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大汉天子,一集都没有落下,如果说原来是看剧情,那么现在看的就是细节,琅琊榜后我是真的对细节服化道比较关注了。
首先服装颜色不是艳丽的,很有古朴的感觉,符合每个人的身份,东方朔是白衣,所以服装没有花纹,就是白布;念奴娇虽然是青楼女子但是她的衣服也符合汉朝的布料特点;刘彻的服装大多是深色,丝绸类,有暗纹,而且鞋子上有皇家的特色。
其次女性角色的头饰,很有古朴的感觉,没有满头珠钗,只是很别致的发型,戴上一些饰品点缀,不繁复,不复杂,很清爽。
道具布景都很精巧,无论是茶杯,烛台,镇纸……色泽也很古朴,其次宫殿的整体装饰颜色也不是那么艳丽的俗气,而是深色,古色古香,真的特别有那个年代的质感。
还有太多了……比如画面没有过度磨皮,打光,没有使用柔光,每个人都很真实,看清皮肤,唉,真好。
这个剧可能不是一个历史正剧,只是一个历史故事的演绎与戏说,但是剧的制作确是正剧的标准,正剧的态度,希望现在的古装剧不要清一色的现代化妆,艳丽布景,过度的磨皮柔光……回归正常吧
很多人创业难守业更难,其实一个人根本就没有守业,只要有守业的感觉,他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我看历史上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就是拜泰山,一个皇帝在功成名就盛世的时候就去拜泰山,泰山因此也成为了五岳之首,因为泰山是顶峰的象征,很有宿命的事情就是拜泰山之后这个朝代也就开始慢慢衰退,这就是宿命。
理论不可信但是人最怕的就是心中的顶峰,也就是守业的开始。
年轻人,为了理想为了事业要敢于冒险和打拼。
不要等你生命快结束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一事无成。
很喜欢里面的东方朔,因为有了陈道明的出演,东方朔才被演绎得栩栩如生,简直就是旧三国里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一样,未出挂摊就已知道朝廷的形势。
通过测字这个幌子一次次地为皇帝解除危机。
在太后面前,丝毫也不畏惧权势,隐忍那么多年,一直在等待皇帝成功亲政的契机。
在退隐江湖前,还能把对天下的建议整理成不同的册子给皇上留下,真是忠心耿耿到极致的一个人。
即使皇帝误会,即使太后可能会触发,他还是依然故我我坚持自己的理想。
这种信念,这种气节,这种人品,不是谁都有的。
很欣赏东方朔和念奴娇的默契爱情。
两个芳心暗许的人,不用什么言语,也不需要任何表达,仅仅靠猜测就可以知道对方的意思,之后一直为对方考虑,等待。
这么古典而伟大的爱情,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有了。
陈道明把东方朔演活了,可以说,陈道明是这部戏最大的一个亮点。
我丝毫不能想象如果没有了陈道明的出演,这部戏会褪色到什么样子,也许依然有历史的沧桑,但却没有骨子里的经典。
从某种意义上说,看大汗天子是看东方朔的。
黄晓明在这剧里虽然自信,但是不油腻,难得。
以后他的作品总是充满迷之自信,导致看不下去。
算是我唯一认真看完他主演的电视剧吧,感觉这剧他认真演了,而不是靠“我是帅哥我自信”的方式拍完的。
这部剧真真是男帅女靓,服化道精致,oped大气好听,剧情也可以,非常赏心悦目,比起央视出品的正剧《汉武大帝》更偏青春偶像剧,娱乐性更强,观看门槛低一些,老少皆宜。
op《守业更比创业难》ed《忘了我》in《长门赋》。
因为历史原因,人名有过改动。
九哥迷恋念奴娇,念奴娇却看不上公子哥似的太子,太子党的一群人不服气。
知道了是睿智神秘的东方朔,顿时我拍腿明白了,小年轻哪里比得上陈道明迷人啊!
念奴娇有眼光!大叔控!这剧美女真的多,贾静雯的念奴娇(貌美如花),刘怡君的秋蝉(可爱娇俏),陈紫函的平阳公主(我怎么记得当时她叫陈莎莎?
),商蓉的刘陵郡主(很有野心的角色),王灵的卫子夫(唯二让我印象深刻的单眼皮美女)。
陈莎莉的窦太后(老谋深算),也算是资深美女吧。
评价:五星。
但是我也是有不满之处的:卫青的角色选得太一般了。
舅舅必定也是相貌堂堂的啊!
太埋汰舅舅了,看看央视选的卫青——陆剑民。
这部剧基本还算满意,戏说能拍成这样,很不错了。
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刘彻如何登上皇位并从其皇祖母那里夺得实权的故事。
东方朔,历史上确有此人,本文只说剧中的他,早期可谓怀才不遇,载着竹简到了长安无人举荐,最后心灰意冷地回到厌次摆了个卦摊,不知该说是刘彻幸运还是他幸运,刘彻刚好去了厌次,并因算卦结识,不敢说东方朔很神,只能说他瞻前顾后、料事如神,其实如他所说,测字算卦就是一种根据前事联系现在最后推算出来,只是知道了后面会发生何事相应地提出解决办法才是最重要的,东方朔就像是在自己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成竹在胸,片尾曲“一只闲云中的野鹤”大概说的就是他,处变不惊,最后功成身退。
他与念奴娇的感情也是一大亮点啊,前期表现得波澜不惊,也只是不想辜负了念奴娇啊,他跟念奴娇吐露心迹那段台词还不错,像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我躲不掉你了,那我就热情地拥抱你,两人可谓是相知相依。
琴瑟和鸣,好生般配。
念奴娇,刘彻最初心动的女子,敢爱敢恨,身负家仇,委身教乐坊亲近仇家,寻找机会报仇,她是最懂东方朔的人,她是最先道破东方朔心事的人,没有她,东方朔好多事情都可能办不成。
大气、有胆识、机智过人并且爱自由,注定是不会爱上刘彻愿意跟随东方朔退隐江湖的。
刘彻,前期可以说有点傻白甜,也难怪,毕竟是早年就被立为太子,没有太子之争,比较单纯。
用人方面还算佩服他:英雄不问出身,唯才是用。
也算是个有抱负的君主,只是,他能夺得实权,很大程度上他肯请教高人,愿意听他人指点。
平阳公主,在我看来是剧里最让人心疼的一个人物。
我挺喜欢她的,她在先皇发丧的大殿上为他弟弟说的话铿锵有力,汉朝前期的女子都很强悍啊。
她早年丧夫,自己的弟弟好不容易做上皇帝了,却要被逼着去和亲,为帮皇帝保卫长安,她丧子,这样一个女子,我见犹怜啊。
还好老天待她不薄,遇到了自己想要嫁的人,死前能见到心爱之人并死在他怀里。
太皇太后,经营三朝,七老八十了,依旧不甘寂寞。
说得好听是要照顾自己窦家人,无非是想把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何要立梁王为皇帝?
自己的儿子比较好控制。
可惜啊,可惜对东方朔太过相信亦或对自己太过自信才会疏忽大意,说实话,当她瞎了被大家骗的时候,挺心疼她的,何苦呢?
最后弄得如此凄凉。
刘彻从太皇太后那里夺得实权,这部剧基本也就结束了,但是,夺得实权就要加强皇权,诸侯分封,皇权名存实亡,于是推恩令来了,淮南王造反了。
刘陵,淮南郡主,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刘陵比其父还要渴望权力,然而她还是太过自信了,各个诸侯都不甘寂寞,怎么可能请得动他们帮忙攻长安,她注定会失败。
美如蛇蝎啊,说的就是她吧,早为自己的野心谋划,坑死了皇帝两个结拜兄弟。
其实也不能说是她害死了张固和郭德仁,张固嫉贤妒能,他这种性格迟早会出事,郭德仁也是他自己的性格使然,如陈皇后卫子夫同样的衣服事件,念奴娇跑调拿卫子夫顶包事件,如果换成别人,早就死了,郭德仁可以说是始终都没有认清他和刘彻终究只是君臣关系。
这部剧人物个性都很鲜明,各有特色。
妆发简单大方,符合时代背景。
最喜欢的就是剧中的服装了,系带收腰。
剧情也是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让人欲罢不能。
戏说能拍成这样,可以说很用心了。
当然,这部剧也有槽点。
台词没怎么用功啊,一听到“妈妈”“男朋友”“女朋友”这些词,我就出戏啊。
时间线也有点混乱,厌次东方朔给看病取名的不是后面的霍去病?
那前面看病那段意义不大啊。
剧中前头有人说陛下就位一年多了到后面念奴娇却和东方朔说“今天是咱俩认识一周年”,也许霍去病那个问题,故意巧妙地弄错,既然一开始就“胡说八道”,不足为信,那么这部剧的很多东西也就不必太当真了。
这是汉武帝年轻时发生的故事,身为太子的刘彻,认识了很多人,李勇,张固,郭德仁,东方朔等等,他们一并被称为太子党,协助刘彻当上皇帝。
汉武帝排除窦漪房的后宫势力,平定匈奴把汉朝推上顶峰,他已经是最尊贵的男人了。
然而,他也失去了他的兄弟,张汤自尽,郭德仁斩首,同时也失去了心爱的女人,阿娇被废,念奴娇与东方朔远走高飞。
他成了万人之上的人,却也是最孤单的
好多年前的老剧了,大汉天子总共看过两部,除了主角外印象最深刻的两个角色:一个是东方朔、一个是主父偃。
不得不说陈道明老师饰演的东方朔让人着迷,智慧、世外高人、神仙眷侣,还带有点说不出来的神秘,贾静雯在里面也是美的不可方物,果然人都是喜欢欣赏美的事物。
主父偃呢,是我非常喜欢的另一个角色,他不帅气但是脑子好使,推恩令就是他的一项政策主张,王刚老师不愧是老戏骨,角色刻画的很细致,让人看得很过瘾。
讲汉朝的就只喜欢这两部了。
小时候超爱看这部剧,现在有时候也会再刷几遍!
念奴娇真的好美呀,喜欢那群少年意气风发的样子!
全员演技在线,记得那时候最喜欢李凌了,很帅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剧里变成了李勇,还是觉得李凌更好一些,这部剧恐怕是晓明哥的演技巅峰了,演出了汉武帝的霸气!
东方朔心怀天下的壮志!
说到东方朔,咋也改成了东方慧,不理解,总之还是怀念童年看剧的时光
自有水浒,便有大量衍生作品。
李开先的《宝剑记》是较早的一部。
出于文人趣味,他把林冲与高俅的矛盾改写成了忠奸斗争。
林冲刺配后,高衙内抢亲,锦儿急中生智替主母上了花轿,入府即自杀身亡。
张真娘得以脱身,与丈夫破镜重圆。
《灵宝刀》与之同构,将她名字写作张贞娘,隐含了作者的心理期待。
类似情节还有《桃花扇》。
田家抢亲,李香君宁死不从,其母贞丽代为出嫁。
此剧以情爱写兴衰,格调高雅,却也难免“女主绝不能失身于人”的惯性思维。
这种故事小时候看看还会感动一下,长大了想想,它们歌颂的是什么?
李代桃僵罢了。
这种牺牲的背后是强烈的占有欲。
由此想到21世纪初的电视剧《大汉天子》,历史细节大量魔改,却注入了积极的观念。
比如平阳公主丧偶后,被窦太后强迫和亲。
她本欲自尽的当晚,念奴娇去营救,下了迷药。
那时卫子夫还是侍女身份,代为上路。
刘彻闻讯就去拦截,“卫子夫也不嫁匈奴!
”这点很重要,即便不是他姐姐(亲疏),只是个奴婢(尊卑),甚至她愿意牺牲自己避免战乱(个人意志),也要把她救回来。
送亲使者见状大惊。
刘彻就此宣布,不再和亲。
尊重角色的独立人格,比安排一个HE重要得多。
2020年7月
相比较我更欣赏的《上书房》的叫好不叫座,这部《大汉天子》可以说在当年是红极一时的好剧,在几乎时隔了10年以后再看时,欣赏的可能不是里面对于人物的刻画或者对历史史实的演绎,恐怕更多的是来寻找偶像当年的影子吧!
自从这几年很多成功的网络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风靡以来,对汉代、明清的历史题材的小说又让人着迷,并且顺便百度很多次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从《美人心计》中走出来的窦漪房,大气、智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我似乎也最认可了林心如演绎的窦皇后,这里面霸气外露大厦将倾时的窦太后却让我只有质疑和怀疑,经历了吕氏之乱后,她会那么傻想扶持吕氏持续把持朝政而最后不得善终吗?
质疑之一。
史料上说刘彻16岁登基,70岁故去,在政54年,算是历史上执政够久的皇帝之一了,他应该不是这部剧中黄晓明版的那样没心没肺,甚至没什么城府和计谋的傻乐皇帝吧。
身逢乱世他却那么天真,若没有里面近乎神魔话的东方朔,他会是什么样子?
而所谓痴情的念奴娇,贾静雯表演得似乎少了真爱的感觉,真的很遗憾,反倒是平阳公主和卫子夫从年龄到仪态上很贴合。
但是毫无疑问,那时候的黄晓明教主真的超级帅哥,那小身板儿小眼神儿,很让人倾慕,还有不老传说之一的陈道明,这种戏骨般的人物,怎么的也是大师级别人物才有的风韵吧。
正好,诗诗版的《大漠谣》快要上映了,准备再把原著看一遍,顺便倒腾倒腾那个时代的历史
胡说八道
早年看的,黄晓明塑造的最成功也最深得我心的角色便是刘彻。喜欢卫子夫,喜欢陈道明。
念奴娇
竟然因为这个才爱上陈道明。。。
剧情不太严谨 走向比较牵强
挺不错的
再也回不去的黄晓明.......
真的很好看的一部~ 虽是戏说,但很荡气回肠!
本身不怎么样,人物也不够美(说好的卫子夫呢),但是片头片尾曲真是好听!尤其是片尾,词写的好棒!(可惜哪里都找不到完全版)
越到后面越颠,咋咋呼呼、故弄玄虚就是大智慧了?剧情和历史也不符合,很多情节很儿戏。
小时候看的我怀疑自己的审美观 念奴娇居然喜欢东方朔
贾静雯漂亮,陈道明演的好。
要看西漢人寫楷書就來看這部,爛就一個字!
第一部的大汉天子我还是很喜欢的,演的也很好,卫子夫我看着那个叫顺眼啊
小时候特别喜欢片头曲,当时还用录音机录下来了
私心觉得这剧黄教主的演技颜值巅峰,贾静雯真的是童年女神,念奴娇太美了,明叔还是一如既往的帅,最喜欢王灵的卫子夫,我觉得非常符合卫子夫,还有秋婵,刘怡君小姐姐好好看啊,还有平阳公主也是美的大气。
我是看着你长大的。
陈道明、贾静雯……不解释,五星。
还行
东方朔神了,陈道明的演技真是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