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好多次,一看片名就知道是那种靠乌龙推动剧情的,一直没什么兴趣看,最近某人(cm)说推荐我看一看,就看了,和我想象的没啥区别。
本来是冲着老罗和本看的,但是看完唯一感觉就是男主真可怜,总是被强迫去干他不想干的事情还去收烂摊子,为女主每次出的笨主意买单(每次G都拒绝得很明显,结果她一句“come on,it'll be great”让G不得拒绝,最后引起大部分误会)还要备受老岳父的批判和其他人的冷嘲热讽。
虽然结局算是比较美好(毕竟这种片子都是以圆满的结局来安抚主角和观众),但是最后G获得的认可明显与前面受尽的差别对待不对等,可能对于格雷格来说,这些在真爱面前都不屑一顾吧。
反正就是各种为男主感到不值,不禁感叹,能忍受这么长时间,真爱的力量真强大。
还有就是男主的职业,这世界上能有多少男人能像男主这样真心坚守男护士的职业?
很想问What‘s wrong with being a male nurse?
后来想想,毕竟这是千禧年初的电影,性别刻板的思想相对各种自由的理念来说还是更普遍。
不喜欢较真,但是每次看这种靠主角出丑、挖苦某角色 来博人一笑的电影都会多少会带有些疲倦感,我想说的是喜剧不一定非要用出丑来衬托喜剧气氛,或者至少不要靠这个卖惨。
生活中有很多能让所有人都感到快乐的事情,并且不需要任何人来出洋相,这些瞬间才应该是喜剧的元素。
记得金凯瑞在觉醒类喜剧《大话王》里的夸张表演(这哥们哪次不夸张呢?
)曾在我九年级一度焦虑时泼上一层快乐,金凯瑞是典型的行为性表演,而在电影中他出的洋相与戏剧性的表演就不会引起我一丝反感,这才是对我来说最好的喜剧,用现在流行点的词来说就是我心中喜剧的天花板。
好在有两个我最喜欢的点。
第一是演员绝伦的表现,防止了各场乌龙变成沸沸扬扬的闹剧;第二呢,就是老罗那只猫真的太可爱!!!
半星给老罗,半星给他和博物馆保安斯蒂勒之间精彩的戏剧张力。
拜见岳父大人7.10男护士阿基打算向女友求婚,恰逢女友的妹妹的男友求婚成功,得知要搞定女友老爸才是关键。
女友老爸曾是中情局的心理测试师,去的路上阿基掉了行李,又在女友前男友家吃烧烤。
经历了在女友家的两天周末,阿基弄碎了祖母的骨灰盒,打伤妹妹的眼睛,弄丢猫咪,放火烧屋,搞砸了一切。
他真的能和女友成功走在一起吗?
穿着护士鞋,蹲下来换鞋子,打算求婚,背后的小孩拼字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你会觉得丈婿之间也并不总是相安无事的,弄不好还会引发一场不一样的双雄对峙。
Greg想向女友Pam求婚,却被告知先要过了父母这一关,特别是她的父亲。
见到之后,他发现这位未来的岳父并不是那么好相处的,他对他的职业——男护士不满,对他精心准备的礼物没有兴趣,对他的言行都表现出苛刻和挑剔。
Greg想方设法想要取悦他,结果事情却越来越糟,以致于最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当然,最后还是真情比天大,Pam的父母终于接受了Greg,一家人其乐融融,一起奔向幸福的明天。
抱歉,最后这句是我扯淡呢。
其实片中为续集留了扣子,双方父母还要见面呢。
猪猪看过之后说这片子很一般,怀疑我选片的能力。
我倒觉得,对于这样一部轻松的家庭喜剧。
情节流畅,节奏明快,细节上没有大毛病,能做到不虎头蛇尾,这就足够了。
哪能要求所有的电影都跟《肖申克的救赎》一样经典?
这类片子共同的特点就是小麻烦不断,大毛病没有,中间不管怎么误会和伤心,最后都会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是一种套路,不过要把套路拍好也不容易,看看国产的同类型电影就知道了。
这里面要有足够给主人公造成困扰却又不会伤筋动骨的问题,要有不断地积累却又不会达到压垮骆驼程度的麻烦。
本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虽然没有爆笑的情节,但是很多桥段和细节都挺耐人寻味的,就像那些经典的冷笑话一样,不会让你笑破肚子,但是每次一想起来都想笑。
影片还捎带脚地讽刺了美国的航空公司。
主人公Greg的麻烦是由航空公司弄丢了他的行李引发的,最后他想要离开伤心地时,也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使他的情绪终于失控,情节也由此推向高潮,可以说安排得十分巧妙。
经过本片,我开始喜欢本·斯蒂勒了。
原来没怎么看过他的片子,只是感觉这个小个子男人眼神很犀利。
看过本片,觉得他挺可爱,跟亚当·桑德勒走的路线差不多,但是更内敛一些。
看电影中的生活一口气看完了《拜见岳父大人》1-3集,这个电影拍的实在是太好看了。
欧美人的生活实在是太富足。
亲情、爱情,表现得细腻又丰富多彩。
导演是天才,编剧是天才,演员更是天才。
尤其是几位老戏骨的精彩演出,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中国虽然也有像徐峥这样的好导演好演员,但是总觉得跟这些电影比起来,不在一个层次。
不是说导演的水平低,而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环境,我们的生活境遇,的确跟他们没办法比。
比如说住的房子,开的车子,生活的环境,这些我们好像跟他们没法比。
他们的房子我可以称之为别墅,他们的别墅我们可以称之为庄园。
但对感情、对婚姻、对家庭的认识和态度,总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对感情,我们总觉得西方人好像是性开放,但在很多电影中表现的并不是这样,体现更多的是忠诚,是体贴,是谅解。
对婚姻,虽然离婚率也很高,但是婚前婚后,对子女,对前夫后妻,不仅仅是相敬如宾,更是很好的朋友和伙伴。
对家庭,责任感,亲情感,和谐的家庭环境,平等的身份关系,真是让人羡慕。
就算是有家长作风,比如电影中的岳父大人,但那也是理智的,合适的,有责任心的,进而是让人可以接受或者理解的。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永远高于生活。
也许资本主义的确有些黑暗的、不幸福的、见不得光的东西,有人生活得很痛苦,并不都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
纵观整个电影,成本投入也不是很大,没有高科技,没有宏大而绚丽的场面,一切都那么真实,那么实在,我们身边好像也会发生一样。
但为什么感觉人家是在过生活,而我们仅仅是在过日子。
第三集中岳父大人的话是对的,要让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问题是你有钱吗?
你如何去挣钱?
你挣钱的方法对吗?
同样是生活在俗世中的人,就算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是在我们欣赏看的时候,又的确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该笑的时候笑,该感动的时候感动。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一部电影作品,看了笑了泪了之后,能够让人对生活有所启发,我想这部作品他一定是成功的。
这样的一群人,换汤不换药的拿出了三部作品,而且三部作品都还不错。
相信荣誉有了,金钱有了,社会地位肯定也有了。
他们做对了,你呢?
你又作对了什么呢?
每次看到这些类型的片子,总是会下意识的比较美国家庭和中国家庭中父母子女的关系。
记得昨天看American pie时,为其中一个男孩的父亲对他谈论性的那段情节念念不忘,搞笑是一方面,可是也体现了他们的开明程度。
他在儿子去派对前说,你保证要做好安全措施。
哇咔咔……这在中国也是可能有的场景,毕竟现在社会已经开明太多了,可是总是感觉有那么一点不同。
其实我真的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体。
当帕姆的爸爸搂着她,虎视眈眈的瞪着可怜的Focker时,帕姆只是一个小女孩,在爸爸的羽翼下。
而当她和Focker两人在房间时,她又是一个正常的女人了。
幸好帕姆的父亲在妻子的劝说中,以及女儿的电话中醒悟过来。
他仍然是个好父亲。
帕姆对他父亲说过,我真的很爱你,但有时候你真的很可恨。
我希望这句话不是广大中国青少年们的心声。
for parents,手要松开一些。
婆媳之间的过招固然是不可理喻,翁婿之间的较量有时也是惊心动魄。
十多年前的片子啦,现在翻起来看还依然不错。
姓名奇怪的男护士第一次上门拜见未来岳父母,不料从机场开始就踏上倒霉之旅,先是航空公司将他装有求婚戒指的行李搞丢了,接着身上的衣服又被别人的婴儿吐奶搞脏了,他灰头土脸地跟随女友回家,没想到未来岳父却是伪装成园艺师的前中情局反间谍测谎师。
在思想传统又保守的岳父严历的双目审视之下,费尽心思欲博得岳父好感的男护士却做出一系列失控行为,导致丑态百出,连岳父的宠物猫似乎也在与他作对,慌乱中,他为了这只猫差点烧了岳父的别墅、几乎毁了女友妹妹的婚礼,又被岳父发现了他的谎言,自觉求婚无望的他准备坐飞机逃离,却因行李问题大闹机舱而被警察带走,没想到审讯他的人又变成了岳父。
这是2000年美国好莱坞的喜剧电影《门当父不对》(英文名Meet the Parents, 也译作拜见岳父大人)中的主要情节。
这是一部喜剧片,但同时也是一部人生哲理片,让人们在哈哈大笑之余思考一些生活的真相和处世之道,也给即将成为上门女婿的男同胞们一些启发。
职业无分贵贱,世人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
好莱坞喜剧演员本.斯蒂勒饰演的男主角格雷德·佛克(Gaylord Focker,让人很容易误会成Gay Fucker,这两个词的意思你懂得)的职业是护士,当他向女友全家人说出他的职业时,所有人都是一幅惊诧又不可思议的表情。
女友家人的反应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偏见,人们都认为医生令人尊崇而护士则低人一等,男护士尤甚被人看不起,常被视作无能的表现而投以异样的眼光,片中的格雷曾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医生资格考试、但他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当了护士,影片以这样的方式回击了世俗的偏见,告知世人职业无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应该得到世人的尊重,人们有权进行自我选择。
以前医院的护士职位全由女性承担,近年来,在国内的医院里也出现一些可喜的变化,男护士的身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
记得前几年婆婆刚做完癌症手术,在ICU期间一直是一位男护士来做护理,感觉他处理紧急情况时非常沉稳、胆大又耐心细致,大大缓解了我当时的紧张不安的情绪。
男护士能被世人广泛接受正体现了社会的包容与进步。
儿女长大,父母们要学会放手、尊重他们的选择一向以饰演性格鲜明的黑帮人物而著称的罗伯特·德尼罗在本片中饰演了一位性格古板固执的未来岳父,他神情冷漠、喜怒不形于色,曾经任职CIA的经历让他充满了谨慎态度与怀疑一切之心,他在家中到处装满了监控摄像镜头,连厕所也不放过。
他对女儿的珍爱与不舍之情让他将所有向女儿求婚的毛头小伙视作敌人,想方设法地打击他们的热情,意图让他们知难而退。
女友的妹夫是个医生,他很幸运地通过了岳父的考验,迎来了即将举行的婚礼,但格雷德这位男护士却从见面的第一眼开始就让岳父嫌弃,古怪的姓名、邋遢的衣着、不当的礼物、冒失的言谈、低贱的职业,无一不表现出格雷是一位屌丝,虽然女儿说格雷是她的真爱,但岳父的心中已认定格雷全然配不上他美丽优雅的女儿,他巧妙地用家中的测谎仪对格雷进行试探,还一再警告格雷,让他不得撒谎、不得与女儿发生婚前性行为。
可怜的格雷虽然步步谨慎并刻意讨好岳父大人,但高压与紧张感令他的行为一错再错,他不得不一次次撒谎试图弥补自己的错漏百出,效果却适得其反,不仅让岳父更加误会,还让岳父发现了他在说谎。
面对如此难以对付的岳父,格雷一败涂地,他自认不是对手,觉得向女友求婚无望只能知难而退,但未来岳母的一句话却让这位固执的岳父看清了事实真相,她对他说:你从来没觉得有人配得上你的女儿。
这句话让岳父重新思考自己的动机与行为,他终于明白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当父亲的要学会放手,只有尊重女儿的选择才能让女儿走上幸福的人生。
他放下成见,看到了格雷内心的质朴与善良,主动去机场将未来女婿追回,也不再干涉子女的行为。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女儿大了,做父亲的通常会舍不得将自己养育了二十多年的珍宝交给另一位陌生男人,大多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胆敢上门将女儿带走的毛头小伙。
但孩子大了终要离家去过自己的人生,女儿不是依附于父母的附属品,只有当父亲的学会放下,才能让女儿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本部影片最精彩之处是德尼罗与斯蒂勒两位主演之间迸发出的紧张与矛盾感。
德尼罗扮演的岳父严肃中带有一丝幽默,他具有非凡的掌控能力,轻而易举地将格雷玩弄于股掌之中,而斯蒂勒则将初次上门的毛脚女婿那种紧张不安、手足无措的神情演得惟妙惟肖,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两人都演绎得十分传神。
影片中还有一只十分可爱的长毛猫不时串场,它既是破坏一切的始作俑者,又是最后传达爱意的天使,这只漂亮、惹人喜爱的猫咪更加剧了影片的喜剧效果,让人难以忘却。
这是一部轻松愉快、很值得一看的好片。
罗伯特德尼罗竟然还有喜剧天赋,我还真是没想到,再加上对喜剧片驾轻就熟的斯蒂勒,黄金搭档。
这时候觉得女主角是谁都不重要了。
相比较中国版的,你会觉得衔接上面有点问题,怎么说呢,感觉还是许绍雄和徐铮的不搭,合拍片要拍好不是说有个好剧本就行的。
能把完全不搭的角色定位同样演绎的为人所认可,我觉得就是个奇迹。
剧情的夸张掩盖不了主演们的演技就行了。
PS以后碰到岳父还不知道怎么办呢,哈哈
又一部青山经常提起的片子(你看看这厮平常推荐的都是什么片子)其实还是挺不错的毕竟人BenStiller就是靠拍这种片子活着的而且竟然还能拉到RobertDeNiro话说GaylordMarthaFocker(你看这ZB名字取的)打算和女友结婚不过听说能不能结婚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讨好岳父正逢大姨子结婚于是来到女方家从一上飞机开始噩梦就开始了先是行李太大要托运然后行李就被弄丢了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倒霉事比如崩了岳父老妈的骨灰盒之后打水球过于投入让新娘破了相然后抽烟烧掉了女友前男友做的婚礼祭坛用来充数的猫毁了家里的东西总之极尽所能的搞笑没什么思想与意义就是看着爽
——《拜见岳父大人》观后感我虽然写过不少电影观后感,但我一直讨厌观后感这种假模假式的叫法,就像我讨厌这个炎热的夏天非把无所事事的我绑在办公椅前的做法一样,不过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明白,这是权宜之计,因此,你不得不坐在那里看着外面汗流浃背的行人,假装享受办公室冰冷的空调,与此同时,还有更为冰冷的内心。
打开此片的链接时,我本来,我以为这不过是一部三流喜剧,那种拼命咯吱你的。
不过,当看到罗伯特.德尼罗时,心里还是小小波动了一下。
然后,我惊喜地发现,其实这是一部披着喜剧面纱的家庭伦理剧,等等,我上网查一下,伦理是什么意思......OK,网上给出的答案是:伦理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它是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也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
因此,这部电影可以算是一部伦理片,它讲了准女婿和岳父之间的相处之道。
之前我不看好它的原因是,这片子准不色情,另外,也不会紧张到扣人心弦,再次,不会有什么悬念!
说真的,看过了电影,你一定会佩服我的先见之明,它完全符合这三条原因。
当然,从女性的角度上说,它还可以看看,值得小女生用来消磨炎炎的夏日时光,你可以悠闲地躺在——任何一个你觉得舒服的地方,沙发,小床,地板上,手边放一些零食,饮料。
下面进入正题。
本.斯蒂勒饰演的男主角很好地在一开始就把准女婿的紧张感表演了出来,非常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此外,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真是无懈可击,他完全是按照正剧来表演的,不造作,不夸张,时常微笑地看着这位准女婿,虽然观众都可以看出事实上他在强忍内心的不满。
这部电影还有续集,结尾给出的扣子是将要会见男主角的父母。
既然我还得继续坐在冰凉的办公室里,我当然还会继续看一下,虽然按照以往的观影经验,续集总是一部不如一部,因为他们总是在第一部电影里用尽了全力,这样,拍续集的时候才会带来不少广告商。
之前看了一部描述日本战后的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里面对于成功是不是只是金钱和权利做了一点点探讨,那是因为一个东京的医生,想要回到老家的村子去继承小小的家庭医院,而《拜见岳父大人》里的男一号,也曾是医学院的高材生,但是他选择当一名男护工。
我的生活里曾出现过无数次电影中的场景,但是决策者说:“那些都是电影!
”换句话说,谁要是糊涂到按照电影来生活,谁就是彻头彻尾的傻蛋——这样说起来,电影到底是拍给谁看的?!
对了,它和相声一样,不过是一种娱乐大众的手段,不负责教育人。
2020年8月4日 我虽然写过不少电影观后感,但我一直讨厌观后感这种假模假式的叫法,就像我讨厌这个炎热的夏天非把无所事事的我绑在办公椅前的做法一样,不过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明白,这是权宜之计,因此,你不得不坐在那里看着外面汗流浃背的行人,假装享受办公室冰冷的空调,与此同时,还有更为冰冷的内心。
打开此片的链接时,我本来,我以为这不过是一部三流喜剧,那种拼命咯吱你的。
不过,当看到罗伯特.德尼罗时,心里还是小小波动了一下。
然后,我惊喜地发现,其实这是一部披着喜剧面纱的家庭伦理剧,等等,我上网查一下,伦理是什么意思......OK,网上给出的答案是:伦理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它是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也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
因此,这部电影可以算是一部伦理片,它讲了准女婿和岳父之间的相处之道。
之前我不看好它的原因是,这片子准不色情,另外,也不会紧张到扣人心弦,再次,不会有什么悬念!
说真的,看过了电影,你一定会佩服我的先见之明,它完全符合这三条原因。
当然,从女性的角度上说,它还可以看看,值得小女生用来消磨炎炎的夏日时光,你可以悠闲地躺在——任何一个你觉得舒服的地方,沙发,小床,地板上,手边放一些零食,饮料。
下面进入正题。
本.斯蒂勒饰演的男主角很好地在一开始就把准女婿的紧张感表演了出来,非常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此外,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真是无懈可击,他完全是按照正剧来表演的,不造作,不夸张,时常微笑地看着这位准女婿,虽然观众都可以看出事实上他在强忍内心的不满。
这部电影还有续集,结尾给出的扣子是将要会见男主角的父母。
既然我还得继续坐在冰凉的办公室里,我当然还会继续看一下,虽然按照以往的观影经验,续集总是一部不如一部,因为他们总是在第一部电影里用尽了全力,这样,拍续集的时候才会带来不少广告商。
之前看了一部描述日本战后的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里面对于成功是不是只是金钱和权利做了一点点探讨,那是因为一个东京的医生,想要回到老家的村子去继承小小的家庭医院,而《拜见岳父大人》里的男一号,也曾是医学院的高材生,但是他选择当一名男护工。
我的生活里曾出现过无数次电影中的场景,但是决策者说:“那些都是电影!
”换句话说,谁要是糊涂到按照电影来生活,谁就是彻头彻尾的傻蛋——这样说起来,电影到底是拍给谁看的?!
对了,它和相声一样,不过是一种娱乐大众的手段,不负责教育人。
2020年8月4日
人设,故事都不错,毕竟都是设计过的,为了剧情需要服务。
我一直以为这电影不错啊,看完之后...啊呸~
。---鄙視豆瓣,我愛寫短評又不是給你靈光一閃拿來張揚的!無恥的豆瓣。
刚想同情,却同情不起来。真是个折磨人的小妖精啊。这海报是抄的阿甘?
给三星完全是冲着男主角的面子...结尾过度有点勉强
除了GAY FOCKER那個笑點比較有意思以外其他梗都太平了 浪費德尼儸了
Ben stiller为什么这么招人讨厌呢……
遇到这样的岳父你也没啥辙。@为谁优雅 你见过这么多的岳父,就没啥好玩的事情吗?
本斯蒂勒居然比德尼罗还亮...
只有一个小高潮,不够放肆又不够正经
不是喜剧啊 啊 啊
尴尬恐惧症患者慎看。
是喜剧吗?感觉没什么笑点
这男的也太蠢了,像台湾偶像剧里的小女生一样笨的要死还觉得委屈,什么都搞砸。我不明白电影的宗旨是什么,只要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再蠢再糊涂再烧毁人家屋子毁掉婚礼弄坏化粪池都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没有坏心肠?
实际给3.5星吧~~整个电影看着男主很悲催。。。事实上,若我是他就选择找个新媳妇。。。
如果岳父长的像教父也就罢了,如果岳父就是教父的话,那么或许真的很难被欣赏,或取悦。姓葛瑞格即focker的人还真的少见啊。有时候欺骗是永远不会被接受和谅解的罪行
这孩子惨到了家XDDD
垃圾爆米花电影。全员降智,一家有病。不觉得好笑只觉得恐怖,这是东亚社会真实发生过的。"爹味"太足。罗演过的最让我讨厌的角色。greg这个角色也是真的人品有问题,最后转折很刻意很无聊。飙车一段像邪魔附体太夸张了。这种烂片居然还有续集。
以前看片名一直以为是笑料匮乏表现中庸的狗血家庭闹剧,点开才发现分分钟都是惊喜!Ben Stiller一副冷面滑稽的模样和亚当·桑德勒那种奔放派的演法截然不同,但喜剧效果完全不落下风。细数本片中高亮点搞笑桥段,香槟塞子击碎祖母骨灰瓶、Focker的极品名字、刁钻的德叔、会冲马桶的Jinx、烧了EX的木雕
不太让人想重温的搞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