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剧荒,偶然间看到这部2017年的电视剧,一下子被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地追完了。
我是一个看剧很挑剔、会因为细节瑕疵而弃剧的人,然而这部剧虽然也有瑕疵,我却只是一笑而过,甚至觉得错得可爱,因为这真是一部如假包换的良心好剧,近些年已不多见,推荐给老公,他也是一看就入坑,每天追到半夜三点,终于难得跟上了我的品味[可爱]
一支神秘的部队,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传奇式的战神级的,有勇有谋、重情重义、信念坚定、满腔热血、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的营长,带了着一群特点鲜明,有血有肉的队伍,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打U-2的任务。
就是这样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台词既有激情满满,热血沸腾的讲话,又能前后呼应,幽默风趣,编剧的功力可见一斑。
特别是在爱情线上,既有那个年代的扭捏内骚似的打情骂俏,又能把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等精神作为爱情的主旋律,在今时今日像一股清流让人想一饮而尽。
也让人不禁思考,到底爱人是什么样的品质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是随波逐流追求白富美,高富帅还是坚持重情重义,努力奋斗,不忘初心的品质呢!
真心希望,朋友们追一追,看一看!
回味无穷!
作为空军政治部献礼建军90周年的一部大制作,《绝密543》以地空导弹兵战史为题材,以1959年国民党U-2高空侦察机被解放军击落为历史背景,讲述了空军地空导弹部队“英雄二营”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保护新中国领空的故事。
这部主旋律电视剧从筹备到播出,经历了十年的精心准备,制作精良,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地空导弹部队的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创造奇迹的英雄气概和不计得失的默默奉献。
这部剧人物鲜活、语言生动、还原历史、贴近生活,是近年来难得的主旋律佳作。
剧里主角二营营长肖占武的原型来自于传奇空军战斗英雄岳振华。
作为军中的传奇人物,岳振华领导的二营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曾经3次打下U2飞机(中国是击落U2飞机最多的国家,一共击落了5架)。
因屡建奇功,他被授予“空军战斗英雄”的称号。
1964年7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接见了二营全体官兵,这是毛在建国后惟一接见过的一支整建制部队。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精神造就了这么一支英雄部队呢?
舍我其谁的自信13集中,首长提出了机动作战的想法,因为实现困难大,兵器运输和人员调动很麻烦,最大的问题是敌机出没的不确定性很有可能让伏击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个营长中,只有二营营长肖占武则完全支持游击作战的想法,他觉得与其守着兵器在营地闲着,不如拉着出去打敌机,即使完全没有把握,也无先例可循无教材可供参考,他也愿意去尝试,因为不去尝试,永远都不会知道结果。
最终,也只有二营站起来承担了打游击的重担,从而开启了建功立业的英雄之旅。
迎难而上的勇气剧中,因为U-2上装配了美军最新研制的预警系统,在我方还没有研制出对付预警系统的干扰系统前,只能靠着缩减开雷达到导弹发射的时间,让U-2即使发现了雷达也没法逃脱导弹射程。
经过计算,这就需要把开雷达的距离从原来的敌机距我方120公里缩短到38公里,操作时间从8分钟缩短为8秒,这个要求相当于天方夜谭。
但是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只能硬着头皮去尝试,大家夜以继日地练习,操作时间从八分钟开始一分一秒的往下压,最终实现了38公里开雷达仅用6秒完成所有操作的“神话”。
二营在面对没有先例可供参考的难题面前,没有退缩,不找借口,充分凝聚集体智慧,靠着勤学苦练,最终战胜了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团结协作的精神导弹部队的兵器是地空导弹系统,只有一个营的官兵协同配合工作,才能把具备各种功能的多个装备,组合到一起,保证导弹发射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营的“全营一杆枪”理念,不仅体现在精密协同的作战体系和作战流程上,更体现在全营上下一条心、团结协作的精神文化上,全营上下100多名官兵,职务不同,个性不同,但在战斗的时候,全营100多名官兵配合协同的就像一个人那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度了一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个词,有一段文字打动了我:你所做的工作越伟大,所受的嘲笑和讥讽也就越多,所受的反抗也越厉害。
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真正的乐观主义的人,是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斗的人,是战胜愁虑穷苦的人。
革命不是苦役,工作不是苦役,乐观精神能让我们在其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人们劳动和工作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充满快乐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回想了一下,这部电视剧我最喜欢的场景,都是大家在一起聊天或者探讨问题的场景。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总让我禁不住想乐,不论是面对难题还是强敌,大家总是那么放松快乐和镇定从容。
熟悉543部队的朋友,不可能不喜欢该剧,还是相当贴近真实历史。
二营的精神值得传承。
历史上的二营立集团一等功两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
有148人受到提前晋衔晋级的奖励,94人立一等功,102人立二等功,309人立三等功。
独一无二的大校管长岳振华。
U-2的最大时速920至1000公里,巡航时速750至8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续航时间8.5至9小时。
它比RB-57D飞得更高,实用升限达22870米。
它装有73-B巨型航空摄影机,在2万米高空拍摄照片,可供判读的横向范围达150公里。
照相清晰度,在1.8万米高度,地面人员的活动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如果在9千米以下,地面人员所看报纸的标题可经放大看到。
飞机还装备了十分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
该剧显然对u2没做功课,差评
通讯参谋林华兵的出场,颇富有戏剧性。
通讯参谋这活儿,至少应该是口齿伶俐、耳朵聪明。
我曾经在《继教论坛》看见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写的一篇文章,对通讯参谋的要求是“技指合一”,所谓##,就是说通讯参谋应该懂技术会指挥。
在部队就是要求通讯参谋懂技术又会指挥打仗。
可爱的林华兵,进门就给2营干部来了个“下马威”:个子只到营参谋长齐五一的咯吱窝处,一开口,还是个结巴,大家伙一见哄堂大笑。
这个小个子结巴通讯参谋,却是空司2号首长亲自推荐。
原来,林华兵的耳朵有灵异之处,还会读唇语,又对通信技术十分娴熟。
广西战场,面对轰炸机,齐五一操作“霄云壹号”时,紧张得忘了发射开关操作方式,林华兵见状,急忙伸手补了一下,才避免一场巨大的灾难。
别看林华兵是个小个子结巴,在2营却是重量级人物。
, 林华兵的演员黄澄澄也不负众望,这个角色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关键时刻的几次“救场”,把这个小不点的“重要性”诠释的淋漓尽致。
演员结巴时尴尬的汗珠和肢体语言的配合,几近完美的演绎了“林华兵”。
, 司马东,是2营一个运气比较“悲催”,十分富有戏剧性的角色。
习惯说话就说“三点”,所以外号叫“马三点”。
说他“悲催”是因为他确实“运气”倒灶。
2营第一次打下敌机时,司马东在探亲,女朋友闹情绪,说他装神秘,神龙见首不见尾,要跟他吹。
一脸晦气的回部队,想不到离开的几天营里居然打了大胜仗,所有人都荣立一等功,晋升一级,唯独马三点错过。
第二次打下敌机时,司马东正被人拉去照相馆拍照,又一次错过立功晋级的机会。
战友连续两次立功、晋级,肩上的“豆豆”跟自己的距离越拉越大。
更要命的是,一次因为工作疏忽,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司马东是第一责任人,被群指通报批评,行政记大过一次,降衔一级。
所以,当他终于在2营第三次打下敌机时因为没有错过机会,高兴得眼泪直流。
司马东这个角色,也是剧中塑造十分成功的一个。
憨厚可爱、说话幽默,骨子里满满的笑点。
图1,林华兵与齐五一的高低差图2,在首长面前也要说三点的马三点图3,2营打下第一架U-2设伏阵地收起全文d
剧本写得好,演员演绎的好, 这种历史制作的还是多些作品,这种实实在在拍摄的才好 ,在描述国家建国初期的艰难岁月老一辈军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忘怀的。
如今国防现代化化的进一步加强我们更加牢记历史使命不辜负前辈们希望。
剧中真实反映出当时的军人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团结一致的精神
罗鸣,一定落不下的一个角色,2营的灵魂人物之一。
罗鸣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来“543”之前是哈军工的老师,当初拒绝了留苏的机会,来到543第一营,就是想在战场上亲手打下敌机。
可是,性格傲娇,不懂得人情世故,被1营嫌弃。
在人生的低谷处,遇到了一位伯乐,那就是2营营长和参谋长。
被1营垃圾一样扔了,却被2营营长亲自接回。
罗鸣感激涕零。
第二次被感动,就是2营定岗时,肖占武力排众议,确定罗鸣为2营“引导技师”。
( 引导技师,是导弹发射的最核心岗位。
为了想当这个“引导技师”,参谋长齐五一还气哭了,因为齐五一深知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和荣光点)所以,战友都叫他“罗大”——技术顶尖、岗位重要,所以,做老大。
不过,是导弹核心部位老大,不是全营老大。
在这里,有必要说说“朱庆喜”,这位我现役火箭军某导弹发动机技师,(别人操作某动作需要90秒,朱庆喜只需2秒)。
他说,作为战术体系的末端指挥员,速度和激情是士官的标配。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我想,电视剧中的罗鸣,与现实中的朱庆喜,应该可以重合。
当初2营苦练“近快战法”时,最后全营其实就是练的一个人,那就是罗大,因为罗大必须在8秒以内判断目标方位角、距离、高低角等信息,然后指挥两个操纵手,调整导弹飞行姿态,瞬间将导弹发射出去。
引导技师和这两个操纵手是一个战斗的整体,密不可分。
罗大是个典型的军人知识分子。
军人知识分子与一般知识分子有区别吗?
当然,因为是军人,所以更要有底线和铁的纪律,又因为是知识分子,所以,有些清高、傲物。
演员金为珩,把罗鸣这个角色演得很到位,戏剧性的台词就是整天“干什么呀干什么呀”,夸张的嘴型和厚边框的眼镜,给角色增添不少真实性。
一支部队要保持充分的战斗力,离开政治工作绝对不行。
政委李继先是也我最欣赏的人物。
有人说他和肖占武的区别就像深水和烈火,肖占武待人没有什么心机,而李继先心有城府却都用得恰到好处。
李继先不在意肖占武瞅他不爽,只要战士们对肖占武感觉爽就好。
始终把自己当成绿叶,衬托着肖占武的同时,还用自己的沉着细腻牵制肖占武的急躁鲁莽。
部队发生泄密事件,他力扛所有的责任,为的是不让肖占武的昂扬精神受到影响。
他们这一对搭档后来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成功地水火相容,肖占武甚至受到了李继先的影响。
如果没有李继先,二营不一定会有那么高的成就。
, , 这样的政委可以多多益善图1,罗大和他的左右操纵手图2,政委李继先图3,历史上的543收起全文d
2营值得拎出来的角色太多了金保尔——导弹专业毕业,父亲是543群指总头目,母亲是空政独唱演员。
这样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本来可以成为“官二代”,待在科研单位,既可以学有所用,出成果,又舒服干净,然后鲜亮度完一生。
然而,保尔毕业后却进了543,并且在战场上失掉一条腿。
看完金保尔的命运转折,让人感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那个年代军人的敬仰。
, , 齐五一,肖占武的后盾, 韩山炮,肖占武的保障, 杨烁,肖占武的技术支撑和心灵依恋, 还有, 老戏骨林永健和闫妮这次甘当绿叶,为年轻一辈保驾护航。
, 这次他们在《绝密543》中扮演了一对夫妇。
, 一个饰演司务长马老柴,一个饰演老马的妻子赵盈秋。
, 两人把一生都献给了部队。
, , 说完2营,绕不过1营营长邢凯, 邢凯,一个幸运的倒霉蛋。
最初,邢凯是作为最优秀的选手进的543,一路高歌猛进,成为543“御林军”1营营长,空司领导的心头肉。
好吃好喝好装备,都紧着1营,苏军教官也是一对一辅导1营。
可惜,由于1营干部自我感觉太好,更由于思想固化,1营不仅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状态和战绩,还多次贻误战机。
广西边境一战,甚至由于指挥失误,险些酿成大祸。
要不是肖占武有着优秀的临战经验和视死如归的气魄,结局如何,真的难料。
完全有可能肖占武和2营全部因为邢凯而牺牲。
, 抢2营兵器、对2营的战绩冷嘲热讽、面对2营的累累战功,一直心存不屑,觉得2营是靠“运气”成功。
直到2营连续打下四架U-2和轰炸机,邢凯才猛然发现,2营,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搏命精神,已经把自己和1营远远的丢在了身后。
(1营后来也打下一架U-2), 我作为观众目睹着1营跟2营的巨大反差,心里泛起一句话——狼性文化,适合任何时代。
要想干好,就要狠干!
, 贴近真实生活的、鲜明、不着痕迹的人物形象塑造,正是这部剧的成功之处:真实、生动,个个是时代英雄,人人是艺术精品。
, 片尾曲:告别母亲,整装出发,趁我们还年轻经历多少风霜雨雪,笑看酷暑严冬守望天际,是昼夜不闭的眼睛一腔火焰,向两万米长天冲锋我们是一支,不为人知的神秘之旅家园有了我们,才祥和太平万众一心,奔赴征程,趁我们还年轻唱一曲战歌谱一曲凯歌,在大地上传颂戈壁山野,燃烧起我们的青春千里追杀,铸就了我们的忠诚我们是一支隐姓埋名的英武之师祖国和人民把我们铭记在心中我们是一支隐姓埋名的英武之师祖国和人民把我们铭记在心中铭记在心中(完), 军旅题材剧,受众面较小但局限性较大,《绝密543》硬是凭借强烈的戏剧冲突,在其他剧还局限于严肃的爱国题材时,这部贴近生活,让英雄人物走入百姓的电视实现了爱国和个人的平衡。
剧中,急速射击的90门高炮和发射的8枚萨姆-2导弹,均为真枪实弹。
就连演员也是亲自上阵实际操作,饰演肖占武的王聪亲历现场后也说:“我们用的所有军事装备全是真的,没有道具。
当时90门高炮齐发,我1米8几的个子差点被甩出去。
打了500多发,还有8枚萨姆-2导弹,都是我们亲自打出去的。
耳鸣,完全懵。
对地导官兵敬意油然而生,更祈求和平,战争太可怕。
”, 总之,这部电视剧整体上拍的还是很好的,感人和真实,这些543部队中默默无闻的官兵们,在广茂的地域上,在没人知晓的地方,用手中的国之大器,支撑起祖国的蓝天,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当年的英雄们都已经老了,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而这些年轻的演员和组创人员们能够比较真实地将这段历史再现,比我当年看的纪实性文章更加详细和丰富,而且更具有观赏性,让人们在娱乐中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些英雄。
后记——据公开资料,全球共击落7架U2,中国击落5架,其中2营击落4架。
现在的地空导弹部队发展状况我就不装X了,我“军迷”就是个笑话。
据说,现在红旗-9、红旗-22什么的是主力导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天候、多通道、中远程新一代地空导弹。
2017年7月30日,在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中,“英雄2营”作为地空导弹方队接受检阅。
《绝密543》取材于尘封半个世纪之久的军事秘史。
1959年成立至今,已经60个年头,所以,标题用了“辉煌一甲子”。
至于现在,昔日的543,到底是哪只部队,心里有,说不出来而已。
另:, 薛淮的原型是陈怀生。
, 陈福生的原型是叶棠棣(生俘)。
, 吴克南的原型是李南屏。
, 林秋分的原型是叶秋英。
后来打下的张立义生俘(剧中没写)。
叶棠棣、张立义,1982年回台探亲,个中曲直就不说了。
想更了解真实事件的,推荐观看以下的节目和纪录片:, 1、回忆录《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讲述的就是543部队独立二营的事。
作者名叫陈辉亭,正是剧中齐五一的原型。
, 2、CCTV-9:纪录片《角逐超高空》(共4集), 3、CCTV-7:讲武堂:绝密部队543(上)猎杀“天眼”, CCTV-7:讲武堂:绝密部队543(下)捕杀“幽灵”, 4、CETV-1:揭秘:543神秘部队(共3集), 5、黑白电影《闪光的箭》,也是根据这段史实改编的。
图1,金保尔图2,邢凯图3,主席接见2营营长岳振华图4,U-2残骸展馆图5,第一次打下U-2阵地纪念碑图6,叶棠棣、张立义回湾湾时的照片收起全文d
其实是比较偶然的机会看了这个电视剧,讲的是地空导弹兵的故事。
这种类型的题材还挺少见的,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类型的。
这个电视剧讲的是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兵,题材很特别,关于543部队大多都是体现在纪录片里,通过这种电视剧描写比较真实,有血有肉。
除感情戏和生活戏之外,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对照着历史和时间都一一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不仅历史细节做得很出色,而且关于地空导弹二营的各种训练,生活,部队精神,战斗,导弹使用,武器操作细节做的也很好。
而且不少道具用的是实物,实物操作让人看起来是感觉非常真实,并不是其他电视剧那种五毛钱特效的样子。
电视剧里讲了一些当年地空导弹兵的一些训练,生活,实战细节。
很不错也跟真实。
特别是杨硕这个女性在电视剧塑造得非常好,她和另一个女性叶小瞳比起来,一个就是典型的成熟知识女性,一个就是典型的单纯的涉世不深的“傻白甜”。
影片中人物演技都在线,不管是齐五一,金保尔,马老柴,罗鸣(那种知识分子的穷酸味演出来了)都演的很有不错。
让观众在感受艺术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来自生活的真实。
使整个情节让人看着有紧凑感,连续性,很有故事性。
刚刚看完第21集,实在忍不住要吐槽几句,这拍的什么垃圾电视剧,本来一个很好的题材,而且导弹部队和营长都是有原型的,看完发现拍的根本不是那个部队也不是那个人,从第一集开始就让我见识了导演和编剧的开放性脑洞,作为建国后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其专业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偏偏在人员选择上要多随意有多随意,肖战武是凭借什么样的优异表现被选上的一点都没讲,仅仅提了一句参加过抗美援朝,作为一支地空导弹部队的作战主官,动不动就范错误,还都是嘻嘻哈哈间犯下的原则性错误,当得知敌人有可能在飞机上安装了反雷达装置的时候那副大吼大叫去质问杨硕的样子,当一营没打下敌机在开会研讨的时候导演居然还给个镜头告诉观众肖战武在想儿女私情在吃对面瞿工的醋,那可是在研讨地空导弹即将失去对U2的有效拦截的时候啊,当罗鸣几人辛辛苦苦算出只能在38公里内开雷达在8秒内发射导弹的时候,肖占武想的不是怎么去面对和解决,而是第一时间讽刺挖苦自己的战友在讲神话故事,还有太多反应主角是个白痴的情节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样拍出来的肖战武完全就是个思维简单、遇事冲动、没有组织纪律的小兵一个,跟部队主官和空军英雄完全是天上和地上的两个人,这拍的什么啊,完全是在抹黑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形象,为什么会过审,为什么!
喜欢的类型
剧情老套,过于神话肖占武,全程快进看的,遇到感情戏直接跳过
看了2集 套路满满。 林永健和闫妮目的捧新人啊拉人头来看。呵呵 不看了
国军的军队怎就是这样毛毛躁躁的呢
呵呵,来看看老戏骨某大咖演成什么样,也就这样,还以为老戏骨每部戏都能正常发挥出水平,才有资格指示导演删戏。也就这样,老戏骨发挥不稳还有意义吗,也许只是抱着一个想法,那着演员博一博单车变摩托,没想到单车还是单车。
这么高分?????各位啊咋回事
男一男二演的太假,看吐了,果断弃剧
样板戏爪巴
四星吧,一星给他们的青春。人物性格还挺立体的,演技稍逊,毕竟不是谁都是闫妮和林永健。但是这些空政的青年演员的确能演出军人的样子,插科打诨只是点缀。
拍得挺好的,有血有肉,不是样板化的英雄
演员剧本和拍摄很棒。经典。
这部剧不错,还原度高,剧情合理,王聪人物诠释到位!
空政演员很好
还行吧
一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身份特殊的绝密部队
还行
看起来是比较抗日!其实看的挺爽?跟老爹一起看的2333
家里人看的时候断断续续看了大部分,虽然有些过分夸张男主的个人英雄主义,但是整部剧集还算质朴动人,演员们都没用配音,演技过关。算是国产军旅题材挺不错的作品!
电视剧剧情基本按照真实事例,略有改编,泪点也很多,主要是热血,不错的一部爱国军旅电视剧。
故事好,题材好。两个人看,愣是把主旋律片,当成了爱情片、生活片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