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虎头蛇尾,并且和所有大陆抗战神剧一样,毁了军人的形象。
首先说明下,这部剧我完整的看完了,一共38集,所以应该是有发言权的。
为什么毁了志愿军的形象?
我们如何体现一个人的伟大?
我们要让观众看到这个伟大的人做了多么伟大的事,克服了常人不能克服的困难,有着常人不能有的觉悟。
那么如果这个伟人做的都是些小事甚至是蠢事,你怎么体现他的伟大呢?
我们的敌人越强大,我们的胜利才显得越伟大,敌人越渺小,我们的胜利越显得微不足道。
你想啊,是打赢了世界拳王伟大,还是打败了邻居家的小孩伟大?
而三八线这部剧(以及各种大陆抗战剧)正是要告诉你,我们的对手都是弱智,白痴,敌方的军人都是低能儿。
而我看完这部剧的感受就是一个人放着激昂慷慨的音乐,在给我风风火火的讲他怎么打败了邻居家的小孩。
结果就是我没觉得他伟大,反而我觉得我被侮辱了,我心里想的第一句话不是“哇,你好伟大!
”,而是“你逗我玩呢?
”为什么是烂剧?
一个好的故事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一个不好的故事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一般到了这种不好的情节,观众典型的反应是“剧情真狗血”,“真假”,“俗套”。
你可能会说,这是一部历史战争题材的,那么追求故事性干嘛?
如果你看过这部剧,你就会知道,这根本不是纪录片,80%以上的情节都是编的,既然要编,你就要编好,编不好,就是烂片。
看片过程中,我没有感觉一切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感觉的导演时刻用无形的手在操作着所有情节,这种感觉很让人厌恶。
大多主要人物,都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活了下来,但却在最后一集集体暴毙,而且死的很可笑:男主李常顺在战争胜利后停火协议生效前,为了出去找一个采花的新兵,被炮击炸死。
男二号张金旺也在战争结束后,在朝鲜村庄里看到几个小孩玩手榴弹时不小心拔下了栓,为了救小孩被炸死。
还有很重要的角色陈平指导员,被敌人狙击手杀死,这个死法倒是挺适合一个战士,倒也光荣,但是那个片段剪得十分差劲,基本一闪而过。
前面随便一个无名小辈死了都会给一大段慢镜头来煽情,最后这些主要人物死时都是一带而过,最多一个特写。
我们的敌人越可怕,我们的胜利才越伟大。
通过丑化,弱化敌人来体现我们的胜利和伟大,真的是一种病态,一种自欺欺人,就好像在显摆我们欺负小孩欺负的很精彩一样。
所以看完这部剧,我没觉得志愿军多伟大。
并不是说志愿军不伟大,而是这部剧让我觉得他们不伟大,这是两个概念。
所以志愿军是好样的,但这部剧很烂。
昨晚实在熬不住,法国比赛没看躺着估计打鼾了,早上醒来把该剧结局追到了。
交个观后感:好像是1979之后第一部朝战题材片。
大场景与局镜都没有刻画出战争的真正残酷。
审核的结尾更敷衍潦草。
道具、烟火、布景、枪械、演技都可以逐步提升。
但不能正视历史、不能堂堂正正还原历史,为了迎合某些媚外思想,所谓大局所谓友好亲善所谓韬光养晦的意识形态及行为,是对那些为国英勇捐躯的生命及其长期痛苦之家属们的不尊重和伤害。
这种状围,也不会有兄弟连、硫磺岛来信这样好片产生。
真爱的相濡以沫,是一年年一月月点滴积成的。
对一切以物资准绳的人来说,他/她们唯一的爱,就是金钱。
在它面前,友情、亲情皆为量具。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家,只是一个观众,期待已久的三八线,在看到第二集就放弃了, 因为后面的剧情觉得猜都猜得到,以爱情为主,没想到小学的流动红旗是在抗美援朝中留下来的,真正的战争中真的会有吗???“战争是残酷的,会流血,”剧情中飞机轰炸在切了个镜头中结束了战斗,在同志口中我们观众知道了志愿军死伤惨重啊,场面有多惨,导演没交代,和美剧<兄弟连>《太平洋战争》等十多集比起来,38集我觉得是剧组的钱不少啊,原本 期望中会还原差不多的三八线,唉,,,,观众要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真实的历史,一场不知名的战斗在中国军队喊口号中匆匆结束,战争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我们更多的是要直面战争的残酷和战争中士兵心中的想法以及战争影响,自己内心的想法 不喜勿喷谢谢
既然赞赏的声音很多也不缺我这一个,那就来说说自己感觉的一些不足吧。
导演应该是计划了李长顺的主线张金旺的副线以及常芳的爱情戏,以小人物的视角反映整个朝鲜战争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可惜的是以小见大,小是小了,见大却不见得,宏观的战役描写不够,主人公的过多戏份有拖累剧情的嫌疑。
歌词战役的描写当然是有原型的,可是为啥非得用化名呢?
战争场面的描写犹嫌不足,说媲美《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的可以歇歇了,毕竟资金投入摆在这边。
本来还期待对美军优势火力装备碾压的刻画,反复出镜的那两辆谢尔曼总是感觉怪怪的,不过志愿军战术细节的表现相当不错。
另外,还有一些像没有朝鲜话配音,米国大兵一会儿英语一会儿普通话这种问题也很出戏的说。
但是 说实话 这部剧的人物塑造有特点感情戏真实不造作,虽然还有一些明显不足,但比之过去的抗日神剧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当时金日成对外宣称,南朝鲜李承晚部率领李部伪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大举侵略北朝鲜。
实质上为金日成利用苏联的力量大力扩充军队,以机械化陆军闪电突击韩国。
并非小米加步枪的水准去攻打韩国。
当时的韩军基本上为虾兵蟹将,全国连最基本的反坦克炮都拉不出几台。
首先,如今韩国人是感谢美国人的,如果没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支援,韩国早已不复存在,其次当朝鲜机械化军队一直打到朝鲜半岛东南边,也就是仁川,基本快吞并整个朝鲜半岛。
天空作美,那天仁川涨潮,美国海军陆战队顺利登录仁川,配合空军的力量顺利在韩国海岸建立防线,以仁川为突破口一举北上,一路打到中朝边境。
金日成找斯大林,斯大林说:你去找毛泽东!
客观说,美军的轰炸机轰炸过丹东,至今原因众说纷纭。
不管怎么样,这也为我们支援朝鲜提供了很好的一个说辞。
再谈《三八线》,我十分不理解导演为什么要把韩国人刻画的如此消极、畏战?
实质上这场战争是韩国的“卫国战争” 但是在剧情里韩国人表现的是不明白为什么去打仗,仅仅是被美国强行推上战场一样。
就像抗日剧里的伪军,打仗只是为了混吃混喝混军饷。
韩国渗透的特务为什么总要摆出一脸奸诈的表情,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渗透朝鲜的特务?
而且,在秘密基地和老太太撂摊子那场戏,除了阴险毒辣其余什么都没表示。
历史上,那时是属于冷战时期,那时候基本上对立方碰到一起首先会是关于政治立场及谁对谁错的嘴炮之争。
基本为,韩国特工:你们侵略了我们的国土,让很多人饱受战争之苦!
你们是被XXX蒙骗的傀儡!
朝鲜老太太:在伟大的金日成XXXXXX,我们一定会统一朝鲜半岛!
你们无非就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
这样的节奏才是正常的。
在韩国,那时候去赤色化运动越演越烈,大批的李承晚左翼分子会组织纠察队手拿棒子到处抓捕所谓的亲共分子,甚至动用私行。
那个救了李长顺的老太太也基本玩完了。
在朝,金日成政权的左翼分子同样。
基本上,剧情里那个村的人都会抓走进行审查,很多嫌疑人也会被处以叛国罪被冤死,那个老头他们一家也肯定玩完。
从没见过在战场上打仗谁会站着直直的一群人靠在一起边走边开枪,志愿军一般以33队形发起进攻。
美国一般以班为单位发起进攻,都是弯着腰,拎着枪,一路小跑,到处找隐蔽点,相互掩护推进。
坦克配合步兵进行火力支援发起进攻。
就像集结号里一样,坦克一攻上来,一个连的人基本完蛋。
医疗站在战争中很少被主动攻击,然而加进去只是为了狗血的爱情戏!虐杀伤兵有这个必要?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一方面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也就是平常抗日军电视剧里的俗套,另一方面确实是光腚他们指手画脚的结果。
所以,这部剧必将两极分化严重。
看完了9、10、11三集《三八线》三三制进攻队型,掩护射击+单兵手榴弹爆破,班排包抄……当年拿手的战术终于重现了……简直六得没话说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又开始说英语了,机枪也开始形成交叉火力了…几个细节:手榴弹拉弦后,停两三秒才丢向敌火力点,落地就炸;栓动步枪射速低,就轮流射击,保持火力持续性;冲锋被敌机枪火力压制后,就地隐蔽精确射击,诱敌连续开火,等敌人换枪管时再冲锋!
还有战前动员、战后战术讲解、新兵克服恐惧、战斗小组老带新……这些细节真的是太棒太棒了!
这特么的才是当年的虎狼之师,这特么的才是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by 被遗忘的老班长http://www.haohanf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466
看到很多人评论是朝鲜先挑起的战争怎么怎么的,我想问的是这重要吗?
就如国军与解放军谁挑起的重要吗?
米国有权利插手吗?
还有很多人说我们付出那么多的代价去帮朝鲜不值得,还有结果南北差距巨大之类的话,我想问一下你们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吗?
知道什么叫意识形态的对立吗?
我们暂且不论朝鲜当时对中国的价值,就拿现今来说,你们觉得是韩国对中国重要还是朝鲜重要?
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朝鲜!
有一句话叫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朝鲜表面与中国不是很和,实责为中国所控制,朝鲜就如对抗韩美的桥头堡,正是有朝鲜的激烈对抗(不断挑事),韩美才会更重视中国的作用及对中国更加的忌讳,而我们呢?
当然是热爱和平关心世界局势的友好大国了,坏人是谁?
当然是朝美韩了!
美国可以轻易的在韩国装萨德,中国碍于形象及诸多方面考虑只能严厉谴责,而朝鲜呢?
,一言不合就实验或者直接发言灭首尔打白宫什么的,在朝美对抗时我们就在那里和稀泥,让世界知道我们的重要性!
所以就算全世界都看不起朝鲜我们也不能看不起他(原因你们只能自己分析了因为我说的太多了……),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见解,欢迎讨论指正,但也请不喜勿喷,谢谢!
《三八线》在艺术的表达形式上具有许多值得称道的独特与成功之处。
史诗般的战争场面,全剧以一个连的视角表达了我中国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奉献精神,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体现了我国军人的军魂,剧中除了表现军人的硬气也渲染了朦胧的爱情,战火中的爱情朴实而美丽,王常芳、李顺英、李长清、护士长等几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她们对爱的追求及面对战争时的抉择,让并未能终成眷属的爱情具有动人的美感,焕发出人性的光泽和崇高的境界。
在这场战争中,前方艰苦作战,后方尽力支援,导演为观众塑造了一个立体的战争环境,让观众充分感受到那个战火纷飞年代下的青春史诗。
我一直以为豆瓣的评论相对客观真实,所以无聊追剧前会来这里先看看评分。
这部三八线就是被这里八点几的高分误导来看的。
因为演员年龄平均都四十往上了,让我一直没太提得起兴致。
看剧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所以我不就剧情人设啥的发表意见。
我就是很想吐槽一下里面混乱的语言:美国人跟美国人说英文,美国人跟韩国人说中文,韩国人跟韩国人说中文,中国人跟韩国人一会儿说汉语一会儿说韩国话.......就~没~有~人觉得错乱吗?!
三星给死在战场上的中国士兵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尊重。
但并不代表我认同这部作品。
继续任务剧。
三八线这个题材已有纪录片,拍的非常精彩,安利大家观看。
本片是梦继导演拍摄的电视剧,打着缅怀先烈的宣传语。
我花了很多天细细的看了本片,以为是部史诗大剧,结果大失所望。
这次编剧OK,虽然主线及感情线还是存在缺陷,但问题不大,演员也没有问题,张国强等实力派演员撑住了大部分剧情,可是导演出了问题。
感觉不是梦继导演本人拍的,是哪个副导演主拍吧,运镜太可怕了。
导演问题在于他用自己长短镜头和运镜方式,把志愿军的史诗大剧拍成了狗血剧。
一、历史桥段不是导演用来捧人的,尤其是战场部分,你不拍战士不拍武器装备老拍女护士干嘛?
导演为了突出女护士,长时间的用特写镜头,毁了整个战场。
二、烂尾的结局。
编剧为了圆上历史人物,设定了小孩玩手榴弹,虽然蠢了点,也能解释的过去。
可是导演怎么拍的?
导演一个镜头切换指导员就中弹了,一个镜头切换李长顺就炸死了。
拜托导演,镜头切换不是这么玩的,不如直接放纪录片人物介绍,大家也就知道全灭结局。
三、感情戏拍摄。
这剧导演拍的感情戏最为搞笑,不管谁和谁,全部短镜头男方,短镜头女方,轮流切换2-3次,长镜头男女,旋转镜头,然后继续长镜头。。。
配上本剧独有的交响乐配乐,看的笑死,哈哈哈,有才的鬼畜up主可以取材。
神人设神编剧神剪辑
前段尚可,12集之后太多儿女情长,弃之
1星是给最后一集最后那几分钟的,个体士兵是没有责任的,我们应该让他们回家,包括二战中在印缅战场,在对越作战中牺牲葬在异国他乡的士兵们,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该有的责任和担当。关于片子,真没啥好说的,还是那个味。
较为真实,至少要在这个水准以上,毕竟和平的时间太久了。
又臭又长,一个无聊透顶的情节可以拖半集
导演对于志愿军战士的内心描写与感情渲染做得很好,就是太多雷人的剧情,看起来跟抗日神剧没有什么区别。
都2018年了,医疗兵取弹头 还是能拿出一个完好无伤的出来。。。 凭着良心想想 朝鲜战争这么好取材 历史细节最多最全的吧? 找几个靠谱的军事顾问就那么难么? 整整38集无限爆破 简直炸的人头皮发麻,钱花不完 不能买好点的枪械道具? 枪头都是歪的。。。 吗啡能救命。。。枪声一听就是CS游戏里的AK47的录音(而且 当面CS很多枪械都是用 架子鼓等乐器 弄出来的), 这些该花的钱 一分不花,不该花的钱 在那里乱搞。 说不好听点 朝鲜战争 是重中之重, 除了吃炒面 各种艰苦环境 还原的比较好, 其他都是在撒狗血,主体上 只拍出个 接近及格的战争场景。 影视发展开倒车,真的看完有点让人心寒呐。
良心剧。另,鄙视打一星的脑残。
CP设置太多太爱回忆太拖延 一打起仗就开始俗套 但还是表白杨排长!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卧槽我真的没想过2020年了我看得最过瘾一个国产剧居然是这个?前十多集的战争场面是无水版,但是最后几集成功把我给逼疯了,这得剪了多少啊,男一男二男三男四集体给写死,着的啥急?为什么会剪成这样啊?果然自拍前三十集才能达到优良水平,不烂尾的可能性也太低了。
尽管问题不少,单就冲正面反应抗美援朝所以打四星,战争残酷很动人,其它戏份没拍好。
片尾曲好
如果不是剧组凑集数不是那些乱整的感情戏,至少四星,最动人的还是志愿军的事迹
为什么要给朝鲜人和美国人配国语,看了三集,剧情拖沓,还是算了
剧情幼稚,演技太差。特别是男女主角
为了打分看了一集
边看边问老妈当时的故事。觉得战争的事情就讲战争好了,志愿军战士太值得敬佩!但我想说,常青同志就是圣母婊好么?一天到晚说这个劝那个不能儿女情长,要等战争结束后再考虑个人问题,结果就自己最活泛,脑门子上永远攢着仨字儿:李长顺我爱你。
除了中二的男主外其他都还不错
朝…鲜…人民…感谢你…(八辈祖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