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部电影 十分喜欢 名字叫守日人 连同上周末看的守夜人 正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片子的拍摄手法很有趣 保持着前苏联人一贯的诙谐 而电影的主题明明又是那么的沉重:一次错误的决定扭曲了他的人生 也把他周围的人和他所处的世界牵扯进去 他内心的痛苦随着第一部结尾处的那声揪心的嘶吼而爆发 第二部里被思念折磨着的他睁着迷离的双眼拖着醉步生活在人群之中 行使着守夜人的天职 ‘我的儿子去当了守日人 而我的女朋友是位比我天赋更高的魔法师 有比这些更糟的吗’他能笑着和别人开玩笑 可又有谁知晓他内心的痛苦呢影片最后那段随着他回首而响起的钢琴曲 是段明快轻松的曲调 看着小雨中开心跳跃着的他 我笑了 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在阴郁了2个小时后故事以这种方式结尾 应该是最好的一种吧科幻 悬疑 惊悚 动作 喜剧 这部电影都有 非常不错
摄影出色,故事精彩,演员漂亮,棒。
但是两个小时的片子基本上都是快节奏,摇滚乐,靓丽色彩的狂轰滥炸,看下来头就很有那么一点疼。
有张没有驰。
先看我写的上一篇写的《守夜人》影片简析,再看这一篇会弄清这个系列电影到底在干嘛。
《守日人》讲的是安东的儿子叶戈尔选择了黑暗,于是父子俩反目成仇,将要引起世界的毁灭。
而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一个与叶戈尔实力相当的守夜人,那就是女主斯薇塔,也是安东的爱人兼搭档。
由于俄国人跟美国人的审美不大一样,所以女主角也都有种虎里虎气的感觉, 但安东爱的就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不得不说,老牛吃嫩草,安东还是占着便宜了。
审判之桥一战,建立了长达千年的平衡,但随着他者叶戈尔的倒戈,黑暗和光明之间的关系更加剑拔弩张。
相传只有找到能改变一切的“命运粉笔”,才能让处于劣势光明军团扭转乾坤,但根据古书记载,粉笔最后落入蒙古领袖铁木尔手中,并至今下落不明。
在老大格谢尔那里,安东得知了粉笔的事情,于是深感后悔的他为了挽回儿子叶戈尔,便想要利用粉笔的力量。
在这个故事里,有几个都想要用粉笔改命的人,而我十分欣赏的扎夫隆,最后拿到了粉笔,但却没有使用粉笔的力量。
所以说真正牛逼的人,根本没时间后悔,他们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笃定不已,并且认为即便失败了,也是自己的问题,绝对不会逆天改命。
反正在争夺之后,安东终于拿到了粉笔,而在老大格谢尔的帮助下,他终于回到了当初那个做出选择的女巫公寓。
毫不犹豫地写下原本应该说出口的“不”字,安东的时间也突然倒回了1992年,而那时的他拒绝了女巫的建议,并以人类的身份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由于女巫没有违规,所以原本监视她的谢蒙等人也避免了一场打斗,而在命运女神的安排下,年轻的安东遇到了同样懵懂的斯维塔。
在格谢尔和扎夫隆的旁观下,安东还是感知出了他和斯维塔的渊源,于是原本会发生的世界末日彻底消失,而两个领袖也再次达成了共识。
比起第一部的略显俗套,第二部显得就有些气势磅礴,尤其是里面守夜人驱车赶往宴会的追车戏,带着一股子俄国人特有的彪悍,看得人只感觉畅快淋漓。
在这部电影里,还有另一对可歌可泣的恋人,那就是被扎夫隆紧紧绑在身边的妻子阿丽丝,以及被她爱上的小鲜肉克斯特亚 。
面对扎夫隆这样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克斯特亚竟毫不畏惧地以命相搏,虽然最终他含恨死去,但那种血气方刚的表现依旧让我深受震撼。
总而言之,如果看这部电影,必须两部电影都看,不然整个故事就非常不完整,看得也会云里雾里,作为21世纪初的俄国电影,这部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故事内容还是非常有创意的,真诚地推荐给大家。
《守日人》中文字幕版预告片
看完这部电影,有两个发现:一是俄罗斯人如果玩起轻佻来,比美国人还不知要炫上几百倍;二是有些文娱消费品并非完全务虚,其中的一些隐喻还是非常有实用性和借鉴价值的。
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手风琴音质般的佻达流丽,从始至终镜头都在快速切换,画面性格极为华丽张扬,魔幻感十足,背景的手风琴(记得好像通篇伴着手风琴)的旋律也与之配合默契。
在看电影的同时可以令人想起“骇客帝国”系列的某些手法。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安东去光明实验室为儿子偷帽子时那个看守员的表现。
让我着实重新认识了一下俄罗斯的民族性格。
以前我所了解的,是田园牧歌的民谣中的俄罗斯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人笔下的俄罗斯。
那是一片清浅银灰色调的大地,清新、静穆、优雅、忧郁。
这是一部有关末日世界的电影,但其实要表现的不过是再平凡不过的要从泥土中长出花来的现实生活吧。
可以说编剧以及导演都是分外机智的顽童,但骨子里还是有成年人的那份心中装进了责任的庄重感,因此在娱乐大众眼球的同时,还没忘了通过一些隐喻来向我们表达另外想说的东西。
片中的黑暗成员用针管袭击人类,然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吸取被害者的生命力,而被害者只要因疼痛倒地,生命力便会在几分钟内被榨取尽净,面目瞬间苍老。
但只要你保持镇定,站着不倒,那加害者就无法得逞,你就有打败他的可能。
其实这是在影射我们在生命中所遇到的伤害吧。
不失为一种体贴的警醒。
另外,这部电影除了让我想到《黑客帝国》,还让我想到了一部小说,同样是俄罗斯人的作品,《大师与玛格丽特》。
毁灭城市的方式 没想到儿子的那个玩具是毁灭城市的时候并不是魔幻的什么大洪水啊、或者什么一接触就死亡的气体、光之类的,而是物理性的破坏。
站在宾馆的走廊中,那种感觉就像处于战争现场,不断打进来的是现代战争时候的炮弹,在墙壁下留下密集的弹孔透进光来,让还活着的随时惧怕新一轮的进攻。
这样的设定是很奇怪的,可以感觉到那种对战争的暗喻与感受。
而且对既定法律的遵守也是很有意思的。
本来是光明头目与黑暗头目制定的法律,他们自身却似乎非常紧张会触犯它,而且片中还出现了 力量超强的大法师 这种审判者的角色。
黑暗力量比如吸血鬼吸人血也要执照。
我个人隐约感觉这是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宪政制度的映射与看法。
一旦制定了游戏规则,就必须遵守,否则就有超越性的力量让你付出代价。
力量超强的大法师既可以看作国家的长老力量,也可以看作社会中独立于党派的政治与军事力量。
那吸血鬼父子的情节真的是令人唏嘘。
小人物在乱世的生存,父爱的深沉伟大,人性对命运的抗争、屈服与纵容...... 目前的两部影片都对正与邪的界限进行了模糊判定,没有单一的英雄甚至也没有单一的十恶不赦大坏人,似乎在体现人性本身的挣扎。
正如同守夜人中儿子对父亲的挽留表达的含义:你所谓坚持的正义,以及正义一方的所作所为,又与邪恶有什么分别,况且你们还更加虚伪。
黑暗头目在宾馆房间对叶戈尔所说:黑暗能隐藏缺陷,人人都有缺陷,黑暗我们为所欲为。
让我们成为自己。
它给予我们爱。
听完这句话,叶戈尔把命运之笔拿了出来,递向扎乌龙。
《守日人》是让我最着迷的电影,不过却是二见钟情。
第一次看完感觉云里雾里,只把主干情节看懂了个大概(看过《守夜人》,剧情还接得上),只觉得有几个特效场面做得很有感觉,其他的就渐渐全忘了。
直到差不多一年以后,不知哪根神经冲动,突然想起这部片子,就记着里面的那几个场面很有味道。
于是下载播放,然后就傻了,认认真真再看一遍,看完,大吼一声:真是绝了。
看评论,毁誉参半。
其实正常,这部片子确实很难一次看明白。
一个原因,它是一部魔幻电影,而且还是续集。
影片没有对这个魔幻世界的设定进行交代(其实第一部《守夜人》也是语焉不详),剧情又紧承上部,没看过《守夜人》的话难免摸不着头脑。
先说说“守夜人”的世界吧,设定得挺有意思。
在人群中生活着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人(原著小说中称其为“他者”,中文字幕多译为“异类”),能够读心下咒、变形吸血、预测未来,五花八门。
不过他们跟普通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可以进入一个被称为“黄昏界”的空间中。
黄昏界可说是更深层的真实世界:不妨把世界比喻成一条河,普通人接触和认识到的是最表面一层,而他者可以潜入深处,即所谓的黄昏界,在这里日常世界的许多障碍不复存在(可以穿墙而过),物理规则也有不同(比如时间流动缓慢),法力高强的他者还可以进入更深的第二层黄昏界(《守日人》开始斯维塔追踪叶戈尔就进入了第二层)。
成为一个他者在日常生活中蛮有好处,比如可以租酒店不给钱,坐飞机不买票什么的。
不过也有一个不爽的地方,就是必须得选择一个阵营,光明或者黑暗,所以他者的世界非黑即白,不是战友,便是敌人。
一千年前,光暗双方曾大打出手,结果势均力敌,为免同归于尽,最终光明首领格谢尔与黑暗老大扎乌龙达成停战和约,并且各自成立巡查队,即守夜人和守日人,监督对方。
从此黑暗一方不能随意作恶、残害人类,必须取得守夜人许可,而守夜人也不得无故杀害黑暗成员。
电影主人公安东是一名守夜人,在第一集中帮助一个女孩斯维塔解除了诅咒,却阴差阳错间将自己的儿子叶戈尔推向了黑暗。
与两年后的续集相比,《守夜人》更像是一次对题材的探索,对观众的试探,对后续故事的铺垫。
第一部收获了一个票房口碑双收的美好结果,于是导演在第二部《守日人》中更加大胆,风格凌厉依旧,在剧情表现上却玩了一个平行推进的花样。
《守夜人》的线索简单明了,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安东的故事;《守日人》则设计了两条线索,安东和科斯加,而且每个人物都安排了爱情与亲情两份感情,两条线索交错展开,齐头并进。
我觉得这是导演的一场豪赌:如果观众能够接受,就会得到一种微妙平衡的观影体验;但如果理不清其中头绪就会被彻底打懵,觉得情节混乱不堪。
而且导演处理电影的方式也容易把观众带到迷魂阵里。
电影中场景变化之间几乎没有过渡,画面咔嚓一下切过来,三五秒钟之后这场戏的主要情节已经展开了。
如果影片在这些地方稍作铺垫的话,可能观众还可以理一理上一段的剧情,对下一段建立一点心理预期和准备;但是剪接如此生猛,可能等大脑反应过来,一场戏的主要内容已经过去一半了。
影片的节奏起伏大,转换又快,观众跟不上,就会觉得片子好像很癫狂。
另一个问题是影片中近景特写的镜头超多,这样人物动作稍大镜头就得跟着移动,另一个人物开口说话画面就得切换。
这样做当然有好处,可以把观影的注意力引到人物上来;但是缺点也明显,观众把握不住全景,只觉镜头晃得厉害。
还有一个问题,由于影片中有些地方交代得不够,所以有些情节逻辑不足,观众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怎么来的?
如此一来,片中的人物更显得莫名其妙。
不过如果看过《守夜人》,仔细琢磨一下(有些得参考原著),这些情节还是讲得通的。
下面我说一说电影中不太好理解的几个地方。
1.安东如何落入守日人的圈套?
由于叶戈尔违约害人,遭到安东和斯维塔的追捕,虽然逃脱但丢掉了帽子。
于是扎乌龙责令叶戈尔的老师伽丽娜从守夜人档案室中偷回帽子,伽丽娜无奈只得找安东要他帮忙。
而安定潜入档案室偷走帽子同时,伽丽娜遇害。
安东不能说明案发时他在哪,又是最后和伽丽娜见面的人(科斯加是目击证人),因此嫌疑最大。
第二次被陷害,他是餐厅中最先发现黑暗成员尸体的人,由此坐实嫌疑,这逼得安东只好去寻找粉笔。
2.双方老大怎么有预知事态的能力?
在阿利莎将伽丽娜的死讯告诉扎乌龙时,扎乌龙立即暗示她是安东所为,要她去寻找证据;当阿利莎得到科斯加作证后给扎乌龙打电话,扎乌龙却已经知道目击证人是谁;安东变成女人和斯维塔出去吃饭,第二次遭到陷害,出门就碰到扎乌龙带领的守日人,说明他早已被认出。
同样光明领袖格谢尔知道是谁在非法害人,知道安东凌晨去了哪里。
似乎双方的老大对一切无所不知。
对此,我觉得只能理解为老大的特权了,不过在《守夜人》中对这种预知能力有过展现,安东的同事谢苗开车时预见到发电厂的爆炸,扎乌龙在电子游戏中模拟未发生的决战。
小说中的解释是法力高强的他者可以进入深层的黄昏界,观察其中残留的痕迹以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3.安东交换身体到底有没有意义?
安东和奥丽伽换体是为了躲开守日人,但从后面情节看好像根本没起到作用。
这个问题在小说中交代得比较清楚,斯维塔的家受到魔法保护,在里面是绝对安全的;在电影中则只有格谢尔的一句台词暗示了一下(他说你们是不应该出门的),这里应该算电影不周到的一个地方,加几句台词就能解释清楚。
4.粉笔在哪?
安东一开始认为粉笔在铁木耳的坟墓中,在守夜人档案馆发现坟墓在撒马尔罕,后来在飞往撒马尔罕的飞机上奥丽伽告诉安东她曾打开坟墓,但没有粉笔,由此安东领悟到粉笔是由赵尔保管的。
5.最后的晚会上为何格谢尔会在场?
这个问题在电影中没有交代,不过在小说中有这样一个说法:一方有大行动,另一方会派遣一个观察员到其指挥部监督。
在《守夜人》中有这样的情节:光明一方在解除斯维塔诅咒的行动中,扎乌龙也在场(给了安东一个护身符)。
不过在《守日人》中,扎乌龙拒绝邀请格谢尔,可能因为当时他已经决定撕毁和约。
6.当安东在晚会上打算告诉叶戈尔真相时,被扎乌龙下毒,后来怎样了?
安东后来坐在了一个巫婆桌上(就是《守夜人》开头的那个巫婆),这时巫婆替他解了毒,并提醒安东拿回粉笔。
当时巫婆已经猜到了安东的意图,为了让他能改变历史好让自己免受惩罚而帮助了安东。
7.安东如何知道科斯加的老爹是凶手?
我觉得这是影片中剧情最为薄弱的地方,安东只是看到老爹就猜到他是凶手,没有证据通过套话让老爹露出马脚,过于牵强了。
至于说老爹为何希望推迟科斯加获得吸血许可证的时间呢?
影片里有个细节,科斯加其实并不是天生的吸血鬼,他小时候得了重病,老爹为了让他活下去咬了他,把他变成了吸血鬼。
电影中的吸血鬼似乎很受黑白双方的歧视,于是个个都想变成普通人。
剧透线-虽然《守日人》有它的不足,但绝不是部粗制滥造的作品;如果因为导演演绎影片的方式不合一般商业片的套路就说这是烂片也是不公正的。
任何电影都是一件半成品,需要观众自己去完成。
对于这部电影,付出多一点努力,绝对能收获不同一般的体验。
下面我说一下我看到的《守日人》,事先声明,有剧透,阅前三思。
首先影片的主题和剧情极富寓意、张力十足。
正邪大战是一个连动画片都会用的超级大俗套,爱情和亲情的纠葛更是肥皂剧里乐此不疲的主题。
一般来说,两个大俗套凑在一块只会变成一个更大的俗套。
可是看看它们在《守日人》中仿佛起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一般,耳目一新的大对决,动人心魄的爱与悔,它们共同表达出一个让人深思长叹的主题。
看一看故事最后时间停止前的一刻:情人和儿子同时拉住安东,他们的争夺却要把安东连同脚下的大地一起撕成两半。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爱吗,为何爱会如此致命?
为何安东回到12年前见到共事经年的战友时却选择默默的走开,是不是因为他不愿再进入那个黑白分明,非敌即友的世界。
再看看导演怎么讲故事的。
他把一个个故事剪开,然后把它们交错编织在一起,走钢丝般前进,平衡微妙。
当酒馆中安东与斯维塔互诉衷肠的时候,车里的阿利莎与科斯加同样风光旖旎;当安东以为用粉笔唤回儿子而兴高采烈的时候,相依为命的科斯加父子之间不也一样幸福吗,当这幸福像肥皂泡一样破灭时,两个父亲脸上的痛苦与失落可有不同?
更妙的是两个段落不仅因人物的情感而相互平行,又被同一个线头连接在一块。
安东之所以能与斯维塔在一起是因为受到了陷害,阿利莎本是要为这场陷害寻找证据才遇到了科斯加,而真正的凶手,科斯加的父亲却正躲在黄昏界中准备着下一次的谋杀;让两位父亲从天堂跌入地狱的是同一个人,斯维塔,而她只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爱人。
当我们默默观看这一切的时候,是否会不由自主的思索光明与黑暗到底有何不同,是否有更强大的力量能超越他们之间的对立。
还有一些段落不仅情节上互相补充,情绪上也相互激发,产生奇异的共鸣。
当格谢尔想教给斯维塔一个教训时,他沉静地讲述了一个忧伤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正在告诉安东她曾经犯过的一个错,希望这个错误不再发生。
当斯维塔与叶戈尔面对面对峙时;莫斯科大街上同样有两辆卡车正在决一死战,从此揭开最终大战的序幕,也预示了一个无比惨烈的结局。
当窗外高塔轰然倒地的时候,有个姑娘也决绝的切下了戴上错误钻戒的无名指。
当两位父亲为了寻找自己的儿子来到一起时,却不得不把对方送上死路。
当爱人与儿子站在一起时,世界注定被他们毁灭。
当镜子般的平衡被打破,一切终于碰撞在一起的时候,结局为何要这样悲怆。
我特别着迷于电影最后的十五分钟,喜欢其中时而飞扬,时而低沉,潮水般起落的节奏。
确实,第一次看时简直要被这潮水淹死。
可是静下心来,当你不再为情节困扰,愿意融入到电影当中,让自己的情感成为这潮水一部分的时候……窗外,莫斯科已成一片残垣断壁,凄冷黑暗;屋内,千年前的古战场重又出现,不知大厅中的人们究竟是在跳舞还是在杀戮,狂欢嘈杂。
而我们的安东终于从这一片混乱中逃了出来,他要去找回能改变一切的粉笔,就在走廊的尽头。
转过弯,阿利莎正拿着笔一遍又一遍写着一个人的名字。
刚刚癫狂一下子成为遇到大海的火山岩浆,变成冷冰冰的石头沉入海底。
对一个心头满是悔恨但却无辜的女人还能说什么呢,只有默默的接过粉笔,去修正一切错误。
可是当我们还在刚才的忧伤中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安东突然被两双手拉住,一边是爱人,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光明,一边是黑暗,他们为爱争夺同一个人,为爱让世界毁灭,为爱把自己爱的人杀死,大地裂开口子,一片足以把安东切成两半的玻璃呼啸落下,瞬间生死一线,紧张的神经绷到极限。
突然一道光明闪过,伟大的格谢尔让一切停止,刚刚还在拼命撕扯的两个人变成了两尊雕像,世界一片空明,然后格谢尔淡淡的跟安东道了别。
现在只剩下安东自己了,奔跑在苍凉的废墟中,坚定却又有点茫然。
终于到了,到了犯过错误的地方,到了命运曾永远改变的地方:现在他要在这为12年前的自己留下一道口信,说“不”吧。
雄浑的音乐响起,时间翻回到过去,仿佛只是做了一场神奇而又阴郁的梦,睁开眼睛,窗外阳光明媚。
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动(癫狂)——静(忧伤)——动(紧张)——静(空明)——静(苍凉)——合(大梦醒来),您还不过瘾吗?
最后说一点私人原因:我喜欢电影中的恶作剧,仿佛能看到导演在坏笑。
不是好多人喜欢变吸血鬼吗,你怎么知道吸血鬼不想变成人呢?
当灾难片里冒出个记者给你唧唧歪歪的时候,有没有砸电视的冲动?
电影中大反派最后总要再站起来一次,这次一下站出来俩,这俩人要合伙杀了你,你还没脾气。
摧毁城市需要哥斯拉吗,游乐场里的摩天轮已经张牙舞爪地轧过来了!
世界不缺少怪兽,只是缺少发现怪兽的眼睛。
这部电影的乐趣真是太多了,其实本来还想谈谈特效,掰掰里面的细节。
不过再写下下去实在太长了,以后再说吧。
最后做个广告:我看的字幕是TLF字幕组出的(Metalmania制作),有个别地方不太好理解,我根据一份英文字幕做了些修正,已经上传到射手,希望大家多多下载。
http://shooter.cn/xml/sub/133/133446.xml
每个国家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地理不一样的人文造就了不一样的民族不一样的个性。
欧洲电影美国电影日韩香港大陆台湾都不一样。
电影看多了甚至可以从画面从音乐从表演分辨出来。
《守夜人》在俄罗斯的地位相当于《英雄》在中国的地位一样。
经历了苏联解体后的阵痛 2004年俄罗斯推出了这部根据本国科幻作品改编的三部曲,所以经常被誉为俄罗斯版的《魔戒》,但本片的故事格局要小的多,投资不过400万美金。
这样的投资要达到好莱坞的视觉效果是不可能的。
《魔戒》三部曲投资了三亿美金呢,连《英雄》也有三千万美金。
但《守夜人》和《守日人》也值得表扬了,两部才花820万美金能达到这样的规模殊为不易。
其实我并不太喜欢这种吸血鬼类型的魔幻片,连《哈利波特》这样的魔法世界也提不起兴趣,倒是《魔戒》这样美轮美奂的大阵仗看的很爽。
这两部看到最后我就边逛淘宝边看了,里面的情感拍的很细腻,钱不够哪里做什么大特效啊,静下心来当故事片看看还不错
要我说豆瓣最差劲的一点,就是电影剧情介绍经常是驴唇不对马嘴。
《守日人》是《守夜人》的续集,在原创小说里是厚重的第二部。
一般来说,电影的续集最大的作用就是延伸第一部电影的世界观和塑造的故事,可以完全下定论的说,《守日人》是一部超越了《守夜人》的电影。
不同于第一部电影的简单,续集开始厚重起来。
一些第一部里模模糊糊的设定也开始清晰了,如冥域里的蚊子、光明和黑暗势力之间的似敌非敌的关系。
电影最后男主人公救赎了自己,一切都看似恢复了平静。
也许成为人类才是光明和黑暗势力最想要完成的目标,他们每一个人都太累了。
片中互换身体的段落很有趣,喜欢那个猫头鹰女郎,感觉她要比那个喜欢安东的女人更成熟和富有魅力。
end
安东改变了决定,从巫婆的家里出来,遇到了熊、虎和谢苗,他看见了他们,说明他仍然有他者的潜能,但是他有没有认出他们,从谢苗与熊、虎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不是当年在《守夜人》时的第一次初见,因为他们认得他,那么这到底算是轮回还是平行世界的概念呢?
当安东走在路上,与斯维塔擦肩而过后又回去搭讪,这时用的是双关语——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
进一步模糊了概念,到底是俗套的搭讪方式呢?
还是安东的守夜人记忆驱使他做正确的事呢?
最后安东对着镜头跳着挥手,从镜头上看很难判断他是在调戏斯维塔还是在嘲笑坐在长椅上观察他的光明和黑暗的两位首领。
如果是后者,那还是说明安东成为守夜人这些年的记忆是事实存在着的。
时间:2007年6月13日19点地点:AMC影院事件:《守日人》Day Watch超前首映场首先得声明一下,这个标题完全跟本文内容脱节,纯粹吸引眼球,事实上,我并不打算对剧情-包括“一支粉笔引发的血案”来进行任何分析,也无须再多废话来赞美本片的特技,一句话,你喜欢第一集《守夜人》Night Watch的话,你肯定会喜欢这集;即使你不喜欢第一集,就好象我,你也很有可能会爱上这一集。
今天要讲的只是字幕,没错,是字幕,因为这部片为俄语对白,Fox发行贴了一条英语字幕,也是我看这么多电影以来最cool的一条。
其实2年前也是在AMC看这个系列的第一集《守夜人》Night Watch时,那条英文字幕也已经呈现雏形了,不过因为第一集太不对我胃口,我也懒得讲了。
怎么个酷法呢?
首先,这条字幕非常人体工学:画面黑的时候它白,画面白的时候它黑,一半白一半黑的时候它就一半黑一半白。
当然,这并不是它独有的功能,只是它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看起来非常舒服。
其次,这条字幕非常雍容华丽:在出现Dead等跟死亡、吸血鬼等单词的时候,它就会把这些关键词用红色显示;还有可能最后来上一点动画,单词变成一片鲜血,然后化开,消失……再次,这条字幕非常精灵搞鬼:如果剧情中有人正在敲门,字幕会好像也被敲了几下那样抖动;如果剧情中有人从字幕处走过,字幕会好像被撞了一下,然后又回到原位;如果剧情中有坏蛋作恶,在屏幕中央某处会调皮地蹦出一个小小的Bastard...最后,这条字幕也还非常Geek:当剧情中有个电脑屏幕,然后某人将一段话全选、高亮时,字幕也随之被全选、高亮。
真是创意无限!!!
原帖链接:http://tintin76.blogcn.com/diary,5883468.shtml
時隔7年再看《守夜人》和《守日人》,實在爽快,果然看過JOJO之後再刷感覺大不一樣。儘管可能有的人不大同意,但是《守日人》在我心目中是最好的俄羅斯商業片!
激战的时候还不错,总感觉少了点儿什么
第一部的世界观奇怪混乱,第二部成型了~被亲情爱情撕扯着的叔……叔原来是主角 叔的技能是?正太长大还是正太~女人啊 你就是为爱所困的小天真~开着汽车上高楼,男孩手中摧毁城市的子弹球。同样都是鸟变的,鹦鹉和猫头鹰怎么差这么多?结尾部分可以当做灾难片看,小成本,大制作,蒙太奇,有意思。
是因为没看过原著么。所以觉得乱乱的。不好懂。可能我太笨吧。
不知所云
有没有靠谱的俄语翻译?
我特么的还是不要看魔幻了。
整体依然叙事散碎,也就比《守夜人》好了一点,因为好歹认识人了,部分小细节很可人但是也就那样吧
我都看得打瞌睡了。
看了第一部才看的第二部,没有期待的好,但是如果有第三部还是会看。
首先我已经为了避免浪费时间所以基本只看7分以上电影了,却依然遇到这种让我大骂WTF的电影着实让人很无语。为了这么一部烂片让强迫症的我增加一个<俄罗斯>的标签更是让我无比火大,中二+想象力本是电影的精髓,但是尼玛!拍的如此莫名其妙+配音奇葩+印度式爱情拍摄手法+开挂用力过猛+情节破碎到死=WTF
说实话看一次看不懂。。。不过特技很眩啊,而且很特别
改变不了第一部的老毛病,剧情支离破碎不连贯,其实故事本身很好,但拍出来却差强人意。叶戈尔还是那么帅啊,最不喜欢男主角安东了,太神经质,配的女友也是那么神经质
节奏有点绕,但统篇看下来才感觉到另类的感觉~觉得最后光暗决战可以从顶楼杀上天台,再复制一次桥头大战,这样会更有宿命感~
难得几部俄罗斯片子
要跟1连在一起看
结尾男主角用小皮包给女主角挡雨的镜头不错。。。
莫名其妙,不得不说俄罗斯的电影的真臭。
无聊的片子
我真是没法理解为什么自己还会有这个耐心再去看一遍“守夜人”。抛开同上一步一样仍就混乱的故事本身,既然是要以魔幻为背景那么一部两个小时的大片中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的特效这就已经很说不过去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