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枪战加上科幻的设定,最重要的是还有漫威电影的标签人物斯嘉丽约翰逊做主演,难怪大部分观众在看了预告片之后纷纷表示“吕克贝松要拍自己的超级英雄片了”。
不过要是抱着看电影版《黑寡妇》的期待值去看本片,恐怕难免要失望了。
超级英雄片往往有科幻的元素,但有科幻元素的不一定是超级英雄片。
科幻片分软硬,而超级英雄片毫无疑问是最软的那一类。
当然软也不一定是坏事,作为商业片只要充分发挥了类型优势并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观影体验,那就是好电影。
超级英雄片里通常只是借用一点科幻元素来提供一个呈现视觉奇观的契机。
比如钢铁侠的盔甲显得非常科幻,那是因为电影要拍的好看就是需要一点超现实的技术来表现主人公狂拽酷炫吊炸天的实力。
而超级英雄片之所以常常显得软,就在于这些跨时代的技术的诞生居然对社会几乎没有影响。
超级英雄片中的社会大众除了受到超级英雄的保护之外,跟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这些电影观众完全没有区别,该干嘛干嘛。
为了突出英雄的光辉形象,电影必须把普罗大众隔绝在技术进步之外。
同时,这也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感,因为电影中的社会形态跟现实社会越接近,观众就越可能在观影中联想到自己在现实中遇到的不平事,对超级英雄也会越抱有期待。
如果按照上面说的标准,似乎本片也可以归为超级英雄片,因为片中那独一无二的实力就是只有女主角独享的。
不过,恰恰是因为超能力是她“独”享的,这才绝不能是一部超级英雄片。
超级英雄电影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超级恶棍。
超级恶棍往往拥有接近甚至略胜过英雄的实力。
而本片是不存在这样一个角色的。
崔岷植扮演的黑社会老大,在露西获得了超能力之后,就不具备任何威胁了,完全不足以肩负起超级恶棍的职责。
超级英雄片最终一定要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所以必须要有能跟主角打上一架的超级反派。
导演和编剧可能会用爱、和平、家庭、友谊这些概念来正义化主角的暴力行为,但最终矛盾的解决一定是通过打架来实现的。
英雄的形象必须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才能锻造起来。
超级英雄片的根本类型是动作片,在这个基础上,他可以是古装的,可以是二战的,可以是现代的,可以是未来的;可以是写实的,可以是科幻的,也可以是魔幻的,但总之一定要能打。
本片的豆瓣条目里,类型一栏写着“动作,科幻”。
其实以我之见,应当把科幻写在前面。
不同于超级英雄片,科幻才是本片的第一属性,动作只是层糖衣。
在这部电影里,暴力解决不了主角的问题,她最终是通过去找摩根弗里曼为首的科学家进行实验来为自己解惑的。
至于实验室外的炮火连天,只是为了调剂一下情绪,顺便拖延时间。
看似热闹的战斗其实与主角在进行的事业相比根本不值一哂,也不可能对大局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崔岷植也磕了药获得了超能力,那这就是一部超级英雄片了。
但导演不会那么拍。
英雄是“半神”,而本片导演要拍的是“神”,要保证她的独一无二。
女神斯嘉丽约翰逊这次真的演了个女“神”。
最后无处不在的露西会让人联想到与无限广大的网络融为一体的草薙素子少校,不过本片演到露西的身体灰飞烟灭后就戛然而止,给人感觉似乎她的神性要更纯粹,人性被剔除的更干净。
故事的推进过程就是主角的大脑不断被开发到更高程度的过程。
最后被开发到了百分之百,代表了一种圆满的状态,自然也只有成神这一种结局能与之相匹配。
大脑被完全开发、探索到宇宙尽头,这些究极的科学成果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可视为无法实现的,正好与宗教思想中神的高高在上、不可捉摸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此来建立科学与神学的链接最合适不过。
影片最后超越时间的露西与古猿彼此伸出的食指,相信看到的人都会联想到米开朗基罗《创世纪》里“创造亚当”的部分。
科学让人类不断趋于完美,而最完美的状态毫无疑问就是成为神。
成为神的道路有很多,大部分技术着眼于开发更强大的外部器械来补完人类,而本片走的道路则是向内开发人类自己的身体。
当然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都只能让我们不断接近神,成为神是不可能的。
因为“高高在上”“不可捉摸”是神的必备属性。
成为神就意味着无法再接受监测,也就无法验证到底成没成神了。
摩根弗里曼今年上半年还参演了部《超验骇客》。
这一部是讲女“神”的,而那一部则是讲男“神”的。
有点异曲同工,不过相比之下那部电影讨论现象的意图更纯粹一些,商业性和娱乐性也就更差一些。
本片最带感的部分当然是女主角刚获得超能力后去找黑帮报仇那一段。
看的时候感觉就好像打游戏时一直被电脑虐成狗,突然开作弊器之后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而接下来随着女主角实力不断增强,这种爽快感也就渐渐消失了。
因为后面双方差距实在太悬殊,那感觉不再像是开着作弊器欺负电脑,倒像是打了通关秘籍直接跳到胜利画面,没什么乐趣可言了。
吕克贝松这两年编的或导的电影里那些亮点与缺点,本片还是毫无意外的继承过来了:妙趣横生的动作设计遍布全片,但就是缺一个像样的大决战。
不过比起之前的几部,本片的最大好处在于,由于打底的类型是科幻而非动作,所以制造最终高潮也是从科幻这个角度使劲儿而不必依赖精彩的决战戏份。
外面的警匪虽然打得热闹,但真正牵动观众情绪的却是坐在实验室里神游太虚的女主角。
不同时空之间的快速切换,让观众在感叹世界博大、宇宙浩瀚的同时产生不明觉厉的奇妙体验,顺便还用俯瞰地球的那个镜头给影片出品方环球影业打了个广告。
综合起来看,这应该是最近这两年我看过的吕克贝松参与制作的电影里完成度最高的一部。
本片唯一令我不满的就是女主角超能力的获得方式,怎么又是嗑[哔]这种散播负能量的桥段。
前几年布莱德利库珀演了部《药不能停》,我当时就觉得那电影该叫《嗑[哔]侠的崛起》,比起本片来它更符合超级英雄片的套路。
而漫威漫画中也有个实力非常逆天的叫哨兵的角色,使他屌丝逆袭的奇遇也是嗑[哔]。
用这种投机取巧又不合法的方式获得超能力实在太没有说服力了,让我这种从小抱着《如来神掌》苦练、期待有一天打通任督二脉飞龙上天并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重任的中二少年心理如何能平衡。
也巧,我朝这几个月就在查这档子事,这片子却以此为重要线索,估计再加上里面那一面面中华民国国旗也很扎眼,所以影片的上映日期才会一推再推吧。
【本文恶狠狠的剧透了,虽说这片也没啥剧情可透的。
】一个缺心眼的美女Lucy被泡菜黑帮在体内藏毒——好吧,其实不是毒,而是号称某种母体怀孕时极少量分泌给胎儿的原子弹级别(这比喻真他妈怪)的能量素。
后来袋子破了,Lucy顺理成章吸收了这种能量,变成了神。
为了让观众信以为真,导演安排一段平行蒙太奇,一个骗子科学家煞有介事的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 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如果人类的大脑能开发到20%,那时人类就能在后脑勺上长出个葫芦,每周换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服装穿。
开发到30%就能打怪升级救爷爷,然后大战变形金刚,大战哈利波特……— 教授,那开发到100%是什么样?
— 我没法想象。
— 教授,你的研究有实例吗?
— 我研究此理论凡20载,至今没有找到一个例子。
但是我坚信有一天会有一个葫芦娃主动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我的研究是对的。
我日,原本我以为这种砖家只有国内有!
后来Lucy为了完成自己的进化,找到其他的藏“毒”者,在24小时内完成了100%的脑(以及全身细胞)开发,和宇宙融为一体了……和宇宙融为一体了……和宇宙融为一体了……期间穿插着人类中最勇敢的黑帮,敢于直面这位神怪级的对手Lucy,敢于向她发起锲而不舍的进攻。
其实和宇宙融为一体,也就是所谓天人合一,古今中外都有类似的说法,在我这个文盲看来,这种融合的状态,在它被一些真实可信的实证证明之前,就把它当做人类最可爱的幻想与追求吧。
非常可爱的幻想。
但本片这样来演绎这个主题,我觉得真没劲。
就是一个微电影的体量。
没情节,特技又比《银河护卫队》差老远。
最主要的,台北的外景根本就没多少!!!!
“超体”(LUCY)绝对是今年争奇斗艳的科幻电影界一朵奇葩。
这部号称拥有史上最强女人类的影片,身披好莱坞动作大片的外衣,高举高概念大理论的科幻旗号,在全球即将开始票房狂揽。
可脱去所有光环,电影本身更像一部在欧洲实验性电影节上映的非主流探索片,若以寻常心对待就是故意侮辱自己的智商。
至于该片是否为今年首烂贝松最烂,倒见仁见智。
话说导演吕克贝松当年吵吵着一生只拍10部电影,结果出尔反尔自毁传奇,也拍摄了不少烂片。
“超体”因为投资巨大野心爆棚,难免成为众矢之的。
个人认为该片虽烂,也算贝松无厘头代表之作。
其荒唐而搞笑至极,以至影片中二者水乳交融,互助火焰,让人真心怀疑是导演有心为之,还是纯属弱智……具体论该片的荒谬可笑,可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影片奠基理论——人类对大脑的开发只有10%——纯属谣传,早被掀翻。
但电影却执着地倾情呈现大脑被开发到20%、50%、甚至100%的超能状态,还找来历史依据,让摩根弗里曼用一堆封建迷信的影像素材信誓旦旦地故弄玄虚。
莫非同时担任剧作者的吕克贝松几辈子没读书看报了,还拿着老掉牙的伪科学糊弄人。
除了电影出发点无法立足外,其余很多“科学理论”也离谱至极。
比如将海豚以声纳定位解释为其大脑开发到20%,那干脆也说蝙蝠高智商吧……而女主角露西在变聪明后居然也能超声定位了,是嗑药生生让脑子里长了个声纳系统么?
此外,其对大脑开发产生超能力的幻想也十分让人崩溃。
再怎么升级也是人不是神好吧,怎么就无所不能地操控时空了?
另外,智商的提高不等于知识的扩充,怎么一下露西就无所不知了?
更扯淡的是,她最后牺牲了自己却变得无处不在,还能发短信呢!
话说连肉体都没了你大脑开发百分百有毛用啊!
估计贝松拍到最后把自己也拍崩溃了。
地基就不稳,逻辑和叙事上的脑残更让该片的荒谬昭然若揭。
影片开头貌似暗藏玄机——白人女主角莫名其妙被白人男友劝说代为交货,后被貌似只懂中文不懂英文的神秘韩国佬绑架,白人男友又被突如其来的乱枪打死,而一切混乱都发生在台湾……本以为后续故事会将一切阐明,谁曾想电影一开闸就如涛涛江水般收不住场,完全不谈前后照应,各种忽略细节上的不一致。
接下来的剧情更直接告诉你这是部不用大脑的影片:为何露西把所有韩国混混杀光,却非把黑头子留到最后;为何众生之中她偏找一个完全不帅的法国警察打下手,并对他百班信赖;为何她一下在街头飙车完全不顾路人死活,一下又充满人道主义精神,想要保护人类传承智慧?
随便一个逻辑漏洞,在别的电影中定成致命伤,在此片中却以流星雨阵容来袭。
虽然对细节各种忽略,人家在重点剧透上可毫不含糊。
进影院20分钟整个故事便真相大白,后面完全丧失跌宕起伏的一个多小时就是观赏露西一路成仙。
同时观众也被迫降低智商,期待影片所剩唯一悬念,也是教授在片头被问蒙的问题——人类大脑开发到100%会怎样?
好在此时观众已然麻木,狗血淋头也一笑了之。
不靠谱的剧情里还没有一个靠谱的角色。
女主角从出场就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这姑娘哪儿来的,在台湾混嘛呢。
越往下看越发现人物刻画毫无深度,而不得不将露西与和她共享部分超能力的外星女丽露作比较。
“第五元素”中的丽露作为一个人造生命甚至经历身心的探索、成长,让人心生爱怜之情。
而露西作为此片核心英雄,只是单纯经历脑力的自我超越。
即便后来因教授电话里的两句忽悠便决心牺牲自己、授益世人的良心发现也十分生硬,完全不涉及露西自身性格与情感的转变,而是被输入程序般机械。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角色够烂,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值得肯定,一路诚恳地将面瘫坚持到底。
相比之下,露西居然还算全片最经大脑的创作,其他皆为各种脸谱。
比如摩根弗里曼的教授角色是纯属缺钱才接的吧,整部电影就游荡在打酱油的边缘。
法国警察一角居然找来埃及演员饰演,超能美女一个香吻就让他屁颠屁颠跟着出生入死。
一水亚洲面孔的低智商酱油男组成的反派团更将脸谱化倾情展现。
而黑老大更居弱智之首,怎么经历一连串超自然事件后还没意识到露西是万能的,还愣要拿把小破手枪亲手杀掉她。
纵然愤怒冷血得精准,这样的智商情商,也可惜了有“韩国电影里程碑”之称的崔岷植。
整部影片正反力量相差悬殊,也是造成悬念全无的一大因素。
如果让另一个毒贩也变成超体,以邪恶力量与正面的露西抗争,剧情也许不至于如此狗血。
不过不可否认,多极品的电影都可以借着“生命意义”这样的高大上主题提升下格调。
从开篇提出有关生命的突兀问题,到女主角与人类祖先刻意的同名,到各种动物视频和人类表演的神切换,都暗示着影片对该主题的探索。
结尾的画外音更与开篇呼应:“10亿年前,我们被赐予了生命。
现在你知道该怎么活了。
”怎么活?
传承!
人类从第一个直立行走的古猿露西繁衍而来生生不息;而今天的超能露西将自己化为一枚智慧与知识的U盘,延续传承重任,为人类开启新时代的篇章。
另外,露西猛嗑药疯狂开发大脑的过程,也暗喻人类不断准求完美、探索更多未知的过程。
我们拥有了更多科技、知识、武器,却也不免迷失部分曾近束缚自己的美好情感,变得更加冷漠、物质化,并遗忘了部分原始生命的气息。
“超体”并未对此多做解释或树立立场。
也许,这个过程本无对错,一切的一切,最终都是人类为了延续香火、创造美好未来所做的努力,这也是人类的最终追求。
我想,这大概是贝松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也难怪他会亲笔写下剧本。
说到这里,该题材明显更适合被拍摄为实验性探索片。
更不用说本就前卫大胆的吕克贝松此次拍摄手法更是推陈出新,把动物交配、生产场景都放进了电影,话说快赶上了纪录片的节奏。
此外,各种剖腹、拆针等或暴力或恶心片段汹涌来袭,这也是为什么影片被评为限制级。
但颇具商业头脑的贝松此次壮志凌云地要将该电影商务化运作贯通到底。
首先,其用自己开的Europa Corp大胆砸下4900万欧元,打造顶级视觉特效,邀来各种大牌加盟;接着,贝松在一如既往的超现实风格基础上玩起概念游戏,披上科幻大师的战袍,将影片打造得十分具有商业价值;最后,人家毫不掩饰地直奔全球特别是亚洲票房。
不仅利用娘家优势把法国作为一大要塞,还找来一票韩国演员,独具匠心取景台湾。
更扯的是,拍成这样居然还拿到了内地放映权,真心好奇国内版会有多少镜头被删减。
但有了中国这块大饼,至少票房是有保证了。
总而言之,“超体”是一部无法用一般手法解读的电影。
影片所注重的不是剧情的精彩复杂、逻辑的缜密严谨或是角色的丰富有趣,而是利用许多夸张元素,对不符合大众口味的艺术手法与理论进行探索与阐释。
一方面,它是一个伪装成好莱坞科幻动作大片,拥有超大投资却颇具探索精神的非主流电影;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部吕克贝松完全自我陶醉的实验性作品,歌颂着他所相信的荒谬哲学。
这样一想,一切的荒唐便情有所原。
若带着严肃的审视眼镜走进影院,必将失望而归......
被恶德男友强迫帮人送货的年轻女子露西(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饰),遭遇了穷凶恶极的黑帮头目张先生(崔岷植 饰)一伙。
她连同三个男人被张先生在腹部缝入了代号为CPH4的神秘药品,以此将药品偷偷带入不同国家。
在台北盘桓期间,露西遭到恶男暴打,以致药品破裂进入血液之中。
谁知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就此发生,药品激发了露西大脑的潜力,令人脑中约90%的神经元相继苏醒。
伴随着身体的飞快进化,露西掌握了越来越多人们所谓的超能力。
她清楚地了解到CPH4所拥有的强大威力,于是想方设法要阻止其他三袋药品落入张先生一伙手中。
任何事物,任何问题,都可以被归结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三个基本问题。
关乎本元,关乎空间,关乎时间。
当人的大脑完全被开发,很有趣的论题角度。
从电影里的角度来说,人会一步一步全知全能,逐渐脱离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无所不在,成为类似于神的存在。
所以看任何事物,土土的一句话却非常有道理,都要看其本质,浅显的层面比如看一棵树,不仅仅看到树的形态与外表,更是看到其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方式,蕴含的能量的循环与平衡,更为深刻的,则又回到那三个终极问题。
我们以何种方式存在与这个宇宙中,我将要到哪里去,如何利用仅仅有的有限的资源,达到本身的更大的存在的价值。
神有存在的可能性,神与人的距离,也许没有那么远,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但其本体却是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
所谓的神,信仰的约束与力量,也许是在未知的另一维度,以某种特殊的能量形式存在着。
我不觉得这是科幻电影,有些蒙太奇的镜头起初非常莫名,但存在渐渐合理,我喜欢让我思考很多的电影,所以我喜欢这一部Lucy。
剧情真的是太简单了简单到一个标题就讲完了。
大boss的存在感泥马根本木有好吗!
摩根弗里曼也木有存在感好吗!
总之没有人有存在感,黑寡妇面瘫了一整部戏!
但还是说这绝对是目前今年看过最炫酷神叨的片了!
吕克贝松在杰克苏的道路上真是越走越远了!
水准从《第五元素开始开始下滑,几乎每部戏都爱用超强女主喂,不过我看得挺爽,心中杰克苏被唤醒了。
电影的剪辑怎么说呢,真的 很!
神!
奇!
像这样把自然万物幻灯片似的和电影糅杂在一起,而后又混合哲学想法埋下物竞天择种族进化论,真是本来还想骂街呢又给蒙住了,生怕自己智商有问题。
整部戏当然全程无尿点,因为真的太短了!
本片 脑洞大开 毫无逻辑,但还真是一!
点!
都!
不!
无!
聊!!
本以为最后一幕应该是刚植入完药物以后的Lucy 从台北酒店的床上的梦中 醒来,发生的一切都是未来的预想(请参照《预见未来》),那尼玛我就给五颗星!
Lucy有了超能力之后看破红尘世事终成面瘫!
整部戏一半以上都在台北取景真是好给面子!
最后Lucy消失的含义我认为应该按照之前的逻辑推理,如果给一辆汽车加速 加速到一定程度他就会消失,其实他穿越了。
所以当Lucy掌握了100%之后就可以穿越,再准确一点说,她可以控制时间,因为时间是证明存在的唯一凭证,当Lucy可以控制时间后,她当然就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她就是神!
本片亦在告诉大家,只要够快便可以成为神!
经!
病!
我和我先生脑神经科学的两名粉丝。
我是生态学出生,学业中途还转悠到分子生物学晃荡了一年,很着迷于我们身体里碱基,DNA, RNA的各种运转各种神奇。
但是因为觉得自己有更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候,所以就搞别的学科去了。
我先生是生物化学出生,目前在学医。
******好神奇,好久没有来豆瓣了。
我写完这个之后的一段时间就转去做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了。
还是惊奇于脑神经科学,并希望通过计算机模拟脑力活动,提高计算机的图像识别和分类能力。
很好奇,那些文章都没有读懂就在下面评论开骂的同学们。
你们的人生都过程什么样了!!!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出来,我们两个都没有太失望,因为背后是脑神经科学让我们着迷。
他说,但是这个10%科学基础根本就不成立。
学医的人都知道人的大脑大部分都是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不可能只有部分,有时候一个任务某一个部分可能更活跃但是不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就比如把90%的脑子切掉肯定是不可能的。
上世纪70,80年代,脑神经科学家们有一个迷思叫做“10%迷思 (10% myth)”,这个迷思一直持续到,因为Dale Carnegie的那本《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我自译的: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提到:“Professor William James of Harvard used to say that the average man develops only ten percent of his latent mental ability”之后,让这个迷思声明鹊起。
William Jams是19世纪时候的哈佛著名的心理学家(这个人很有意思,但跟本评论无关,等LZ有时间慢慢八卦)。
后来有一个加拿大的神经科学家Barry Beyerstein教授,在学习人类的各种上瘾症的时候,提出7个观点驳斥10%迷思。
他的主要观点就是如果10%迷思是正确的话那么各种脑损伤(至少部分脑部的损伤)不会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
总之,10%迷思是电影Lucy的基础。
这个电影至少是按照科研的套路展开的。
即电影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如果我们的大脑可以开发20%甚至100%,人类会获得怎么让的能力?
对周围的事物会有怎么样的理解?
会和时间进行怎么样的互动?
太玄幻了,是不是?
就目前科研发展水平来看,有太多我们不太了解的东西。
你说人类脑部十多亿的脑神经元。
我们接受的各种身体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形成意志、认识和反应走的信号传导通路是无限的。
大家想想这些脑神经元的任何排列组合之后组成的是一个巨型的网络。
所以脑神经科学绝对有太多我们不了解也永远不可能了解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人类的智慧和脑部的使用不可能用脑部活动区域等等图谱来描述,而需要用脑神经元的巨型网络来描述---但是后者刚好是我们无法理解。
这个巨型网络应该是像我们现在的internet网络一样的,信号类型和信号传导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知识。
所以Lucy这部电影中可能出现的人类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以及人类和周围的互动为什么不可以有呢?
然后我和我先生就在回家的路上讨论可能性。
他认为如果像我描述的,脑电波的传递是有无数种可能的通路(神经元的巨型网络)那么人类最可能受益的地方就是了解别人和了解周围的感受,从而更遵守自然和社会的法则而达到更和平。
我认为,脑神经科学可能出现lucy那样的案列,但是真个全球不可能全人类不可能达到那样的脑力发展程度。
因为我们受到能量守恒的制约。
即人类为什么没有长成3米高,为什么树木生长的胸围和高度都有一个限度?
就是因为能量之间有一个平衡和相互制约。
我个人认为霍金对于上帝造物(在Stephen Hawking’s Grand Design中)和控制很有说服力。
人类在有限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权利,地位)上---能量的制衡,已经注定人类不可能开发或者具备更高的智力、意志和感知能力。
我现在主要开发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上的应用,在应用上我们就是仿照了人脑神经元和脑神经网络的做法。
现在人工智能加上GPU等等在图像识别,分类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
如果说人脑受能量守恒的影响,但是计算机不会~~~未来有一天计算机的“脑力”将超越人脑!
而且指日可待~~~
我大致看了一下别人的评论,有吐槽超能力的,还有吐槽故事情节的,可能我看这部电影的点跟他们不太一样,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关于故事情节,我觉得吕克贝松的重点压根就没在故事情节上吧,故事讲到高潮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部片子的意义高于一般的超能力科幻片。
正好我前不久刚看了必必吸的一个纪录片,霍金讲的,叫史蒂芬.霍金之大设计(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935902/),其中有一集叫生命的意义,跟这部电影的主题如出一辙,只不过一部以纪录片,一部以科幻片的形式出现。
先传送一下霍金的观点,霍金在纪录片里讲到里人的自由意志,他觉得所谓的自由意志其实也是几十亿个大脑神经元之间产生的蝴蝶效应,他们表现出混沌,但其实只是不可预测的必然罢了,自由意志背后的控制双手还是自然规律。
他也提到了一种假说,“模拟理论”或者是“模态实在论”:人的感觉器官将周围的信息处理成信号传递至大脑,大脑将之处理后形成一个三维模型,然后作出反应,这个三维模型就是我们看到的现实。
但是这样一个独立客观存在的现实可能并不存在。
人脑能做的就是接收,处理和发出信号,但这中间的过程是否真实客观存在人脑的意识也无法做出分辨。
做梦也唯有等到从梦境中醒来方能了解之前是梦境,所谓的“现实”有可能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在与你的大脑互动,提供了你所有的感官信息来源,而感觉器官本身并不实体存在,但这些模拟信号太过完美以致从未被发现是信号。
所以霍金觉得生命的意义本身就是每个人在大脑里构建的现实的一部分,而我们自身就是宇宙对自己的一种反应。
生命的意义其实就在人类心智构架内部,在于人类的脑海中。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跟霍金说的非常像。
女主的超能力看似很扯,隔山打牛,读心术,阅读电磁波什么的。
但看了霍金的纪录片后我觉得这一切其实是说的通的。
人的大脑潜能被开发,大脑运作的脑电波应该会更强大吧,捕捉较弱的脑电波应该有可能吧,好歹是科幻片,这点想象力还是要有的。
(我也不是学这个专业的,表述有问题欢迎大家指出)按照模态实在论什么的,女主的脑电波影响别人形成她希望的幻像应该也可以实现的。
所以这个科幻成分还是比较靠谱的,我觉得没什么好吐槽的。
关于故事情节吕克贝松应该就是想表述生命意义在于宇宙在我们身上反应了自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他传递下去的这个意思吧。
当斯嘉丽约翰逊问摩根弗里曼我该怎么办的时候,摩根弗里曼说让它传递下去。
还有最后斯嘉丽约翰逊眼中宇宙倒叙回大爆炸其实都在说类似的意思,有时间的存在我们才有意义,没有了时间,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所以剧情虽然简单,但是这种浪漫的叙述也足够表述吕克贝松的意思了。
可能大家看好莱坞的电影看多了,习惯环环相扣惊心动魄的剧情了,当然从这方面讲lucy几乎没有剧情,但是表意足够了。
学艺术的,平时画图比较多,语言表述缺陷很大,自知讲的漏洞很多,求大神补充。
差不多就是看本文标题以为是吐槽神贴然后点进来看的感觉。
下面是酷炫的撑字数时间客观的说本片真是浪费一套明星卡司,一个不错的设定,一部抓人眼球的预告片甚至是半部好片。
一个《2001太空漫游》式的开场,然后就开始iPad用户体验广告了,最后我们的Lucy还真他妈的化身成为了一个U盘。
著名法国电影商贩吕克贝松你说好的只导10部呢?
评论,出来洗地了。
虽然豆瓣评分不高,但如果对佛家有了解的同好看完LUCY(中文译《超能毒贩》)就会知道,这其实系一出关于成佛之路的电影。
略举4点说明:(1) Lucy从医院里出来,忽然发现自己变成全知全觉,不但能听清楚所有人打电话的对话,也清晰感受到树干脉络的生机流淌。
这类似达摩祖师在少林面壁时“闻蚁斗,如雷鸣”了。
(2) Lucy用一辆汽车的速度快慢来向教授说明“时间”和“存在”对于凡人的意义,而她后来100%开发大脑后,瞬间打破了一度时间和三维空间的束缚,往复过去未来以及任何星体,等同描绘了什么叫做“周遍法界”。
(3) Lucy从最初的20%不疼不痛无恐惧无喜悦,到最后100%变身成消失,又忽然sms男配角说I am everywhere. 这大概就是《心经》所谓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心无挂碍,无挂碍故,亦无恐怖”。
(4) Lucy能够从一个瘾妹子和胆小的毒贩,变身成全知全觉,并不是忽然间有了什么上天的旨意,而是因为药物100%打开了在她的脑细胞,而这些脑细胞Lucy有,我有,你也有。
这就是所谓的“众生皆可成佛”,咱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方法和激发媒介。
佛经上说成佛之路八万四千种,种种不同,可以修行学密学禅学净土,也可以做生意做慈善做妓女,今晚看完《Lucy》之后,发现原来吸毒也可以。
佛果然系“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 ~因为它一个佛字不说,但竟能够拍出来这么华丽的隐喻,我给它8.5分。
勉强及格,贝松这两年的快餐电影搞得还挺好看的,像这部在倾倒的厢式车里放机位无缝剪辑,看着还挺新鲜。他一直就是这样喜欢玩的导演,现在年纪大了资本厚了玩的更潇洒了
这不是科幻片,这玄幻片。
既无科学精神,也无人文关怀,画面陈词滥调到麻木,视觉听觉各种程式化。What a celebration of cliché, stereotype and mediocracy. 匠气。
不管与实际科学依据是否相符,故事本身的假设与逻辑是非常通顺的。与其说是向知识致敬,不如说是让一个文艺导演遇到了自然科学之后碰撞的结果。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家女神依旧萌萌嗒,声音简直听酥。
奔着斯嘉丽·约翰逊去的,结果确实只有斯嘉丽·约翰逊能看
脑洞大开的科幻片,情节设计巧妙,干脆利落,在有限的时间内蛮精彩。
不喜欢看“科普片”
【B-】和动物世界的那几段联想蒙太奇蛮喜欢,扯蛋确实扯蛋,不过像我这种脑残就是爱看这种神逻辑脑洞扯蛋电影。你打我啊(*´▽‘*)ノ
嗑药片。将一个概念执行到底,不断加强节奏感,故事性并不强。本质上就是一则新时代的“启示录”,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是Lucy将智慧传递给脑科学研究者,对应了米开朗琪罗的名画《创世纪》。关于“存在”的讨论触及到了哲学的层面。还算不错的小品电影。
黑寡妇脑洞大开成了USB侠,拥有化身wifi的超能力,覆盖全球。7分
看第三遍了。每一次都更喜欢了。“妈妈,感谢你在我脸颊上的数千个吻,我依然还能感觉到它们。”
太燃了,自动忽略一切粗糙的部分。上帝是一种能量的最高形式。更颠覆的是,上帝是个女人。物质、精神、肉体…一切能量形式统统溶解在宇宙之中,既无所在,又无所不在,而“人”格只是“神”格的一部分,或者说一个子集,或者说人即是神。我们不会真的死去,所谓死,只是另一种迁移为另一种能量形式,多么美好。动人时刻:莫扎特的<安魂曲>,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创世纪>在Lucy与人猿轻触的指尖上重现。
有无所不能,逻辑就很难理顺了
科学主义、进步主义者的狂妄僭越,通过理性和技术成为新神,以上帝的姿势触摸古猿。
理解不能,接受不能。
前半部分可以算是拍土了的《毒品侠》,后面就纯扯淡了。
Awesome!80分钟情节紧凑无尿点,过程中一度发出WTF的惊呼。在商业片中想要加入一些深度,略不满的是脑洞开太大最后补不上了于是结尾太仓促,无奈把寡姐变成了个U盘。但是于我而言至少是一次不一样的观感,片中走近科学即视感也不违和。从外星人到IOS系统再到U盘,寡姐戏路越来越宽了。
贝松就是想找个由头,呈现凡人仙化的过程,顺便让主角说出关于知识和时间那几句台词,骨子里是个文艺片;其他包装都是粉饰炫技,让电影能看得下去罢了。其他:电影前半小时有点昆汀感;最后一幕像《最终幻想8》;用来鼓励自己学习其实还蛮有效的;周日坐83路公车,经过了电影里那个医院,好出戏。
年度神棍片。电影商人才不管什么节操,他们只信奉四个字:捞钱要紧。别扯什么《2001太空漫游》啥的,自己不心虚吗。
我的个天爷,当我们还在苦苦做实验,推公式,写论文之际,文科生已经发明了用嗑药来探索宇宙终极真理的方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