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62

辛弃疾1162,Fighting for the Motherland

主演:谢苗,南笙,郑文森,高名扬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辛弃疾1162》剧照

辛弃疾1162 剧照 NO.1辛弃疾1162 剧照 NO.2辛弃疾1162 剧照 NO.3辛弃疾1162 剧照 NO.4辛弃疾1162 剧照 NO.5辛弃疾1162 剧照 NO.6辛弃疾1162 剧照 NO.13辛弃疾1162 剧照 NO.14辛弃疾1162 剧照 NO.15辛弃疾1162 剧照 NO.16辛弃疾1162 剧照 NO.17辛弃疾1162 剧照 NO.18辛弃疾1162 剧照 NO.19辛弃疾1162 剧照 NO.20

《辛弃疾1162》剧情介绍

辛弃疾116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161年,大宋国土幅裂,金主完颜亮侵占中原,并再欲大举南侵。中原百姓不堪严苛压榨,奋起抗金,年方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乡众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战功赫然。1162年,力主驱逐侵虏、收复失土、实现统一的辛弃疾,奉命南下说服南宋朝廷北伐,在他完成使命归来,却见主帅耿京被叛徒杀害后义军溃散的乱状。侠义所使、激愤所驱和再凝义军士气所谋,辛弃疾率五十多骑突袭数万人金军大营,生擒叛徒南归,写就一段悲壮的峥嵘历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滑头鬼之孙零·泪·雪战火西北狼牌坊下的女人海军上将靠近你温暖我不可思议的杰西卡·詹姆斯真假济公圣杯神器:骸骨之城瞒天过海婚姻故事警务室的故事我们的中学时代拉链班卓琴缘黑色星期一第三季波吉亚家族第三季逃离德黑兰星城谋杀案千钧一发爱你就捧你再见之后僵尸归来曾克林出关没有你依然灿烂女气一去不返弥留之国的爱丽丝game1预知感能天堂城玄天战纪2之九幽烈火

《辛弃疾1162》长篇影评

 1 ) 为越来越棒的制作点赞!

本来以为网络电影会是随便拍拍。

没想到画面精良,很有质感。

能看出来制作团队诚意满满!

期待更多国产IP。

期待张导的下一部大作!

演员演技在线超出预期。

辛弃疾这真是文武双全,魔武双修,可叹可敬。

宋朝这玩意儿经济这么发达,武力却是战五渣,让当时的游牧民族随便收拾来收拾去,北宋,南宋的最后还是狗带领盒饭。

 2 ) 还可以

最后老了不应该还是儿女情长,太出戏了 ,明明想的还是收复河山杀贼。

武打算比较好看的了,武术指导好评。

战争场面看着还是打群架没阵型,但是国产片中算是矮子里拔的高个了,投石车好评。

好久没看到南宋题材的电影了。

最后大战应该是偷营吧,不是正面大白天硬抗。

最后斩将太夸张了。

给个四星鼓励一下。

 3 ) 及格!

总体来说,及格。

给四星是因为和前几年的那些大制作和近几年乱七八糟的流量电影来比,应该给个鼓励!

一直看好谢苗,期待他的后续发力😜字数不够据说发布不了……瑕疵还是有不少,比如刚开始那一段被刺穿肩膀,之后立马就又好了…中间很多桥接都是一笔带过一个镜头飘过(当然剧情还算连贯,也算消除尿点——但是又不上映也无所谓尿点😂)

 4 ) 耿直的啵唉

真的是厉害,之前对豆瓣app略有耳闻,这部电影你们怎么看,剧情垃圾?

特效垃圾?

演员没名气?

还是拍的太垃圾?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不是改成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不同素质?

就知识文化来说,拍的真实电影敢播吗?

拍的太差你们能看吗?

肯定不能啊!

又是挑口味又是吃完骂街,真的是厉害啊!

这部电影哪里差了,或者说拍摄这种电影需要多大的勇气来面对天朝的人,能认真看完整部电影还需要说什么?

我没资格说,这部电影拍的很用心,演员用心,道具用心,剧情很好,历史真实度,这个你看书吧,真实来拍你肯定看不了,对于这部电影,我肯定不会安慰自己说: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而会说:看完很舒坦,很感慨。

就一点遗憾,是在爱奇艺看的!

这部电影在电影院看肯定很棒!

 5 ) 除了题材不讨喜 其他 都可以打 7.5分. 简单形容就是叫好不叫座 . 制片人 用5毛钱 拍出了7毛钱的片子 但只有靠长线 才能收回成本

除了题材不讨喜 其他 都可以打 7.5分. 简单形容就是叫好不叫座 . 制片人 用5毛钱 拍出了7毛钱的片子 但只有靠长线 才能收回成本.除了题材不讨喜 其他 都可以打 7.5分. 简单形容就是叫好不叫座 . 制片人 用5毛钱 拍出了7毛钱的片子 但只有靠长线 才能收回成本除了题材不讨喜 其他 都可以打 7.5分. 简单形容就是叫好不叫座 . 制片人 用5毛钱 拍出了7毛钱的片子 但只有靠长线 才能收回成本

 6 ) 轻度剧透,有不满,但也值得一看

看了头10分钟,我想打8分,觉得豆瓣的6.3不公平,那么好的服饰,演员,打斗,即使是不咋地的南笙,也满脸污垢,握弓的手纹丝不动,比那群明明艰苦战斗却满脸美白,头发八级大风吃不动的男女鲜肉好多了。

但一切到了小黑死的那一刻开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演员烂烂一个,编剧烂烂一窝。

这是什么脑残编剧一定要搞一出逼死小黑的剧情?

本来为了显得主角铁血无情?

但结果每个军人吐主角口水,哪有一个军队都无法掌控的人会冒天下大不为杀一个有功军士。

而且,即使我这样的普通人都觉得小黑并没有错什么,又没杀金人百姓,也就杀了那么多羊中的一只,这样还不行?

打什么金人?

投降了一起做老百姓好了,这是国战,种族战争啊,搞什么煽情?

在没有掌控军队的情况下为了敌人百姓的一只羊去杀一个深受主将,军士们喜爱的小黑,这是什么脑残编剧能想出来的剧情?

还有和尚,突兀出现,突兀结束?

和尚,你打哪来?

又打哪去?

你为何而来?

又为何而去?

还不如删了这一段。

111分钟的电影变成100分钟也不错啊,以前的港片也就90分钟。

对了,安国兄。

果不其然的套路变成了叛徒。

我觉得他这么一个和主角团队戏剧冲突的人,要是最后战死在榔头前面,或者和榔头一起大笑赴死,怒骂泯恩仇会更有张力。

那个突兀的和尚,安排成大凶手,杀大帅,辛弃疾带人冲杀敌阵,安国榔头赴死,这个应该会好一些吧。

最后和小黑子说一句,人间不值得!

虽然吐槽那么多,但也是不可多得的网剧了,值得一看。

就为了开头的那满脸污垢!

当然,还有部网剧灵魂摆渡黄泉也不错哦!

不支持你行你去编的言论。。。

 7 ) 《辛弃疾1162》:在武侠与历史之间,也在娱乐与严肃之间

《辛弃疾1162》:在武侠与历史之间,也在娱乐与严肃之间 文 和运超 《辛弃疾1162》是2020年初上线的一部古装动作新片,在反映历史人物故事的国产电影中,让人眼前一亮。

倒不是过分夸耀这部影片有多么出类拔萃,而的确出于当前实在罕见,值得推荐和点赞。

客观上这部片也不是凭空出现,背后张哲、谢苗、李柔、南笙等编导演团队,已经一路从《大汉十三将》等系列影片走来,算是在古装网大方面积累下一定口碑。

这一次的《辛弃疾1162》算是继承过去的种种优点,把古装历史动作类的影片继续打磨出些许品质。

一、优点:武侠外衣下的一点反思 虽然《辛弃疾1162》包装出娱乐化的形象,但首要优点还是故事内容贴近史实。

围绕辛弃疾在1162年参与义军反金,试图为宋朝收复北方,在完颜亮南征时,后方趁机举事。

结果遭到奸细,义军首领耿京遇害,辛弃疾率义军铲除叛徒,最后孤身投宋。

次要从塑造人物而言,辛弃疾的生平事迹足以体现他有勇有谋。

谢苗作为一个功夫演员,重点表现出辛弃疾有军事行动的长处,对谋划山东境内数城的收复,对拖延金军南下的战略呈现。

且不说是否合乎当时打败完颜亮大军的可能性,但对辛弃疾的能力塑造来说,的确是比较突出。

尽管从观众角度来看充满理想化,但考虑当时辛弃疾就二十出头,这也算得上贴近实际的演绎,谢苗完成的不算差,但也并非多么出众。

回想谢苗当年跟着李连杰演戏,顺便蹭红的一代功夫童星,当他长大混迹影视圈也算多年,能让人记住的形象实在不多。

谢苗塑造辛弃疾的问题就是,虽然凭借一身武功底子,他演出了辛弃疾的一种武勇气质,但毕竟和大多数人心目中文武双全,更主要还是充满文人形象距离有点远。

毕竟辛弃疾哪怕当时十几二十岁,已经具有出众的文学修养,并且和党怀英齐名。

影片中虽然偶尔会穿插点缀辛弃疾的词表明他是有才华的,可从头到尾,谢苗演的辛弃疾并没有多少涉及辛弃疾流露对“文”的热爱和交流,哪怕开头结尾的老年形象也只是一种苍白的叙话。

换句话说,假如不是谢苗的这个角色叫辛弃疾,观众丝毫不可能把这样一个人和辛弃疾联系到一起,还以为是另外一个江湖豪杰喜欢品味辛弃疾的诗词而已。

可能还是出于辛弃疾历来评价充满“豪放”气质,加上他的确具有武人底子,谢苗的塑造就偏重参与义军的英雄气概,顾不上对文学方面的演绎。

实际辛弃疾始终是一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他的豪气都深深透着一种英雄末路的无限孤独。

因为,辛弃疾的起事失败已经说明他的心怀大宋在北方是缺少知音的,前往南宋以后,一生牢牢打上“招抚归顺”的烙印。

上书北伐,无人响应,被放逐地方,假如辛弃疾要是作为一个武将,恐怕结局和岳飞相差无几了。

至于额外添加的女主角霜花,南笙的表演也是比较到位,并没有过分渲染儿女情长,但也把女主角的情感和形象能够让人记住。

为了烘托主人公辛弃疾文采风流,虚构当时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红颜知己也说得过去,好比宋代民间流传的穆桂英、梁红玉等女人都是英姿飒爽、有情有义的形象。

虽然片中偶尔渲染霜花其实更向往与辛弃疾远离不断地打打杀杀,希望有安定的二人世界,但霜花毕竟没有拖后腿,最后为保护辛弃疾而死的一幕也轰轰烈烈。

在主要人物之外,笔者真正觉得影片非常难得的优点其实是表现了辛弃疾与耿京等义军的分歧。

当时北方民众究竟对金人是一种什么态度?

生活在金人势力范围的今天河北、河南、山东各地百姓,对于从契丹辽代到女真金代,有多少可以像辛弃疾那么充满强烈的宋金之分的观点?

这对一部主打动作娱乐戏的古装片,能够进行这种思考非常不容易。

这就是辛弃疾希望去联系临安宋皇的时候,他已经和耿京等义军有了比较明显的隔膜。

耿京等多数人虽然也不满金人的欺负,但不代表就一定希望投诚远在江南的宋皇。

耿京等人只是为了相对安定的好日子,辛弃疾还指出他们是想称王称霸,这是非常微妙的立场问题。

之所以北方会有一些义军,归根结底不是这些百姓怀念宋朝,为了所谓民族大义。

而是完颜亮为了南征,到处征集民夫打造战船,军械、铠甲等,搞得许多百姓活不下去,这才揭竿而起,凑巧给辛弃疾这种有心怀大宋想法的人一个机会。

更巧妙的是,辛弃疾一厢情愿联系南宋,当时朝廷就对接纳辛弃疾意见不统一,实际已经为南下以后,辛弃疾一生无所事事的命运做了铺垫。

辛弃疾这一类著名历史人物的基本事实,多数观众都心知肚明,如何在银幕上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除了需要情节场景入戏好看,一一传递到位,甚至需要对命运事件超出一般理解,引发观众更多思考,才是体现电影艺术魅力的地方,而不是停留在历史人物事迹介绍的肤浅层面。

总的来说,《辛弃疾1162》的立意和角度都很不错,倾向娱乐化的设计也不算错,可惜过于武侠风格的场面反而有点拉低格调。

毕竟看过影片的观众都能体会,故事还是相对严肃和沉重,实际是走历史正剧的路子。

要说一部电影不是为了宣传历史,不用计较对历史还原,显然并非这部影片的初衷。

反过来还可以看出,但凡认可该片的观众,十之八九都是肯定电影尊重辛弃疾的事迹,恰恰遗憾的地方就是比较粗糙,毕竟以不到2000万的投入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难得。

二、遗憾:虽有一些反思,但不一定站得住脚 关于电影对编织辛弃疾的遗憾,该片总体倾向于辛弃疾符合史实一面的呈现,实际不少地方又不够尊重历史。

最大问题并不在那种武侠风的夸张,要害在于一般人可能不会注意,当时北方百姓的态度立场,他们真是出于投宋抗金而反完颜亮吗?

这一义军的动机才严重脱离事实,看起来好像和人物塑造无关,其实这一点对辛弃疾形象也是大大削弱的。

正如电影名字,完颜亮南征是1162年,距离靖康耻辱开封城破已经30多年。

片中辛弃疾多次提到当年汴京繁华云云,燕京、大名、大同、长安、洛阳……除了开封算在恢复(辛弃疾祖父辛赞就是金朝任命的开封知府),其他大城市都很繁华(燕京在金熙宗、完颜亮时已经算都城)。

汉人当真都活不下去吗?

为什么耿京等人起事?

本来电影已经多少发现问题,由于主角一心投宋的正义光环,并没有更多挖掘,连耿京遇害完全没有演出来。

实际耿京等人起事和金宋矛盾没有关系。

完颜亮因为备战,破坏山东河北一些百姓的正常生活。

山东地区如益都府(今青州市)是制造军械的重点地方,由于赶工,很多质量不合格,下令焚毁,造成百姓不满。

包括征集输送马匹,河北、山东也是重点地段,可见《金史》和《三朝北盟会编》有关章节。

由于电影主要以武侠风、娱乐化为特点,编导主创貌似就简单粗暴划分正派与反派。

金朝人物形象很流于表面,尤其以某王爷完颜拔速和郡主女儿围剿义军。

对于原本走正剧路线塑造的主人公辛弃疾,如何抉择北方和南方?

如何分别对待金人和更多留在北方的汉人,其实故事绝非拉起一支队伍,大家攻城略地,不行就浩浩荡荡南下那么简单。

这一类立足真实历史的故事要好看,辛弃疾的正面与金人的反面需要同等分量,难度正在于大多数编导对辽金夏以及蒙古方面缺乏深入了解,这些人物的历史面貌很不好把握。

进入不了历史层面,很难有深度、有震撼力。

今天电影呈现貌似作为金人就是坏蛋,是汉人的敌人,自然影响影片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这也根本不合乎今天要求对历史上内部矛盾的呈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根本并非如此。

电影中那个什么王爷完颜拔速根本就立不住。

完颜亮时期,完颜家族的贵族已经不太被重视,作为金朝皇帝的完颜亮到底对汉人乃至其他部族的待遇,编导主创根本没有考证过当时的背景,即使尊重了辛弃疾的生平,但这个辛弃疾和历史环境几乎是脱节的,整个形象也就感觉立不住了。

完颜亮重用完颜家族将领不多,至少南征动用的几路大军全不是完颜姓氏挂帅,像徒单贞、刘萼、徐文、耶律元宜、李惟忠、萧阿窊等,女真、汉人、契丹人、奚人都有,偏偏就没有完颜姓氏。

作为中都燕京附近,倒有完颜蒲查等将领在,留任中都路行军兵马判官,级别也不算高,但确实专门对付地方盗贼,古时候的盗贼自然包括不忠的定义。

更多完颜贵胄子弟全在接近边塞的地方,如完颜鹤寿号称宗室,是管理牛羊马匹的群牧使,一度被准备起事的契丹人游说,不愿参与一家被杀。

其他边塞地区的群牧使有完颜术里骨、完颜速没葛,完颜辞不失等,同时表明起事的并不只是耿京、辛弃疾等汉人,这些义军和所谓投宋、复辽等家国情怀没有多少关系。

史书描绘完颜亮好像是一个很反面的形象,金朝太祖太宗子嗣被除掉七七八八,能征惯战的大量凋零。

要说全部被消灭并不客观,被重用的确实寥寥无几。

如夺位时他拉拢的完颜秉德是粘罕孙子,也是朝中丞相,并非乃祖一样的骁勇将帅。

即便是地位很高,可他们一家是旁支贵胄,并非完颜阿骨打家族的子嗣。

因此,电影用一个完颜拔速代表金人贵族王爷对北方汉人的压迫,当看戏可以接受,但不合完颜亮时期的事实,其实对辛弃疾和耿京义军的兴灭,比较流于表面。

历来认为完颜亮性格严酷暴虐,恰恰他的暴虐并不是对汉人,反而是对女真,尤其贵胄。

理由很简单,因为完颜亮得位不正。

他是庶出父亲宗干所生的庶出儿子,由于女真的日益汉化,完颜亮用不正当手段当皇帝自然引起家族子弟不服,所以完颜亮大开杀戒,有了暴虐名声,加上还存在掠夺他人妻女的不光彩行为。

附带的现象就是,完颜亮在位期间压制完颜同族,大量提拔其他部族人才,像渤海靺鞨人、契丹人、奚人、自然包括有汉人,甚至完颜亮的汉化也是世所闻名。

要论诗词豪放,恐怕也不亚于辛弃疾。

两人的豪放往往都属于脱口而出,带有口语色彩,甚至辛弃疾的豪放渊源可以认为与他来自北方有很大关系。

即便不提完颜亮对汉人文化的吸收。

前期金军南下占据中原时,启用汉人已经非常普遍,像主帅完颜粘罕重用高庆裔(渤海名门高氏),更著名的是与宋人从东面打到西面的完颜兀术,也非常重视汉人,像身边的赵元尤为看重,一直是心腹。

另外还提拔韩企先、蔡松年、曹望之、许霖,都是北方各地留存的汉人才子,像蔡松年是当年宋金联合灭辽,短暂收回燕京时派守燕山府(就是今天的北京)的蔡靖之子,也是诗词书法高手。

之所以会如此,因为金朝也在宣扬中华正统,从金熙宗引入中原制度到完颜亮以中原为重心,提倡融合,试图统一南北,再到世宗安抚稳定,带出“小尧舜”的名声,实际都表明金朝对中华名义的争取和巩固。

所以像与辛弃疾在北方齐名的党怀英,两人当过名士刘瞻的学生。

党怀英比辛弃疾大几岁,同样是北宋世家子弟(祖上党进是宋朝开国勋贵),党怀英就没有那么头脑发热,他就积极参加完颜亮提倡的科举。

要说党怀英的态度,可能与党氏家族不算汉人有关,党怀英一家来自河东朔州,属于边塞,推断是党项族的可能性很大。

宋辽金时期虽然互相对立,但各方对外族人才都比较宽容。

宋朝对正统传承更为看重,境内外族也不少,如赫赫有名的杨家将,杨继业在北汉扬名立万,来自西北麟州(今陕西省神木县),娶佘太君,严格说姓折,正是河东党项姓氏,可见北宋时期的史料《宋朝事实类苑》说明。

传说的杨门女将穆桂英,同样是党项姓氏。

麟州汉人杨氏和党项联姻一直有深厚渊源,可见汤开建先生的研究。

也包括北宋著名的米信、米芾家族。

只不过这些家族入中原多年,都已经非常汉化,所以党怀英、米芾这些和汉族文人已经没什么区别。

因为历史上有专门所谓“遗民”文化心理,宋末和明末是两大热门阶段。

如党怀英、蔡松年,乃至熙宗年间被害的宇文虚中,这些人在金朝为官,对宋朝有怀念是客观事实,未必一定要表现出反对金朝的行动。

包括辛弃疾崇敬的祖父辛赞,既在伪齐当官,也在金朝当官,不过是心里的一种情结而已。

电影中辛弃疾对伙伴说开封怎样怎样,都出于辛赞亲眼所见,只不过辛赞时代的开封,距离靖康时期较近,那种怀念宋朝的情结的确更加显著。

客观来说,辛弃疾对辛赞当年心向宋朝种种描绘,很多是出于后来身在南宋,为了彰显一份忠义进行追忆,为了鼓舞激励南宋的文人士大夫,难免还有一些渲染和美化。

多年来受文艺作品影响,尤其流行的港台武侠小说和影视,容易被好看的戏剧冲突把艺术真实概念化。

反映宋金这个背景最著名当属梁羽生的《狂侠天骄魔女》 ,辛弃疾、耿京乃至南方的虞允文都出现,对汉人、女真、契丹各方矛盾都有体现。

梁羽生比金庸相对传统,也在武林天骄檀羽冲这个金人角度开始有动摇。

到晚期再单独写《武林天骄》,心里更为纠结,已经发现对金宋矛盾和汉人女真的矛盾不能简单对立,一般文艺作品想要挖掘诠释,深化好主题,实在太难。

即便金庸比梁羽生更进步,后期的《天龙八部》对萧峰的境界塑造历来广受称赞。

放在历史背景下,实际萧峰的定位也不太成立。

因为我们思考萧峰的出身是否平等种种,他的英雄气概所谓超越宋辽界限,这种设定根本就立足在汉人的夷夏心理。

萧峰的身份纠结完全来自他是汉人抚养长大,更错位的是,金庸设定北方的丐帮一定是暗中反对契丹,站在宋人立场。

当时的江湖草莽到底会不会像小说那样抱有宋辽观念,在历史情境下实在都成问题。

像《射雕》《神雕》设定全真派,金庸很清楚历史上王重阳、丘处机、王处一等人根本不反对金朝,他们很受推崇,甚至可以说全真派是积极迎合金朝统治。

假如不是如此,当时派别林立,全真教不会在金末元初短短几十年就成为北方最大宗派。

尤其王处一在金朝的影响和功劳比丘处机大得多,《射雕》写王处一出没北方燕京遇到郭靖。

金庸明明知道真实背景与小说完全相反,假如“尊重”一点历史,杨康在金人王府做小王爷,王处一和丘处机不晓得该多么兴奋激动吧,因为身为出家道人,他们对族别身份从来没太多执念。

再如金朝后期势力更大的义军红袄军和首领杨妙真李全夫妇。

他们是典型的江湖豪杰,两人都以枪法闻名。

蒙古木华黎开始灭金,先收买李全、杨妙真对付金军,红袄军占据青州益都,南下进发淮南的楚州。

南宋发现他们势力渐大,拉拢李全、杨妙真定下协议帮助收复淮南山东。

由于宋军相距遥远,实际李全是希望得南宋提供粮饷。

宋军痛恨李全拿了钱不办事,还试图进犯泰州,反而是宋军消灭这个汉人的义军首领。

所以《辛弃疾1162》最大问题是,辛弃疾和耿京这批义军代表的江湖草莽并不一样,大量当时义军只是看重生活质量,稍有机会就为了占据山头,称王称霸。

像辛弃疾那样有忠于宋朝观念的人十分罕见,也因此才显得辛弃疾的光芒闪耀,被后世广为传颂。

辛弃疾参加义军最终失败是被金军扑灭,但金军就代表女真也并非准确。

严格说,山东、河南各州府以及徐州等地,多数是过去伪齐地盘,十之八九全是汉人做官员,军中也以汉人居多,大多数民众的立场原本就是比较灰色的。

所以,本来像《辛弃疾1162》的故事并不大涉及今天影视剧担忧的汉人、女真产生冲突的问题。

辛弃疾这一人物的震撼,归根结底是一场扑空,去了南宋居然变得无所作为,所以辛弃疾的豪情只能化为词句,充满悲凉之气。

但更深一层的反思是,辛弃疾不被南宋重视的悲剧也不能说是“必然”。

比辛弃疾稍早,作为武将前来投靠的还有其他人,如西北军出身的李显忠,比辛弃疾年长一辈,和辛弃疾祖父辛赞一样,曾在金人册立的伪齐效力。

然后从川陕领几十心腹出走,从西夏境内投奔宋朝,一路招兵买马,最后带两三万人投宋,视为忠勇无双。

就在完颜亮南征时候,李显忠是江淮地区宋军将领之一。

采石矶大战后,张浚、虞允文建议宋孝宗趁机谋划北伐,李显忠也在淮南为主将,一度进攻包围灵璧城,但宋军其他部将为了抢功制造不和,导致北伐败绩。

可李显忠的事迹表明,南宋也不完全因为从北方来投就一定搁置不用,甚至李显忠还是带兵力来投的武将,南宋对武将的猜忌可以算天下闻名,李显忠从宋高宗赵构到宋孝宗赵昚一直战斗在江淮前线。

总的来说,任何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其命运轨迹都是相当复杂的。

所以像辛弃疾的故事绝不是单纯金宋冲突、南宋故意压制有才华的人,这种诠释看似演绎历史,只能对辛弃疾这等人物过于儿戏。

尤其以汉人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不都被诠释充满包容性、接纳性,正因为此才至今都被认为是一种优点和开明吗?

为什么每每一到多民族背景的历史故事,往往千篇一律喜欢背道而驰 ?

假如历史进程都像影视剧描绘这样的简单粗暴,中华历史的悠久和博大只怕真相完全会是另外一副脸孔了。

2020年2月

 8 )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最喜欢的古人就是辛弃疾,从初中开始学辛弃疾的词,读了一些他的生平,被他的传奇经历深深折服。

五十轻骑奇袭数万金军大营,还成功生擒叛徒张安国,如果不是有史书为证,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这是“抗日神剧”式的狗血剧情了,这就是辛弃疾,一个真真正正的大英雄。

一直幻想能有人把他传奇的经历拍成影视作品,很可惜的是这位大词人传奇的经历现在很少有人了解,也就很少有创作者想碰触这个题材。

很开心有幸看到了这个电影,整体来说算是比较还原辛弃疾高光的这一段时光了,看得让人热血沸腾,对于一个网剧来说算是很不容易了。

看完之后不禁又从书架最底层翻出了《辛弃疾集》,买了快5年的书,页脚已经有些发黄。

翻到那首《鹧鸪天》,正是辛弃疾回忆自己率领山东义军抗金的这段经历。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正是辛弃疾对自己曾经率众抗金壮举的写照。

辛弃疾自嘲是“戏作”,此时已是庆元六年,距当年率众抗金已过了三十多年了,“追往昔,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可惜的是,自从归宋后总是不得重用,壮志难酬。

江南士人只想偏安一隅,朝廷主和派占据主流,空有一腔热血,也抵不住岁月的侵蚀。

可以想象,这几十年对辛弃疾来说是多么折磨和难熬,活在一个窝囊的时代,真是生不逢时。

英雄暮年,总是有着悲壮、凄凉的色彩,比辛弃疾年长的陆游,电影中也出现了,帮他向皇上呈递了归表,同样是壮志难酬的悲情英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死依然想着北伐。

那个时代,太多太多。

个人再怎么努力,终究难逃脱历史洪流。

最终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所有的良策,什么《美芹十论》《九议》,都沦为了废纸。

比较遗憾的是这部电影最后结局没能逃脱俗套,最后只表现了辛弃疾的勇猛,没能表现出他的谋略,有点有勇无谋的感觉。

史书上称这次生擒叛徒的举动是“奇袭”,肯定是来如电,去如风,五十个人如果不是速战速决不可能全身而退,编剧为了给反派安排“合理”的结局,强行让这次奇袭拖泥带水,最后变成只有辛弃疾一人逃脱敌营,让人感觉更像是一场匹夫之勇的袭击罢了。

实际历史上辛弃疾不但带领五十轻骑全身而退,生擒张安国,还号召了许多耿京旧部反正,最后度过淮河,将叛徒押回了临安。

期待以后有更多的创作者挖掘辛弃疾的题材,让更多人了解辛弃疾,不只是个词人,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9 ) 为了片尾曲

搜索南笙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电影。

从小到大读过不少古诗词,辛弃疾是我颇为喜欢的一位老前辈。

点开看了一下,感觉还可以,基本符合历史事实,一些小改动,也无可厚非。

说到剧中的爱情。

辛弃疾也是男人,也是写出了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文人。

有个绝世佳人也不为过。

不过整部电影,我觉得还是有点点平淡。

剧情不够紧凑,节奏掌握的不算高。

对我来说,全剧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片尾曲署名的那几个字。

作词:辛弃疾

 10 ) 一部合格的武侠片

如果以历史传记的眼光来看,这部片里存在太多不合理甚至玄幻的要素,但是如果把它拉入武侠片的范畴,倒是相当优秀。

细致的形象,流畅的动作,侠胆、柔情,热血的剧情。

在影院看感觉除了个别台词不太打磨,还有演员演技不大行之外,爆米花需求还是很满足。

我笙确实美翻,难得领衔主演,但确实演技不能驾驭这种片子,还是去拍古装言情比较好。

领衔主演南笙死了个弟弟第二天就跟没事发生一样真的太生草了。

《辛弃疾1162》短评

虽然女主很突兀,但是整体还是不错的。本来觉得电影有些夸张,去搜了一下发现居然基本符合史实。辛弃疾真国士!

6分钟前
  • syfms
  • 还行

只能说还凑合吧,一两天之前看的,到现在已经想不起什么出彩的剧情了。

10分钟前
  • 无聊
  • 较差

两星都给辛弃疾。一星给文 一星给武。

12分钟前
  • Anona
  • 较差

“对面十五万人,咱们只有三个人。一人打五万。不是,大哥你要打不过,我和二哥一人多打两万” 大体上就是这样的,剧情有点魔幻色彩。三星给细节和打戏。

14分钟前
  • Changer
  • 还行

群演太垮了

15分钟前
  • 夜航西飞
  • 还行

是个不错的网络电影。虽然故事大体按照史实脉络书写,但确实缺少外部压力,叙事比较散乱,整体显得冗长。

17分钟前
  • 莫黑托的薄荷
  • 推荐

幼安,你说这大宋到底什么模样?大宋,夜市直至三更至,才过五更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一本东京梦华录,一张清明上河图,大宋很美。

22分钟前
  • 云周
  • 推荐

演员表演部分还算合格,但感觉受经费所限,几场交战戏呈现的都很局促,尤其最后与对方主帅过手太儿戏直接就KO了,有点可惜了。

24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总体还可以,但是故事性各方面都很一般,普普通通

26分钟前
  • 岳流蠡
  • 还行

没看电影,因为历史太沉重,但是辛弃疾是我非常喜欢的英雄!

30分钟前
  • unknown-x
  • 力荐

强行树立了张安国的一个对立面,小场面打斗没问题,大场面的背景板都在无趣的跳舞。目测没有历史指导,义军除害那点,下面的人对于官,居然人人唾骂,看不出来对这些秀才,进士的尊重,不如就叫一个人无双 还差不多,服化道基本没有,5000伏击那点,金军,宋军第一阵居然不是放箭,而是上去肉搏,厉害得很 ,以及耿京的塑造,我觉得那种人还是被杀了比较好,反观张安国作为初创员工的待遇。这朝廷不保也罢,顺带补一段历史,后来蒙古人来的时候,前锋军基本都是汉人,为什么,可能大概率是这种不公吧

32分钟前
  • 伍仁
  • 很差

影206:最近拍了不少武打片,除《刺客荣耀·荆轲》拍的还行,这部和其他一样,比较烂

33分钟前
  • Timing
  • 较差

没有流量明星的加持,完全靠演技和扎实的剧本,服化道用心讲究,非常良心的一部好电影!

34分钟前
  • 瑶光
  • 力荐

一贯的谢苗式大电影,一样的色调,一样的剧情,一样的武打,你把人改成二狗子,背景换到南北朝并没区别,这不是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不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辛弃疾,你把整个故事挪到抗日战争期间也成立

35分钟前
  • 条子
  • 较差

舞剑那段好评加一星⭐

36分钟前
  • 你们真的厉害
  • 较差

同期网大,当bgm放。青年辛弃疾的故事值得讲,正剧格调。投军-小胜、面圣、背叛、大战…制作很认真。战斗场面有想象力(发火箭引燃空中油罐),可惜故事太过干巴,口号喊得像是抗日剧,既没有幽默感可以调剂,也没有意料之外的历史细节……但要说是不向市场妥协,又加了个没啥必要的女主角。

41分钟前
  • 阳朱
  • 还行

高中的时候喜欢稼轩词,读过不少他的资料,感觉选角和剧本都和想象的不太相符。影片里的辛是纯武将,完全感觉不到一些文人墨客的气质,活捉张安国是史实但连带着把金人王爷也杀了就过于夸张有点手撕鬼子那个味了,还有开头被长枪刺穿胸口却一点事没有,都是不合理的。个人感觉稼轩的气质应该是接近班超张灵甫,和传统武将还是不一样的

43分钟前
  • 或阿呆
  • 较差

醉里挑灯看剑 文武双全,精忠报国,辛弃疾。

48分钟前
  • 漫之友G
  • 还行

谢苗还是继续网大,什么时候拍个院线啊,动作戏还是可以,南笙的脸有点肿,又是跟以前一样的女主挂掉的结局。。。

52分钟前
  • falsecarefree
  • 还行

舞刀二十秒精彩,空中拦截引爆,笑。余下乏善可陈

53分钟前
  • Rey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