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库银不够我挥霍,所以就肉煽了几篇影评去换银子,没想到人家企业改制登稿不付薪酬了,改付电影票。
当对方把厚厚一叠电影兑换券拿出来,从中间一劈两叠把其中之一交给我时,心里真是美得不着四六了。
人家还特别嘱咐我说:一张券能兑换一张电影票,没时间限制能看到年底。
目测那些酬劳怎么也得有近20张兑换券,顿时感动的无以复加,还立刻在心里换算起来:以我常去的华星电影院为例,按照平均价格一场60元计算,这就几乎节省了1000元。
到了公司我还美滋滋的许诺大家请客看电影,结果到了电影院兑换处就傻眼了,3张券兑一张票,赶上大片还得用4张券,于是我的稿酬一下从1000元跌落到200元的档次了,心里那个恨啊。
郁闷之间上周去影院看了《Eragon》(PS:我觉得把这玩意翻译成“伊拉龙”真是让我很有撞树的冲动啊,不过和香港译名“侠影魔龙”比起来也算小巫见大巫了)。
最近档期里没什么好电影,就这个的宣传攻势做的还算大些。
看完之后更郁闷了,银幕每演出一个情节,我都不用脑子想就立刻能猜出之后的发展。
回家上豆瓣上看别人写的《Eragon》评论,觉得Draco写的特绝,说“Eragon,披着龙皮的Jedi”,还列举了一系列罪证,看到那就立喷了。
看电影的时候我还奇怪呢,我怎么就总是能猜出后续发展呢,原来这根本就是一个中世纪穿越版的星球大战啊!
=v=。
连主角的形象都和luke很类似,同样的发型、同样的服饰风格、同样的风尘仆仆、同样的高超飞行驾驭能力、同样的出色能力控制天赋、最后还来个同样的“光剑”,哦对了,中世纪版的光剑是“不插电”版。
让我很不满的是那条龙和Brom。
电影开场初期Brom一出场,和我同去的水兄就尖锐的指出Brom就是让我控的那型大叔,我也早在他一出场的时候就料到Brom是个华丽丽的导师型炮灰。
最后主角为了“雅典娜营救任务”而深陷险境时,让我控得满眼桃花的Brom大叔终于华丽丽滴敬业滴完成了自己炮灰的职责。
虽然这种情节看得太多了,可是我每次遇到这种狗血设定都还是会被雷一下。
为什么总要高尚的沧桑的导师为一无所知的冒失小P孩的一时冲动付出生命后,电影的主角才能完成他的成人仪式在一夜之间长大成熟蜕变,才开始踏上他的救世主之旅呢?
而关于那条龙,她一张口说话我就被雷晕过去了,居然用娴淑型温柔女性的声音给这龙配音!!!
天啊!!!
难道为了让观众知道那是一条“女性恐龙”就非得这样么?
你们在对话中用“she”就表明的很直白了,不要让满身肌肉鼻孔冒火眼露蓝光的龙那么温柔的说话好伐?
即使找女声优配音,那么好歹后期也处理一下吧。
电影《魔戒》里佛罗多把魔戒给精灵女王看,女王受到诱惑想伸手去拿魔戒然后独白说了一段话的那镜头多震撼啊,那声音处理的多完美啊,既纤细又强大、既美丽又恐怖……我个人感觉把龙的配音处理到这种程度才算OK,每次我看着银幕上的健美龙小姐用那么温柔的声音和她的骑士王子说话,我就一阵阵的恶寒。
OTL关于这电影我不想评什么了,纯粹是一碳酸水类型的快餐电影,只有视觉效果证明了制片方那1亿美元的去处。
好莱坞把1亿多银子扔在这种电影上充分说明了美国人民滴生活水平远远在偶们之上啊,人家比山西炒房团、温州炒房团更加财大气粗,大富人家不在乎捏~~~远目ingPS:我在其他一些网站看到不少《Eargon》的赞美影论,一旦有人说电影不好,就有小白团就用三字经群起攻之,而且拿“你看过小说原著吗?
”来作为反驳的砝码。
为了客观的写影评且有对比参考,我先有自知之明的去找原作了。
后来才发现我以前就看过《遗产三部曲》这小说和作者简介,当时因为宣传里说作者是15岁开始写《遗产-1-Eargon》,觉得是搭《魔戒》和《哈里波特》的顺风车,所以就自动PASS了,即使有人跟我说作者笔触多么多么少年老炼,我也还是很逆反。
现在我把《遗产》的前两部《Eargon》《长老》给读完了,对比之后觉得电影还真没辜负我之前的判断,的确真是差啊。
不,应当说我觉得电影更差了,把原著的优点都省略了,却把劣势给发扬光大了。
而说到小说本身,如果单独作为青少年奇幻读物还是不错,但是书评里那些滥美之词却过分拔高了。
宣传里说作者是受《魔戒》影响而开始写作的,但要说跟LotR相比,我在文字纸张背后触摸不到恢弘的气势,更没有那种如临深渊俯视苍生的那种令人目眩心悸的厚重感,在多人物多支线情节发展的处理上有些顾此失彼力不从心,另外,一个十八九岁美式快餐男孩所描写的战斗情节,怎么可能让经典武侠文学和精彩异常百家争艳的网络文学把欣赏打斗场景胃口养叼的中国人满足呢?
从背景设定来看《遗产》还是属于类似基于AD&D龙与地下城风格的标准传统西方奇幻冒险小说。
但《龙枪》和《被遗忘国度》两大系列铸立了AD&D类小说的不可逾越的经典,拿《遗产》和DL(龙枪)、FR(被遗忘国度)相比,在人物刻画、性格深度剖析、历史背景、冲突附笔等方面还是稚嫩了许多。
同样是法师,《遗产》里的Durza的性格单一的可怜,一出场就是个坏人,到死了还是个坏人(众人:你废话),而DL里无论是雷斯林、达拉玛、费兹坦但提勒斯、费斯本……都是非常立体的人物。
DL里阴郁法师雷斯林一出场就让我觉得是个腹黑的反角,可是越读到最后我一直为他哭。
在我上大一、大二的时候,晚上宿舍熄灯后就抱着DL的书到楼道去读,一看就是一整夜,等天亮了同学出来洗漱,看我坐在楼道台阶上满眼通红眼泪哗啦的还以为我失恋了呢。
从我第一次读DL到现在七、八年过去了,我还是很熟悉小雷的每个情节(小雷已经开始往我身上扔沙子了=v=),可是《遗产》读完后,我没有觉得哪个人的形象非常立体,甚至觉得书中的人每个都似曾相识,却又拥有千篇一律的面孔。
大概……还是作者年龄的缘故吧。
真没想到,我2007年的第一篇博客,居然还是说电影的,而且还是命题作文。
《ERAGON》,龙骑士。
2006年岁末的大片。
来势汹汹,据说是威震天下的工业光魔公司的作品,导演方米尔就曾经是那牛逼地方的特效总监。
这个故事,在西方神话中的地位,应该类似于《NARNIA》或者《魔戒》,所以,和前两部一样,也要拍三部曲,既然是这么宏伟的大制作,那就啥也别说了,进电影院吧——倒叙总是不遗余力地在博客上怂恿我们进电影院,而不是买碟,当然,更不要买盗版碟。
所以,我对它的期望值是建立在能和《魔戒》比肩的基础上的,当然,这只是从特效来说,本来么,这样类型的电影,去看就是看个特效,看个过瘾。
我只希望它能比《NARNIA》更有看头一些,不要沦为一个跟风作品。
事情总是这样,越是担心什么,什么就越要来……《魔戒》之所以经典,不仅仅在于那些宏伟的场面,人物的内心冲突和鲜活个性也很重要——角色不能太扁平化:好人就是好人,坏蛋就是坏蛋。
如果你做不到把剧本弄得很扣人心弦,那就在花活上下功夫吧——就跟《黄金甲》一样,满眼都是金色黄色红色,出了戏园子眼都发黑。
看来方米尔这次的确是朝这条道上奔的,剧情冗长拖沓就随它了,咱们弄条很牛逼的龙出来也就算大功告成。
关于这龙,东西方的概念实在太不一样,至少中国的龙和别地儿的龙就截然不同。
首先这中国传统里的龙,就没有母的,除了先朝皇上才能用的皇家龙,民间传说里的龙都是些龙王爷什么的,没听说哪个神仙他妈是条龙。
可是阿拉贡骑的这条,居然就是条母龙,我怀疑方米尔实在想不出如何表现一条善良的好龙,得了,就来个龙姑娘吧(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金庸倒是写过小龙女,不过那不是真正的龙,真正的小龙只有龙王三太子什么的,让哪吒抽了筋,还是个爷们儿)。
这么一搞,我没法觉得阿拉贡骑的这条龙和中国的龙有什么相似之处,硬要扯上东方的龙的话,那就是我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龙太郎》里的太郎他妈了。
那倒是长得象东方的龙,又是母的——不过她不是正宗的天皇贵胄的龙,是被惩罚做龙的人,等于是个劳改犯。
这就差太远了。
其次,我觉得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东西方的龙都很厉害,有特异功能,不过西方的龙厉害在于会喷火,指哪儿烧哪儿,咱们中国的就正好相反,能发水,指哪儿淹哪儿,要不管下雨的都是龙王呢,俗话也说大水冲了龙王庙。
我觉得这和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的性格有关。
中国人生性平和,厉害一点无非是呼风唤雨,不象西方人那么暴烈,你要不听我就烧你成焦炭,从《神曲》里就知道西方自古以来觉得地狱可怕之处在于到处是烈火,所以,西方的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一种让人恐惧的可怕——中国的龙虽然可怕,但多半源自敬畏。
还有就是我忽然发觉中国的龙似乎永远是一个平面的形象,甭管它长得多难看,也都是2D的纸上,就算在九龙壁上了,我也觉得它是扁的,吓不到我。
西方的龙似乎就很形象很具体,跟真的一样,从蛋里孵化,慢慢长大,(我一直不知道中国的龙是怎么生下来的,好像中国的龙不下蛋,难道是胎生的?
那没有母龙,谁来生?
),看着就觉得可能真有这样的生物。
扯了一堆闲话,《龙骑士》里的龙样子并不吓人,弄得很栩栩如生,但象一条长了翅膀的大蜥蜴,主要是鼻子不够气派,只有俩眼儿,哪跟中国龙一样巨大的朝天鼻。
而且也没有龙角,只有两条腿,我看着就叹气,这哪儿有一点威震天下的意思?
缓慢的镜头和音乐,没完没了的森林山脉湖泊,一个神话片弄得跟DISCOVERY CHANNEL似的,我想说这是《魔戒》的滥觞,又担心小F说我把这个词的用法又弄错了——两个钟头下来,敢情我只看了一个大片的序曲,这个三部曲的开场也够盛大的。
我一边强打精神坐在电影院里,一边怀念《魔戒》,等BLUE RAY版本出来了,一定要买齐它,因为,经典总是让人怀念,尤其是看见它不大成功的追随者的时候。
(21:08)“龙骑士他回来了”,是啊中国回来了,巨龙不再沉睡了,他要开始腾起了。
(37:42)再强的人一开始的时候也是需要明灯的,他需要导师。
(44:19)“未来就是现在活下去”。
(59:41)又是一个英勇的骑士营救古堡中的公主的故事,不过却是旧坛中的新酒,有味好看。
在爱奇艺上看《加勒比海盗》的时候,右边推荐了这部电影,点进去看了一个多小时,槽点满满!
一个十几岁的小农夫,啥也不会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不就是普信男吗?
天上掉下一个龙蛋,而且是龙选中了他,图啥啊?
图他普信男?
还是图他不洗澡?
台词也是虎狼之词,母龙说,你快ride我,你必须ride我,多ride几次就习惯了........这能拨吗?
普信男因为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害死了自己的导师,还差点害死自己的母龙。
啊!
他自己怎么不死啊!
因为他是天选之子,所以不能死,他是全村的希望!
OMG!
求求了,这种剧没必要引进好吗!
当珠玉在前,跟风之作通常会面临某种尴尬境地,可一旦有了成功的先例,尾随者必然趋之若骛。
《指环王》系列影片的成功引发的是好莱坞魔幻题材的拍摄风,去年的《纳尼亚传奇》便是跟风者之一,而今年的《龙骑士》则完全可以看作是《指环王》的临摹之作,连原作者鲍里尼都承认受到托尔金《指环王》系列的影响。
魔幻题材影片的人物立场通常泾渭分明,善恶素来势不两立,在故事情节上难免老套,甚至可以用低龄化来描述。
更何况《龙骑士》的作者鲍里尼在创作时年龄还只有十九岁,一方面在故事创作上有着《指环王》的影子,另一方面又难以搭建起《指环王》那样庞大的架构。
由此可见《龙骑士》在拍摄成电影之前就已经和《指环王》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
不过魔幻题材被转化成影片的优势在于,在电影特效的帮助下,将奇幻的想象力转化成视觉冲击,这也很大程度弥补了故事上的弱项。
影片是关于一个少年成长为龙骑士的经历,难临着困难和牺牲,最终成功击败了邪恶国王的军队的故事。
这样单薄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应该说难以与《指环王》所蕴含的厚重感相比,不过在影片之中仍能看到《指环王》的影子,画面中无处不在的的自然风光、同样邪恶的巫师和怪兽兵团、甚至于连指环王中阿拉冈都有同等指代的人物,太多太多熟悉的影子。
如果说《指环王》属于成人版的话,那么《龙骑士》真的只能算是儿童版,两者之间在表象上虽有相似,但在骨子里却是天地两重。
因为有托尔金的《指环王》,才会有鲍里尼的《龙骑士》,也正是因为《指环王》投拍电影成功,才有了《龙骑士》成为电影的可能,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龙骑士》都只能算是《指环王》的门徒。
作为影片的制作方一方面要借《指环王》的光环来为《龙骑士》摇旗吆喝,却又不能让《龙骑士》显得过于弱智,特地在启用新人斯派勒斯时找来两大戏骨约翰马尔克维奇和杰里米艾恩斯来保驾护航,但是原著的单薄使得人物本身难有太多的发挥余地。
如果不以《指环王》为参照物的话,《龙骑士》或许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虽然它没有《指环王》这样复杂的人物结构关系,也没有深层次的铺垫,在特效上也远没有《指环王》的宏大,那么影片《龙骑士》便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关键细节上。
那条名为“萨菲拉”的龙或许是影片最大的看点,也是影片特效的精彩重点,当主人公伊拉贡驾驭着飞龙在空中飞舞俯冲时,这是影片最令观众兴奋的时刻,这也是这部影片真正的看点所在。
文:眉间尺
当它还在电影院里面上画的时候就想看了,幸好一直都没去。
不过看完后,只要和前几天去看的《10000BC》比较的话,是更值得去电影院一看的。
起码,比起《10000BC》,剧情虽然没有太多新意,但是也不会虎头蛇尾。
在土豆上看清晰版,记忆最深的还是那颗金属蓝色的“龙卵”。。。
还是有那条龙是“母”的!
哈哈。。。
本来还打算看看原著《伊拉龙》的,现在把电影看完对没太大新意的剧情不感兴趣了。
删掉“想看”也罢。。。
看《龙骑士》的时候,有好几次恍恍惚惚地好像回到了《指环王》里的中古世界。
两部影片在视觉上非常相似,都使用清冷色调,人物服装也如出一辙。
《龙骑士》也喜欢频繁使用航拍镜头,画面里是与《指环王》一样的怒川危岭、英雄骏马,乍看之下,几乎毫无区别。
《龙骑士》在故事层面和人物设计上对《指环王》的模仿更是胆大而心细。
《指环王》里有魔王索罗,《龙骑士》里有曾经的龙骑士、现在的邪恶国王哥巴塔尔大帝;《指环王》里反抗索罗的有人类、精灵、哈比族、矮人等等,《龙骑士》里被压迫的也有各个不同族群;为了推翻邪恶统治,《指环王》必须把指环毁灭,《龙骑士》则必须借助神兽“龙”;索罗手下有白袍巫师,能从森利召唤出半兽人、强兽人,哥巴塔尔手下有黑衣巫师,也能从沼泽里变出怪人;《指环王》里人类国王名叫阿拉贡,精灵王子箭术高超,《龙骑士》把这两个人合二为一:一个会射箭的叫“伊拉贡”的救世主;两部影片的主人公都有精神导师,《指环王》里的甘道夫,《龙骑士》里的布鲁姆,更巧的是,这两位导师都在本系列的第一集里就牺牲了……如此惟妙惟肖的模仿,可谓“胆大”。
同时《龙骑士》似乎深知难以达到《指环王》的史诗规模,于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
这个被简化的故事只剩下巫师和伊拉贡两个人的对抗,这样简单的故事非常适合孩子们观看。
如果《指环王》是大人们开的越野车,那么《龙骑士》就是孩子们玩的遥控小汽车。
而“指环”换成“龙”,尤其小龙刚刚破壳而出的那一段,显而易见是针对较年轻观众的设计。
整部影片中,“龙”更像是作为“宠物”而不是“战友”的角色出现在伊拉贡身边。
在如此大规模的模仿之下,《龙骑士》仍没有忘记自己的特色,可谓“心细”。
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1980)Leia公主,为反叛军盗取了Death Star的设计图的磁碟而被追杀被捕前将所盗之物送出送出之物被男青年Luke获得Luke是个没爹没娘寄住在亲戚家的无业青年,爱好机械获得磁碟的Luke发现同村的Obi-wan大叔非一般村民从Obi-wan口中,Luke得知从前有一个很风光的组织叫做JediJedi之所以不复存在是因为有一个Jedi干掉了所有其他Jedi他就是当世霸主Darth Vader而Obi-wan本人,亦是一个JediLuke和Obi-wan一同踏上旅程成功营救公主,Obi-wan大叔挂掉Luke一行逃向反叛军基地,帝国军尾随他们,找到了反叛军的秘密基地一场大战,反叛军在Luke的出色表现下摧毁了Death Star,获得了胜利--Eragon(2006)Arya公主,为反叛军盗取了龙蛋而被追杀被捕前将所盗之物送出送出之物被男青年Eragon获得Eragon是个没爹没娘寄住在亲戚家的无业青年,爱好打猎获得龙蛋的Eragon渐渐发现同村的Brom大叔非一般村民从Brom口中,Eragon得知从前有一个很风光的组织叫做Dragon RiderDragon Rider之所以不复存在是因为有一个Dragon Rider干掉了所有其他Dragon Rider他就是当世霸主Galbatorix而Brom本人,亦是一个Dragon Rider成功营救公主,Brom大叔挂掉Eragon一行逃向反叛军基地,国王军尾随他们,找到了反叛军的秘密基地一场大战,一场大战,反叛军在Eragon的出色表现下击败了Durza,获得了胜利--综上,Eragon下集预测男青年Eragon受到元老级矮人龙骑士训练(之所以必须是矮人是因为矮人寿命很长,而且身高跟yoda差不多)男青年Eragon的身世之谜解开,Galbatorix原来是其生父Galbatorix与Eragon对战,劝降不成,Eragon失去一条手臂
自己其实并不喜欢魔幻电影。
当然《指环王》是一个例外。
因此,当打着媲美《指环王》、《哈利波特》旗号的《龙骑士》上映时,我根本没有打算去影院看。
要不是找不到女人去影院的建宁非拉着我去,我宁愿等到7月为了《变形金刚》再进影院。
情节超级简单,而且似曾相识。
除了魔幻和咒语不同,倒有点像中国武侠小说故事。
一位充满勇气的农家少年在打猎的途中捡到一只蓝色的蛋,原来这是一只龙蛋。
龙蛋当然会孵化出龙来,很奇妙的是蓝色的蛋孵化出的竟然是一只蓝色的龙,而且她的名字叫做“蓝儿”。
是不是挺有中国特色?
有了龙,这位叫做伊拉贡的少年就成为了龙骑士,有一个保镖在命中注定的地方出现,当然这位龙骑士的亲人也惨遭杀害。
那还等什么?
报仇吧。
这还不行,一是这位少年出了勇气和傻气,武功还不怎么高强;而且这只龙也没达到最厉害的地步——喷火。
(我觉得这个描写是非常缺乏想象力的。
中国的龙不仅能喷火还能降雨呢。
结果这个西方的龙除了飞最大的本事就是喷火了。
)于是,旁边保护龙骑士的保镖就教授了年轻人武功,还告诉了他关于龙的好多秘密。
最后,保镖为了救主人光荣的牺牲了。
而这时候,年轻的龙骑士终于成长了,他驾驶着自己的坐骑领导着一群反抗暴政者和统治者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并且把对方的一个首领——鬼魂杀死。
(鬼魂竟然也能杀死!
这种鬼魂顶个屁用?
)当然为了继续拍摄续集,统治者当然还没有出马,想继续看下去吗?
那就明年或者后年或者N年后吧!
除了情节简单,许多镜头的运用也超级像《指环王》,如利用空中镜头的俯拍来展现大气的场景;一些咒语的施展则很像《哈利波特》,对着一件物品嘴里喊出非人类的语言;里面的人物造型还是像《指环王》,那些蛇人和半兽人好像一个妈妈生的。
当然,值得一提的还是影片的特技。
那个刚孵出来的小龙虽然很丑陋,但是还是不失可爱的。
只不过龙长大之后,为她配音的女生显得太苍老了些,如果是甜美的声音那就更可爱了。
最后的双龙大战颇为精彩。
看完之后还是感叹,传统的中国龙如果能拍成这个模样那就太棒了!
整部电影的情节推进稍显太快,虽然能够看到前因后果,但是有些地方就不如《指环王》似的铺垫更具艺术影响力。
这也充分说明了模仿者和被模仿者的差别。
指环王能获得奥斯卡,龙骑士只能沦为其它大片的附庸而已。
再就是由于情节推进太快,人物众多却又在100分钟之内完成,使得许多人物性格太过模糊,最后看完电影甚至连统治者的模样都记不住。
那个还算漂亮的女主角也只能如过眼云烟了。
最后还要提一句,这种电影还是到电影院去看吧。
毕竟它能给我们带来的只有音响和特效,而情节.......你还是看小说吧,如果有条件的话!
可以说这是我看过的最让人失望的魔幻片,情节无聊,场景无趣,演员除了男主角还算帅点,其他人不论男女都超难看,男主角怎么看都像个花瓶,演技一般,而那头母龙也够难看,根本无法同若干年前的电影龙之心里的那头龙比。
电影宣传的似乎很牛,但其实也就一小片。
这部电影蛮好的嘛 不费脑筋
……这种题材的电影好像有点多
就看看特技吧。仅此而已
魔戒之后,所有类似的奇幻都黯然失色。这部原著一般,所以电影理所当然地更糟。
i love the baby dragon.. it's blue and hairy!最後那個長長的尾巴看來是沒下文了
没看完,看不下去
剧情很直。基本属于习作。
闹了半天总共就一条龙……
太让我激动了
除了那天龙,一无是处。
好丑的一条龙啊...美工差到及至...中世纪奇幻的一点氛围都没有...而且导演是新人...对影片的整体与细节把握都非常失败...女主角刚开始挺惊艳的...后来就越看越丑了...
好2b,配上艾薇儿的歌更吊丝
小指环王
魔幻剧中的扯蛋片..个人这么认为.
美国片的一个特点就是即使电影剧情再糟糕,电脑特技也不会草草了事
挺无聊
公主发型很美
咋没续集了
#那些年跟风拍了很多死在沙滩上的魔幻片之一
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