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的低级趣味的人。
可惜,脸长得不好,一脸脑瘫的样貌,难怪被别人不待见。
脑残粉也是被女主播开光了的,也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的低级趣味的人,可惜对女主播的话一知半解,断章取义。
女主播的话对他来说,是教义,生存的意义,一直保持着可远观额不可亵玩的态度。
谁知女主播要自己走下神台,这怎么活啊?
于是脑残粉赶紧翻翻日记,看看女主播以前说过什么。
于是,就出现了编剧抠着脚丫摸出来的结晶。
如果脑残粉是富二代的话,绝对就是蝙蝠侠了,可惜了,没有高富帅的命,得了高富帅的病。
其实,这部剧还是值三星的,除去剧情。
我也一直在考虑究竟什么是正义,我们需要怎样的正义。
如果我有死亡笔记,我会怎么使用?
《深夜的FM》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著名女播音员播完最后一期节目准备带着女儿赴美国求医(哑病),她的粉丝(一个连环杀人犯)潜入她家中劫持了她的家人,要求必须按照他的意见播出节目……女主播陷于崩溃边缘还要若无其事地播音。
罪犯杀掉了两个警察,又因女主播违反他的要求杀了她妹妹。
女主播虚与委蛇,坐上播音车一边播出节目一边前往家中,先她而到的第二波警察发现罪犯已逃跑,罪犯劫持主播的女儿以及主播妹妹的女儿开车遁逃,罪犯极度冷静,女主播开车紧随,被罪犯牵着鼻子走。
罪犯骗女主播女儿藏在后车箱,在警察撞击罪犯后车箱的时候女主播撞击警车成了罪犯帮凶。
女主播有两个疯狂听众,一个是罪犯,另一个是个大叔,在罪犯要求主播播她以前播出过的歌曲并且念白要一字不差的时候,大叔竟然记得。
大叔跟随她来到罪犯住处,顺利营救出女儿。
主播一枪崩了罪犯。
罪犯其实是《死亡笔记》主角那样的角色,以清除社会渣滓为己任,但整部片给人的感觉他才是最大的渣滓。
进入主播家里先打死了一条可爱的小哈巴狗,还割喉女主妹妹。
让人看得痛恨很想暴揍一顿那种。
然而女主也有自私的一面,大叔一直在帮她,她却回一句:“你只不过是个跟踪狂。
”大叔眼里蓄满泪水。
因为女主播在曾经的节目中有流露出对社会渣滓的痛恨,成了罪犯犯罪的依据。
故事波澜起伏,紧张刺激,拷问人性入骨八分。
我一直认为《七宗罪》并不十分高明,跟韩国不少同题材作品比,弱爆了。
不得不夸一句,饰演哑女的5岁左右的小女孩演技都超神。
韩国的优秀作品有一个特点:深刻而绝不枯燥,无尿点。
论深刻,韩国电影是美国之外独一档的存在!
简直让人五体投地。
个人见解,不喜就喷,喷得有理有据我才服。
很早就想注册个豆瓣来专门评电影,但一直比较懒,习惯在朋友圈写影评,这是第一篇。
以后可能把写过的复制过来。
剧情详细叙述起来未免繁冗,还是希望喜欢的自己去看看。
那些想成为英雄的人啊,电影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危害,不知道电影人们知不知道;电影是简单的,所以将社会价值简单化,将欲望释放,却将理性压缩,将社会结构简单化,将现实从梦幻中分开;可是现在也有电影人拍电影,来否定电影的价值观;这种勇气确实值得人们欣赏。
人们在赞颂电影的时候,却不知道电影其实是一把双刃剑;里面深刻甚至是疯狂的讽刺和批判,让我现在还是萦绕于心中;迷茫的人们啊,在电影中都找到的安慰,到底是什么呢?
只是安慰,只是安慰而已;Monster,什么才是Monster?
是什么才会孕育出monster是电影,是媒体;替天行道,惩恶扬善,被电影和小说们简单化了的概念;是否定英雄,还是将“英雄”这个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打碎;可是,人们太期待英雄了;太渴望英雄了,太想看到英雄们制造奇迹的那一瞬间;媒体有多盲目,媒体有多虚伪,媒体有多无奈,媒体到底怎样孕育出这样一个Monster的;这部片子似乎都说了;广播,电视,新闻,电影,音乐;全都是孕育出这个monster的罪魁祸首;高傲的女主播啊,最终也没有想到,是自己一手孕育出了这个杀死她亲人的怪物;谁才是被害者,谁才是加害者?
社会是加害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出租车司机》,这个片子是在批判它吗?
英雄在苦痛中成长,我的英雄,你到底在哪里?
也许太讽刺了,以后所有叫做英雄的人物,在这部片子里都可以称作为“犯人”了;他所选的片子全都是“主人公杀死了法律所不能制裁的人之后成为英雄的”;那么《大叔》,你是不是“英雄”?
人们渴望“英雄”,崇拜“英雄”,因为“英雄”可以做到他们所不能做到的,对于那些在生活中备受压抑折磨的人,电影里可以掌控一切,撼动社会,勇猛有力的“英雄”就是他们可以寄托心中期望的地方,然而,也是发泄他们欲望的地方,呈现他们渴望的地方;力量崇拜,英雄首先是力量代表,如果一个人物在任何方面都显示不出他特别的地方,那么这个人物就不能称之为英雄;也许,所谓正义,所谓和平善良逐渐变成人们心中的陈词滥调的时候,在人们逐渐地厌倦平淡无奇的时候,在人们和平平庸的生活中找不到一点点刺激的时候,力量和精英主义早已可以替代正义和法律,人们的情感和猎奇在电影中可以释放,人们的道德也在电影和猎奇中逐渐沦丧;是啊,对于力量的崇拜,使得那些善良单纯的人物根本无法吸引观众,无敌潇洒的犯罪者,狠毒彪悍的头脑精英更加受欢迎;力量的崇拜,美国电影就是这么发展而来的;强者生,弱者亡,强者留在人们的心中,弱者被遗忘;道德和法律那都是浮云;这就是美国电影啊;美国本来就是一个“实用主义”国家,拍出这样的电影也不稀奇;电影带来的是欲望的释放;可是,可悲的是,即使如此,我还是希望能够在电影中看到英雄的存在,对于力量的崇拜到了,即使理性意识到它是残忍的达尔文主义,我还是不能控制;在悲惨的现实面前,似乎人们更加地崇拜英雄了。
人们为什么喜欢凌驾于法律的英雄?
因为,如果有法律就能够解决问题的话,所谓一切的动作电影和动作英雄都不用拍了,没戏可唱了,所谓游走的法律边缘的黑暗英雄首先是因为,动作片的剧情需要;第二,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带给人们很多的无奈和失望的情绪,各种法律程序繁琐冗长,而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所有犯罪也不能够成立,所以,法律是无奈的,是冗长的;所以人们希望看到,超越法律马上能够达成快意恩仇效果的动作英雄,也就可以理解了;第三.真正的法律是不够精彩的,满足不了人们平庸生活中的猎奇欲望的,因为生活太过平淡无奇,所以人们甚至向往战争,罪恶带来的刺激,对于渴望刺激的大脑来说,没有什么比打开了欲望之门又不去满足更糟糕;人们内心深处最重要的欲望,其实就是想获得力量,所谓,权力,金钱,智慧,还是动作英雄们,都是力量的代表,而这种对于力量的渴望是怎么被产生的呢?
是因为社会在不断地宣扬着这样的价值观,连电影电视都是这样宣传的话,你说我们能够怎么样呢?
社会价值体系在加强这样的价值观;成为败寇,失败者就失去所有,就一无所有;所以,反映了现实中人们最悲凉的影片《别让我走》,《奥斯卡》是不关注的,不屑一顾的,精英主义,操控一切,才是美国的主流价值,所以你说《社交网络》是在反思网络时代,还不如说,《社交网络》又创造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瞠目结舌的IT英雄,社交网络对于mark这个人物完全是当作无敌的精英来刻画的,你说它是反思,还不若说它是吹捧,带着恶趣味的欣赏,《社交网络》将mark进一步神话,所以你说他没有朋友没有女朋友,背信弃义,shit, who cares? 在如此多的光环之下,在一个人被电影刻意的神化之下,还有人会真的在意什么真正的朋友,mark真正地成功了,人生的赢家,大多数人们只会看到这个光环而已;所以,mark本人怎么能够讨厌这部影片呢?
你没看到这部影片让你的fans增加了多少倍,没有这部影片,你根本不可能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所以,mark啊,mark啊,赶快偷笑吧,给导演写封感谢信,顺便捎带一个新剧本,将你的商业计划一次披露给他,当《社交网络》的续集大卖的时候,FaceBOOK的市值又可以翻倍了!
所以,媒体有多么虚伪,电影有多么虚伪,多么自相矛盾和毫无原则,《FM》都说了;
连我这种对电影要求这么低的人,都看不下去了,真的很没意思~
FM直播节目的设定,令女DJ救家人的过程变成一场变相的"真人秀"。解开连环杀人恶魔设下的谜团令观众不自觉和她站在同一立场,体验恐怖的逼真随着剧情逐渐上升。
我喜欢看惊悚悬疑电影,这类电影必须要做好的两点。第一,题材。第二,细节和逻辑!不用多说了吧?
是不怎么样
韩国人的这类片子都一个味道。
情节很紧凑,喜欢秀爱!
电影拍得没话说,高水准。就是结尾太弱,该死的没死该自杀的被干死,紧张情绪没有完全释放,颇不应该。
模凌两可的处境,如果它宣扬TAXIFRIVER的英雄做法,何苦最后落入正统的正义邪恶定论,尤其对那个善良跟踪者的处理,藐视人权嘛~
没想到2010时,秀爱已经演妈妈了,而且刚巧在一年内让我看了两部她演妈妈的电影。整部戏出了杀人狂,就是在看秀爱的演技,还不错。故事也算是合乎逻辑。
这种题材太多了 总的来说看这个变态就感觉无聊 很多地方都感觉太牵强 比如变态为什么轻轻松松就入室 韩国人都不锁门的吗
花痴猥琐男才是真正的英雄啊,可怜又可恨的装B女主播唉......
故事创意不错,可惜太挑战观众忍耐力了•••
类型片做到这么大气的程度上已经很不错了吧。不只秀爱,全片女演员的表演都属上乘,尤其是那个演女儿的小演员,太灵了。同很多犯罪片将警察角色写得很弱之外,其余都很不错,但本片说的不就是因为相关机构引起的暴力血腥事件么。
电影《深夜的FM》,有一种声音一枪击中,送人上天堂,也推人下地狱。秀爱通过电台直播间传播出来的温暖声音,在城市上空漂流,慰藉着悲伤寂寞的男男女女,也承载着听众暗藏汹涌的罪恶。我沉湎这种低缓到骨子里的声音,安然入睡。我知道那会孤独成瘾,却依然像小胖一样,选择无药可解。
我最近的趣味是看烂片吗?想到秀爱,刘智泰的模样还可以看看,但难看这部戏。
轻重失当,虽然紧张,但是没劲,昏昏欲睡。
好几没看到秀爱的电影啊。。。这个变态还是精神分裂?其实眼前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恨得牙痒痒的 最后犯人被一枪击毙感觉简直太便宜他了 此片中警察简直就是废物好么
女猪真是个讨人嫌的,她为什么能在哪部电影里都这么做作讨厌呢?演员几乎全部都是用力过猛,过程也非常的程式化,看不出有什么大的亮点,韩国的惊悚悬疑片不都是这个德行吗
没看完,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