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漩涡
Maelström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主演:玛丽-乔西·克罗兹,Jean-Nicolas Verreault,斯蒂芬妮·摩根斯顿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英语,挪威语年份:2000
简介:碧碧安年轻貌美,身兼好几家服饰店的老板,不过故事开始的时候,她运气坏透了:不小心怀孕堕胎、做生意赔大钱、老哥对她摆臭脸色、有名又有钱的老妈从不出面慰问一下。碧碧安只好在酒吧里嗑药鬼混,随便找男人上床,生活除了空虚还是空虚。一天晚上,从酒吧里出来神智不清的碧碧安驾车回家,却撞倒了一名路人,她想都没想就快快把车开走,..详细 >
很喜欢。dune之前维哥片补齐。前三宿敌,这部,理工。有钱有名了之后维哥就没个人魅力了,早期的时候太浪漫了,哲学家姿态摆的很正,玩符号也肆意,明着玩暗着玩,无比有想法,气韵也很蛊。(没有说现在不好的意思)
维伦纽瓦长片补齐。但我都忘了我在看一部维伦纽瓦了。本质上是低配版《蓝白红》+《21克》。
魔性手法,无聊故事
C+ 叙事蛮特别的,还有些许的重口惊悚,看来柯南伯格对丹尼斯,乃至魁北克电影影响都不小呀
这拍得都比他后来拍的东西好。
大海、灰烬,爱与重生
和8月32日连看,觉得维伦纽瓦浪漫爆炸。
很喜欢维伦纽瓦早期的电影风格。观感好于上一作。很《蓝》。镜头感很浓。依旧是像戈达尔式的跳接。摄影风格在两年内飞速提升到接近现阶段的水准。大特写往女主脸上打特别美。叙事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模糊一些。简单自然的故事和巧合。很多哲学深意表现才映照现在的维伦纽瓦。生与死。女性视角。只能说这部太合我口味了。
我没有准备好这部电影包括会说话的鱼。
一下子就被带进这种情绪里,男女主的戏其实某个瞬间蛮温暖的…
7.0最近越来越感觉豆瓣电影日历五星制的鸡肋,以后都按照10分制来打吧
其实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片子,打乱时间线和诡谲的丑鱼概述都让这样一个偏莎士比亚的老套故事有新时代的韵味。
2000年前的满地坑,在阿康特(蒙特利尔的耶稣)、柯南伯格(毛骨悚然)和后来的牛蛙镜头里,都有着相似的迷离又危险气质,适合安插任何超现实意象。意象之外,最老实讲故事,也证明自己故事架构能力的还是晚辈的牛蛙,虽然如后来的焦土之城那般奇情,但不可否认叙事上非常合理。
无论是影片主题,影像风格,人物形象上都很像基耶的风格。之前就有直觉维伦纽瓦和基耶有些潜在的相似性,看完这部终于可以确定了。
剧本太单薄,美学上算是巨物fetish的起点。鱼档追悼会应该是维导的喜剧场面巅峰。
维伦纽瓦的处女作,善用自然光的镜头极具个人特色,整体结构形散而神不散,cult的主题,爱上杀自己父亲的女人怎么办?爱可以融化。一如片头所言“做·爱可以颠覆仇恨”。加入旁白的鱼,有意思但作用太小。
6.5
学了王家卫说是
值得一个五星,牛蛙古早的法语长片,有悬疑元素,故事闭环,但总体还是一部有趣的文艺片,摄影太棒了,打光扎实,蓝色忧郁迷人,画面很潮湿,可以闻到鱼的味道,这下知道他很早就已经这么重口了,结尾的Fin,也是鱼鳍的意思,咸湿的海风,狰狞的屠夫和猩红的鱼,荒诞割裂且天马行空,他的下一部片子与此隔了8年,才拍出了短片《下一层》。很喜欢早期的维伦纽瓦,当个独一无二的文艺b不好吗,自从接了2049后,灵气全被商业的物质吸走了…
“You don’t forget it, you dedramatize it. You’re going to dedramatize it. You’ll deny it’s importance. It’s a slow process.”维伦纽瓦早年居然尝试过这种cult风啊,还挺有趣的,能看出他对隐喻十分着迷。但相比后期作品还是生硬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