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Someone to Talk to

主演:毛孩,李倩,刘蓓,范伟,李诺诺,齐溪,喻恩泰,孙茜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6

《一句顶一万句》剧照

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1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2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3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4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5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6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13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14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15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16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17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18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19一句顶一万句 剧照 NO.20

《一句顶一万句》剧情介绍

一句顶一万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牛爱国(毛孩饰演)是县城里的鞋匠,他姐叫牛爱香(刘蓓饰演)。牛爱国要离婚,牛爱香想结婚。牛爱香年轻时谈恋爱受到伤害,直到快40岁才为了找一个能说话的人,和能说会道的厨师宋解放(范伟饰演)结婚,可是婚后却发现俩人也没话说。弟弟牛爱国因为“说得着”和庞丽娜(李倩饰演)结婚,然而经历了10年婚姻后,他们彻底没话说了。牛爱国继而发现老婆出轨婚纱店的蒋老板(喻恩泰饰演),他上演了一系列追踪、捉奸、拖着不离婚的戏码,内心经历了愤怒、冷静到释然的激烈过程。当牛爱国面临崩溃的时候,其他人压根不在意他,甚至是他最亲的战友和姐姐都无法对他的绝望和耻辱感同身受,只是劝他忍了。最后,牛爱国在偶遇的老同学章楚红(孙茜饰演)那里听来一句话:“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他仿佛一下子看到了生活的出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春风化雨红娘子我的双面爱人卿卿三思TEN:姬密特攻热门作品夏天在淘气蓝鱼科学怪狗水果篮子最终季钟声恋与偶像末日危机:绝境求生狮城奇案之罪案现场爱你不是两三天人皮脸刺心山姆之子:黑暗深渊心理追凶老夫子2001石榴花开一仆二主疯狂的契约除暴安良打工小哥古堡守灵人丛林追击校花驾到之极品校花只是结婚的关系怪物与人

《一句顶一万句》长篇影评

 1 ) 不就是一晚上干三次吗

赵欣婷奄奄一息之时,用微弱的一口气问蒋九:“看在我喝了农药的份儿上,你告诉我她(庞丽娜)哪里比我强?

”这就是电影《一句顶一万句》里的一幕。

我觉得赵欣婷仰脖一口气喝完一瓶农药时的表情说明她根本不想死,她是想用自己的命跟蒋九死磕,作为对他的惩罚。

一个人愿意搭上自己的命来报复一个人,这是多么的决绝!

但更为不幸的是,她居然被救活了,我可以预见得到,她余下的生命将变成是对她自己的惩罚。

赵欣婷不明白,搞破鞋这种事并不是高考,非要择优录取。

女人搞破鞋,往往是要找个比自己老公综合实力更强的,哪怕综合实力不强,至少床上实力要更强,举例说明:庞丽娜和蒋九。

男人搞破鞋可不一定,不能一概而论,他们有时不仅不会找个综合实力更强的,还会找个不如自己老婆的,举例说明:蒋九和庞丽娜。

所以,女人不该用自己的思维去揣摩男人,这是赵欣婷痛苦的根源。

记得有一次喝茶,一位中老年干部同志洋洋得意地炫耀自己有金枪不倒之特长,能让女人爽死,我听后大煞风景地说:“那您的前妻可真没眼光,居然还跟别人跑了。

”老同志当时就卡住了... 我绝对是条件反射下的脱口而出,不是故意给人难堪,但话已出口,气氛当然有些跑偏,当即决定茶过人走,再不与之来往。

一个男人当着你的面炫耀这点本事,背后的意图可谓司马昭之心,就不用去想合作干正经事了。

不好意思,老枪虽好,可毕竟皮软。

所以你看,有时候也不是当老公的不想找个更好的,而是更好的未必看得上他。

关于《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的好评早有耳闻,但一直没读,否则就不会来看电影了。

拍得差强人意,刘震云如果不是私心太重非要让自己闺女来执导的话,也许会诞生一部有深度的内心大戏,给2016的内地电影画个圆满的句号。

电影里几个由下而上的慢镜头推得还不错,表现了当事人无助、渺小和凄凉的内心世界,但总是靠同样的手法上推、下推、左推、右推,过一会儿就审美疲劳了,就好比在床上用来用去都是那俩姿势一样。

这部电影虽然拍的一般,但还是引起了我对原著的兴趣,因为它没有知识分子那种故作高尚、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俯瞰苍生的臭毛病,而是站在了市井生活之中,探寻和描绘着小人物的内心与挣扎。

花半个小时去豆瓣补了一下课,原来故事原型是取原著的后半段,而且这里面一定省去和修改了很多章节,因为在我看来有些电影情节不太合乎逻辑,特别是蒋九和庞丽娜的私奔,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男人出轨搞到私奔的地步是比较少见的,尤其蒋九还经营着当地颇为著名的婚纱影楼,男人会为出轨这种事抛家弃业,我只能说呵呵了!

难道蒋九和庞丽娜之间真的产生了爱情,让他爱到发昏?

况且第一次被发现,他老婆喝农药把他吓个半死,第二次居然敢私奔?

如果不怕老婆再死一次的话就更没有必要私奔了。

抑或是赵欣婷没有生育能力,无法给蒋九留下一男半女?

这是不是也可以解释后来庞丽娜大着肚子跟他到处乱跑(同样是一个很突兀的情节)?

难道是俩人第一次分手后庞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又复合的?

总之,各种原因,不得而知,也许根本没有答案。

这里,关于婚姻的思考通过小人物的底层生活悄然发生了。

从说得着,到没话说;从过以前,到过以后;从要推敲,到不推敲... 婚姻的不幸远远不止“没话说”,因为幸福的婚姻也不见得就有很多话。

从这一点上看,电影将“没话说”归结为婚姻的症结过于简单和表面,以至于牛爱香因为想找个说话的人而嫁给老宋,又因为老宋不爱说话而觉得嫁错了。

每一对的“没话说”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你无法用几个定理来解释婚姻中的矛盾与冲突,就像电影里那句台词:“世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

”《一句顶一万句》的确给人们留下了极大的分析和思考空间,用朴实无华的文风展现着千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呼喊和焦虑。

这部绿帽子史诗的男主角牛爱国是无数人的缩影,不论是在婚姻中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只能无力地挣扎,可越挣扎却陷得越深。

这里有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梦想、逝去的激情、逝去的生命… 正是因为软弱,他们便更会伤及无辜。

牛爱国发现被戴了绿帽子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到蒋九的老婆赵欣婷,不仅给她看了照片,还告诉她蒋九和庞丽娜一晚上干了三次,是他站在门外亲耳所闻,还要强调他们干了三次后继续说话到天亮,比跟他一年说的话都多。

这是怎样的懦弱、羞耻、无助和可笑啊!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站在门外的牛爱国活像只待宰的羔羊,任凭中国千年来磨利的封建屠刀在身上随意剜割,把自己作为祭品奉给了婚姻的圣坛。

婚姻有很多层面,牛爱国、赵欣婷、蒋九、庞丽娜都只看到了展现在自己眼前的一面而已。

如果他们能够明白,一晚上干三次终将变成一周干三次,一个月干三次,一年干三次,十年干三次,到最后什么都不干、也不想干了,或许很多决定就会不同。

如果他们再努力一下,可以看到自己也能搂着喜欢的人一晚上干三次,那么很多事就可以释怀。

记得牛爱国在结婚纪念日晚上为庞丽娜做了一桌佳肴,希望她可以回心转意,并带着她展望未来的美好生活,庞丽娜对此表现得很不屑,因为她老公之前定下的目标都没有实现过。

如果牛爱国最后真的活明白了,他应该忘记那晚展望的无趣目标,定下“跟章楚红一晚上干三次”的目标才是正理,我相信这一次他不会失败。

世界上谁也不欠谁的,婚姻也不欠你的,自己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不要埋怨别人,也不要埋怨婚姻。

想去欧洲,自己努力;路黑跌倒,自己坚强;汗流浃背,自己擦擦。

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放在婚姻里也是行不通的。

不是你想说话别人就要陪你,不是你生病了别人就要照顾你。

带着特定的原因走入婚姻,就注定会挣扎、会恐惧、会失去。

我对《一句顶一万句》里的经典语录“日子过的不是以前,日子过的是以后”很不以为然,不过我不会假惺惺地说一句“日子过的是当下”,那简直会让人吐出来。

我是想说:日子过的是孤独。

以前、现在和以后。

你只有接受孤独,才会接受生活。

没有人能把你从孤独之中拉出来,也没有所谓一个懂你的人存在,因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不同的,你也没有办法去弄懂别人,正因如此,世间的人事才没完没了。

说再多的话,做再多的爱,孤独仍在。

不要赶走孤独,它才是我们忠实的人生伴侣。

 2 ) 淺談《一句頂一萬句》

也許是年齡大了,我現在也會看一些沒有武打、槍戰和特效的電影了。

這年頭要找一個說得上話的人可太難了。

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人和人之間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久而久之,不通人情的人也越來越多。

互聯網讓人們的眼界拓寛了,但學識、能力、素質、社會階層…各方面都沒跟上,問題就產生了。

對於很多底層人民而言,外面的世界不僅拓寛了眼界,還激起了慾望。

他們不會明白,很多地方是永遠去不了的,很多東西是永遠得不到的,而只會因為欲求不滿而躁動不安。

電影給我的感覺是,一群膈應的人鬧到一塊儿了。

給三星,原因是不完整,我正等著看那個不負責任的母親知道女兒病重之後的反應呢,“喀”的一聲,節束了。

影片只有起、承,没有轉、合,導演打了很多結,但一個也沒有解,看完之後,很憋屈。

據說原著很龐大,電影只選取了其中的一段,說實話,給作平庸了。

所有的石頭都沒有落地,該說的問題沒有說透,但范偉的演伎是一大看點。

 3 ) 电影不太值得看

把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看了上部,被“出延津记”震撼了好几天,脑子里全想着人物的荒诞命数。

下部“回延津记”却没再花时间细看,不是因为据人说下部的完成度差一些,收尾仓促,而是人物名字我不大喜欢,不如上部老杨老马和老詹。

于是找看了改编电影,就当是原著。

书不敢评,只需夸,因为写得凝练,值得一读再读。

但电影一团乱糟,所以踩两脚。

导演是原著作者的女儿,编剧是原著作者,按理说,影片会很抓心,起码故事的内核能抓准。

然而,电影重心却挪到了捉奸怄气上,剧情引向了小牛如何处理婚变,格局不知小了多少。

而且,仅有的几处“一句顶一万句”戳心点,没戳出来力度。

(章楚红点破“不过以前过以后”、百慧怏怏“能去青岛,病值了”)全片带着淡淡的随意感,就好像大三学生分组拍微电影。

县城真就是老老实实拍,把“县元素”胡乱呈上,未加摘选,有电动车、酒店饭店镜头,好像城管执法录像,看得我心跳减速、表情凝固。

摄影透着股抓搞破鞋的电视剧味。

电视剧拍天冷,好歹打束光,照照锅碗里的热气,这片子则是拿个围巾,口里念句天冷,我送围巾。

台词打磨得一言难尽,家常的不能再家常,居然还布满了全片。

比如:我要杀人;佛祖,我不想杀人,也是被逼的;要不是女儿,我早杀了你们这对狗男女。

另外情节上,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比如百慧突然脑炎),有种头不顾尾的割裂感。

值得说道的是小牛屋里的布置,本来很狭小,镜头旋转来去,还挺自如。

这说明隔行就隔山,作品不是组了局就能组全,优点缺点一合拢,缺点就格外显眼。

主要人物有两对,牛爱国和老婆丽娟、牛爱国他姐和老宋。

小牛是部队出身,结婚时感觉未来向好,跟对象丽娟无话不说。

甚至不用说,都互谙心意。

可10年后光景不好,两人再无话说,小牛在县城修鞋温饱,丽娟到纺织厂做工。

老姐39岁单身,做摊食买卖,相亲多次都没有谈得拢来的人,饭店的老熟人厨师老宋上门提亲,她被逗得可乐,于是结了婚。

丽娟愿景大,向往好生活,看上开店的蒋九,于是聊得开了,走得也近。

后面几乎全都是绕着这事在破开情节,没这事,就没这电影。

老姐一结婚,立刻发现跟老宋说不上了,本畅想着的幽默情趣味儿,瞬间寡淡如水。

电影主讲的是县城婚姻。

大家知道,贫贱夫妻百事哀,国内离婚率飙到了44%,所以片子提的主题非常深刻,事关多少人大半生幸福。

可惜只有问,没有解,提出了80分的问题,却没给出哪怕20分的答案。

影片里合适过日子的,一对儿也没,缺失“反面”案例。

只要言及婚姻裂痕,就说:俩人说不着。

然后止在这里。

若想听细细的、往深里的,无人言语出来——我不管你了,事儿摆着,凭看官你品。

说不着,往往也不止是嘴上的事。

人们觉得,曾经说不着,也许是因为不愿聊,所以小牛咨询了战友,忍一时,说点好话,摆一桌好菜,想要挽回感情。

但聊家庭展望的时候,被丽娟泼冷水。

这时的说不着,是家贫寒而眼光不齐,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丽娟向往优渥生活,已经从内心看不起牛,这是丽娟自结婚至今的判断。

期望过高,导致失望累加了,想说得着也不可能。

所以,明明是现在、以后的事,偏偏脱不开以前。

结尾有强调: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但以后的事情是以前带来的,当初结婚能聊,因为在起跑线势均力敌,比志向不会输,少年心事当拿云。

可跑输给别人时,就意见大了。

所以年轻看人品、看家境都行,另要自己想清楚:人品没有兑现利益我还会接受ta吗,未来家道中落了能做到风雨同舟吗?

丽娟明明有顾忌,愿意多照看家里,回归正常,她也看得出小牛的用心。

但她偏不给牛机会,不顺着话头鼓励,反而最擅长说的是:你没本事带我出去吃饭呢。

因为这种话几乎立于不败之地(类似为你好),只是为了说赢对方。

偏偏寒人心的话,一句顶一万句。

只说了说不着,没说怎么说得着。

要想说得着,就要多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好,感谢对方的好。

老宋年纪大点,没坏心,还要被老姐蔑视,当做无话聊的木头。

可假若老宋有话头、有厨艺,那早就有人说媒了,哪里轮得到老姐呢。

很多人看不起对象,其实也是一并瞧不起自己,这其中是无能的狂怒。

他们俩匆匆成婚,尚未了解太深。

其实老宋看不上卖火烧,拿自己当大厨,但幻想里的老姐是知书达礼、大气温柔。

所以在一起后立刻觉得老姐是使唤人的霸王,不再爱了。

亲私人离得近,家长里短都在一块儿,做多错多。

三天两天见不着的,反倒不受批评,是谓“距离产生美”。

双双的失望下,难免有隙。

假若老姐夸老宋的菜,老宋夸老姐美,互相认可,总比别扭着强。

现实是,大多数人的结婚是将就,爱情是种幻想,门当户对是奢望,甚至有个话头好交流也是难题,但这不意味着要一辈子别着心。

因为对象ta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没价值的。

选择说哪一头,是人的选择,始发于内心。

所以,我们应当选择一种更好的度过将来日子的方式——那就是过好自己,揣度好选择,换位思考,说好每一句话,不说寒心的话,才能维护家庭氛围,启发彼此心智。

举个例子,老公1个月没好好休息,赶上一天大雨在家,痛快打了游戏,几个家务事没看到眼里。

老婆带孩子回来看到,会大骂整天就知道电子游戏,连最简单的垃圾都不收拾。

一个拿月工作比、一个拿简单事物比,两边人都没错。

假若老公换位思考,则会说,老婆你放着,好久没休息,今天玩得忘了神,我把这些活一起弄完。

假若老婆换位思考,则会说,你也没很长时间没正经歇歇了,我先带孩子,这些活你一定别忘了。

假如来句:“你就玩吧,打游戏一辈子没出息,拖儿带女跟着你过苦日子。

”再回一句:“你整天骂我,自己不节约天天花钱,化妆品买一大摞。

”那将绝杀,又是一句顶一万句。

电影里有几句很认可,“一找就得出人命”。

奸情跟人命相隔就一箭之远,连修鞋匠都有鱼死网破之心,换其他人更难容忍。

小牛想杀人,揣着刀去给佛祖贡苹果,唠叨了一圈来由。

佛祖听了估计也难断,只会支支吾吾地让放下。

现代法律更加完善了,大家都懂法,但杀不杀人的其实也无谓,只要出现奸情,在心里那个人已经死了。

有时间定会找律师扯清财账,跑马圈地,倘若没时间也会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

丽娟最后怀上蒋九孩子,在路边吃馄炖,两人你情我愿,倒还一丝令人羡,仿佛看到了感情应该有的样子。

可惜这场面只是出现在刚刚私奔之时。

记得牛和丽娟在河滩边互相坦白之时,因为蒋九不愿离婚,丽娟还骂看错了人。

待将来时久,蒋九没有店面,生活未见好转,恐怕又是指着鼻头互斥。

 4 ) 不经意的中年的生活-痛或者麻木

偶然间看到这部电影,是被范老师的剧照所吸引,从《不成问题的问题》开始,我好像重新认识了这个曾以喜剧小品闻名的中老年男人。

《一句顶一万句》本料想是一部文艺片,不曾想,是一幕悲剧。

以下剧透。

“为什么离婚?

”“我和他说不着,三个月了第一句话。

”第一幕的开头暴击,有多少中年夫妻几个月没有一句话呢?

都忙于工作,忙于生活。

从有空了好好聊聊,到有空再说,到没啥说的了,再到不想说了,再到不想见了。

好像是一段婚姻的轮回,让人想想就不寒而栗。

我曾和友人聊天说,不同的婚姻阶段,诉求是不同的,30到50岁这20年,是人生的上升期,也是一个坎,过去了,也就相伴到老了,过不去,也就散了。

20多岁的我们,意气风发,为娇美的容颜、婀娜的身材,健硕的肌肉,伟岸的身姿所吸引,我们相信感情,享受爱情,追崇激情。

直到20多岁步入婚姻,带着向往、期盼,好像电影里的开头,牛爱国和庞丽娜挤到了婚姻登记前台,开心的说出,”我们是能说的着的“。

登记过后,牛爱国作为一名士官对未来给出了充足的憧憬和展望,好好干,干上军官,让庞丽娜随属。

30多岁我们,婚姻的时间开始延长,生活,趋向了稳定,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无大变故,大毅力,30多岁的生活会一直顺着惯性延续到人生的退休。

曾经的憧憬成为了破碎的泡沫,曾经的豪言壮语成为酒后的只言片语,看着曾经的朋友,更多的只有追忆。

牛爱国从一位追寻梦想的军人成为了一个钉鞋掌为生的手工业者,庞丽娜成为了一名纺织女工,平淡的生活,夹杂着一丝的贫穷,生活好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点味道,还有点放久的涩味。

是生活不努力么?

不是,和大多的心灵鸡汤不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金字塔底层的大多数。

努力不一定会改变命运,更多的是,平淡的生活。

庞丽娜和牛爱国的姐姐能说的着,说的着什么呢?

说的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个人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庞丽娜投资了牛爱国这只曾经的潜力股,结果上市后破发退市。

牛爱国的姐姐,一直待价而沽,最后当成不良资产处置给了范老师。

晴雯的判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后落得身死之命。

这两位呢,心比天高,命,缺好得多了。

如果庞丽娜不出轨,会发生什么?

相濡以沫,等待孩子的成长?

再好好的了此一生?

她会觉得亏欠了自己的一生,亏欠了曾经的期待。

庞丽娜和蒋九在一起的开端,可能在于物质基础,更多的是,蒋九的眼界和认知让庞丽娜感觉自己被打开了,不再局限在一个县城,庞丽娜有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权利么?

有!

错在她既想追寻美好的未来,又想感受牛爱国给的平淡的生活,两头都想要,最后只能一无所有,被牛爱国扫地出门,跟蒋九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40多岁的我们,如果在婚姻内,吵吵闹闹已多年,更趋于平淡,好像无所谓。

范老师饰演的角色,一直未婚,在剧中,他看上了牛爱国的姐姐,他开始了简单而热烈的追求,用所谓的真实打动了她,最后走在一起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家里做不小超过200元的主,两个人很快就进入了无话可说的阶段。

于范老师而言,他想要的平淡的相濡以沫,于牛姐姐来说,想要的是激情热烈的生活,虽然年纪差不多,范老师已经50多的心态,牛姐姐还在20出头的憧憬中。

整部剧中,我最好奇的是赵欣婷和蒋九这对夫妻,蒋九,从名称来看,应该是一个文化层次不高的家庭出生,却干成了当地有名的婚纱摄影店,可见个人能力。

赵欣婷是漂亮的,也看着好像是独立的,在老公有一份较大家业的情况下,自己在面点店做蛋糕师,似乎单纯是兴趣爱好。

好像是小女孩的纯真,喜欢做美好的事物,这似乎是一个成年的身体里面装着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老公出轨了,要做什么呢?

一死了之,没死成之后找到牛爱国,让他去给她把老公找回来。

赵欣婷是影片中唯一没有结局的人。

也是全片最大的悲剧,从小被父母呵护备至,长大了嫁人了,也不用管生活的琐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甚至也没有孩子,直到一天,突然发现老公没有了,家也没有了,蜜罐里的成长终究是难以抵御社会的侵蚀。

牛爱国最后是想杀了庞丽娜么?

可能是吧,直到女儿的电话,让他想到了还有一个人在等待他的救赎。

女儿把妈妈送的小汽车扔掉的时候也是失望透顶了吧。

为中年的我,看完了全片有的,仅有的感觉是一种透不过气的压抑,没有一个人是真的错了,然而每一个人都真的错了。

庞丽娜错了么?

庞丽娜和牛爱国过不下去,牛爱国不思进取,说的比做的多,天天画饼,家里的生活一成不变,女儿想吃个面包和苹果,都不能同时买好一点的。

这样的生活,没有盼头。

庞丽娜没错么?

一个对她千依百顺的老公,一个可爱懂事的女儿,为了自己的私欲,放弃了家庭和一个有妇之夫在一起。

牛爱国错了么?

作为一名退伍士官,没有专业技能,没有学历,没有人脉,自己的能力开了一家钉鞋店,去为家庭尽着自己最大的责任。

牛爱国没错么?

和妻子多次的争吵,撕毁的结婚证,没有顾及到妻子的心理需求,没有思考着改变,小富即安,沉浸在现有的满足。

蒋九错了么?

赵欣婷沉浸在自己的小爱好,甚至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生孩子,在家可能刁蛮任性,一个看着事业有成的男人,没有一个能说的着的人,何其孤独。

蒋九没错么?

不敢去和赵欣婷说离婚,不敢和庞丽娜去说再见,摇摆在两个女人之间,最后选择和庞丽娜私奔了事,责任呢?

乃至牛姐姐和范老师,都没有错,也都错了。

错在在对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人,在后续的时间中没有进一步相互融合,然后进一步异化,导致看似幸福的家庭,其实是完完全全割裂的个体。

好像一张大床,睡着一家三口,除了孩子,两个人之间再无一丝联系。

如果能磕磕绊绊的过了60多岁,人生进入后半段,没有了那么多的在乎,没有了那么多的需求,通俗的说是看开了,一切都无所谓了,也就少了很多争吵。

这样的看开,需要社会阅历的沉淀,需要思想的沉淀,可能到60也可能到90。

我们有一句话,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是在生命尽头对一切的坦然。

志趣相投之人是多么的难得,只有遗憾、唏嘘和反思。

你、我,真的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另一半?

已经在婚内的我们是要如何及时止损,止人生之损?

还是讲究的等待暮年的坦然?

对了,好像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蒋九,陈世美倒是比较多人生皆苦,人世皆难。

 5 ) 如果婚姻再过十年,我们还会有话可讲么?

看完《一句顶一万句》,我问了男友两个问题:如果婚姻十年过后,发现对方疑似出轨,你会选择原谅吗?

你觉得婚姻十年过后,我们还会像现在一样有无数的话可讲吗?

我问这些问题并非对将来没有信心,而是近几年,着实见证了身边许多如影片所讲的故事,关于婚姻维系上的诸多不易。

其中的焦点集中在「共同语言」。

往雅了讲叫“价值观一致”,往俗了讲,就是影片里说的,有话聊。

婚姻里“有话可聊”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正如片中姐姐所讲,年轻时轰轰烈烈,为爱情飞蛾扑火,可怕的是,死亡没能如约而至,活得却很苟延残喘。

于是到头来,不过是想找个可以说话的人。

可却在将就之后发现,原来这个可以陪着说话的人,也不是谁都可以。

这片子讲的故事实在似曾相识,我们谁没遇上过周围的哪个邻里朋友结了婚却出了轨或是莫名头顶了大草原,然后被街坊邻居劝了,为了孩子忍了吧,结婚都这么久了不容易,你离了婚一个人带着孩子可怎么过啊云云……也有壮士断腕果真离了婚奔着另一头去的,但也有这边儿离了那边儿没离成,两边儿都离成了过的也不幸福种种案例。

说到这儿不禁想起前阵子大火的剧集《我的前半生》,且不论毁三观的剧情设定,单说雷佳音饰演的前夫哥,他在两次婚姻中的不幸,其实是大多数家庭的常态。

日子过得久了,总会出现裂痕与摩擦。

谁没吵过架,谁没遇到过觉得眼前之人如此陌生再也无法共处一室的尴尬,又有多少人,不是在一日日柴米油盐里日渐忘记了当初见她那第一眼的怦然心动,忘记了相处之初自己是如何卑微而又小心翼翼,全心全意的为着对方,为他所有的动作而欢喜,为他所有的缺陷而自我麻醉。

可后来这一切都变了,时间啊,真可怕。

你开始为身边更新鲜的人而欢喜,你开始觉得家中冰冷索然无味,你心里开始分崩离析而你全然不知,终于有一天,天崩地裂,无路可退。

面对着令人绝望的一切,除了不要走入婚姻这令人绝望的方法,究竟还有路可走么?

虽然难以启齿,但我只得灌一碗鸡汤,大约,只能是爱了。

虽不知爱这玩意儿虚无缥缈能持续多久,但我见过凡是婚姻还算幸福的夫妻,无一不是对对方有爱。

不能说爱你就像爱生命,或是爱你胜过自己,但起码,是把对方当作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以外人之心度之。

我也实在难以接受许多所谓过来人的劝诫,面对出了轨的另外一半,“忍忍也就过去了”。

正如片中所说,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若是心中已有二致,不如就此撒手,一别两宽。

虽然一个人也很艰难,但婚姻中的这些苦与悲哀,每每想起来也实在难以消受。

刚才我打开豆瓣打算为这部片子做个短评的时候,登陆页面的验证码弹出的是英文单词“future”,大约,也是对“以后”的一种应和吧。

我这个人,二十大好几了,但总还对爱情两个词充满了神圣的崇拜感。

觉得婚姻必得是纯粹的爱情,爱情也必得是非他不可的倔强。

真希望身边每一个走入婚姻的你,都永远坚定,永远纯粹,永远热爱彼此,永不疲倦,永不说再见。

 6 ) 电影可以叫《说得着》,不一定非得和小说同名

虽然很挺一句顶一万句那小说,但故事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本来那小说里人物太多故事更多,能记住一两个人物一两个故事就不错了。

当代这一段,牛爱国的故事当然还是小说更精彩,这毫无疑问。

电影嘛,一方面是影像表达的非艺术性限制,是不可能完全呈现的,一方面是语言艺术向影像艺术的转译也是很难实现,特别是刘震云这样的喷空大师,用影像去转译,极容易挂一漏千万,何况他自己又挂帅编剧,没法弄。

所以难免让人觉得太不电影,太八点档。

如果没看过小说,没有对原著的感情,只是电影本身来说,很难吸引观众进电影院。

可我还是觉得这电影可以,并不仅仅因为小说撑腰。

原因就是,中国电影要想说点人话讲点人事,谈一谈庸常生活中那一点庸常感情,不是不可能,就看你愿不愿意。

 7 ) 中国道德下的精神需求

以前从不知道小县城是这样想事情的,什么破鞋这种话我从没想过……城里很大范围内互相都认识,面包店挤花的女工居然就是老板还张口叫名字,一个“谈恋爱喝农药”的结合了戏剧性、戏谑、神秘的帽子顶一辈子,除非用女属于男管理、男靠女的体现的婚姻从属观念来洗刷(这个叙事节奏也挺有意思,“绝望地相亲”的姑娘准备结婚时才突然揭开)。

我也没想过,没有人说话,说感受、愿望、分析开解的人,有多难过。

也看到了具体的说话背后藏着可能的危险意味的例子、熟人圈子里侦查出轨嫌疑的例子,真实立住的家庭和纷乱思绪,小孩的形象也是真实的,有自己的思考、纠结困惑和表达愤怒不满的方式。

要我可能就和小孩说些理论般的话(同时可能还会有些我懂很多很清楚的优越感,在大家都是现代人的小环境里还算公平地比较着养出来的),但大姑父一句类似“就这么办”的通俗的话,才是好接受的、符合小孩在这样的家庭和环境里对自己的复杂的地位的理解的。

那一份婚外关系,不是完全理解,确实难舍难分,最后还跑去广州吗?

寻死觅活的老婆咋办?

这段关系的揭开和发展,其中爱国的发应,起伏波澜大且完整,没怎么简化。

我没怎么看过国产电视剧,感觉这节奏还算电影吧。

拿《硅谷》《亿万》《Borgen》这些类别不同的海外电视剧来比的话,差异也不小。

管它像什么,我觉得是一个站在中国的人群里的讲述不错的故事。

也有看到一些视觉语言、演得很有力度、配乐和背景音很好,钟表声很细节、发音也有些微河南感觉。

有的台词感觉相似得太做作,但确实耐人寻味。

贫富已经点到了,没必要浅白地吵出来,而且这里面的人最在乎的也不是贫富了,是生活的趣味、有陪伴有共鸣的感觉。

但经过复杂细碎和存在诸多刻板习惯和刻薄眼光的生活,很难再有勇气去坦诚,去轻松,从而获得共鸣。

可以想象有更多纷乱复杂扯来扯去一团乱麻的事发生在生活里,缺乏辨认处理情绪和搭建沟通的能力,只觉得,不想说,很难开口,很难说清楚,渐渐没乐趣只有要求,渐渐在细碎的要求里不满,但仍留有家人温情这互相支持的习惯和愿望。

中国人啊“中国道德”是什么呢?

在很大一部分人里,是精打细算,是体面,是夫唱妇随,是不浪费一点点,是脑子要干净最好只学习不玩乐,是上位者可以发怒着说借口像爱国对女儿,是要有远大志向同时肯吃苦,是每个人都要会向领导汇报的语气辞令以及能听懂要求大部分时候哪怕有些不适也直接听从咽下一口气,但不会别的也可以。

旧中国是这样,现在也普遍存在。

爱国他姐和老婆搭伴,再有个还可以的工作的话,那应该真不错。

我真没想到来擦鞋的女同学只是开小吃摊的,而且看爱国和同学,我也会有往恋爱关系想的中式惯性思维。

 8 ) 说不着话是表象 背后是核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一直听说过这部刘震云的小说,也听很多人推荐过,但是一直没有看过,今天偶然刷到就看了下,坦白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回头看了书,可以再对比看看。

但从电影角度,看完感觉这部电影通篇都在讲“说不着话”的事情,开头的离婚夫妻是没有话说了,男女主角 牛爱国和庞丽娜也是没话说了,牛爱香和老蒋结婚一年 也是没话说了;倒是蒋老板和他老婆,没有描述太多,不知道是不是也没话说了,从医院他俩的对话看来不像是,更像是蒋在寻找新鲜感。

所以我在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就一直脑中带着这些疑问,婚姻的结束到底是不是真的到最后是没话说了?

在不同群体都存在吗?

为什么会存在?

一开始发现不了吗?

如果出现了,还有办法拯救吗?

我专门查了一下中国人离婚的数据,根据最高法出的司法大数据,2016-2017年的离婚原因 第一名是感情不和77.51%,第二名是家暴 14.86%;当然这是起诉离婚的,应该还有自愿离婚的没有统计进去。

感情不和这个概念其实是很泛泛的,包罗万象,很多事情都可以归纳进去为感情不和,这是果,不是因。

包括说不着话了, 也是果,不是因。

那因到底是啥?

牛爱国和庞丽娜10年前刚刚结婚的时候,在登记处兴高采烈的说 我们说得着,我们每次都能猜到对方想说啥,为啥10年后就说不着了?

因为核心的需求变化了,大家都变了,10年前牛爱国去部队当兵,信心满满,风风光光,准备在部队大干一番,然后把丽娜接到兰州,那时候丽娜的需求应该就是找一个能有前途的男人,有志向,有能力,能让自己过上好生活的男人;而爱国的需求 那就是找一个漂亮媳妇,互相喜欢的。

10年过去了,丽娜的需求没有实现;爱国的需求实现了。

丽娜在这10年间肯定是有过纠结的,电影没有交代爱国在部队经历了什么,大概率又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最后在现实中泯然众人矣的一个故事,在一次次的期待中,展望一个接一个的落空,10年过去,爱国是一个修鞋铺老板,而且丝毫看不到10年后会有任何变化,爱国已经被社会磨平了棱角,不再是那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

所以他俩没话说了,不是他俩没能力说话,是因为没有意愿,大家不愿意聊了,甚至更多是可以说是丽娜不愿意聊了,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一潭死水,没啥可聊的。

丽娜应该是一个还是有一些精神追求 稍微文艺 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的女孩,她喜欢吃松鼠桂鱼,最想去欧洲。

所以她在心里基本已经对这段婚姻判死刑了,只是迫于道德和孩子的约束,她还是不愿意踏出那一步去重新选择,直到蒋老板的出现,犹如黑暗中的萤火虫,一把把她内心的欲望点燃,着了。

所以没话说是表象,背后是丽娜的核心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而且似乎爱国已经不可能给她满足了,她自然就没话说了,10年前的时候她对爱国 很有信心 觉得有希望满足她的期望,10年过去,希望落空。

所以,男同胞们啊,努力奋斗啊,不然就别娶漂亮的老婆,年轻时候你没成功可以说你是潜力股,潜力10年还不爆发,女人就得没信心了,从女性角度来讲,其实已经算是投资失败了。

人家趁着还有资本,想再换一只股票,感性上说可能有点绝情,理性上来讲,其实是对的。

漂亮女人身边的诱惑是很多的,电影的设定是在小县城,而且是在2009年,所以其实丽娜的诱惑其实还是有限,现在网络时代,你是在和整个城市 甚至整个中国 全球的男人在竞争。

我 想起和高中的一个很漂亮的女生在大学时候聊天,说起谁谁当年追她,她说几乎全年级90%的男生都给她发过短信 写过情书…… 你可想而知 婚姻的三大需求,性需求,精神需求,经济需求,三者有其二就能维持较好,有一个勉强维持,一个都没有就得挂。

而且需要不断进步和迭代,因为大家的需求也会变,这就是为啥所谓的陈世美,赵本山,鲁迅,抛弃发妻,需求变了,换成你也一样。

有没有压抑自我的道德楷模,有,只是比较少,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凡夫俗子。

所以,这个局怎么破呢?

其实就是2字 同频,前期筛选阶段找和自己同频的,如果对方是喜欢欧洲游的,你就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如果感觉费力, 就趁早换人,如果对自己早期有信心,后期运气不佳,没达到,对方要走,那也就大大方方的送走,好聚好散,这个结局是你一开始就该想到的,不是意外,是必然。

女生也一样,早期筛选阶段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既要也要,男人也不是神,成功是很难的,很大一部分是运气,如果你只想找成功的,不如直接找现成的成功率更高,否则就做好可能他不成功的准备。

筛选好之后,大家最好是同频,一起进步,不要拉开差距,如果有一天,确实拉开差距了,就散了吧,强求留下没有意义,有相聚就有分离,这是必然的,记住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时光就好,勇敢向前,不要活在过去

 9 ) 说话有多重要

《一句顶一万句》,挺好看的,唯一遗憾是没有用河南方言拍,毕竟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河南的,如果能用方言会更出色,有些地方,对白处理的不好,过于文艺,与人物背景不太符,可能这也是最终没有用方言的原因。

创作人员看来并不想拍原汁原味的乡土戏。

刘震云老师自《手机》始就和『说话』卯上了,不过的确这个话题他研究的挺深入的,从『拿起手机,谎话就来』,到这部强调说话重要性的电影,对于说话的艺术算是研究透了。

这是哲学范畴,作家找到或者碰到一个哲学问题,理解透了,准能写出好东西,因为哲学也是人人生活中有却察觉不到的东西。

从立意上看,其实和法国电影无分别:恋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说话!

能说到一块儿,成。

说不到一块儿了,散。

从无话不谈到最后没话的过程就是爱情死亡的过程。

法国人可以用后现代主义,抽象主义,甚至大乱交来表达这个主题。

中国人也能,只不过没那么洋气。

殊途同归--就像刘震云那个龙套在戏里的一句老梗:孔子,尼采,叔本华,他们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儿。

李银河透露,王小波对她最满意的是:抛出去的话,她都能接到。

因此,无论是巴黎的一对儿左翼知识分子艺术家恋人,还是新乡延津县一对儿辛苦忙碌的小夫妻,大家面对的是人类共同的困境:怎样才能把天聊下去,以便生活能继续。

本片结构非常成熟,从民政局开始,到火车站结束,一对儿离婚人口里说出离婚的原因是:没话说。

一对儿结婚的人口里说出结婚的原因是:俺俩有话说。

在火车站,牛爱国说出了一句顶一万句的话,终于可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走出他人的、自我的牢笼,重获自由。

他说这句话也是普世的:人生得往后看,不是往前看。

说话有多重要?

范围演的这个大姑父的角色,因为能和小孩儿说上话而感激不已。

牛爱国的姐姐结婚的理由是:这么多年了也没人说说话,快憋死了。

人人需要倾诉,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Some one to talk to. 范伟专门请了媒人做中间去介绍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时还有句对白:老套了点儿,但比网上那些实在。

是的,他们都忽略或者低估了一件事:互联网。

小县城,能彼此说上话,持续说上话的人太少了,以至于找到一个不惜出轨,家庭破碎也要追随。

那些不以说话为目标的人生,或者还没意识到说话重要性的人,感到莫名的困惑。

他们的困惑终有一天会解开,然而那些想找人说话的人却不能满足于虚拟的网络。

我觉得这些年来刘震云老师,和其它中国大部分男作家(包括,贾平娃,莫言等)一个主要的问题是,他们几乎停止阅读和思考了,名成利就对于其它作家而言意味着更多的自由旅行,更多的自由阅读和思考(史蒂芬金连开车时都在听有声书),对中国大部分男作家而言意味着停止前进,就地收割。

作家不应该满足于重复自己,中国男作家集体油腻的时候,不少别国作家因为挑战自己而得了抑郁症,他们的作品是世界一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无论如何,我感谢刘震云老师,在我大学三年级,读到《一地鸡毛》,这篇小说令我不寒而栗,对毕业后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恐惧,它时时提醒我应该避免怎样的人生,以及,如何才能不陷入那柔软的安逸的鸡毛。

这种毛骨悚然的经验令我记忆至今,就像每次想起《1984》我都会记起那个读完掩卷的酷热夏天午后,我竟然生理上感到背脊发凉。

我读过刘震云大部分作品,直到《手机》为止。

后面没有再读,因为已经开始重复。

这部电影里刘震云客串了一个相亲男,卖的语言梗都是他几年前的老梗。

(孔子,尼采,叔本华)这部电影如果是刘雨霖自己主导完成的,我觉得她会是个前途无量的年轻导演。

 10 ) 经营婚姻需要智慧

虽说电影并未像小说那般准确地阐释了名字到的含义,但它所展现的观点思想还是有可取之处。

尽管电影取景于新乡,许多台词场景可以成为新乡观众的谈资,但我和朋友看完之后,一种压抑感笼罩在我们上空。

电影伊始,民政局里,一对夫妻来离婚,原因是结婚一个月到今天才说一句话:“离婚!

”紧接着,牛爱国和庞丽娜喜滋滋地办结婚,他说:“我们有话说。

”可是,他们并没有躲得开七年之痒,十年以后,他们也沦落到没话说的地步,庞丽娜甚至找了另一个有话说的有妇之夫,两个家庭的命运就此改变。

朋友之间如果没有了共同的话题关系就会疏远,更何况是要同榻而眠的伴呢?

电影还有一点十分引起我共鸣,就是撕结婚证,我打小的印象里爸妈的感情就不好,老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结婚证不知道撕了粘、粘了撕,折腾了多少回。

平常夫妻是不是冲动地以为撕结婚证就可以撕碎束缚彼此的关系?

可是沉闷吵骂之余,如果真是触及到了本质问题,彼此的真正关系也就渐渐荡然无存了,有本又何用?

所以,经营婚姻是一辈子的事,需要智慧,在没做好准备之前,切勿急于成家。

《一句顶一万句》短评

太对不起原著了。

3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较差

从原著中挑出牛爱国杀寻出轨妻一节,总体而言因为是刘震云当编剧,所以剧情还是比较符合原著的,但比起小说的跨越时空的历史感,电影显得小家子气。小说反映的不仅仅是夫妻间的“有话说”“说不着”,而是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他们要寻到能说到一块的人,朋友、夫妻、战友……电影中宋解放与牛爱香结婚觉得最值得的是找到百慧这个小学生能说话,不然这一辈子多憋屈啊!当然,电影也传达了小说的另一个主题“世上的每件事事掰开揉碎了看,哪一件都藏着委屈”“日子是过以后,而不是过以前”。

6分钟前
  • 洛木
  • 还行

好喜欢齐溪的生无可恋脸!

10分钟前
  • 唐小万
  • 还行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电影没有小说好看,要是有个电视剧就好了,那么多人物,多适合拍个剧

12分钟前
  • Vivian
  • 还行

实力演员坐镇,以一句话点醒人生的结尾干净利落,人物都在 找说话的人 中,未免过分放大这一逻辑忽视其他常理,总体完成度尚可

16分钟前
  • 邻舍的老花猫
  • 还行

小说的真实与影像的真实遭遇了根本性矛盾。

20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为啥骂选角啊我觉得挺好的 小毛老师退伍以后可太窝囊了 窝囊炸了 换谁都得跟喻恩泰跑了啊!!

23分钟前
  • 筷喜旺
  • 还行

日子是一杯喝了不会死的农药,爱情则是电驴车上加装的前脸。很多人误把农药当蜜糖甘之如饴,拿爱情当庇护遮风挡雨,最后揣了一把刀想刺穿生活的假象。太过刻意地设置人物悲剧,过于生硬地强调无话可说,导致电视感太强,节奏处于失语状态。日子过的不是以前,而是以后,可惜以前从来都跟以后纠缠不休。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可惜了一帮好演员和一个好剧本。为了他们三星吧。

28分钟前
  • 懒猫戏花枝
  • 还行

3.5

32分钟前
  • 构思谬克
  • 还行

没看出一句顶万句的这个理

36分钟前
  • Vini_Kazma
  • 较差

话痨

39分钟前
  • 健仔
  • 力荐

论小说与电影的不兼容性

40分钟前
  • 生生鸟
  • 较差

糟蹋了刘震云的作品。通篇给人的感觉就是胡乱拼凑,故作深沉,到最后竟不知道究竟想讲什么!又假又空。本来是奔着刘震云去的,结果却看的是什么鬼!还有电影叙事方式的连电视剧都不如,跟个小品似的。似乎导演是先想出一两句话,然后为了引出这一两句自以为是的“金句”,生生造出无聊的电影情节!

42分钟前
  • xiexiaojun
  • 很差

马大帅外传之范德彪他憋屈的小舅子

46分钟前
  • 九個9
  • 还行

三星半,刘蓓演得不错。由女儿来拍摄父亲的作品,这种满足感不是一般人能享有的。

47分钟前
  • 月下独酌
  • 推荐

演员表演都挺好的,但是电影略沉闷。

51分钟前
  • 溪边的人
  • 推荐

电影和电视剧的表达是两个不同范畴,前者对于造型、表演、故事等方面的艺术呈现追求高度抽象和符号化,后者则像影像版故事会那样,家长里短絮絮叨叨都给你说明白。这个片子就像是十几集电视剪辑到一起的产物,和电影基本无关。

53分钟前
  • 墨鱼仔
  • 还行

超难看的电视剧风电影

58分钟前
  • 逆来
  • 很差

一开始以为终于看到一部正常(没有整容脸,流量明星,大牌演员,全员演技基本在线)的国产片,结果看到一半发现这个电影还是极不正常,一个有心机的偏执狂优柔寡断的婚姻史,谁他妈要看这种剧情?确定不是来猎奇的吗?

1小时前
  • eva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