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就是一部拍得美点故弄玄虚的三俗情色片,可是当正室出现,完美完胜小三时,我看到小三红红的眼睛和强忍的泪水,却是被她感动到了。
她早该猜到这结局,以小三的身份出现在一个“好青年”身边,不知不觉中投入真情,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从零零碎碎中拼凑出小三的背景,或许她从前并不是一个浪荡的女人。
前夫很有钱,可是没有感情,离婚后小三难以排遣心中疾苦,找很多男人来安慰自己。
其实,我愿意相信,他们是从有感觉开始的,第一次见面那一系列复杂的眼神交汇,两人彼此感应。
只是沓子用以往的经验,两人几乎直接发展到肉体关系,微妙的感情开始来不及慢慢发酵,就直接进入高潮,最终导致在丰君心中,两人只有赤裸裸的肉体关系。
沓子猜错了这一切,所以一开始就决定了结局。
还记得两人在外游览的时候,丰君问沓子:你的鞋子和你交往过的男人,那样更多?
沓子假装认真地想了想说:很难回答。
戏谑的问答,就已经表明了两人的关系。
沓子是骄傲的,她不肯低下身段来挽回点什么,在光子面前的一言不发,在两人最后一次游览中的主动提出要离开。
或许她知道她什么也挽回不了。
25年前机场的那场戏拍得非常美。
沓子放下尊严一直试图牵丰君的手,挽他的胳膊,都被丰君无情地打开,她亲吻面无表情的丰君,最后哭泣着跑开,我又一次为她哭了,我听见她的爱和骄傲碎成粉末,我恨丰君恨得咬牙切齿,哪怕给一点最后的温存不可以吗?
为何要这般残忍?
沓子走后丰君忍不住哭了出来,我似乎理解丰君,若是当时哪怕有一点点温柔,沓子大概就不会走了,而沓子,是必须要离开的一个人。
丰君含泪拥抱远道而来的光子,嘴里一直说着我爱你、我爱你,是不是有哪怕半句,是要给已经离开的沓子?
或许要更多?
我想了很多话来形容沓子,外表坚强的人可能内心更脆弱,认真你就输了,玩不起就别玩,即使受过伤,也不要放弃自己,永远不要放弃自己,你对生活随意,生活也会对你随意,等等等。
丰君是个明白人,他知道他和沓子只是肉体关系,所以从来没有对她说过爱她,虽然后来慢慢对沓子也有了感情,也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态度,默默把感情放在心里,这点我倒是佩服。
毕竟,丰君只是凡人,最后终将回归到平淡的生活,而遇见沓子,就当是一场浪漫的梦幻般的艳遇。
光子温柔而有力,不哭不闹不上吊,几番话便直中沓子要害,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完胜而归。
最厚的叹息,留给沓子。
要么就做个随便到底的人,要么,如果你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你心中还有真爱,便给这份真爱一个好的开始和足够的时间,好的开始让自己名正言顺、底气十足,足够的时间用来等双方的感情慢慢发酵,不要让午后的情欲,遮蔽了爱情的味道。
是我太过愚钝,直到最后丰对着镜子中沓子的幻象说“我爱你”的时候,我才明白当年在机场分手后抱着光子说的那么多“我爱你”其实是对沓子说的。
起初还很奇怪,丰是要从心里对沓子做一个决绝的了断,才对光子说了那么多“我爱你”的吗?
看到最后才理解。
一个从未从口中得到“我爱你”的女人,真正的得到了他的爱;而一个亲耳听见那么多“我爱你”的女人拥有的大部分是他的责任和道德。
沓子比光子美丽诱人,丰和沓子那段时间的确是美好和动人的。
如果仅仅是一段时间的感情,再怎么激烈也不过是一段经过罢了,或许对某些人来说一段时间的感情在未来的岁月中会慢慢淡去。
而他们彼此在分开25年的岁月里依然记着对方,丝毫不曾忘记,这让人心疼。
尽管沓子没有听见过从丰的口中说出的“我爱你”,但是这样彼此一直生活在记忆了也已经满足了。
在25年的时光里,始终在想着一个人,想要见一个人,如同陈奕迅的歌《十面埋伏》里面唱的,总是想在某些地方寻觅到你的踪迹,却总是没有如愿,在一次次的希望失望中这样的心情随着时光的流逝却越来越浓。
看到最后沓子死去的情节,心里产生了一丝抵触-到底是韩国导演拍的电影。
但是又想既然安排了25年以后的见面,如果沓子不死去的话,丰能够离开家人和沓子开始新的生活吗?
此时两人都已经50岁的年龄了吧。
当年都没有勇气做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吗?
在一起之后能够得到幸福吗?
电影终归是电影。
现实中,年轻时期未果的爱情或许在以后的日子会时常想起,或许伤感,或许遗憾,或许还有怨恨。
分开后的两人不一定还能重逢,重逢时候的场景也是难以想象的。
中文的“再见”因为有着再相见的意思,所以“再见,总有一天”我开始看见这个标题的时候以为是分开后总有一天会再相见。
但其实日语的sayonara着重在于分开,sayonara itsuka日语直译应该是总有一天会分开,念起来就是令人伤感的话……在丰和沓子最初的相处,他们就知道会分开,总有一天。
再见不等于再相见。
当你临死的时候,你会想起自己曾经被爱,还是曾经爱过?
曼谷,1975,一个油画才能调出来其色彩的年代,湿热的夏季,空气中弥漫着亚热带气息,一个对视,一段深刻的爱情。
张爱玲曾经写道:征服一个女人是通过其阴道,由性到爱,也是一种产生爱情的过程;电影中的丰,就是这样遇上让他魂牵梦绕二十年的沓子,一切始于那个湿热的夏季,暧昧丛生的季节。
丰是个这样的男人,俊朗上进,充满激情;而沓子,风情万种,游戏于情场,两个人的邂逅始于一个眼神,一段对视,曼谷的夏季弥漫着暧昧的气息;短暂的相识却没有阻碍两人的性诉求,干柴烈火,两人开始用肉欲互相满足着对方的渴求,而丰的未婚妻光子,却在遥远的日本等待着丰的归来,故事在舒缓的节奏中暧昧的展开。
一直难以相信性能带来真爱,或许真的存在,就像阿莫多瓦《绑着我捆着我》里的安东尼奥与维多利亚,但是通过性爱,通过相处,于在意与不在意开始表现出的言行举止说明,爱情不可救药的缠上了一直玩世不恭,游戏情场的沓子,而有婚约在身的丰,也爱上了沓子,当爱情来的时候,已经注定了这是一场悲剧。
爱情或许真的是两个人互相伤害的过程,当爱情悄然而至时,基于肉体的丰与沓子,因为受压于爱上对方而开始不可救药的互相伤害,而这种畸形的关系也给两人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和痛苦,特别对于游离爱着光子与沓子的丰,事业家庭理想与自我的伦理道德压制着丰,面对着一切,却无法取舍,一切之源只是一个叫丰的男人爱上了一个叫沓子的女人,远在日本的光子得知了这一切,她选择了以平和的方式来夺回她深爱的丰,她瞒着丰来到曼谷,找到沓子,平和的对话;来自于各方的压力,也为了丰,沓子选择了放弃,用离开的方式告别了深爱她却没有说出来的丰。
很难忘记片子的那个精致的长镜头,用环拍的方式展现丰与沓子的机场告别,镜头在旋转,丰泪流满面的看着沓子的身影,知道临走,也没有对她说我爱你,这时光子进入镜头,丰抱住光子,说了好几声我爱你,这时的光子,只是沓子的替代,不言而喻,这话是对沓子所说的,于是二十五年过去了。
二十五年,只有岁月能告诉你什么叫苍老,沓子在曼谷等了丰25年,当丰与沓子再次相遇积压了二十五年的真情像流水一样不可阻挡,犹不忘那个镜头,两人不约而同的带上老花镜相视一笑,岁月的残酷沉淀于两人的沉默之中。
直到沓子重病死去,丰也没能对她说上一句在心底积压了25年的我爱你,当丰以成功者的身份在高高的写字楼俯视这个被他征服的钢筋混凝土城市时,浮现在他面前的不是成就者的骄傲,而是逝去的沓子模糊的面孔,此时此刻几句我爱你又如何能表达出那沉甸甸的感情呢?
只有深爱过才的人才能知道。
电影的前半部分节奏较为缓慢,为后来压抑的爆发做足了铺垫,然而却略显拖沓与沉闷;镜头十分的精致流畅,稳紮稳打,怀旧感十足,这部由韩国导演来执导的日本电影,有其独特的文艺气息,本片的男主角表演的较为僵硬,但是女主角却表现的十分出彩,男主角所刻意营造的那种刻板和僵硬加重了全片的压抑感,即使是25年年老后的表演,也略显刻板,缺少女主角所具有的几分灵气,本片在一些细节上的过渡较为模糊不清,故事略显拖沓,或许这种题材的电影有过多镜头化的视角可以用以表达,但是导演在刻意的以意象化的一些镜头表达整片的氛围时却忽视了本身剧情的完整性和没有很好的对节奏进行把握与处理,抒情用的太多过重,在一些细节方面的表达上,本片可谓细腻温婉,没有太大的起伏,一直以一种特定的营造氛围贯穿全片,略显压抑,知道片尾,这种压抑感仍旧没有消失,而本片中的一些镜头怀旧感十足,特别是那段在河边驾车飞驰的镜头,处理的很有质感。
此类电影题材较为多见,但是此片的风格却较为的独特,在一些段落和整个过渡与氛围的处理上还是可圈可点的,虽然亮点不多,但是也算中庸,而整片所故意铺垫的感觉到最后压抑多年感情的爆发并没有达到意想之中的那种效果,一些段落上收之过快,在另一些地方却拖沓,匠气浓重,如果从新的剪辑与酝酿整剧的张力,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当然此片在情感的处理和细节部分还是有其独特的地方的,或许与导演本身所希望表达的文艺风格有关,带有较为明显的韩国情感片的风格,这也与韩国导演李载汉个人有关,这部日本电影的内核却是韩国情感片的格调,混血电影有其成功的地方,当然也有非常多的纰漏之处。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杨德昌大师的经典作品《一一》,里面的简南俊与中年的丰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而此片的格调处理的比较抒情浪漫,而《一一》却比较现实和残酷,岁月的分量,家庭事业与过往的爱情,两部电影具有自己的风格但是以电影整体的素质来说,两者不是同一层次的作品,但是就作为电影里面的爱情而言,或许不同的电影所要表达的爱情是一样的,爱情或许是这世上最大最有争议无法解释的谜题了。
或许爱情只是种奢侈品,孤独才是永远不会背叛你的朋友.或许爱情是虚幻的,不管如何被爱,永远不能够相信爱情;或许爱就像四季一般,只是种让人生染上色彩而不至于厌烦的东西;或许爱情就像冰,一旦过于炙热,就将融化消失;或许....................
看着电影时,最迷人的就是东南亚的风光美景,一束束的金色阳光透过窗户,透过人潮,洒在画面里。
导演总是用夏日午后慵懒,湿热的场景来陪衬人心的欲望,是不是总是这么样的应景才会发生一些在特定环境下才会发生的事情,还是人本身就是不安分的东西。
为何到最后有人还会同情他俩呢,本来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啊,是不是有过大概类似经历的人多少会产生共鸣?
有时搞不明白的是故事里的风流女人经历男人无数,为何总偏偏让影片表达她与这个本来正直好人品的男人擦出真感情,可笑的是还纠结一生。
整个故事不得不让人想到红玫瑰与白玫瑰,不得不让人想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句歌词...试问他俩就算在一起了能怎样呢?
现实生活中谁是谁的谁,谁在纠结,谁在懊悔,谁在思念...哎人的欲望真的是可怕的东西,越得不到越想要,得到了却不懂得珍惜,如果真是这样,还不如永远活在心里。
中山美穗真的老了,大浓妆也掩盖不了美人迟暮的残酷现实,过于瘦更显老态,要不是看演员表,还很难相信就是《情书》里面的那个秀美的她,不过那个漂亮的鼻子与嘴唇还是没变。
还是更喜欢情书的调调,纯白的窗帘,纯白的雪,纯洁的眼睛和那种埋在心底的单纯而青涩的情愫。
不想去讨论故事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不想去讨论故事里谁对谁错,不想去讨论男人怎样女人怎样,在我眼里,我看到的是一种很真的感情。
一个大家眼中的“好青年”丰,心里放着梦想,在现实中用心往前奋斗,日子波澜不惊平淡如水,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大家闺秀光子,各方面来讲都不错的,家庭好人也温柔善解人意,就这样即将要结婚了,而他还要去泰国工作3个月才能回来完婚。
如果没有遇到那个人,也许就这样一眼望到头,成家立业,一辈子过着温温润润的生活,不知道激情为何物,不知道爱的感觉是怎样的,不知道发自内心的开心是怎样的。
来到泰国,朋友聚会上,丰遇到了妖娆妩媚的沓子,沓子是和光子完全不同类型的女人,奔放而又激情。
接下来的事情一如俗套,沓子去丰的住所,丰抗拒不了诱惑,两个人激情了一番。
也许这个开头会被很多人不耻,但是,这种感情很真实,人的本能不就是迎合这种欲望吗?
后来的发展渐渐的让他们两个人都预料不到,他和她相爱了。
她说,她一开始是被他的梦想吸引的。
他的梦想是飞翔,是一次操控上千万的飞机。
她懂他的梦想,欣赏他的梦想,支持他的梦想。
而他在与她的相处中,每一刻都是那么充满生命力,他会开怀的笑,和她一起像个小孩那样打闹,她会陪着他做他想做的事,带他走进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两个人就像是各自的另一半,合在一起时那么的协调,互相懂得对方,就连做爱的频率也是那么的和谐,沓子不像光子那么扭捏,她敢爱敢做,就像颗怒放的向日葵,而备受现实压抑的丰需要的正是能带给他活力的沓子,而不是温婉平和的光子。
婚期的到来,让丰纠结,而在他拒绝沓子的过程中,他才惊觉他有多么爱沓子,而沓子也深深地陷进去了。
可是最后,丰还是和光子结婚,而沓子也答应光子离开丰不再打扰他们的生活。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丰的事业达到顶峰,有事业有家庭,一切在外人看来是那么的幸福,可是在他心里一直藏着沓子,他最后才发现,当年沓子说的那番话是多么的对“达到梦想的路不止一条,笨蛋”,而他却为了梦想,牺牲了爱情,最后得到的是与他内心相悖的生活。
在眼看大儿子为梦想在走自己的路后,丰和光子都各自有了想法,丰想回曼谷找沓子,光子想成全丰和沓子。
于是,丰回去了,去找沓子。
去到那个酒店,他发现,沓子一直未嫁,等着他回来,不去打扰,只是默默地等他。
两个生命终于毫无顾忌的拥抱在一起。
可是,沓子最终却在和丰的婚礼后病逝了,而留给丰的却是人生中最丰富最宝贵的东西。
丰到最后,才跟沓子说“我爱你”,可是他和她的感情早就超越了语言。
最真的感情,是两个灵魂的结合,是我懂你你懂我,我理解你的想法,你明白我的苦衷,我们于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相爱,各自觉得对方是另一个自己,是带自己走进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的人。
最好的状态,是和对方一起在属于我们的世界里找到最真的自己,爆发自身的潜力,认识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是感觉到被对方支持着,无论自己拥有多少,即使一无所有,有对方的手牵着,被告知你是最好的,然后两个人一起成长,一起追逐共同的或各自的梦想。
不一定是拥有,但是,你却可以感受到,有那个人在心里,一想起就会不自觉的笑,觉得世界变得阳光。
真正的永恒,不是那个人时刻在你身边,而是那个人一直在你心里。
就像张小娴说的“好的爱情使你的世界变得广阔,如同在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漫步。
坏的爱情使你的世界愈来愈狭窄,最后只剩下屋檐下一片可以避雨的方寸之地/ 好的爱情使你透过一个人看到世界;坏的爱情使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 好的爱情,最狭窄的时候也不过是在床上的时候,是最挤逼的了。
坏的爱情,最广阔的时候也只是在床上的时候,那已是最大的空间,人于是变得愈来愈狭隘,爱得死去活来也无非是井底之蛙/ 好的爱情,能够让本来没有理想没有大志的你变得有理想有大志;本来偏激的你变得宽容;本来骄傲的你变得谦逊;本来自私的你变得肯为人设想;本来没有安全感的你变得不再惧怕。
坏的爱情与这一切全然相反,你唯一可见的将来就是爱情,没有别的可恋/ 好的爱情让你时刻反省自己付出的够不够多,使你不害怕老去,因为即使年华老去,你也不会失去对方。
你不会担心十年后,你们的步伐不一致。
因为你们携手漫步在草原上,而不是在屋檐下避雨,当雨停了,也就没必要相依下去。
”光子的一首诗: “人们必须随时准备好说再见。
最好能了解,孤独是最不会背叛人的朋友之一 。
对爱情胆怯前,最好先买把伞 。
不管如何被爱,决不能相信幸福 。
不管如何爱人,决不能爱得过头 。
爱就像四季一般,只是让人生染上色彩而不至厌烦的东西。
把爱说出口的瞬间,就会像碎冰一般融化消失 。
再见,总有一天 。
就如同没有永远的幸福,也没有永远的不幸 。
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说再见,但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 。
人死前,有人会想起曾经被爱;有人则会想起曾经爱过。
”如果是我,我会想起曾经爱过。
我爱你这句话说出口这么难吗?有些时候我们会在漩涡中迷茫,是追求自己的梦想还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终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但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倾听梦想的另一半一切都是那么随意而又那么命中注定,她就如同一块闪耀着光芒的钻石,而她则是一块温润的宝玉;而在她眼里他是让人一看就放不下的LV手包,而在他眼里她就像谁都想要的奔驰500.人的命运难道真的如此,难逃被上天戏弄的怪圈。
甜蜜了,迷茫了,无措了,决定了,后悔了,惊喜了,失落了在错误的地方碰到了正确的人,却在正确的地方碰到了错误的人,想要回头,却发现一切已近遥不可及了要改正错误,付出的将是更惨痛的代价,但是不是就要止步不前呢,就像片尾说的:“人必须时刻准备好说再见最好能了解孤独时最不会背叛人的朋友之一,对于爱情胆怯,最好先买把雨伞。
不管如何被爱,决不能相信幸福,不管如何爱人,决不能爱的过头。
爱就像四季一般,只是让人生染上色彩而不致厌烦的东西,把爱说出口的瞬间,就会像碎冰一般融化消失,再见,总有一天,就如同没有永远的幸福,也没有永远的不幸。
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说再见,但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人死前,有人会想起曾经被爱,有人则会想起曾经爱过,我一定会想起曾经爱过很多时候不同的人做着相同的事,那就是回避真实的自我,但当发现真相时,才知道曾经的那些借口都是苍白无力,幼稚可笑的。
自己心中永远有一处黑暗是无法被照亮的,很多时候它被伪装为是言不由衷,但这正是人所共有的软弱与妥协向这特定的世界,向特定的社会,向特定的人,一切由自己所参与的环境,既然无法改变,何必苦苦挣扎。
懂得得到的不易,也要明白放弃的残忍。
既然无法释怀,就不能轻言放弃有时候也许放弃的就是你所希望得到的。
在我看来,爱情电影有几大套路是俗之又俗,但是又屡试不爽最令调动观众情绪的。
比如,两人一见钟情,爱的死去活来,终于还是因为一些原因分离,等到再见却已物是人非,如果再见的时候已是人到老年,那就俗上再添一俗了。
再比如,恋上一人,情真意切,但是爱人却身患绝症,撒手人寰,留的一人于寂寞中独自舔伤。
其它诸如婚外恋、异国恋更是满大街在用,而从元素组合看,韩国导演李载汉携一众日星献上的日本电影《再见,总有一天》可谓多种俗料齐聚,甚至烹调方式都是日本纯爱电影加韩国煽情电影的套路,但是其中本有些世俗“糟粕”爱情却依然那么纯,那么动人,令人于这种气氛中久久回味。
与很多年轻人邂逅相恋的日本纯爱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的爱情始于一场不忠的肉欲,在上世纪70年代,也算是有志青年的东垣内丰在东航驻泰国分公司工作,意气风发,敢拼敢冲,愣是以自己年轻人的劲头协助当地主管打出一片天空,可谓前途一片大好。
东垣内丰与女友也是感情稳定,即将结婚,然而,在异国氛围中,他却陷入了中年美妇真中沓子带来的暧昧氛围中,并迅速沦陷,两人如胶似漆,干柴烈火的灵欲交合让他也渐渐迷失。
本片前半段拍的可谓充满激情,真中沓子由中山美穂扮演,上了年纪的她一如片中角色,风韵犹存,更献上了令我意外的激情表演。
而这段关系看不出“纯”的一面,导演却也很好的把握了气氛和尺度,如东垣内丰与真中沓子初次交欢一段,两人欲火焚身,手忙脚乱,镜头却恰当的在周围移动,愣是让这段情欲的热度渲染在银幕上,却不见太多情色渲染,而如风扇这样的镜头聚焦等细节把握也非常到位。
此后东垣内丰的焦灼与犹疑,真中沓子步步为营的情逼与无所顾忌的为爱而欢都表现的很投入,很尽兴。
中山美穂将这个少妇外表的放纵与疯狂,对比其内心的孤独和不安逐步呈现,在结合她曾经的情史,也让这个开始有些毁他人幸福蛇蝎味道的女人,形象渐渐变得丰满和迷离,而这也为后面的纯爱爆发埋下的伏笔。
东垣内丰在情欲中获得的快乐,却又付出了朋友反目,事业危急,直至与女友感情生出不稳的代价,这并不是一个为爱不顾一起的浪漫故事,东垣内丰终究还是要回到生活的轨道,何况未婚妻也果断的与真中沓子对峙,为他的“归队”加了一把火。
此后,此情已断,年轻有为的青年终于回到正轨,成为受人尊敬的员工、朋友、丈夫、父亲,渐渐的,伴随两鬓白发生,也走上了事业的最高峰,承担更大的责任,为了公司利益,他重新回到泰国要与当地公司达成合作。
故事到了这里,旧情人重逢的路子已经可以预见,只是这个过程中情感的爆发还是出乎意料,此时的东垣内丰已经沉稳的看上去了无生气,但是,当进入宾馆,眼见接待他的VIP客户经理是昔日情人时,那份被职业束缚的矜持的外表瞬间坍塌。
旧时光已经永远过去,这部根据同名原著改编的电影,在主流价值观上并没有做出出位的抉择,所以,把悲伤留给自己,他扮演一个社会希望男人承担的角色直到渐渐步入老年。
我们也都渴望成为社会名流,有钱有名望,而要达到这一步,你就必须,必须至少外表上要符合社会本已给这样的人布好的道路前进,这个过程也是个舍弃的过程。
一路上,你为了结交更多有助于自己事业的人,可能与很多朋友淡了;你为了维持一个稳定的家庭形象,可能要迅速平息感情的涟漪;你为了获得向前迈进的更好的业绩,可能抛去了年轻时让你激动的夜不能眠的爱好和理想。
终于,你成功了,你累了,一如东垣内丰走上最高峰,却已经疲态尽显,这个时候,一个符号突然闪现,勾起了你对一路上错过的思绪,这因为会让你对过往产生遗憾而有些残酷,也因为会让你对过往产生遗憾而不再留下新的遗憾。
真中沓子再次出现在眼前,终于让东垣内丰记忆的阀门被打开,旧日的感情冲击着今日的生活,他终于决定卸下令他疲惫的社会负担,去把握人生那段让他曾经试图躲闪的爱恋。
影片演进到这里,有一个自然的去道德化的过程,此时已经是一个已经演了半辈子好男人的东垣内丰,这个时候他与旧爱间的感情更褪去了年轻时候的激情,纯净,恬淡,更交织着生离死别。
影片到了最后就是个感情不断发酵的过程,一切那么迅速,真中沓子仿佛就是靠再与爱人重逢的力量支撑的女人,直到见到爱人,满意的不再与病魔搏斗,平静的离去,留下旧爱驾车在长路上嚎啕着奔驰。
一部情伤弥漫的电影,前半部分的疯狂与后半部分的悲伤都显得很极端,而中间一段25年的人生却被简单带过,因为,对于平常人生来说,这也似乎没有太多好说的。
只留下年少轻狂岁月的激情和懵懂,还有时光沉淀后的感悟,起点和终点往往也是让人最影响深刻的时光。
同样令我感叹的是中山美穗,迈入演艺起点的她纯情迷人,渐渐的却又让我淡忘,直到这部影片,岁月沉淀后的她,带着一份妖娆,依然迷人,却已经换了风格,伴随着本片别有情致的氛围也给了我别样的感受。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61475d9521176e639012f8d.html
不知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我的耳边一直响起陈奕迅的那首《好久不见》“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沓子说“我当初是被你的梦想所吸引,可是,通往梦想的路不只有一条”,在面对分离的时候,骄傲的沓子试图让丰知道,她和梦想是可以并存的,不一定要放弃她才会得到梦想。
可是,她不想苦苦哀求,她不想无谓纠缠,因为,爱的尊严,一如倔强的她。
一别己然25年,丰过着与幸福无关的“完美生活”,却终是明白,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要用一生的遗憾作为代价。
这是他应得的。
只是,可怜了沓子,一生为这样一个抛弃了自己的男人而蹉跎。
年轻的人们,追求梦想大过于爱情。
因为成功,荣耀,权力的诱惑远远高于爱人的温暖。
所以,放弃爱情,是做得最稀松平常的事情。
其实,我是谴责丰和沓子的,因为他们同时伤害了无辜的光子。
谁说光子和丰之间就没有爱情?
只是,他们的爱情太过平淡,他们的爱情过于家常,他们一起相守25年,对于丰而言,在身边的,得到的,永远没有己经失去的沓子带给他的思念和愧疚来得猛烈。
因为得到,所以不在乎,因为得不到,所以永远怀念。
因为,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
25年,光子在丰的身边,为他生儿育女,料理家事,照顾孩子,在他每一次出差的时候为他准备衣物,在他每一次孤独的时候陪在他身边,25年,她就这样默默的安静的全身心的站在丰的后面,陪着他守着他一步步的走向他的梦想。
她是明白丰的,她也明白在丰的心里,永远放着一个沓子,被丰永远怀念。
可是,她是聪明的,她相信,人总有一天要对彼此说再见。
光子是善良宁静的,我希望她到最后都是平静满足的。
而沓子呢?
我不得不承认,最开始的时候,我是不认可她的,她就像是一只娇艳欲滴,让人欲罢不能的鲜红玫瑰,妩媚的立在那里,任谁都忍不住想要采摘。
她用最不道德的方式勾引了丰,而丰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我相信,最开始的她们,只把这场肉体关系当成一个游戏,都只是为了排解寂寞而己。
只可惜,爱情的发展方向,从来就不是人所能预料的,慢慢的,她们彼此相爱了。
却不能承认丰为了事业和梦想,抛弃了沓子,而沓子却等了他25年,直至死亡。
是谁说过“没有结果的爱情,才是最美丽的爱情”,因为它永远让人回味,永远让人怀念。
所以,在丰的心里,沓子是永远的爱人。
我看着病重的沓子,一步步蹒跚的走向丰,她面容憔悴,却充满了深情和满足。
这25年的生活,让我无法谴责她当初的诱惑,因为,爱,连她也无法控制。
光子,沓子,都是善良的女子,只是遇到了爱情,各自命运完全不同而己。
该谴责丰吗?
不知道,也许对男人而己,被诱惑,为了排解寂寞出轨,为了梦想放弃爱情,这些都是平常可见,情有可原的事情。
不只是他会这样做,他,他,还有他,有太多的男人这样做。
所以,如果他们做错了,公平的,他们就要付出代价,忍受折磨。
一般而言,这种折磨都是来自心里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所以我也不谴责丰,因为,他为之付出了前25年不快乐,后半辈子也始终愧疚的永久代价。
我为他感到可怜。
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以为只是一个人。
可后来才发现,那是一生。
也许在生活里,爱情真的不是最重要的,真爱也不是最重要的。
对吗?
所以,你会得到你想要的,对吗?
那么我,会让你一生都怀念吗?
你放心,一直以来,我从没有过怨恨,因为那是属于我的爱情,在你说分开的那一刻起,你己经没有资格了。
光子说的话说得真好“人们必须随时准备好说再见,最好能了解,孤独是最不会背叛人的朋友之一,对爱情胆怯前,最好先买把伞,不管如何被爱,决不能相信幸福,不管如何爱人,决不能爱得过头,爱就像四季一般,只是让人生活染上色彩而至生厌的东西,把爱说出口的瞬间,就会像碎冰一般融化消失,再见,总有一天,就如同没有永远的幸福,也没有永远的不幸,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说再见,但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人死前,有人会想起曾经爱过,有人则会想起曾经被爱我一定会想起曾经爱过”
同样的题材,如果王家卫来拍,就是《花样年华》般的闷骚文艺片,路易·马勒来拍,就是《烈火情人》般的生猛情色片,而韩国导演李载汉,拍出来的是《再见,总有一天》这样的感伤言情片。
虽然小说原作、演员班底是日本的,但制作和导演都是韩国的,所以本质上延续的是韩剧一以贯之的苦情戏码。
画面唯美、考究,叙事抒情、感伤,早就发现韩国人 就是喜欢这种貌似纯情的调调,完全有别于哀而不伤的日式爱情片,终极目的就是两个字──煽情。
韩国人就这点本事罢了,我就当是为了西岛秀俊和中山美穗吧。
无非是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又如何?
在异乡的泰国,丰在一次聚会中邂逅丰姿绰约的贵妇人真中沓子,仿佛被施以魔咒一般,丰迅速陷入与沓子亦情亦欲的缠绵中,情纵声色,忘却归路……丰和沓子, 你不觉得他们其实是同一类人吗?
无须语言,无须表白,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姿态,便已洞悉对方心意。
他们就仿佛是一直在茫茫人海之中寻觅彼此的前世恋人,不是吗?
真正的棋逢对手,相见恨晚,瞬间爆发的天雷地火,只有双方的一见钟情才可以令这一切来得那样水到渠成,你知道的,我也知道的。
你看,导演 将所有的美好都堆积在25年前的那场火辣辣的情事之中了,湿热发烫的空气中弥漫着浪漫的异国风情,闪烁着梦幻般的亚热带气息,奔驰跑车,椰林树影,碧海蓝 天,触目可及皆是温暖明亮的光影,处处赏心悦目。
可惜,如此用心,无非是在铺垫一场爱情的幻灭而已。
初时也为这段不得善终的感情唏嘘叹惋不已,但仔细想想,这原来多么司空见惯,男人为了梦想而放弃爱情,大概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了吧。
要不然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不会那么出名吧。
准确地说,丰从来没有笃信过与沓子的这段爱情,即使不辨方向地被它拽着跑的时候,仍然努力地想要摆脱。
虽然他实在控制不了自己向沓子的靠近,但他也不止说过一次,“好青年是不可以这样做的”。
好青年不该为了三个月的萍水相逢而放弃多年的感情,好青年不可以被情欲诱惑,好青年不应该脱离常轨…… 所谓错的时间,其实丰和沓子之间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有个未婚妻光子,毕竟也未婚,当然,几十年前的日本可能保守一点。
结果是,“好青年”丰在大好前途的诱招之下, 选择了明哲保身,以平稳的生活换来了事业上的升迁和光明的未来。
所谓梦想,不过是一个借口。
沓子说“实现梦想并非只有这样一条路”,但丰单单选了那一条, 为了崇高的理智的制裁,以超人的铁一般的决定,舍弃了她。
时光倏忽,片子里这段处理得不错,没有丰和光子盛大光明的婚礼场面,没有对丰此后经年生活的展现,只是从25年前最高潮的一幕骤然淡出,恍若穿越。
那一刻,在机场大厅,丰甩开沓子的手,沓子又拉起,甩开又牵上,又甩开,赌气一般,也没有依依不舍的拥抱与缠绵,只是镜头不停地旋转,扫过丰四周的景物和人,一圈又一 圈,沓子远去的背影,终于不见。
然后他抱着迎上来的未婚妻光子,却对着沓子离开的方向不停地说“我爱你,我爱你……”哦,原来真的有啊,原来你也懂的吗。
天下 男人未必不懂得“我爱你”三个字对女人的重要性,却总是不肯说出口。
直到25年后,丰对着窗外假想的沓子,一遍遍重复说着“我爱你”,徒然如此,何必当初?
这分明又是一个典型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丰就是好男人振保,得不到的便永远是窗前明月光和心口的朱砂痣。
而爱情,终究是会淡漠的东西。
张爱玲最后怎么 说的,“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
就像丰,你以为他真的会放弃所有的一切,回到泰国去追寻旧爱吗?
功成名就,事业、家庭、儿女,得到的 一切怎么可能轻易地被放弃?
幸好,沓子凑趣地死了,韩国导演只会这么处理么。。。
既然作出一个符合道德的决定,却又用了近半生的光阴纠结于这个决定,跟身边的妻相伴25年,却又对天边的情人念念不忘,这个摇摆不定的男人啊,也许我们替他想得深刻一些,他终于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是要付出一生的遗憾作为代价的,永远无法弥补,这当然是他应得的报应,只是,可怜了沓子,一生为了这样一个抛弃了自己的男人而蹉跎。
赞她忠于情感,爱得无悔的人,要么是男人要么是小女孩。
这本来就是一部男人写、男人导的作品。
愿赌服输,另嫁他人,终生不相见, 倒是一种悲凉的清醒,更契合现实一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写出这两句深情款款的诗句的元稹其实是个薄幸之人,以他自己为原型的《莺莺传》就是一出始乱终弃的悲剧,但元稹却认为自己的“终弃”,是“善改过者也”,浪子回头,迷途知返,似乎通过抛弃一个女子,道德层次就上升了。
跟这个片子骨子里的逻辑其实是一致的。
悲情的句子太多,“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说通俗点,要想让爱情永恒,只能在灿烂中死去。
这是韩国人理解的消亡之美和绝望之爱,看的时候也许被打动了,过后想想有点扯。
片子里有句话说得还算精辟,“不管如何被爱,决不能相信幸福。
不管如何爱人,决不能爱得过头”,过犹不及,真是伟大的哲理。
如果爱过头了,那么,再见不如怀念。
【一】请说你爱我两天后再说为什么是两天后没什么 这样很有趣吧人生本来就是一连串的等待 等公交车 等出租车 等薪水 我们总是在等待好 我会等恩 要等我 知道吗你想见我吗…… 很想见你你会一辈子只看着我吗……当然会明知道,这些只是逢场作戏的话语,却让所有为之动情的人沉迷。
明知道,需要的等待只是不愿意的拖延,却让沉迷的人相信。
明知道,如果深爱,根本无需等待。
每一个时刻,我们找冠冕堂皇的话语欺骗自己与他人。
那些说辞,不是因为觉得有意思,只是因为不够在乎你。
对不起。
那些今生没说出来的话,就来世再说吧。
(未必记得)那些这辈子欠你的幸福就来世再还吧。
(让我这辈子先自己幸福着吧)这些都不是错过。
【二】影片很唯美。
喜欢一个肆意妄为的女子。
有足够的自信和美貌。
可以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珍贵东西。
只需一个暗示,一个眼神,一抹微笑。
一个魅惑的人,是勇敢的,是可爱的,是勇于付出一切的。
但是斯人已老,良人已去。
一个女人最抵挡不过的,就是时间带给的残酷吧。
年轻的时候,也许,没有这么任性,没有这么疯狂,会后悔,会终生后悔。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本能,只剩下了爱。
我想,作为一个女子。
我失败透顶。
我拒绝所有的爱。
躲避那些好感。
用一副已经看透世事的样子。
其实只是唯诺。
害怕的东西太多,害怕自己被伤害。
把沉重的感情轻轻带过,却把轻飘的话放在心底。
因为知道,总有一天会再见。
害怕再见。
于是,不听不想不留下念想。
【三】人们必须随时准备好说再见最好能了解 孤独是最不会背叛人的朋友之一对爱情胆怯前 最好先买把伞不管如何被爱 绝不能相信幸福不管如何爱人 决不能爱的过头爱就像四季一般只是让人生染上色彩而不至厌烦的东西把爱说出口的瞬间 就会像碎冰一般融化消失再见 总有一天就如同没有永远的幸福也没有有永远的不幸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说再见但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人死前 有人会想起曾经被爱有人则会想起曾经爱过我一定会想起曾经爱过我一定会后悔没有爱过。
那个拥你入怀的男子,那个对着你笑靥如花的男子,那个眼神清澈却不敢看你的男子,那个小心翼翼走在你右边的男子,那个在桌前给你夹菜挑鱼刺的男子,那个晚上轻微责骂你让你睡觉的男子……这些男子,全都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我死前,只会后悔没有跟你说过我爱你。
没有牵你的手。
没有依靠你的肩。
没有吻你的唇。
于是你消失在我生命中。
再见,总有一天。
人们必须随时准备好说再见。 最好能了解,孤独是最不会背叛人的朋友之一。 对爱情胆怯前,最好先买把伞。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说再见。但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 人死前,有人会想起曾经被爱。 有人则会想起曾经爱过。 我一定会想起曾经爱过。
棒子导演拍的东西离不了绝症!!!多一星给中山阿姨
美人迟暮,终会记得自己是被爱过的........
说到底,这终究是一部男人写、男人导的电影,男人在戏里总归占着便宜,甚至带着狡猾:一定是万人迷,一定握有选择权,“迷途知返”后一定会被原谅被接纳。
再见,总有一天。。。
那首点题诗很美,「さようなら,いつか」。剧情有很明显的韩国痕迹,后半部分做作死了
鸽吻
哪个男人能拒绝的了这样送上门的,但是你管不住小脑也不能没有大脑啊,婚姻还是需要分清自己的位置
从25年后,这个电影就基本被毁掉了,破坏了风格,破坏了韵味,破坏了一切。潮湿的东南亚果然是滋生欲望与诱惑的地方。即使阵容都是日本人,说着日语对白,这个电影却丝毫不见日本电影的味道,大量的特写镜头是那个喜欢远观的国家最少用的。中山美穗真的老的,甚至稍微有点撑不住了
喜欢前半段。中山的表演很为电影增彩。另外突然发现石田百合子跟米仓凉子挺像的
星是扣在 女主的立场上经历一次情伤却让更多人伤情她破坏了单纯的美好
这么烂这么直男癌的片子,竟然都7.5。只要颜好,政治不正确也无所谓。所以说起来,吴京固然是直男癌的,可他被唾弃仅仅是因为不好看。这就是你国买椟还珠的女权现状。
催泪日影~台词写得真不错,曼谷,美美的。
对爱情胆怯,最好先买把伞,把爱说出口的瞬间,就会像碎冰一般融化消失。这首诗不错,美穗是真的老了。另,这片子为啥么不在机场送别后就戛然而止呢,25年后再见然后目睹彼此苍老的容颜顺便归还破旧的棒球去世前还来个婚礼什么的,这样的桥段你让大韩民国情何以堪。。
總有一天我們都要說再見,但有一天我們會再相見。也許,愛上一個人比被愛更不容易。。。西島大叔嚴肅起來,很可怕;記憶裡還是藤井樹的中山美穗,不再懵懵懂懂,不過,歲月在他身上淌過的痕跡,很美
情书,中山美穗。
想给5星,不知道为什么很压抑很难受。。因为是男人和小3出柜的故事,看的我很伤心。。。所以1星。。
片子还可以,印象最深的是泰王国首都曼谷的全名:“天使之城,宏伟之城,永恒的宝石之城,永不可摧的因陀罗之城,世界上赋予九个宝石的宏伟首都,快乐之城,充满著像似统治转世神之天上住所的巍峨皇宫,一座由因陀罗给予、毗湿奴建造的城市”
镜头中放进去了很多没有意义的异域风情,还是看不到这段不伦的美。情节太苍白了。从光子家里的陈设可以看出结婚时男主的选择是因为经济。那就不要挣到钱了再把不伦想成胸口的朱砂痣,这种故事也就骗骗无知少女。这种硬伤太让人想打一星,只是可惜了西岛的颜。
中山美穗演技能再做作一点吗。。。。。。前半段还好,后面1小时完全是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