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篇小随笔是看了诸多评论后写就,主要针对个人认为对闪哈的部分误解。
之所以标题是闪哈小说,是因为富野本人批评这作过于拘泥原作,后期有改结局的可能。
关于具体内容欢迎讨论。
闪哈延续了CCA的主题,即富野作为一个学运过来人对于革命的反思。
若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要抓住富野概念中革命的两组矛盾:目的与暴力,英雄与大众。
富野并非共产主义者,因而对革命的反思更多是基于自己的片段式理解而非有明确的意识形态。
对富野来说,革命自然是肯定会到来的,但是革命所带来的暴力及其代价是否值得(就像上个世纪的共产主义运动)?
对于富野来说革命暴力是值得批判的,这与革命的正当性形成一对矛盾。
另一方面,富野自然是没有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观,不可能说出“马夫蒂要依靠群众不能脱离群众”这样的话来。
富野所深深感受的是,后学运时代大众沉沦于消费主义与英雄的无力,因此革命英雄与大众的又形成一对矛盾。
这样看就能理解,富野为何会在CCA与闪哈中如此处理一些政治戏份——须知富野的强项从来不在于押井守式的政治写实而在于表意。
夏亚降下的阿克西斯,正是富野式革命的绝佳比喻——暴力而正当;夏亚和阿姆罗作为富野的两个分身,也从两个侧面反应了富野内心的矛盾:明知革命会造成代价却依然降下阿克西斯的夏亚,明知革命无法阻止却依然基于人道主义而去阻止夏亚的阿姆罗。
闪哈小说无非是CCA中旧主题的新发挥,哈萨维依然是像前辈革命者一样矛盾的人,也就是富野本人的代言人:哈萨维明白暴力手段(这一手段的重点在于其暴力性质,富野没有能力上升到哈萨维是不是恐怖分子这种讨论上,他所要表达的就是革命的暴力)的非正当性却依然要依此来改变固化的体制;而质问马夫蒂为何不去惩罚猎人部队的民众与英雄的哈萨维之间的隔阂正如消费主义时代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冲突一样,富野也并没有要表达“马夫蒂脱离群众方法不对”的内涵。
固然,富野在贝子中让阿姆罗以父亲的力量挽回的降下的阿克西斯——这是富野自身对这种无法解决矛盾的一种期许,人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互相理解和进步。
但现实是灰暗的,正如联邦在目睹了阿克西斯的奇迹后只知继续苟且偷生,富野在创作CCA之后仍然只能继续为日升制作自己认为已经完结的高达,无法做自己想要的作品。
这样,富野最终在闪哈中给予了自身革命一面更多的肯定——即使哈萨维的行为最终陷入前辈的轮回,但革命的闪光终将会驱散黑暗,这是同阿姆罗推走阿克西斯一样一种对人性的乐观。
ps:本想就琪琪这一角色再作一点伸发,无奈笔力不逮。
富野作品中的女性多是像琪琪式行动任意的角色,由此招致了很多批评,这是他对于女性的一种反思。
但平实而论,剧场版篇幅不大略限制了琪琪这一角色,建议附以小说可以加深对这一角色的体会。
我补了解说、弹幕和分析视频/文稿若干,对不起是我太草率了,看过解析之后再看电影精彩度可以上升一倍但是第一次什么都不懂那么看的感受也很珍贵,就不删了。
原文如下:我觉得路人可以直接看不会影响理解的啊?
深层的梗大概不行,但是看懂这个故事没什么难的吧…… (虽然故事并没有讲好,夜袭之后我对结局倍感期待,结果送上来的是个啥)从电影里可以看出:1. 前置知识:12年前夏亚叛乱了一次,失败了。
现在的反贼是马夫蒂一帮人,最终目的是想要让人类全都住到宇宙去。
原因有一部分是地球政府比较腐败,然后环境也被糟蹋得很惨。
但其实大部分地球人对跑去宇宙没什么执念,每天活着就很累了还要管这两帮人党争,没空,更何况他们这计划都要延续到一千年以后了,谁有这时间啊。
反贼有空打政府,不如打打成天欺压普通民众的烂人。
高达/MS:很厉害的机器人2. 主角:【Hathaway】表面上是学植物的,实际上是反贼集团马夫蒂的首领,有很多信任他的小弟。
身材很好(雾),有勇有谋,一出场就联合男二反攻了来劫机的伪·反贼,一面装纯良一面暗搓搓地记住了未来对手的弱点……OTL小时候误入了夏亚的叛乱,成功打掉了一个MS,很幸运没被关起来。
爸爸是厉害的舰长。
对他来说是优势,然而也对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阴影。
上次叛乱的时候喜欢的女生离他而去了,选择了另外一个人。
这件事对他的心理阴影很大。
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优柔寡断所以被抛下了,但到了真正做选择的时候还是会做出遵循内心的选择,内心十分矛盾。
影响他观点的除了上次叛变的夏亚还有一个人,就是在最终战开打前跟他说「对危险有防备的话就不会死」的那个,看过前篇就会知道是阿姆罗,然知道了又怎样……面对喜欢的女生不太会讲话,有点直男,但是时候知道买礼物道歉。
【Gigi】似乎有某种超乎寻常的魔法能力。
(但是没得到展现,大概就是传说中的new type)非常敏锐,做事情比较张扬?
但不是冲动和蠢。
很会和男人打交道。
本身是老男人的情人什么的……(是认真的还是就是在玩梗啊???
)(我好喜欢她!!!
但是她出场那么久仔细一捋竟然没啥存在感)【Kenneth】平民出身搞政治的。
故事主场新上任的地方长官就是他。
作为政府官员,搞死反贼是他的使命。
有相当的政治抱负,但是囿于出身,能做的有限。
对勾搭女人有一套的,但是不太尊重吧……而且不会特别避讳这点,直接当妹子面说“今晚跟我睡觉”,达咩达咩达咩!
小皮鞭爱好者(?
)男二必备的和主角相爱相杀,相见恨晚,惺惺相惜啊(拍手)(大雾)就这些,看懂讲的是啥好歹凑合吧💔
总体剧情参照原著,讲述到了柯西与佩涅罗佩的第一战结束,对于哈萨维,琪琪等人的人物刻画比较到位,相较于19年的不死鸟有了极大的进步,足以看出日升和万代对于这部承前启后的作品的重视。
片中也有着阿姆罗以及夏亚的小彩蛋存在,虽然机战部分占比偏少,但是人物对话也同样引人深思,背景配乐全都恰到好处。
总体来说,这部高达绝对是这两年间和再起一样的佳作。
我觉得最打动我的还是琪琪这个人物。
高达纯路人,看了泛式的装萌新才了解闪光的哈萨维。
因为pv精良看看。
夏亚之类啥玩意完全不知道啥意思。
b站看的看时开了弹幕,科普很多。
所以nt之类的基本设定都知道了。
总体能打9.5分,因为其实后面的打戏,鹅和凯尼斯家的队友打的那场在演出效果上没什么必要,对我这种非胶佬而言,机甲很丑,打的特效不错,但是机甲就是难看方方的也感受不到机械美感。
剧情上天衣无缝,有人说哈萨维跑去当谈谈人很离谱,其实这对人物塑造是很好的事情。
只不过阿尔敏天天谈,而哈萨维只谈了一次,这种普通的和平主义愿望无疑是幼稚的,但哈萨维在成长,从开始放不开琪琪到无声离开,开始冲上去打假马福地没想后果到结局打戏的策略。
这种难得一见的真实感,让哈萨维的青年正义能被人理解并相信,毕竟谁没有朴素善意呢?
而被理解的正义是人类史上一直艰巨的事,这点的人物塑造是非常非常非常顶级的,在关于拯救他人的角色中能排前三。
不过哈萨维最后还想琪琪的足我是真没想到。
真是老冲动男孩了。
不过没有关系,反正琪琪的角色塑造够花钱。
作画顶级,表情和语言都够细腻。
身份背景跟叠叠乐一样叠却不冲突,最后这样的少女竟然是个情妇,我本觉得开头那些人是谣言,没想到是真话T_T。
琪琪这样又纯又欲的,而且不是表面又纯又欲(总会找到那个他),是人物核心都又纯又欲的老二刺螈真是太喜欢了。
凯尼斯则是体制内的新秀,对体制的妥协(或者说自己的冷漠)与坚持的人性在凯尼斯上表现的很出色了。
授权杀平民还是在没发现马福地身份前的对朋友的幽默,对琪琪的真心(也许吧?
我读不懂空气)这种矛盾和琪琪差不多,但是没琪琪出色。
毕竟没更深入关于联邦政府的内部。
总结起来,三位主角在“真实”方面完美无缺,在高达很多设定的加持下更下优秀,堪称绝中绝。
琪琪就是绝中绝中绝,她的人物形象连贯,丰富,真实,有趣。
在影视作品已经珍稀超凡了。
这一点让她的nt设定更突出,因为和真人没啥区别,称得上有灵魂。
另外作画,音乐,社会与时代背景塑造无疑都是顶级。
在科幻上因为我是纯路人,高达的设定非常优秀且高密度。
很多地方要弹幕答疑,或者自己多想想。
尽管这是较为特殊的体验,但确实是可重复的。
情节总体上还是顶级的,毕竟是原著底子。
-0.5就是结尾打戏了,说实话全改成文戏也行。
这样的泽野的音乐确实差点氛围。
而且弹幕也科普不出来他们打什么,为什么打(为什么不逃跑),为什么要开机甲打,为什么不打无人机战(5g加速度好像就死人了吧?
),为什么联邦发现不了从太空运的东西。
美国现在都已经能环天监视了。
另外提一嘴,因为是b站弹幕科普,所以高达的精髓应该是被高浓度轰炸式输入的,譬如被重力束缚的灵魂,其实在文学性上也非凡物。
比豆瓣前一百的大部分电影都好太多,主要是普世价值确实有些恶心的地方。
在价值观方面能感受到闪光。
日本的文化和中国文化还是有很多共通点的,哈萨维身上再明显不过的正义是非常难得的文化间的桥梁。
而闪光的哈萨维的主题,在我看来是“超越(重力)的灵魂”相遇的非凡,就像在历史书上遇见了那个遥远但跃然纸上的灵魂。
我觉得光凭人物这点能加到满分的。
不过看起来很少有人喜欢琪琪吧。
毕竟她对剧情没啥用,纯捣乱。
但是她可爱
诶?
哈萨维跟琪琪从酒店里跑到到公园中这段代入感极强是什么情况?
音乐15分钟左右那段还可以,其他的暂无亮点,回头仔细听听。
看了seed、D、00、孤儿、独角兽、观星者、起源。
听过高达系列的歌比看过的高达作品多,比如无尽的华尔兹没看过,只听过。
如果第一部高达重置的话,我觉得用闪光的哈萨维人物造型画风就很棒。
音乐的话就按照seed、d这两部的规格来,那必然是棒棒的。
不重置其实是没必要的,只要能改的更好,就跟生化危机2重置一样,有谁会讨厌呢?
受众反而会更多。
UC系列的整体剧情对于我代入感都比seed、d来说较差,只有小部分经典场景和音乐。
起源中兄妹二人小时侯一起去地球的那一幕,后面妹妹看到站在卫星顶上开着MS的夏亚那一幕印象和音乐很深。
不过潜力真的棒棒的。
这一部哈萨维跟琪琪从酒店出来到公园那一段太经典了,看评论很少人提到?
不知道是不是关注和带入的地方差距很大?
看电影之前算是了解过一点关于高达UC的历史,整体观看下来不至于一头雾水。
富野由悠季的作品的台词真的值得反复推敲,细细品味后都充满了味道。
但是最值得说的是,这是原汁原味的富野作品,比起UC的可能性再到nt的神棍,高达似乎偏离太久太久了,终于在今天回归了属于高达的那份味道—严肃的人文属性以细微的科幻元素。
打斗的场面在或许因为是三部曲的开头缘故,相对较少。
但能感受其背后制作的精良,机战分镜以及节奏都掌控得恰到好处。
泽大的配乐更是点睛之笔,另外对3D的控制也与2D之间良好的磨合下来,不至于突兀,极大提高了观感。
谈谈这部作品的内容。
高达的内容建立在辽阔的宇宙未来纪元,人类之间充满了矛盾,环境资源以及一系列生存的矛盾,从地球与宇宙移民之间展开可能性想象,在不同社会与意识形态之间跳跃,以及一个个怀抱不同立场的人们的挣扎,谱写出这部伟大的宇宙歌剧。
他总能引起深思,关于宇宙与未来,人类的何去何从,孤独冰冷的宇宙中是否存在两方的相互理解,这一定没有对错。
正是因为这些元素所在,高达才会如此深刻。
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这其中的思考对我来说远比那几台机甲更有吸引力。
宇宙纪元总是充满了悲哀,人类只会一直犯下相同的错误,闪光的哈萨维或许只是在这永恒的梦比乌斯环中的一处涟漪,引起波澜,却归于沉寂。
我未阅读过小说,虽然明知道哈萨维将会牺牲,死于理想主义的光芒下,但我还是想看看他这一路的过程。
这部剧场版三部曲的第一部真的开了一个好头,非常期待下一部。
哈萨维在与司机的对话中,哈萨维说马蒂夫考虑的是更长远的人类未来,而渺小的人类却只想着当下,明天的吃饱喝足即可。
相对来说,这对哈萨维这种站在更高纬度的引领者一角色来说,普通群众的劣根性深深暴露而出。
浮游一般的底层百姓认知有限,看不到更长远的未来与可能性,但并未说百姓就是错误的,他们就只是仅有活着这个简简单单要求而已。
在此面前,哈萨维无奈。
另外一边则是腐败的联邦,堕落的体制已经到了用MS欺压百姓的地步。
腐朽的体制令人绝望,到底该如何打破这场冰冷的循环?
阿克西斯中人类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实际上早已消散,只有他还在相信,他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夜幕下,达沃的夜晚灯火嘹亮,精彩万分,他安静地躺在床上夙叹人类的未来。
镜头转向正在另外一处在蹦迪场中其乐融融的琪琪与上校。
哈萨维留下了泪水。
这就是一个站在时代风口浪尖之处的英雄,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关心人类未来的普通人所挥之不去的悲哀。
时光倒退在十多年前,星河长照,这样的夜晚,似乎也属于夏亚和阿姆罗,深深藏于他们的叹息和无奈之中。
没有温度达宇宙与人类的劣性,把一个个勇敢的英雄抛向无尽的深渊,旧时代与新时代碰撞出即是希望也是绝望的火光,火光下影子却交映而生,没有对错和成败,只有属于宇宙纪元的悲哀。
日后有机会一定好好把高达从头好好观看。
几经波折,《机动战士高达 闪光的哈萨维 剧场版1》(以下简称《闪光的哈萨维》)终于在6月11日上映。
作为机动战士高达的正统续作,而且与33年前的《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有紧密的联系,就注定了其受众面的局限性。
尽管如此,《闪光的哈萨维》在爱好者群体中仍然有不错的号召力。
一来其原著小说早就流传已久,在坊间甚至称男主角哈萨维为「闪光的不孝子」,二来在一些机战游戏中也可以看到《闪光的哈萨维》中机体的身影。
再者,哈萨维与日本动画两大人气主角阿姆罗和夏亚更有纠缠不清的关系。
诸此种种,奠定了本片的粉丝向底色。
不过在此前提下,加入对商业上的考量,却并未令其成为草草了事的作品,而是反向到达了一种鲜见的高度。
自在的技术首先被我们关注到的是影片精良的制作,手绘与3d的配合异常出色。
近年,不少机体动画也都在向3d制作积极靠拢,可见其明显的成本节约优势。
就如刚在我国上映的扳机社(Trigger)动画《普罗米亚》(PROMARE),这是风格化极其明显的一作。
在这部作品中的某些段落已经难以分辨3d与手绘的差别,以高饱和度和高明度的色块强调体积,基本去除了线条的影响,因此与3d表现非常适配。
正由于缺乏线条的表现,高速的运动与夸张的表现成为重点(也是扳机社一贯作风),产生的运动的轨迹得以重新牵引出对线条的印象。
尽管削弱传统日本动画的线条变化是非常冒险的做法,但在风格上也相对回应了影片的内容:一种对纯粹的火焰与热情的回响。
在TV动画的处理则会相对折衷,刚完结的《SSSS.电光机王》(同样是扳机社的作品)的一话中,首先是由戴拿泽昂甩动古立特骑士(此时均为3D表现),然后古立特骑士被甩出并作飞踢状,镜头一切,变为手绘作画,古立特骑士踢中了怪兽。
古立特骑士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机体,还具有人体的特性,切换手绘的意义在于展现其飞踢时舒展开来的躯体。
相反,合体而来的机器人戴拿泽昂在打斗过程中依然大量采取3d的表现,以保留其本身的机械阻尼感。
让我们回到《闪光的哈萨维》中。
尤其是两台主角机体,佩涅罗佩(或称大白鹅)与柯西高达,皆属于大型机体,结构都较为复杂,亦兼备变形的状态,手绘难度必然不低。
而且机体主要靠大出力飞行器运作,本身肢体灵活度并没有那么高,采取3d制作有其必要。
机体的局部特写则回到手绘表现,还有什么比手绘更能表现细微的变化和线条的控制呢?
除此之外,地景的建模也非常突出,并且赋予了影片某种写实感,甚至可以断言,影片是以立体空间作为思考的出发点的。
那些为人称道的光影变化,产生自空间,就像机场,酒店以及餐厅,都悉数在落地玻璃附近取景,于是人物在走动时光影才得以随之游移(那场精彩的夜间追逐也是同样道理),大概这就是所谓「电影感」的部分由来(镜头运动则是另一部分)。
以上所有的设计似乎都指向故事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配合人物角色的手绘表达,影片风格达到了一种在精确与写意徘徊的水准,成为了一部形式自在的高达动画。
似乎,日系机体动画正成为实践手绘与3D技术结合的最佳场所。
理解的方式诚然,「高达之父」富野由悠季的强大存在感对高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于是人们也热衷于分析作品背后的各种意识形态问题。
把这种对思想的分析推到最远,强调的无非还是重复的历史与相似的错误这种陈词滥调,毕竟这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体会太多了。
而我和一些朋友讨论《闪光的哈萨维》时,真的还是只关心影片是如何表述这个故事的。
一个系列的延续,除了商业上的目的,作品的内在与魅力也是其延续的保证。
自1979年高达诞生以来,因其题材相对写实,设定上也伴随了一定的严谨性。
于是到了今天,设定的考究仍然未被穷尽,本片更是透过无数的细节来与过去的作品相互补全。
影片一开场,在一片漆黑中,首先出现的是远处的殖民卫星群,然后才把镜头摇到月球,随即出现豪泽恩号。
在叙事上相对传统的电影中这是惯常手法,先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而在本片中表意的内容却更加丰富。
在很多高达的作品中,战争矛盾正是源于宇宙殖民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而接续出现的一半陷入阴影中的月球,其上正是阿纳海姆公司的总部,那一体两面的光与暗似乎正是源于此地。
就这样,联邦与马夫蒂的同质性被带出,双方使用的古斯塔夫与梅萨,佩涅罗佩与柯西高达皆同出一脉,对战争的看法被寓于其中。
当然也可从小到奥恩贝里马夫蒂使用的老旧机体加布兰,大到双方在对战时使用的战斗策略来继续感受此系列完整的细节设定。
而透过驾驶员的视点,我们亦能看到全周天驾驶舱屏幕观察到被修正的实景以及辅助操纵的各种标记,就像从佩涅罗佩驾驶舱中可以看到由火箭产生的高空羽流被着色了。
如果对物理学的敏感度没有很高,那么之后一段宇宙中的微操对接应该也会产生不少的困惑。
凡此种种,更是加深了其粉丝向属性。
普通观众观看,极有可能连爽快感都无法得到,毕竟战斗场面的篇幅不长且相对克制,几位主角的对话也充满电波感(与设定有关),唯有其精良的制作能留给人短暂的好感。
回过头再看对设定的交代,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多使用影像去传达信息,而这大概还是要归功于导演村濑修功和被拉来做分镜的渡边信一郎对于电影的理解。
闪光的意念最后回到片名「闪光的哈萨维」中。
闪光,除了有光的特性,同时兼具短暂与间歇的性质,而带着对原著小说的认知,可知日后哈萨维更为激进的举动将会带来何种悲剧性的收场,无论是生命还是他的理念,始终都如闪光一般,频闪后戛然而止。
然而我们的闪光,在影片中间的那场夜袭战中,始终在奔逃。
即使在公园这样相对开阔的地形,受制于机体的混战的骚乱,公园变成某种巨大的迷宫,使得空间的坐标不再明晰。
那四溅的火星终于让我们看到无处可逃的哈萨维眼中的闪光。
随着上校的到来,旋即回归黑暗,琪琪的举动让他想起了《逆袭的夏亚》中的葵司。
影片开场那段CG不也是回应此处吗?
从《闪光的哈萨维》倒叙至《逆袭的夏亚》,那也正是哈萨维陷入长年郁结的原因,也是一切的原点。
同时,也与哈萨维初登上柯西时的走马灯回溯形成了呼应。
而哈萨维终于在这个夜晚游弋于海面之上,击退了佩涅罗佩。
影片到此已将近结束,这也是本作三部曲的第一部,或许应该以更加沉重的心情面对之后的故事(如果仍按着小说脉络进行改编),因为我们早已明了这闪光早逝的必然。
于是在影片的最后,哈萨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盈走到船上狭窄的甲板边上,镜头慢慢上移,远处的阴云慢慢变化成高空的白云,在这个过程中,从未看到天空的辽阔。
感谢阿留申、阿宁、奥奥、非非和肖恩对本文的帮助。
维子啊,听你骡叔一声劝,这样的妹子你把握不住。
还是好好干你的事业。
如果光头说cca是拍给30岁朝上的男人看的,闪哈又是更多拍给谁来看呢。
诚然人人都爱英雄与美女的故事,闷骚却又感性的钢铁直男,性感撩人却又精灵古怪的金发女神,光是想想这样的搭配就会期待后面的发展。
但是当琪琪扔下哈撒韦突然离去让哈撒韦梦回0093的瞬间,观众席不禁笑了出来,带着点感慨,带着点唏嘘,时代好轮回,苍天绕过谁。
既然人不是神,谁没有七情六欲呢,怀揣着伟大理想的同时,谁都会有那么一丝踌躇。
所以当琪琪抱紧着哈撒韦,后面被击落同伴的机体迸发出如同烟花般的刺眼火花,我也尽然会希望那一刻能够定格,无论是天马行空的英雄理想,还是糜烂奢华的玩乐人生,仿佛也就已经混合在一起再也分不清了。。
燃尽得同时像是在处刑
在床上用手机带着耳机看完了12GMKV版本。
先说电影本身,嗯,画质精良,动作流畅,台词干练,特效牛逼,音乐炸裂,同时没有明显的逻辑问题。
所以电影给5星没啥问题。
但是!
闪光的不孝子确实是不孝子。
哈撒韦着实不是个干革命的料。
这边在执行侦察行动呢,琪琪叫你睡一间套房你就过去了?
色字头上一把刀啊胸袋,想想向忠发是怎么被抓到的?
自己制定的撤离方案,就是利用马弗蒂组织的假突袭制造的混乱逃跑,结果舍不得琪琪就不跑了?
令行禁止都做不到还搞啥革命?
马弗蒂也是过家家,就知道搞天诛,底下老百姓都说了,为什么不先把雇佣军打击一下?
最后还是逃脱不了日本的决战兵器思维,以为有了柯西就天下无敌了?
什么叫人民战争了解下?
总结,不孝子气得我血压升高,正好晚上家里的不孝子也在闹腾,更是睡不着了。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父亲叫本齐翁·内塔尼亚胡,我不知道这个中文翻译是不是故意为之。
按照中东人的姓名习惯,本齐翁就是“齐翁之子”的意思。
没错,齐翁就是吉翁(原本就是写做Zion,后来迫于以色列政府的压力改为Zeon),Zion,更常见的翻译是“锡安”。
内塔尼亚胡家族本不姓内塔尼亚胡,而是“米雷伊科斯基”,这是个波兰名字。
后来为了把姓氏希伯来化,才改成了“内塔尼亚胡”。
牵强附会一下,本齐翁·内塔尼亚胡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上帝赐予锡安之子”。
1940年,本齐翁·内塔尼亚胡到美国担任了著名的修正派锡安主义领袖泽维·贾鲍京斯基的秘书。
该派别主张在巴勒斯坦组建犹太军队,迫使当地人接受大规模的犹太移民,并且坚信要建立大以色列,将疆土扩展到整个巴勒斯坦。
利库德集团的创始人贝京以及沙龙、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都属于这一思想和组织源流,或者最起码深受其影响。
泽维·贾鲍京斯基与约瑟夫·特朗普尔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军队中共同创立了犹太军团,后来他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几个好战的犹太组织。
可以说为后来以色列武装力量的建立打下了部分基础。
同年,泽维·贾鲍京斯基意外因心脏病去世(0068年,吉翁·兹姆·戴肯死于心脏病便是以此为原型),本齐翁一跃成为该组织的执行董事(正如革命同志迪金·索多·扎比后来成为吉翁公国的公王)。
但是以色列建国后,大部分锡安主义者赞同占领大半个巴勒斯坦,主张全面占领的修正派因为过分极端而被排挤出政坛。
本齐翁·内塔尼亚胡退出政坛后编纂了希伯来百科全书,被以色列和犹太家庭普遍收藏。
此外,两个儿子也靠军功积累了相当的人气(正如德兹鲁·扎比和卡尔马·扎比)。
1973年9月,利库德集团(字面意思是团结)由哈加尔集团、自由中心、拉姆党和国土完整运动、人民党等组成。
这是一个右翼锡安主义政党,与工党分庭抗礼。
该政治集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修正派锡安主义”的新政治实体。
该集团长期以来以强硬著称,一直主张吞并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全部巴勒斯坦领土,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主张“以安全换和平”(相对于拉宾的“以土地换和平”)。
实际上代表的是最初的以色列建国者集团,以及拓殖团的利益。
当然,集团内部的分分合合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但本齐翁·内塔尼亚胡作为“修正派”最早期高层干部的资历,通过希伯来百科全书建立的广泛社会威望,以及全家为以色列的贡献(除了参与建国,长子在突袭乌干达机场的战斗中牺牲,被列为战争英雄),几乎可以说是某种精神领袖的存在。
而其子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更可以说是利库德集团的“少东家”。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43岁就能出任利库德集团的主席,46岁担任总理,并在2005年再次担任党魁,2009年再次出任总理至今(长达14年)。
现实生活中基连·扎比的故事,富野由悠季也不可能想到。
(别问我,我当然也想知道夏亚有没有原型)
什么玩意……
很一般,部分角色场景作画还不错
是人类都喜欢类人型巨大机器吧,作者显然是个飞行器迷,可惜四轮类就很粗糙。没头没尾,这是我看的第一片高达。
女主莫名其妙
对于没读过小说的人可能不太友好,不过几处镜头倒是很美,画质非常细腻,高达战斗不多,主要角色之间关系太隐晦
粉丝向的作品吧,虽然我也断断续续看过几部高达,不过看这个完全一头雾水,人物行为逻辑都是莫名奇妙,整个片子就是一堆零碎细节的拼凑,要说画面技术有多棒也不见得。
三星半。画面精致,最后的打斗挺惊艳的,第一次看高达
怎么评论呢?全剧场男生都在鼓掌和呼叫!由于木有高达正面亮相,文戏太多,战斗太少。中二病泛滥的一部剧产版!
好短啊,经费看起来很充足
对路人非常不友好的片子,没看过之前的作品看这部完全就是一头雾水,连角色的台词都听不明白,不过台词写得也确实够差,完全不是正常人在说话。文戏拖沓冗长,几乎全片都是各种对话,看的人昏昏欲睡。人物的行为莫名其妙,男主怎么就和女主住在一起了,上校怎么就发现哈萨维是反派头目,这几个角色到底都想干什么,片子压根没想让你看明白。再说战斗戏,大的两场全是夜战,黑乎乎什么都看不清,是预算不够吗?那为什么人物和场景做的那么精致?最后莫名其妙地草草结束,想做铺垫也不至于做得这么差吧?第一部就拍成这样,后面真没有想看的欲望了,这么高分不知道怎么来的。
日升的制作依然天花板。剧作也稳得出乎意料,不愧是富野的箱底货。捉虫最多就是打斗全是黑夜戏,空投俘虏也已经不是降智的level了。最后例行感谢网飞粑粑。
渡边信一郎存在感强烈
良性的成人方向 能影响哈萨维的NT类型一直都没变 夜袭大战可谓是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搭档的最佳呈现方式
【37】打斗挺炫,主题曲喜欢,画风喜欢。男性向愈发强烈,富野能否写个别样的女性,三回啊三回
不愧是电影级制作,中间悉尼夜袭那段拍的很有真人片的感觉。不过高达里面不怎么说人话的问题也太严重了,这片一大半台词我都没看懂,当然也有我从来没看过高达的缘故,不了解对话的背景,但是有些对话感觉上句和下句根本没有联系起来的逻辑啊,有时候甚至这个词和那个词是怎么组成一句话的。
纪念看过的第一本“轻小说”,4.5星情怀作,最后收尾还是仓促了一点,前面文戏很忠实原著的长,琪琪和凯尼斯的表现力不错,相当有张力,反倒是不孝子这边感觉都像哈萨维的工具人,下了24g的高清在家里大电视看可真爽啊。期待下部。
剧情无聊;过于厌女、无法忍受,女性角色🎭宛若最强刻板印象,刻板到有点搞笑了,不禁狂笑
Kidô senshi Gandamu: Senkô no Hasauei 2021 1080p Blu-ray AVC TrueHD 7.1-U2
这个UC味太正了,要的就是这个,超越独角兽,爷青回。
剧本节奏紧凑,有伏笔有爆发。画面极致,科技十足。配乐精湛,契合剧情。主角以外人物塑造稍显单薄。期待两部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