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
De Gaulle
导演:加布里埃尔·勒博明
主演:朗贝尔·维尔森,伊莎贝尔·卡雷,奥利维埃·古尔梅,凯瑟琳·蒙切特,皮埃尔·汉西塞,索菲·昆汀,吉勒·科昂,劳伦特·斯托克,阿兰·伦盖特,菲利平·勒鲁瓦-博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20
简介:1940年5月,法国在与德国军队的对抗中,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可能会随时战败。查尔斯临时接到命令:他刚刚被任命为军队的将军并且需要立刻启程,前往战场前线指挥战斗。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把家人安顿好后,他放心地离开了。但一场战役打下来后,查尔斯感到十分吃力和担忧,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带领众多法国军人取得战争的..详细 >
战争中的将军
黑云压城的法兰西中颠沛流离的家人,“黎明会打败黑夜”的孤勇,残疾孩子给他的力量,戴氏著作中引用恺撒“幸运女神”和拿破仑“星宿”揭示的动力,一无所有破釜沉舟震撼丘吉尔,4分钟演说指出法国战败的根源是下次胜利的希望并呼吁联系他,这几部分最精彩。贝当,戴高乐,希特勒,呈现为历代各国都有的规律:1寡头利益集团,2民族共同体(无论君主制阶段还是共和制阶段),3异族压迫者,这是一个“不可能三角”。1经常联合3,免得2分1的蛋糕。但1也被3威胁,所以1和2也时不时搞点战略性的联合或者相互统战,共同对付3。1和3深度联合压迫2,2会被逼得众志成城,反而强化2自己的力量,1里面会一部分见风使舵站队2,3里面原本被裹挟的最初属于2的部分也会有同样反应。戴高乐饱受争议的后半生,也是被他唤醒的民族主义激进派所冲击。
历史上存在感一般的法国人,本来没什么过高期待,两条主线还是感动了我。一条是戴高乐的不屈不挠坚持抵抗,这条线在他利用伦敦的电台向法国人发出抵抗号召时达到高潮,其演讲与丘吉尔的那篇著名演说交相辉映,让人热泪盈眶。另一条线是其家人颠沛流离,逃避战乱,最终团圆。逃难的船上,夜晚,隔着舷窗看到海面上被击中的轮船燃起熊熊大火,随后被救起的满脸黑油污的人进入船舱,随后灯火管制以躲避敌机轰炸,恐怖的气氛让人身临其境。核时代大国之间已经承平日久,然而现在却开始进入让人不安的危险航程,虚火上升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中国人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法国的“至暗时刻”有点太儿女情长了…
国内舆论长久以来都习惯性地骂贝当“一战英雄二战狗熊”,其实有失偏颇。投降不是他一个人的决定,而他却背负整个政府的骂名。况且经历过凡尔登绞肉机的贝当更加清楚,军事实力被碾压还要拼尽所有人头那换来的只有民族灭亡,哪还有今天的联合国五常?
被誉为法国最后脊梁的戴高乐,影片并没有突出他在危难中的坚持,更突出温情的家庭生活场景,人物传记没有没有把他最伟岸的一面展现出来。
造型却像对面家的
节奏不好 剧情也不好
相比至暗时刻,这个真的挺柔情,并且我其实挺欣赏法国人的这种spirit……内心胜利也很重要哈哈哈哈哈哈,哪怕当下是输了~o(〃'▽'〃)o
法兰西“至暗时刻”。
选角很好,故事选的太普通了。
了解一下这个人物,主战派,也有艰难的时刻
家庭和政治大概占一半一半吧,感觉拍摄质感和剧情稍微有点欠缺👋🏻但也不错吧
剧情太平了,想深刻了解戴高乐,但是没有很好的展现
HKFFF @ Hong Kong City Hall Theatre 挺有意思,了解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但不算一部好电影。
我是以歷史傳記角度來看。交代了很多當時法國國內分歧的看法,外部英國的立場,邱吉爾也是改來改去,關鍵是戴高樂內心戲。但敗筆是家族情感細分比例太多。但可以了解原來戴高樂赤手空拳,只靠嘴砲(as himself refer 文字的力量)在海外也可以贏得最後的勝利,以及為何他身後選擇死在英國
有血有肉有情的伟人,心中有家有国,片子朴实、真实
(2020/1/14希望这次交得起煤气费)整体比不上《伟大的夏尔》。
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描述了平凡人面对不平凡的历史之际所表现出的精神
这样拍戴高乐,法国人民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