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失踪宝贝

Gone Baby Gone,失踪人口,宝贝失踪了,失踪的宝贝

主演:卡西·阿弗莱克,米歇尔·莫纳汉,摩根·弗里曼,艾德·哈里斯,艾米·莱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失踪宝贝》剧照

失踪宝贝 剧照 NO.1失踪宝贝 剧照 NO.2失踪宝贝 剧照 NO.3失踪宝贝 剧照 NO.4失踪宝贝 剧照 NO.5失踪宝贝 剧照 NO.6失踪宝贝 剧照 NO.13失踪宝贝 剧照 NO.14失踪宝贝 剧照 NO.15失踪宝贝 剧照 NO.16失踪宝贝 剧照 NO.17失踪宝贝 剧照 NO.18失踪宝贝 剧照 NO.19失踪宝贝 剧照 NO.20

《失踪宝贝》剧情介绍

失踪宝贝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国小镇上,四岁女童阿曼达突然失踪,她的姨妈和姨夫找到私家侦探Patrick Kenzie(Casey Affleck 饰),委托他调查外甥女失踪的事情。 Patrick Kenzie和女朋友兼工作搭档Angela(Michelle Monaghan 饰)开始了艰难的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阿曼达的母亲Helene是一个地道的瘾君子,她对毒品的关心程度似乎远胜于女儿的失踪,调查围绕她展开之后,毒品贩子、诈骗犯、虐待儿童的人渐渐浮出水面,Detective Remy Broussard(Ed Harris 饰)以及警官Jack Doyle(Morgan Freeman 饰)也加入了案情的调查,但是阿曼达的名字却越来越遥不可及,Patrick Kenzie也站在了道德的十字路口,开始思考怎样才算是“伸张正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海军罪案调查处第五季火爆警探预谋演习奇妙的家族秘密森林2最棒的欧巴桑中岛春子你迟到的许多年巴黎童话铁血精英五维地球萌妹特攻队天才计划我不是潘金莲越狱第五季年兽面纱下的那不勒斯彩虹俱乐部杀戮房间银狐传说欲海星沉狼少年天才嘉年华查莉成长日记第四季所念皆如愿高达G之复国运动枪林弹雨关于爱行尸之惧第五季速度与激情6

《失踪宝贝》长篇影评

 1 ) 放你在心裡:怪物來敲門(A Monster Calls)

  "A boy too old to be a kid, too young to be a man"  開頭旁白這樣介紹主角康納歐邁利。

是的,這個大概才中學的男孩驚人地早熟,因為母親生病,單親的他不得不懂事和堅強起來,一手包辦生活中的大小事。

他希望母親能夠好起來,回到過去溫馨美好、沒有一堆療程和無數藥罐的平靜生活。

平靜是他最大的願望,也許母親康復,那個夜夜困擾他的噩夢就能停止。

怪物的出現給了他曇花一現的希望,直到他發現這個外表嚇人的怪物只想拉著他講故事,而不是幫他趕走討厭的外婆,也不保證能治癒媽媽,失望如他大致確定人生不會再慘了。

  「等我說完三個故事,換你跟我說第四個故事」  但康納不要聽故事,他要媽媽好起來,他要外婆滾出他們家,他要爸爸回來團聚,他不要再被霸凌,他不懂怪物怎麼可以一邊說要來治癒他,但又不實現他的心願,這到底算哪門子治癒?

然後,他也討厭怪物的故事,為什麼邪惡女巫最後得到救贖?

殺人兇手沒被揭穿還深受擁戴成為好國王?

壞脾氣的貪婪丹醫沒有受到懲罰,助人行善的牧師夫婦卻慘遭橫禍?

為什麼隱形人被看到後反而更寂寞?

這世界難道沒有黑白是非公正倫理道德秩序和幸福快樂了嗎?

  是的,它沒有,但它也有。

世界很複雜,比它更複雜的是人心,怪物說,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大部分人既會做好事,也會做壞事,會起善念,也會生邪念,但無論善念或邪念都是你萬千念頭的其中之一,比想法和言詞更重要的是你的行動,行動才能推動故事前進,行動才是第四個故事的結尾,那個讓康納極欲崩潰、無法原諒自己的想法不是結局,它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它很重要,也無足輕重。

  「唯有現在緊緊抱住她,他才能放手讓她走」  康納飛奔到病床前,哭喊「我不想要你走!

我不想要你走!

」媽媽虛弱地說她明白。

最後的結果雖然可預料,但依然令人感傷。

我想到某集辛普森家庭:Homer對不告而別又忽然出現的母親生氣,氣她總是隨意拋棄他,只顧自己。

但在Marge提點下,他覺得自己應該跟母親和解,因為母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

但當他帶著道歉卡片走到樓下,他發現母親已經在睡夢中離世了。

後來他千方百計想要知道人死後會去哪裡,因為他想要跟母親說他不氣她了,他不想讓母親在自責和遺憾中度過最後的時光。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怪物堅持要康納說完第四個故事,因為當康納有一天回想起來,他才不會遺憾沒有好好道別,遺憾沒能親口說出他有多麼愛她、多麼捨不得她走。

  「人生就是不斷的放下;但總讓人遺憾的是,沒能好好地道別。

」  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長大的Pi對遠道拜訪的作家感嘆著。

人生有無數的遺憾和離別,正如同電影裡父親和康納所說,美好時光是人生的意外和插曲,大部分的人都還是亂七八糟地活一世人。

即使說了這麼不堪的事實,康納的爸爸還是告訴他,其實到現在他仍愛他媽媽,雖然只有愛是不夠的。

愛不是萬能,它的功能可能比錢還少許多,所以它沒有自己的諺語,像是愛並沒有治癒康納的媽媽,也沒有阻止爸爸回美國。

但是,在康納或我們的人生中,永遠都會有更惡的惡龍、更壞的女巫,一山還有一山險,愛不可能解決每一個困難,但愛給我們勇氣和力量去面對問題,愛讓人生繼續,而這才是怪物被召喚的理由。

  原著小說我看了四遍有,每看必哭,而我並不是容易感動的讀者。

而電影大概從一半就開始哭哭停停,停停哭哭,實在很難明言感動的點是什麼,我想是故事背後的溫柔。

如同怪物在康納一吐噩夢真相後,它炯炯的雙眼不再冒火,眼神平靜如水,這才相信它真的與這塊土地齊壽,看過也看透世事,兇惡的外表下是柔軟易感的心,對於受過傷的人,可能真的無法抗拒這樣的溫柔。

  最後談一下演員,我想用一句陳腔濫調─「每一個人都演的好!

」小男孩超齡成熟的表現令人驚艷,有一幕是他砸爛外婆的客廳後,靜靜坐在外婆房門外,沒有台詞,僅僅是那屈坐的身影就令人心疼。

而飾演媽媽的Felicity Jones和飾演外婆的Sigourney Weaver也相當出色。

配音的Liam Neeson不但配音配的好,還提供一個感人的彩蛋。

最後,對原著迷而言,最大的驚喜應屬編劇就是小說作者Patrick Ness。

--原文:http://blog.roodo.com/ellen1127/archives/59699277.html同時刊於PTT Movie:https://www.ptt.cc/bbs/movie/M.1478366145.A.B76.html

 2 ) 写给儿子,在分别际 ——由《当怪物来敲门》A monster calls 看一个暗黑童话的治愈力

这不是一篇纯正意义的影评,是我借电影表达对我儿子的叮咛。

九月一号,儿子要去他爸爸那里上小学了。

我根据工作选择地点,我们母子终究是要在地理位置上分开了。

七岁半了,从出生时,不,从怀孕时,就一直跟着我(嗯,这是句废话,是句我愿意细细体会的废话)。

怀你时还在SY大学任教,站在讲台上也没觉得太困顿劳累——我就当一边工作一边胎教了。

出生几个小时后,你躺在我身边,那小样儿吆,什么都小——鼻子小,嘴巴小,手小,脚小——就是眼睛一连五六天不睁开,第七天睁开了,嗯,眼睛也小。

我都不敢抱你,太娇小白嫩了,怕一个动作不合适再弄疼了你。

小小的你睡在襁褓里,在窄窄的病床上跟我紧挨着,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看。

打扫病房卫生的阿姨几次好心数落我这样不行,说月子里不能累眼睛。

嘻嘻,我哪有那样娇气,再说,看我儿子,多养眼。

转眼你就四岁了。

我们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由一个家变成了两个家,我不让你说成爸爸家、妈妈家,我说都是你的家,组成人员不一样了,但都有你的一席之地,你都是两个家的不可或缺的成员——不管你在你哪个家里。

你偶尔提起来怪过我们,好在从没恨我们——也或许恨过一点儿或恨过一时也未可知,或许是我们做到了尽其所能的方式继续爱你的缘故,你总体是健康快乐的成长状态。

希望你将来也一直这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但没有一个人的成长道路是平坦的,谁都会遇到困难坎坷,谁都会滋生负面情绪,体验到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慢慢学会疏导负面情绪,调整好心态,挺难挺难的,一个人默默承受变坚强当然好,但也需要向朋友敞开心扉,互相交流帮助。

你要记得,妈妈也是你的朋友,可随时寻求我的帮助。

我一直想对即将分开的儿子说些话,说些他以后翻看的时候能起点作用的话。

这些话,既不能让他一直活在美好童话里傻乐呵,又不能让他过早意识到现实的复杂多面而沮丧不安甚至胆怯。

前者容易生活里多栽跟头,或许懵逼一阵子继续跌入另一个童话,然后再被现实撞地头破血流又或懵逼又或跌入童话的另一个极端。

后者容易伤害年幼心灵,失去宝贵的想象力,过早尝到辛酸无奈,甚至绝望,甚至冷血。

把握这个度,特别难。

如果没有把握,那我就打算什么也不说。

直到看到电影《怪物来敲门 》A Monnster Calls,这个电影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要对我的孩子讲的话。

《当怪物来敲门》是绝对暗黑系电影,此片根据派崔克奈斯的小说《恶魔呼唤》改编而成,讲述了少年康纳在面对母亲的生死离别之际,遇见怪物树人,并在树人的感召下直面内心,拥抱成长的故事。

电影里的怪物树人是主角男孩康纳痛苦衍生的心魔,是现实的影射。

他妈妈得了绝症濒临死亡,爸爸另组了新家远在美国并且没有条件带他走。

他要跟彼此不喜欢的外婆住在一起。

他还被校园暴力欺负侮辱暴打。

怪物也是临死前的妈妈为孩子种下的,它凶巴巴地板着脸孔,急不可耐地把那些残忍的事情灌输给孩子。

这很残酷,她知道,但是没有时间了。

故事里,有利用爱情杀爱人登上王位受人民爱戴的所谓好王子与被冤枉的所谓坏女巫,有坏脾气冷漠却治病救人的制药师与善良却丢失信仰的牧师,有被渴望关注却依然孤独的隐形人。

每个故事,讲一个道理。

第一个,人性是复杂的,没有一直的好人,也没有一直的坏人,大多数人是处在两者之间的; 第二个,信念(或者信仰)是必要的,它可能解决不了问题,却能让你平和面对苦难; 第三个,每个人都是隐形人,并非被人注意到就不孤独了。

孤独总是存在的,不要试图摆脱它,要学会跟孤独相处,那是内心充盈的必经之路。

怪物要小男孩说出第四个故事。

他不敢,他说说了就会死去。

而他宁愿死,也不愿说出真相。

面对现实,比死还要难。

死,比活着,要容易。

终于,小男孩在怪物的引导和鼓励下勇敢地说出心里的巨大痛苦——“妈妈,我不想让你走!

”他也明白了有些告别,是注定要发生的,接受事实,是疗愈的第一步。

生离死别,人世常见,但对于孩子,过早接触,他需要帮助。

逃避悲伤是人的本能,面对内心,面对现实,面对残酷,就像是面对一头突然敲响家门的怪物,你要顺从本能害怕地逃避,还是勇敢地与它直视?

你选择逃避,也就永远逃离不了噩梦纠缠。

你直面它,与它和解,它反而帮助你摆脱了痛苦。

直面怪物,直面心魔,直面内心,与它和解,就是与自己和解。

一个孩子,还不能理解生活的残酷,但提前遇到了,就得过早成熟。

还有26天跟儿子分离,这个电影很应景,很及时。

他才七岁半,还不能理解太多。

而我就像电影里的妈妈那样,要帮助他提前把一些重要东西植入他的潜意识,比如三个故事里说明的道理,比如小男孩康纳勇敢讲出的第四个故事。

电影太长,就让儿子看了一些片段,我解说了一些。

他为康纳的命运唏嘘不已,我说你跟他对比,你的妈妈离开你并不像康纳的妈妈那样死去,你随时可以见到我。

你爸爸也不像康纳的爸爸那样不能接他过去一起住,你爸爸创造了一切可能的条件接你过去。

我们都在爱着你,以各种形式,不放弃。

儿子从背后搂住我的脖子,说:“妈妈,我也爱您。

”失去的一切,我都会反省,但不会再纠结过去,不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我已经荒废太多岁月,才学会了往前看,不再辜负余下活着的日子。

分离,既然已成定局,那就勇敢面对吧!

这文字何止是对儿子的叮咛,也是对我自己。

种下一些目标吧,用汗水泪水心血浇灌,等它抽出嫩绿的新枝,活出生命的盎然绿意。

我本脆弱,为母则刚。

 3 ) 惩罚我吧!

这个水墨版的特别像大圣归来的悟空12:07怪兽会出现。

怪兽长得挺像《银河护卫队》里的格鲁特,但是只是像而已,带着似乎是地狱中的火焰,粗暴地拔掉身上的树枝树干,一点都不萌,比格鲁特差太多,所以他是带有破坏属性的怪兽而不是格鲁特那样的萌宠。

他对康纳说,我是你召唤出来的,给你讲三个故事换你一个真实的第四个故事。

康纳一脸懵逼,不知所以。

他以为怪兽会带来神迹至少会魔法吧,那么就能救回生病的妈妈,因为康纳噩梦的深处只有一个场景:天崩地裂中,妈妈掉入深渊,康纳却没有能够抓住她。

然而怪兽的目标很直接,我要给你讲三个故事换你讲第四个故事,就这样。

所以康纳在一开始的时候,只是不以为然。

第一个故事,王子杀掉了自己的恋人栽赃给王后,引发人民对王后的怒火,王子夺得了王位,成为了人民爱戴的国王。

怪兽说,好人有时候也做坏事,并不是所有的坏事都是坏人做的。

虽然王后是女巫,但是她没有杀死国王也没有杀死农夫的女儿,在这件事中她是无辜的。

这个时候的康纳,不得不和讨厌的外婆一起生活,他们似乎彼此讨厌,厌恶变成了怒火,康纳砸了外婆的客厅。

面对外婆叫来的爸爸,康纳说,你不惩罚我吗?

爸爸说,我为什么要惩罚你?

第二个故事在工业时代,有一个特立独行的药剂师依然固守传统,采药炼制卖给小镇上的人。

镇上有位年轻的牧师觉得药剂师不信上帝,不跟进时代像怪物样特立独行,于是处处诋毁药剂师,导致小镇上再也没有人买药剂师的药。

(是嫉妒)直到有一天牧师的女儿生病了,药石罔顾,祈祷也并没有效果,牧师想到了药剂师,请求药剂师就他女儿,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哪怕放弃信仰。

然而药剂师不为所动,牧师的女儿最终死掉了。

康纳认为,怪兽应该惩治药剂师。

然而怪兽却告诉他,真正的坏人是牧师,一个人能够放弃信仰,那么也就能够因为嫉妒构陷他人。

他们砸掉了牧师的房子。

第三个故事,从前有个男孩总是被当做隐形人,实际上他并没有隐形只是习惯被忽视。

终于有一天他反复思考如果没有人看得到他,他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康纳就是这样的隐形人,他总是看着一个男孩,一个个子比他高身体比他壮的男孩子,故事没有交代是因为男孩总是欺负他,他才总是看他,还是因为康纳总是在看他才会被欺负。

终于有一天男孩想明白康纳之所以总是那样看他,挑衅他是因为想要被他揍的时候,男孩对康纳说,我再也不会看你,会把你当做隐形人。

愤怒的康纳召唤出怪兽,他说自己再也不要做隐形人,他把比他高比他壮的男孩打进了医院。

面对他的老师时,康纳说,你不惩罚我吗?

老师说,我为什么要惩罚你呢?

第四个故事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结束这一切,康纳说,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走,是我放手了,是我让她死的。

康纳内心是知道妈妈撑不过去的,这种想法让他内疚,觉得是自己没能够坚持信念而杀死了妈妈。

所以,妈妈死了,自己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所以他才会做出挑衅的行为,比起内心的煎熬,肉体的惩罚会让他好过一点。

就像黒柳彻子写的那样,失去父母的孩子产生巨大的内疚感往往都是,因为我不乖,爸爸死了,因为我的错,,妈妈死了。

康纳也是这样,当他产生想要结束这一切的念头时,内疚深深的折磨他。

怪兽说,你只是希望结束痛苦,你自己的痛苦,人都是这样想的,你是故意的也是无意的。

第四个故事的结局,康纳紧紧抱着妈妈,在打开心结的时候,放开手让她走。

故事的到了结尾,康纳翻开妈妈的画本,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康纳脑中的怪兽,是妈妈放进去的,她在他五岁的时候教康纳画怪兽的时候,就给康纳讲过了怪兽的故事,只是随着康纳长大这些故事进入了潜意识,在他遇到重大创伤的时候,进入梦境引导他。

杰克罗琳说,只要被深深地爱过,妈妈的爱会留在皮肤上,在哈利波特遇到危险时保护她。

康纳的妈妈说,不能看着你长大是我最大的遗憾,你生气也没有关系,我也生自己的气。

但是有一天当你回想起今天,后悔自己因为太生气而不愿跟我说话时,你要记住,没关系的,我都理解,你想对我说的我都知道,你不用说我都知道,如果你想摧毁什么,那就去吧,彻底摧毁他们,我就在那里。

最后赞一下配乐。

 4 ) 面对丧亲之痛的孩子 [猫]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5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单亲家庭少年康纳,他妈妈持续做化疗,他做家务照顾自己,外婆突然叫他搬走同住,妈妈会不会去世,爸爸又在哪里?

这压力太大,任何国家的少年,要吞下这枚命运苦果都难。

整部《当怪物来敲门》都在讲,这孩子如何战胜、治愈内心创伤。

在讲述911创伤的美国片《特别响,非常近》里,遭遇丧亲之痛的孩子,露出成人的严肃面孔,歇斯底里般打砸物件,有暴力倾向,内向自闭,人们用很长的专业医学术语形容这些孩子,视他们为病人。

但欧洲人或许不这么看,他们用孩子的方法处理孩子的问题。

噩梦和童话,常在孩子的世界成对出现。

康纳召唤来的怪物,并非邪物,只是树精,他用三个故事,陪伴康纳完成三项治疗:克服偏见、接受照顾他的外婆,对医学奇迹保持信念、搞破坏释放压力,进一步用暴力发泄情绪。

可以讲,一次比一次治疗极端,坏同学被康纳打进了医院,这也暗合母亲尝试一种又一种新药,直至最终病亡的过程。

但片中长辈无一人指责这个在上述美国片中会被当成病患的孩子,他们就像那棵巨大古树,站在孩子身后,告诉他,没事,我们不怪你。

他们谈话的态度,也是把康纳当成平等而思维成熟的个体来看的。

这或许是欧洲传承下来的某种人文关怀自觉,没有这个治愈环境,康纳很难从小男孩长成半熟大人。

饰演外婆的美国人西格妮·韦弗倒是演技担当,看到亲外孙把她珍惜一生的继承自长辈的家具、瓷器、尤其是那座老钟砸得一片狼藉,她无语、激愤又无奈的沉默状态真能引发观众同感,也更让孩子意识到错误。

树精逼迫康纳讲述自己,原来康纳那个狂风大作、天崩地裂的噩梦,暗示他虽害怕母亲去世,却暗暗希望她一了百了,摆脱这一次次悲惨的化疗。

他为此充满负罪感。

这是真实复杂的人性。

康纳的爸爸,是美国化的英国人。

他非常现实,不许诺梦幻,也拒绝康纳和他母亲的童话世界。

康纳遗传了妈妈的艺术天赋,还自觉用画画这种安全的艺术形式疏导、重建自我。

他拥有了妈妈的小房间,发现树精告诉他的故事,早被儿时的妈妈以同样的画风画成图册。

他和妈妈共享同一个美好空间,他们生死相通。

看似他幻想出来的树精,不只是可能真实存在这么简单。

它生长在坟场后院,由连姆·尼森饰演,细心观众可发现他数次出现于合影照片,他显然是外公。

外公是如何去世的?

幼年母亲如何挺过丧父的黑暗时光?

树精是谁?

这一切是他妈妈讲述过的幻想还是真实的?

故事的余味在此。

-我的微信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5 ) 一点感想

离异的父母,母亲的即将离世,对还处于儿童时期的儿子是一种怎样的打击,他如何接受这个事实,学校,外婆家,医院,游乐场,墓地,梦境…一幕一幕一场一场,外婆母亲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非常注意一言一行对孩子身心的影响。

打砸客厅对整个故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剧烈表现男童的内心感情,从不接受现实到紧紧拥抱病危的母亲,到神秘的外婆房间,看出外婆的用心良苦…

 6 ) 我也想要一个怪物先生

我也是12岁的时候父亲过世,母亲在外地都没有回来,独自承受了很多,没有怪物先生没有温暖怀抱的亲人,直到现在31岁我还经常从噩梦中醒来,从来没有和母亲谈论过这些事,感觉她帮不到我,久而久之也不希望谁来帮我,父亲的死都是我的错,内心煎熬是我应该受到的惩罚,平时生活中的忙碌会麻木感觉,被电影带出的情绪令我窒息,在漆黑的电影院里哭得死去活来…

 7 ) 6分

最近看的好电影太多了最近啊 在准备补考考试在寝室老是玩电脑不想写字,不知道还有多久考试我也不太清楚这次什么时候算是准备好了哈哈。

股票什么的最近关注的有点多了,,我不觉得像这样密集(其实还是不想把心思用在这该死的应试考试上)的关注资本市场能够让我做出更明智的判断,我越来越觉得最确切的资本市场判断是不经意间在早上刷牙的时候明确确定的,非常宏观的概念,然后再细分放到个股上电影有那么点意思但是为什么非要这么拍我不知道

 8 ) 电影的真正内涵与故事的正确对应方式——小男孩如何将外化的罪恶感回归到自身又与其和解的

开始时妈妈给小男孩看了爷爷留下的就电影,金刚。

小男孩看后表示想要像金刚一样能够砸烂一切就好了。

这个铺垫做的很好,小男孩此时已经在受噩梦、妈妈可能的离去的折磨了,他想要发泄却无处可以发泄。

而接下来是三个故事的对应简直可以用完美来称呼了,第一个故事中男孩对应王子,妈妈对应农家少女,外婆对应的是邪恶的后妈。

这个对应看起来不可思议?

但实际上是这个样子的:面对妈妈即将到来的死亡男孩手无足措把自己的怒火指向了外婆,将外婆当做自己故事中的敌人,将外婆当做要打到的对象,不断地向树人说着要树人将他从外婆那里就走。

可是树人的故事却告诉他他以为的故事的主角也就是他以为的好人——王子其实才是杀掉少女的人,也就是说他以为的在他自己的人生中扮演着要不让母亲死亡的自己其实已经放弃了母亲。

接下来男孩又将母亲治愈的希望依赖在了树人的身上希望树人能够治愈自己的母亲,然而第二个故事又出现了,告诉了男孩你自己已经失去信念了,这就没有办法了。

男孩不断地想要将自己的愧疚感恐惧感转化成愤怒,转化成对外婆的愤怒,转化成对无法接走自己的父亲的愤怒转化成没能就得了自己母亲的树人的愤怒。

可是树人却又不断的将这种愤怒引回到男孩自身,让男孩面对自己心中的罪恶感恐惧感的真正的来源,不让男孩再逃避。

其实男孩自己一直是有这样的罪恶感的,所以他在砸坏家具后问爸爸:你不惩罚我么,在打伤同学后问老师:你不惩罚我么。

男孩同学最后一次在食堂同男孩说的话没错,男孩想要的就是被揍。

男孩自己心中满是罪恶感渴望接受惩罚来缓解这份愧疚感来弥补这种罪恶感,可是没有途径也是因此他才感觉到自己是透明人。

然而母亲却做了非常好的疏导,告诉男孩如果想要摧毁什么东西是可以的,如果多年后后悔自己因为现在太生气以至于没能和母亲说上心里话是没关系的,母亲知道他想要说的是什么,看,就连男孩日后可能会出现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多年后后悔自己没来得及和母亲说的话的情景,母亲都替他堵好了。

整个电影过程其实是引导男孩将外化的体现为愤怒的罪恶感收回,然后直面它,再然后释然。

最后树人告诉男孩即使有过这样的想法也不用罪恶,并告诉他了很动机论的观点:只要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是好的就可以,将内心最深处的好的观点告诉母亲也就不会留下太大的遗憾。

这样,男孩终于不再被那种罪恶感所困扰归于了平静,和外婆和解和树人和解和自己和解了。

这个电影真的比大多人想象中的要好。

它四平八稳不慌不忙的慢慢的把儿童(其实也适用于成人)面对明知道会到来的死亡时所经历的心境淋漓尽致的一层层的扒开展示给观众,太真太完美到让人烦躁。

 9 ) 你的噩梦就是你的真相

“我是来治愈你的。

”“我不需要被治愈!

”这段对话一直到结尾才真正爆发,敢于在被定型为“治愈暗黑童话”的正片中反复出现“治愈”二字,既是艺高人胆大,也是对传统“治愈”电影的一种小小颠覆。

西班牙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在2012年《海啸奇迹》后沉寂了几年,去年终于交出了一份出色的作业,根据派崔克·奈斯的小说《怪物召唤》改编成同名电影,2016年9月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在西班牙戈雅奖上斩获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九项大奖,票房一路飘红,成为去年西班牙国内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影片以少年康纳为视角,讲述其母亲面临疾病侵袭时,他内心经历的种种风暴。

这是一个敏感内向、孤独伤感、情感细腻的少年,因为父母离异,母亲重病卧床,与外婆又合不来,生活中的康纳孤寂无援,害怕失去母亲的恐惧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他。

更让他心惊的是,每到半夜十二点零七分,天地变色,乌云翻滚,总有一个模样可怕的树人怪兽来打扰他,让康纳无法分清究竟是噩梦还是现实。

不惟如此,康纳在学校的境遇也同样凄惨,胆怯懦弱的他是被同学欺凌的对象,而他唯一能抗争的,就是以眼神还击恶待他的每个人。

开场即是噩梦,惊吓醒来的康纳在门缝里窥见病弱的母亲,母亲真实的形象让他说服自己:“这仅仅是个梦而已。

”但欺负他的恶霸同学却一语中的:“你总是待在自己梦里。

”他当然拒绝承认,正如他一直拒绝内心早已明晓的真相。

强大的想象(意念)产生现实,当康纳和母亲一起观看《金刚》时,金刚的形象恰好契合他内心对恐惧的迎合,人类从高楼坠落的场景也与他噩梦里不断下坠的情形相符,从这一幕,我们可以大约辨析康纳的噩梦源头和发展方向——他心里的“恶魔”已逐渐成形。

母亲对金刚的评价却也是在无意间揭示了本质:“人们不喜欢无法理解的东西。

”我们人类缘何恐惧,暗黑的根源在哪里?

大部分凡人对无法理解、无法出口的东西总是一方面充满敬畏,另一方面则耻于谈及。

我们都习惯于退缩到自己的壳里,宁愿埋首做鸵鸟,缺乏勇气直面惨淡人生。

树人的出现,视觉形象上是怪物造型,但它的功能却远非制造惊悚,随着四个故事的展开,它究竟为何物,有什么目的,将会逐一揭晓。

树人一出现,就向康纳宣布:“我来给你讲三个故事,第四个故事则由你自己来讲。

”前两个故事是水彩画风,流光溢彩,色块炽烈,想象奇谲,与故事的奇幻内容相得益彰;笔锋流畅,肆意流淌,貌似不经意的墨块泼洒涂抹,也与梦境的意识流相契,成为影片亮点之一。

第一个故事关于一位孤儿王子,只剩继祖母监管国事,与一个农家女相恋私奔后,却被想嫁给他以获实权的继祖母追杀,农家女惨遭毒手,全国上下都被激怒了,与王子一道揭竿而起,推翻继祖母的统治,从此王子成为人们爱戴的君主。

然而这并非是一个传统的光明故事,树人告诉康纳,正是王子为挑起民众怒火而杀害了农家女,众口铄金的继祖母并无犯下恶行。

康纳在“噩梦”中习得的第一课,就是如何辩证地看待一个丰富的、立体的、活生生的人,世间并无绝对好坏标准,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明白人性的复杂,看透事物本质,不为表象迷惑,这是一个少年在面对百舸争流时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冷静眼光。

在康纳的现实生活中,父亲和外婆都是具有缺点的亲人,他一度曾憎恶、远离过他们,历经困苦捶打,才慢慢体会到所谓成年人的担当不易。

第二个故事关于一位失去信仰的牧师,原本揣着“高尚”的目标布道,阻止贪婪的药剂师砍掉紫衫以制药,而一旦自己的女儿得病,就再也不顾什么高尚与否,一口答应药剂师的要求。

无欲则刚,关心则乱。

一旦牵涉到自己利益,就将信仰弃之敝屣,证明原先的“信仰”不过是虚假的外衣,牧师的精神层面实则较药剂师更龌龊。

树人让康纳明白,有信仰才有治愈的能力,千万不要随便丢失你最珍贵的信仰(梦想),即使当你一无所有,内心有所攀附的力量足以让你绝境逢生。

树人鼓动康纳一起砸牧师的屋子,醒来却是康纳在砸外婆的客厅,他潜意识中需要释放这种愤怒,宣泄掉因绝望和不甘滋生的愤怒,他才明白什么是需要坚持的,也开始明白外婆对他隐藏在冷淡外表之下的关爱。

康纳开始期待树人的光临,第三个故事被讲述之前,康纳在外婆的录像中看到母亲和幼时的自己一起画画,在特写画画和母亲病情加重的平行剪辑中,我们终于知道原来树人是康纳和母亲画笔下的一个形象,母亲在画树人眼睛时告诉孩子:“透过眼睛看到生命。

”因此,树人是康纳无法解开的心结,是童年时回忆的投射,更是母亲穿越了时空来开解他的导师。

第三个故事突然降临在康纳和同学再次发生冲突时,一直欺凌他的学生看穿了康纳只是不甘心被人忽视的事实,宣布从此他是透明人,康纳终于爆发了,将他痛殴一顿。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触动到康纳内心深层次的秘密了,他的隐忍、他的乖巧,在树人出现的那一刻,他对自己发誓,从此不再看低自己,这个故事让他决意直面内心最深处的隐秘。

树人的故事讲完了,那么康纳会讲什么呢?

他无暇多虑,母亲的生命之火已逐渐衰微,他愤怒地质问树人为什么不治愈母亲,树人却称自己是来治愈他自己的。

童年时和母亲常去的墓地上,紫衫化身树人,幻象丛生,母亲犹然站在天崩地裂处,微笑着告别,康纳霎时再度跌入噩梦深渊,无论他怎样喊叫,母亲站在另一边摇头。

他抓住母亲的手,底下是万丈黑暗,和无数次噩梦一样,不管他如何用力,母亲永远都会从他手中挣脱坠落。

此刻,这就是结局,这就是真相,他终于痛哭着大喊:“我知道她好不了了,我有多想要这一切都结束。

是我让她掉下去的。

”在最恐惧的噩梦深处,埋藏着我们自己都不敢想的念头,当真相出口,才能直击心魔,粉碎虚伪的外象,成为真实的自己。

所幸,康纳还有机会和母亲告别,还能亲口对她说出简单的真相,还能拥抱着弥留的母亲,这一刻,他终于有勇气面对恐惧,面对死亡,学会放手。

在母亲少女时的房间里,他看到树人的原形以及那几个故事的内容,原来是母亲的回忆化作“噩梦”导师,前来治愈、救赎她无法放下的儿子啊,不是康纳无法放手,是伟大的母爱穿越了时空、泯灭了现实与梦境,不顾一切来到康纳的身边,要给他生存的勇气和独立面对困厄艰难的自信。

康纳翻着画册,热泪盈眶,这一刻他终于成长了。

通过一个幽深的暗黑童话弯弯绕绕讲述成长和治愈,温柔和爱,讲述如何面对亲人陷于绝症的抉择,在奇诡画风和温暖主题呈现的差异对比下,反而生出奇异的美感。

这个主题在哈内克的《爱》和近期的香港电影《一念无明》中都有不同程度地涉及,真的非常催泪。

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电影作品不多,比较出名的是2007年由吉尔莫·德尔·托罗制片的《孤堡惊情》,带有相当浓重的托罗痕迹,整体气质与《鬼童院》接近,西班牙盛产这类暗黑诡异扑面、内里布满温情的影片,本片《怪物召唤》也不例外。

2012年的《海啸奇迹》与前作题材迥异,但保留了其惊悚的元素。

2014年参与执导的《低俗怪谈第一季》口碑不佳,直至本片打了一个翻身仗。

少年的饰演者是是刘易斯·麦克杜格尔,凭借在此片中真挚感人的表演,获得第22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最佳青年演员提名和第15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青少年表演提名,他还曾主演过《小飞侠:幻梦启航》。

西格妮·韦弗主演过《异形2》,曾两次提名过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和一次最佳女配角,是一位响当当的老戏骨,本片中她出演面冷心热的外婆,在第31届西班牙戈雅奖获最佳女配角提名。

“饰演”树人的连姆·尼森更是大名鼎鼎,是《辛德勒的名单》的男主角。

母亲的饰演者菲丽希缇·琼斯近年来在银幕上逐渐崭露头角,2014年的《万物理论》更让她为全世界的影迷熟知,在当年颁奖季中收获不少提名,尤以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的份量最重。

2016年底在美国上映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为菲丽希缇圈粉无数,确立其一线女星的地位。

事实上,她不仅在商业类型片中拿捏得当,在独立小众片中亦不遑多让,如2011年《爱疯了》、2012年的《旭日婚礼》、2013年《看不见的女人》,都贡献出精彩表演。

除了全体演员演技在线,不得不提本片的另一大功臣——配乐,作者是Fernando Velázquez,擅长打造奇情氛围,狂暴处金石为开,柔美处百转千回,煽情而不滥情,不流于烂俗或过满,烘托情绪表达和增加戏剧感染力的功力十足。

他的配乐代表作还有《海啸奇迹》、《孤堡惊情》、《猩红山峰》,也算是导演的御用班底之一。

 10 ) 『当你经历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

面对深爱的亲人即将死去的恐惧和煎熬,你们有尝试过么?

2006年4月10日,我接到麻麻的电话哭着跑到医院,见了老爸最后一面,那时候他的手还是温热的,我看到他眼角的泪痕,我只是哭,没过多久,老爸温热的已经冰冷,离我们而去。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麻麻很久都不能释怀,而我经历了近一年的失眠,每晚只能睡2-3个小时,殡仪馆到下葬的那三天的晚上我仿佛流光了一年的眼泪,而白天,我几乎是没有表情的,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伤心难过,那麻麻会更加心痛,只有我坚强的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才能带着妈妈走出阴霾。

看过一部2014年的瑞典动画电影《羽国之旅》,一个用动画诠释死亡和离别的故事。

一只年幼的小兔子,他还不懂得生命的规则,试图与最强大的势力斗争。

随着他的长大,他对生命了解就越来越多。

而这部西班牙魔幻电影所传达的也是同样的意境,我们每个人都会被心魔所困,而小男孩康纳的心魔只是因为自己无法承受生命中的离别之痛,妈妈的病情每况愈下,他要去承受生命中最痛彻心扉的经历,因为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痛了,他甚至“邪恶”的想要逃避、放弃…我们这一生,都要学会放手,坦然面对生命中的阴暗面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路上都要做的修行, 如果你的家人离你而去,你要做的是继续打起精神来勇敢生活下去,不能意志消沉,因为还是有很多关爱你的人。

康纳的姥姥承受的痛楚并不比康纳少,那是她的女儿,她的生命在垂死挣扎,可她必须振作,因为她还要好好照顾康纳。

可孩子和成人的承受能力还是有差别,幸好康纳遇到了看起来可怖的巨型树怪,慢慢的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行。

很喜欢巨型树怪讲的三个暗黑童话,无论是动画的表现形式还是故事的寓意。

「要学会辨证的看问题」这是个古老的童话故事,王子的祖父娶了年轻的王后,而在老国王去世后,王后便统治了国家。

王子爱上一个农夫的女儿,王后想继续统治国家就想要和王子共结连理,可王子带着心爱的姑娘逃走了,他们在红豆杉下休息,可翌日,姑娘却被人杀害了。

你以为这故事里的王后是个心狠的巫婆?

可怪物的故事里,这受人爱戴的王子却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杀害了无辜的姑娘,挑起民愤,然后赶走了王后,当上了国王。

我们看问题总是很片面的,有时候会先入为主。

并没有考虑到一个事务是都有两面性的,我们只看到一面,却忽略了权衡整个事情,最后导致真相被淹没。

「无论如何请坚守信仰」缺失信仰的牧师医药师需要红豆杉做药,而牧师坚守原则却不肯给他这颗树。

直到有一天,牧师的两个女儿得了顽疾,药食无灵,只能跪求药师,他说,他愿意付出一切换回女儿的健康。

可失去信仰的牧师还是失去了他的女儿们,人没有坚定的信仰就像是一具驱壳。

「永远不要看轻自己」从前有个隐形人。

当然,他其实并不是隐形人,只是因为木有存在感。

就连他自己也看轻他,让人都无视他的存在。

而有一天,他终于愤怒了,可我始终认为打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自卑对自己看轻,那他又如何让别人对他有存在感呢?

最后一个故事是康纳自己与自己心魔对抗的故事。

他只是个孩子,无法承受这样的痛,如若可以早点结束,那就好了。

没有很强的意念,他拉着她的手脱开了,看着母亲坠落深渊,这一切都结束了。

面对离别,没有谁的心可以波澜不惊,可如何正视它,接纳悲伤的现实呢?

生命中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它的发生,但我们可以主观的改变它带给我们的影响。

《失踪宝贝》短评

这简直就是在进行粗暴直接的教化。好吧但第一个故事还蛮好的,两星半?

9分钟前
  • 桑岛
  • 较差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13分钟前
  • 夏目吾冬
  • 还行

3.5。意外的好,将多种讨巧元素进行非常规的有机结合,在框架之内完成了不错的反模板尝试。创作者对于生活的认识、理解之坚定比所述的道理本身更动人。一种值得推崇的说教,一次充满善意的催泪,一碗不油腻的鸡汤,一个有关面对现实(不认为是学会放手)的童话。选角非常出色。

17分钟前
  • Ocap
  • 还行

Most of us get "messily ever after."

19分钟前
  • YuRAY
  • 推荐

真是暴力的孩子...敲无聊...设定在英国但是没有英国的气息

22分钟前
  • Evilly ☣
  • 很差

如何面对失去 对孩子来说确实很难

25分钟前
  • ≌菩提风花
  • 还行

哭了,睡了,醒了,哭了,完了……

29分钟前
  • 蓝格子
  • 力荐

儿童片,还可以3.5

30分钟前
  • 豆友1174140
  • 还行

用似是而非的奇幻故事讲述如何放手。说教和煽情的痕迹重了,灵气相应的就少了。扳回一城的是配乐,简直让人热泪盈眶~!

3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太难看了,就是个套路化的小男孩与自我与周遭和解的传统故事,树人的特效五毛,看得昏昏欲睡

37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较差

怪兽作为人物内心幻物出现并呈现主人公心路的戏码数之不尽,好在这部电影很规整也有诚意,动画的穿插也是诗意到不行。怪物的四个故事,别有匠心,不乏蕴意;当第四个故事完成后,整部电影酝酿出的感情顺势催泪,恰到好处。

42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电影剧情感伤但不够让人流泪。连姆尼森配音的树人讲的三个故事穿插的动画别有匠心。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44分钟前
  • 少年派的崛起
  • 还行

国内没有的儿童教育童话

48分钟前
  • 阿稚
  • 还行

这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从心底里接受痛苦,坦然面对妈妈的死去?

49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

我也曾在第四个故事里,想要让这一切结束,而放开了她的手。从一个阴翳与痛苦,跌入进另一个阴翳与痛苦。

54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充满诗意,情感,十足想象力和美感的一部佳作。关于对所爱之人失去的学习,关于生活中如何去抵抗每一个困难的启示,还有那些成长中必须面对的伤痛与不幸,借由树的形象和故事一点点的娓娓道来,很难不让人为之流泪。Lewis MacDougall继Pan之后又进步了,太有天分!

57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Liam Neeson 没露脸,4星半。

58分钟前
  • 大面
  • 力荐

小正太的演技令人动容,其他比较一般,前两段故事的美术风格挺喜欢的。

60分钟前
  • 不懈不戒
  • 还行

想不到这是一个治愈系的奇幻故事,借与怪物的对话,抚慰成长之痛。编剧很有想象力,导演一如既往的擅长情绪的把控,小男孩演的很不错~

1小时前
  • Granite_花花
  • 推荐

巴亚纳的导演水准还是OK,感觉他很喜欢这种偏于阴冷且主题黑暗的故事,暗黑版的斯皮尔伯格。不过本片主题真是太极端了,令人伤感,不可否认电影的目的达到了,但个人不太喜欢

1小时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