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大王不邋遢,大家喜欢他。
第一次看到这部剧的时候还不太懂邋遢是什么意思,毕竟这俩字我都认不全,看完之后看明白邋遢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第一次留下的印象被吓到了,后来它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恐怖片,因为里面的一些画风对于童年时代的我来说实在是有一点小恐怖。
这部动画片还是挺好看的,里面的各种教育意义也很不错。
10多年了,画风居然还要保留那个年代的,我一直不懂,这到底是为什么!
人们总要成长,就好比一部电影中的主人公都要有成长,人们才愿意看,做个比喻,《新警察故事》中的主人公成龙,是因为一件事将他打入人生的低谷,随着剧情不断推进,主人公慢慢找回信心,成长称为一个更强的人。
《邋遢大王》反而还是用上个世纪的创作方法来让21世纪的人接受,依然使用了上个世纪的画风和剪辑风格,似乎说不通,但又没什么错,反正只是一部动画片,我不看不就完了。
《邋遢大王奇遇记》,自从消息放出来就很期待,既然说是修复版,期待它能带来儿童时代的欢喜和新电影时代的惊喜。
可是本片看后比较失望,如果你想看本片,不如去看原本十几集的动画片更完整。
当然,如果已经身为人父母,那么可以带着宝宝来回忆下我们小时候喜欢的动画片经典也未尝不可。
只是,见是重新剪辑的精编版,票价和观影感受多少不成比例。
参加豆瓣观影CLUB的同城活动,幸运地获得了两张电影票,正巧下午没事,就去了上海影城。
到影城的时候,大厅里已有不少的小朋友,家长们在忙着领票。
我才知道原来这场是首映式,看阵势大部分都是参加活动拿到赠票来观影的。
首映式上编剧、制片、导演和小白鼠的配音演员都到了,看到白发苍苍的阎善春导演,我想或许像他们这样的老动画人在二十多年前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吧,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大荧幕上展现。
有人说这部影片注定是美影厂的再一失败之作,我并不赞同,这些动漫形象都是八零后记忆瑰宝,他们陪伴着八零后度过了孤单的童年。
有人说发行修复版的影片不值得一看,应该合拍或改进。
如若真的在这片子里加上喜羊羊之类的角色,八零后还会看吗?
还能找回记忆中的邋遢大王吗?
作为一个九零后,我没有看过这部动画片的连续剧版本。
但是透过这部影片里,我却看到了二十几年前中国动画的发展水平,包括绘画和剧情。
事实上,这种水平在现今看来或许已经相当落后,远不如国外动漫,我甚至能说出其中的种种不足。
比如说整部动画里背景毫无生气,只是类似幕布的存在;比如说除了主角大部分配角的形象相隔不远;比如说色彩的运用犹如水彩和油画。
但是,请别忘了这可是二十几年前的作品!
二十几年前的作画工具并没有现今的工具多样且方便。
这是一代动画人的心血结晶,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姿态来看待它。
相较而言,如今的动画片真是让人蛋疼。
由于国家对国产动漫的补贴政策,类似高铁侠之类的奇葩动漫层出不穷,长此以往二十几年后还会有人看所谓的山寨国产动漫吗?!
在剧情方面,我更觉得教育氛围很浓厚,在有趣的剧情中寓教于乐。
甚至在这片里我还学会了如何用四根线穿过九个点……(╮(╯▽╰)╭)剧情的复杂和跌宕起伏比某部红遍大江南北、在大荧幕上圈了不少钱的弱智动画片要好得多。
弱智的影片真的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智商啊!
美影厂的领导说,下一步的计划是出《大闹天宫》、《黑猫警长》等影片的第二部。
我希望下次不止是修复,而应该有一些细节的创新。
冲着这些老牌形象,八零后会愿意掏钱重温记忆,带着孩子们去分享自己童年的快乐,前提是美影厂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以下是一些观影建议:(1)片中有大量的老鼠聚集镜头,密集恐惧症患者慎重考虑;(2)洞穴镜头常有,幽闭恐惧症患者也请慎重考虑。
十几年后重温这部《邋遢大王》,觉得放在现在来看也算是一部经典的CULT片。
想当年这部动画真是风靡80后这个群体。
小时候真的好喜欢邋遢大王,觉得他的爆炸头以及玩世不恭的态度真的好帅好帅作为一个5,6岁的什么也不懂的小女孩,这种放荡不羁的男生真的好吸引人;现在回头再看,小邋遢的魅力真是在心中当然无存,看的时候我还跟旁边的友人说:切这不就是一个小痞子嘛!
而且现在看来,小邋遢就是小滑头一个,无知无畏的男青年一枚。
小时候,对充满神秘色彩的老鼠王国充满着好奇,诡异的地下王国里不仅有老鼠和偷来的东西,还有骷髅,财宝,棺材,完全是一部探险片的感觉;现在回头来看,觉得导演把故事场景设定在一个这么诡异的古墓里面完全没有为小孩子幼小的心灵考虑。
小时候,觉得邋遢大王智斗老鼠的场景很过瘾,还有他们四个好朋友染上霉菌病毒的变成彩色的情节好好笑;现在看来,小邋遢被群鼠围攻的场景那叫一个恶心,染上病毒变色那场那叫一个恐怖。
从电影院出来,不禁思考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以后,同样一部动画片会有着不懂的感受。
在买电影票的时候,旁边一小孩子吵着要看《喜洋洋灰太郎》,而孩子妈妈让他看《邋遢大王》,我想现在的00后们都不知道邋遢大王是何许人也吧,于是劝孩子妈妈带孩子看喜洋洋。
其实心里也是觉得这部动画片有些恐怖,可能不太适合小孩子看吧。
现在想想,也许是是因为小时候的自己也是一无知少年,对各种未知的神秘的东西充满着好奇。
而这样一部动画片也满足着我们年少时的猎奇心理。
十几年长大后的我,已经被教育成了一个安分守己听话懂事的乖孩子,再看这种CULT动画其实已经带上了有色眼镜。
为什么小时候这么喜欢的东西现在再来看就有些恶心恐怖的感觉了呢?
只能说那时候初生牛犊,勇气无限;成年的自己,小心翼翼的活着,活的心态都变了。
好怀念小时候的自己,年龄越成长,丢掉的属于自身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当片头出来的时候,依旧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扎着红绸花,90年代最流行的头饰,做着古怪精灵的表情,唱着我们小时候都会唱的歌。
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长大了,这个小女孩也去法国嫁人了。
我们终于到了够资格怀旧的年纪。
于是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了小虎队的重组流泪,去电影院看《黑猫警长》和《蓝精灵》。
于是红领巾和海军衫重新流行,大瓷缸和五星帽成了最in的潮物。
《邋遢大王》留给我们的是很多年的美好回忆,或许这部电影是顺着怀旧的东风来圈钱,或与是再次为了我们逝去的年华狂欢,我已经不在乎了。
我的眼里和心里没有这部电影的发行和放映,还有票房。
小邋遢已经在我心里深深的扎根。
我们的童年曾经多彩,我很幸运的成长在90年代,那时候民谣很纯粹,动画很温暖,左右邻舍也相亲相爱。
我依旧记得邀了很多小伙伴在夏天来我家看动画片的场景,房子很小,小朋友都齐刷刷的坐在地板上。
没有开电风扇,还依然看的津津有味。
这不是用几只羊撑起的童年能够相比的,也不是《大嘴巴嘟嘟》《高铁侠》《雷锋的故事》这些所谓的原创动画能够相比的。
不管豆瓣的评分如何,我的分打给小邋遢和红绸小姑娘,与电影无关。
男友事先订的票子,问我想看不……好吧,电视版的邋遢大王一直想不起来结局,就趁这个机会补上。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邋遢大王帮老鼠公主置办嫁妆和婚礼用品的那一段:牛奶盒穿2根筷子就变成了花轿,觉得邋遢小子真是超级有才……好吧,最后要说的是,气球真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刻还能用来自救……
现在的我依然可以准确地哼出《邋遢大王》的旋律,我依然喜欢这部动画以及所有陪伴过我成长的其他国产经典,这些光影都承载了我人生中最天真烂漫的岁月,但是有的美好,还是留在记忆里吧,毕竟我已经难以将心境调回如当初傻傻地守在电视机前的单纯,更无法只用记忆与怀旧情绪来填补这跨越十几载仍无任何进步的国产动画。
“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人人叫他小邋遢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他不邋遢,我们大家都喜欢他”每每想起邋遢大王,这这小女孩清脆的嗓音,邋遢大王这熟悉的旋律都会出现在耳边。
这部动画片陪伴过我一段天真烂漫的岁月。
带着孩子看着,他看惯了熊出没,汪汪队,不太感兴趣,这也许就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动画片吧。
作为中国第一部动画电视系列片,动画中,以钱运达先生为主的主创人员通过把邋遢大王的性格设置为叛逆、自嘲,有点儿幽默感,但又机智勇敢,爱憎分明,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与当时少年气味相投,产生与少年儿童共鸣的作用。
《邋遢大王奇遇记》不仅让大家认识了片中这个不爱干净又贪玩的“邋遢大王”,朗朗上口的主题曲也传唱祖国大江南北。
本片作为美影厂“美影经典剧场”的启动影片,也是中国真正的优秀动画片。
就是垃圾!!!
不如记忆里的那个他
老本吃没了还吃啥
不好看,有点低龄
吓尿
小时候看竟然还有点小害怕
对于小孩来说,这个情节实在是有点太恐怖了。。
重看发现肢体夸张、表情扭曲、背景都是进口产品各种。小时候的国产动画都细节做足。
实在失望 完全没以前惊悚和讽刺了
其实这并非是单纯给孩子看的国漫,还是有些内涵与特色的。那些年流行的寓教于乐,将87TV版剪辑成一部电影,只是比起13集情怀满满的老版,这部电影版配音全换了。而且如今细看,有些片段确实称得上“童年阴影”,比如阴阳怪气又阴险的坏老鼠,重现几百年前欧洲“黑死病”的惊悚画面,邋遢大王突然露屁屁,小白鼠被机器鼠扔下悬崖,拿活人做病毒实验的疯狂老鼠科学家,老鼠公主大操大办结婚还要看电视……嗯,不胜枚举。只是搞不懂为什么不能帮助小白鼠实现她的美好心愿呢?她只是想要和人类交盆友到人类的世界欣赏一下风景而已,为什么主创那么狠心非要让她死于非命呢?在我看来,她可是里面最可爱最善良的角色啊。cctv6。
过于拼凑的生硬情节,老IP没有利用好,古墓场景也给糟蹋了,小朋友就只能看这样水平的动画片吗?
当年可以的。现在纯回忆了
印象里,90后的我小时候没看过《邋遢大王》?没有大姐的情怀,这个影院版也就不像她看得乐在其中。
童年回忆。但支持老版,新版完全是吃剩菜。
颜色特好看所以更Cult了但是配音太恶心了。
无法忘记片头那个圆圆脸歪辫子的小姑娘!恶趣味的鼻祖。
吃老本!
补录
纪念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
儿时的回忆啊剧情设置很超前影院版剪辑的不够细致有不少硬伤但仍不乏为国产动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