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给黑帮打法律掩护的律师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工作压力,虽然是一连环的杀人事件但故事风格戏䖈荒诞,折射出很多牛马们的职场现状。
并且每集半小时,剧情短小紧凑一个又一个正念冥想的时刻,都反应各种负面及消耗情绪产生时,如何帮助自己稳定下来,继续完成任务目标。
蛮好的一部小品剧。
并且用这样比拟的方式让正念这一行为是如何调节身心的,深入的表现出来。
一场大型正念广告。
这也就是我会扣一星的原因,影片完成度,质感都挺不错的,我看的时候其实都能有预感到剧情走向,看点的那种娱乐性被正念这一概念完全吞噬,导致观影的时候很没耐心,当然我是连续一整段时间看的,要是下班路上地铁上观看的话,会是很好的选择。
还有一个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是那个女警紧追不舍的去办案,这个人物在一开始的执着的办事的动机很不明显,在故事一直都是一个很强的干扰主线进行的行动,但每次出现时都显得很牵强,当然最后我们看到是这个女警焦虑之类的,但前面并没有铺垫这个女警执着办案的心理动力,不过要是说一直到结尾才给出答案,未免这个角色也太工具化了,连最后的解释也变得牵强。
总的来说挺耳目一新的题材和结构,还行吧咱就是说
“正念”+“谋杀”?
对这部德国电视剧产生兴趣,大概是因为这个名字太有反差感了。
正念,简单来说,是一种独特的自我调节途径。
它倡导我们用心去觉察当下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呼吸的起伏、身体的细微感觉,还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情绪的微妙变化,都一一纳入我们的感知范围。
并且,在这个觉察的过程中,我们不做任何评判,只是纯粹地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培育出一种深邃而稳定的觉察力。
而谋杀,意味着阴谋、暴力、黑暗。
影片开头便以一场震撼的抛尸场景吸引观众,剧集主角比约恩由德国“梁朝伟”之称的汤姆·希林饰演,他是一位顶尖律师,职场上的精英。
工作繁忙到堪称德国“牛马”的比约恩,一边拿着高薪工作,一边需要为黑帮脱罪。
与此同时,他的家庭生活支离破碎,妻子不满,女儿疏远。
比约恩参加正念练习本想平衡生活,却意外将正念技巧“专注当下、放下执着”应用到杀死黑手党老大德拉甘上。
不过凭借从正念大师那里学来的冷静与智慧应对困境,即使警方追捕、黑帮威胁不断,比约恩却能应对自如。
这才是适合中年人的“爽片”啊,剧集有着夸张的成份,可正念做事真的很有效果!
1 过度思虑的大脑回想一下你心烦意乱的时刻,大脑一边反刍今天某人说过的某句话,一边又在为即将发生的各种事情担忧。
这不怪它,大脑有着一整套的反应模式,帮助我们应付任何潜在的威胁。
再加上快节奏的生活,同时要处理十几件事的压力,我们持续存在于“行动模式”中,停不下来,大脑通过反刍过往,展望未来来试图掌控任何事。
可结果呢?
往往是火上浇油,让本已经身体处于精疲力尽的你,在精神状态上也陷入崩溃。
当行动模式试图来帮忙的时候,它会聚焦于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的差距上,让我们感觉越来越糟糕。
通过不停地评判自己、过度自我聚焦、过度反思自我,思维就像是一团乱麻,行动模式试图将它厘清,却越理越乱。
易怒、自责、敏感、脆弱…长此以往,情绪压力累积,最终将人推入耗竭之地。
2 心的波动为什么越是试图控制,心却越烦躁?
公元前2世纪的瑜伽经典哲学著作《瑜伽经》中提到,人有三德(愚昧、善良、激情),而由于三德不平衡,便会产生“心的波动”。
而心的波动让我我们产生贪欲、憎恨和无知。
就像电影中的律师比约恩,他被乘坐着公司配置的宝马车,住着价值不菲的大别墅,干着帮黑社会脱罪的勾当,过着妻女关系破裂的生活。
他的贪欲、憎恨和无知,让他无法安静下来,无时无刻处于需要回复公司、客户消息的境地中。
他得不到心的安宁,因为在之前的认知中,及时回应各方的消息,是他的职业道德,是他必须达成的思想。
他永远都无法做到安静陪女儿,去构建一个专属于他们的“时光岛”。
而瑜伽中的“修习”和“不执”便是让心消除波动的最核心两个动作。
修习是一种努力,不执是一种态度。
不管是瑜伽还是正念冥想,都和呼吸有关,我们需要“修习”专注呼吸和当下,也需要通过“不执”,允许那些杂念升起和消灭。
通过关注当下的这些念头,我们会慢慢培养自己的觉察力,对于自己的行为模式可以有更多的了解。
看见就能有所改变。
“再长的路也是从一小步开始的,每走一步,都要关注是什么决定了这一步,观察你要做的事情背后的意图,然后冷静、专注地行动。
”比约恩在面对那么多极端事件发生时,他通过专注于当下,稳定自己的心,不为过去后悔,不为将来担忧。
此刻是全部,于是他一次解决一件问题,专注而高效,他在职场上对pua他的三个老白男架在火上烤,甚至将“杀人”这件事也做得云淡风轻,从而走上了家庭幸福、事业开挂之路。
3 你拥有全部选择“我们总是必须做某事的假设是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只有当你将'你不必做你不想做的事'内化于心后,你才能得到自由。
”我们总有选择,可自己却不知道。
比约恩便是学会了选择:在选择“立刻回客户消息”和“陪伴女儿”之间,选择了“陪伴女儿”。
在把“黑手党老大从后备箱放出来”和“陪伴女儿”之间,选择了“陪伴女儿”。
当他明白了有些所谓紧急的事情并没有那么重要之后,当他知道何事才是重要之事之后,他就能做出有效的选择。
看完电影后,我学比约恩,尝试了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小空间:休息岛。
和比约恩一样,我的很多工作处于deadline上,一不看工作app,消息就有上百条。
和比约恩一样,我常常以及时回消息为职业道德,结果把自己精力耗尽。
说出来丢人,即使学习/研究心理好几年,依然逃不了耗竭时刻,后果便是:易怒、暴躁、脆弱、敏感…而我的“休息岛”便是:1、掌控节奏 2、正念+生活毕竟正念冥想是拯救意识层面“心的波动”的利器。
我试着每一个小时才去看那些app的信息,每一个小时集中做处理。
而其他时间专心致志用来做完整的一件事。
而在工作、吃饭、走路时,注意自己的呼吸,觉知自己的身体状态,允许自己的烦躁起来和消失,但一次只做一件事。
真的有用。
被工作撕成碎片的自己,慢慢变回了一个完整的人。
这个完整的人情绪更加稳定,做事效率更高,不再为他人的只言片语而应激。
当不再为烦恼而烦恼,为担忧而担忧,事情依然是那些事,但压力减少了很多。
每一次吸气都是崭新的开始,每一次呼气都是全然的放下。
至此,我才理解这句话:萨奇答南达说:“快乐与不快乐的生活是你自己的创造。
没有其他的人为此负责。
如果记得这一点,你就不会抱怨任何人了。
你是你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坏的敌人。
在当今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中,打工人压力山大。
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应对一切。
今天推荐的这部剧便是如此,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
Netflix上线后迅速霸榜,但在国内却不温不火。
《正念谋杀》Achtsam Morden
男主比约恩,是一名顶级律师。
按理说,他在职业上早已风光无限,收入颇丰,可一切看似光鲜的背后,实际上却充满了压力和痛苦。
比约恩擅长为黑帮分子解决麻烦,办的都是些不堪入目的“脏活儿”:为那些杀人放火、贩毒赌博的黑帮分子洗白、辩护。
正因为这些客户,他才有了如今高额的收入和风光的职业地位,但内心却越来越失望和厌倦。
工作占据了他的所有时间,甚至让他的家庭生活也陷入危机。
妻子对他不满,女儿则把他当成了“隐形爸爸”。
比约恩已经深陷泥潭,但他依然在勉强地维持着自己的“外壳”。
就在这种疲惫不堪、无力改变现状的时候,比约恩的妻子提议他去寻求心理治疗,尝试一种当时正流行的减压疗法——“正念”。
这种方法原本起源于宗教,后被现代医学转化为一种缓解焦虑、抑郁的心理疗法,逐渐走入了大众视野。
比约恩对此并不相信,认为这些东西不过是些鸡汤和空话,但为了家庭,他还是勉强去见了一个正念导师。
初次见面,导师通过让比约恩在门外等了三分钟,精准地戳中了他内心的焦虑。
导师的冷静与自信,以及言辞之间的真知灼见,让比约恩不由自主地开始了正念训练。
慢慢地,他学会了如何让自己从沉重的工作中抽身,学会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
尽管这些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的问题,但至少让他开始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
然而,生活总是给你开玩笑。
正当比约恩准备带着女儿度过一个难得的假期时,黑帮大佬德拉甘打来了电话,要求他立刻处理一个突发的“麻烦”。
原来,德拉甘在一场毒品交易中干掉了一个竞争对手的手下,结果被一群学生在现场目击并录下了视频。
为了避免事态恶化,比约恩只好带着大佬去度假别墅暂时藏匿。
假期变成了应急处理的“战场”,比约恩的焦虑再次爆发。
然而,面对着困境,他用正念技巧冷静地面对,尽量让自己放下所有的恐惧和焦虑。
当德拉甘在车后备箱里大喊大叫时,比约恩决定不去理会,把注意力转向和女儿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最终,德拉甘被闷死在了车后备箱里,比约恩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处理尸体,将其碎尸,丢进湖中。
虽然这看似极端,但比约恩心里却感到一种莫名的解脱:我虽然杀了人,但我却解决了自己的精神困境。
这种逻辑的荒唐与荒诞,正是剧集的魅力所在。
总之,片名为《正念谋杀》,但“正念”这部分,在片中的比例并不大。
它只是男主的心智策略,帮助他在压力中找到线索。
整部剧节奏紧凑,一口气刷完很上瘾。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正念谋杀,标题就有种平静的疯感。
正念的精髓其实很简单:一个人只要专注于自己干的事,不需要管这么做的动机对不对,选择是不是合理,甚至可以无视道德。
暴躁老板在五十几度的后备箱红温等着男主放他出来继续逃跑,男主知道继续帮老板只会毁了他和女儿的度假时光。
于是凭着直觉做决定,只能把老板杀了。
也许大部分人看完全片都觉得男主没错,干掉两个黑道老板逃出生天属于是高智版周处除三害行为(打工人拍手叫好👏 但仔细想想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瞬间让自己想杀了眼前带来麻烦的人。
破烂的原生家庭、背刺你的同事……如果他们不是彻底的大坏人,但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你会把他们塞进碎木机吗?
有时候放弃道德,选择就会简单很多。
就像正念师说的 “不要想着当上帝” 你没有权利和能力理性评估一个人该不该死,受多少惩罚算理所应当,那就顺从直觉,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and永远不要欺人太甚,坚守道德底线的人放弃道德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
小个子律师比约恩·迪梅尔(汤姆·希林饰),是一位帮助黑帮解决麻烦事的人,虽然他因此为家人赚到了优渥的生活,然后这个生活里却没有他。
为了平衡恼人的工作和对幼女及家庭的愧疚,他决定听从妻子的建议参加一个正念培训班,挽救自己的婚姻。
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预料,他不仅杀了人,还意外地成为了黑手党。
在这一路磕磕碰碰的冒险中,比约恩将自己学到的正念技巧应用于犯罪活动,尽管会遭遇紧张和不可救药的危机,他总能保持冷静,重组生活。
他相信,通过深呼吸来实现的正念生活的确可以帮他解决不少问题,只是需要几起谋杀来化解一些困境。
正念谋杀 (2024)8.12024 / 德国 / 喜剧 悬疑 惊悚 犯罪 / 鲍里斯·昆茨 马蒂娜·普鲁拉 麦克斯·扎赫 / 汤姆·希林 穆拉桑·木苏鲁《正念谋杀》是一部2024年上映的德国8集迷你剧集,每集30分钟,有喜剧、犯罪和悬疑元素。
我是没想到看德国悬疑剧也能让人猝不及防地哈哈大笑。
这部剧的视角非常独特,开篇第一集,比约恩用碎木机湖边抛尸就很炸裂了,那场景让我立马联想到李昌钰在美国一战成名的空姐失踪案,她正是被丈夫用碎木机切成无数碎片后抛入湖中的。
本剧目前在在IMDb赢得了7.0的评分。
不得不佩服导演和制作团队,能将正念与犯罪两个看起来毫不不相关的元素结合在一起,通过精心设计的剧情和场景,成功地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这样的黑色幽默还真是只能用“正念的奇迹”来形容。
当然《正念谋杀》不仅仅是一部哗众取宠的犯罪剧,它尝试给我们呈现了个人在压力和道德困境中的选择。
比约恩这样的黑道律师在极端情况下的心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了他的行为和决策,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剧集通过对比约恩的内心挣扎和外在行动的描绘,提出了关于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问题。
依 心 而 活 活 在 当 下 这种存在方式虽然已经被提及了有很长一段历史了 但它只是在今天才开始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崛起 这部剧作 试图以旧范式的外在模板 搭建出一条通往内在新范式的通道 以此展现出一幅将要普遍显现在外在世界中的 新的生活范式的景象 即使它以一种影响范围较小的语种和较低的制作成本来装载其表达 虽然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世界上大多数观影者的共鸣感但它紧紧抓住了时代的脉络 这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关键要素因此 它就像落入水泥裂缝中倔强的种子一样向它能伸展的空间生长出属于它自己的茂盛来从这种角度看 它是成功的===========================
其实总结下来都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在此之前我处理问题的方式远不如小孩子艾米丽。
1.如何以正念的方式站在门前:就站在那里,什么都别做。
屏蔽掉一切与此时此地无关的事情。
2.呼吸是正念的核心工具。
专注于呼吸会使我们专注于身体与意识的联系,从而降低负面情绪对这二者的影响。
3.我们给自己造成的大多数压力,来自于对自由完全扭曲的看法。
自由不代表我能够随心所欲。
我们总是必须做某事的假设,是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
只有当你将“你不必做你不想做的事”内化于心之后,你才能得到自由。
4.再长的路也是从一小步开始的。
但如果你的每一步都以正念为指导,到最后你不会精疲力尽,你会如释重负。
所以每走一步都要关注是什么决定了这一步,观察你要做的事情背后的意图,然后冷静专注地行动。
5.工作关系并不是最简单的人际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请将注意力集中在你面前那个似乎给你带来了痛苦的人身上,让对方把话说完,冷静地尝试去理解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期望。
6.为了避免让急躁情绪干扰或影响一个人的正念状态,意识到自己的急躁情绪并承认它,是会有帮助的。
不要评断你的急躁,说出你希望达到的状态,心平气和。
7.当你感到恐惧时,专注于你的呼吸,慢慢吸气、呼气,感受你体内的呼吸。
在你鼻孔的入口,在你的腹壁,不要评断你的恐惧感,试着去体验此时此地,集中注意力,恐惧终将过去。
8.如果您感到恐惧或恐慌,请注意观察外部世界,用您的双眼找到并专注于一个单一的点,这个就是您的锚。
9.对于不道德行为的内心抗拒往往与内在驱动力相背而驰。
试着说出阻止你采取行动的内驱力,权衡两件事的利弊,很快你就会知道你想屈服于这两种力量中的哪一个。
10.要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首先得有个问题,很多很好的解决方案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相匹配的问题。
其次是避免只寻求一种方案来解决问题,每个问题都会有无数种解决方案,正确的解决方案会自己找到您。
如果等不及的话,请做下面的练习:站起来,出去走一走,身体和精神上都一样。
邀请您的问题与您同行,然后等待您的问题告诉您它需要什么才能被解决。
11.如果主观上感觉一切变得难以承受,那么客观上的原因也许非常简答:对我来说,事情确实变得难以承受了。
这个时候要在主观上放手,客观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放手是好事,放手并不代表着要放弃什么,放弃对某件事的控制不代表失去它。
那个奇妙的词就是:授权。
把它交给别人。
12.当您绷紧身体中的某些肌肉时,它们会让您立即放松下来,即用来控制微笑的肌肉。
当您处于紧张状态时,笑一笑,感受一下它们是如何释放紧张的。
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不动声色地这么做。
13.疼痛有两类,来自伤口的疼痛以及往伤口上撒盐的疼痛。
我们无法消除伤口,但如果我们能阻止伤口被人撒盐,伤口愈合的速度会大幅增快。
14.正念并不意味着闭上眼睛,正念意味着聚焦您的视角。
在筋疲力尽时得到机会重新充满电,让自己有一段时间可以好好休息。
这些时期之间的过渡就好像觉醒一样,不要抗拒,让呼吸流动起来,顺其自然。
十分有趣的一部小众黑色幽默片。
忍不住想到类似的美剧《巴瑞》,两位男主都是自认为“好人”的杀手。
要说人能为自己找哪些借口来合理化哪怕杀人这样的行为,也真是叹为观止。
比约恩的“成功”还是有很多偶然的运气成分。
正如结尾处他也是被女警偶然发现了自己的招供一样。
而搞笑的是,那个导师所教导的很多鸡汤还真是颇有哲理,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打工牛马而言。
看,我们朝九晚五也不过是打一份工,人家为了黑帮忙忙碌碌最后杀人灭口也不过是打一份工。
打工人,没区别,摊手。
你让我加班?
斩!
你打扰我的家庭时光?
斩!
你电话骚扰我?
斩!
打工人年度爽剧。
还有什么比笑嘻嘻地看着老板在后备箱崩溃大叫更爽的爽剧。
应该不是第一次看德剧,但应该许久未看了这部《正念谋杀》还是让人眼前一亮,一个道德崩坏的黑帮律师,本来还尚存一丝良知结果在黑帮老大的逼迫下,被迫成为了帮助其逃跑的帮凶可是他的内心拒绝成为帮凶,并且也实在恨透了黑帮的威胁,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把藏在自己后备箱的老大闷死,甚至分尸……这本来一个非常大尺度的故事,甚至有不少恐怖和血腥,但是这个故事却选择了一个比较戏谑的讲法,它大量使用了男主角在“正念”培训班学到的正念思维正念这玩意是啥呢,有点像正能量,反正就是关键时候别慌,听从内心的选择结果这个男主内心的选择就是干掉黑帮老大,分尸了事,甚至在那之后继续和黑帮人物周旋他数次要崩溃,都在正念思维里获得了能量在几次斗智斗勇以后,他甚至铲除了黑帮里头的死对头,逐步地取代了那个被自己分尸的黑帮老大的地位这个故事的亮点还是在叙事视角,用戏谑的手法讲了黑帮凶杀题材,还夹杂了一些正念内容,说它是个黑帮片吧,它里头有大量的文戏,并且黑帮的大本营也在男主角的斡旋下,从酒吧变成了幼儿园……看完整部片,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和美剧是有点像的,想起来多年以前大火的《绝命毒师》,也是被逼得没办法,走上了犯罪道路,而且越走越远,最后无法回头这个故事也可以理解为绝命律师,只不过加了点正念课程,没事就撒撒正念理念,颇有几分哲学范至于它的戏剧看点,和《绝命毒师》其实很像,都是看男主角在各色人马面前撒谎,最后越陷越深,当然,这个越陷越深的同时,男主角要爆发了他的暗黑能量,你会逐渐发现,其实他挺享受这个角色看来,中产阶级摇身一变变成黑帮大佬,这个套路,不管是在美国还和德国,都是有市场的
偶然看到一部脑洞大开的剧《正念谋杀》。
光看片名,或许会把很多人劝退。
正念,难道又是什么灵修、鸡汤纪录片?
但是,后面还有谋杀两个字……本人已为大家鉴定完毕,这是部脑洞大开的犯罪悬疑剧集,虽然脑洞开的有点大,但剧作、表演都很扎实,悬疑感很足,很值得看。
让我们看看这部剧的脑洞开的有多大。
这部剧基于小说《正念杀机》改编。
主角比约恩·迪梅尔(汤姆·希林 饰)是一名顶尖律师,他的客户是黑手党头目德拉甘·塞戈维奇。
律师的压力让他无暇照顾家庭,没有时间陪伴女儿,婚姻也走到了破碎的边缘。
他试图通过练习正念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花更多时间陪伴女儿,并希望挽救自己的婚姻。
通过练习正念,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让他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下来,并创造了和女儿独处的“时光岛”,一切似乎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他的工作毕竟是服务黑帮,什么可怕的事都会遇到。
果然,糟糕的事来临了,德拉甘闯下了弥天大祸,要让作为律师的他擦屁股,而此刻的他正准备陪女儿共度周末。
在这种程度的压力下,该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如何通过正念守护和女儿的“时光岛”,守护家庭和睦幸福?
他的答案是,干掉黑手党。
他由此开启了杀戮生涯。
正念是让人放松,没让人放松到连杀人也不怕啊。
可比约恩的确这么做了。
于是,他在一连串的麻烦和危机后,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彻底走向自由。
正念源自佛教禅修,后发展为心理学中的概念,指将注意指向当下目标而产生的意识状况,且不加评判地接纳此时此刻的各种经历或体验。
正念在放松减压方面的确有神奇的作用,试过的人都知道。
长期正念练习还可以改变人对世界的看法,让人从内在产生彻底的转变。
但主角把正念用来杀人和应对黑帮,这脑洞开的着实有点大。
我想原著作者的脑洞是这样打开的:“练习了正念之后,我可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但假设,当这个压力无限大时,正念还管用吗?
比如说,关乎到生死,要应对黑手党,甚至,杀了黑手党的老大!
”于是,一部脑洞大开的悬疑剧就这样产生了。
但其实,剧里正念只是个引子,后面的悬疑部分才是重点。
这部剧的悬疑感营造的非常好,我们也能跟着学到一点营造悬疑的小技巧。
比如说,观众越担心什么事发生,那这让他发生,越险越好,越头疼越好。
然后再抽丝剥茧,化险为夷,来个漂亮的揭秘,让观众提着的心瞬间放松,获得看剧的爽感。
这种“化险为夷”的点子,很考验原著作者和编剧的脑力,必须把点子和诡计设计的天衣无缝,让人叫绝,不容易。
德国剧集有种不同于美剧的干净利落,看起来很舒服。
虽然脑洞开的很大,扎实的剧本和表演却让观众十分有“代入感”。
作为一部脑洞剧,本剧也少不了bug。
比如碎木机上那么多人体残渣或者生化痕迹,警察愣是没查出来;再比如,最后骗另一个黑手党老大鲍里斯进后备箱,虽然主角说了有赌的成分,但堂堂黑手党老大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不过都是些小bug,不影响观感。
看这部剧时,主角变身杀神,让我想到了《死亡笔记》的夜神月。
同样是高智商,同样是一开始是人畜无害的普通人,但一旦开了杀戒,主角就变得面目狰狞。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犯罪,特别是谋杀,总归是最不可取的方法。
而且,比约恩和夜神月,同样是越往后越有失控的感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尽在掌握,其实漏洞百出,被警方抓住了小尾巴。
比如,一个人是有多蠢才会把做的坏事录下音,更别说是谋杀这种事,在剧集最后,终于被警官妮可发现了录音的小鸟,为第二季埋下了伏笔。
还行 德国版周处除三害?
看的不耐烦
把正念的意义没有好好反应出来,终于看完了,这么无聊还8分以上,无语
德版Barry。Mindfulness黑得好,加一分。
不是,最后一集也太搞了笑死我了。1,奔驰的后备箱比宝马大;2,tom的嘴巴好小;3,Nichole的演员是谁啊,好像一个叫不上名字但非常熟悉的亚洲演员;4,德国的幼儿园巨难上吗?;5,我还蛮喜欢Tom偷偷看镜头的这种设计的
中年危机男人在尊者的指导下成为俩个城市的帮派老大。。。
太慢
7分。“正念”用到哪里都能成事,但千万别用到坏事上。喜欢萨沙,看破不说破,明白男主才能带领集团做好事业,就无条件支持他。
后面比前面好看,利用多方势力设陷阱的部分还算巧妙。原来德国人最大的压力来源也是升学问题啊。
某律师接触正念和呼吸疗法后佯装平静地杀了客户,奔着几个日常会被我背弃一下的关键词都想看下去,但拍得实在乏味,完全是“疑似员工吃拼好饭中毒后产生幻想”的绝佳模版,还是德式冷笑话集里的一章,倒是坐实了所谓正念最终还是一人一念,就像禅修也救不了我前司的话事者们一样
深呼吸就可以让一个合法公民专注犯罪了?什么垃圾设定
“正念训练法”真是一绝,爽剧解压
一本正经的正念,风平浪静的发疯🤪
剧情有点浮夸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一旦文化人当了黑帮老大,那几乎连警察的麻烦都没有了,为什么以前文化人当不了黑帮老大呢?因为心理素质不够。为什么现在心理素质够了呢?因为学习了正念冥想,好通顺的道理!
Tom,岁月不饶人
打发时间可以一看
不能细想的爽剧。就连“正念”这个概念本身都因为没有塑造好正念导师这个人物显得有点单调
最近正好在看“正念”的书,哈哈,复习了基本概念……
……完全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