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女配:阿尔法之境
最佳女配:阿尔法之境
导演:荆丽鹏
主演:白雪,张睿家,罗诠浩,齐铭嘉,徐洁儿,楼佳悦,陈震,刘若嫣,谢园,隆妮,向云龙,刘凯菲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简介:常语琪(白雪 饰)家中经营着一间小小的卤味店,身为店主的女儿,常语琪常常在店中上上下下奔走帮忙,活脱脱一个小掌柜。实际上,常语琪十分羡慕那些穿着西装高跟鞋,出没于格子间写字楼的女白领们,渴望着成为其中的一员,但看着依然天真烂漫童心未泯的母亲,常语琪知道自己必须背负起家庭的重担。 一次偶然之中,常语琪获得了进入顶级..详细 >
从【-但那是男人的头 -这样她会过得更开心】到【还给你吧我不需要了,你需要,他们也需要】,一个女性挣脱牢笼的过程。源自真实事件,结果恶劣但未引发社会足够注意和讨论。片中最重要段落发生在警局封闭空间中,宗教、政府、女人、男人、媒体,各种现实中身处牢笼的元素被迫在电影的监狱中相遇,令国家和社会积弊的问题浮现和被讨论,导演由此在片内完成了她想在片外达到的目的。佩特鲁尼娅确是上帝,受难复活,回看仍在笼中人。身为历史学家的她知晓机关,轻巧又厚重的用一个还十字架的动作,把宗教的、传统的、历史的束缚都交出去,换回解开枷锁的钥匙。真实原型后来无法在家乡生存,逃离祖国;影片则有个略显积极的结局(但结的过于仓促),但环境仍是白雪一片,破冰太难真有希望吗?影片在事件发生地拍摄,今年又有一个女人抢到十字架。7/10
或许在巴尔干半岛语境中所呈现的社会意义远大于电影文本自身。如果西欧昨日的历史复现为巴尔干半岛今日的现实,那么如此的女性主义叙事仍有被结构的意义。
有点用力过猛了
一个十字架引发的马其顿女权风暴,直男癌和厌女症共享同一张嘴脸。女主要的不是十字架,而是“我的东西我做主”的权利。可悲的是在男权至上国家,女性连存在都被当成一种挑衅,我很担心中国正走在这样的道路上...
/C-/厌女症患者!#大和谐影展2nd.#
不被重视的弱者,心疼电影里的女性
#Berlinale2019 这得拿金熊啊。(2019年度十佳备选了)
看完这部电影,觉得每一个女孩都可以叫佩特鲁妮娅……
一个十字架引起的电影
很普通大众的女权主义电影 放在马其顿国家宗教和信仰里突出女性的地位 表达女性的反抗 不够有冲击力。
像低配版罗马尼亚新浪潮,berlinale选片冷得起雾啊
马其顿电影,去年柏林的主竞赛片,也是近期看过的电影中印象最好的一部,把女权这个沉重的话题用幽默、调侃的口吻解读呈现,而且佩特鲁尼娅这个人物的形象刻画地也栩栩动人。
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警局那段一度看睡着了。。。电影画面还是挺科班的,很多对称构图,从追逐十字架这件事看到男权社会的荒谬与可笑,一个有知识的女性,就因为长相不好看,找不到工作,被母亲嫌弃,这样的环境真的煎熬!
(✿◡‿◡)
7.5/10 Seattle IFF Intern 2020
女人抢到了神圣的十字架,感觉就像夺走了男人引以为傲的阳器,疼得嗷嗷叫。在宗教下谈法制,到底是法制至上还是教条至上?所以民主结构中的共产主义才是世界的最理想形态,但可能实现吗?也许就和电影里的结局一样,女人无罪释放,她把十字架还给了神父,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社会主义,但这样美好的结局,看着真实吗?
如果上帝是母的,这个世界会怎么样呢?耶稣为什么不是雌雄同体呢?我想,女性意识觉醒之时,上帝必然是个雌雄同体。男性这个天生的体能优势群体,只是单项强者,世界的天平迟早会更换坐标。
意识超前?无意义的影像过多,maybe我没有理解。
3.5
我有点看不懂这个电影,可能文化差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