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桑觉寺

Northanger Abbey

主演:菲丽希缇·琼斯,约翰·约瑟夫·菲尔德,凯瑞·穆里根,杰拉丁妮·詹姆斯,凯瑟琳·沃克,利亚姆·坎宁安,斯薇斯特·L·唐兹尔,威廉·贝克,利亚姆·麦克马洪,索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07

《诺桑觉寺》剧照

诺桑觉寺 剧照 NO.1诺桑觉寺 剧照 NO.2诺桑觉寺 剧照 NO.3诺桑觉寺 剧照 NO.4诺桑觉寺 剧照 NO.5诺桑觉寺 剧照 NO.6诺桑觉寺 剧照 NO.13诺桑觉寺 剧照 NO.14诺桑觉寺 剧照 NO.15诺桑觉寺 剧照 NO.16诺桑觉寺 剧照 NO.17诺桑觉寺 剧照 NO.18诺桑觉寺 剧照 NO.19诺桑觉寺 剧照 NO.20

《诺桑觉寺》剧情介绍

诺桑觉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根据奥斯丁同名小说《诺桑觉寺》改编而成。 乡村牧师之女凯瑟琳(Felicity Jones饰)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受闭塞的家庭环境所限,她终日在小说天地里徜徉探幽,以此为平淡生活增亮添彩。 在有钱朋友的引领下,凯瑟琳进入了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她终于见识到现实中的花花世界,其中不乏虚伪狡猾者如索普兄妹和蒂尔尼将军,也有值得终身结交的挚友艾丽诺。凯瑟琳和艾丽诺的哥哥:温文尔雅、俊逸潇洒的亨利(JJ Feild饰)一见倾心,再见钟情,理所当然的,迎接他们的也将是奥斯丁的男女主人公势必经历的种种磨难和考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透明人2诗歌天使散焦沉默看上去很美球爱酒吧巴希拉:正义执行逆世界破晓时分精灵宝可梦:幻影的霸者索罗亚克少林问道雷霆沙赞!众神之怒裸奇点柴哥与喵弟双鞭呼延灼欲海医心第二季暗夜浮魅慕尼黑:战争边缘花开山谷薄荷之夏爱子如夫脐带新燕子李三一夜情未了雀魂碰☆战火中的小狐狸异教夜谈现在正在分手中老师们长在面包树上的女人

《诺桑觉寺》长篇影评

 1 ) 名著改编的时代特征

Northanger Abbey (1986) (2007)Apr 16th 2009newlightBBC & 电视观感先看了ITV 2007年的《诺桑觉寺》(Northanger Abbey),然后才看BBC 1986年的版本,发现把这两个相差21年的版本放在一起看,还能看出改编年代的许多文化特征。

两个版本有许多共同之处,就连两位女主角,1986版的 Katharine Schlesinger 和 2007年的Felicity Jones,长得都有几分相像。

Schlesinger 的 Catherine 更成熟些,而且她的一头卷发让她显得更有异国风情一些。

两个版本在剧情安排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在直线叙事中插入了女主角的梦境,1986年版侧重女主角把外部世界想像成哥特小说,2007年版则更多地挖掘了性觉醒和被压抑的情欲,把对未知的恐惧和兴奋交织在一起。

这当然是2007年版编剧 Andrew Davies 在往剧情中加料了。

在1986年版和简•奥斯汀的小说原著中,女主角 Catherine 读的小说是 Rodolpho,说的是小说女主角经历种种磨难终于成功战胜了恶魔,还属于青春期女性成长的经历,这和 Catherine 初见世面的成长经历有相似之处。

但是 Andrew Davies 却让她从故事中间开始阅读色情小说 The Monk,于是女主角Catherine 的梦境和想像顺理成章地更接近于情窦初开的性幻想。

2007年版本的成功之处,是演女主角的选择,Felicity Jones 的 Catherine 纯真懂事,但在内心却对禁忌充满好奇。

在1986年版本中,就没有向这方面深入,只是个想像力丰富的懂事女孩。

有些情节,两个版本甚至是互补的,也可以看出不同年代对原著小说中不同主题的侧重。

比如在Catherine 离开 Northanger Abbey 这段,2007年版本中,花了不少篇幅描写女主角突然被男主角父亲驱逐,不得不长途单身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家中的片段,是对她性格中顽强一面的补充,符合现代女性勇于独立处事的特点。

但在1986年的版本中,则基本省略了两人的对峙和女主角单身回家这一段,而是加入了Catherine走后 Tilney 家父子之间的交锋,不仅突出了父亲的势利,还交代了儿子对待Catherine并不是一味地冲动,已经了解了她的不少背景,不仅说明男主角的稳重,而且同时突出了当时的社会阶层和收入对婚姻的影响。

可以说1986年版的Northanger Abbey更加尊重当时的历史背景,到了2007年就更象是现代爱情故事了。

从观赏角度看,1986年的 Northanger Abbey有着双重怀旧的意味。

我们不仅在看古装剧,而且还在看80年代是如何表现古装剧中的浪漫爱情的。

特别是其中的配乐,电子音乐加上女声的哼唱,有着那个时代的奇特的梦幻浪漫感。

到了2007年,配乐就回归管弦乐了。

在男主角的选角上也反映了两个时代的不同标准。

现在的爱情片比较倾向选择扮相年轻漂亮的男主角,过去则喜欢用显得成熟的男演员。

Peter Firth 不算英俊但比较稳重,与2007年的 JJ Field 相比,有点成熟的“黑马王子”的感觉。

Northanger Abbey 本身,在1986年版本中在片头中已经出现。

这是座四面高墙,墙外环水,好像是处于湖中的城堡,让令人印象深刻。

这座非常上镜的城堡,我第一次在电影中看到是2007年的 Joe’s Palace。

这是英格兰南部的 Bodiam Castle,现在是National Trust 的产业。

至少在1986年版本中,除了 Northanger Abbey,Bath 这个城市本身也在外景中出现,剧中的一幕当时人们“泡澡”的镜头,很有意思。

男男女女同处一池,穿着整整齐齐的橙黄“浴衣”,女人头上依然戴着夸张的帽子,在四周是罗马厅柱的“池子”里,没至胸口的水中走来走去。

同时男男女女都可以与人对话,所以还是社交场合。

每个女人脖子上都挂着一个盘子,漂浮在水面,上面放得似乎是香油和石榴之类的东西――据说当时的Bath Spa风俗就是如此。

到了2007年,ITV重拍 Northanger Abby时,为了节省成本,就全部搬到爱尔兰去拍摄了。

http://taohuawu.net/2009/04/16/northanger-abbey-1986-2007

 2 ) 我多么希望此刻我合上书,只是发现自己在高中的物理课上,丢了魂儿

看英国的乡村文艺小电影还是该看简·奥斯丁的故事嘛,yep,今天看完《诺桑觉寺》。

BTW,把Abbey翻译成“寺”是有多不浪漫才做得出来,呃……这是奥斯丁早期出版的长篇小说,在她很年轻的时候写的。

所以看起来这部作品是那么的天真可爱,也少了很多跟往后作品比起来的傲气和固执。

奥斯丁写出来那么多精致的爱情故事,却终其一生得不到爱情,这是让人多么痛心呐。

我发现奥斯丁的作品里,女主角虽然都活在不同的故事里,但其实骨子里的性格都是一样的。

《诺桑觉寺》的凯瑟琳,《傲慢与偏见》的伊丽莎白,还有《理智与情感》的埃莉诺和玛丽安,那么地真诚那么地骄傲,还有一点不可一世和不卑不亢,我想这些所有女主角加起来,应该就是奥斯丁自己本人了。

我想我要是活在十八九世纪,我一定是天天抱着这样的小书废寝忘食的痴儿,哈哈……突然想要把奥斯丁的小说买回来,重温一次。

每次看奥斯丁的电影就想起我的高中岁月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课我是绝对不听课的,把这些一本本的小说放在大腿上低着头看痴过去,常常是突然抬起来看看外面的阳光才会晃迷眼睛回过神来,至今无法忘记当年上物理课看到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争吵的那一段,连魂儿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回想起来真的很神奇,像我这样读高中的叛逆学生勤奋一个高三就考到大学真的没天理嘛……好吧,有钱了就去买回来高中看过的这一批名著小说。

 3 ) 茶杯里的风波

有一个形容,说简·奥斯汀的作品就是茶杯里的风波,我想最贴切不过了。

讲述的故事跟男人之间血雨腥风的政治、权位斗争无关,却让那些优雅得体的贵族小姐心生涟漪,暗潮涌动。

从奥斯汀的6本小说当中不同类型的女性,总有一种类型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很具有代表性。

所以,奥斯汀的小说和电影,可以说是专门写给(拍给)同样细腻而敏感的女性读者(观众),让人产生一种温暖的共鸣。

奥斯汀已经在她的小说当中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虽说这些风波和挫折可以说是小到不足挂齿的程度,但对于奥斯汀本人和她小说中的女性,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帮助她们在依然保持单纯美好的同时,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

《劝导》:有时候我们很容易因别人的“劝导”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当然,别人从旁观者的角度给予客观的评价不无道理。

但在婚姻大事上若是被以门第和财富来衡量的“劝导”左右,不听从自己的声音,就会像Anne那样萌生后悔之意。

按理说拒绝对方,不会那么深地伤及自己,但事实是,Anne对于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始终抱有歉疚和自责,以至于那么多年一直待字闺中。

直至那个曾经为自己所拒绝的人再次出现,紧张、不安、不知所措,希望面对,又害怕面对。

幸亏有这么一次重逢让Anne能够有机会去弥补过去所犯下的过失,只不过相对于初投爱河的投入,眼下的双方都会显得更加谨慎和小心,互相以礼相待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似乎在英国传统的爱情观念里,女性始终处于等待、隐忍的被动局面,就算是暗生情愫,也只能耐心地等待对方的表白。

而这样的等待又通常伴随着各种闲言碎语和谣言,让女性备受心灵的煎熬。

这种时候,唯有书信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解除一切的误会,让Anne抛却英国贵族小姐应有的端庄和矜持,一路飞奔向爱人的怀抱。

《诺桑觉寺》:天真烂漫的乡村女孩Catharine,拥有美好的童年和兄弟姐妹的玩伴,也许是小说看多了,会经常做一些诡异的梦。

当这样一个不十分漂亮的单纯女孩进入上流社会,很是捏一把汗,怕是被那些无所事事的公子哥儿骗了。

起初很担心那个诺桑觉寺的继承人是否对Catharine出于真心,一位足够英俊富有的绅士对Catharine表现出的kind是否只是止乎于礼?

当有绅士邀请女子跳舞,那是出于礼貌和礼仪;当他邀请女子一起散步,享受阳光和田园风光,那应该说明他是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愿望的吧。

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女孩,很想窥探诺桑觉寺的秘密,未经允许闯入禁区是对主人家的失礼。

Catharine之所以在诺桑觉寺得到周到的款待,是因为她是一个他们的朋友,半夜三更被赶出来,仅仅因为Catharine并不富有,无法与诺桑觉寺的继承人门当户对,这绝非是诺桑觉寺继承人本人的意愿,他是出于真心才同乡村女孩Catharine交往,为了爱,甚至可以放弃继承权,这样的选择已经表明了坚定的立场。

我很愿意看到这样童话式的喜剧结局:乡村女孩Catharine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在草坪上自在地聊着天,突然其中的一个看到有个骑着白马的王子飞奔着出现在眼前,孩子们欢呼雀跃,Catharine羞涩却掩藏不住兴奋和期待。

 4 ) 诺桑觉寺与哥特式小说

还是难以想象我之前因为搜索哥特式小说最后找到了奥斯丁的这部小说并写了点不成熟的东西出来。

哥特式小说作为线索贯穿并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这个故事本身对女性的教育意义比较强,相对来说虽然存在一些哥特小说的元素在,但更多是体现在故事中人物脸谱化的配置以及小说对女主凯瑟琳的影响。

天真烂漫的年纪总是会被主流的读物所影响,凯瑟琳也是如此。

整日阅读哥特式的小说并幻想各种离奇的故事,当她离家去往巴斯带着她充满好奇心的想象力,正踏上了一场成长的路途。

故事中的人物都是为了推动教育性剧情服务的,也不必多进行介绍了。

但尤其让我感到有趣的是这里男主角的定位,他是凯瑟琳的导师,是一位,理想化的指引者。

从他们身上我并没有感受到很多爱情的元素,更多是启发意义,相信作者也是为此而设计的角色。

被赶回家中后,凯瑟琳不再把小说中描绘的光怪陆离的故事当作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将小说扔进壁炉作为一个成长的小高潮。

大团圆的结局显然也是为了剧情服务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在女性读物有限的当时却有着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它也启发了当时的女性去思考父权制以及个体自身的权利与自由。

英文原版书中复杂的词汇也并不多,是很适合作为入门的读物。

 5 ) 诺桑觉寺

影片讲述了一位名叫凯瑟琳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受闭塞的家庭环境所限,她终日在小说天地里徜徉探幽,以此为平淡生活增亮添彩。

在有钱朋友的引领下,凯瑟琳进入了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她终于见识到现实中的花花世界,其中不乏虚伪狡猾者如索普兄妹和蒂尔尼将军,也有值得终身结交的挚友艾丽诺……迎接他们的也将是奥斯丁的男女主人公势必经历的种种磨难和考验。

 6 ) 大体上还是一次对原著的毁伤……

本片的一个亮点就是演员的挑选,咋眼看挺符合原著形象的.MR.ALLEN的几句短而精辟的台词,实乃其中AUSTEN风格的最佳彰显.加入了CATHY的梦境,普通闺秀阅读恐怖小说的心理需求和宣泄,扩展了人物表现的空间。

我觉得这把AUSTIN欲言又止的那一层戳破了。

但说实话,大体改编得很蹩脚.诺桑觉寺现代化的一面完全被删掉了(原著中的现代农业和带有强烈工业感的大厨房及仆人宿舍),到最后影片中的它还是一个阴阴沉沉的老房子(配上浓浓的乌云闪电……)。

这样CATHY幻想和现实的反差不够明显,削弱了原著的滑稽幽默与说教意味。

(影片结尾还生生扯上原著“至于这本书所说的故事到底是推崇父母的专治,还是褒奖子女的反抗,这就留给你们评价了”的虎尾)后半部的剧情节奏过快。

前一个镜头HENRY说要去教区,镜头一转他又从非正常途径出现在他妈的房间里,且没做任何解释,(幽灵啊……)对CATHY指责一番后又遁形,直到自己再次不请自来的出现在CATHY家门口。

可以说他的行迹很诡异。

其中删掉了CATHY被指责后羞愧难当的在诺桑觉寺再次与HENRY兄妹碰面的一段。

我觉得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段,表现了HENRY对CATHY的不露声色的原谅从而体现了他的宽广胸襟,和CATHY对这种原谅和关怀的默默接受和感激,两人的默契和感情明显的加深了,宛如一个转折点。

删掉了真是可惜。

HENRY这个人物在后半段被弄糟了。

他指责CATHY时过于情绪化,且把一堆解释留到后边:在CATHY家门口急急忙忙的倒出来,让人觉得这人糊糊涂涂的。

表白时的语速完全丧失了绅士风度。

更别提那个抖得厉害的相扑般的接吻了——要多糟有多糟!

还有一个BUG。

前边CATHY和弟妹们玩耍后躺在彻底上看小说时,她妹妹从一棵果树后探出头来叫她说ALLEN夫妇来拜访——就是那棵果树!

上边的果子怎么看怎么像圣诞的挂饰,那不自然的集体垂直下坠状…………我太吹毛求疵了吗?

可作为一个AUSTEN铁杆FAN,我坚信她所有作品中一贯坚持的主题。

即,自然的、本来面目的生活。

 7 ) 奥斯汀的“爱丽丝梦游奇境”

作为简·奥斯汀迷,终于完成了对奥斯汀六部作品的巡礼,就用《诺桑觉寺》来作收尾工作。

奥斯汀的原作意在讽刺当时风行的猎奇荒诞哥特小说,影片却几乎拍成了另一部《爱丽丝漫游奇境》,开满了少女凯瑟琳的神奇脑洞,男主角亨利·蒂尔尼比原作里讨喜多了,原作里那个兄长式古板青年在JJ Feild的演绎下十足的charming and lovely,这真是用男女主人公的颜撑足全场的电影!

就情节设置来讲可能过于简单,高潮一起匆匆落幕,尤其是凯瑟琳被驱逐出诺桑觉寺一段对孤身少女恐惧彷徨在外的刻画不够有力度;由于受时长所限书中亨利对凯瑟琳在审美引导情趣培养具体而微的相处都化成了舞会马车上温和轻快的调侃,淡化了书中成年男性的权威性,塑造了一个可亲可近又像玩世不恭又似正直可靠的上流社会公子形象,不得不说JJ那张既像抖森又像李佩斯笑起来还有点裘花的脸加上一身英伦贵气起了大作用。

整部影片算是完成了对《诺桑觉寺》的再改造,作为奥斯汀的作品仍嫌不够严谨,但作为一部爱情轻喜剧完全够的上得一个高分。

至于同类型的2007版《曼斯菲尔德庄园》,不说人设与原作完全不符,男女主的颜尤其是女主范妮当真不忍直视,无以言表只能弃剧。

 8 ) 让人没有逆反心理的童话

奥斯丁和英国电影很有治愈作用,专门治愈情绪低沉,郁闷无聊。

风景优美,人物端庄可爱,德才兼备,而且他们总是得到应得的幸福。

最大的罪恶也不是罪恶。

you deserve it,当然不要消极理解这句话,这也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赞扬和认可。

听了以后心里十分安定舒坦。

 9 ) 《诺桑觉寺》

电影《诺桑觉寺》是根据简·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影片。

讲述了18世纪纯洁善良的凯瑟琳与成熟幽默的亨利冲破金钱与门第观念最终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部影片有几处看点:1.女主角白皙的皮肤和纯真的眼神非常惹人喜爱,长得很像《天使艾米丽》的女主角。

2.美丽的田园风光与压抑的诺桑觉寺形成对比,善良与丑恶的对比,纯真与虚荣的对比,勇敢与妥协的对比,自由与约束的对比,这些对比很让人感叹。

3.18世纪欧洲人的服饰很考究,女孩子低胸长裙,束腰的小礼服,配戴着各式各样的太阳帽,绅士们则是长靴+衬衫马甲+制作精良的长衣外套,这是一场不错的复古礼服秀。

4.影片虽然是动人的爱情故事,实则抨击和讽刺了金钱权利地位的至高无上。

另外,影片中多次出现了凯瑟琳的噩梦,也是对哥特式小说的嘲讽。

有一点比较别扭:英国人的发音太字正腔圆了,听上去怪怪的。

 10 ) 令人压抑的《诺桑觉寺》

看了电影《诺桑觉寺》,是有点让人瞠目结舌的一部电影,因为结尾结的太突然Northanger——诺桑觉,算是音译译的比较好听的例子了,比起“谷歌”之流的据说是简•奥斯汀早期的作品,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那个捏造了达西先生的女人吧达西先生太完美,不得不使用捏造二字,《诺桑觉寺》的男主角也十分之英俊他竟然长得十分之像刘晔,尤其是眉眼,真是太奇怪了故事还得从女主角Catherine讲起,是一个生在十全十美家庭的农家女孩她住的那个小镇叫Fullerton富乐敦,有钱人Mr.&Mrs.Allen是他们家的朋友于是Allen夫妇就带Catherine到大城市Bath巴斯去社交,就遇见了男主角Henry TilneyHenry是一位牧师,他的父亲是一位将军,他们的家就是诺桑觉寺,一个很像是各种恐怖片发生的场所的古寺,不免让人想到古寺怪音、古寺魅影、古寺迷情之类的地方在巴斯取景的那些地方,就和我曾经看到过的一样,道路、房屋都是古色古香的只要在夜晚换上马车、戴高礼貌的先生、穿束身裙的小姐,是直接变成了英国古代的面貌短而简单的故事中,出现各种标志性的角色,这也许就是大师写出来的字变成景点的原因总是能让一些家常便饭的事情,变成揭露社会现实的利器,映射种种人性层面的本质其实说白了,男主角的父亲乖戾、孤僻、暴躁,现代角度来看就是极端讶异下的变态人格可是变态人格的父亲却有着情感充沛而又正常的子女而且,变态人格的父亲还要求自己的子女都必须与有钱人家的子女结为夫妻不知道这变态人格的父亲到底脑子里是装了什么烂东西女主角Catherine看了太多哥特气质的小说,导致她对诺桑觉寺产生种种不良的幻想再加上男主角Henry的母亲早已身亡,变态人格的父亲又各种不许他们进入妈妈的房间更促使Catherine把男主角的父亲想成了一个变态杀人狂而事实上,男主角的父亲之所以邀请女主角到古寺做客,是因为听到流言蜚语说Catherine会继承有钱人Mr.&Mrs.Allen的财产,才假惺惺的这么做的结果,当他发现Catherine并非潜力股的时候,就恶狠狠的把她赶回家了可是Catherine又以为,是凶狠的大叔知道了她对他种种不好的想象才勃然大怒的她还被男主角Henry发现了自己那些阴暗的想法,还被Henry斥责了一番于是,Catherine回家之后就各种自查自咎去了说到这里,不知道故事的主线想明白了没有当然,有关副线中,爱慕虚荣的Isabelle也误会Catherine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所以才和她的哥哥James订婚,又红杏出墙勾搭上了Henry的哥哥Faderick,又被放荡不羁的Faderick给甩了;以及Isabelle的哥哥Johns也看上了Catherine可是却像一头蛮牛一样不懂得示爱的技巧还做些一厢情愿的蠢事之类的情节,就不一一赘述了重点在于,回家之后的Catherine,非常思念Henry,然后Henry就骑着白马化作王子不期而至了,你就以为这是爱情片,估计接下来还得有什么父命难违、门第偏见的苦难的可是没有影片一路都在铺垫恐怖悬疑气息,制造有关诺桑觉寺的种种传闻,有关男主角一家的声名狼藉,你就以为,诺桑觉寺的背后估计还隐藏着什么杀妻虐妻、不伦之恋、冷宫囚禁之类的真相呢,可是也没有男主角Henry追到小镇富乐敦女主角Catherine的家之后,就激动地表示自己和父亲决裂了紧接着画外音就告诉你,男主角妹妹的那个一直不被变态父亲认可的心上人,一不小心就很幸运的变成有钱人了,于是男主角也不用背负娶个有钱人的家庭负担了于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幸福快乐的结婚生子了然后,再一句画外音告诉你,这个故事到底是在推崇父亲的专制还是子女的反抗,就留给各位去评价吧虽然景色和演员都很美轮美奂,可是也难免要在心里说一句:什么跟什么啊这是!

《诺桑觉寺》短评

尽管故事情节不新奇,可还是为必定大团圆的结局捏一把汗啊,好浪漫。

10分钟前
  • operadream
  • 推荐

看完电影,我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阅读浪漫小说》读完、、傻白甜主角和弱智狗血的言情幻想请滚出我的视线!

12分钟前
  • 邪恶大珍珠
  • 较差

Felicity Jones, 太可爱❤

14分钟前
  • 推荐

Five stars for Austen.

15分钟前
  • Melchizedek
  • 力荐

小言之神

20分钟前
  • vyajana
  • 还行

英版angelababy和黄晓明的装逼演出 旁白风格像极了gossip girl 看的我昏昏欲睡 抱歉我没文化 实在是欣赏不能。

22分钟前
  • celestebook
  • 较差

仓促的结局~

25分钟前
  • Chandler
  • 较差

英音美爆。

26分钟前
  • Charles
  • 还行

请问男女主经历了什么磨难?导演是不是对磨难这个词有什么误解?还是有两个第一:是我见过的第一个JJfield的绅士装扮也拯救不了的片&好像是我见过的第一个翻拍比原版得分高的片

31分钟前
  • 路阿阿久
  • 较差

丫除了会写穷酸农村妞勾搭阔少还会点别的莫

33分钟前
  • Amy_Pond
  • 力荐

这个女主角啊。。。

38分钟前
  • Scarrie
  • 还行

多美好

42分钟前
  • cherrie
  • 推荐

简简单单,却很好看~(男配角真是丑的不行)

43分钟前
  • ZLY
  • 推荐

看不下去

47分钟前
  • dovebaby
  • 较差

平淡且晦涩 对人物间的冲突和情绪的描写还是太少了

48分钟前
  • 豆芽儿儿
  • 较差

英国人民对奥斯丁的仇恨近些年来愈发的明显。

49分钟前
  • 让娜
  • 较差

YY

50分钟前
  • 一个人旅行
  • 还行

女主角很漂亮~

52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原著是这么无趣的吗,故事都没讲完诶。我真不该瞎捡片子看,不是经典片基本都坑爹。

54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较差

内个时代的言情

58分钟前
  • 半目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