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境之兽

Beasts of No Nation,没有国度的野兽

主演:伊德瑞斯·艾尔巴,亚伯拉罕·阿塔哈,理查德·皮泼,安德鲁·阿道特,弗朗西斯·温迪,约翰·阿瑟,格蕾丝·诺提,埃马瑞·布朗,娜娜·门沙,大卫·唐通,布莱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阿坎语年份:2015

《无境之兽》剧照

无境之兽 剧照 NO.1无境之兽 剧照 NO.2无境之兽 剧照 NO.3无境之兽 剧照 NO.4无境之兽 剧照 NO.5无境之兽 剧照 NO.6无境之兽 剧照 NO.13无境之兽 剧照 NO.14无境之兽 剧照 NO.15无境之兽 剧照 NO.16无境之兽 剧照 NO.17无境之兽 剧照 NO.18无境之兽 剧照 NO.19无境之兽 剧照 NO.20

《无境之兽》剧情介绍

无境之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广袤的非洲土地,奇珍异兽自由奔跑,然而贫穷饥饿、硝烟战火同时充斥着在这片黑土地的每一个角落。某国停站区内,黑人少年阿古(Abraham Attah 饰)调皮搞怪,和世界上其他和平国度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所拥有的安宁脆弱不堪,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的协议一旦撕破,随之而来的便是呼啸而至的子弹与杀戮。阿古在小小的年纪和母亲生离死别,更眼睁睁目睹父兄被杀害的残忍一幕。他夺路狂奔,在密林中被一支由许多少年兵组成的游击队收留。 游击队长(伊德里斯·艾尔巴 Idris Elba 饰)巧舌如簧,他如仁慈的父亲一般鼓动着不谙世事的少年们拿起武器,享受同类相残的快感。少年过早长大,过早衰老……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下方的恶魔波尔达克第四季末日孤舰第五季锦绣未央命运改变者钢铁侠2民间奇谈传异世界居酒屋阿信第三季~皇帝与欧利亚的公主篇~裸婚时代斯特莱克探案集:混沌之血第五季谋杀缔造者熄灭的日光面对面:绿洲第一季下辈子我再好好过第三季威利的游乐园无畏:中途岛之战年兽大作战火爆麻吉恐袭哥本哈根包拯之双鱼诡事假面骑士圣刃麻辣白玉堂之刺涿州化妆师黑色五叶草自卫的艺术尚方宝剑胸毛传医院革命第一季恶灵旅店

《无境之兽》长篇影评

 1 ) 想说一些事,却欲言又止

本片主旨是一些失去亲人的孩子,他们毫无目的、失去归属亦失去了孩子的身份,他们杀人或被杀都毫无意义。

“童兵”题材有《疯狗强尼》、《战地巫师》基本上都是从童兵被教化为杀人机器的方向入手。

本片的初衷似乎有许多新的尝试,让人倍感欣喜,但是却都只轻轻提点然后迅速服从于老套主题。

以下将这几点“欣喜”罗列:1.童兵们在战争中失去家人,他们从没有时间好好梳理眼见亲人被杀的巨大恐惧,而一直为了性命不断逃亡。

然而,当他们最终被反政府游击队收纳时,他们有了一丝家的感觉。

游击队提供给了他们暂时的心灵居所——生活目标和归属感。

这是之前的类似电影没有探讨的。

2.对于西非国家内战(我认为这里是暗指刚果、苏丹)的系统性原因提了一下。

指挥官去见总指挥的时候,旁边坐了一个紧张的中国人,之后又一个白人。

基本上这就是非洲内战的内核,彼端的战乱野蛮和这里的庸碌形成对比。

正像纪录片《达尔文的噩梦》一般,这些野蛮均源自资本的驱动,资本输入武器换取资源。

也正如《战争之王》所说,世界上出口武器最多的国家正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

3.主角阿布渴望找到妈妈找回家,但是当他来到首都的时候,他却害怕找到妈妈。

因为他无法面对妈妈,无法面对自己做过的事。

但他并没有这么细致的内心,他愤怒地杀死了认错的妇女。

这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对童兵的内心描写,这联系到了美国回国士兵的内心,表达了战争对任何人内心的终极摧残。

不过,这个重点也被一带而过。

4.指挥官的内心描写。

指挥官是个象征,他代表了一种情绪,即贫穷和被掠夺的愤怒,是这股愤怒驱动了非洲不断的内战。

他临到最后不断地说,“你们会找我的,当你们饿肚子的时候,当你们找不到工作的时候。

”但是他的形象其实可以更复杂,本片开了头,用了很好的演员来表演,但最后却只是简单评价为恶魔。

5.人类美好的情感——这是本片几次打动我的地方。

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父亲和可爱的哥哥,一瞬之间消失。

在恐怖的行军中,仍然找到了美好的寄托——大力神。

阿布背着他走了很长时间,直到他断气。

指挥官用非洲舞蹈感染士兵,这是一种“跳大神”,但却把革命和艺术结合起来,让人理解了什么是“文化革命”。

而且并没有归于负面,同一开始人们在教堂里的舞蹈相映成辉。

这总让我想起中国的”唱红歌“。

红歌被传唱首先是他们很美,这种浪漫的歌曲和激情相连,达成了一种美,在这种美之下,曾经进行的是杀戮和野蛮。

以上这些点是一些非常闪亮的小石子,在整体剧情的黄沙之中发光,时而显现时而被淹没。

令人时而叫好,时而困顿。

还有一些地方意图使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让我立刻想起《南方野兽》——非常棒的电影——阿布吸过可卡因以后,看到了祖先们和自己并肩作战又好像是死去的人的灵魂注视自己,整个世界变为红色,这也是很好的尝试,但也就出现了一次。

每每如此,欲言又止。

 2 ) 成本600万,票房9万!网飞的这部网络大电影赔了钱赚了吆喝

网飞现在在我们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公司,本来只是从事在线视频观看和蓝光影碟租赁的业务,通过20多年的发展拓宽,现在的网飞已经拥有了独立制作电影和电视剧集的强大实力。

在网络上可以轻松搜索到网飞出品制作的高分电影,按照我们国内的习惯性分类来看,这些电影与我们的“网大”非常的相似,但是网飞的很多“网大”却拥有大场面和大明星,与那些进入院线的大片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在2015年的时候,网飞推出了一部名为《无境之兽》的影片,这部影片上映之后好评度很高,并且还在威尼斯电影节和华盛顿影评人协会上斩获了奖项,但是这部影片却在网飞的高分电影排行榜中不容易看到。

《无境之兽》改编自同名著作,全片以广袤的非洲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战火纷飞的故事。

影片从开篇就直接切入主题,从非洲的某战乱区为故事的起点,由于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发生了激烈冲突,致使影片中的小主人公阿古家破人亡,首先是与自己的母亲分离,后来就是自己的父亲和哥哥惨死在叛军枪下。

侥幸逃脱的阿古被一支武装收编,这支打着正义旗帜的武装实则也是与那些叛军无异,同样是冷酷嗜血残杀平民,并且强迫儿童做童子军。

为了增强统治能力,这支武装的指挥官打着高尚和正义的幌子,用看似充满正能量的言语来给队员激烈洗脑,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不过最终他的谎言被揭穿,阿古也放下了枪,决定在没有战乱纷扰的和平区回归正常的童年生活。

影片的画面感非常的真实,并且对阿古的心理变化描述非常详细,从最初的快乐儿童到杀人的童子军,再到回归和平生活,这期间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来做诠释,事实证明饰演阿古的小演员亚伯拉罕·阿塔哈虽然年纪小,但是演技一点都不弱,非常的出彩。

影片的结尾处,阿古面对收容所的女护工时有一段内心的独白,大意是别看他年纪小,但是他已经是老人了,他眼中的女护工就是一个小女孩,他已经是亲身经历了战争和杀戮的人,而对面的女护工根本体会不到战争是什么。

这段独白说出了阿古的心声,也表达出了影片的主题,反战的思维是非常强烈的,一个孩子会有如此想法,看起来非常的可怕,实则却是受到了罪恶的战争的严重伤害,而阿古飞身跑进海水中玩耍,也正是说明了阿古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更是将和平的钟声敲得更响。

《无境之兽》这部影片并不适合全员观看,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群体,并且部分观众会因为影片题材的残酷性而错过了这部用心之作,遗憾的是直接导致这部成本600万美元的影片,最终全球票房仅有9万美元!

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从商业角度来讲,影片有战争场面,但是不够宏大;演员们的表现都不错,真实感强烈,但却缺少大牌,知名度最高的也就是饰演指挥官的伊德里斯·艾尔巴。

从内涵的方面来说网飞肯定是以这部影片为亮点的,但是从票房收益方面来说,也恐怕是网飞一个不愿提及的痛点。

【END】

 3 ) 男孩,拿起枪,就不是男孩了

谈及战争,人们总是天真的言及人性的善恶。

以及纷飞战火中关于亲情与爱情的希望。

如果你试将上述中心思想整理成句,你会发现它几乎出现在每一部与战争有关的影评中,而当人们如此一致的去看待一件事物时,往往距离真相很遥远。

凡是能够一言而尽的事情,往往在言者的人生历程中占据着毫不重要的位置。

距离战争遥远的我们,除去正说的伟大光荣正确,便是人性和慈悲。

说到底却依然是“即使不能了解通透也无所谓”的事情。

不得不说在中学教育中,总是让我们总结核心思想的老师们,其实做了一件害人的事。

或许这样的教育至少扼杀了人们心中相当一部分的共情,也使得我们在狭长的人生道路中,失去了理解未知的能力。

苟且,就是像篮球上一只蚂蚁那样活着,永远以为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一展平地。

在我的记忆中,有关少年兵最光辉的形象,是《全金属狂潮》中的相良宗介,他那远离尘世的生活,超越同龄人的行动力和生存能力,反倒更在使得我对拥有这样一种可悲身份的人们,报以敬佩的好奇。

当然一部面向青少年的二次元作品毕竟有它过于简单轻快的局限。

时过进迁,曾经那部欢脱的喜剧已经无法满足我关于战场的好奇,更加无法激荡起我的恻隐。

以至于我忘记了自己对战士的故事有着如此强烈的好奇,喜好程度转为了一般意义上的能够接受。

战争无论是用英勇无畏的英雄形式,还是着眼于责任与担当,抑或用于让人珍视和平,甚至是描写战争中的爱情亲情,都不是最接近我们真实生活的方式,我们只不过是在为别人的感动热血澎湃、感动流泪——是别人的感动。

但是,把孩子放进了战场,他的眼神中再无天真,这将是何等的刺激感官,更是多么让人难以接受。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们看着婴儿尸体蜷缩海滩上,看着叙利亚的孩子因为识不得姓名而在尸体上附上编号。

在战火纷飞的地方,失去性命的人不过是一堆数字,而一个男孩,在争斗的炼火中,则被视作一双能够端起枪的手。

生活在停战区的阿古一家乐善好施,乐观幽默的父亲将自己的土地分给难民居住,慈悲的母亲在教堂中总是无比虔诚的祷告。

看上去只关心发型和肌肉的哥哥,对于弟弟尿了一脸的惩罚,也不过是把他裹在毯子里看自己跳“要人命”的舞蹈。

而富有想象力的阿古更是一个鬼马精灵,他将家里的电视机壳拆下来让小伙伴隔着空洞表演,以向非盟的维和部队出售这台想象电视,来换取食物。

然而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互相指责对方是叛军,冲突一触即发,停战区最终也无法保障和平了。

镇里的男人们决定留下来守护自己的财产和土地,便将妇女儿童们送走了。

而阿古却因为拥挤的交通,没有能够随母亲一起离开。

当政府军出现在停战区之后,父亲和哥哥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相继被杀,只留给阿古匍匐的背影。

孩子逃进了丛林,却遇到了真正的叛军,这些筚路蓝缕的绿林之徒居然也是一只政治力量的游击队,在同意游击队指挥官加入成为少年兵的要求下,阿古逃过了被杀甚至被吃掉的命运。

笑容在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脸上消失了,整部电影结束的时候,也未能出现。

在漫长的战争中,非洲的愚昧落后和不知为何主义而战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心中多次回响起快点让阿古脱离苦海的期盼。

然而故事线却将这份慈悲和现实的距离用残忍的方式越拉越远,而我心中的呼喊也越发无力。

当阿古第一次杀人的时候,那一刀恰好落在了俘虏的头上,一个我没在影视作品中见过的下刀位置,让我不寒而栗,那人露出了铮铮白骨,阿古稚嫩的双手和全无气力的躯体,却怎么也做不到一刀结束被杀之人的痛苦,“战友”小伙伴大力神也抽出开山刀一并抽砍的时候,无数次的手起刀落,终于将阿古带到了地狱,而阿古也不再是一个小男孩,而是一个可以开枪的小男孩了。

他没有在杀人之后落泪,也没有心生任何逃离,只是趴在路边呕吐。

他告诉上帝他这么做是对的,我想不出如何评价,但是如果说是错的,死的会是这个孩子,孩子意味着希望,人类最难以决断的就是惩罚一个孩子。

他没有观众期待的挣扎,没有观众期待的拒绝,没有用观众期待的美好童真战胜残酷,他只是低眉狼顾,比一个大人还大人的那样,接受着命运给他的生活方式,知道无法忍受。

无数次的战斗,数不清认识的人死于非命。

尤其是和他一般大的大力神死后,半大的阿古厌倦了。

他无法用矮小的躯体去承受巨大的灵魂创伤,他久坐在丛林中望着太阳冥想:如果我可以伸出双手将它捧在我的手中,我会握紧它,这样世界将变得一片黑暗,这地狱般的景象再也无法为人们所见了。

弹尽粮绝的游击队,走出山林向联合国维和部队缴械,当阿古走出来的时候,一束光线久久的停在他已经干瘪的脸上,一脸惊愕的维和部队军官便是购买了阿古想象电视的那个人,他无法想象到他看到如此的景象,若时光回溯,或许他也不愿再购买那部电视了。

这些少年兵被送进了一个在海边的监护所,一个一脸同情和慈爱的年轻女人坐在阿古的面前,渴望通过和他沟通来降低他心中的阴影。

而阿古冷峻的脸色定格在画面中,传来他脑中的回响:她在我看来就像一个天真的小女孩,而我已经是个老人了,她甚至没有亲眼见过战争,而我曾经战斗过。

是,这或许就是我今天想说的话引子。

人类何德何能,仅凭一两句推心置腹就可以将爱播撒到世界吗?

在这些战争中经历过的人中,他们需要的理解,绝对不是一句不是你的错,更不是错的是战争,因为他们本来就身处其中,是罪孽和被侵害的共同体。

看着如此天真的成人面庞,内心疲累的阿古还是说话了:我的内心充满着悲伤,我知道你想要帮助我,但是说出来只会让我更悲哀,也会让你更悲哀,我只想要像现在一样,你知道吗?

我很担心我的未来。

不需要宽恕,因为他、他们、这些少年兵知道这些罪孽和残忍来自哪里,将这笔罪责归于谁的行为和仪式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意义。

只有痛苦在孤独的时候会浮现在眼前,他需要的就是未来,给他们未来吧,一切的审判,平反和推翻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都没有丝毫的价值。

相比阿古如此心智,我即伤心,又敬佩。

这个世界比一个孩子幼稚多了,才会有那么多的不堪和可悲。

 4 ) 沐猴而冠

说一说无境之兽吧。

感觉这个电影拍的有点儿意思,毕竟对很多中国人来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实际上只是贫穷,落后,战乱。

疾病等种种人类最黑暗名词的集成。

他们的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

怕是很少有国人去做深入的研究。

这部电影,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也能看到一定的影子。

国人为什么厌恶黑人?

可以从网上的评论中获悉一二,首先是懒。

第二个是贪婪,其实贪婪对于每一个正常的人来讲都具备,谁都想不劳而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慵懒在国人看来是不能被原谅的。

因为中国人或者说整个东亚民族都讲究勤劳致富,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

当懒和贪婪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变得令人十分的厌恶。

国人总是说黑人是穿着衣服的猴子,在电影中的表现看的确是这个样子的。

猴子嘛,就不能用人的观念去看他,而猴子的表现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他们杀,他们抢,他们用自己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叛军最后失败了,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曾经手持武器四处烧杀抢掠的叛军也最终在联合国军的监督下放下了武器。

成为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壮丁,但是他们也很难与当时的当地社会综合虽然结局是比较好的,但是感觉还是让人觉得并不那么让人感到舒适。

但这或许就是非洲大陆的一个写照吧。

 5 ) 《无境之兽》与《疯狗强尼》都是反映非洲童子军的电影

美国反映非洲童子军的电影《无境之兽》(2015年),让我想到了另一部同题材的法国电影《疯狗强尼》(2008年)。

这两部电影都没有指明故事发生在哪一个具体的国家,但对童子军的残酷一面都进行了展现,进一步引发观者的反思。

在电影《无境之兽》中,因战争爆发,阿古一家被迫四处逃亡,不得不与母亲和弟弟妹妹分开,而父亲和哥哥则被政府军当作叛徒而杀死,阿古逃亡进丛林中,却被反政府军队俘虏,在反政府军指挥官的训练下,成了一名童子军,并跟随着指挥官四处参加战斗,一路上对各个村落进行烧杀抢劫。

在这个过程中,最后阿古被迫用刀砍死一名大学生,心里还有些愧疚,但不久之后,内心逐渐麻木,杀人就如同吃饭,在一个抢劫完的村子里,阿古动作十分干净利落地将一名正在被同伴强奸的女子,一枪把她打死在床上。

在首都的妓院中,指挥官设计谋开枪把政客安排指定代替自己指挥官地位的21C打成重伤,然后把责任嫁祸给妓院老板,此时,阿古枪口一抬,就将妓院老板当场打死。

反政府军在被政客利用消灭了反对派之后,成了被围剿的对象,阿古不得不跟随指挥官逃入丛林,最后弹尽粮绝,阿古和其他队伍联合起来背叛了指挥官,最终向政府军投降。

而电影《疯狗强尼》中,童子军战士强尼外号疯狗,他接到一位“将军”的命令,让他带着童子军队伍,打前锋,去进攻一座城镇,并许诺攻下城镇后将得到一大笔钱。

于是强尼带着他的队伍开始向城镇前进,一路上,他们抢了一辆车,抢了别人的猪,并不停地叫嚣着,强奸、随意杀戮,可畏无恶不作。

当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最终攻入城镇,成了城镇的占领者,当强尼满心欢喜地找到那位“将军”,索要许诺的钱时,却被“将军”大声喝斥,驱赶。

原来,这位“将军”根本就不是什么将军,只是利用这群童子军冲锋在最前面,用于挡子弹,当炮灰。

如果说,上述这两部电影有什么区别?

我个人认为,《无境之兽》中的阿古,内心还存在着一丝善意,经过战后心理治疗,还能逐步恢复,影片结尾时,阿古最终融入到了在海边玩耍的孩子群中。

而《疯狗强尼》中强尼,心中的善已经完全被扼杀,在被“将军”欺骗之后,将在恶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成为十足的恶人。

上述两部反非洲童子军的电影在国际上都获得了关注和好评。

《无境之兽》获得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熊奖提名、最佳新演员奖,第31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奖,以及其他多个电影节奖项的提名。

《疯狗强尼》则荣获了第61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和希望奖。

面对这两部电影,让我深刻地反思,其实童子军现象并非非洲特有,在我国也出现过,比如战争时期组建的儿童团,虽然没有安排上前线,但在战争中也担任着重要任务。

并且经过革命思想的洗脑后,有的童子军杀起人来也是丝毫不会手软,比如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东子。

记得有一篇文章中,女作者谈到看到影中潘东子杀人的镜头时,感到特别害怕。

 6 ) 非洲童子军的故事

2015年美国电影,讲述一个非洲孩子因为军阀战乱,从而成为一个童子军的悲惨故事。

这个孩子经历了杀戮,战争,朋友的死亡,变得逐渐麻木。

虽然此片很有教育意义,但是影片的叙事过于冗长舒缓,还是让人比较难以看下去。

2个多小时的电影,直到最后30分钟,才开始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但是全片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7 ) 战争的重量

9/10 近2个月最佳。

本来想写短评,超字数了...前40分钟绝了。

开头的电视画面-“想象电视”的揭秘,已经极具思考性和震撼力。

前半段笑点还不少(狮子生活在动物园里和Shame on him都很有趣),在已经很艰难的环境下,他们竭尽全力地寻找生活的快乐。

和母亲分别、父亲大哥被杀的那几分钟,足以成为我年度最爱的片段之一,满分。

真正拍出了残酷感和宿命感:黑暗无尽,无处可逃,战争里的无数普通人,在广场的混乱与喧嚣之中,见自己最亲的人最后一面。

他们早已失去了人世间最重要的事物、最深的羁绊,他们早已找不到活下去的目的,然而,生活还在继续,他们依然得面对接下来的无数现实问题。

这样的表达方式和效果都太出色了。

后半段(尤其是90分钟之后)节奏掌控稍弱,也无可苛求。

不同意结尾是败笔,投降后马上转入文明生活,这本就是对战争的极致嘲讽;而把落脚点放在对正常生活的不适应、对未来的迷茫上,也很具人文关怀。

他们已经足够幸运地熬过了所有苦难,然后呢?

所以呢?

未来依旧是一片迷茫,这就是他们的处境...

 8 ) 愿未来的世界不再有枪声

作为一个泪点极低的人,影片两个地方让我大哭。

前半段有个情节,是阿古和母夜叉在玩孩子常完的蒙眼摸人,当时阳光正好,两个孩子特别开心,这段持续了大约五秒钟,就被一声打猎的枪响打扰了,两个孩子揭掉眼罩,跟着这些杀人狂魔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带着猎物回了营地;第二个地方,是影片快结束的时候,阿古的那段独白,他说这样的日子像是地狱,他不知道等黑暗过去,自己是否还能做一些孩子应该做的事情,结果我泪奔大哭。

这个世界上有几万的儿童兵,他们在残酷的最前线,见证着人性最丑恶的一面。

这部影片真的太写实太残忍,脆弱的人还是不要看得好。

希望这样一部影片能唤起依然好战的人的良知,也希望享受着和平阳光的人,能珍惜且明白一切的来之不易。

愿未来的世界不再有枪声。

 9 ) 无境之兽——释放心中的魔兽

昨晚匆匆看完,甚是震撼。

对于我们尚未接触和了解的世界,我们是如此的无知。

电影讲诉了一个小男孩在战争过程中经历着变态成长的过程。

主人公(阿古)家境良好,父亲是当地人人尊敬的教师,母亲则深爱着他,他有着幸福的家庭,爱他的兄弟姐妹。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却打破了这幸福平静的一幕。

由于战争,他与深爱的母亲分离,父亲和哥哥都在战争中被射杀,自己在逃跑的过程中无意中闯入了反政府武装部队,也由此开启了新的人生。

主人公阿古被抓住后,生命危在旦夕,幸好指挥官经过,救下了他。

(指挥官在看过他的手后,说他的手像婴儿一样,由此指挥官判断出他家境不错,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后留在身边可能大有用处,而自己身边的大力神没文化,自然也就比不上阿古)从此阿古便加入了这一支部队。

指挥官在丛林深处一直给“士兵”们洗脑,放大他们的仇恨,利用他们残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自己卖命。

直到有一天,他们在一座桥附近拦截了几辆汽车,抓获了一名自称是来自首都大学的工程专业奉命来修桥的学生,并命令阿古杀掉这个学生,阿古不敢,可要是不服从自己可能会被杀死,指挥官一直在旁边煽风点火,以激起阿古心中的仇恨,阿古最后极不情愿的做了,之后大力神走上来动作熟练的又补上一刀,阿古这时像发了疯似的一直砍向那个学生,阿古心中的恶魔第一次被激发出来。

在那个教育及其落后的地区,大学生可以说是高级知识分子了,可指挥官不重视人才,一味的杀戮,包括平民,这也为日后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指挥官放大并利用人们心中的仇恨,杀掉所有平民,抢虐财产,强奸民妇,包括疯女子。

阿古心中住着一只恶魔,它一直吞噬着阿古的正义,但偶尔正义也会反击下,这一幕在阿古射杀了正在被“士兵”们强奸的疯女子,及时清除了疯女子的痛苦。

或许,最大的善良在于及时帮助别人脱离苦海,包括死亡。

之后,指挥官得到最高指挥官的指令,前往最高指挥官所在地,却一直回避见他,这是在考验他。

指挥官自诩为将军,狂妄自大,当别人冷落甚至玩弄他时,他怎可服气。

最后,最高指挥官接见了他,降了他的职,让2IC掌管部队,之前许诺的将军一职也就没了着落,指挥官终于明白:最可怕的不是军队,而是政治,玩弄人的政治。

最高指挥官完美的利用了指挥官的性格弱点,但同时又担心他功高震主,所以降他的职。

一天晚上,他们在丛林休息时,遭到政府军攻击,死伤众多,他们被迫撤退。

在撤退过程中,大力神因伤势过重而死,阿古伤心欲绝。

阿古越来越多的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厌倦,身边朋友以及之前父亲、兄弟的死亡,使他对战争深恶痛绝。

后来他们弹尽粮绝,“军队”发生骚乱,众人离去,指挥官以为阿古会一直留在他身边,转身却发现,只剩自己一人。

指挥官最终被众人抛弃,被最高指挥官抛弃,被战争抛弃!

这场战争中,没有人获胜,指挥官上面总是有先利用他的最高指挥官,所谓的军队毫无信任可言,充满了猜忌。

这不是一场关于武器和人力的战争,而是关于心魔的。

众人的心为战争所累,每天做着不得己的事情,而他们的愿望,只是希望战争停止,有一个安定的家园。

电影末尾,阿古望着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在海边嬉戏,心中感概万千:虽然自己被迫经历千难万险,阅尽千山万水,可自己希望的只是能简单安定的活着!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可若是群众为政治家所利用,他们便会成为一切罪恶的根本。

终止战争的根本方法不是双方某方的获胜或另一方的彻底失败,而是众人控制好自己的心,别让它成为吞噬一切的野兽!

 10 ) 天堂没有枪声

天堂听不见枪声,因为那里是天堂。

和身处太平盛世,可以悠然游走人间并时常吐槽这般那般不满的我们相比,他们身处的是地狱。

广袤而狂野不羁的大地给了他们黑色的肌肤,闪亮的眼睛,喷薄的热情,天生的乐感、令人艳羡的喜感和对生活的本真的热爱。

然而这是一片充斥着战火的土地,政府军、反叛军、被战争驱赶离散的人们,被战争逼迫保卫土地的人们,就像一股股的野兽群落,在草原上狂奔、冲击,扬起漫天黄土和红雾,遮天蔽日,不辨黑白。

这是一部处处用心的好电影。

阿古,一个非洲土地上普通至极的黑人小孩,过着普通至极的黑人生活,他们达观开朗,淘气狡猾,他们将拆掉屏幕的电视外壳命名为“梦想TV”招摇过市,欢乐的上演着各色戏码来谋求将这个空壳卖出一点小钱。

很自然的,他们向身边习以为常的驻军兜售并成功,剧情便自然的交代出了他们所处战争时期这个背景。

反叛军与政府军的冲击交火,这样的新闻戏码时常伴随着我们的晚餐在新闻联播中频繁上演,我们甚至都提不起兴趣抬头望一眼,心道:哦,那里又打仗了,怎么这么乱。

我们却永远无法体会那种身处暴风中的无助与恐惧。

阿古在战乱中开始了流浪,送走了母亲,目睹了父亲、哥哥的死去,他像一只受惊的小兽面对着不可逆抗的狂流掉头逃窜,一头扎进了如同母亲一般的茂密丛林,呜咽、哭泣、离开。

旧的生活的结束,自然会有新的生活在前方守候你的到来,而你却往往无法选择。

阿古在饥饿、恐惧中在“指挥官”的“照顾”下被纳入了反叛军中的一支,成为一名懵懂的童子兵。

而他的眼神,从最初的欢乐无忧,到逃散中的凄苦无助,到加入组织却不知祸福的迷茫自闭,小演员的演技无可挑剔。

叛军,也是一支军队,看似松散游勇,实则体系分明,规则严明。

信息的下达、传达自有章法,每天的口号洗脑不断深化和巩固着指挥官的崇高地位,此外还有类似政委一般的人物为大家上政治课,为成员捏造着正确的价值理念。

新成员加入后要经历的重重洗礼和考验方能过关,空包弹射肉身,巫术加身,一系列的仪式感极强的重重加持,就像是一剂剂致幻的毒物,赐予他们狂热、无畏和仇恨。

却也有闲散时的足球赛,苦难中的兄弟情,在一片黑暗泥沼中,一点点光亮让阿古执拗的继续艰难的前行着。

讽刺的是,数月后,阿古却成为了当年杀害他父亲哥哥的叛军中的一员,费力却熟练的端着沉重的机枪扫射着同样悲悯逃窜的平民们,他喘着粗气,感觉这一切似乎是不对的,却再也回不去,再也停不下来,只能用杀戮继续重复填满并削弱着对这糟烂命运的怀疑与愤怒。

于是,就这样继续着。

他遭遇了指挥官的侵犯,经历了最好的战友、伙伴的离去,见证了指挥官的失势与叛逃,他挣扎的脚步缓缓的停了下来,任这泥沼一点点侵蚀他的身体,将他往深不见底的黑暗拖去。

而那双眼睛,已经从迷茫、怀疑的深蓝色变成了愤怒、狂乱的火红色,直至渐渐低垂,淡成冰冷无神的死灰色。

终于,军队解散了,除了指挥官,大家都向政府军投降了。

年少的阿古来到了孩子才能前往的收容所。

这里舒适的床、求知的课堂、欢乐的足球却再也无法浸入被枪炮、血泪所占据的黑色的心脏。

他像一只血红着双眼的野兽,却再也找不到了自己该去的地方。

阿古,阿古,无境之兽,战争竟把一个孩子洗礼成了这样。

我们无法体味那种生活,而它却在地球另一端的土地上日夜上演着。

天堂听不见枪声,而他们却身处炼狱,无路可逃。

感谢还有这样直指人心的战争片,时而戳中我们心中痛楚的部分,提醒我们战争疮疤存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还会隐隐作痛。

而这样的优秀的电影,却依然太难在电影院与大家见面,更远不可能像拥有着帅哥、坦克、出色声光效果的商业战争片《狂怒》给大家留下尖叫、眼泪和口碑。

而这的的确确是一部值得鼓掌的好电影。

《无境之兽》,8.5,荐之,收藏。

SOLO 2015.12.15

《无境之兽》短评

《真探》导演凯瑞福永指导,类似上帝之城,不过这帮孩子是被逼无奈的,片子很感人,非洲人民太水深火热了

6分钟前
  • Keith Lee
  • 力荐

血钻啊

7分钟前
  • 腐花儿
  • 较差

这部讲述非洲娃娃兵的电影,有着相当程度的暴力场面,影片贡献了非洲密林中娃娃兵游击队的异化影像,但在叙事上却是非常正统的类型化叙事,是逆向的儿童“成长电影”,并不能与几年之后同题材的《猴子》相较,更不用提该题材的原始模型《上帝之城》了。影片最大的优点是尽力刻画人变成兽的过程,所谓的“天生领袖”就是到最后一刻都还在PUA下属的老板,而无数的劳苦大众,异化只是为了求生。电影在游击队长培养绝对服从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但影片实际上并没有刻画出足够令人信服的角色与人物关系,包括小男主本人,一个战后PTSD的杀人机器会像片尾那样说一段逻辑通顺的自白给心理医生么?编导明显过分依赖三幕剧的框框,偶有情绪发散的段落也需要依靠旁白衬托。

9分钟前
  • 贵久
  • 还行

看了一半,心不在焉

13分钟前
  • nannan
  • 较差

战争导致人性丧失,战争分子用淫威和仇恨让人(甚至少年)失去理智,变成工具,最后变成野兽。其实这一切就像副官的临终所言,“没有意义”。遗憾的是剧情很臃肿,后来我只想知道主人公少年能否找到妈妈和家人。

18分钟前
  • Douze
  • 较差

7/10。1.悲观中重获新生,基本没超出[战地巫师]探讨范围。2.电视空壳内的欢乐童戏+1。3.乱刀砍头,枪杀受奸女子,手雷塞进嘴里,蜈蚣啃尸灭迹,尺度却是擦边球。4.童军出没于血红笼罩下的村庄,以及昼到夜的无缝剪辑,手法有一定渲染力。5.疾病减员也穿越丛林挖金的独裁领袖,同[阿基尔,上帝的愤怒]。 @2015-10-24 03:58:31

1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满足了白人主流媒体对北非的幻想:贫穷、饥饿、渴望学习、被战争洗刷的家庭、只能在森林中逃生,躲避枪支弹药和猛兽的袭击。

20分钟前
  • MichelleLOU
  • 较差

正在发生的。。。

24分钟前
  • peipakoa
  • 推荐

现实太残忍,我不忍直视!虽然是反战,但从小孩的角度去看战争,我实在看不下去!

26分钟前
  • etfhs
  • 还行

无论如何,反战主题明确。这让我想到了正饱受战乱的叙利亚难民。只是近年来某国的反战影片就跟其掀起的战争一样多。让我看着怎么也不是个滋味。就好像片尾那个阿古面对心理辅导的人时内心的真实想法一样。

30分钟前
  • 浴佛
  • 还行

童年的终结

31分钟前
  • ignitelalaland
  • 还行

他妈的,谁能告诉我怎样才可以播放

34分钟前
  • 很差

剧本很好,但最后的呈现并没有在此基础上有更多的提升

39分钟前
  • mewllc
  • 较差

以童军视角讲述非洲大陆的残酷内战,平民被训练成为嗜血野兽。手持镜头带来纪录片的真实感,但剧本后续乏力,最后出彩的也仅主角一人。经历过一切后孩子仍希望找回童年:福永在打开战争魔盒时并没有忘记放入希望。

4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金球奖提名,另外获得了33个各大影展的奖项,和53个各种获奖提名。真的不是浪得虚名的。豆瓣和IMDB,近9万人次的评分,总计都在7.7/10以上。

43分钟前
  • bugz
  • 力荐

一个少年如何被现实逼迫无可选择地成为冷血杀手。你不能说他丧失了人性,他只是为了保护自己隐藏了自己的人性。故事的最后倒希望他死于战斗,因为被救后他要花一辈子去遗忘、赎罪和生活。小演员的表演十分惊艳,把一个孩子的纯真和杀人犯的迷茫麻木演绎得如此逼真。故事后半段有点强行HE的感觉,稍泄气

48分钟前
  • 未来有限事务所
  • 还行

虎头蛇尾

51分钟前
  • rcmeng93
  • 较差

导演太帅了我一直默默关注他

55分钟前
  • 森林守望者
  • 还行

虚伪and残酷 的战争

56分钟前
  • 大号煎饼
  • 推荐

镜头过于克制,导致全片没有高潮

60分钟前
  • 青木瓜之味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