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IP,童年的经典游戏改编的电影。
从第一部到第六部的最终章,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从最开始的T病毒从蜂巢泄露,浣熊市的沦陷到整个世界的人类都难于幸免。
保护伞的计划逐步浮出水面,通过病毒来清洗人类,最终重新创立一个属于高管的新的社会逻辑。
不过这个比较BUG的点是,人类都搞没了差不多了,还统治谁呢。
剧情逻辑不用多说,每部戏里必须得有个大BOSS,这不就是跟游戏一样么,总得制造点高潮环节。
除了中间时候T病毒在爱丽丝身上出现了能够让她有超能力这一点感觉有点展开过度,后面的僵尸会骑摩托车使用热兵器,其他的总体来说并不离谱。
另外不得不承认,帅哥美女打僵尸,还是很养眼的。
李冰冰也算不错吧,感觉大家对她在剧中的表现可能是期待太高了。
僵尸潮里倾覆的大卡车后视镜里的最后一根烟也算是经典场面。
算是经典系列电影,按照游戏改编的角度来说,评价也算还不错了。
本片严重剧透。
看过了网上的评论,有分好坏,基本都是一样,好的说这部电影特效很好,坏的说这部电影太假,完全把前几部推倒重来,前面的设定完全没用。
我刚开始确实也是投的好评,毕竟特效还算可以,作为一个终章,勉强算合格的了,但本着真实性的原则,最后我还是给了差评,因为这部影片确实逻辑上差到不行。
影片开始,爱丽丝就讲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经过,感情这还真是保护伞的风格,乱改历史,教授还是那个教授,自己女儿半身不遂,为了救自己女儿研发出了T病毒,但最后教授却是因为与保护伞公司意见不和就被早早杀死了,而且这个女儿不止半身不遂,还多出来一个早衰症。
感情你就这么把第二部给放弃了,爱丽丝不是教授指点明路救出来的,而是自己跑出来的呗?
之后的剧情还算合理,浣熊市还是那个浣熊市,爱丽丝经过千辛万苦回到了这里,但紧接着,红后又透露了另一个设定,T病毒爆发是早就计划好的。
这个设定乍一看没有问题,但后面的设定就无力吐槽了,这些公司的高层居然把自己的安置所提早几年就设定在了病毒爆发区,您的心可真大,那么第二部,公司高层指示军区发射核弹摧毁病毒爆发区,我想问问,这安置所感情能防核污染?
这些人居然没死透?
而且,既然你们想故意让病毒爆发,那何必还用核弹摧毁,直接放出来不就完了吗。
然后是克隆人部分,第三部里面杀死的神父感情是一个克隆体,这个设定安的无话可说,但凭空又冒出来一个老年的爱丽丝本尊是什么设定,根据老年爱丽丝的说法,原来她就是那个教授的女儿,父亲死了之后她就掌管了公司50%的股份,然后T病毒失效,她就继续早衰,爱丽丝是她的克隆体。
ok,导演的心意我们可以接受,克隆体与克隆体的对决嘛,但是导演你这么做等于干掉了前面至少2部以上的剧情。
抛开这些不谈,我只想问一个问题,那既然你掌管着50%的股份,开掉第4、5部的boss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我的奶奶哦,神父要用你父亲的心血干坏事你不阻止一下?
就这么看着他瞎搞?
一句早衰就解释完了?
第4、5部里面的boss死亡过于让人无法接受,什么鬼?
爱丽丝第四部是白打了?
那么艰难,爆炸都无法弄死的一个人,被门砸死了?
T病毒的自愈功能哪去了?
导演你怕不是在逗我。
关于病毒一块,也是无法说清的,T病毒早已经研究好了,解药呢?
一句未提,单看这一部电影,解药当时是没有的,后面才研发出来,感情公司上下那么多董事都是没脑子的人,解药还没研发出来就让病毒爆发?
心可真大。
换个角度,从第1.2.3的角度来说假如解药早就研究好了,那4.5部干嘛还从克隆爱丽丝身体里面提取血清,尝试控制僵尸,解药一放不就完了嘛。
有很多看了终章再重温1.2.3.4.5的朋友都在说这部影片与前面一点联系都没有,这是真话,影片完全是一个推倒重来。
过去的逻辑设定通通扯淡,你就看我这一部就行了,感情这导演智商有点不上线。
除了特效,这部影片没有其他的了。
先说一下自己的评价吧:作为一部入门生化,“终章”比第四部和第五部好多了。
我在短评里提到了对于评论两极分化的一点猜想是"粉丝的入坑不同",回望这几年观影体验中,不管是院线还是手机观影,总觉得自己的挑选影片水准不算太低那个门槛,但是撇去电影质量之外会影响人评分的原因中,“情怀”肯定是一项主观必然会入侵客观评价的因素,抛却电影内容,我得提一下这个因素在我观影体验中的影响。
本质上来说,游戏改编的《生化危机》粉丝和从游戏入坑的人不会是同一批,游戏入坑的人好像拥有一点先入为主的意识,原质一旦被改编这批“原声粉丝”多少会有点审判者的目光去评价新品,更遗憾的是,市面上除了那些经典之作,走IP路线的剧太多,原生变质会迎来两极分化太正常。
情怀这个东西害人,我高中时狂追《斗破苍穹》,从天蚕土豆写到萧炎进入迦南学院跟更,追到两年后完结,可我“不敢”碰由斗破改编的任何游戏和影视,尤其最近它被拍成了动画,我是真的不敢看,这么多年尽管早已知道小白文的写作和运营套路,三观也还算正,但由于一直是粉丝所以知道改编不会原汁原味呈现。
因此《生化危机》也一样,我是被第三部“灭绝”带坑,手持两把尼珀尔军刀手撕丧尸的场面有多刺激CF的游戏迷的肾上腺素没有体验过是不会懂得的,第四部特效太多,但T病毒已经进化,分化出好多新型丧尸物种,第五部李冰冰的“Ada Wang” 和 里昂 加入算是给游戏迷们一线还原希望,但里昂竟然在最后摸大腿真是出戏。
第六步的色调其实和第三部比较贴合,沙漠和黄色背景多,失落的城市;剧情和第四部有重合你们发现了吗?
就是所有人在逼仄的大楼内突围那段,差不多算是场景复制了;配角们还是老样子,扁平化,突出女主,好在女主的智商和形象都在线,作为丧尸片来说算是规矩的制作了;游戏成分中最浓的就是第五部和终章的闯关模式了,第五部的Tokoyo 和 Moscow 丧尸虚拟场景算是融入东瀛和欧洲文化吧,而且每一关都要有一个配角领饭盒,到终章时已经预测到这种剧情了。
Alice 这五部一直在“失去T病毒” 和“获取T病毒”的能力模式切换,最后一部竟然抛出“Alice亦是克隆体” 有点意外,最后死而复生后有点影射 “克隆” 的伦理似乎要突破限制,个人觉得英雄剧终领饭盒比较好,剧情多一点抓不住的感觉会更能体现英雄的无畏,可换个角度想,编剧何尝不想让未来的和平世界里只存在平凡人,超能力只生存在乱世才会比较光芒万丈。
厮杀的场面越来越少,第三部拿着匕首和猎枪的Alice之后被特效包围,第六步稍稍补偿了纯特效的失误,给前两部加了不少剧情,虽然很多逻辑不成立但完成终章任务。
再说说重要的“无畏”精神。
不管是皮特的《僵尸世界大战》还是米拉姐的电影,他们面对丧尸一定是无惧的,比起大英雄主义,那种勇敢的品质让观众支持者主角不断生存下来,大家联想一下生化背景,真实情况下大家一定是战栗的,而主角们要活下来真的需要冷静、镇定、高智商的特质,这样才会刺激观众而不是被吓死。
有时候自己会中二代入场景,平凡人肯定早就会失控。
写得太多了,算是自己对这六部一个总结吧,好莱坞特效片很难带入智商,我作为电影入坑迷为自己的情怀买下最后一单,当然也希望电影点到为止,如果再应影迷需求拍下去就会耗干好感。
1、记得第三部的时候有乌鸦吃了丧尸腐肉最后丧尸化的情节,镜头切换到位于地底的东京伞公司总部的时候镜头里出现了几只老鼠。
我的天呐,作为基因与人类相似度非常高的动物,作为一直被人类作为实验对象的物种,难道T病毒不是应该先在老鼠身上实验的吗?
老鼠感染T病毒几乎应该没有悬念啊!
这种无孔不入的小东西应该也不挑食吧,总觉得万一导演脑洞来了就会出现一场爱丽丝大战生化老鼠群!
如果老鼠丧尸化的话人类就真的没救了。
2、这一部的故事基本推翻了以前所有故事的设定,红后的出生变了,爱丽丝的身份变了,抗体也从注射变成随风飞了。
好吧,我大免疫的抗体到底怎么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且瞬间作用我真的想不明白机制。
只能理解为另一种病毒吧,但是无论怎么想,不管是抗体还是病毒,就那么一小瓶,用徒手摔碎这种方式竟然起到了原子弹都搞不定的效果,丧尸秒倒地!
倒地走的是什么途径!!
起效如此迅速!!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我以前写的医学生伤不起一文,看科幻类题材电影的医学科研类学生更是伤不起,分分钟都在想通路的事!
而且看到结局我是恐慌的。
如果是把绿色的药剂理解为病毒,按照这样的扩散速度,在空气中什么病毒能存活到扩散全世界这么久!!!!!!
什么病毒能保证那么一小瓶扩散到全世界了还能保证致病浓度!!!!!!!!!!!!!
导演!!!!!
我们来谈人生!!!!!!!!!
说不定生化系列还会杀个回马枪,告诉我们由于绿色药剂散布到全世界以后因为浓度太低导致最终并没有卵用,还是要靠女主徒手杀呢。
3、另外我就奇怪了,一直费尽心思研究怎么控制丧尸,为什么不研究丧尸到底是怎么分辨同类和异类呢?
为什么丧尸不吃丧尸?
那么都是感染了T病毒,为什么丧尸还是吃爱丽丝?
如果说丧尸只攻击活人,那么丧尸判断对方是活人是靠视觉还是嗅觉?
人类是视觉优势动物,嗅觉基本只能助攻,如果病毒没有逆天到修改人类嗅细胞个数的话,基本上应该是靠视觉吧,那么是不是化妆一下就可以穿梭于丧尸群了?
如果是靠嗅觉的话是不是拿腐肉擦一下身体就OK了?
如果是人体自带活人气味的话,可不可以搜集自己的尿液或者汗液作为弹药抛洒到丧尸群里诱发丧尸互相啃食?
我想如果真有丧尸危机的话,活下来的还是我们医学类或者生物学类的学术狗吧。
想到这里不觉对自己的专业属性顿感欣慰。
4、还有一点我一直不明白,就是第一部说丧尸血液凝固,那么到底是如何为肌肉供氧保证肌肉运动功能的??
T病毒逆天到可以自己代替线粒体了吗!
全球活人都吃完了,剩下的丧尸都在饿肚子,那么到底什么保证了能量守恒?
T病毒已经进化出叶绿体的功能了吗!!!!
记得第三部中有一种斧头怪,手持大斧头,脑袋有布袋,布袋上面钉钉子,其实我一直特别好奇他到底是如何看路的。
5、丧尸的嘴进化出了章鱼触手样的……腕足?
这种神秘的T病毒到底有多少碱基序列!!!!!!!!!!!!
区区一个病毒可以编码章鱼触手进化、线粒体替代、叶绿体替代、嗅觉强化、斧头哥和舔食者的红外感应?!!!!!!!
不要说什么吃了新鲜的DNA就会进化!!!!!!!
我们每天吃东西哪样不带DNA!!!!!!!
告诉我DNA怎么就直接通过消化道吸收然后整合入体细胞并且无限增值了!!!!!!!
体细胞都能这么增殖还治疗癌症干什么!!
难道舔食者浑身都是干细胞吗吗吗吗吗!!!!
所以舔食者本身就是一团行走的肿瘤啊呸!!!!!!
还是新陈代谢超快的,新生成的体细胞迅速代替旧的体细胞所以立刻长出了新触手哈?
算了,导演连自己编过的故事都能无视怎么会CARE生物学和医学这种小菜呢。
-娱乐性吐槽好吗,你们不要真的觉得我很认真……
当初最火的生化危机游戏出来的时候,对那些僵尸就有心理的抗拒,那种寒毛竖起的恐惧感。
所以对于这系列电影,一开始其实我也是拒绝的,只是刚好也没别的电影可选,而且又写着是终章,于是就选择看了这部片。
看完只想说,爱丽丝真的是太帅了。
是的,她是一个复制品,可是她却比真正的人类更有人性和血性,她有血有肉,根深蒂固的还有这对人类的爱,所以即使最后选择把试剂扩散空中,有可能也会让自己消亡,她却依旧选择了牺牲。
让人高兴的是,最后爱丽丝并没有跟这些僵尸一样死去,反而还拥有了她所缺失的记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继续为人类的生存而战斗。
整整六部,还在用声音加跳脸吓人,只要一安静必定有妖。
由于剧情的唐突和爱丽丝太过装逼和bug,无论什么场面都让人没有压迫感和紧张感,更别提恐怖了,16年了怪物特效也并称不上多好还是生化系列的老问题,配角塑造太差,基本就是突然就死了观众心理也没啥波动,看爱丽丝一个人装逼就完事了第五部给突然给你讲威斯克变好红后变坏,这部一来又给你讲威斯克还是坏的红后还是好的,我说编剧大哥,我是错过了几部番外吗,能别每次用剧外省略一万字来做背景建立吗,太硬太莫名其妙了。
我还是那句话,所以威斯克既然还是反派,上一部不救爱丽丝就完了,而且绕这么大圈搞爱丽丝,最后还就爱丽丝又活着你都不知道?
所以几乎可以确定编剧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写法艾萨克博士返场,别问,问就是第三部死的克隆,五六部也别叫生化危机了克隆危机比较合适。
有克隆设定就是好,人人可以返场,剧本也好圆得多这一部战斗里最大的槽点就是守装甲车部队时救人质那一幕。
首先,你爱丽丝一个新来的,咋就拿个对讲机站着成指挥官,让人家本来的老大克莱尔和医生跑出去救人的?
其次,那个人质是之前装甲车里支持驱逐爱丽丝那批人,救她图个啥?
最后,这么明显的套路,爱丽丝也太想当然了,中计后,淡定来句大门被突破了。
而且两次用aoe套路时,都完全不管家俩人还在下面的,这指挥官当得妙啊。
蜂巢里大风扇吸人那波,谁能给我解释下威斯克为啥吸死一个就关了?
继续吸他们不是铁全灭吗,还是说必须让他们变着花样死?
只能说爱丽丝就是克隆人这个设定还挺不错的,而且就是公司衰老症千金的正常发育版。
还有就是用解雇威斯克让红后能立马动手搞威斯克这里也挺妙的。
再谈谈最终反派艾萨克博士,想要公司全部控制权,为啥需要这么麻烦一大圈,当初都能杀合伙人,直接再暗中搞死这千金不就行了。
然后博士为啥黑化呢,又用了强行升华的一套,什么现在的人类是在自取灭亡,啥环境生态啊自然灾害啊疾病啊贫穷啊,所以我们别帮他们要净化这个世界!
你这么牛个世界第一公司,能研究病毒就不能研究新药?
能研究毁灭就不能研究水稻?
关键还专门研究个逆天解药出来给主角用,为啥说逆天,之前的解药是单独注射,而且用得太晚也不行,这个解药的效果说保护伞是造物主也不过分,既然如此我觉得他们完全能解决博士提出的问题。
总之当时开会解释那个场景出来,土得我都想吐,太刻意了所以为了圆满结局,本来爱丽丝自我牺牲挺好的,硬是来个啊我们骗你的是考验你其实解药不仅不会让你死还会消除你的T病毒让你成正常人捏,最后我还把千金的小时候记忆也给你,让你心理上也健全啦,也就是最最happy ending,你倒是解释下凭啥就她没事?
还有你这么小瓶解药,砸碎一瞬间就传播这么远把附近丧尸团灭了?
好歹拿个360度大风扇来解释下啊。
最后再给个啊传播太慢丧尸还得我继续打,这很像是为出续集再做个伏笔,求你别了本来爱丽丝自我牺牲救世界和克隆博士与真博士的相遇,都可以拍得很有感觉的,我只能说这导演功力也就那样,拍场面确实可以,这种有情感和格局的地方一塌糊涂要不是最终集的滤镜,这部在我心里或许会超越第二部成为最差并给个两星
这两天把《生化危机》电影一口气补了最大的感慨就是任何一个老板,要是自己的公司像Umbrella这样听话,估计做梦都要笑醒现实生活中的单位,别提500强了,一个xx里都互相心怀鬼胎,一个个彼此看不顺眼,你保护伞这么大的公司,居然没有出现草台班子偷懒渎职,公款私用,真是不科学!
这比T病毒更不科学[破涕为笑]你一个公司想毁灭世界,真是高估了人类的惰性你这是把公司管理学当成科幻文学
这是这么多年我唯一一部看到一半就特别特别想tm 直接离场的电影。
我对爆米花电影的要求很低很低,能看就行。
请注意这个”看”字。
而这是一部看都不能看的电影。
屎上最烂的剪辑师。
把每一个动作都从几个角度剪成每段零点几秒。
然后拼起来给你看。
问题是,我tm完完全全就看不清啊大姐。
我来电影院,花几十块大洋,我是来看电影的啊。
你剪的让我tm看都看不清。
请问我看毛?
请问,我看毛?
不涉及剧透,可放心食用。
首先要感谢索尼爸爸,我看到了首映。
其实一开始我很害怕看丧尸片。
某一年夏天,基友拉我进坑,说要推荐我一部很好看的片子,叫生化危机。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我开始主动去了解游戏剧情,看游戏直播,看cg电影,然后看完五部真人电影之后,又无限循环重温第一第二部。
(高三的时候为了看黑暗历代记的cg剧情被老爸骂了n次=。
=)所以感觉自己是个伪·游戏粉,真·电影粉。
如果没玩过游戏原作是从真人电影入坑的话,那么这部生化危机终章还是对得起这些年的等待的。
第五部的剧情我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一开始的红后样子变了(还是第五部就已经变了?
)有点陌生,但是她标志性的机械电子音又把我的回忆拉回了第一次看第一部的时候。
剧情紧凑,我全程高度紧张,气都不敢大喘一下。
音响效果超级好,有几次我都快被音乐吓出了声【捂脸】。
不足还是有一点点的,画面基调太过阴沉,打斗场面多,镜头切换快,所以我基本没看清楚丧尸的样子(...)还有导演你这样对你太太真的好吗...Alice感觉是史上被打次数最多的女主,虽然肯定有主角不死定律,但是这抗打坚韧度真的让我忍不住拍手惊叹。
对了还有日语字幕你敢不敢再大点,主角的脸都快被你遮住了【再见】如果有喜欢李准基的人那就更不应该错过啦,虽然出场没多久就被Alice干掉了...好像吐槽多了点。
回归主题。
我已开始以为生化危机只是一部丧尸片,但是随着一部部看下来,描写人性的方面越来越多,风格也越来越黑暗。
生化危机可以说是丧尸片的鼻祖,在我心中,他是把人性升华的最好的丧尸片。
整场看下来大家都很安静,和之前看《你的名字》一样,大家都是安安静静坐到最后才走。
伴随着最后我最喜欢的红后的那句经典台词“You are all going to die down here”全场结束。
一个电影系列划上终结。
这是the last story,但也是新的丧尸片的时代的开启。
期待着未来能出现更多的高质量的丧尸片。
-不太会表述自己的感情,随便写了点文字来抒发一下,请轻拍-
电玩导演的“媳妇任务”终于完结了,比前几集强,回到了那种生猛的B级片的路线,从头就打,动作场面不错,但跟丧尸毛关系也没有,也就无所谓了,这个系列早就跟生化没关系了。
三星,给一星情怀吧,只是结尾没有看到大怪兽实在不过瘾,还被删了7分钟,先给你减一星,补了完整版之后再说 根据卡婊和育碧池两个公司游戏改编的电影同一天公映,也是少见。
该完的终究会完,《生化危机》系列电影迎来了第六部作品,虽然该片的结尾留下了一个“还能继续拍”的尾巴,但应该是不会折腾了,如果再拍的话,肯定不是这帮人了(如下再分析)。
这篇文章是俺第一次为这个系列写文章,索性多说点。
对于《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个人有着比较复杂的情绪。
小弟当年还是个卡婊《生化危机》的大粉丝,对于电影印象一般。
这么说吧:★第一集不咸不淡,一个舔食者就成了大boss,感觉不过瘾;★第二集惊艳,个人非常喜欢,神似的吉尔,追迹者一出场都燃了,迄今也认为这部电影是最好游戏改编电影之作。
★然而第三集,把《生化危机》直接变成神棍片了,出于游戏粉丝的感受,个人对这片很不友好,最不喜欢的一作。
★到了4、5集,放到一起说吧,由于当时已经从游戏坑里出来了,游戏第五作是我玩过的最后生化游戏,渐渐地对于电影也没那么严苛了,就当B级科幻动作片看得了。
然而不喜欢的地方还是在于第四部集大量慢镜和摆POSE场景拖慢了节奏,第五部那脑洞故事,也不是俺喜欢的地方。
★直到这部,《生化危机:终章》,这部一拍两年,片场还出现几场事故的电影,作为完结篇,有着不足之处,但电影在各方面资源都有限的情况,最起码让俺还算满意。
为什么说本片“各方面资源”有限?
咱们慢慢来说。
世界头号“媳妇迷”《生化危机》电影系列的最大贡献,除了诞生了游戏改编电影最长寿的系列片之外,还贡献了一个全球最著名的“媳妇迷”——保罗·W·安德森。
(以下为了省事,简称安德森)
作为一个脱离高级趣味的人,俺当年真的算是安德森的粉丝,因为他早期拍的《魔宫帝国》《黑洞表面》《兵人》都是俺小时候非常喜欢的电影,但其塑造的科幻风格在B级片粉丝中的口碑还是很强的,而且根据《兵人》改编的游戏在当时的市场上火得一塌糊涂,也奠定了其“电玩导演”的称号。
随后《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死亡飞车》等片,同样是那些浓浓的“电玩”风,对于他拍《生化危机》系列,从电影的角度,其实第一集拍得不错,但作为游戏迷,就凭他往里加入一个毫不相干的原创角色爱丽丝就让很多粉丝不会买账。
但从《生化危机3》开始(这片也不是他导演的,只是编剧),这位就加快开始追捧老婆的步骤。
米拉·乔沃维奇真的嫁了一个好老公。
只要有米拉在的片子,就完全影响到了电影的协调性,如果说《生化危机》是米拉的独角戏,压缩了其他角色的出场时间这一点情有可原。
但《三个火枪手》的问题就太突出了。
原本这部根据大仲马小说改编的电影融入19实际幻想主义和蒸汽朋克的元素,艺术指导超赞,但正是因为媳妇迷的缘故破坏了电影的整体,大量米拉的慢镜头和pose占据了大量空间,让这部拥有华丽视觉的电影变得相当拖沓。
而这种问题到了《生化危机5》中达到了顶峰,看过的自然明白。
这种夫妻店的经营模式不是不好,只是保罗有点过于为自己的妻子营造个人秀,当年那个新锐、暴力、令人热血贲张的科幻导演如今早已看不见了。
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好老公,上哪找去?
真正的完结之作所以说,如果我是电影公司老板,是绝对不会让夫妻店在这么折腾下去了,这个系列商业价值上限已经顶天了,也就全球1-2亿的量,《生化危机6》赶紧收尾。
捧媳妇15年,拍了6部系列片外加一部火枪手,也够意思了。
现在都流行重启,我猜卡婊一定也想重启真人版《生化危机》真人版,赶紧把最后一部拍完得了。
过几年重启,又是一套好圈钱电影。
而安德森同学近几年来在好莱坞混得也是一般,《死亡飞车》之后,再也没有作品让人能看到那个暴躁的电玩导演风貌,《生化4》6千万的成本为系列最高,全球票房2.4亿,让这位尝到了拍大片的甜头,结果《三个火枪手》和《庞贝末日》两部大制作电影票房惨败。
让这位认识到了自己终究对于“大制作”这种东西还是玩不转。
所以《生化危机:终章》迎来了资源最少的一次。
安德森可用资金仅有4000万,只比第一集3400万多,远不如该系列的任何一部,而且演员方面,也只有克莱尔回归。
但不要忘了,安德森可是一个B级片的好手,从《黑洞表面》《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死亡飞车》一路走来,用这点资金拍一部好看的B级片,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所以在这部电影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导演放弃了近几年心水的大片情结,放弃了“老婆个人秀”的慢动作,甚至放弃了故事。
从头到尾给爱丽丝安排了一系列关卡,一次次的过关斩将,从头打到尾,而其中,无论是叙事和场面,都是标准的B级片路线和风格。
跟前几集完全不一样,如果说类似的话,本片更像《魔宫帝国》和《死亡飞车》那样调调。
《生化6》的优与劣这部完结篇,好的地方和差的地方在哪里,慢慢来研究。
玩画面首先,安德森是一个很会玩画面的导演,这种画面感又不像扎克施耐德那样极致的突出,又不像迈克尔贝那样狂轰滥炸,毕竟都是拍广告出身,他属于注重视觉为电影本身服务的那一类。
比如《黑洞表面》,在飞船破裂那一刻,一个氧气筒从内到外高速飞向观众的长镜头,展示了爆炸后飞船内部气流外泄的场面,极具视觉张力;又如《兵人》和《三个火枪手》,画面拥有相当的震撼力。
因此《生化6》的场面不是盖的,通篇昏黄的色调,废土风格,如潮的丧尸,这种宏观场面渲染花不了多少钱,就跟贴PPT一样,有多少用多少,而且作为末日风格电影这种良好的场面戏依托,本片的视觉效果不是问题,那场燃油戏场面很大,效果惊人。
但问题来了,本片不要看3D、不要看3D、不要看3D,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为本片拍摄风格是前两集不同,是导演回归B级片质感的那种调调,晃动的画面和色调,根本不适合3D载体。
另外他的优点就是工业质感很强,这个人很迷恋金属,电影中很喜欢追求那种铁迹斑斑的感觉,恨不得所有电影都发生在废弃的工厂和车间里,片中那辆装甲车几乎是从《死亡飞车》里穿越过来的。
玩剪辑其次,他另一个优点就是很会把控剪辑,凡是拍广告出身的导演,视觉和剪辑这两项内容觉得不会差,还记得《兵人》开场卡特罗素从新兵入伍到老兵那段近三分钟的蒙太奇手法,一气呵成,随后《死亡飞车》又将剪辑玩的炫酷,到了《生化6》中,这种连场的打斗是炫耀剪辑的好场所,但他把能量全用在了主角PK的渲染上,片中大段的格斗戏张弛有度,快慢镜头切换把握的很是得当。
这么多年了,他用这两点优势,从画面到剪辑,将老婆拍得无所不能,极具美感。
关于安德森的最大弱点,其实他电影节奏掌握不好,有的电影节奏飞快,如《魔宫帝国》、《死亡飞车》,有的则相当拖沓,在《兵人》《庞贝末日》《生化危机5》中尤为甚。
而《生化6》呢,又轮到节奏快的时候,所谓一快遮百丑,倒是让这部电影观感并没有突兀,虽然也有尿点,这其中并不是文武戏脱节,而是本身导演就这一个弱点。
打通关“电玩导演”最擅长的就是打通关式剧情。
这里并不是说他不是讲故事,他之前几部口碑比较好的作品都是这样,小情节出彩,从头到尾一路打怪。
或许这样的剧本换了谁都够喝一壶的,但遇到会讲故事的导演,后者会将该故事调配得当,让整体看上去并不突兀,但保罗安德森没有这种功能。
但他讲故事有一个优点,也是发挥了其广告导演最大的长项——擅长调动观众情绪,这一点跟迈克尔·贝很像。
以主角们从路上到进入保护伞公司内部的戏为例,真是跟玩游戏一样,一个关卡接一个关卡,装甲车、换坐骑接着飙车,大楼保卫战,再到公司风扇、通风管道、直到遇见大BOSS,通过快节奏和剪辑烘托出的强大的气氛,这一点电玩导演还是很擅长的。
但不爽的地方在于,电影最后没有出现大怪兽,可能受限于资金,真的是资源最少的一部。
前几部最起码还有舔食者或者追迹者,本片除了那个飞行怪之外,虫嘴马基尼也就露脸几秒钟,不过瘾(或者删了不少内容)。
话说电影版拍到第六部,好像暴君还没有在电影中亮过相???
(生化3里那位,我真不想称之为暴君,太弱了)
另外这部电影里是删了七分钟的,究竟删了哪些内容,如下来着豆瓣问答迷友 zk8905 的回答, 非常感谢提供删减镜头对比:(原贴在此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0471852/questions/739731/answers/324483/) 1、缆车上变异小男孩撕咬老师的镜头删减了一点。
2、缆车到达山顶后,管理员走近查看,窗上伸出一只带血的手。
3、水中的丧尸镜头貌似删减了一点。
(貌似是马基尼)4、Alice和红后对话,红后提醒她当心背后的丧尸。
国内版Alice转身一刀将丧尸解决掉,完整版不仅砍了数刀,最后还有一个无头丧尸特写。
5、Alice离开红后,驱车前往蜂巢,完整版这里有路边丧尸和指路牌特写。
6、装甲车内Isaacs博士和Alice对话,博士向Alice展示了被他干掉的其他Alice克隆体的人头。
7、Alice被装甲车拖着跑,后面的丧尸追赶并撕咬她,这里丧尸的镜头删减了一点。
8、装甲车上的第一个守卫被Alice踢下车,丧尸咬守卫的镜头有删减。
9、第二个守卫被Alice踢下车,丧尸咬守卫的镜头也有删减。
10、Alice和博士在装甲车上搏斗,博士被Alice用绳子绑住双手,Alice拉着绳子跳到装甲车侧面。
这时第二个守卫变异后上来咬她,被她咔嚓,此处被删。
11、Alice砍掉博士的手,删了特写。
12、Alice用断手启动摩托车,被删。
13、断手被后面的丧尸啃掉,被删。
14、Alice逃脱李准基的扫射后,骑着摩托车驶过一座桥,桥上悬挂丧尸和路牌的特写被删。
15、Alice望向被核弹移平的蜂巢,说了一句Welcome home,貌似被删。
16、博士的装甲车驶过14中的桥,特写被删。
17、高楼守卫战中的一些细节被删,比较明显的有:用钉枪射杀丧尸的镜头被删,用刀砍杀丧尸的镜头被删,尤其是砍丧尸的头。
18、丧尸犬咬第一个队员时特写被删。
19、丧尸犬咬第二个队员时特写被删。
20、进入隧道前,丧尸犬的特写镜头被删。
21、红后播放博士开高层会议时的讲话,貌似大屏幕上的一些镜头被删。
22、鲁比罗斯被大风扇粉碎。
23、全篇最长的删减,长达几分钟:Alice掉落至一个类似于屠宰场的实验室,随后遇到了另一名掉落的队员,二人准备逃出实验室,结果遇到了舔食者,队员被杀,Alice大战舔食者,最终将其手刃。
24、激光通道对决,Alice手指被削,特写被删。
25、Wesker被老年Alice解雇,门砸下来后有特写被删。
26、片头除了康斯坦丁影业,其他制作发行公司的动画被删(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是批片买断)。
结语所以来说,自己追了保罗安德森这么多年,从当年的粉丝,到粉转路人,再到本片再度能看到其昔日的特色,这货什么调性自然心知肚明,感觉他这几年有点像迈克尔贝,并不是风格,而是路线,后者扎进《变形金刚》的圈子里出不来了,当年《勇闯夺命岛》、《绝世天劫》的锋芒再也不见了,而期间一部《健男抢钱团》《危机13小时》能看到放开手脚后当年的风采,保罗安德森也是一样。
《生化危机》这个项目终于完结了,媳妇任务完成,算是个积极的信号,以前的那套东西还没丢,等到之后,再来点猛料猛片,毕竟俺多年以来培养起来的小情绪还是有的,给点力吧。
终结了,结局也算是圆满。系列剧情都没啥可说的,但每一部动作场面都是水准以上的。
每部都开挂
呵呵
伦理观在科幻电影中是在是下下级别,对克隆人类抱有一种天真幻想然后以此伪装成某种形态的世界观,实际上是延续了过往的所有认识论俗套、情节俗套、技术俗套,甚至连让人眼前一亮的变种丧尸都没有。
这部和五有什么关系……连着一口气看完到这一部有点审美疲劳了
感觉女主都没变老过。不过为什么最后那个激光不整个网状的呢?
我终于看明白了,生化危机电影宇宙最终大概讲了这么一件事儿:如何通过世界末日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女人。
这个系列终于结束了,什么题材只要好莱坞一拍,就变成了打打打,而且不拍到难看至极不会收手。但是又要重启了?
这是一个间歇性闯关游戏,第一关boss飞禽;第二关小boss反派甲乙丙;第三关boss克隆人艾(逃掉);第四关小boss李准基;第五关boss风扇机关;第六关boss威斯克;第七关大boss艾真身+艾克隆。结局。这游戏不错。
【C-】回归了前两部的封闭空间模式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保罗安德森的导演水平已经不复当年了(虽然当年也没多好),激光杀人场景和第一部相比气氛差的不要太多,另外,想乱枪扫射剪辑师。
傻西
1.这根本不是爆米花电影,一惊一乍地吓得我把爆米花都打翻了。2.感谢导演治好了我多年的近视,因为我被闪瞎了。
抽风啊!一秒镜头能切五六次,连个僵尸都看不清。明显的是跟《谍影重重》学的,但是人家一个动作起码也能连贯起来啊。5毛吓人的手段,一支病毒解药靠风力就能解救地球?好歹你学人家有个发射塔也成啊(虽然不可能)。3d与2d无区别,感觉被坑
「I made you. → Yeah. Big mistake.」
不是粉,觉得还不错
这也算是强行收尾了吧,设定都改成啥了。这部从武指到剪辑都一塌糊涂。
可能比其他游改好点。天要下雨,人要吃人,爱丽丝要退休,都是拦不住的事。作为非精准观众,前不久我强迫自己补了第一集,现在意外发现竟然跟终章关联最强,立项时一定做过精心评估,例如看过第一集的人比后面几集都多得多所以要有这种结合。神棍到了新高度,逻辑强到只能放弃逻辑。
无功无过,但是看着实在是装腔作势得无聊。大部分场景太黑,切镜太快,仿佛根本不想让你好好看清楚。终于结束了。Hooray.
刚看完最终章,个人感觉比预期值高,虽然一开始的“突然冲出来吓你一跳”的套路略频繁,正片还是够震撼的。回想起前几部只想说下得一手好棋。现在的科幻片里讨论的问题——克隆人、生化武器、机器人、智能科技…或许某一天就会变成现实中真正的难题。【不要再私信我要资源了,一律拉黑】
怎么说呐,有点一惊一乍,虎头蛇尾,不过动作戏还不错。我有个疑问,这真的是这一系列的最后一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