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兔侠传奇》,技术方面就不说了,总体看来,虽然和米国的产品还有明显的差距,但相比之前,进步也是非常显示的了。
现在说说其他的吧这是一部3D动画,兔爷儿是北京的传统形象,但在其他地方好像流传度不是太高了,但今年的兔年,勉强做为加分条件吧。
因为没有儿时的回忆,所以走进电影院的大人应该是为了支持国产电影,包着和功夫熊猫比较的心态来的吧,所以这个可以做为票房的保证条件其实,这部电影真正的对象应该是孩子们,但看过之后,我却并不推荐孩子们看。
因为我一直认为一倍好的电影应该可以让观众找到自己相通或相似的地方,那怕是一点点都行!
而这部片子呢?
那一个是可以让我们来学习模防的呢?
老实憨厚的兔儿吗,他的成功是天上掉馅饼式的,学习他只会让大家不劳而获而已。
牡丹吗?
她出场时已经是那个样子了,即没有看到她努力的过程,也没有看到他的提高。
两米吗?
他好像只是个一直在自我欺骗的阿Q罢了。
其他的都是反面人物了,其成功的过程更加的不值得学习。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到什么呢?
与此对应,功夫熊猫却是一个慢慢发现自我,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而得到成功的榜样。
再说形象吧,兔子在民间一直是聪明的形象(虽然有时候是小聪明),而这里的兔子要么是特别大(如兔爷儿),要么是特小(如两米),会不会让小朋友们无所适从的,所以才会有这是见证三鹿和化肥功能的时刻了的说法。
不管怎么说,也应该遵守猴子比兔子大的基本规律吧!
所以,您的进步大家都看到了,再回头看看,真的可以说兔侠儿比功夫熊猫更了解中国的想看的是什么吗?
国产动画以后在做宣传的时候,说什么都行,但是千万别说投资额有多么多么大。
前面《熊猫总动员》说3.6亿投资,这回《兔侠传奇》说1.2亿投资。
且不说这些数字是否是真的,即使是真的,最后的票房如果只有三五百万的话,这高额的投资究竟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呢,还是一件让人感到特二的事?
我不知道邹静之究竟是在本片挂个名,还是这故事真是他写的,我宁愿相信这故事不是这位国内鼎鼎大名的编剧同志写的,否则真要让人大跌眼镜了。
我接下来就想说几个关于本片编剧的几个特二的大问题。
1、主人公为什么是兔子?
选择兔子作为影片主人公一定是有目的的,就像梦工厂选择熊猫作为《功夫熊猫》的主人公,是为了方便借用中国文化元素一样。
如果说今年是兔年,选择兔子作主人公利于营销的话,好像可以说通。
那么接下来呢?
影片一定要围绕兔子进行构思和叙事。
熊猫是身体庞大而笨重的,《功夫熊猫》很好地描写了这一点,并借此反衬出一个有功夫的熊猫的神奇性。
“兔斯基”是一个经典的兔子形象,它借用了兔子的白色和长耳朵的特点。
兔八哥也是一个经典的兔子形象,它借用了兔子的灵巧与迅捷的身手。
80年代我们有一部美术片叫《长尾巴的兔子》,也是兔子主人公,它借用了兔子尾巴短的特点。
《兔侠传奇》呢?
我们会发现除了兔年这个表面得不能再表面的噱头以外,影片其实没有讲出为什么主人公必须是兔子的原因。
《兔侠传奇》到底借用了兔子的什么特点,我们并不知道。
换句话说,到了猪年,是不是同样的故事换只猪作主人公就能是《猪侠传奇》了呢?
到了狗年,再换个狗脸主人公就成了《狗侠传奇》了呢?
如果一个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动画片,没有交代出它以这种动物而不是其他动物为主人公的核心理由,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动物的外形、性格等特点,那么它就是一个失败的设定。
2、到底什么是侠?
影片虽然叫《兔侠传奇》,但是它并没有给这个“侠”字一个明确的解释。
诚然,侠有很多种解释,甚至有人把雷锋都当成侠,因为他把乐于助人表现到了极致。
这些都可以,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解释。
日本动画虽然没有明确“侠”这个概念,但是里面的能力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为什么要战斗,自己拥有了特殊的能力到底能做什么?
他们的答案是两个字——保护,保护所爱的人,保护应该保护的人,保护自己的世界。
这其中再穿插武士道中那种忠诚、执著、毅力和不断攀登向上的精神,使得日本的“侠”非常立体化。
美国动画中“侠”的观念也是由来已久的,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绿灯侠、闪电侠、钢铁侠,举不胜举。
这些侠并不是以保护为动机原点的,而是以一种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的意识。
至于具体是什么责任,说小的是保护其他人,说大的就是维护世界和平。
能力与责任的共同体,这是美国“侠”的精髓。
相比之下,名叫兔二的这个“兔侠”究竟具有什么精神,什么伦理观,什么价值观,这是非常不明确的。
它只是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拥有了能成为“侠”的武功,但是它的精神世界是怎么脱离平凡,怎么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的,影片没有任何展示。
感觉上就是它稀里糊涂地就被牵扯到其中,莫名其妙就打败了Boss,然后就结束了。
没有思想的修炼和晋级,没有前后观念的变化,这根本够不上一个“侠”字。
3、兔二为什么能打败熊天霸?
且不说最后一仗,兔二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终级Boss熊天霸,一点没有绝处逢生的戏剧张力感,单说他为什么能打败熊天霸,就是一件令人费解之事。
影片开头熊天霸以超越师傅的姿态出现,挑战师傅,并迫使其负伤逃离。
而后师傅将80%的功力传给了卖烧饼的兔二,兔二顶多就是在做饭打杂时悟到了武功这种东西,于是就在最后一战轻易打败了熊天霸。
从算算术的角度讲,就算兔二继承了师傅的八成功力,悟道修炼成了跟师傅一样厉害的武功高手,也不应该打得过能把师傅逼退的熊天霸才对。
影片在武功晋级、实力对比和战斗等方面无疑作了不合理的简化处理。
相比实力上的对比不说,精神上的对比呢?
兔二在精神上也没有显示出超过熊天霸之处。
如果说兔二的目标是把令牌交给牡丹完成师傅的遗愿的话,他用来完成这个目标的意志力不一定比熊天霸称霸武林的意志力要高。
因为他的这个目标并没有任何高于熊天霸的目标之处。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道义上还是从精神上,兔二实际都没有找到能够压倒熊天霸的要点,他又怎能最终击败熊天霸呢?
或者再退一步说,即使在实力上兔二完成了对熊天霸的超越,如果在精神上他没有处在一种明显高于熊天霸的境界的话,这种胜利也是不能服人的。
4、师傅为什么会把力量传给兔二?
这是一个特别匪夷所思的问题,就是一个武林高手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武功传给了一个他从不知道,仅谋过第一面的人。
如果我们联想《天龙八部》中虚竹同学获得绝世功力的情节,就知道这种传授的对象一定是经过了决定性的考验的——譬如真龙棋局,他一定是被验定的合格者。
就是《功夫熊猫》阿宝也是经过一个选拔过程的,也是在神龙大师亲自观察后才确定的继承人。
从没有一个绝世高人,会在丝毫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的武功传给对方。
这么做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芸芸众生的不负责任,万一这个人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怎么办呢?
影片在这里所做的处理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简化,为了推进剧情而推进剧情,根本没有考虑到师傅可能的真实想法。
他的确知道自己命不多矣,需要找一个继承人,或者找一个送信者,但越是这个时刻,他越要谨慎考量,切不能随意行事。
这里缺乏一个师傅对兔二资质和人品的全面考验,否则这个情节就是不成立的。
5、猴子的女儿为什么是只兔子?
猴子师傅的女儿是只兔子,这就像熊猫阿宝的父亲是只鹅一样,是一个离奇的设定。
我觉得《兔侠传奇》不是不可以学习和借鉴《功夫熊猫》,但是你不能连这种标志性的噱头都借鉴,因为“熊猫的父亲是只鹅”这个种族上混乱的设定因为《功夫熊猫》的存在已经具有了唯一的符号性意义。
《兔侠传奇》再照搬这个设定,让人感到实在是难以启齿的无聊。
即使退一万步讲,它也像《功夫熊猫》那样为了出续集而故意埋下了这样一个扣儿,那么它什么时候推出续集呢?
是下一个兔年么?
因为这部影片如果不是在兔年发生,几乎可以说失去了主人公全部的存在价值。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猴子的女儿是兔子的设定都是一种拾人牙慧、味如嚼腊的失败设定。
6、熊天霸为什么要扮成熊猫?
熊天霸不是不可以扮成熊猫,但一定要有理由,我实在没看出在《兔侠传奇》中它扮成熊猫状的必要性。
难道真的怕人们看不出此片和《功夫熊猫》有关系?
而且作为一个大反派,用熊猫的外表真是非常不合适的。
熊猫是中国国宝,历来给人的印象都是可爱、憨态可掬的,从来没有邪恶的意象,不知道《兔侠传奇》剧组从哪里来的灵感,非要给熊猫在中国人心目中这固有的美好形象抹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黑。
除了上述的六大问题以外,本片在小细节方面的欠缺也是不胜枚举。
这里只随意列举一些:比如,的确兔二、牡丹和熊天霸的毛发处理有些新意,但其他动物角色不能都是凸凸的和光溜溜的吧,那只小兔子在兔二和牡丹的身旁就显得极不自然,像是腊做的一样,还有那些牛,简直是金牛。
再比如,像兔二初遇牡丹的那场戏,两个抢劫者的戏份儿过多,他们的戏和主题发展没有任何关联,借他们引出牡丹,并让牡丹展示一下武艺就可以了,没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刻画这两个人物。
这两个角色的确具有一些幽默感,但作为一部影片,不合主线的、与主体剧情无关的画面情节还是要尽量精简,毕竟它不是大杂烩。
另外,兔二卖炸糕的本领与身份,如果最后能结合到它的武功中,似乎会更让人有统一感。
兔二在影片开始时把炸糕掉了一地,然后在捡炸糕的同时发现了受伤的师傅这段情节,从人物动作到表情再到客观环境,怎么看怎么别扭。
国产动漫确实是从优秀到没落;再从没落中在摸索进步!
还记得《大闹天宫》,《七彩鹿》,《小蝌蚪找妈妈》。。。
很多年前的记忆了,虽说当时技术条件一般但是片中的神韵,对中国元素的把握却是那么的纯粹!
如今的中国就跟现在的动画片一样,缺少了自己的东西,一部《功夫熊猫》却把中国文化刻画的淋漓尽致,为影片的精彩鼓掌之余叫国人情何以堪!
对此片不想过多的评价,只对现在中国动漫一点建议:动漫不仅仅是给小朋友看的,细节决定品质;时代在进步,思想却在退步;多一点沉淀少一点浮躁吧!
丫的给配角配个音就算了,找范伟来当主角???
作为主角不说标准的普通话,经常有气无力,自言自语。
简直无法忍受。
宁愿去看粤语版,唉,现在人都是怎么想的?
不懂
看完《兔侠传奇》,很难不让人将其和《功夫熊猫》做比较。
这两部电影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都是以动物为主角,同样是功夫题材,甚至都是一个对吃特别敏感的主角成长的励志故事。
因此在看到《兔侠传奇》(以下简称《兔》)中的反一号涂个烟熏妆装国宝的时候,都让我隐隐嗅到了这部影片对好莱坞阿宝的一丝“哀怨”之气。
既然比较,就要首先承认我们的差距,这差距主要是技术的差距。
评价一部3D动画,技术是其不能回避的重要元素。
牛逼如皮克斯和梦工厂,也是因为其出色的技术,才成就了他们的成功。
《兔》一片则让我看到了我们与这些业界顶尖大佬的巨大差距。
作为一部拟人动画片,影片中仅有四个角色的身体有较为明显的毛发效果,那就是主角兔二、玫瑰、熊天霸以及一开始就死掉的猴子老爹。
其他角色,包括那个重要配角小矮兔,都是一身光溜溜的造型。
接着便是衣着效果。
从影片的细节中,已经可以看出主创人员在尽力做出衣着飘飘的感觉,但从实际的呈现效果来看,还是显得不大自然。
记得皮克斯在制作《玩具总动员1》的时候,因为技术的限制,无法将衣服“穿”到角色的身上,只能将衣服以着色的方式画到人物模型身上,从建模角度来说,当时的角色身上的衣服和身体是同一个模型。
从《兔》一片中大量路人甲路人乙角色身上可以明显看出,除了主角之外,该片创作人员对衣着的建模渲染技术还停留在上个实际1995左右皮克斯的水平。
另外,从衣服的的渲染来看,还是以光滑效果为主,缺乏织物的粗糙感和质感,因此我甚至怀疑,片中部分布料上的经纬交叉效果是利用贴图贴上去的,而不是经过渲染生成的。
另外,影片中大量出现的,且在3D动画片中较难模拟的就是重力模拟效果。
记得当年《魔比斯环》中最让我难以忍受的一点就是其人物动作毫无力道,完全缺乏重力感,《兔》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一些细节之处,仍然让人感觉破绽太大,影片刚开始老猴子躺倒枕头上的镜头,影片中几个托着腮帮的镜头,都给我一种悬空无着力的感觉。
毛发、衣服以及重力感,从这三个影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模拟效果来看,《兔》的技术水平依然和好莱坞有非常大的差距,至于烟雾、水滴的模拟效果,这在好莱坞都仍然是个难点,《兔》没能模拟好,也是我意料之中的。
技术之后,便是剧情。
皮克斯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牛逼哄哄的技术,还依托其充满创意的剧情。
《兔》的剧情则走得是俗套地不能再俗套的中国武侠复仇路线,甚至主人公的成长也是属于武侠小说中那种常见的“天下掉馅饼”式(或称为“悬崖秘籍式”),和同样一开始不会功夫的熊猫阿宝相比,《兔》的主角兔二的成长则显得轻松的多。
可以说,影片的前十分钟就已经看到了结局,接着我们就在大部分时间里就是等着主角如何且什么时候打通任督二脉或者大彻大悟之类的,接着成长成一个大侠——简单来说,剧情比《功夫熊猫》还没有悬念。
在剧情已经完全明了的情况下,如何掌控节奏,则成了影片吸引人看下去的关键。
不过可惜的是,《兔》一片在节奏掌控方面做的一般,许多笑料甚至有味了湊片长之嫌,比如刚开始那个耍宝劫匪二人组便让我有拖沓之感,而兔二蜕变之时,给的时长却又太短给人感觉不够过瘾。
简单来说,从剧情上来看,《兔》一片的定位还较为低龄。
说了这么多,说的都是《兔》的不足之处,并不表示我不肯定这部影片。
相反,正是因为此片相对以往的动画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反而使我有了中鸡蛋里挑刺的想法,因为我希望,中国动画,尤其是3D动画,能够以这部影片为立足点,真正发展起来。
影片在技术细节方面确实有巨大的差距,但在背景,以及大场景的渲染上,已经做得相当出色。
一开始的那个云雾绕山的镜头,竟看得我激动万分,而影片中那些院落,屋子等环境的制作,已经做得比较出色。
至于剧情,虽然俗套,但还不至于完全无趣,至少,和我同场的孩子是从头笑到尾,无论如何,像《兔》这样的动画片,首先就必须要孩子喜欢。
在2011年下半年刚开始的时候,两部登陆大荧幕的国产动画,让我对国产动画那已经化成骨灰的信心有了复活的冲动。
虽然我更喜欢《魁拔》,但是《兔侠传奇》无疑更具里程碑,日后如果提起中国3D动画,“兔侠传奇”必定是绕不过去的四个字。
诚然,无论从技术,资金等各方面而言,《兔》都无法和《功夫熊猫》这样的优质动画比肩,就算无法横扫全国,能争得一城一池也是胜利。
如果有朝一日中国3D动画能够真正屹立于东方的话,《兔》一片必然是其脚下最坚硬的基石之一。
而我所希望的是,当国产动画逐渐给人希望的时候,不要再让一些劣质动画再度透支我们的信任。
而现在,《兔》正和《魁拔》,在为我们之前的不信任买单。
而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朋友进入影院,来适当支持下国产动画,毕竟,国产动画需要发展,是需要观众的支持,同时我更希望,院线经理们能够给国产动画更多的荧幕,毕竟,这个产业的蓬勃,是需要市场渠道的一定支持。
最初看到这个动画片还以为很好看,因为广告宣传说是国产动画最高水准,看了之后才知道不仅画面一般,而且模仿功夫熊猫,但学的不伦不类最扯淡的是范伟的配音让人觉得这是个傻子兔,而不是憨兔
说自己做了多少多少年,结果一看,除了主角还有一身毛,配角连毛都不给一根,活生生看上去就是劣质的皮质玩具,我说你们剧组也太不厚道了吧,配角就不是人了么?
哦,不对,反正也确实不是人。。。
数来数去,有毛的似乎就老猴子跟女儿,兔二加大反派狗熊。
国产电影一贯用的手段他们也用上了,上映前装成龙,好厉害啊,天下无敌啊,国内首部啊,功夫熊猫啥的都是浮云啊,兔爷一出,熊猫滚蛋啦。
等上映了,立马就变成林黛玉,开始哭诉国内做动画多不容易啊,自己弄个创意结果还被功夫熊猫抢了先,我擦嘞,人家二都上映了你还没做完好意思说创意在先?
人家细致到一草一木甚至只有一个镜头的配角都清清楚楚完完整整,你们做了这么多年连毛都不给一根还好意思?
然后说国内动画没钱啊,别人不投钱,我擦嘞,是说喊着投资一亿二啊,那啥熊猫总动员不还喊几亿来着,5亿?
我擦,现在国产有多少电影亿元投资啊,能收回亿元票房都不错了!
当然,国产嘛,肯定是要拉上爱国作为借口的。
不看国产就是不爱国的,汉奸。。。。
我好怕怕啊,文革啊,汉奸要枪毙的啦。。。。
爱国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
然后一帮的马甲开始不停说同一句话,技术本来就落后,好不容易做出个有点进步的东西,你们就打压,这样还能进步么?
进步?
我咋没看出啥进步呢?
只看出了一帮急功近利的家伙,看到别人动画赚钱了,就着急上马,喊着要跟人比一比谁更懂中国文化。
我想两相对比,大家都看的很清楚吧。
这倒让我想起一部国产动画,它叫《宝莲灯》,十二年了,尽管它同样有着严重的抄袭成分,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回忆。
这部电影当时看的时候,确实以为不是国产的,后来很多年都还以为那是好莱坞出的,查一查,才发现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不禁油然的对那些人产生敬意。。。。。。
这部片子我没有在上档期间看,而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看到的,作为日本动画的粉丝,我曾经和很多朋友同样对国产动画抱有同样的态度,那就是垃圾,当然,不包括曾经的水墨动画,魔方大厦,黑猫警长,以及葫芦兄弟,舒克贝塔等等,我想大家都明白我所说的垃圾指的是那种。
但是站在客观角度上来看,兔侠不管是技术还是表演上没有一处输给熊猫,如果真的要说有哪点不如人家,就是不如人家大牌,不如人家搞笑,以及彻头彻尾的中国味道。
我看到有很多朋友抨击说兔侠的剧情烂俗,那我想请问一下,熊猫和兔侠有本质上的区别么,同样的小人物成为英雄,同样的稀里糊涂的打败反面人物,为什么国外的就是好,国内的就是俗烂。
至于中国元素,如果没有看兔侠,我也会说熊猫的中国元素运用的很好,但是看完兔侠之后再回味熊猫,我甚至都能闻到薯片的味道,熊猫阿宝臃肿的身材,典型的美式搞笑行为举止,天性乐观的态度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典型的美式公民,而那些所谓的中国元素,我真想问一下朋友门京城的街道是怎么样的,到处悬挂的牌匾以及所谓的面条就能表示中国了么,熊猫的导演曾经夸下海口说这部片子没有一点是不属于中国元素的,没有看兔侠之前我也许相信,但是看完兔侠之后,我则对曾经的自己感到后悔,流于形式的所谓中国元素除了更好的融进了娱乐之外,还有的就是让世界的人都认为原来这就是中国。
也许是我过于敏感,但这难道不是一种西方的东方镜像预设和指引么,最关键的是连我们自己都认为,对,这就是中国,而中国人本身真正的中国元素又是什么,我们的勤劳,我们的多样化,我们的忠诚,我们的质朴在哪里?
中国式的英雄是平凡朴实的,就像兔二一样,并没有成为武林盟主,也没有像阿宝一样留在象征上流社会的镖局,而是怀着单纯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处的想法,回到了自己的炸糕店铺,这难道不是中国传统精神中的返朴归真,朴实无华么?
当今果然看片子,凡是国外的先入为主的认为好,再看国内,不见其身单闻其名就觉臭味三分,自己厌恶自己至此,真不可谓不悲!!
作为国产动画,3D效果还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技术上的确是大有长进。
可惜,故事编的实在是俗不可耐,什么兔侠?
就是一个傻小子奇遇记,糊里糊涂就打败了坏BOSS,不需要努力,不需要付出,只要有正义的精神就行了,也太阿Q了吧。
而且,故事的确和《功夫熊猫》雷同。
人物造型也很雷人,尤其是主人公兔二,实在是难看,一点也不可爱。
还有那只猫牡丹,不由人想到虹猫蓝兔。
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和好莱坞的差距还是明显而巨大的。
作为国产动画,还是支持一下吧。
说真的,国产的动画长片做到了这种程度,不论从故事、设定各种方面都很中国,都有了很大很大的进步,但是我要说的是给与人物灵魂的,不光是技术,不是看你可以把毛画得多么细致,而人物的台词以及声优才给了人物灵魂,老实说,当兔二第一次出场,当范伟的配音响起的时候,我就已经不想看了。
耐着性子又坚持了一阵,实在是抵挡不了,罢了罢了。。。。
这里我必须先说,我对国产动漫以及范伟本人没有任何成见,我还很支持国产动画,连去年的《超蛙战士》我还去了电影院。。。。
我也很喜欢范伟在《耳朵大有福》里面的表演,但是当两者在《兔侠传奇》中结合起来的时候,为什么就那么让人不舒服呢?
我可以理解制片方的考虑,启用明星来配音,除了为影片增加话题还间接保证了一定的关注度,而且这次选择也不是随意为之,兔二的整个设定跟范伟很贴合,(之前没做过功课,不知道这个人物是不是根据范伟本人来的。
)但是为什么这样的形象和这样的声音结合起来的时候,就那么别扭呢?
这是一种感觉,也说不太明白,也许是范伟的声音太有特点了,以至于听到声音就自动地将人物套进了一个臆想中的框框里面,就觉得哪里都不对。。。。
现在国产动漫缺的已经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继续努力会越来越好的。
另外还是要提一句,徐铮的声音和人物结合起来的时候,算是片子里出彩的地方了吧。
但是不好意思,这样的表现还是不足以让整部片子及格。
呵呵
国产动画用烂梗、抄情节、随意使用网络用语的杀伤力比画风粗制滥造还大。
那么枯燥乏味恶趣味的台词,像极了80年代末的香港片,恰好我还是看的粤语版本。人物造型谈不上可爱,人物对白也谈不上搞笑,剧情本身也是属于类型片,这部片子简单来说就是乏善可陈
挺有趣的~!
扮成熊猫这么变态。
剧情咋看咋像功夫熊猫
应该去支持下票房
配音不错,其他都很不靠谱。。。
没看~~看了下电影图片 就想死 尼玛的根本就是游戏截图好么?!!要不要这么恶心啊?!!地砖凭空长竹子我艹!!
一邊抵制功夫熊貓一邊宣傳兔俠傳奇
虽猛一看有模仿功夫熊猫的嫌疑,但仔细看去却有明显的区别,故事的结构少了原来那种成人的视角,整体不错。
光预告片就n多《功夫熊猫》的影子,可悲的中国动画啊,自己好的原创不重视,却永远咬着老美的屁股后面走
蛮欢乐的~~
嫩了点,不过还是鼓励一下吧~
干掉熊猫,你就是国宝。
1星给配音们,声音一出来,角色就活了;1星给故事,虽然是俗套的不能再俗套的武侠复仇,毕竟讲得圆满了,而且笑料也不少;1星给音乐,配乐和主题曲与影片的契合度都很高;最后1星鼓励分,片子做的很认真,技术虽然仍被皮克斯梦工厂们甩在后面,但确实有进步了。
国产还是很不错的~
今年什么年! 兔年!!!!!!!!!!!!!!!!
仿功夫熊猫也请仿得有诚意一点啊,算了,还是支持下国产动画吧。
国产动画三连看,其实从制作来说还像模像样的,要求不能太高,学好莱坞请了几个明星配音但效果甚差,白熊化装成熊猫被痛扁是有暗示的吗...结果票房出来后就讽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