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节奏的一部电影,标签贴着悬疑恐怖就很无厘头了,我理解为一部带着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片,或者是一部描述婚姻问题的伦理片。
(二刷再整理一下细节更倾向于第一种)地点在阴冷的冰岛,故事则展现得很隐晦。
从各个细节交代中大概知道了故事框架:男主和女主夫妻俩都是农场主,刚经历了丧子之痛,婚姻与生活看似毫无问题,又像冰岛的天气和名字那样~冰冷潮湿,所有的一切都显得且麻木又如常。
剧情推进过程中,我一直倾向于这是个婚姻伦理故事,男主想展望一下未来,女主则想回到过去。
直到一个突兀特别的存在降临,他们的生活和感情才开始改变。
电影有很多剧情细节过于隐晦、没有交代。
比如有一个男主痛哭的特写(不止是因为孩子吧?
)、比如叔子想枪杀羊崽又放弃了(是什么隐晦让他突然想通了呢?
)女主和叔子的秘密,男主应该其实是知道的,如果不是羊崽眼球的那个镜头和最后的结局,是不会把他定义在神话色彩上的,而公羊原型看着又是希腊神话潘神,这也衔接印证了电影开头。
电影艺术的魅力可以有合适的留白和给观众足够深度的想象空间。
我觉得最后开枪的其实可以是羊崽,这样更有冲击,或者只是男主自杀。
或者这个故事里其实并没有羊,也不是羊的故事。
羊只是一个参照物/替代品 来借喻、来增强感观刺激与深度的,这只是一场情感纠葛与人性伦理。
①公羊就是是男主?
②羊崽并不存在,而女主精神伤害后的精神幻想产物最终他是一个寓言着大自然天道好轮回,并没有我臆想得那么玄乎吗?
“大潘神死了!
就像是痛苦的悲剧一样,这样的声音响在整个希腊人 的世界山峰,悲剧死了!
随他一起消失的是诗歌的本身!
” —— 尼采《悲剧的诞生》电影很质感,但故事不够饱满这或许就是一个“悲剧是从另一个悲剧开始”的故事吧。
《羊崽》,2021年冰岛上映的恐怖电影。
看介绍我还以为是《贪吃树》那种类型的,结果烂片一部。
故事大概讲述了一对丧子的年轻夫妇接生了一个长着羊头人身的婴儿,他们把其当作上天的馈赠,把它当作自己的小孩养育的故事。
很无聊,特别无聊,相当无聊。
电影一共一个小时四十六分钟,前面一个半小时全部在讲一家三口(包括小羊人)幸福快乐平淡的生活,回忆过去,顺带着讲了一下女主跟男主哥哥婚外情的事情,平静得像一潭死水,毫无波动,非常平淡。
导演不会觉得加一点男女主的梦境和女主出于对小羊人的占有欲,把小羊人的母亲(一只纯种母羊)杀掉的情节,就会让整个剧情变得有意思吧?
电影全片充斥着一股性冷淡风,我不知道是不是北欧的电影都这样,但是我真的欣赏不来,我觉得就是纯纯地在浪费时间,要是想不看睡着还得归功于突然发出噪音的拖拉机,哈哈。
最后十分钟就像是神经病一样,毫无预兆地出现一个成年羊人“啪”一下把男主给杀了,把小羊人抢走了。
不是你?
啊??
这个剧情和你前面拍的那一大堆日常生活,有一丁点关系吗???
请问?????
一定要屎里淘金的话,我也大概能结合其他影评看出电影想要拍的主题。
总的来说就是上天赐予男女主羊人小孩作为礼物,但女主对小羊人产生了病态的占有欲,不满意母羊来看自己孩子的行为,于是杀死了母羊。
这引起了潘神的愤怒,于是现身射杀男主抢走小羊人。
至于为什么不杀女主而杀死男主,我觉得也许是因为,女主出于占有欲杀死了小羊母亲,潘神为了让女主也感受这种失去至亲之痛所以杀了男主(?
那么问题来了,这关狗狗什么事呢?
为什么要杀狗狗呢?
狗狗不是无辜的吗???
真的神金。
我不管导演想要借着神话表达什么思想,借由一家三口和哥哥之间的关系、以及男女主的梦境隐喻什么,这些都改变不了这是一部相当无聊的电影的事实,而且我对男女主的家长里短并不感兴趣。
十分钟就能呈现出来的剧情,硬控了我一个小时四十六分钟,我实在是不能接受。
让我感到痛苦的是,豆瓣评分最低只能打一星,哈哈。
算了,这一星就当是我给小羊人的吧,小羊人还是挺可爱的,它出场的为数不多的镜头算是这部电影唯一的看点了。
豆瓣评分5.9分,理解不了为什么这么高。
我只想说两个字——快逃!!!
羊崽 (2021)5.92021 / 冰岛 瑞典 波兰 / 惊悚 奇幻 / 瓦尔迪马尔·约翰松 / 劳米·拉佩斯 赫米尔·希尼·古纳森我来点一下。
时光机对白很妙。
这种科幻元素突兀地出现在这种片子里当然不寻常。
是不是导演的有意为之?
以下是我的见解:1.讲深一点,男女主在聊天室谈到时光机这一幕中,男主畅想未来而女主留恋过往。
其实实际上就是女主已经在不断地穿越回过去让男主和母羊生出符合男女主要求的完美羊女Ada了,而男主不知情(男女主曾在ada婴孩时称之为her,而目前为止的几次轮回生的都是羊男)。
请注意,男女主起名的Ada本就是女性名字。
二人在对话中提到说“也许已经有人开始着手研究了”这一句,反映到女主身上,是匹配的。
是的,她已经掌握了2.墓地一幕多个十字架未写明姓名,而从主角居住环境来看也没有其他人居住,可以辅助判定为多次时间穿越生出来的Ada们(这里的Ada们并不是死了,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意识,不认同父母的观点从而出走。
男女主心死,为其立碑。
影片最后出现的壮年羊男即为Ada们之一),当然,这些墓碑并没有写上Ada们的名字,否则男主全看穿了。
Ada们之一3.最后一幕。
我看了很多人对于女主叹气的分析。
结合我的上面的理解来展开看着一幕,是不是通了?
也就是说女主即将再次回到过去,迎接下一个Ada。
这是她经历过的N次失败了,“算了,再来一次吧”—女主内心独白。
全片完,接亨德尔萨拉班德舞曲结束。
第一次写短评,本想记录一下自己想的,写着写着就被划到影评了。
希望多多讨论。
本片的希腊神话、基督教文化等隐喻结合(如男主兄弟的角色)不影响这一篇帖子的论点。
我也认同这些。
电影于2021年第74届戛纳电影节 一种关注单元首映,并会代表冰岛出征来年的奥斯卡外语片单元。
冰岛偏远地区、一对膝下无子的夫妻,终日以牧羊为生,生活单调枯燥。
一日,一头母羊生下了一’个‘半人半羊的生物。
夫妻俩欣喜地把此物视为己出,为‘她’命名兼穿上人类的服装。
然而未知的恐怖力量正在逼近,一场灾难似乎不可避免地将降临在两人身上......。
这应该算是导演 - 瓦尔迪马尔·约翰逊 Valdimar Jóhannsson 执导的第一部长片。
查看其资料,他多在幕后摄影及特技方面有所贡献。
这也解释了全本出色的摄影及美指: 冰岛偏远山区的恢宏景色尽收眼帘。
但全片风格冷凌及偏慢的基调(对白极少),应该会让现代观众不耐。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另外两部经典:《罗斯玛丽的婴儿 Rosemary's Baby (1968,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及《反基督者 Antichrist (2009, 导演: 拉斯·冯·提尔)》。
前者描述了女人如何爱了自己的孩子,即使那孩子是魔鬼的化身;后者描述一对夫妻为治疗妻子因丧子的悲痛,身为心理辅导师的丈夫带着妻子隐居山林、而后两人抓狂的故事。
但与这两部相比,《羊崽》则稍微相形见绌。
《罗斯玛丽的婴儿》由始至终没有让观众看到魔鬼孩子的样子,而是让观众自己脑补其恐怖景象;而《羊崽》从开始的遮遮掩掩,到最后直白地呈现‘羊人’形象(小羔羊人竟意外萌萌哒,很让人出戏),即使电脑技术纯熟,个人觉得还是一小败笔。
而《羊崽》也没有《反基督者》般惊世骇俗的言论及极端的呈现方式,让其对观众的冲击力也相对较小。
或许导演本没有这样的野心。
电影主题其实很好理解:不外是人类的私心,终将面对大自然的反扑!
两夫妻与其说是爱着这个‘孩子’(怪胎),不如说他们只是找到了填补两人不孕不育的空虚。
如戏里男主的弟弟所说的:竟抱着一个怪物过家家酒?!
电影独特的题材及呈现方式,上映即俘获一众影评的心。
这或许是我在2021年看过最独特的电影之一, 虽有缺憾,但依然推荐!
8.5 / 10
从东南亚的《南巫》、《灵媒》到好莱坞的《老去》,再到这部被港台翻译成《羊惧》的冰岛电影,2021年备受关注的恐怖片接连扑街。
这部《羊惧》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提名,但看的过程极度催眠,1.5倍速依然是强烈的助眠神器。
除了半人半羊的小孩这个创意比较新颖,其他方面毫无可看性。
如果有严重的失眠,建议用这部电影代替安眠药和热牛奶。
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电影开始,一个没有露出形象的怪物强X了冰岛某偏远农牧民家的母羊3115号。
随后这户农牧民夫妻玛丽亚(Maria)和英格瓦(Ingvar)在为这只分娩母羊接生时,发现它生下了一只半人半羊的幼崽。
这对夫妻并没有被吓到,反而把这个小怪物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开始抚养。
他们还没等羊妈妈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就把它从真正的母亲,也就是3115号母羊身边夺走。
玛丽亚和英格瓦之所以立刻把半人半羊崽当作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之前有个叫艾达(Ada)的孩子,但是死了。
丧子之后,夫妻二人的关系非常冰冷,而这只半人半羊崽的到来填补了二人心理上的空虚。
他们把它视为上帝赐予的礼物,并仍以曾经失去的女儿的名字艾达给它起了名字。
在夫妻二人照顾艾达的过程中,艾达真正的母亲,也就是那只3115号母羊不断地哀嚎,还从羊圈跑出来站在门口,想要回自己的孩子。
这只母羊几次三番这样的举动激怒了玛丽亚,作为一个牧民,3115号母羊只不过是她养的众多只羊中的一只。
她是人,而它只是一只羊。
玛丽亚毫不犹豫地用枪打死了3115号母羊,没想到在繁衍与养育本能面前,一个如此普通的女性也会在私欲的驱动下,进行杀戮。
在玛丽亚杀死母羊这场戏时,有个小细节,就是玛丽亚用枪打中母羊的位置是在眉心,而玛丽亚在洗去这次屠杀的血污时,同样在眉心有一块奇怪的血迹。
虽然不知道这处细节是不是有意为之,但按常理来说,女主枪杀了一只羊,再把这只羊埋了,额头这个位置不太可能会碰到血迹。
而电影给了这个同样位置的血迹很长时间的镜头,似乎在暗示玛丽亚自己的命运,失去孩子,最终也会被更强大的力量杀死。
玛丽亚杀死母羊的行为正好被偷偷回来借住的大伯(丈夫英格瓦的哥哥)佩图尔看到。
丈夫的哥哥佩图尔曾经的是玩摇滚的乐手,还屡次和玛丽亚调情,而且从台词也可以推测出二人之前确实发生过关系。
很多解读把佩图尔这个角色类比成电影最后出现的潘神,因为潘神是牧神,司羊群和牧羊人,特点就是好色,并且擅长音乐。
这一解释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可惜的是电影也没有深挖佩图尔这个角色,除了表现他和弟媳玛丽亚有染,也没什么其他可解读的。
随着艾达和佩图尔的到来,以及两人(羊)之间的相互接纳,给这个之前冷冷清清的家带来人气,家中出现久违的热闹,大家一起看球赛、喝酒,欢声笑语不断。
玛丽亚和丈夫还产生了久违的激情。
但好景不长,丈夫的哥哥佩图尔不能总住在这里,而且他和玛丽亚还有暧昧关系。
就在玛丽亚送佩图尔坐大巴车离开的同时,前面那个没有露出形象的半人半羊怪物,也就是艾达真正的生父也用枪打死了丈夫英格瓦。
这个半人半羊怪的形象就是西方神话中潘神的样子。
电影至此形成了这样一个结尾:即人类养母杀死了羊崽自然的生母,而自然的生父又报复杀死了羊崽的养父,使玛丽亚失去了全部。
玛丽亚在电影结尾既失去了丈夫,又再次失去孩子艾达,同时还失去了偷情的对象佩图尔,独自一人在风中凌乱。
电影结束。
这部电影是导演瓦尔迪马尔·约翰逊的长片处女作,当然也存在很多长片处女作共有的问题。
电影的镜头确实很美,但故事就像冰岛的空气一样稀薄,全片几乎没有几句台词,语焉不详。
观众看过之后对其中羊的符号、佩图尔所代表的符号,还有最后出现的潘神形象,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其实这部电影看不看得懂也无关紧要,因为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结尾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如果强行解读,从目前电影给出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出这是一部融合了西方宗教民俗、民间传说,以及导演自己世界观和自我表达的作品。
首先从女主的名字玛丽亚和其中一款海报来看,女主很明显代表了圣母的形象。
下图左侧是著名的《西斯廷圣母》像,右侧是这部电影的海报。
羔羊这个意象也根本不用讨论,只要稍微知道一点基督教风俗,就知道羔羊其中一个含义是代表了耶稣。
羔羊这个形象在基督教里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代表了很多东西,具体到本片带有一种圣母子的关系。
关于这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海报上还有一个小字,正写的是“Mother”这个单词,反写的是“Nature”这个单词。
有人把这里的“Nature”简单解释为“自然”,但这样解释可能会不太全面。
电影不仅宣扬了所谓环保理念,“Nature”本身也有天性和秉性的意思,更多是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导演和女主劳米·拉佩斯在采访中已经解释过,这部电影其实想表达的就是人类对自然的横加劫夺(玛丽亚抢了羊崽作为自己的孩子),还把羊崽的生母杀死,然而自然其实有更强大的力量,它报复了想成为母亲也就是一切主宰的玛丽亚。
同时玛丽亚作为上帝之母,其实也就代表整个人类。
当然,这也基于导演和主演采访得出的一种解释,相信每个观众看完电影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END-
看完感觉就知道这部影片会有很多解读,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看法。。
1、羊、白色、反色是黑、暗示黑人或少数族裔。
2、小羊男在卧室看的那副照片,骑马牧羊群、暗示殖民史。
3、男女主收养小羊男暗示欧洲移民的怀柔政策。
4、成年羊男枪杀男主带走小羊男暗示影片创作者对此政策终将失败的判断。
5、开头时光机对话可以理解为男女主倾向于更‘纯粹’的过去。
仅为个人猜测的一种解读、本人非种族主义者。。
整个片子用了一种蓝色的冷色调滤镜,拍出了那种冷清冷酷阴冷的感觉,就是说大自然不是人类的谁,就是那样存在的,我们互相存在,但是大自然不施舍你分毫。
我还很喜欢里面的固定镜头,比如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发现羊崽没了,那个镜头就只是固定在走廊尽头,拍摄着三个房间和楼梯,然后我们就看他们在那走来走去。
我也很喜欢整个片子安静的感觉,这种与商业电影的反常就会促使观众思考:这个不一样诶,为什么不一样诶?
要讲啥呢?
上次看这种安静的片子还是《Sun》& 《彼女》,但是那些剧情有高潮,有代入感,觉得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可能也赖我再没看之前就知道剧的走向和结局,所以对我来说没有新意。
这个片子剧情非常平淡薄弱,完全没有情节高潮抓人的地方。
细细想来,就一个疑惑:这样都能拍电影么?
感觉电影不应该是这样,不应该就是讲述这么一个单薄的故事。
整个故事结构如果做一个30分钟的短片的话就感觉刚刚完美。
尽管100多分钟有点长,里面有些镜头是可以琢磨的。
比如很多的风景镜头,联想起导演的想法,这些镜头就是自然,联想起电影里选农民夫妻,可以说是代表大自然,并且通过这些镜头不断表明人类对比大自然的渺小,不断阐述着导演的思想: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尚未知道的超自然力量。
比如很多谜底不给我们展示,都是通过人物表情。
刚开始为什么抱了羊崽回去,我们不知道,直到看到羊崽穿了衣服,才发现哦原来是这样。
比如女主和哥哥的情况特殊,我们不知道,直到看到大家喝多了之后女主和哥哥的身体边际感减少了以及女主说羊崽是礼物,是新开始,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们俩可能之前有过什么。
比如最后女主茫然的凝视,是女主的疑惑,也是导演想带给我们让我们思考的疑惑。
怎么说呢,其实整部电影有点像PPT式叙事,一句话能讲完的故事非要长篇大论,这样让我本想一边捧着薯片、一边幻想着看这部惊悚片的心情都完全没有了。
感觉导演想讲的内容很大:动物与人以及动物与人的占用, 还有就是一段破碎的夫妻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从未讲,但是随时都在出现的丧子事件,可惜看完影片最后有关这个的具体点睛画面什么也没看见。
《LAMB》2021“Gods and men, we are all deluded thus! It breaks in our bosom and then we bleed.”《LAMB》讲述了一对丧子夫妻将一只半人半羊的物种视作夭折幼子的延续来抚养却最终惹火上身的故事。
(倾向把这个故事当作简单地隐喻背德乱伦的婚外情而非对政治的隐喻。
)简单概括自己的看法:在这个故事中,将Maria视作对道德有洁癖的圣母,Petur视作荒淫的潘神,母羊视作Maria不想回忆的过去,Ada视作苟合的产物且始终存在于Maria与Ingvar的婚姻。
冰冷昏暗的餐桌,夫妻俩的谈话从科学新闻转而对自身的带入。
工作后的闲暇,谈论的是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
夫妻关系退化成更质朴而无乐趣可言的死水状。
而当母羊3115号产下半人半羊的怪物,夫妻二人仿佛被点燃了,Maria将其视作亡女的精神延续,Ingvar没有制止,而是顺从Maria的意思。
Ingvar真的爱Ada吗?
在我的看法里他并不爱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是已经夭折的Ada还是现下这样半人半羊的怪物Ada)而孩子却是能维系他和Maria婚姻的唯一纽带。
他爱Maria胜过很多事物,于是他可以接受将这样的怪物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
母羊3115号和Maria
如果将Ada视作母羊和潘神苟合的产物,Maria不只是气愤母羊3115号想要将Ada带走,更多的是想要Ada完全属于“现在”的自己,想要彻底否定“过去”的自己所犯下的过错。
Maria平静冷漠杀死母羊是对过去错行的否定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重获希望的夫妻二人准备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重新开始生活。
在古希腊神话中,潘神是创造力、音乐、诗歌以及带有兽性的欲望的象征,同时也标志着恐慌与噩梦。
他有着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
这与不速之客Petur相对应。
Petur带着噩梦靠近了Maria,同时带着狂热的追求和不理智的兽欲。
在Maria和Petur的几次谈话里也透露出两人之间存在的暧昧关系。
Petur对于Maria的追求是无用功,而当他以Maria杀死母羊3115号为条件要挟Maria的时候,Maria选择彻底和他划清关系。
送走了麻烦一样的Petur后,Maria在回去的路上是轻松的,她或许真的准备好开始真正的崭新的生活。
由潘神(Pan)衍生出来的词语panic常被人翻译为恐慌、恐惧、没有理由的。
这种由潘神所带来的无法预知的没有理由的恐惧不仅侵蚀过Maria也侵蚀了Ingvar。
而Ingvar在醒来后发现哥哥与妻子的离开时或许也突然真正地嗅到了之前俩人暧昧的关系。
而当他去修理Petur丢弃在山里的拖拉机时看着草地上等着自己的Ada,他会不会突然明白拖拉机和Ada一样是哥哥留给自己的烂摊子呢?
他会不会突然间明白这样一个纽带从来不是系住他和妻子?
在他看来而是妻子无法系住哥哥所以只是短暂地系在自己身上呢?
或许结尾最后的潘神一直都不存在,真正杀死Ingvar的只是他自己。
或许Ada也从不存在,它只是一个不断回忆而存在于臆想中的产物。
它的存在是一个看似人畜无害却能一招致命的恐怖盒子,打开它正视它便会彻底发现自己身上所背负的不幸。
接受了本不该得到的恩赐是错误的,错误的事情从一开始便注定会引火上身。
(半吊子观后感,理解错请见谅。
)
明显的移民种族暗喻,就是导演能力不行没讲好。
大概翻译下,冰岛维京(北欧一个意思)人口生育下降,领养或抢夺了异教徒的崽,还杀了异族女,就不知是代孕还是混血种?
后面估计是穆还莫得的小绵羊从小不吃维京这一套海盗文化无法融入,最后维京男被人形不穿衣的异教徒羊男一枪干掉,把孩子带走了。
大概是映射进入现代化国家有初级工具的穆斯林,和欧洲人对其的心态。
算一种冰岛和北欧的未来种族小预言罢了。
其实真没什么好拍的,这点事根本撑不起100分钟的体量,不过好在是一个孤立环境,再加上阴冷的氛围,看下来倒是不厌烦
第一部分原本以为会看不下去,不过从哥哥到来之后开始有点意思了,从《无辜者》到这部,今年的北欧电影很喜欢加入一些玄幻的元素啊。
5.8
冰岛真的漂亮,完
太牛了,把出轨拍成了这个样子。
不明白分怎么这么低,这个原创度已经超神了,拍成亚洲故事会是僵尸回魂,在北欧就无比自然
羊小孩闻起来有膻味儿吗?
。。就这?一开始还以为是丈夫🌞了🐏生的,后来以为是没有男德的小叔子🌞了羊,后来突然跑出个没有铺垫的羊人,伦理情节没了直接变没头没尾的科幻/奇幻片。人名还是很有意思ada创世纪最早的女孩“first daughter",maria圣母,petur(peter,yngvi祖先
继《公羊》之后又一部冰岛羊片。A24氛围加持很到位,这么简单无聊的剧本竟然拍出了很强的戏剧张力,这个意外结局是真的骚。村上春树看了会泪目。
整体的类型化还行吧
太普通了,拍成短片,象征性更强会好看
羊仔真的乖萌,女主弹的那段钢琴很美,神来之笔
憨憨电影
怎么做到无聊与有趣共存的?可能因为羊仔可爱吧
Cannes2021 一种关注 到今天为止第一部愿意给出五星,荒诞的寓言,荒诞的笑点,哲学的拷问,前卫的风格,就是 实在是 太 慢 了…
故事不复杂,人物很少,节奏缓慢,但气氛一直很凝重,甚而紧张,充满悬疑感。从丧子夫妇的意外之喜,到羊妈妈的紧逼,丈夫兄弟的介入,故事有了血腥的味道,影片逐渐进入高潮。影片的结局意外,却又戛然而止。
对人丁稀少的现状的担忧?好不容易抢来的孩子还是外族人……冰岛风格依旧,干净冷静而克制,台词少风景美,但除此之外很无聊,剧情编排也很有问题,开头氛围好,但结局毫无征兆,铺垫小羊的情绪也完全没用上
气氛营造是A24合格水准。内容不多,冲着惊悚片看的人不推荐。逐渐变A24的无脑吹粉。好家伙,昨天刚吃烤全羊……
值得再刷一遍
羊崽本身还是挺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