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自己是何原因想走进影院观看此片?
影片荣获了今年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竞赛单元最佳影片,但其实单单不仅是因为得奖这一个原因。
还有两位导演玛利亚姆·莫哈达、贝塔什·萨奈哈继《白奶牛之歌》后的再度合作,把伊朗所处的背景与环境再一次搬上荧幕,让人既有新鲜感也令人感慨万分。
故事讲述古稀寡妇曼喜儿女出国,好友也随年岁增长由每月一聚渐变每年一会,寂寥难耐下终于跨越自我藩篱,对镜贴花黄,走出家门物色单身汉。
好不容易看上了曾是伊朗吉他乐手的退伍军人的士司机法拉麦,直线抽击,即席邀约直探闺房,一出意想不到的命运恋曲就此奏鸣。
电影没有刻意描绘伊朗的政治变态,而是以对抗的方式将了道德警察一军,又用最轻盈、最轻松、最愉悦、最戏谑的方式展现这段“七旬老人一夜情”。
故事情节简单,叙事较为顺畅,画面感与镜头感呈现给人的观赏感受都极其细腻且舒服。
虽有遗憾,但我看到了两位七旬老人彼此间的那份爱恋远超所有伴侣,或许这本是世间最美好的爱情表达与呈现。
小编觉得女主曼喜屋内画面、场景调度是不错的,从开始的空房一人,再到双人一同翩翩舞蹈,旋转的镜头,最后回到一人。
这期间的起承转合都衔接的很恰当、很合适,这是令我的观赏感受,倍感细腻且舒服的原因。
曼喜和法拉麦,这两位老人都以独居示人,给人一种孤独感和寂寥感。
曼喜:缺少孩子的关心、关爱、陪伴;法拉麦:缺少妻子的关心、关爱,被父母包办婚姻。
前一晚的好友聚会到后一晚两人(曼喜和法拉麦)的邂逅,虽只认识一天,但顷刻之间两人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相互之间,把对方看的十分重要,两人共同拉家常、饮酒、吃晚餐、跳舞、修灯泡、淋浴,享受着如此甜蜜、惬意的夜生活。
但故事急转直下,这一切似乎来得如此之快,非常遗憾——法拉麦“离开”了,但这一晚似乎发生了但也没发生,一切又回归至原点,好比做了一场美梦,梦醒后的现实依旧是噩梦,不禁令人哀叹、戛然而止。
总的来说,个人比较喜欢这部影片,但看到了同类电影的影子,比如《从今以后》、《春行》,两部都是在讲述爱情,存在一些套路化。
与此同时,觉得这样简单的爱情转瞬即逝间很美好,虽有遗憾,但人在经历过后,永远把最好的“蛋糕”留给了“人世间”,值得我为这部电影打8分。
2024年上映的伊朗電影《我最喜歡的蛋糕》,是一部情感細膩的劇情片,探索家庭、年老與孤獨等議題。
這部電影不僅描繪了,現代伊朗老年人生活的孤獨,還強調了年輕一代,與老年人之間的代溝。
透過一個簡單的故事,影片呼籲對老年人群體的關懷與理解,試圖喚起觀眾對老年人,情感需求的關注。
#空巢老人現象與老年人孤獨問題在全球範圍內,隨著年輕人外出工作,和城市化發展,空巢老人:——與成年子女,分開居住的老年人,現象日益普遍。
這種現象,不僅在發達國家明顯存在,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逐漸成為社會問題。
許多老年人,在子女搬離後獨自生活,這導致了他們的孤獨感加劇,影響身心健康。
孤獨和社交孤立,已被證明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有負面影響,甚至增加了患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
因此,許多國家開始,推動社會關懷和支持服務,幫助老年人,重新建立社交聯繫,提升生活質量。
#伊朗自由和女權問題在伊朗,自1979年革命後,社會自由和女性權利遭受限制。
伊朗的女權,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了曲折變化。
近年來,隨著保守政策的加劇,女性在就業、教育和社會參與,方面的權利逐漸受限,例如必須佩戴頭巾的法律要求、限制女性在公共場所的行為等,使得女性的選擇自由,受到了嚴重影響。
儘管伊朗女性,在爭取權利方面不斷發聲,且有部分民間支持者試圖改革,但政府的保守政策,和宗教規範仍然,對女權進步形成強大阻力,使得女權和社會自由,在短期內難以取得突破性發展。
我最喜欢的蛋糕 (2024)7.82024 / 伊朗 法国 瑞典 德国 / 剧情 喜剧 / 玛利亚姆·莫哈达 贝塔什·萨奈哈 / 莉莉·法哈德普尔 埃斯梅尔·梅赫拉比
前半段温馨甜蜜还有笑点,在你以为老年恋爱要走向童话完美结局的时候,现实的棒子就当头砸来,就像那些你不得不接受的生活。
看完这个电影,你会明白,伊朗的女性可以干翻这个世界!
主创入场的时候,喊到两位导演的名字,掌声久久不断,最后导播的镜头落在两张空空的椅子上(他们俩个都被禁止出国)。
映后,主演举着导演的牌子,上台接受掌声。
这么一部温馨老年爱情犯罪片,伊朗政府到底怕什么呢,我们可能太懂他们怕什么了。
————————以下为剧透——————70岁的老太太mahin,爱美会做饭,但是寡居30年不搞对象,她的闺蜜都着急。
子女不在身边,空有一柜子漂亮衣服穿给谁看呢。
老头乐公园空空如也,Mahin勇敢追爱率先因为早起不能而受挫。
中途穿插干翻道德警察,救了头巾不标准的、着急非法恋爱的小姑娘一名!
退休餐厅里独自用餐的独居退伍大爷唤起了Mahin的雷达,她果断出击。
邀请到家之后,一个美妙的夜晚即将展开。
退伍大爷幽默体贴,帮Mahin修好了院子的灯。
30年的花园都是mahin的心血,树木掩映下他们吃了一个完美的晚餐。
Mahin邀请大爷跳舞,两个70岁人都很可爱。
舞罢的洗澡环节,简直精彩,即避免了互看身体的尴尬,也达到了refresh的目的。
(这里全场爆笑)退伍大爷换装期间,Mahin做了她最爱的蛋糕,这是她期待来访者的期待。
喊几声之后mahin发现退伍大爷没有回应,躺在床上的大爷并不是发出邀请,而是直接杀青!
Mahin悲伤痛苦,不能相信这个事实。
痛哭之后,她让她的一日爱人品尝了她的蛋糕,并且体面的把他留在了花园里。
结尾的处理干净利落,就像我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所有伊朗女性,所有的期待和结局,都可以埋葬。
————————我最喜欢的点:画面温馨明亮,台词幽默,不说苦难也不回避伊朗的现实,节奏很好。
最后埋人的时候非常体面!
评分:🌟🌟🌟🌟
这部电影是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我最期待的。
看完整个超出期待,投票我给了高分,扫了圈其他观影者的评价都不低。
编剧很牛!
(不剧透)影片中老人的恋爱超级甜!! 就像青涩的年轻人刚暧昧那样充满了迫不及待,每个细节都在表达“我很喜欢你”。
让人忍不住想跟着一起翩翩飞舞。
爱情和性分不开。
几个冲突点尤为惊喜,爆笑、伤心、遗憾,连“床戏”的处理都意犹未尽。
女主的设定很新颖,她勇敢、主动、有品位,年龄没有困住她爱的步伐,真想有人能一直吃她做的蛋糕,就像最后一个镜头,默默陪着她吧。
柏林的氛围极棒,观影时观众该笑就笑,该遗憾就唏嘘,极为沉浸。
结束后全场鼓掌两次。
一次为了他们的爱情,另一次为了创作团队的用心。
致敬团队,致敬没能到场的导演夫妇。
快!
上!
映!
吧!
影片不长,故事也很简单。
Mahin是一位70岁的老人,丈夫去世,女儿在国外,留守老太太优雅浪漫,偶然邂逅了一位出租车司机,他的绅士气质深深打动了Mahin,孤独三十年的Mahin准备为自己找一个伴侣,一个雨夜她邀请他去她家,她为他穿上漂亮的裙子,为他做最好吃的蛋糕,拿出珍藏许久的葡萄酒,她的热情、真诚还有美丽,让他认为遇见了一生中他最爱的女人。
这部电影没有提及政治题材,是一部纯粹表达老年人独居生活的情感作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上升,近年来表现此类作品的电影多了起来,中国上映的《我爱你》本人觉得比这部电影拍的生动感人,影片探索了孤独老人的爱情生活,告诉人们朴实无华实的爱情藏于生活困顿下的烟土尘埃,藏于日久天长的默默陪伴,暮年之恋往往比年轻人来得直接干脆。
电影亦或是文学都会彰显它的人文关怀,特别是近几年留守或独居老人的精神状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电影里的Mahin和常为戒都是孤独的老者,他们只身一人落寞无助,孤独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Mahin的孤独是浪漫的,哪怕是一个人也要活的精致,遇见中意的他毫不遮拦,大胆追爱,留他过夜,受邀洗澡,一起跳舞,我为你做我最喜欢的蛋糕,可惜你一口也没吃到,影片的高级在与孤独由一个人开始,曲终依然是Mahin孤独的背影,她鼓起三十年勇气奋力摆脱的孤独,最终还是与孤独相伴,不同的是这份孤独里有他的爱。
孤独到底是什么?
千百年来先贤们都在寻找答案:李白认为是“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苏轼认为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唐琬认为是“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
先哲梭罗认为孤独是以灵魂的形式接近自然,感知世间万物的力量。
尼采认为孤独并不可怕,它是万物的,亦是万物的终结。
马尔克斯认为生命从不曾离开过孤独而单独存在,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之隅。
从先人的诗作或书籍里我们获悉了孤独不是寂寞,孤独并不可怕,它将伴随我们一生,只有高贵的灵魂才有孤独感,孤独教会我们和自己独处,用生命感知大自然所馈赠的一切,孤独让我们学会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去体验生命带给我们的快感,而不仅仅像木偶一般活下去。
人只有学会孤独,和孤独相处,才能成为更好的的自己,才会遇见值得遇见的他。
影片中Mahin的孤独是精神上的孤独,她渴望爱,渴望被关怀,仅仅是短暂的“一夜情”,她也觉得此生值得,最后是她一个人孤独的背影,因为只有孤独是至死不渝的。
导演: 玛利亚姆·莫哈达 / 贝塔什·萨奈哈编剧: 玛利亚姆·莫哈达 / 贝塔什·萨奈哈主演: Lili Farhadpour / Esmaeel Mehrabi / Mohammad Heidari类型: 剧情 / 喜剧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 法国 / 瑞典 / 德国语言: 波斯语上映日期: 2024-02-16(柏林电影节)片长: 97分钟又名: My Favourite Cake / 黄昏的甜美生活(港)我最喜欢的蛋糕 剧情简介…. 玛欣因丈夫早逝、儿孙成年离家,生活仿佛单身独居女郎。
退休多年的她,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再与好友聚餐,安然而自得。
外人看来自由自在的日常,她却感到索然无味,望着街上结伴的人群,孤单涌上心头。
直到邂逅腼腆的出租车司机,有如遇见另一个寂寞的灵魂,她心血来潮邀请对方到家里共度夜晚,端出拿手蛋糕佐美酒,重温青春的舞蹈乐章。
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夜,将成为两人一生最难忘的时刻。
如果到了70岁,连纽带最紧密的亲情、再到友情也逐渐疏离的时候,我们还能拥有爱情吗?
有一个这样的夜晚。
其实是她谋划了一个白天的努力。
从偶然在餐厅听闻他是单身汉,到向餐厅老板打探他的出租车公司,到询问他的同事他几点返程,一只等到晚上,她终于跳上他的车,用有点天真俏皮的目光羞涩地盯着他,你可以送我回家吗?
她的目的其实是邀请他去家里,浪漫幽会的那种——如果邻居们知道了,可有的舌根子能嚼了。
计划平稳地进行着,当她穿着黄色波点裙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眼睛都亮了。
他修好了她花园里坏了很久的灯,她暗淡了数十年的夜晚,也亮了。
然后是葡萄酒、蛋糕、音乐、跳舞、聊天,不太熟练地用手机自拍合照,她期间还换了一件更优雅美丽的银色绸缎礼服,俩人喝醉了一起晕晕乎乎地穿着衣服坐在浴室被莲蓬头浇水(因为她说不好意思脱掉外衣让别人看到自己发胖的身材)。
他们一起狂欢,也一起湿漉漉:丈夫离开她30多年,孩子们移居国外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妻子提出离婚那刻他竟然感觉到解脱,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被爱过的感觉。
她的房子很大,装饰很温馨,也很空;他说,害怕一个人在房间里孤独地离去。
那晚,她的房间不再只有一个人,他身边也终于有了陪伴。
他们都拥有过一个“最好的夜晚”了。
冲着喜剧标签🏷去看的,但剧情和主调和喜剧一点关系也无。
讲的事是两个年迈独居、偶然相遇、一起度过了温馨一夜的老头和老太太的故事。
节奏很慢,但一点不啰嗦。
没有剧情的跌宕起伏,也没有杂七杂八的人物。
惊讶于自己竟然看完了。
脑袋第一个冒出的念头是:在国内环境下,无论如何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并非偏见。
试想国内有几个电影或电视剧以老人做主角,给以关注和特写?
即使老人出现在为数不多镜头里,大多也是“关系里拎不清”、家长里短、一地鸡毛的画面。
仿佛人老了,就只剩糊涂,而理性、情感、心理和需求就也完全老去了一样,淡化乃至消失。
谁在乎呢?
没人讲,老人自己也羞于启齿或觉表达出来尴尬矫情;当然也没人听,儿女就算想要孝顺,现实也很难关照到。
(故而可得,养儿不防老,防晒才防老;养儿也免不掉孤独,有分享有互动有陪伴才可以,这个伴可以是住在隔壁的老友,也可以是老伴儿,也可能有其他。
但小孩恐怕不太行)回到电影本身,故事背景在伊朗🇮🇷,很意外竟然能讲老太太在公园里对抗警察、维护没带好头巾单独出行的年轻女性;竟然能拍老太太上街找老伴儿、还敢把刚认识的一个老头带回家,一起跳舞一起洗澡。
印象中的🇮🇷,封闭且有很多不可理喻的可怕管束,对女性尤其恐怖,但电影竟然能拍到这个程度,真是惊喜。
影片最后,老头意外去世,温馨的夜晚戛然而止,留给老太太的仿佛是一场梦,两人模糊的合照、模糊的记忆,以及继续漫长的孤独。
相较之下,老头是幸福的,孤苦了一辈子,却在最后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夜,被老太太葬在了他喜欢的花园里。
结尾很艺术。
不过也很难想象,如果不这么结局,又会是怎样?
美好时光,譬如朝露,如梦如幻,得之幸已,不可长久。
PS:记录和化用一句影评,希望像老太太一样,年岁渐长,智慧和勇气日增,畏惧的东西越来越少,不管是道德警察、社会规训、自己内心的束缚,还是其他什么。
《我最喜欢的蛋糕》所讲述的故事,是我曾经想到的一种形式。
老年情侣突然诀别的故事,以甜蜜过渡祭祀死亡,带着忧伤残酷的意味。
我真的很喜欢这部伊朗电影啊,以风烛残年最后的激情,来歌颂追求真挚之爱的自由与美好。
电影以轻盈的节奏铺垫悬疑的调子,即便早已猜出几分结局,却依然将主角奋不顾身的爱,表现得特别动人。
老年困境之中的寂寞滋味,在所谓的风轻云淡之中,对于自我内心与身体需求的渴望,变成一种压抑的奢望。
玛欣的勇敢是珍贵的本质,勇敢的为不公发声,为自己寻找合眼缘的爱人,这种勇敢是一种被压抑的释放,经历过自由的人似乎更理解勇敢的重要意义。
只是被打断的爱情已然成为了她命运的伏笔,在重生活力的美好一夜之后,依然无法送出对于爱人做出的最喜欢的蛋糕。
以轻盈的形式开始,最后是满心感慨的结束,这部伊朗电影以极简的人物关系,构筑出跨越时代的困境与无奈。
对于生活状态的无奈,对于感情选择的无奈,对于不同关系的无奈,对于生命选择的无奈。
这种无力感在主角不同境遇之中,都以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奋力抵抗,只是命运总像是在开一场玩笑。
要经历多少才能真正被善待?
要怎样才能给自己一个圆满的终章?
玛欣用自己的勇气给了法拉马兹一个幸福的终点,而玛欣依然要用自己去渡劫内心余生的苦痛。
真的好喜欢他们相遇的那段时光,让暮年的韶华碰撞出斑斓的色彩,饮酒畅谈纵情欢歌,这是人生难得尽兴的时刻,是绝对值得他们铭记一生的记忆。
两个主角以个人魅力与对白,直抒未曾直表的复杂背景,简单如烈火的爱,烧灼的是时代之中小人物阵痛的感怀。
一夜的尽兴换不来完美的结局,也换不来一张不模糊的照片,一切都像是浮华迷醉的幻像一场,塞进情人嘴里的蛋糕,是这段短暂情缘对于玛欣来说最重要的纪念。
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即便残酷,却很深刻。
丈夫早逝的玛欣已到退休之年,每天她都睡到中午自然醒,然后和朋友们聚会交谈。
平静如水的单身生活让她感到孤独,加上儿女也住在国外,生活中总是缺乏可以深度交往的对象。
但就在一个平常的日子,玛欣在饭店独自吃饭时遇到了同样孤身一人的出租车司机。
在他们的交谈中,双方内心都觉得对方是自己一直渴望遇到的意外惊喜。
玛欣也邀请司机回家共度夜晚,他们跳舞,彻夜聊天,品尝美食,就好像热恋的情侣。
可是,不幸的是,他们之间的情愫却永远停在了那个夜晚。
而玛欣那块最喜爱的蛋糕也没能送到爱人的口中。
电影中最触动我的地方,一个是老人们合衣一起沐浴的场景,害羞而体面的传达对对方身体和人本身的爱意。
另一个是玛欣亲吻司机的额头,并将他的尸体埋葬在自家花园里(司机因为吃药喝酒产生的副作用不幸死去,也可能是因为太快乐突发恶疾死去)。
感觉司机选择吃药喝酒之后,就已经看淡了副作用和生死,正如他自己说的,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那为什么不把握住此刻的快乐。
最近很喜欢这种淡淡的黄昏恋电影,感觉老人们的爱情和年轻人一样炙热,可能还更加纯粹。
在拥有了阅历和时光的雕琢之后,老人们灵魂之间的共振更加难得可贵。
或许因为时间太宝贵了,我们更愿意珍惜对方,勇敢付出自己。
To the best night of my life.
只是平淡的讲述一个人孤独、相遇,再到孤独的过程,有佳句无佳章。而那些浮过的政治性画面即使无意触碰,也早已作为他们日常的一部分了
Summeriff# 屋内的摄影机调度还是蛮好,空房一人-即兴双人-回到一人,如果执行成一整个长镜头就像一场梦了。喝酒血压冷水澡三件套,将人与美好带走的政治强度——更应该将餐桌戏后置,拿掉前面的道德工具人。
#74th Berlinale Competition# 4/10 不断在最为幸福的时刻予以毁灭,本身就是极为残暴的。
是那些不道德的让我感受活着。
Rise | 难看加政治等于更难看
74 Berlinale 08 孤独足够长 对于陪伴的感恩溢出屏幕。喜欢的对白记录,两个老人吃完饭跳完舞准备进卧室之前准备一起洗个澡 “西方电影里面的男女总是一起洗澡,但他们不给彼此刷背”,截至Berlinale开幕,两位导演还被当局扣押。。。。
普通的日常,我每天都是,这电影没多少期待的
聒噪的顺拐的段子
老妇聊发少女春,看老房子着火也太好玩了!等我七十岁了也要这么没羞没臊的约(约死了可不关我事)
巧思在于把伊朗的政治局势做成一种恐怖的气氛,年轻一代移民造成老人空巢,压迫不仅来自道德警察还有邻居的监视,歌舞桥段一方面隐喻性爱戏,另一方面隐喻来自上一辈人的反抗
“今晚我不会开回去了…..””我担心一个人死在家里没人会知道…..””把酒埋在院子里就不会被警察发现…..””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夜晚”
今年柏林的《过往人生》。优缺点也都挺像的。独特的视角、凝缩的剧作、点到为止的轻盈,以及藏在背后的庞大的后缀。导演层面差了点,调度太basic了。整体笑点其实还挺密集的,也让人看到了伊朗社会不常见的一面。不是什么特别深刻厚重的作品,但没让人觉得无聊就已经胜过一大堆装腔作势自说自话的电影了。
15 Jan 2025。有幾幕簡直像明信片那樣漂亮 可能正因為人性的複雜 才不會想明白為啥選中了這個小老頭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click吧)就這麼一個瞬間就想這麼幹?老了真的會這麼孤獨啊。
只能说是讲了很平静的一个故事。。
我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今晚,去你家最合适的时机是现在。切好了蛋糕塞进我苦涩的嘴里,修好了路灯照亮你寂寞的庭院。越是相爱我们越能酿出甘甜的美酒,越是纵舞道德警察越得逼迫我们结婚。你是织好没人看的毛毯,成熟没人摘的蔬菜。我害怕的是独自死去,幸好躺在种花有点大的坑里,拍下了那模糊的遗像。
老年的孤独和陪伴,起码开心过,即使短暂。淡化社会对女性的约束,老年反而超越不合理的道德规约,在自我的“庭院”里享乐。和《黑鸟黑鸟黑莓》同样关注老年的爱情和欲望。
良夜不能留……
轻松小品,开头姐妹聚会太爱。在被审视的社会里直视老年女性的欲望与生活。充斥着惴惴不安的幸福,更多的是深深的寂寞。
wonderful movie, great performance 老演员的表演太令人动容了,不只是climax,中间保下头巾女孩时望向女孩那个眼神,丰富细腻的层次,直接让人飙泪。——虽然没有太煽情,但是那终于还是没有真正吃到的蛋糕,太让人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