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歌剧魅影之皇家阿尔伯特大厅现场演出版

主演:莱明·卡莱姆罗,席爱拉·博格斯,哈德利·弗雷泽,Sergei Polunin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热门推荐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剧照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2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3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4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5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6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3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4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5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6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7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8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19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剧照 NO.20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剧情介绍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场为庆祝音乐剧《剧院魅影》成功上演25周年的特别演出,地点在英国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活动于2011年10月1日晚、次日下午和晚上,一共进行了3场声势浩大的演出,为到场的音乐剧迷们奉献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演出同时,其 实况录像也在英美的大银幕上映。 阵容方面,伊朗裔加拿大音乐剧男演员Ramin Karimloo领衔主演男主角幽灵(The Phantom),美国音乐剧女演员Sierra Boggess饰演女主角克里斯蒂(Christine Daaé)。两人在韦伯2010年的一部作为《剧院魅影》续集的新剧《魅影:爱无止尽》(Love Never Dies)中,曾联袂合作,是《Love Never Dies》伦敦首演版的男女主角。而在此之前,Ramin Karimloo曾在07至09年《剧院魅影》伦敦版...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小城之春超凡战队苍色骑士Hello!树先生波尔达克第二季牛气冲天的Riam刺客列传之龙血玄黄世界奇妙物语2010秋之特别篇梦魇三鬼界超级混蛋翻叮一族乡村名流假日旅途:希腊之旅克拉伦斯之书哈迪兄弟第三季青恋白蛇2:青蛇劫起谁来倾听毁灭之路罗马浴场律政新人王II不可饶恕龚囝亦叶亦花40个白日梦爱情游戏我的未来谁做主武士摇滚渴望城市2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长篇影评

 1 ) 个人观后随手记

因为心血来潮买了门票,担心会有听不懂于是下载了。

结果发现每一句都会背,当初04年的电影版刷了3、4次,当时的惊艳到起鸡皮的感觉突然又记得了。

而回想起高二时语文周的舞台剧,突然觉得自己真的是活在一群牛人当中……现在回想起来,最初看电影版的,那种到底是该专心听歌呢还是研究超华丽布景呢好纠结啊的心情真是太幸福了。

当初初发现一种完全没接触过的美好事物,那种难以自拔的沉醉与荡漾,能与之相对的,也只有那种一次又一次重复时,发现新的小细节和再次回顾个人最爱的惊喜与感动。

好的作品总是这样,持久弥新地打动观众。

当然,这和机缘也有关系、和个人兴趣得关系就更大了。

 2 ) 为何容貌丑陋、行事乖张的男主能打动全球观众的心

作为全球四大音乐剧之一,《歌剧魅影》是音乐剧大师韦伯的代表作。

自1986年在伦敦首映以来,凭借全剧几乎首首都动听的歌曲唱段、炫目华丽的舞台布景和服装,以及神秘浪漫的故事情节至今长演不衰,票房极为卖座。

《歌剧魅影》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巴黎歌剧院。

传说剧院内隐藏着一位“幽灵”,他不时恫吓剧团众人,同时也才华横溢,对于艺术有着极高的造诣。

他虽然从不露面,神出鬼没,却是整个剧院的真正“统治者”。

而这位“幽灵”爱上了剧团的芭蕾舞女演员克里斯汀。

为了帮助心爱的女子展露头角,他施以手段使她成为歌唱新星,但成名后的克里斯汀却与子爵相爱。

于是感觉受到背叛的“幽灵”为了夺回爱情,开始惩罚子爵和克里斯汀,在剧院里掀起了恐怖与杀戮......用三角恋的形式来彰显戏剧的冲突和纠结,凸显恋人间爱情的珍贵早已司空见惯到被说“老土”的程度了。

坦白地说,如果《歌剧魅影》用和其他爱情故事一样的常规视角,着重去讲述女主角克里斯汀和子爵如何克服来自“幽灵”制造的艰难险阻,用真爱战胜一切。

那么《歌剧魅影》极有可能早已“泯然众剧”,无法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剧。

因为王子与公主相爱,真爱战胜魔鬼的童话式剧情实在是激不起观众们长久的回味。

而幸好这部音乐剧如同它的名字《歌剧魅影》,选择以“幽灵”也就是魅影作为全剧的绝对主角来演绎这个故事,于是平淡无新意的剧情迸发了不一样的效果,但在创作上以这样一个非正面人物作为主角,同样也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首先,作为一个反派,魅影在全剧中几乎没有干过一件像样的好事。

轻则随意威胁剧团经理按照他的意愿行事,或者随时随地绑架操控女主角,意欲拆散一对有情人。

重则他滥杀无辜,两条人命握在其手。

其次,一般对于干了诸多坏事的反派,如果编剧给加光环一定会用上“颜即正义”的滤镜效果,然而摘下面具的魅影相貌畸形丑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容貌内心都扭曲阴暗的人物在过去三十四年成为音乐剧史上最经典的人物之一,虽然没有得到女主的爱情,却赚到了全球无数观众的眼泪。

他的爱情悲剧比女主与子爵的大团圆结局更让人揪心唏嘘不已。

可见《歌剧魅影》的成功,其决定性因素便在于魅影这个人物的塑造动人与否。

那么这样一个打着黑暗恐怖烙印的“反面人物”究竟是如何打动了所有人的心呢?

虽然魅影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但剧作家对其性格的塑造是丰富而立体的,并非是为坏而坏的扁平化处理。

在137分钟的音乐剧里,观众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个人物可怜的一面、可爱的一面和可憎可悲的一面,由此对魅影的命运产生更深的思考。

如果人真有原罪,那么天生容貌畸形便是魅影的原罪,成为他所有痛苦和不幸的源头。

因为容貌,连母亲都厌恶他;因为容貌,他沦落在马戏团被当作“怪物”关在笼子里供别人消遣,受尽非人折磨。

幸亏他够聪明逃了出来,在巴黎歌剧院的地下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将半张畸形的脸隐藏在面具背后,让旁人再也不能看见他、自然也没有人再歧视伤害他。

而魅影在自述悲惨身世时,不仅勾起了女主的同情,也成功引发了舞台下观众的怜悯。

而魅影的另一大魅力之处便在于其对女主的深情,类似偶像剧中霸道总裁的设定。

他暗中教导克里斯汀唱歌,成为她的音乐天使,让孤苦无依的她感到不再孤单。

为了克里斯汀可以实现歌唱的梦想,站在更大的舞台,他吓跑剧团的首席女演员,帮助克里斯汀得到女主角的机会。

而当首席女演员回到剧团,意欲排挤羞辱克里斯汀的时候,也是魅影出现解围。

正如克里斯汀所唱的那样,魅影是她的音乐天使,指引过她,也保护她。

而对于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来说,深情男主的设定永远能激发她们对角色的好感。

但即便拥有惊人的才华、安宁的栖身之所和对爱情的向往,却已经无法抹去过往残酷命运留给他的诅咒。

施暴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能毁灭受害人纯良的一面,还能激发人性中暗黑的一面,制造出一个新的潜在施暴者——魅影就是这样成为了一个不自觉的新施暴者。

为了让整个剧团从属于他的控制之下,他在剧院里制造一连串的神秘诡异事件。

他不能接受克里斯汀与子爵相爱的事实,绑架、操控、死亡威胁轮番上阵。

过程中,甚至随意杀戮无辜的人。

这样的暴力行事作风很难说不是源自于魅影自己的人生体验——如果不服从命令,那就让你见识可怕的后果,直至对方屈服为止。

魅影的相处模式里只有命令与服从。

即便是与心之所爱的克里斯汀相处,这样的行为意识也总是不经意流露。

当被克里斯汀揭下面具,暴露自己真实的面容时,魅影的下意识反应是推倒女主,掐住她的脖子,厉声斥责她的行为。

如果说揭开面具前的克里斯汀因为仰慕他的音乐才华、天籁般的嗓音而对魅影哪怕有过一丝男女好感。

那么这个反应直接让女主对他的感情停留在了敬畏和恐惧,无法再向前一步。

不仅是因为魅影扭曲可怖的容貌,更多的是因为他近乎暴虐的行为。

在这里,创作者并没有因为主角光环或者要强调男主角对女主的爱而美化其行为,而是始终让人物的言行符合他的背景设定。

这样做不仅没有让观众觉得魅影的爱有一丝一毫减少,反而更能够理解男主爱情的悲剧性,为其不幸的命运唏嘘——半生被残酷的世界和人心所伤,渴望爱却又不懂得如何去爱,伤人伤己,最后只能错失真爱。

然而仅仅只是通过悲惨无奈的命运设定,让反派呈现复杂的心理变化,虽然可以让角色丰富立体,引发观众的怜惜之情,但还不足以成就魅影这个角色的经典隽永。

当最后一幕,魅影放开子爵,示意他带走克里斯汀,选择成全两人的爱情时,这个人物才真正在观众心中烙印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为什么?!

当富有的人布施钱财时,我们虽然也会赞叹富人的爱心,但绝没有一个贫穷潦倒的人献出所有来得震撼。

当一个极度渴望爱情,为此卑微付出的人选择主动放手成全,也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魅影就是如此。

克里斯汀视魅影为音乐天使,而事实上,魅影也视克里斯汀为他的音乐天使。

她的出现不仅让他第一次有了想要去爱的念头,她的歌声和天赋更让他的音乐才思如泉涌。

他付出心血栽培教导她在音乐上有所建树,不仅仅因为克里斯汀是自己爱慕的人也是缪斯女神般的存在,是阴暗人生中唯一的光亮,因而百般不能放手。

他认为的爱情是全心全意为对方付出所有,对方也应该全心全意爱自己,如同他在《歌剧魅影》主题曲中不断对克里斯汀唱的:“Sing for me/为我而唱”。

既然我已付出,那你必须报以同样的回报。

所以,他会认为子爵的出现无非是仗着英俊的皮囊,夺走了他的爱,而克里斯汀喜欢子爵是对自己付出的背叛,所以他们都必须受到惩罚。

这是非常浅层的爱的逻辑,也再次印证了魅影渴望爱却又不懂爱的性格悲剧。

最终,当他掳走女主,并准备用绳索吊死子爵时,魅影给了克里斯汀两个选择——用子爵的生命换取她的自由,或者终身陪伴自己,换取子爵的生命。

在此音乐剧以三重唱的形式,让三个人表现出各自挣扎激烈的情感冲突。

子爵情愿死也不愿心爱的人牺牲自己。

克里斯汀对魅影的感情从恩师之情、悲苦遭遇的怜悯彻底转化为仇恨,而同时又担心爱人的安危。

而魅影则不断催促着克里斯汀,他要分开这对有情人。

然而出乎魅影意料的是,克里斯汀选择面对他令人恐惧的脸并主动亲吻了他,以此无声的举动宣告愿意成为自己的新娘。

这一吻虽然不能让魅影变成王子,但却涤荡了他的灵魂,让他终于理解爱不是占有,也是成全和牺牲。

他放走了这对有情人。

在空无一人的地下室,外面是此起彼伏追捕他的叫喊声,魅影吟唱起《The music of the Night/夜之乐章》,“一切都已结束.....”,亲口为自己的爱情划下句号。

这一刻人性自我的善战胜恶,让魅影的人物形象成为观众记忆中的永恒。

如果没有最后一幕人性升华的转折之笔,同样的结局改为魅影被制服,子爵和克里斯汀得救,那整个《歌剧魅影》的经典程度可能都要打上些折扣。

第一次看《歌剧魅影》的时候,迷恋的是剧中每一首好听的歌曲,悬疑的剧情,感动的是魅影的痴情和成全,女主和子爵相爱的美好。

第二次看的时候,歌曲依然动听不厌,三角恋的剧情也已熟悉于心,那些爱情的桥段已不能再让人怦然心动,而唯独魅影这个人物依然能让人动容。

在他的身上能映照出每个人成长的影子——人生路上,我们都有过某些时刻像魅影一样,被命运或他人所伤,也曾想奋力去爱、去拥抱一切美好。

克里斯汀就好比我们人生路上想要得到的那个美好,可能是梦想的事或人,然而奋力过后依然无法实现。

我们也曾像魅影那样愤怒和不甘,但最终与自己和解,选择祝福和放下。

不是认命而是懂得即便没有开花结果的爱和付出也是可贵的。

这也许就是魅影这个人物数十年来赢得全球剧迷深爱的原因。

任何一个隽永的角色是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自己。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3 ) 伦敦首刷,二刷25周年版

真的是太棒了!

先在伦敦女王陛下剧院看的现场,当晚又刷了这个25周年纪念版。

有了字幕对剧情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帮助,而且近距离看到演员的表情新发现很多笑点,比如卡洛丽塔夫妻和那对剧场经理都是活宝hh。

Phantom的毁容妆做的也很好,难怪会吓到16岁天真不谙世事的Christine。

第一幕中的地下迷宫太梦幻了,现场效果一级棒,全场最佳!

缓缓上升的哥特风的蜡烛架,晃荡于氤氲着迷雾的水面的灯光,游荡于水面缱绻前行的一叶扁舟,以及船上Phantom和Christine的深情对唱,真是将浪漫主义发挥到极致了。

一开始的Think of Me 和 主旋律Phantom of the Opera真的是好听哭了,每每响起都浑身颤栗。

Phantom of the Opera的每次响起都意味着Phantom 的身姿或是声音的出现,我情不自禁巴着椅子死死盯着舞台看hhh。

可以说歌剧魅影经久不衰,在伦敦上演的每场几乎都座无虚席是由三大法宝的:浪漫主义、神秘色彩、内涵歌词。

浪漫主义显见于女主与男一男二中的徘徊于纠结。

在看歌剧魅影前,我本以为这是个相爱却因为世俗原因相处如泰坦尼克号一样短暂的一段爱情,可是看完之后却发现Christine的爱情线一直都挺稳定明显的。

Christine对Phantom 从一开始的对把Phantom当作是angel of music的憧憬和仰慕,到把Phantom当作是父亲的替代来寄托思念和情感,到之后Phantom 杀人之后的厌恶以及联系到P丑恶的外貌后的恐惧,再到最后聆听了P痛苦的身世和内心自白而产生的同情但仍是拒绝了P的爱慕。

这条情感线恐怕最接近爱情的就是P对C来说还是angel的时候,只可惜P自身扭曲的性格所带来的对人命的残忍和对Christine的控制欲让C和P成为只能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一个光明,一个黑夜。

R应该是真爱C的,这点从49后R坚持拍下那个猴子也是可以窥见的。

至于C的情感,至少在这剧里我是说不清的,对于一个未涉世事,沉迷于歌唱与舞蹈的16岁少女来说,对R究竟是青梅竹马的感情再到爱情,还是因为恐惧P而适逢R的表白而逃进R的庇护,也许以后我更懂爱情再来回答吧哈哈。

所以可以说歌剧魅影某种程度上是Phantom的爱情独角戏,爱却求而不得,控制爱人却无奈忍痛放手,Phantom在这之间心思的百般转折可能才是这剧浪漫主义的核心所在:一个强大如神祇的男人痛苦而不得的爱,是不是很吸引人?

接着是神秘主义。

Phantom无论从身份,在剧场可以做到如入无人之境般的自由出入,不现身而为了Christine威胁剧场其他人员,以及那经典的银白色半脸面具都深深的加强着这个男人身上的神秘气息。

其实直到剧结束,观众们仍然对Phantom知之甚少,唯了解Phantom 天生丑恶外貌后的多年痛苦,在建筑、歌剧等领域如天才般的创作,以及对Christine深沉的爱。

除了对Christine时常产生得近乎于卑微的祈求的自白,Phantom在他人面前都是意气风发的自信和掌控,让观众很容易为Phantom沉迷。

最后是内涵歌词。

值得注意的是,剧中的每一段戏中戏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符合着这一幕的主题,并将具体的含义隐藏在歌词里,隐晦的表达着主演的内心,值得反复刷。

而且据说剧中有多处性暗示,虽然我还真没发现多少lol。。

看来我是太嫩了hhh这个25周年版结尾还有个巨大的彩蛋,P扮演者五代同堂,太精彩了!

 4 ) 重观《歌剧魅影》有感

歌剧魅影之所以这么受人欢迎,可能是因为女生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Christine,而男生很容易把自己代入魅影的角色;也可能是因为剧中的男女主角都能带给观众共鸣吧。

魅影爱慕Christine,却又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他对Christine的爱,更多地存在着一种占有欲或控制欲,他想让Christine成为自己的双手,为自己谱写的音乐插上翅膀。

然而,爱从不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般的给予便期待理所当然的回报,而等需要理解对方的内心。

难怪Christine更多地把魅影当作自己的父亲或导师,对他怀有感激与恐惧混杂的情绪,却不会将他视作自己的恋人。

魅影这一形象,与《哈利·波特》中的斯内普有点相像,那希望用詹姆和哈利的生命换取莉莉性命时的斯内普,其实并非真正地爱着莉莉,在邓布利多的指引下才逐渐明白,爱是付出,也是成全。

然而,从没有被别人爱过的魅影又如何懂得怎样去爱别人呢?

看见他在戏中颤抖地与Christine双手相握时,在最后一刻才轻声说出“Christine, I love you”时,才体会到他内心的卑微与无言之痛。

魅影又像极了《基地》中的骡,何尝不是个值得同情的角色呢?

Christine最终选择了子爵,但退还魅影的戒指时又眼含泪水,大概是因为她清楚,魅影才是她灵魂深处渴望的伴侣吧?

我们又何尝不是Christine,不敢直面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最终转头面向了现实与浮华。

 5 )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三部门槛作品小点评

数不清25th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记不得在Broadway45街试图堵Hugh叔去了多少次。

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定期疯魔一阵。

这两天又在重温,决定写个安利向的小点评介绍一下POTO的三部门槛作品——25周年纪念演出,04年电影,原作小说。

      1. 音乐剧《歌剧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简称25th)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简称POTO)大概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音乐剧No.1 不得不归功于韦伯的改编。

现在能找到的POTO衍生品真的是恒河沙数……各种版本的电影,小说,专辑,油管上(来源不太老实的)视频……咳咳……把25th放在门槛作的位置是因为这张DVD是目前唯一一版官方摄影!

虽然布景用大屏幕偷懒,舞台效果又像春晚似的,可这是官摄啊!

声音清晰镜头多变还有结尾彩蛋,买一张碟可以舔无数次,这么好的安利客官不来一发吗 (*´∀`*)    这里多说几句,其实说25AC是唯一的官摄版不太准确。

韦爵爷在几年前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搞了个POTO的续集出来,只能说他作为同人作者太敬业……这个续集也是有澳洲官摄版的,之前在伦敦首演的两名主演卡司还是25th的原班人马。

续集名叫Love Never Dies真爱不死,由于剧情狗血纠结天雷滚滚,大家又亲切地称之为老不死 = = 不过里面有一首小黄歌曲Beneath a Moonless Sky非常脍炙人口又被称为“月黑风高”,羞耻度甚至超过原版的Point of No Return……好孩子就不用特意去听了 ╮( ̄▽ ̄")╭       话题拉回来说25周年,Phantom的卡司是Ramin Karimloo(圈内昵称拉面),Christine的卡司是Sierra Boggess(昵称人鱼),Raoul的卡司Hadley Fraser(昵称肉排)这三个人关系实在非常好尤其是Ramin和Hadley认识十几年的深厚友情非常为人津津乐道,据说肉排出演25th的子爵也是拉面积极争取来的。

人鱼和拉面的组合也总是比别的组合更有火花一些,具体细节在后面讲。

      25th音乐剧部分和其他每一版音乐剧大致都是一样的,所以带点私货说几个我很喜欢的情节吧。

在Broadway看现场版的时候Phantom of the Opera的duet一响起来我就起了一身鸟肌哭出来了。

在最著名的段落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和the Music of the Night之后有一处我非常喜欢的细节:C把E的面具揭下,E愤怒地唱过“Damn you! You little prying Pandora!”之后,又卑微委婉地唱着"but secretly,yearns for heaven..." 小C把手边的面具递给他…… 想到之前的duet里有那句"I am the mask you wear"总会非常感慨    之后就是对纯血饭桶粉来说有点丧病的All I ask of you……尽管如此,听到子爵唱 “Let me be your shelter, let me be your light”……“I'm here, with you, beside you, to guard you and to guide you” 还是真心苏了一下 > < 然后在Don Juan演出后听Erik带着乞求地对Christine唱着 “Say you'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 time...Lead me, save me from my solitude...” 真是太催泪 QAQQQ       这里必须说一下25th的与众不同之处……拉面和人鱼的组合真是有爱。

每次Phantom的声音在背景响起的时候小C的眼神都不一样啊。

这版在我心中的地位是EC圣经(毕竟POTO原著和音乐剧改编都还是偏向RC的)25th里各种演员临场发挥的别的版本里没有的细节就格外地戳人    第四场地下宫殿the Music of the Night 唱完后Phantom把昏迷的小C用公主抱抱起来了 >/////< 救命我的少女心……而且之前在小船上铺了外衣,把小C放上船后还为她盖上。

最后Christine把戒指还给Erik离开之前,深深亲吻了他的手。

唱起本该是和Raoul的合唱时,眼神是看着Erik的!

走得那叫一个恋恋不舍…… “Say you'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time... say the word and I will follow you...” (PД`q。

) (PД`q。

) (PД`q。

) loop完这段我觉得我还能再爱POTO几十年!

         在演出结束的谢幕之后,韦伯爵爷穿着一身亮骚蓝的衣服登场,感谢了一遍全体斯达夫之后带着25年前的原班卡司上台,接着是那段著名的莎拉布莱曼和四个魅影的合唱……能在官摄上看到Anthony Warlow和JOJ大叔实在太让人激动,我真的一点儿也不介意25AC变成一台春晚真的 QAQ    题外话说一句,当年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时候一直在笑Peter Joback的公鸭嗓夹在两个神级Phantom之间被爆出几条街实在太惨痛www 没想到多年之后他成为了我的大墙头还是第一个现场版Phantom,真是打脸啪啪响啊哈哈哈…… 不过不得不说25AC里他一开口我都想堵耳朵,因为被质疑“唱得神马玩意儿”所以圈中给他的昵称是“神马叔”……可现在嗓音非常清晰圆润拿捏有度,这些年进步太大了。

而且人超级nice!

每次堵到他都会和我聊好久 (*´∀`*) 要是豆瓣评论能加图的话真想炫耀一下我的签名和合影……       ——————————————————————————————————————      2. 2004年版电影《歌剧魅影》       虽然歌剧魅影的电影各国共拍过十几版,不过一说起“电影版”大家想到的基本都是04版。

本来我没计划加这部,不过想到很多很多小伙伴都是由这部电影才知道歌剧魅影的,历数门槛作的时候还是应该算它一份。

总之作为普及性作品可以一看?

简短地评论几句从字数就可以看出我的爱不足ww    先从优点说起吧。

电影是base在音乐剧上的,著名的唱段基本全收了,而且布景和效果远比音乐剧的舞台布景要丰富,服饰也同样精美华丽。

男女主演的颜都无可挑剔,女主角年轻的脸庞打上灯光像天使一样,虽然演技生嫩,不过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真是好看。

开口唱的也是不错的。

Phantom帅到不像Phantom……仅凭一张脸就足够让C跟着走了。

只带个面具不画毁容装就算了,一开口简直没法听_(:3 ゝ∠ )_ 比25th的Peter Joback还要不入耳……虽说他是唱摇滚出身,可拉面也是摇滚出身啊!

第一个为音乐剧奠基的神Phantom MC爷爷还是演电视剧出身呢!

【↑ 因为04电影版Phantom唱得过于不好听,网上有大神做了用伦敦首演的录音配上电影影像的视频……效果太明显了!

人艰不拆啊哈哈哈】       另外剧情方面也有不少原创。

有些生动诙谐,有些画蛇添足,有些是比较明显的OOC…… 我个人比较不满的是电影对Carlotta的塑造。

原作里Carlotta是一个虽然缺乏演技,但演唱精准得“像机器一样”的Prima Donna。

音乐剧把她的形象诙谐化了,而电影里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个粗鄙的角色。

不但过于情绪化,试图吸引每个男人的注意,甚至排练中有非常unprofessional的表现,连唱功也让人皱眉……哪有一点Prima Donna的样子。

   其他还有不少让人出戏的情节: 在开头RC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王子一样的Raoul走过Christine旁边而没有认出她,这里给了一个Christine伤心失落的镜头……可原作里明明是反过来的orz 后面C要掀E的面具的时候E也根本没躲,还闭着眼很享受的样子,然后被看到脸的时候就开始发狂。

太不make sense了。

   而所有改编中最不能接受的是结尾代表RC幸福婚姻几十年的墓碑镜头……简直人干事啊???

哪个编剧写的放学后不要跑我们操场上见 QAQQQ             ——————————————————————————————————————      3. Gaston Leroux所著《歌剧魅影》原作小说       其实我是先看过音乐剧才去补小说的。

到现在音乐剧看过十几遍小说也只看过两三遍而已。

不得不说文字所能表达的感情比影像还是要细腻丰富得多,小说中对子爵和Phantom的描写都非常细致动人。

但不知为什么对小C心理的直接描写相对有些少,她对Erik的恐惧,崇拜,尊敬,同情……都只能模糊地感受到,她的感情没有一个清晰的定论。

这也可能是原作者有意而为之的。

   另一个看原作的理由是这里有被音乐剧删掉的线索人物“波斯人”Daroga,音乐剧里他的角色被Madam Giry兼任了。

从他的叙述中可以看到Erik早期在波斯王国的经历,只言片语就够粉丝们开出无数脑洞了……          私心摘一些印象很深的片段出来。

      Raoul在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纯洁,坚贞,陷入热烈爱情的法国贵族青年。

既勇敢又柔弱。

有美好高贵的品德,又像从未远离过母亲一样地天真。

这里前两段是他重遇Christine时坠入爱河。

第三段是Christine失踪后他追着神秘的马车看她远去。

   【他感觉自己那颗年轻而单纯的心已不再属于自己。

那个幼年相识的克里斯汀娜,再度与她相逢时,拉乌尔曾努力不让自己爱上她。

他用理智驱赶着心中那份温柔的情感,因为他不可想象会与一名歌女终身为伴,而他曾立下誓言,一生只爱成为自己妻子的女人。

然而,这股柔情吞噬着他的灵魂,那强烈的感觉疯狂地折磨着他。

拉乌尔的胸口一阵绞痛,仿佛有人拿刀剖开他的胸膛,把他的心赤裸裸地取走。

而巨大的空洞使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永远只能由另一个人的心来填补!

这些心理感受恐怕不是心理学家能轻易解释的,唯有那些真爱过的人才懂得体会这种习惯称作“一见钟情”的奇妙感觉。

】    【当拉乌尔第一次在巴黎歌剧院见到她时,深为她的美貌打动,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当年的情景,但最令他惊讶不已的却是她在音乐上的退步,她似乎完全丧失了昔日的天赋。

他再次来听她的演唱,跟着她到后台,在布景后面等她,想引起她的注意。

他不止一次尾随其后一直走到她的化妆室门口,而她却丝毫没有觉察。

她似乎目中无人,对一切都漠然视之。

拉乌尔非常痛苦,她是那么美丽,而自己却又那么胆怯,不敢承认对她的爱。

饯别晚会那一夜的演出仿佛是晴天劈雳,天堂的大门被豁然打开,天使的声音让众人迷醉,也让他的心再也经不起一丝折磨,疲惫极了……】    【他还在喊:克里斯汀娜!

……没有任何回应,空旷的街道上只剩下他孤单的身影。

他绝望地看着布满星辰的夜空,疯狂地捶打着自己滚烫的胸脯。

他爱,却没有被爱!

】             至于Erik……虽然我前面说小说里对Christine的心理描写很少,但Erik的戏份才是最少的。

对他最直接的印象仅来自于一切结束后他和波斯人的一段对话。

可是这段对话真是太过直击人心。

第三遍重温时我还是看的忍不住,在地铁上就哭花了脸。

      【“爱情……达洛加……我为情而死……我爱得不能自拔!

……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我依然爱她!

达洛加,既然我快死了,告诉你也无妨……你知道吗?

当她允许我吻她的时候,她是那么地美丽!

那竟是永别的吻!

……也是我的初吻……达洛加,第一次,你知道吗?

我第一次吻一个女人……一个活生生的女人……她是那么地美丽,却又是那么地冰冷……”】    【“她站在那儿,真实地站在那儿,像个真正的未婚妻在等待她的未婚夫。

而当我像小孩一般走到她面前时,她并不躲开……她始终站在那儿,甚至,达洛加……她的额头有那么一点点……哦!

不多……可是,有那么一点点略微的抬起……然后……然后,我吻了她!

我……我……而她没有逃避,依然自若地站在我身旁。

   啊!

吻一个人,达洛加,是何等美妙的感觉!

你是无法体会的。

我……我的母亲,达洛加,我那可怜的母亲,她从不让我吻她……她总是转身跑开,把面具扔在我的手上!

其他的女人,我从来没吻过她们!

从来没有!

啊!

那是一种何等幸福的感觉!

我不停地流着眼泪,跪在她的脚下,亲吻着她那一双纤小的脚,一任泪水滚滚而下……你怎么也哭了,达洛加?

当时,她也哭了……”    说到这里,埃利克已经泣不成声。

而波斯人面对这个戴着面具,双肩因抽泣而颤动,双手紧紧地按住胸口,时而痛哭涕零,时而黯然神伤的男子,再也忍不住积压在心头的泪水。

   “哦!

达洛加,我感觉到她的泪水滴在我的额头上,那么地温暖,那么地轻柔,流进我的面具。

她的泪水和我的泪水在我的眼里融合,流进我的嘴里,咸咸的滋味……达洛加,我不愿失去她的每一滴泪水,我摘掉了面具,而她没有被我的丑陋吓跑,她依然留在我的身旁,扑在我的身上,和我一样泪眼迷朦……上帝啊!

您把世间所有的幸福都赐予了我!

……”】       【沉默良久之后,他又继续对波斯人说:“达洛加,当我跪在她的面前时,她对我说:‘可怜而不幸的埃利克!

’而后,她牵着我的手……我……我只不过是……你明白吗?

我只不过是一条愿意为她献出生命的狗,仅此而已,达洛加!

   当时,我的手里拿着一枚戒指,那是我送给她的,后来被她弄丢了,我又把戒指找了回来。

那是一枚结婚戒指啊!

我把戒指塞到她手里,对她说:送给你,也送给他……算是给你们的结婚礼物。

可怜不幸的埃利克送给你们的结婚礼物!

我知道你爱的人是他,而不是我。

别哭了,克里斯汀娜!

”    她温柔地问我这是为什么,于是,我把自己的心思都告诉她,我对她而言,不过是一条随意摆布的狗。

可是,只要她愿意,她随时都可以与她所爱的人结婚,不管怎样,她曾经为我哭过,流过眼泪……    啊!

达洛加……你明白吗?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心宛如刀割,可是,她为我哭过啊!

她还说我是:可怜而不幸的埃利克!

这就足够了……”】       虽然他是那么地狂暴,傲慢,冷血,而且又是那么地才华横溢,拥有一切天赋和奇思妙想,但在对Christine的爱情面前他会谦卑地像一个仆人。

前一秒还在威胁她如果不做他的妻子就让整个巴黎陪葬,后一秒又因为她的一个吻浑身颤抖地跪在她的面前…… 因为自己天生畸形丑陋的容貌,他不敢奢求人世间一切美好。

虽然无时无刻不在渴求,可临近时又胆怯得犹豫退开。

不论在音乐剧中还是小说中,当他最后放开Christine让她和Raoul离开的时候,真是永远能戳坏我的泪腺……让人不禁想像Christine那样把脸埋在手中,轻轻叹一句“可怜的Erik”             ——————————————————————————————————————   写完之后发现太长了……从卖安利变成自我满足了_(:3 ゝ∠ )_还是顺便放个链接,不用谢我的名字叫红领巾 http://tieba.baidu.com/p/2468829987?pn=1    万一有人能看到的话,可以在上面链接里找到非常多POTO的相关资源。

感谢贴吧里的姑娘们辛勤做的整理!

-

 6 ) 正儿八经第一篇音乐剧评论

发生在歌剧院的人鬼情未了,故事好人又美,还有吊炸天焰火秀。

作为想入音乐剧大门的我,再合适不过。

  ---       比起《猫》,《剧院魅影》更合我的口味。

当Carlotta开口唱出“Think of me”,我就知道,这戏不可能不火 。

就拿第一句说,韦伯将平日里说话的音调节奏近乎完整地覆盖在旋律上,轻轻的呼唤,一个切分加八度大跳,所有的故事都交代了(韦伯果然是大师,这不就是是400年前歌剧创始之初那群佛罗伦萨文青们的理想吗?

)。

换Daaé唱,格调变了,但音乐依旧入耳即化三日不绝。

女主的咏叹调之后,在Erik的地宫,男主唱出了他的“Think of me”。

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摇篮曲旋律,只用到Do、Re、Mi、Fa、Suo这五个音,第三句加上La,还有一个淡淡的离调,我觉得,没有女孩生不会被这温柔的神秘汉子迷倒。

我也是,被音乐。

说说Raoul和Daaé在剧院屋顶的那首“No more talk of darkness”对唱,最初两句我几乎要笑喷,像极了《太阳最红,毛主maozhuxi席最亲》(请自行虾米),旋律轮廓一样一样的(谁抄谁呀?

)。

但是,但是,往后听,色彩逐渐多起来了,一个奇特的降七级和弦进行到属,女声连续两个大跳(九度加七度,韦伯好有勇气),听起来很有好莱坞老派浪漫爱情片的感觉(我倒是觉得,这俩人配对比魅影Daaé更合适,可能是Raoul太帅了)。

到此,上半场结束。

下半场依旧有几首好听的旋律,我还要这样一首首讲么好累的。

干脆,诸位自己去体会吧美吧。

     除了这么多漂亮的咏叹调,韦伯还用各种音乐手段渲染了各种气氛,比如片头字幕那一大段序曲,有没有点沧海桑田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悲剧色彩?

我还听到了管风琴(这个音乐厅确实有管风琴)和用管风琴奏出的下行减七和弦分解,这可是巴赫啊!

再比如几场群众戏,《汉尼拔》选段、《哑仆》选段,不管是模仿《阿依达》的充满异域色彩的舞蹈音乐,还是巴洛克时期典型的花腔和宣叙调,韦伯大师都写的有模有样写出了时代精神写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

另外,还有几个动机一再出现贯穿全剧不得不提,比如大二度音程模进下行(全音阶效果),比如魅影读信和《哑仆》唱段的调性不明确。

其实韦伯音乐的风格很好把握,简单直接,《猫》也是这个套路。

     说点别的吧。

作为小白级别的观剧者,除了音乐,我还能说点啥?

Daaé的扮演者Sierra Boggess很漂亮,跟我想象中的Daaé差不多,比起04电影版的Daaé,她更能压住台,表演也更老练更多塑造力(《哑仆》中那个男扮女装者)。

Raoul太帅了不提。

不行还得提,影版的Raoul木了吧唧首先在形象上就输了(就是今年《冰血暴第二季》男主,木吧!

)。

魅影也不错,很爷们儿,谢最后一次幕时把Daaé公主抱很过瘾。

其他演员和舞蹈们也都很出色,大家辛苦啦!

还有舞美,乐队被放在了主舞台的上后方,表演空间一下子扩大了(如果发生在歌剧中,指挥大人估计会被气吐血)。

用大屏幕完成诸如开合大幕和场景转换的动作,既方便又酷炫,还解决了阿尔伯特大厅作为音乐厅没有大幕的问题,因为它确实没有。

     虽然我不太懂戏剧,但是这部剧在结构上还是被我感觉出了瑕疵。

我在短评中已经说过,下半场第四场《排练》的设置有问题,不舒服,跟前后戏在关系上不很搭,删掉都可以(其实电影版已经这么做了)。

     听说呀,最近天桥艺术中心在上演《歌剧魅影》,主演可都是美国百老汇来的喔。

作为一个舞台工作者,我很想看看号称中国唯一的音乐剧专业舞台要如何呈现这么一台视听盛宴。

 7 ) 按这个版本应该是女主和魅影在一起了呀!

先看了电影版,再看音乐剧开始时就有点不太适应,可能是舞台剧的原因演员的表情比较夸张,但后来看习惯就好了。

毫无疑问舞台剧的演员唱的要比电影版演员好得多,情感表现的也丰富有张力得多。

中间几段合唱简直华丽到爆!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太好听了!

舞台版和电影版在部分情节处理上有些不同,人物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

舞台剧里的Giry夫人严厉刻板,老爱用她的破手杖捶地,而电影里的Giry夫人更高贵和蔼。

非常不喜欢这个男二,与电影版里温柔多情勇敢的子爵形象相比,这里的劳尔就是粗暴无礼自大的讨厌的家伙,表情一直咄咄逼人,没有耐心,一点也看不到他的深情。

而且舞台剧里的女主与子爵的感情有点莫名其妙,Christine刚见到Raoul时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悦,并且在他安排了晚餐走后自己说了一句“Things have changed Raoul”,让我觉得她对他已经没有儿时的那种感情了,结果没有征兆的他俩就在一起了,感觉好唐突。

魅影简直太迷人了啊!

身为一个生活中黑暗中的天才,心灵扭曲的音乐家,学者,设计师,魔术师,他爱上一个人就会给自己和爱人都带来苦恼,而他自己忍受的苦难一定又多得多,因为他的内心世界是那么的狭小而孤独。

他爱着美女,但美女会惧怕他,抗拒他的爱。

在Christine和Raoul对唱时,他躲在阴影中,痛苦的想要捂住自己的耳朵,最后终于痛苦的爱意变为仇恨,要让他们都不好过。

舞台的魅影表情更加丰富动人,在他的面具被Christine扯掉时,他对她的咒骂,更多的其实是自己面目暴露的慌乱和不安,说起自己内心悄悄的爱慕着Christine,他深情的眼神和语气还有那种无助绝望的感觉都让人心痛不已。

结尾处他吊起Raoul逼迫Christine跟他走,其实特别可悲,他希望她爱自己,但如果她为了救爱人而和他在一起,他依然得不到她的爱,依然会伤心,这是个彻底的悲剧,她在不在他身边他都会伤心。

然后Christine决定拯救他,吻了他。

他的表情有局促有惊喜,在一吻之后 终于被感化,放他们走,而自己失魂落魄地低声喃唱着“化装舞会”。

当Christine回来时,他的惊喜和眼泪都让我特别心痛,但是她只是把戒指还给他,又跟着Raoul走了。

所有的音乐都很好听,演员唱出来好听到让人发抖!

化装舞会时魅影出场的造型惊艳爆了啊!

简直King of the world!

傲慢无礼的子爵,深情风度翩翩的魅影,明明是后者更有魅力啊!

不过这样的安排倒是更显示出魅影绝对的男主地位。

天啊超爱魅影啊好么!

 8 ) 唯爱永生

随便写写的通识课作业随笔之前听过25周年的录音,看到录像后才真正感受到《歌剧魅影》25周年的好。

19世纪70年代,巴黎歌剧院里藏着一位神秘的魅影,他相貌丑陋,音乐天赋过人;他中意克里斯汀的才华与美貌,渴望占有、控制她;而劳尔与克里斯汀早早萌生爱意;魅影为了让克里斯汀主演多次制造事端,歌剧院笼罩在恐惧中…《歌剧魅影》应该是音乐剧中的王者级剧,25周年在皇家阿尔伯特厅上演,足见地位。

整体布局华丽,在舞台上呈现出一个哥特式的歌剧院;演员服饰漂亮、细致,还有个华丽的吊灯;配乐既有古典味道,也有现代风格,优美、雄壮,再加上出色的舞台效果,高水平的表演,这是电影版不能做到的。

《歌剧魅影》有些渊源了。

从最初的传说,到勒鲁的小说,到郎•钱尼的默片(化妆真是绝了,可惜片源少),及此后的其他电影,大多处理成哥特故事,强调其惊悚、悬疑感;而韦伯爵士却能用杰出的谱曲才能,将一个Penny Dreadful 级别的通俗故事,谱出歌剧的华丽,将其变为凄美的爱情音乐剧,又不缺对怪人的关怀,且能深入人心,这就是水平了。

魅影自小面容丑陋,深受歧视,只能隐居歌剧院地下,在黑夜也盲目的迷宫中谱写音乐;而他看到纯洁美好的克里斯汀,深爱她优美的歌声,占有欲起,制造种种事故甚至起了杀机,也要让克里斯汀主演,并且要占有她;尽管他面貌丑陋,心灵受到扭曲,还是身在地狱仍心向天堂;尽管犯下种种罪行,克里斯汀还是用一吻换回埃里克的人的一面;演员对魅影的心理把握很好,将他多变、喜怒无常的性格用表演和歌声都展现的很好。

劳尔本是公子哥,“时尚的奴隶”,但真心为克里斯汀付出,保护、指引她,为她遮挡黑暗,不惜贸然闯入地下迷宫;克里斯汀既有对劳尔的热恋,也有对魅影的同情、依恋。

这些都是爱吧。

如果八卦一点的话,韦伯爵士与莎拉女神不是剧外的影射吗?

韦伯爵士的长相…并不好看,但是有杰出的音乐才能;莎拉女神有天籁般的嗓音还有美貌…嗯,还是很有趣的。

比较想不到的事,韦伯爵士谱个《真爱不死》续集,网上流传澳洲版官摄,听说音乐还好,但剧情…不知是否要踩这个雷呢?

 9 ) 魅影绝望的爱注定悲剧收场

我突然意识到 克里斯汀是给过魅影机会的“say you wi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time”如果这番话真的是说给子爵 那克里斯汀的人设才是完全崩塌。

她是最温柔的天使,即使是在命悬一线时,也会说出“Angel of music ,you deceived me,i gave my mind bindly. God give me courage to show you,you are not alone.”这样的真心话。

又怎么会在魅影孤苦无依时和刚刚脱险的子爵秀恩爱?

更何况她也失去了一位灵魂知己和恩师,我想她内心的痛苦不亚于魅影。

魅影只是心死如灰,克里斯汀却要在爱人和知己中痛苦抉择,并眼见着灵魂知己心死如灰还无能为力。

此时此刻的克里斯汀 ,又如何能从容的与子爵海誓山盟你侬我侬?

所以这句话就是唱给魅影的呀,“说吧,说你想和我,两个人,在一起,一生一世”可是魅影太懦弱太自卑,他不相信会有人不介意他的外貌,他不相信自己能得到克里斯汀的爱。

他的爱,从一开始就是绝望的,不奢求回应的。

所以他敢引诱她,欺骗她,伤害她。

却不敢相信她,追求她,挽留她。

连最后心死的时候也只敢嘶吼一声“go now ,and leave me!

”真是个口是心非的魅影。

最终 ,魅影还是没有勇气唱出那句“say the word ,and i will follow you ”子爵接过了下一句歌词,也握住了克里斯汀的手,也结束了魅影和克里斯汀最后那一丝渺茫的可能。

魅影绝望的爱 ,注定就是一个悲剧 。

 10 ) 我永远爱be美学

记第一次写影评因为选修课论文需要来看了这部音乐剧,看完之后已经上头了好几天,去补了电影版,剧里的原声音乐反复听。

魅影和克莉丝汀应该算是be美学吧,怎么说呢我这个人对悲剧有种特殊的偏爱,相比于美好的结局,好像悲剧结局更能让我沉浸、难忘爱情里的面目全非更沁入骨髓,我爱你但我和我的爱都不堪直视,我向往美好纯净的你但我是畸形的克莉丝汀是魅影的光和救赎,是冰冷烂泥里的温暖,可是克莉丝汀也向往光和温暖,他们的向往是相同的,所以他们是对立的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短评

四首曲子撑不起两个半小时的音乐剧叙述的段落真的是一拍脑袋写出来的,根本没法听

5分钟前
  • 斯普特尼克
  • 还行

拉面!

6分钟前
  • 窄门
  • 还行

在死去的很多年里,他终日与尘埃为伍。可能也曾叹息过自己少年时的牢笼和令人神往的天赋技艺。那所有失落在剧院里的歌声都足以令他想起岁月的怅惘和悲哀。他的人生连同英俊的容颜都在那场大火里被烧毁,直到某一日他看见了克莉丝汀。她是魅影孤独的幽暗岁月里小小的艳阳天,她是他的学生,朋友,爱人,梦里的缪斯女神。他为她写下《唐璜的胜利》,寄寓心事,可尚未唱完就被她扯下了自己的面具。多情的浪荡子最终失败了。他喊着离开我,忘了我,他跪坐在地上捧着一生挚爱遗留下的头纱,克莉丝汀回来时他向她致以最深情的告白,教堂的白鸽已经亲吻过乌鸦了,此生了无遗憾。我想,哪怕重来一万次,魅影还是会愿意放克莉丝汀走的。他自知自己是配不上她的吧…他终是化成一缕孤魂了吧… 这是个令人神伤的故事,如果克莉丝汀爱的人是魅影该多好啊😭

9分钟前
  • 該用戶無法顯示
  • 力荐

女主唱的花腔那段,压根没顶起来,就是嚎一下,在那一个音上一直嚎,高音没有层次感,跟Sarah Brightman比,差的不是一点点!

13分钟前
  • Matt
  • 还行

歌好听,但是有点震耳多

17分钟前
  • 林中篝火
  • 还行

音乐,舞美,演员,舞台效果都太好了。剧情有点太烂,没有办法喜欢这部。

22分钟前
  • 夜航西飞
  • 还行

Bravo但我真看不下去。

23分钟前
  • Cut
  • 较差

先看了初版的,那叫一个除却巫山不是云。返场太搞笑了。

24分钟前
  • 昨日如死
  • 还行

看电影版没感觉好看 以为是电影问题;看了下剧办也还是爱不起来啊。。。

26分钟前
  • 菠萝,菠萝!
  • 还行

很喜欢,看了不止一遍,本来是满分作品,但后来知道它曲子抄袭了别人,就。。很微妙了

29分钟前
  • 笨逼先摔
  • 还行

肉排拉面西区伉俪组合!拉面和人鱼太稳了,最后一场白学修罗场虐的撕心裂肺,看完好久心脏都在颤抖。肉排太英俊了!好想吃病娇鬼畜魅影x正气忠犬好青年子爵的cp啊!被捆起来分分钟鬼畜调教的节奏啊😂 反过来腹黑邪魅子爵x自卑强受魅影也很棒棒啊(反正肉排超凶.jpg)啊真是性张力十足的人物关系了

33分钟前
  • 风蚀蘑菇
  • 推荐

在伦敦看过,犹然记得那个旋律,很震撼!

38分钟前
  • 大赢家
  • 力荐

9.7分太高了吧。一星是为了拉平均

41分钟前
  • 云深不知处
  • 很差

开场的大吊灯太震撼了可惜对歌剧实在无感,男女之隔如天堑啊 希望以后能遇到一个和我喜欢同样东西的女生咯

44分钟前
  • jzn
  • 还行

实在没耐心全看完,就看了开头和结尾莎拉布莱曼那段,这种演出大抵还是要看现场的才有感受吧。

49分钟前
  • leemajia
  • 较差

补标,每次看到剧尾拉面哭泣那里都忍不住跟着落泪。

53分钟前
  • 心子
  • 力荐

舞台效果超级震撼~~

54分钟前
  • Y酱
  • 力荐

Phantom竟然是ramin?......

55分钟前
  • Mia
  • 还行

没想到竟是如此俗套的爱情故事

58分钟前
  • 阿瞢
  • 还行

1 Fed 2020 @Her Majesty&amp;#39;s Theatre LONDONJosh Piterman as Phantom,Kelly Mathieson as Christine绝对是有生之年系列!

60分钟前
  • 小荷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