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们总喜欢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文字,与大众分享她们的喜悦哀伤,琼瑶把她的初恋写成了一部《窗外》那个师生恋的江雁容就是她自己,三毛那些《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都来至她的亲身游历与荷西的爱情,池莉的重庆市井生活小说也来至她生长生活的那个城市。
当一位女作家决定写一部关于鬼的故事时,一部叫《鬼域》的小说时是否也要亲身遇到鬼呢?
某个黑夜,女作家在灵感的感召下,来到一个陌生地域中,看到了许多死尸在行走,原来是座被遗弃的城市。
女作家在一位女衣女孩陪同下开始了诡异之旅,死尸成片的黑森林、如同垃圾山般的玩具城、旧书成堆的图书馆、挂满弃婴的子宫隧道,这些被丢弃的内容都是世人所不要的或是遗弃的,在这里形成了另一世界,这可能就是女作家心里的鬼域。
虽然这些画面有点恶心,但作为恐怖的料还是有点太小儿科了,总觉得电影这样折腾下去,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了。
就在麻木等待结局时,电影响起了“知不知道”的配乐,故事的另一个点被打开了,那个女衣女孩身份被揭示,一段被遗弃的情感被重新唤起,感觉这才是电影的重点。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么烂俗的片段打动,陪着女作家一起飙泪,是不是我也丢弃太多了,回过头却发现自己一直寻寻妥妥的,其实早在多年前已被自己丢弃掉了,真的很悲哀。
还好电影有这么一段让我小小感动一下,《鬼域》一部拍得像鬼片却,无关鬼的电影。
彭氏兄弟还是喜欢在电影结尾留一个梗,让人心里发麻的梗。
这么多年一直以为《鬼域》是一部鬼片一部恐怖片,看后才发现,是一部关于女作家创作心路历程的故事。
记得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写志怪类小说可是一个高手,各类神鬼异类常出没于她的小说中,她把前世今生因果轮回也娓娓道来,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有见过那奇怪的影像,还能通过去透来生。
这个片子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恐怖片。
至少它完全不吓人嘛。
一般来说,这种徒有虚名的恐怖片,就像是披着个破烂人皮亲小嘴嘴一样,让人有种微妙的喜感和违和感。
但是我好喜欢这个片子。
就算是它特效很像寂静岭我还是愿意原谅它。
就算是它设定很老土我还是喜欢。。。。。
玩具世界啦,死人的世界啦,被抛弃的胎儿世界啦,图书馆啦,简直就是戳中了我的萌点。
实在是太萌啦。
黄灰调子交替真的是件很华丽的事情。
再加上小女孩出场的时候,骑着坏掉的旋转木马(超级大号),带面具;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单说画面和背景合成,都让我好生喜欢。
说正经的。。
我认真而理智地来体会一下好了————————我是正经的切换分割线————————前面的铺垫有点拖沓。
在交代主角的背景上,中心思想应该是“这是一个拥有感情创伤的畅销书作家,转型开始写恐怖小说”。
用了有些多余的笔墨来写《缱绻》这本小说。
(谁想要看她的言情小说口胡我们要看鬼啊快给我出来)就在观众这样的期待中开始出现诡异和恐怖的事件,真是。。。。。
然后再进入鬼域之后,一开始那段套逃跑戏很讨喜。
狭窄而且不熟悉的空间,到处是诡异的面孔和行动僵直的居民。
倒是终于奠定了整个片子的主要风格和情绪。
相较之下,片头那一段擦白板和纯粹依赖诡异音乐营造的气氛,这一段渐入佳境。
接下来是我喜欢的玩具场景。
(啧啧。
那一片废弃洋娃娃的高山)作为一个过渡段落,一边是让观众可以喘气,(虽然我认为会被前面吓得喘不过气的应该只有喝水呛到的不幸家伙。
)一边交代鬼域到底怎么回事,以及告诉观众主角接下来行动的目的。
很美好地选用了暖黄调子,用暖色起到平缓人心和休息的作用。
不得不说的是,“玩具”这种东西,本来在印象中是小小的,有趣的,可爱的。
如果把他们放得很——比人还大,会让人感觉无法控制和掌握;就算不刻意再加入任何元素,这种与平时的经验大不一样的体验就会制造一种诡异的气氛。
真是聪明的选择喵私以为,小女孩的面具取下来得有点早,话说要是不摘下来,主角就会一边有些害怕但是又不得不依赖和强迫自己相信这个怪异的小生物,这种感情实在是矛盾(虐心)又吸引人(戳中萌点喵)紧接着就是循环开始,一开始与老爷爷谈话的时候就做了铺垫,不惜用一个特写来展示铁杆循环掉的过程,虽然我真的觉得那是寂静岭的特效。
所以这里突如其来的循环沙暴还是很合理的。
于是节奏就从这里开始重新紧张起来。
啊。。
后面的场景也很可爱但是人家我不想动脑分析了。
总之,这一类掉入异世界型的片子,主角的任务就是“逃离”。
一方面要给予逃跑充分的理由,既威胁主角的东西必须足够分量。
如果一个人一边逃一边说啊拉好可怕后面有好多空气,观众全部都会是这种脸= =吧。
所以呢要不然就是因为看到陌生和奇怪的东西了,比如肢体僵直的人们向你僵直地招手然后僵直地超你高速移动之类的。
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会威胁生命的东西会让人想逃跑。
很显然鬼域里面选择的是前者。
虽然是熟悉的东西,但是以完全陌生和未知的形式出现在人面前。
关于离开呢一开始给出了任务,就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之后,明白了需要如何离开,这样为后面每一部的探索给了指向和目的,片子不容易跑偏,观众也不会神游。
但是人家我还是喜欢那种不知道该怎么离开但是坚持要走的心情啦。
反正,选个逃离的主题来拍恐怖片,一步一步目标明确,故事讲得清楚明了,场景做的很有味道,就是很喜欢嘛。
除了它。。。
真的。。。。。
完全不可怕。。。
(这种失望的心情像是讲了一个关于女鬼放屁的凶杀故事,失望又喜欢。。。。
)啦啦啦。。
有空就去画这个电影的同人图。。
其实我在临摹场景了已经哎。。。。。。。。。。。。。。。
看这部片子是冲着彭发彭顺和李心洁的招牌去的。
看完很失望,虽然没有看过他们的其他影片,但可以肯定的说,《异域》比不上《见鬼》。
想要使用元素越多,如何更好的融合它们至观众要。
关于遗弃的概念是一个很不错的定义,一个被所有人遗忘的物品或人的集合组成了异域。
可惜的是电影中所展现的异域是个杂乱无章的地方。
从遗弃的住宅,到遗弃的游乐场,到遗弃的丛林,到遗弃的玩具堆放站,到一件收集遗弃书的房间。
整个变化找寻不到关联性。
不仅是场景的转换,连小女孩(定如)的出现也很突兀。
从影片的风格上也有突然之间的转换,从开始到在定言在异域里遇到老爷爷之前感觉上是恐怖片,之后更趋向于奇幻片。
运用了大量的CG场景,但细节的描绘上又不那么精致。
电影也遵循木桶效应的,演员,剧本,导演,摄影有任何一处薄弱都回影响到整部影片的效果。
尤其剧本构思最重要,编剧应该反思一下,不错的主题写成这样实在可惜。
女主小李是一位作家,在写完一部新的小说之后,准备挑战自己从来没有挑战过的领域恐怖小说,决定写一部恐怖小说叫《鬼域》,不料 ,负责小李的经纪人为了保持她的热度,把这个事情爆料了出去,小李只是处于构思阶段,如果读者知道了肯定会摧更的,这天,办完记者招待会,小李的渣男前男友从国外长的回来,想要跟小李再续前缘,不过小李当时忙给读者签名,也没机会理他,等到晚上,小李在家里写作,感觉家里像是进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就在这个时候,前男友的妹妹打电话给小李,约她出来,其实前男友的妹妹是想创造机会让小李跟前男友相处。
女主回到家中,家里的脏东西变得越发活跃,不仅如此,电话中也传来了怪声,见到这样的情景,小李并没有逃跑,而是选择将这些场面都写进了恐怖小说,果然,艺术源于生活,而且小李惊奇地发现,家中发生的怪象跟她原来扔掉的一张草稿有关系,也就是说小李写的东西都会变成现实,这边渣男又把小李约了出来 ,原来当年小李是小三,因为妻子怀孕加上岳父去世,所以渣男并没有兑现跟妻子离婚的承诺,小李这一等就是八年,已经死心了,所以小李拒绝了渣男复合的请求。
回家途中,女主看到了天空中异象的情况,到家,小李立刻将天空中的意象也写到了《鬼域》当中,写着写着女主突然就晕倒了,醒来之后,女主又想到了《鬼域》当中的剧情,立刻起身出了家门,乘着电梯下楼,电梯行至半途,上来了一对很诡异的婆孙,等到女主都坐电梯到最后一层了,他们还在往下坐,小李这才发现自己来到了真正的鬼域,突然就出现了几个鬼要袭击女主,女主立刻跑,却跑到了鬼域的边界,可是鬼还在追,女主只能继续跑,跑到了无尽楼梯,然后又跑到了贫民窟,接着女主继续跑跑到了一个小区,小区中间有个游乐场,有个老伯叫住了女主,跟女主说,这个世界是一个被人遗弃的世界,所有被遗弃的东西都会来到这儿。
老伯还告诉小李,这个世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清理一次,这里的一部分也是被女主创造出来的,然后女主就看到了被清理的画面 ,女主只能接着跑,跑到了丧尸森林,遇到了一个戴鬼面具的红衣小女孩,红衣小女孩告诉了关于女主更多的这个世界的事情,她带着女主来到了这个世界的图书馆,告诉女主这个世界图书馆的馆长知道如何去中介站,只要通过了中介站就可以回到现实世界,图书馆的管理员就是女主之前在那个中间有游乐场的小区遇到的老伯,老伯不仅很热心肠地给女主指了路线,还让她带些纸钱,说路上用得上。
在通过一座要憋气才能通过的桥时,女主憋气失败,无可奈何跳进了一旁的井里,红衣小女孩也紧跟随着她,结果这个井通向这个世界的子宫,在这里面有很多弃婴,看到女主之后却全都苏醒了,女主在红衣小女孩的指引下,闭着眼睛一口气冲了过去,这样子,两个人就更加接近中介站了,因为更加接近中介站,所以阳气更重,红衣小女孩快支撑不住,但是她保证一定要帮助女主重返人间,二人按照之前老伯的吩咐收集了一些花,可是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收集地也不多,来到一片坟区,无数的尸体伸手向两个人要花,小李把花都分了出去,但是尸体实在太多,那些拿不到花的“伸手党”开始暴走,女主无奈只能把纸钱撒了出去,趁着那些尸体在争夺值钱的时候趁乱通过,快接近中介站,红衣小女孩已经完全动不了,这个时候一大批的丧尸又向女主冲了过来,他们都是女主作品中的人物,写了又被删了,可是因为女主的故事就写到了这儿,所以所有的丧尸都不动弹了,因为故事到这儿中断了。
就在这个时候,红衣小女孩也表明了身份,她就是女主之前堕胎堕掉的婴儿,当年,女主和渣男的妻子都怀孕了,但是渣男选择了妻子,女主一气之下就去堕了胎,而之前帮助女主的老伯其实是女主的爷爷,本来红衣小女孩非常恨女主,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帮了女主,回到现实世界中以后,女主发现一切都是一场梦,但是等她出门的时候,却发现有另一个自己正在写《鬼域》这本小说,原来是小李打算写《鬼域》这本小说,但是写到一半又放弃了,小李本来就是故事中虚构的人物,也就是说,是小李的故事中又虚构了一个自己,然后这个自己也来到了现实中,就在这个时候,电话中传来了怪声,故事到此结束。
虚拟与现实相互交织,最后,虚拟来到了现实 ,而现实似乎也成了虚拟,到底是故事,还是真实,似乎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一样相互缠绕在了一起,非常棒的一部恐怖电影,而且 ,还阐述了一个道理,挖的“坑”,一定要填。
看完“奥雷卡尔克斯”剧透而来的,下面附上链接:https://b23.tv/h20mEF。
完。
看完了2006年的恐怖惊悚诡魅港片《鬼域 Re-cycle》『观影时间』:2022.8.12周五·正巧「中元节/鬼节」————
前几天在某平台日常搜「爱丽丝疯狂回归」搜刮新动态,没想到就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安利,其中提及了「爱疯」和「小小梦魇」好家伙正好是我最爱的两黑童话游戏,再发现这电影是我以前眼熟过但不知其名的感兴趣鞋垫片,这下刚好全解惑了!
再撞上鬼节并顺眼大赏!
本片的主要风格可比喻成『港式寂静岭』,当然也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都是进入“仙境|魔境”这种"奇奇怪怪"的异次元空间|世界。
黑暗感上确实和寂静岭更像,特别其中的人不人鬼不鬼的“伪丧尸”形象设计(长脖造型特惊悚,面部化妆也特吓人)更像的点是故事的两大角色配置同为一大一小的女性,寂静岭可不就是母亲寻女嘛。
鬼域也和寂静岭一样每隔一会就来一次“地狱危机”。
就像追光动画《白蛇2》中修罗城的“跑毒轮回”,那么说道「轮回」,鬼域的危机也是轮回性质的,英文片名的意思就叫「循环再造」,结局收尾的“烧脑”设计也验证了这点。
鬼域本身是有鲜明的设定的,叫『被遗弃的空间』,顾名思义,你以往(遗忘)遗弃的、抛弃的、取舍的...任何实体/虚拟物品都可能像倒垃圾一样的丢在这个世界。
所以本片的创意美学是很吸引人的,荒废美阴郁美、香港残破的大楼街区、庞大的书籍山和诡异的摩天轮以及带有东方古代『阴间』的邪恶气息,无一不在表明本片最大的价值所在;并且后期还带点『血肉朋克』的场面,我的猎奇味蕾也尝爽了。
本片摄影色调和特效都挺优秀的,虽有些地方依旧有特效痕迹,但整体的风格化很浓,喜欢鬼魅本质的观众都会喜欢的,其次恐怖元素的视听处理也烘托的很好,虽没有恐怖创新。
但稀区柯克的有句话很契合本片“惊悚片最恐怖的地方不是S人那一刻,而是在S人之前凶手所营造出来的气氛。
”|除外在灵异方面上,像会动的纸团、秋千仿佛被隐形的孩子荡来荡去 等诸如此类的设计挺不错。
个人最夸的是迅捷流畅的犀利剪辑
————那么,接着我就要提及本片对大众而言辨识度最高的桥段了,那就是【废弃玩具领域】会动的巨型残废玩具,特效做的也逼真,就真有感觉...那么很巧啊!
这不仅是让我联想到我最爱的《爱疯》游戏中的【娃娃屋】地图,而且有2点几乎同款!
1:『蓝瞳黄发绿衣男娃』我的天这一对比几乎各方面相似!
仿佛是同一位!
毕竟都是巨型的,你完全可以把左边看成右边的报废形态.... 当然啦,也许只是娃娃型号是同款的
2:『人偶尸堆』这一对比,电影做出来的质感和震撼感甚过爱疯,但实际游玩上,爱疯的压迫压抑感绝对甚过鬼域...
————本片的人物高光都在PLJJ和PLMM这两位身上(前者:李心洁 |后者:曾雅琪)女主和小妹妹颜值都超高!
总之养眼就完事系列。
而且大多电影一旦出现让人有保护欲的漂亮小妮子的设定,就必然安排一个大人全程保护照顾她;而本片反着来的,反而更有味道了【奇怪发现】:李心洁在1998年台湾圣诞节,出演了由果实文教基金会的歌舞剧“爱滋梦游仙境”!
好家伙!
再次CUE爱丽丝,但这个信息我是从她简介里发现的,但是我死活都搜不到这歌舞剧的报道?
而且演出名字都很奇怪?
艾滋病主题的梦游仙境?
总之特奇怪...
————总之,最后很推荐写作的朋友康一康,四舍五入也有《刺S小说家》的框中框的味道。
最后!
珍惜缅怀下中国少有的放开手脚以想象力为主体开发的影视作品吧!
而且还是非商业片;现在这种片太稀缺了....
闰7月本是咱们的历法,鬼节也是咱们的传统节日,又怎么能少了咱们的鬼片呢?
于是,这部“异域”便适时的出现了。
彭氏兄弟和李心洁的组合,已经不止一次的获得了成功。
李心洁甚至因之得到了“鬼后”的称号。
不过,本片却令我大大失望了。
影片前30分钟属于我能理解的部分,拍摄手法也是传统的鬼片拍法,尤其是李心洁一个人在房间那段,通过她的表演和恐怖的音效,营造了一个阴森的氛围,使我不得不回头看看电视分散注意力才不至于被吓坏。
这部分虽然没有创新,但作为恐怖片是成功的。
但一进入异域,我就不明白了,甚至怎么进去的我都不明白。
越往后就越不像恐怖片了,大量的CG应用使本片更像一部奇幻片,最后还冒出来一段亲情伦理的描写,结尾更是草草收场。
其实,这部影片每一个元素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拍一部电影,但是当它们被拼凑在一起的时候,不见得就是一部好电影。
影片中描绘的“异域”,让我想起了寂静岭,当然,是游戏。
一个人在烟雾弥漫的街道上走着,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呼吸,那种感觉,非常压抑。
游戏的参与感是电影无法比拟的,在本片中CG表现的“异域”中,我丝毫无法融入,当然也没有恐怖的感觉了。
而影片想表现的主题我想是关于放弃与珍惜,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韩国片“人偶”,是讲一个被主人公遗弃的人偶复仇的故事,那部电影便将恐怖与想表现的主题结合的很好。
而本片,不伦不类,更像一个试验性的作品,有那么一点想法,但是作为观众,至少我很难理解,或许本片更适合西方人的口味吧。
补记:看完了国语版两天后,下到了粤语版,居然长了15分钟,国语版剪掉的都是精华啊。
现在再要我写的话,绝对全是溢美之词了。
尤其是结局,乃点睛之笔,非常耐人寻味。
而当中的CG场面堪称豪华,剪掉的一些恐怖场景一点也不输于以画面见长的好莱坞恐怖片。
再次鄙视国语版,不仅改了名字,改了结局,甚至最后还煞有其事的出字幕“其实,世上本没有鬼……”,让一部好端端的鬼片成了一部索然无味的片子。
看来以后还是不能看尝鲜的国语版。
原以为是部恐怖片,结果倒是成全了我,汹涌地大哭了一场。
分两次把电影看完的,前30分钟实在太平庸了,那些在恐怖片里常用的烂俗桥段都有,看得我真的睡了过去。
庆幸的是,我没有把它删除,一念之间的事,它就真如电影所描绘的去到那个鬼域世界了。
所谓的“鬼域”是被人们遗弃的遗忘的人、事、物,它们会去的地方。
那里有我们曾经居住过的旧楼,幼时爱不释手的玩具,累年陪伴我们的旧书籍,那些故去的人,被人遗忘,没有谁再去上他们的坟,送去花束,诚心祷告。
弃婴,被打掉的小孩,他们没有等到出生的那天就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他们在这个世界继续长大,可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没有名字,没有被拥抱过,被留恋,被需要过。
定言抱着虚弱的小女孩,她哭了,她怕她会“死去”。
我想这一刻就算小女孩彻底消失,她都心甘情愿,这是她的“第一滴泪”,第一次有人因为她哭泣。
“谁都有东西想忘记。
”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我故去的亲人,为什么近年我越来越少将你们想起?
我过去的恋人,我将你的msn、QQ、电话号码统统删除,把你的照片、衣物、各式纪念品一律打包封存。
为了躲避失去你们的痛苦,我让自己不再想起你们,只是为了免受当前那小小的苦楚,我那么狠心舍得将你们遗忘。
是的,忘却就是背叛,忘却也是最深刻的一种报复。
大家都已经评价了,电影不是光看特效的,我们要故事故事故事!!!
前半部分我完全不知道它在讲什么,看到最后,哦,原来写的是这样这样的东西,想表达这样这样的意思。
那干吗非得有房间里面随时出现地鬼影呢?
干吗要来个什么鬼婆婆牵着一个鬼小孩呢?
再说说逻辑联系,这写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既然连那个女儿和爷爷最后都不可能到阳界(姑且说成是阳界吧,但是怎么又是一个幻想的世界呢?
有时候它有变成是一个遗弃的世界,一个字:乱)这些人又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编剧看来也是发现自己漏洞百出,于是把所有的不合理归结为一个梦,你能说梦是合理的么?
我想编剧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太多,想象力也很丰富,不过思维太过于跳跃,无法连贯出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于是就这样,出来一个我们现在看到的《异域》(这个名字还好点,大陆版叫《鬼蜮》,英文叫《RE-CYCLING》都乱七八糟的)。
故事不能吸引观者,于是想从视觉效果上给以震撼,很可惜,我是那种认为心里恐怖片才恐怖的观者,于是觉得整个片子就是一个失败。
唯一的可取之处是小女孩,真叫可爱!
PS.李心洁现在代替林嘉欣成了恐怖片专业户了么?
可是我还是喜欢林嘉欣。。。
香港鬼片在国内可以说非常出名,地位举足轻重,至少我认为强过大陆。
也对,建国后不能成精,变鬼更不允许了。
《鬼域》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编剧有点精神分裂,开头的气氛营造的相当不错,光影,角度,分镜和背景烘托做得非常好,个人认为镜头虚实结合这个是个亮点,很有港味也很有泰味,舒服。
然后,然后,然后。。。。
就精分了。
惊悚变玄幻,玄幻中还有奇幻甚至还有那么点科幻。
中间有一幕我恍惚间以为自己再看魔兽争霸的比赛视频。
最后简直也来越寂静岭,结尾强行平行空间一组,鉴于两部戏好像是同一年上映,说不上是谁抄谁。
中后半段有种宫崎骏的感觉,千与千寻?
幽灵公主?
傻傻分不清楚。
一般般吧,新手可以做个入门试试水。
老鬼绕道!
片子倒是一般,但也的确给到我很多想法。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在人生的旅途中,捡捡丢丢。
有时候,这种遗弃并不是出自本意,可能是各种外在因素加诸导致内心选择放弃。
每一次,都是选择把悲伤的或者带有刺痛的回忆选择遗忘。
其实很多事想要忘掉,但却怎么也忘不掉,到最后其实只是控制自己不要再想。
记忆因此有时候会有断开。
好比在放电影的时候,突然剪掉一部分,马上画面调到另个情节。
尽量选择不去记起一些事,却又每每在不经意间想到,这个时候只能深呼气,闭上眼睛,深呼气。
尽力用新的事物去填补生活中的空洞。
但又好像说,心里的空洞始终无法填补。
也许我们都是这样的。
虚张声势
很早就看过叻...
李心洁这么漂亮必须加一星。整体一般,但现在难得看到中文恐怖片了,都他妈在做梦。
《知道不知道》好听
这个片我实在没看出来到底那点恐怖了,倒有种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感觉
当年这部电影上映好像口碑就一般,内容空洞,有鬼的幻想世界的公路片而已。鬼片出现女主角+小孩,百分百都是踏马堕胎,真的是看腻了,你们都不用铺垫就知道了,所以原来孩子是女的孤雌生殖出来的吗?为什么这种反堕胎的从来没有惩罚爹的?里面还设置了一个产道和花生米婴儿的场景,怎么突然没有蝌蚪存在了?二星是给切片人那一幕的创意,还有初始场景的废墟,其他的真的一般。
百转千折后发现,原来我也是个被遗弃的人。
想到了15年的电影Zoom 类似层套循环的异空间 想说女性有自由行使或放弃自己的生育权哈 母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寄生体 堕胎的负罪压力不用太大 影响身心健康🙏
少有的2B电影
琼瑶奶奶改写灵异小说一定是这种结果。
20091009 @ office
特效有点喧宾夺主了。东南亚的气氛本就适合拍鬼片,那段阁楼戏给我吓得不轻。
就是科幻片吧,打什么鬼片的牌子
看过,忘了
非常无聊
一定要看粤语版!啊好想去九龙城寨啊!
虽然彭氏兄弟相当不满别人评价“还是拍恐怖片有前途”的忠告,却依旧回到老路,又合拍了一部《鬼蜮》,虽然涉及元素更加多元,又有现实社会惨状的展现,但是和之间相比,确实从故事层面上比不上前作了。
主题还真的蛮另辟蹊径的
这明明是个文艺片,谁把它放到恐怖片里了?我恨国语版,粤语版两个结局。国语版压根儿没看懂。
小女孩演技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