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朋友的推荐,没有我喜欢的吴镇宇,我想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打发消遣级别的电影,不会太累,不会太苍白。
我好像是在留园乱晃时下到的,当时我根本没反应过来是《茶舞》,心里还在想《血门徒》是啥?
之前怎么没听过?
这阵容不是跟前段时间的《茶舞》一模一样么!
看了才明白:靠,这他妈不就是茶舞么!
窘。。。。
不过也正好弥补了上片时数过影院不入(没有钱!
没有钱!
没有钱!
)的遗憾。
我开始会下载这种↓烂海报完全只是为了看看吴镇宇。
很欣慰的,吴镇宇在这片子里的确很棒。
[海报]http://images.blogcn.com/2007/7/18/3/42forto,20070718050033.jpg ←这版海报太他妈恶心了。
(对恶心海报已经有觉悟的话,点吧←。
)《云水谣》的“谣”和徐若瑄的“瑄”字都打错,狄龙、吴镇宇、徐若瑄三个人的图全都不是电影里的,一看就是网上随便找个图PS的,最明显就是吴镇宇的头——角度、发型……怎么看都不可能是原版。
我说你们这些国内的傻逼们就算是想造势求票房,你他妈起码稍微给点基本的敬业精神好吧!
这他妈不是地摊上卖的五块钱一斤的狗屁垃圾三级片啊!
掀桌!
操他妈!
发泄完毕,冷静下来说说影片。
剧情——装金镶银的一团乱麻这种片子唯一的好处就是:想剧透都很难。
(因为看不懂。。。
口rz)这个巴西导演太欠了,仗着自己酝酿了这本子十多年(何况又是老外),随心所欲地玩剪辑(何况还是酝酿了十多年),时间轴玩得恐怕自己都晕(何况他又这么欠)。
这片能不能算Cult还很难讲,票房情况我也没去搜,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去电影院看的家伙们不可能看得懂。
—_______________,—我看了两遍,网上搜了两个不错的评论(见上文两位豆瓣er的连接),读完还是觉得有问题。
上面两位的文章中提到的“导演故意设陷阱”是对的,但按L.E.T.O解释的那个顺序,并不能自圆其说——充其量只能算是解释了部分情节。
看完这部片子所有人最关心的都是所谓的“剧情解释/攻略”吧,我倒觉得你们的方向偏了。
官方宣传海报上的这句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Every piece tells a different story.”犹如海报所见,这部电影,是一块拼图。
你却怎么也拼合不成一幅图:不是这里少了一块,就是那边莫名其妙多出一个根本不是这张图的拼块。
但是拼图的时候,我们是为了享受那过程吧。
剧情本身根本就不止一条时间轴,实际上是类似平行世界的存在。
试图把这片子里所有的片段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剧情是不可能的,就算像L.E.T.O那样做足了功夫整理,一样不可能有结果。
简单来说就是——导演就是他妈的在耍你。
听完这些还是想钻牛角尖拼命死挖剧情的人就继续熬好了,恕我不奉陪。
—___________________,—玩得再炫再牛逼,也止于“炫技”之上,但这片子,赞的的确就是个剪辑。
有几个提示可以看一下,对理解[导演就是他妈的在耍你]会有帮助:1。
前后两段狄龙在酒吧问徐若瑄的台词有些稍稍不同,但是其他的细节来看,全部是一致的。
包括狄龙来找吴镇宇说话的时候,后面的Bartender给徐若瑄介绍的CD的对话,前面那段也有,只不过没秀出来就是,仔细听背景音的话就看得出,这场戏是一次拍摄的。
(同时安排了数个摄像机拍摄)2。
那些喽罗的闪回画面(戴帽子拿枪破门而入的那几段),其实不是在抓沙生的儿子,而是阿高。
看到后面就会发现阿高的头发正好也是那时候扎起来了,而且被涂上了红色。
影片其实从头到尾都并没有抓沙生儿子的画面,但从传真发来的名字可以看出,的确是同一批人。
3。
注意吴镇宇的左手上有黄色胶布贴上的伤口,那是在他去救徐若瑄的时候打破玻璃弄伤的。
根据这个可以推测不同场景的时间,注意他的手就好了。
4。
狄龙接过吴镇宇的黄色纸包以后,里面的那张红纸,在看排舞的时候拿出来看了。
那时吴镇宇已经自杀,为了替徐若瑄顶罪。
暂时这几个,想起再补。
但你看了这提示再对比电影就看得出,这绝对不是一条线性剧情,剧情不只一个故事。
再次推荐一下L.E.T.O同学的豆瓣整理,但他说的并不全对,好几个地方还很有问题。
仅供参考。
蒙太奇——华丽支离的万花筒大概是导演憋这本子憋心里太久了,所以光剧情就闷出了好几个世界。
镜头的剪接切换手法,更是用得眼花缭乱——三千世界——我绝对相信这片子费了他无数心血,但大叔你行行好求求你了别把你这半生学到的技巧全放到一个电影里成不成啊,你这样会吓到小朋友的呀。
T口T镜头切换时倒转的时钟、放上一堆立可拍照片配上背景音、时不时闪光的心型图案、水滴、书的封面、子弹盒、Te Amo的招牌……都显得新奇有趣。
角色——期待与惊喜,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吴镇宇真的不用再多说了,他的名言是“我演过烂片,没演过烂角色。
”只这一句,就够了。
我喜欢他。
在最后的Bonus Scene,吴镇宇打着伞转的那一圈,彻底萌翻我了。
(拍桌)要特别提一句的是饰演阿高的Joseph Quek,这是个新加坡演员。
说实话我在新加坡两年了都没怎么看过新加坡本地电影,实在是太渣,所以也不认识这人。
这人的存在感很薄弱,我看了很多影评都没怎么提他一句,连海报上都没有特别突出他的名字。
但在《茶舞》里,他着实给我惊艳了一把。
阿高这个角色是很无厘头的,但是越无厘头的角色越难驾驭,他做的很好。
要耍无厘头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别太过,像个白痴小丑(虽然电影里他真的穿了小丑装。
XDDD)。
这个演员给我的印象很好,以后要多关注这人,前途无量。
好了,我知道写得很乱,我自己也很乱,这电影本身就够乱了。
还有很多想说的没说,最近在构思个新小说,所以头很乱。
见谅。
有其他问题点上面两位豆瓣er的连接吧。。。
虽然也不全。。。。
= 3=好吧我说实话啦:其实我颠来倒去写了这么多废话只是为了让你们去看看这片子而已。。。。。
附歌一首:Sarah Connor-Just One Last Dance(Feat. Natural)Just one last dance....oh baby...just one last danceWe meet in the night in the Spanish caféI look in your eyes just don't know what to sayIt feels like I'm drowning in salty waterA few hours left 'til the sun's gonna risetomorrow will come an it's time to realizeour love has finished foreverhow I wish to come with you (wish to come with you)how I wish we make it throughJust one last dancebefore we say goodbyewhen we sway and turn round and round and roundit's like the first timeJust one more chancehold me tight and keep me warmcause the night is getting coldand I don't know where I belongJust one last danceThe wine and the lights and the Spanish guitarI'll never forget how romantic they arebut I know, tomorrow I'll lose the one I loveThere's no way to come with youit's the only thing to do OhJust one last dancebefore we say goodbyewhen we sway and turn round and round and roundit's like the first timeJust one more chancehold me tight and keep me warmcause the night is getting coldand I don't know where I belongJust one last danceJust one last dancebefore we say goodbyewhen we sway and turn round and round and roundit's like the first timeJust one more chancehold me tight and keep me warmcause the night is getting coldand I don't know where I belongJust one last dancebefore we say goodbyewhen we sway and turn round and round and round (When we sway turn around)it's like the first time(hold my tight oh my love)Just one more chancehold me tight and keep me warmcause the night is getting cold(the night is getting cold)and I don't know where I belong(don't know where I belong)Just one last danceJust one last danceJust one more chanceJust one more chanceAnd just one last dance Blog原文:http://42clown.blogbus.com/logs/6938981.html
顺序很久没有被一部电影深深的吸引的感觉了。
《茶舞》的出现证明了人类的想象力并没有匮乏。
一个平常的复仇故事打乱了顺序,竟然如此迷人。
也正似阿查那句“任何事情,不是看它的配件,而是做的步骤。
”不幸死亡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都知道开头,结局都是一样,问题是你怎么看待它。
这一些隐喻,在警官和阿查关于"不幸死亡"的谈话中不停被提及Closed关于罪,阿查在与警官的第一次对话后走过了教堂,他停下来,望着教堂的门口,上面挂着"closed"的牌子Sin每个人都有罪,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赎罪。
这部电影预告片做得很型。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预告片太过于帅气,会把你的期待值调动到很高,这样就很容易对正片失望。
(比如说之前有一个电影叫《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单是看预告片那真是感人到鸟肌,不过正片就是水得一塌糊涂)而这部《茶舞》,在70分钟左右之前我也一直把它当成一烂片来看的。
其一是节奏大有问题。
莫名其妙地要表现人物性格的戏(主要是阿高和阿高愉快的朋友们)太多了。
那个用一堆照片表现夜总会场景的段落,于情节毫无意义,除了导演脑残要炫个后现代表现手法外没别的解释了。
其二是台词太装了,中二得我都要脸红。
男主也好路人也好谁也好,总要没事莫名其妙来一顿形而上的发言。
如果是为了要表达男主身不由己其实我不想当杀手我想当好人的这种情绪,那只能说是导演太失败了。
这种简单的玩意,吴镇宇靠眼神就能表达出来了不是么?
其三场面本身也很不怎么样。
好歹还披着个快节奏黑帮片的皮吧,怎么能把动作设计得这么蠢。
场面调度更是完全不用提了。
甚至于连血浆都懒得放,大部分时候就弄一坨一眼看出来是特效的红色来糊弄观众。
总之这个烂玩意姑且就靠着吴镇宇的好演技徐若瑄好可爱狄龙老戏骨撑到最后面了。
然后,就在我对这部电影非常非常失望的时候,导演却丢出一个惊天trick。
光是这个叙述性诡计本身就可以打9.5分,真是一白遮三丑,片子上了俩档次。
唔,这时候才注意到,被这个片子诸多的烂掩盖住的叙事结构,那是如此的精密巧妙。
所以说,看一部电影,能碰上这种体验真是最棒了。
你觉得它有型时,它让你失望透顶;你对它失望透顶时,它突然甩给你个意外惊喜。
用一百一十分钟换来这种过山车一样的体验,值哦。
以前看《荆棘鸟》,里面有个词,叫玫瑰的灰。
至今不能忘记。
小麦琪在一场火灾的灰烬里,站在花园的玫瑰花丛,第一次看着拉尔夫的情形。
阿茶的枪托上面,是黄底,印着一朵鲜红的玫瑰花。
broken orange。
这是《茶舞》里面的主题歌。
它不止一次的响起,伴随着茶遇到miu,爱上miu,在复仇的路上一场一场的杀戮,直到最后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割舍下,除了一句“你的枪法真差,这么近都射不中。
”她是纯洁的。
是纯洁的。
我从片尾的字幕找所有music字样的字条看。
我的英文很坏。
可字幕除了拼音就是英文。
然后我就看到这几个字母:broken orange。
可能从来没有为了一部片子这么贪心过。
从第一次看到这个片子到今天,每天都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这几个字母:broken orange。
或许仅仅是为了片子里面的一种情节和这首歌。
miu。
我这样称呼里面的徐若萱。
te amo。
阿高说,意大利语,这是“我爱茶。
”茶说,是西班牙语,“我爱你。
”heaven is only 100 metres away。
“在这里首次见他”,墙壁上贴的海报,还有站在这背景中的阿茶。
知道吴镇宇哪里最美,是他的眉骨。
挺立着,象个小小的屋檐,盖住一个男人消瘦苍白的脸颊单薄的嘴唇还有那双不大会说话的眼睛。
当然还有他的神经质,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神经质。
一张薄薄的面皮下面浓的化不开的暴发力、癫狂、理智和情感。
男人心中理想化的自己和女人心中被理想化的男人,其实是一样的。
看看阿茶,看看吴镇宇就知道。
阿茶打着那首属于他的爱情音乐的口哨开门出去的一刻,忽然就一阵心酸。
整部片子在它的高潮来临之际,没有滥情的拉长、释放本该被煽动起的观众的那部分情感。
没有更多的话诸如你要好好活下去来粉饰一下儿女情长,除了一句“你的枪法真差,这么近都射不中。
”也正是因为这点感情的微光倾泻是如此短暂,才觉得这个男人的爱是如此的干净,内敛含蓄,没有任何的占有欲。
他猛然拉住狄龙饰演的警察的胳膊,无声的望着他,那种深深的渴望里面,好象是企求:给她一条生路。
那是唯一一次,他低下自己的头颅,让人知道,他有多软弱。
狄龙越发适合演那种闷骚老男人了,越看越经看,他真该去演文艺片啊。
徐若萱,维维安,30岁的女人了,还那么嫩,还那样小洛丽塔,还那样有种与生俱来的sm气质。
片尾买花一段真是点睛。
一个杀手,一个阿茶那样的懂得康德道德律和西班牙语热爱旅游一样和上班族一样过周末的杀手,一个看到心爱的女孩子不小心遗落的耳针,就心生喜悦的杀手,他拿着笔挺的折叠伞,为她买花的情形,又该是怎样的啊?!
这是生活中的茶,他职业之外的一个茶。
“你勒索我。
”叮。
看粤语版很精彩。
阿高找毒品,在805房间看到的那一对变态佬的桥段里,有砰砰心跳的声音在画外。
还有很多这样的音效上的小细节,没有被屏蔽掉。
broken orange。
我把它读成:橘子的灰。
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过了界就分不清天使和魔鬼了.你的天使也许就是我的魔鬼.天使魔鬼也许就是同一个人。
拿着花的女人看上去总是幸福的.而拿着花的男人看上去总是傻傻的.要做傻傻的男人。
傻傻的人是快乐的。
女人因花而美,男人因花而浪漫.花因男人和女人而变的多情.多情自古空遗恨。
恨不得。
李清照。
鲜花、电影、音乐、奶茶、小资、怨念、难解、杀手的恋情、温暖。
怎么样区分清纯?
什么人可以信任?
如果一个女人聪明但又长的比较难看的话,这个女人总会有些时候让人讨厌的。
他为什么要死?
我可以为她做些什么?
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最难杀也最容易杀的人--自己本来是不想写在这里的.因为看的时候不停有人打断.所以有些细节还不太明白.有空在看一遍.还可以的一部电影。
这片已经看过很长时间了,我一直很喜欢电影里的主题歌,真得很不错,也很符合男主角的性格,同样给人以冷漠,不羁的感觉,这正是此片令人很惊艳的地方初看时,故事情节有点乱,后来才知道,这是导演故意在简接时,把顺序弄乱的缘故.只要再细细回味,整个故事就清晰多了Broken Orange主唱:Pakk Hui作:John Swihart、Pakk Hui Max如果紧闭双眼 深层清晰浓茶中可见闪相残亮至死凭是我的工作旺是我价值这一些灿烂夺目彩色经已不关注没法看清楚了在两息之间只可以活着代表残色的爱
买下这张碟,纯粹是因为阴差阳错,原本是要买最近正在上映的门徒的.怎么说呢. 这个片子我并不觉得它有多少可以值得探讨的地方.作为黑帮片,他比不了之前的那部旺角黑夜.作为杀手片,他比不了经典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作为警匪片...它似乎也根本沾不上边.这是一个有点不伦不类的电影,很难将它分类.爱情戏不是重头戏,甚至是一个特定的商业元素--很多好莱坞大片里都是这样的.但在此片中也并没有太好的拿捏住.作为一个杀手,阿查有情有义,作为一个男人,他竭力想要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只是他并没有保护住.当他知道了徐被那帮混蛋强暴之后,他愤怒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失去了一个杀手该有的理性和冷静.所以最后他死了.但其实他的死,和他心爱的女人也没多大关系.因为,作为杀手,他注定是要死的.不是被别人杀死,就是亲手将自己杀死.这是作为杀手的唯一出路和下场.这几乎是每部杀手电影中必然的结局.电影结尾处,阿查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红卡片上,给了警察,然后他开枪自杀.他留给警长一个悬念,他问他,杀手最容易也最难杀死的人是谁.然后红卡片上写着他自己的名字,阿查.其实这让我想到了另一句我更该说的话.一个杀手要杀死自己,其实还不算太难.开枪,这个熟练的动作.如果他想死,那么他一定杀的了.但是,最难的是什么?如果一个杀手身手敏捷,可以救所有他想救的人.但他最难也最容易救的就是他自己.最难,是因为他已经摆脱不了这样的处境,一旦踏上这条路,就必定无法脱身;最简单,那就是像阿查一样,开一枪杀掉自己,他就得救了.或许阿查并不是在杀自己,他只是在拯救自己.死在别人手上,那才叫杀.死在自己手上,那就是救.至于这部电影的很多细节,我不想多作阐述和评论.原因就是我并不认为它是部多么经典的电影.但我要说一句,那就是,比起正在上映的门徒,这部血门徒可能才算的上是部黑帮片吧..当然,我最后还要说一句.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片中两位男女主角的.吴镇宇,徐若宣.两人的演技都不错,就算不考虑这个,那么就冲着他们两位的加盟,这部电影也值得一看.
這樣的結尾同開頭,是不是讓人得重新排整劇情順序, 比如:接到這些利是封和阿查開工的時間是在阿高的“大事情”發生之後、 最後阿查告訴阿sir自殺其實可以不幸死亡,就像他自己本不想自殺,但最後做個件最難辦有最容易的事(他身手好、就連自殺也不失手、不是自殺就很難死)、 算是殺手的宿命吧(不殺無辜?
同 為愛而死)始終不懂阿高為何塞從一到八的利是封、按理來說他和阿德合作時並不知自己會被“兄弟”殺,所以沒必要放郵箱里(其實也對,但是死人的事要親手交代阿查比較好,即使在黃車子旁的時候殺手一個都沒開殺)但這卻讓他們統統都按死亡名單進行了、 很是恐懼作者的意圖是什麽呢,新穎?
我好奇是哪位導演,看了下,外國人其實說來說去,, 在我認為,就是“最複雜的是同時是最簡單的事”,沒什麼大不了,殺手如此 世界如此 真亦假來假亦真..
电影院灯亮的时候,G第一句话是:吴镇宇应该可以凭这部片子拿下今年的金马奖.而我只是在主题曲里头舍不得走.这大半年来,就这部片子让我提起精神来。
没留意到导演是谁,但应该是个新人吧。
看的时候完全猜不到故事下一步会怎么走,而落幕后整个回想一下,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一条线故事。
但导演花了很多心思把这条线绕来折去。
故事有时候很神,但神得很有趣。
浓墨的色调让人不安,卡通的小细节让人微笑,音乐非常动人.吴镇宇,唉,吴镇宇同学演这种非常残酷,有点神叨,偶而文艺,十分绅士的杀手角色,怎一个帅字了得。
到了后半段,忍不住希望这电影一直不要完,一直看他一身妥贴的黑西服,随便怎么一坐怎么一站都那么好看得让人叹息,看他眼睛在黑暗里头发亮--他的眼睛为什么一直比别人亮?
回家路上一直反复回想吴镇宇那些镜头.--惟一一次他失去镇定在桥上狂奔,那么旧的桥段,却让人心折不已.--徐若宣问他哥哥是否平安,他脸上的千言万语.原来表情可以说那多话.他的脸并不是地道的英俊,但那样的眼睛,那样的姿势.--以外已经穷途末路了,然而推开门,却见他架着腿坐在大厅中央,眉毛都不动一下.--坐在钢琴上,一伸脚把auther的转椅转过来,一伸脚也伸得那么帅.回去途中G说,为什么叫茶舞呢?
茶是吴镇宇演的阿茶,舞又从何而来.我倒是觉得这个舞再自然不过.如果看了村上的<舞舞舞>就知道. 从他决定为徐若宣报仇这一路,每一节杀人都是干净漂亮又残酷的艺术,这是他倾尽杀手生涯的职业智慧所跳的最后一只舞.老吴同学应该可以走得更远吧. TBC...
导演真喜欢装。。
看了晕死人,完全不懂。看了高人指点后,顿时想再看多一遍
一般,讲故事的方法给故事本身加分不少,导演和编剧是一个人,很多想法挺灵的。
从不带有子弹的枪,从不喝酒。
最后切分的画面 橙亮的颜色
从影片的节奏到吴镇宇的独白,都透着一股文艺腔,但文艺片的独白要有很深的文学功底才能产生文艺片的腔调,偏偏编导是个老外,结果弄得不文不白,难受得很,看似很多台词都透着哲学意味,但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什么,反正没有一句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不咸不淡,很是尴尬。从形式上看,通片只有杀手阿查具有文艺腔的独白,而其他人都没有,就这使得编导有意想营造的文艺腔显得不伦不类。而本片最大的问题在于,致使阿茶最后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来呵护的女人,阿Mae,他们之间的感情线太弱,只知道见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之后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只是常常去她打工的店喝茶而已,最后就为之付出了生命,使得阿查的死缺少了共情,很难令观众由感动而心痛,简直就是一头雾水,难懂就因为阿Mae是徐若瑄吗,真是白瞎了这么文艺的吴镇宇。
我想每一个导演在剪好片之后都需要自己看一遍,想一下自己的叙事方式是否有考虑到观众的感受。
意外发现的一部电影,高智商电影呀,看完剧透之后还一头雾水的呢,线索框架什么的完全不懂啊。喜欢那个用照片拼凑镜头的手法,另外结尾的时候,阿查安慰阿Mea说“手法真烂,这么近都打不中”,小小感动一下。还有还有,女神真漂亮!!
难得的技术型国产片……
一边上网聊天一边看的...没太专心...所以剧情没有看的太懂...不过摄象和剪辑都蛮有特色的...有几个镜头调度都好有创意...
吴镇宇总是在电影的某些镜头里,显得很帅、靓,不经意间,让人砰然心动一下,尔后就被吸引住了。
这些年是个新导演就喜欢在剪辑上做文章 这个剪得有些乱 年轻演员的表演也过去夸张
3 @ feb 13, 2010
新加坡
影像質感很差,必須要堅持才能看下去。劇本很潦草,故事七零八落;先不論這個劇本我能不能寫出來;有種刻意顯得自己很有巧思的感覺,有些段落本來可以大有所為,卻執行得很爛,用照片講故事很有創意,但太刻意了。看片過程我有種直覺,我當導演可能就是《茶舞》的水平。除了Harvey Keitel和吳鎮宇,別的演員都很一般。片子呈現出的剪輯水平就是5位數宣傳片的水平,我也能剪。影片後半段有一段炫技蒙太奇,不難,就是比較耗時間,但看起來也挺賞心悅目的,值得復刻一波。導演比較業餘,可以多拍點廣告練練,片子的狀態就是一位業餘導演拿到了一筆巨款和專業演員的結果。
要不是为了吴镇宇我绝对坚持不到结尾
0
乍看一般,其实非常不简单的电影。镜头用的先锋,剪切很漂亮,剧情也是渐入佳境,越看越有味道,在中国像这样需要用脑子看的电影本身就不多。表演没的说,吴镇宇最好的表演之一,音乐更是出色与电影融合的很好。成为一部佳作绝不为过。
就因为故事老套所以必须不能好好讲故事,还挺喜欢中间照片那一段的手法,最后吴镇宇和彩蛋加一星。
一句讲嗮,杀手爱上鸡,无脑的鸡杀人闯祸,又帅又高智商的杀手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