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可能把人物太戏剧化了。
我相信他在现实生活中是痛苦的,不会像电影里那么可爱。
父母不支持你,国家不支持你,也没有朋友支持你。
是什么让他坚持到23岁?
他的梦想也很有趣,就是参加奥林匹克,无论什么项目都行。
哈哈哈哈哈。
所以我相信人物刻画在这部电影里是不真实的,所以关于什么梦想什么的,在这个电影里没有什么价值。
仅仅赞同最后面关于体育精神的解释,奥林匹克精神。
好久没有因为一部电影写观后感了。
嗯,因为是完全外行,所以也不过是观后感,与影评什么的毫无关系,甚至连幕后种种我都没有去查。
对于一个业余观影人来说,直到之前读到有关创作,有关电影的书,才明白,之前的自己啊,看电影都凭经验和直觉。
要说电影是大众的东西也行,但说它是艺术自然也不过分。
求仁得仁。
每个人立场不同,自然对一部电影所得所悟是不同的。
也许因为这部电影完全讲得不是一部天才的故事,所以,反倒,比起《荒野猎人》的肃杀和撕心裂肺,对我来说,更有代入感,也更能体会主人公的感受。
或者,其实我不能体会他的感受。
因为,我从来都不是他。
我也从来没有像他一样,从小开始就有一个梦想,并执着得想要去实现它。
不论这个梦想在别人看来多么不切实际,多么可笑,也不论这个梦想有多少人在打击它,蔑视它。
我仔细想了想,艾迪从小在这点上比我幸福。
因为对于生,他有坚定的目标。
那日看吕世浩讲历史,他说,现在的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本来就不是古代帝王所学的那个历史,不是那个从他人的所作所为以及结果中学习教训和智慧的历史,而是为了培养匠人,得高分的历史。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年份,人物要比为什么,怎么办更重要。
也及,在郝明义写到有关读书的最开始的一章时,他说,我们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失败的,因为孩子们失去了想象力,创造力,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何在。
(他写了很多,大致意思如此。
)而艾迪,不论是他小时候作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还是长成完全行为能力人之后,他始终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真是我所羡慕不来的。
有句话叫,当你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为你让路。
然而,这句话的大前提一定是,你想要。
作为艾迪的爹妈,爹是典型的爱打击人,不懂教育,其实也并不操心小孩儿教育的底层工人阶级。
当然,作为资本主义的典型——英国,工人阶级过得并不费劲,只是没有那么好罢了。
而妈妈呢,母亲这个世界级角色真的一度让我觉得很神奇。
尽管我从来并不想尝试扮演这个角色,但不得不说,那句民族的力量就是母亲的力量真是一句箴言。
不论什么时候,母亲都会是最支持孩子的那个人。
所以,幸而,艾迪还有他妈妈。
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只要有一个至亲还在支持着你,你就不会感到孤独。
当然,这个前提依旧是,你想要。
没有这个前提,不会有后来的金刚狼教练,不会有15,40,70,乃至90米高台的进步。
没有人真正关心你摔了多少跤,是不是20岁才开始这项别人从小就开始的运动,也更没有关心你会不会因此骨折,甚至伤残,乃至下半生不能自理或成植物人。
别人,只关心你有没有跳好,跳了多少米,而已。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你在经历的同时也在承受。
若没有非常想要,没有担当和觉悟,在面对70米高台就有人为此摔得上了担架时,你就早该退出了。
但是,你并没有。
大概,你早就顿悟了,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明知害怕却依然前行。
喜欢这部剧并不是传统的冠军成长记。
因为,自始至终,除了艾迪的精神特别励志之外,他始终没能超越自己本身的极限。
比如,他并没有天赋异禀,所以徒有一腔热情,名师指导,仍不能弥补他在天赋方面的缺憾。
我喜欢这种并非单方面励志的鸡汤。
就好像现在健身行业的各种鸡血一样。
好似人人努力几个月后就成了维密。
真正扎进去去学去练才会明白基因的强大和可怕。
而,除非改变我们本身的基因,否则,我们只会比之前的自己更好,却永远也比不过拥有比我们更好基因的别人。
所以,昨晚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那句,年轻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中年时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改变他人,只有老了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或者可以说,也只有改变和完善自己,才是唯一有效的路径。
关于艾迪还有一点,就是名师的重要性。
有一个好的老师带路,就算是游戏开挂了。
不然,在40米跳台,他就已经止步了。
也许之后会摔出感觉,但绝不可能摔到90米,也不会进步这么快。
所以,正确地去用力,也非常重要。
另一个,偏执。
凡是可以在某方面卓尔不群的人,必然有屏蔽外界噪音的机制。
听太多,受太多影响,反倒自乱阵脚。
而别人,永远都不过是别人。
不论是七大姑八大姨,哪怕是爹妈,伴侣,还是孩子,作为个体来说,他们都不过是别人。
如果不能分离出去,自己也永远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更何谈成长,成就自己?
我们之所以被这样的电影,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所感动,多半是,自己做不到这样的极致,有人替我们做了,感情上就得到了某种释放。
就好像,他们替我们完全了一个心愿,弥补了一个遗憾。
然并卵,出了电影院,还是该干嘛干嘛(为咩想到斯坦福实验,情境的重要性)。
嗯,说好得为梦想奋斗呢?
咳,电影演完了呀
艾迪的奥运梦得以成功实现,最大的原因在于有一位爱他,支持他实现梦想的伟大的母亲。
看完电影《飞鹰艾迪》,相信很多人的目光放在了一个没有运动天赋的小人物经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个主题上。
也会刚知道,原来冬奥会有一项体育项目是跳台滑雪,而在英国有一位著名的跳台滑雪运动员,他就是艾迪.爱德华兹。
虽然他仅仅参加了1988年这一届奥运会,而且还是成绩最差的那一个,但是他那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一根筋的参与拼搏精神令所有观影人为之佩服与尊敬,这部可以算得上奥运会宣传片的电影感动了所有的观影人。
正如影片结尾所说的,奥运会最重要不是胜利得奖,而是参与,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拼搏。
艾迪的成功不是偶然,看似是他不再乎别人的看法,以钻牛角尖撞南墙的精神一路向前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实际上,是因为他的背后有一位“放任”儿子实现梦想的母亲在支持。
那个晚上,幼小的艾迪背着书包告诉妈妈要去参加奥运会,表面上,妈妈没有阻止他,而是以“给一个饼干盒子装奖牌”的鼓励方式和他告别,在小艾迪出门后,却让爸爸去车站接他。
性格耿直的爸爸也没有用直截了当否定的话语刺激孩子,却以因为艾迪要参加奥运会,耽误了他看电视节目为由加以劝说。
艾迪爱爸爸,所以和爸爸回了家。
这个小小的事件中没有看到我们中国家庭常见的孩子的哭喊,大人的打闹。
接下来,艾迪一根筋的练习各项体育运动,妈妈永远是最支持他的那一个,这给了艾迪十足的信心来相信自己,这就是自信,要知道,成功绝对是建立在自信之上的啊。
电影里,艾迪的父母面对孩子难以实现的理想,没有阻挠,而是引导和放任,引起了我的深思。
同样做为一名母亲,我为小艾迪父母的做法深表赞同并鼓掌叫好,同时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深刻检讨。
对于孩子来说,哪有比父母的认同与鼓励更重要呢?
另:蛋蛋塔伦的表演可圈可点,从昨日绅士风范的英伦特工到今日很轴的艾迪,没有违合感,绝对是超有实力的小鲜肉。
还有狼叔,好瘦好高哦,褪去了金钢狼无坚不摧的威猛,剩下的就是帅了。
今天很荣幸在耀莱参加了《飞鹰艾迪》的主创交流会,这也是我第二次看这部片。
映后我向“飞鹰艾迪”原型人物艾迪·爱德华兹提出了问题,没想到艾迪、塔伦·埃格顿、休·杰克曼都回答了我的问题。
我的问题是“看报道说影片大概有15%是根据艾迪本人的真实经历改编的,我想问片中哪些部分是真实哪些是虚构的?
还有在拍摄这部电影时艾迪有没有对塔伦先生传授一些滑雪的技巧?
”
艾迪:这个电影我看过两遍,首先有一部写我人生故事的电影就已经很棒了。
实际上除了你讲的10%之外,我觉得还有很多象征意味的内容,与我人生有关联的内容是真实的。
有的稍微有一些修饰,但是应该不只10%,40%左右吧,跟我的真实人生是同步、一致的,我觉得他们做这个电影非常棒,而且他们的立意非常的贴切,我每次去看这个电影的时候都会哭,我希望再看一遍。
主持人:艾迪觉得这个片子拍摄完成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大最大的荣誉感了,如果说10%的当初导演是怎么说的,但他完看这个影片发现并没有这么少,起码40%,毕竟是电影影片是一个美好的艺术存在体,会有一些戏说的成分在里面,艾迪每次看这部电影都泪水满面。
艾迪·爱德华兹休·杰克曼: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希望每个人看了这部电影都能够理解,艾迪的一些很了不起的事情都是真的。
比如像结尾这部分,他决定跳之前一夜的一些情景,我们后面又问过艾迪,他在医院里也是。
他的骨头碎过很多次,基本上身上每一块骨头都碎过。
他也讲到在他的人生里遇到过30个教练,也吃了很多闭门羹。
所以片中很多了不起的内容,实际上都是他人生的真实经历。
主持人:他说他非常非常尊重艾迪本人,在影片中最精彩的震撼人心的都是真实的,比如说艾迪先生曾经挑战过70米高的跳台,后来又勇敢的上到了90米,这些都是真的。
而且他身上几乎所有的骨头都断过就是因为他非常热爱这项运动,所以我们也要向艾迪来致敬。
下个问题,艾迪有没有跟塔伦传授一些经验?
休·杰克曼:我们确实有很多的交流,吃了很多饼干,我们在英国一起喝茶、吃饼干,抱怨天气。
塔伦:我非常想见到艾迪,是因为我扮演他的这个角色,这个角色是关于他的故事。
刚才我们已经讲到故事的情节,从我个人来讲,我个人要扮演他,所以我希望能够真正展现出他的精神,尽可能做好,所以我希望能做到他那样,我见到他的时候我看到他是一个非常慷慨非常温暖的一个人,他非常的有决心,非常的有热情,非常的投入到他所做的事情中去,就是希望我在这个角色当中能够传递到的精神。
主持人:被他的精神所鼓舞,见到他本人之后才发现他真的像传说中的一样,他对自己相信的理念一直坚持到最后,所以塔伦也是被他本人的精神所打动,毫不犹豫的就接下了这样的一部片子。
<图片2>
——你真的还要再试一次吗?那个世界一点都不想认识你。
——那又怎样?你是想告诉我,你的小时候从没有过梦想吗,爸爸?随便你,不试试,你又怎么知道。
他根本不明白,对一个真正的奥运选手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拥有绝佳的天赋技能,而是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放弃。
唯一能做的只有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
即使现在的结果是失败的。
那个人劝你把每次跳跃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次。
你这样看轻自己有什么意义呢?你永远不会把跳台滑雪当回事儿,因为你从来不把自己当回事儿。
要么别做,要做就做好。
我当时太激动了。
但我对待跳台滑雪非常认真,事实上我热爱它。
我爱它的程度和想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程度差不多。
我知道我一开始只打算参加70米比赛。
但是比我更睿智的人说过,如果太看轻自己,来奥运会比赛就毫无意义了。
为了自己而战,不要为了观众。
我虽然获得了金牌,但我并没有发挥好。
如果我尽了权力,就算名落孙山我也会更开心…你做的并不好…你已经进步了…我和你就像一点钟和十一点钟,我们彼此间的距离比跟其他人的距离要短。
输赢这些都是无名小卒需要考虑的,像我们这样的人,我们是为了释放自我而跳跃的。
我们是仅有的两个可能在今天创造历史的人。
如果我们在全世界的注视下没能全力以赴,我们会十分难过,后悔一辈子。
——你真的还要再试一次吗?那个世界一点都不想认识你。
——那又怎样?你是想告诉我,你的小时候从没有过梦想吗,爸爸?随便你,不试试,你又怎么知道。
他根本不明白,对一个真正的奥运选手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拥有绝佳的天赋技能,而是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放弃。
唯一能做的只有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
即使现在的结果是失败的。
那个人劝你把每次跳跃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次。
你这样看轻自己有什么意义呢?你永远不会把跳台滑雪当回事儿,因为你从来不把自己当回事儿。
要么别做,要做就做好。
我当时太激动了。
但我对待跳台滑雪非常认真,事实上我热爱它。
我爱它的程度和想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程度差不多。
我知道我一开始只打算参加70米比赛。
但是比我更睿智的人说过,如果太看轻自己,来奥运会比赛就毫无意义了。
为了自己而战,不要为了观众。
我虽然获得了金牌,但我并没有发挥好。
如果我尽了权力,就算名落孙山我也会更开心…你做的并不好…你已经进步了…我和你就像一点钟和十一点钟,我们彼此间的距离比跟其他人的距离要短。
输赢这些都是无名小卒需要考虑的,像我们这样的人,我们是为了释放自我而跳跃的。
我们是仅有的两个可能在今天创造历史的人。
如果我们在全世界的注视下没能全力以赴,我们会十分难过,后悔一辈子。
试想一下,在一座名牌高校中,有一个班进行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之后,有位考了倒数第一名,而且成绩与倒数第二差的很远,就是这样一位。
拿到成绩但之后的举动出人意料,竟然超级兴奋,疯狂的自high起来,并不是过于悲伤得了神经病,而是真正的高兴,就好像自己拿的不是倒数第一,而是如假包换的第一名,仿佛世界都被自己掌控。
按照常理来说,对于这样一位没皮没脸的家伙,有句话是怎么形容来着↓↓↓
但是,如果你了解真实情况,就会发现这位倒数第一先生,没有上过一天正轨课,教学楼的门都不知道往哪开,课本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几乎没有资格坐在这里考试。
当你知道这些事情之后,你是否还会觉得这位“厚颜无耻”呢?
他兴奋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能参加考试。
这个故事就发展在这位叫做艾迪的英国人身上,也是《飞鹰艾迪》所讲述的故事。
关于电影本身,简单说两句,个人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极力推崇。
俗到可爱的末流选手俗套有两种,一种是俗不可耐,一种是俗到可爱,《飞鹰艾迪》属于后者,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励志故事,看过的观众可以简单的对号入座,参考大量同类竞技或励志题材,就会发现,故事模板千篇一律。
小人物的奋斗史,为了梦想打破重重阻力,末流选手,还有一个曾经很牛逼,但现在极其潦倒的二流教练。
就这个设定,往同类竞技题材中扔一块砖头,砸中十个电影,有八个是这样的模式。
不信?
咱信手拈来。
星爷作品中就有两部:《少林足球》与《破坏之王》。
还有当年的基努里维斯的《追梦高手》、亚当桑德勒《最长的一码》、托比马奎尔的《奔腾年代》,去年公映的《全力扣杀》,以及狼叔另一部励志片《铁甲钢拳》。
竞技励志本身就具有“好评”属性,因为对梦想的追逐虽然老套,但永远令人热血沸腾。
小人物的励志拼搏,无数次的失败,换来的是电影后半段极具张力的“总决赛”,会充分调动观众情绪。
但《飞鹰艾迪》的特殊之处在于融入喜剧色彩。
极佳的故事渲染手法本片是《王牌特工》的原班人马,除了蛋蛋毁容饰演艾迪之外,前作的导演马修·沃恩担任监制,后者是一位及其会讲故事的导演,他与本片的导演德克斯特·弗莱彻(马修的好友,演员出身,演过《两杆大烟枪》和《兄弟连》)将这个俗套的故事条理的顺风顺水,故事一气呵成。
该片最大的亮点有二:其一是竞技本身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及悬念造成的紧张感跳台滑雪是一项非常壮观而又危险的运动。
这些起源于挪威处罚犯人的行刑项目变成竞技运动之后,危险性一点也没有减少,稍不留神就会骨断筋折。
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异性带来了剧情张力,尤其是最后场面,豁出去的纵身一跃前,时间仿佛停止,气氛渲染达到极点。
其二就是喜剧色彩多数来源于艾迪本人的秀逗属性。
这个与憨豆先生差不多的家伙,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只为能在奥运会上纵身一跃。
他本身的事迹并不可笑反而令人肃然起敬,可笑的是这个角色。
末流选手+二流教练的设定,有些山寨的装备、滑稽的身形,如小孩一般天真的二百五表现,都能引发大量的笑点,蛋蛋全程绷着演好心疼,嘴撇得跟八万一样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艾迪究竟是谁?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现实中的飞鹰艾迪,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个倒数第一的家伙,如此搞笑的一个人物,为什么这么出名,大中华局域网连百科词条的都没有,但传记电影却出来了。
************************************分割线****************************************告诉你一个真实倒数第一先生飞鹰艾迪,原名迈克尔·爱德华兹。
1963年生人,想了解这位的主要“壮举”,看电影就够了,已经说得很清楚,小人物励志的典型案例,这里主要说说电影里没有涉及到的地方。
有人说《飞鹰艾迪》是滑雪版的《阿甘正传》,别闹了。
艾迪原型的人物可不是傻子,也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只是小时候跟阿甘一样腿有毛病需要矫正。
这位智商没问题,就是有点二,一根筋,心很大,从而显得傻乎乎而已,却是一个小人物励志教科书。
业余选手自带二百五属性艾迪之所以与奥运会其他选手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个完全业余的家伙。
正如电影中所示,1984年他高山滑雪落榜没去成奥运会之后,开始转向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跳台滑雪,准备朝着1988年冬奥会进军。
然而这位勇气不缺,缺的身体、技术和钱。
★首先他是高度远视眼,滑雪的时候眼镜套护目镜,否则看不见路。
然而在高空下落的时候,眼镜上也会充满雾气什么也看不清,也跟“盲落地”差不多。
★他身高172cm,体重82公斤,为最重的一位,甚至比当时同期选手体重第二的哥们足足重了9公斤。
跳台滑雪最重要的是流线型、体重轻,如飞驰的箭一样,才能飞得远。
但这位是“炮弹出膛”。
★他从训练到参加世锦赛时期的装备都是二手的,片中也展示了他和狼叔去别人不要的装备库里收破烂的情景。
二手不合身的装备所以产生了非常搞笑效果,超大号系着绳子的头盔、要穿6双袜子才能撑满的滑雪靴(但在奥运会时期有赞助,应该不是二手装备了)。
★因为没钱,所以这位一边训练一边筹钱。
并不像电影中展示的那样受到风韵犹存的酒店老板娘待见(也许真的有,但鲜有记录),而是到处打工,保姆、园丁、酒店打杂什么都干,甚至还在芬兰一家神经病医院里打工(并不是去看病)。
随后的故事就都知道了,电影里有讲,1987年世锦赛排名第55位倒数第二,倒数第一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然后这哥们参加了奥运会。
奥运会一"飞"成名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虽然一开始默默无闻,但曝光率还是够的,当时媒体形容艾迪的故事为“镶着花边的谎言”,原因就是不信,说他是炒作。
对此艾迪的回应简单直接:“他们说我有恐高症,但我一天跳60次,这不是一个恐高的人能做到的。
”
后来他参加了两次跳台滑雪,从70米到从未尝试过的90米,毫无悬念,倒数第一。
虽然他跳出了个人最好成绩73.5米,这个成绩是什么概念,如今跳台滑雪世界纪录大概是139米左右(跳雪计分不只看距离,而是综合落地、姿态等等其他因素,这里只单单拿出距离说是而已,并不是最后得分),但凭借着这位的奥运会差到离谱的成绩以及个人身上传奇励志色彩,当然还少不了得了倒数第一之后high到极点的庆祝。
竟然让艾迪大受欢迎。
艾迪的粉丝有两种,第一种是媒体,他是媒体明星,小报和八卦炒作的焦点(电影里有个细节,艾迪接受《太阳报》记者的采访,喜欢英超的朋友应该会了解,太阳报是英国著名的八卦小报),甚至在奥运会期间就上了脱口秀。
媒体戏称他为“脱线先生”(Mr. Magoo,美国著名动画片,一个视力极差的老头的搞笑故事,97年出了电影版,唐季礼执导,已故笑星“白头神探”莱德利·尼尔森主演),一个意大利记者称其为“跳台掉雪”(ski dropper),但都没有“飞鹰艾迪”这个名号响亮。
另一种粉丝就是单纯的崇拜者,因为作为一名白手起家的选手,艾迪的事迹真正代表了奥林匹克精神。
在当年奥运会闭幕式上,组委会主席弗兰克·金曾说“在本次奥运会上,有的选手赢得了金牌,有的选手打破了记录,还有的选手像鹰一样飞翔”。
大名鼎鼎的“艾迪规则”但国际奥委会(IOC)却不喜欢他,因为这帮当官的认为艾迪的行为属于“砸场子”,他的业余行为让奥运会这样高水平的赛事运动显得很儿戏,像艾迪这样的都可以参赛,对其他运动员来说,参加奥运会几乎没有门槛。
因此1990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一项规则,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艾迪规则”。
规则规定,只有在世界排名前50或者总排名前30%之内的运动员才有资格获得奥运会入场券。
规则直接导致艾迪同学1992年和1994年都没能入围,1998年艾迪甚至获得了一家英国公司的赞助,帮助他参加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但还是失败了。
一跳成名之后但艾迪并没有因此消沉,88年成名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无数商机,不仅频频亮相各种综艺节目,而且接了大量广告,上电视、代言汽车,出场费曾高达每小时1万英镑,最多一天赚了6.5万英镑,光1988年大概就赚了50-60万英镑。
双狮弗拉迪瓦伏特加、奥林巴斯相机、哈姆雷特巧克力、吉百利等公司赞助为艾迪设立了基金,甚至飞鹰航空一口气给他签了5年赞助合约。
但1992年艾迪还是宣布破产,称信托基金的收益并没有设置正确。
退役之后,开始干起了广告和脱口秀,据说还当了一阵子流行歌手。
2003年,他拿到了德蒙福特大学法律学位。
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他还出来跑了火炬接力。
这就是艾迪的故事。
作者:微風婕蘭(台湾影评人) 每个人小时候都曾经高喊过自己的梦想,不管是「我要成为太空人」、「我要成为海贼王」或「我要成为火影忍者」,在成年后绝大部份的人变得沉默,不再说出自己的梦想,也许是已经遗忘了梦想、怕被嘲笑或是迫于现实,但有一个人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飞跃奇绩的主人翁艾迪长大成人后依然能抬头挺胸地大声喊出:「我要参加奥运!
」 从小到大,所有的专家一致认为艾迪不适合运动、更不是参加奥运的料,艾迪在试图以滑雪项目参加冬季奥运失败后,将目光转向了英国运动员许久未触及的领域──跳台滑雪。
因为已经很久都没人参加这个项目,所以也没有其他的竞争者 于是,观众随着艾迪一起站上跳台,那个高度就算不是看3D电影也让人心跳加速、双脚发软,更别提跳下去了。
专业的跳台滑雪选手需要在六岁就开始训练,就算是已经受过训练的运动员,还是可能遇到跳台滑雪最大的难关──不敢「跳」,就算不提那高度以及跳远时的刺激感,光是著地失败时可能受的伤就让人害怕。
不管是再优秀的跳台选手,只要失误,依旧可能会断手断脚甚至昏迷。
可以说是相当高风险的运动。
但艾迪站上去,然后──他、跳、了。
在这部电影我们会看到多次跳台滑雪,不管看几次那种刺激感都丝毫没有减少──由跳台下俯瞰下方的恐惧、滑下去时超刺激的速度、还有着地的瞬间──每一次都让人紧张地忍不住停止呼吸。
艾迪在没有人教导的情况下摔得很惨,但他毫不畏惧,伤好了再试跳,跳了又受伤,伤好了又再跳。
傻气又固执的举动让观众不由得想问:他不怕吗?
普通人根本不敢跳吧!
不然就是摔了一次就怕得不敢跳了。
但他不是普通人,他也可能会害怕,但那点恐惧无法击败他追求梦想的心。
金牌特务的小帅哥泰隆.艾格顿脱下西装、戴上眼镜(应该也有增胖),演起憨厚、傻气的艾迪让人几乎认不出来。
有了笨手笨脚、大家都不看好的学生,当然会有帅气、厌世的前天才教练,金钢狼-休杰克曼饰演跳台滑雪场的工作人员派瑞,意外被艾迪缠上,成为艾迪跳台滑雪的指导者。
用各种别出心裁的训练方式指导艾迪。
这样的组合看似有点老梗,但老梗之所以会成为老梗,就是因为它是历久弥新的好梗。
不只是两位主角,就连他的父母、担任黑脸的奥会主席等种种配角,形象都很经典、经典到有点老派。
正因为老派,观众不需费力去猜想角色们的心思,很快就能融入这个轻快的故事,随着艾迪一起奋斗、一起受到挫折、一起飞跃、一起超越自我和英国的纪录(艾迪每次突破自己的纪录,就等于突破英国的纪录,令人忍不住会心一笑)、一起踏入奥运的殿堂。
然后,一起站上跳台滑雪的高台。
以往看运动竞技类的电影,都是在为了主角的队伍的比分或主角能不能赢紧张,看飞跃奇迹时则是紧张主角会不会着地失败、会不会摔死。
理智告诉自己电影的主角最后总是会化险为夷,得到幸福结局,但我还是不由得为艾迪紧张到双拳紧握、心跳加速。
至于结果,就留待给各位(如果还没看过电影的话)看电影时再欣赏,这样才会有紧张感。
尽管连电影公司都承认电影只有10%-15%是艾迪的真实人生,但飞鹰艾迪这个人真实的存在过,这部电影给了我们激励人心的两个小时。
告诉我们有一个人没有适合飞行的翅膀,但他的勇气和决心让他像老鹰一样飞翔。
说真的,艾迪从小到大只懂得追求奥运梦,偏偏成绩还不够好,这也难怪艾迪爸会一直叫他去工作,在艾迪爸的眼里他可能是即将变成啃老族的鲁蛇呀!
正因为艾迪的形象如此贴近一般人,所以他的飞跃更激励人心,这电影不只告诉我们鲁蛇也能变飞鹰,也激励了我等凡夫俗子追求梦想的心。
在艾迪飞跃的瞬间,飞翔的感觉和风景确实非常美好。
附带一提1:休杰克曼饰演的帅哥教练是虚构的角色,果然帅气的过气天才不是随便就可以遇到的。
附带一提2:为了确保只有真正的高手能参加奥运,1990年奥运修改了规则,因此艾迪之后没再参加过奥运。
附带一提3:艾迪和派瑞两个角色的性格差异很大,理论上应该可以运用冲突感制造很多喜剧桥段,但某些刻意营造的搞笑桥段却没有戳中我的笑点,有点可惜。
其中某段搞笑让我联想到当哈利遇上莎莉的经典桥段,但看休杰克曼演这段我觉得有点害羞也有点尴尬,好笑的成份好像少一点,但这也有可能是身为异性的我不太习惯看到一个大帅哥这么『激动』吧(笑) 最后偷偷告诉大家一个秘密,那就是.......我向来都不太喜欢励志书籍或是电影,但飞跃奇迹真的很好看,看预告片时就让人热血沸腾兼脚软(跳台滑雪看起来真的超刺激的),电影本身也没有让人失望,心情真的有被激励到的感觉,推荐给大家!
人要是都能心想事成就好了,主人公艾迪再次印证了人有梦想的重要性,一个小时候腿有残废的人,梦想成为奥运高台滑雪选手,历经种种磨难终成正果,成为当时英国破此项目记录的人。
他给自己的外号取了飞鹰这个称号。
光有梦想不经努力也是不成的,他吃了多少苦,一不小心就会残废甚至死亡,这里面多多少少有运气的部分,包括有家人的支持,遇到好的老师和同伴等等,缺一不可。
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少年运动员,从小就接受残酷的训练,但有多少能成为各类比赛的冠军,即使得了冠军,TA的后半生也不一定幸福,有的还很凄惨。
我不知道艾迪的后面发生了什么,但国外的运动员往往把参加比赛当成一种兴趣爱好,当然他们也有职业运动员,比如足球,那收入高的很,足以养家糊口甚至过上上流生活,比如贝克汉姆。
国家的体制决定了他们发展体育的方向,国外要么是私有的职业运动员,让市场决定运动员的价值,所以他们对于观赏性不强的体育项目不感兴趣,对于像美国感兴趣的是美式足球、篮球、棒球、拳击等,有的人就把它当作一生的职业。
为什么我们和当时的苏联、东德能在奥运会上取得高的成绩,我们是国家来培养运动员,那些没有观赏性的项目,如跳水、举重、体操等,往往我们能得金牌,特别在奥运会限制职业运动员参加的项目,比如拳击。
所以西方国家不要培养运动员、也不用安置退役运动员,不用发工资,甚至不用发奖金。
别人都是自费来玩的,带着这种心态反而能取得好成绩,你不看当时瑞典的几个乒乓运动员,本身都有职业,他们的运动周期也长。
成功的人都有着疯子一样的执着与行动力。
滑雪运动员Eddie Edward,凭着执着的信念,不畏惧的心,成功挑战了70米和90米的滑道,虽然他的成绩只是微弱到让人可笑的程度,但也诠释了奥运真正的精神——参与和拼搏!
“The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he winning but the taking part . 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Eddie 的精神也改变了布朗森·皮里,将他从颓废中解救出来。
Eddie 的成功还离不开他妈妈的爱,也许她也不曾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成功,但她始终想尽办法让他去走自己想走的路,所以结尾特别让人掉眼泪!
预料之内的好看!全程被塔总萌!吐!血 !bgm特别燃!最后超励志x3 【片尾竟然是塔总唱的(!) 我要二刷再去听!【首映除了休塔竟然还见到Eddie本尊x333 蟹蟹这次福斯粑粑给的机会!x33
故事燃爆,狼叔帅炸!本以为是一部老套的体育励志片,结果还真是一部老套的体育励志片,但是架不住人物可爱、技术到位、视听燃情,于是观影体验特别佳!
经过这么多年,看了他这么多片子,终于终于终于get到金刚狼的帅点了,滑下来那段好酷好性感啊!片子本身非常喜感,励志也励到了,eg增肥到几乎没认出,和原型人物神似,真是前途无量啊
最后看得我紧张极了 艾迪代表的奥运参与精神很难能可贵。但是片中人物也太过好恶分明,据说只有10%符合艾迪的真实经历,真实的艾迪并没有冠军教练,他在雪场和所有能够帮助他的人请教,我想真实的经历更让人佩服。
ANA上看
男主演技有突破
影片在这片神奇国度的票房“奇迹”,昭昭然折射出弥漫周遭的功利、浮躁和信仰缺失
补
燃!塔伦·埃格顿演的好,执着而不蠢;休·杰克曼 太帅!感动的瞬间还是挺多的,喜欢的部分也很多,尤其是与芬兰飞人在电梯里的对话,意味深长。还不错!
是的,尽管老套的要死,但还是热泪盈眶的干了这碗鸡汤。极佳的冬奥宣传片,这时候在中国上映恰到好处,体育的纯粹在于参与,但可惜竞技体育不是。很喜欢艾迪和芬兰飞人在电梯里的对话,天才与傻子的热爱并没有什么不同。
运动+励志永远会让那些还有梦想的人热泪盈眶。
个人喜好不同
运动励志题材电影本来就是小众,很难看到拍的好的电影,本片氛围欢喜中带点现实的悲伤,正合普通大众心理!最后结束语说的好,重在参与,要的是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结果,在拼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奋斗的乐趣就值了,毕竟冠军只有一个!
如果我是艾迪,我愿意花四年的时间去训练,去赢得奖牌让别人记住。而不是用这种方式。不喜欢这片的原因不是演员,不是导演,不是剧情,而且它与我心中的体育精神相违背。
普通励志,趣味人物传记
不熟悉艾迪的前提下,感觉主角像是在演裘德·洛,眉毛眼神和下巴的小动作,太刻意了。
当年不怕死就能当高台运动员吗?
这么老土的叙事和题材但是就是好热血!休叔无处安放的大长腿!!!taron宝贝儿你真是可爱爆啦!休叔那一跳连护具都不戴帅的没我!记得他俩采访说eddie的英国记录很快就被打破了,但是他的行为激励了很多人&gt; &lt;论奥运精神!it&#39;s not about the triumph. It&#39;s about the struggle!
套路励志片
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