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科幻片+玉米地=什么?
相信你首先就会想到《星际穿越》,不过上面这张图片并非《星际穿越》,而是马修·麦康纳和安妮·海瑟薇合作的新片《宁静》。
同样是马修·麦康纳和安妮·海瑟薇,同样是科幻片,没有了诺兰执导还能复刻《星际穿越》的成功吗?
影片中,马修·麦康纳饰演的贝克是一个渔民,每天靠带客人出海捕鱼为生。
多年以前他和凯伦(安妮·海瑟薇 饰)结婚,还生下了一个孩子帕特里克。
后来,贝克去参军打仗,没想到战争结束后妻子早已改嫁给一个叫做弗兰克的富豪,从此贝克便做起了渔民,整日和海洋、捕鱼为伴。
贝克经常见到一条金枪鱼,可是却总是捕不到它,甚至他还给这条鱼取了个名字,叫“正义”。
为了捕到这条鱼,贝克常常影响工作,也得罪了不少客人,入不敷出的他不仅连汽油和鱼钩都买不起了,还不得不解雇了自己的大副。
走投无路地贝克只好多次向女友康斯坦丝求助,康斯坦丝也因此调侃他说他和鸭子没什么区别。
饰演大副的杰曼·翰苏是《海王》中的渔夫国国王,没想到现在混得这么惨。
而康斯坦丝的扮演者则是《超人:钢铁之躯》里的玛莎·肯特,超人的母亲。
只不过《宁静》中她的儿子并非超级英雄,只是在加油站工作的小员工。
就在贝克已经山穷水尽的时候,他的前妻凯伦找上门来了。
通常情况下,多年不见的朋友突然找你肯定准没好事,十有八九是借钱,更何况还是前妻。
不过这次情况有所不同,凯伦不仅不找贝克借钱,还要倒给他1000万美元。
条件是什么呢?
是要贝克帮忙杀了她的现任丈夫弗兰克。
原来,凯伦改嫁弗兰克后,弗兰克对她并不好,常常家暴她,对儿子帕特里克也漠不关心,以至于帕特里克成了一个网瘾少年。
弗兰克是这么说的:帕特里克每天都在玩钓鱼游戏。
他有这么一个游戏世界,有一个人在船上,他在一直钓鱼。
而凯伦也早就想好了计划,她带着弗兰克坐上贝克的船去海钓,贝克趁机把弗兰克丢进海里喂鲨鱼。
一边是1000万美元,失而复得的妻子、孩子,另一边是杀人,这让贝克陷入了强烈的思想斗争。
《宁静》是一部类型很繁杂的电影,开头觉得这是一部讲述渔民生活的电影,当前妻找上门来又变成了悬疑片,前妻说出她的目的后又成了犯罪片,片尾贝克和儿子久别重逢又成了家庭片,真是猜到开头猜不到结局。
那么问题来了,影片的定位是剧情/科幻/悬疑,那么科幻元素在哪儿呢?
对此电影里做了许多铺垫,比如弗兰克说的那番话:他的继子有一个游戏世界,有一个人一直在钓鱼。
再比如凯伦说帕特里克和贝克有心灵感应,帕特里克能听到贝克说的话。
除此之外,电影开头是以帕特里克的眼睛展开,进一步切换到海上。
类似的还有帕特里克玩着电脑,突然切换到贝克从桌子上醒来。
影片中多次出现这样的镜头更为直观:
这样的镜头让你联想到什么?
像不像游戏视角?
原来,凯伦是真的,帕特里克是真的,他们有个丈夫(父亲)也是真的,只不过不叫贝克,而是叫约翰。
当年约翰去参军不料战死沙场,凯伦的现任丈夫又每天家暴她。
于是,终日遭受家庭暴力的帕特里克就开发了一个游戏,将他的父亲写进了游戏,改名为贝克。
帕特里克憎恨继父,就想让生父在游戏中杀死继父,然后他和母亲就能和生父团聚了(还是在游戏中)。
更加残酷的是,现实中帕特里克的继父只是一个建筑工人,并不是什么亿万富翁,凯伦、帕特里克母子俩不但遭受家暴,而且也并没有物质生活,维持基本的生活都困难,更别提花1000万买凶杀人了。
现实总是比电影、比游戏残酷多了。
游戏中,贝克总是想要捕捉那条叫“正义”的鱼,就是隐喻“杀死继父,捕获正义”。
而贝克总是捉不到这条鱼,则是代表帕特里克的内心挣扎,他在杀继父和不杀继父之间做了强烈的思想斗争,却又总是没能下定决心。
最终,现实生活中帕特里克还是杀死了继父。
好在法庭考虑到帕特里克和母亲是多年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帕特里克是在弗兰克酒后袭击中保护了他的母亲,从而判定帕特里克是正当防卫。
故事的最后,现实中的帕特里克给游戏中的父亲打了电话,这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一幕,连接了生和死,现实和虚拟,真实和想象,让人联想到《星际穿越》中父亲和孩子的通话。
随后,帕特里克升级了游戏,然后也让自己进入了游戏,在游戏中和父亲团聚,以另一种方式和已故的父亲实现重逢。
《宁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缸中之脑”的故事。
“缸中之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悖论之一: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
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
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
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
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那么,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
《宁静》也是如此,贝克身为一个渔民,能吃喝玩乐、睡觉捕鱼,甚至还可以思考,有独立的思维,但也只是游戏中的虚拟角色而已。
他所在的普利茅斯岛有酒吧,有码头,有超市,应有尽有,也不过是虚拟空间的一个角落罢了。
那么,我们究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仅仅是电脑中的游戏角色?
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电脑模拟出的场景?
我们又如何证明自己是生活在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串代码?
这是一个近乎无解的问题,因为你不管做什么,抽烟、喝酒、上网……都一定存在一个极度高级的电脑,电脑里的虚拟角色也能进行一模一样的操作。
《三体》中也探讨了同样的问题:“射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
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
”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这个假说对于我们也同样适用。
我们所认为的那些公理,比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的时间相同,与质量无关”“1+1=2”等等,有没有可能也仅仅是一个程序员设置的一串代码而已?
我们也是把程序员打出的一串代码,看成了宇宙的铁律。
《宁静》中,贝克以为自己具有自由意志,其实他就是游戏中的一员而已。
帕特里克虽然是游戏的创作者,但他也只是电影中的人物罢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虽然是电影前的观众,但并不代表说就没有其它人盯着我们,也不代表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真实的。
我们可能在游戏里,可能在电脑里,甚至可能只是在一个盛了营养液的缸里。
正如《无敌破坏王2》,云妮洛普无法控制自己的赛车,她觉得有人在控制她,事实上她的确只是一个游戏角色,的确有这样一个游戏玩家的存在,在操控她。
相对于《星际穿越》的星际旅行、高维空间的议题,《宁静》则是探讨虚拟世界、赛博朋克、“缸中之脑”。
《宁静》不仅是一部科幻片,还融入了亲情、家庭、家暴,用科幻的外壳包裹着“爱”的内核,这和《星际穿越》的理念是一致的。
影片展现了一个孩子受到精神摧残、遭遇心理创伤后发生怎样的改变,会因此心理扭曲,从受害者转为施害者,形成恶性循环。
而家暴也会让一个小孩变成恶魔,他原本可能成为一个天才,却因为暴力改变了人生轨迹,断送了大好前途,走上了犯罪之路。
帕特里克杀死继父最终被判定正当防卫的剧情固然解恨,但我们仍然不能因此就原谅继父。
被一刀捅死太便宜他了,被千刀万剐也死不足惜。
《宁静》用科幻的方式探讨了当今最普遍的社会问题:家暴,如《黑镜》脑洞大开又让人细思恐极。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
可以让人沉迷网络,也可以让人以另一种方式和死去的亲人重逢。
父亲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可以引导孩子成为天才,也可以让他成为魔鬼。
整体看下来,剧情真的太一般,反转也没有意思。
最后的那条新闻播报解释了真相,海岛上的一切不过是幻想罢了。
剧情的真实情况其实就是孩子和母亲受到了继父的家暴,孩子在继父醉酒后捅死了他。
而幻想的世界是母亲求助前夫,帮助她们杀了继父,其实前夫在战争中早已牺牲、这不过是小男孩的大脑神经系统,引导自己有勇气去完成亲生父亲的心愿。
冲着两位主角去看的,说实话,剧情让我没有惊喜,虽然迈着性子看完了。
其他的就不讲了,最后小男孩说“我要改变这个世界,跟你见面” 估计是全片的华彩部分(本来打算是)可能剧组没钱了 CG只做了一半 结果我也没看出来是个飞机场还是火车站这个游戏本身是比较科幻的部分,估计是只做好人物设定,然后人物会自行产生互动,不用写脚本。
要不然10岁的男孩给爸爸设计一个善解人意的年纪相当的sex partner太屌了吧
有剧透有剧透有剧透没看过的人慎入!
当一个游戏开始出现bug,会发生什么呢?
本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bug,影片开头,他是一个固执狂妄的捕鱼者,工作是收钱开着游艇带客人出海钓鱼,但是完全不顾客人的需求,只想追寻自己的“正义”:一条金枪鱼,鱼却在关键时候逃脱了,这也直接导致他的工作并不能为他带来收入,他甚至靠“陪女人睡觉”来换取金钱,别人都劝他去试着钓些别的鱼维持生活,他也不理会,只是一股劲的坚持。
看到这的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部什么片子,我甚至有点迷茫。
剧情开始闪回他和他儿子的过往时,我猜想他儿子掉到海里被鱼吃了,所以他捕鱼是报仇(嗯,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是金枪鱼,以为是鲨鱼)男主这样枯燥的生活从安妮海瑟薇扮演的美丽女人登场开始变得不同了,原来这是她改嫁给别人的前妻,从他们的谈话里面我知道了他们的儿子还活着,并且和母亲一直忍受着继父的家暴,这里推翻了我的第一个猜想,事情果然没有那么简单,我开始对这个片子产生了兴趣。
前妻希望他帮自己杀死家暴的丈夫,并承诺一千万的酬金,男主果断拒绝了,但是第二天好像全小岛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还各种暗示他不能这么做(这里是个伏笔)第二天他也确实没有下手,但是那个家暴男和他又约了一天出海钓鱼,与此同时剧中一个一直找他西装男也开始走上舞台,(其实这个男人出场我就觉得他有点不对劲,感觉行为和机器人一样)西装男说愿意为他免费提供捕鱼的仪器,提醒他明天应该好好捕鱼不要杀人,男主震惊他怎么知道的,交谈中西装男暴露这其实是一个游戏程序,他们都是游戏里面的角色,他本来的设定就是捕鱼,但是现在设定突然变了,主角作为npc意识觉醒了,但是电影里其他的角色还是按照原设定鼓励他捕鱼,男主也发现闹钟不响自己不能起床,红绿灯不亮自己不能操控汽车,到了固定的路段车子会停下来,广播每天都在暗示他捕鱼,一切都是程序化的执行,这一段其实挺有趣的,男主已经知道了一切但是其他角色还是在执行自己的任务,男主带着嘲讽反问别人“你知道你是谁吗,你知道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吗”其他npc直接被问当机了哈哈哈,可能心想“我的台词库里面也没这对话啊,超纲了啊小老弟!
”与此同时西装男也开始问男主,为什么设定突然变了,你知道是谁在制定游戏吗?
(其实从他儿子的镜头和整天都在电脑前面编程已经可以看出来了)没错,游戏的制定者就是男主的儿子,他编这个游戏最初的目的应该就是“如果我不一直钓鱼的话,我可能会杀了你”但是后来他慢慢的不能忍受了,有了杀人的念头,所以游戏的主角也开始了意识觉醒,整个故事就在男主想杀人和其他npc阻止他杀人中进行着……后来男主还是在游戏里把家暴男杀了,小男孩也在现实生活中把继父杀了,原来父亲也早就在战争中牺牲了,这一段反转还是很精彩的,看得很刺激。
我个人的理解是,小男孩创造一个“父亲”帮他杀人也是在为自己创造勇气,游戏中阻止他杀人的npc是他的善念,最终勇气还是战胜了善念,这个结局我还是很喜欢的,家暴男就是该死!!
幸好没有圣父情结,不然我可能会被气炸,最后就是烘托了一下父子情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总体来说我觉得还是很值得一看的,6分有点太低了,豆瓣上有的评论不太客观,我看了评论没有抱太多期望,但是看完觉得很惊喜,本来以为就是一个悬疑片,但是格局和立意都挺好的,我室友也说挺不错的,没有网上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好看,还是可以去看一下自己去理解。
唯一没太弄懂的就是和他睡觉的那个女人还有那只黑猫有什么隐喻,欢迎知道的人来告诉我~最后还是要呼吁一句:我们成年人渴望拥有电影分级,求求广电别给咱们一刀切,成年人连床戏都不能看了吗!!!
我觉得一多半是靠忽悠。
斯蒂文·奈特:“马修,剧本你也看过了,咋样?
”马修·麦康纳:“剧本还可以,不过你确认不找其他导演来导?
”斯蒂文·奈特:“唉,其他导演不能理解我的创作意图啊,再说了,这么棒的点子,我也舍不得给其他人啊。
“马修·麦康纳:“我觉得,这剧本和《楚门的世界》有点像,换句话说,难度还是有点高,你有把握驾驭得了么?
”斯蒂文·奈特:“兄der,你知道我为什么男主第一个想的就是你吗?
我当时写剧本的时候就是按照你的性格和外形创作的角色啊。
你也看出来有《楚门的世界》的感觉了吗?
我真的是没有找错人啊。
老铁,咱俩心有灵犀啊!
”马修·麦康纳小声嘀咕,“你也没回答我能不能驾驭得了啊……”斯蒂文·奈特:“老铁你说啥?
”马修·麦康纳:“我是说,你……”话没说完,被斯蒂文·奈特打断,奈特说道:“你发现没有,这部电影主线内容几乎都是把小男孩幻想的游戏世界真人化,把观众带入一个虚拟世界,跟随着游戏人物一起发现真相。
不仅有哲学观点,还有科幻元素,一定程度上还有些惊悚片的影子。
”马修·麦康纳:“剧本看起来是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的。
”斯蒂文·奈特:“而且你是绝对的男主角啊,你的戏份最多,可以发挥演技的桥段也不少,搞不好又给你搞一个小金人呢!
”马修·麦康纳哈哈大笑,“斯蒂文你瞎说啥呢,小金人哪有那么好拿?
”斯蒂文·奈特:“不好拿那是对其他人来说,对于你来说还不就是探囊取物么?
还有啊,我设计了一个桥段,是你开着皮卡车在玉米田里疾驰,有没有《星际穿越》的感觉?
”马修·麦康纳:“哇哦,有点自我致敬的意思?
”斯蒂文·奈特:“而且,女主你猜我给你找的谁?
安妮·海瑟薇!
这应该是你俩在《星际穿越》之后的又一次合作吧?
到时候票房肯定蹭蹭地往上涨啊,这片绝对口碑票房双丰收。
”马修·麦康纳:“安妮答应了?
”斯蒂文·奈特:“那可不,这事儿我还能骗你?
不信你现在打电话问她。
”马修·麦康纳:“怎么不信呢?
肯定信啊,我只是,有些感动…老铁,你真是,太贴心了,啥也不说了,今晚去哪喝?
”一天后斯蒂文·奈特:“安妮,马修指名要你做女主,说是想再跟你合作一次,你看档期合适么?
”安妮·海瑟薇:“马修开口了,我肯定答应啊!
”影片上映后卡米拉·阿尔维斯(马修老婆):“你咋演了这么一个破片?
”马修·麦康纳:“这不是……唉,没啥,我以后再也不信别人吹牛逼了。
”
只能说立意是好的 很对评论对其不宽容但它本质并不是一部具有前瞻性的科技片 只是沾了ai的边 现实中已经出现了类似技术 某妈妈通过ai再见到7岁女儿之类 作为一部惊悚片 反转情节也不够 结合实际很容易得出结局 当文艺片来品 儿子对现实的不满促使他建立了虚拟的海上天堂 印象中对父亲唯一的记忆便是钓鱼 如果父亲还在也许日子依然阳光灿烂 象征着美好 期初是为了思念父亲逃避现实 后续mission转变 为了自己和母亲 他不断的思想斗争 最终他通过虚拟中的父亲和母亲做出了他的决定并完成了它 任务的完成代表着心愿的达成 他终于对这个世界无牵无挂 走向他向往的世界 他杀死继父回到电脑桌输入最后的代码 给父亲打的电话似乎是他内心的独白 最后他来到了小岛和父亲永远在一起 再到父亲早已过世的揭示 影片最终隐晦的告诉我们 he's gone,so end看到最后原来这是一个少年心路历程和反应家暴最终酿成罪果的悲伤故事 end
中间全剪了,下一幕衣服全著装完毕,我当兵的时候著装速度都沒安海瑟威快!
有时候怀疑中国的电检规定是沙烏地阿拉伯定的。
啥都看不到。
看到豆瓣介绍上就提到中国版短了好几分钟,心就凉了一半。
还让不让人YY了?
咱也别唱高调,这跟艺术不搭轧,但跟整个影片观赏完整性搭轧啊!
以后是不是要把演员都包成粽子才行?
简直是瞎搞。
可能是最近压力太大了,让我这个19年的广播电视编导生有勇气在这里发布影评。
结构上有些问题,因为我真的把握不好.电影一开始从小男孩帕特里克的眼睛进入到男主约翰的世界,这里已经做了铺垫,约翰的世界其实都是男孩编创、想象的。
帕特里克的眼睛男孩的父亲死于战争,母亲改嫁给了一个暴力狂,从此被迫生活在孤独、黑暗的环境之中,于是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电脑中编写了以自己父亲为人设的约翰(游戏主角)。
电影主要以约翰的糟烂生活而展开,为我们缓缓揭示故事的结局。
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想一想片中帕特里克为什么编程了这个游戏。
这对影片主题的解读也是必不可少的。
到底是由于对父亲的思念还是为了打破家庭暴力的困扰?
我觉得应该是后者。
因为从影片内容上讲,确实因为“游戏”中约翰完成了杀人任务而后帕特里克才杀掉继父,那么该片设定上就是黑暗的,全部情节只是逐渐推动着帕特里克的复仇欲望。
如果片中帕特里克因为对父亲的思念而编程游戏,帕特里克在最后就不应该杀掉继父。
而且全片主要以约翰这个虚拟人物的视角来完成,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游戏人物而不是制作者,是帕特里克制造了约翰对其的思念,这根本不真实也无意义。
电影完全可以去反应现代游戏制作上的精良,游戏不只是游戏,游戏已经发展成了一门艺术。
可现在我们只能看到电影只是聚焦了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
以上是我对《宁静》的主题的理解。
电影在视听语言方面,特写镜头以及重复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令我印象深刻。
在约翰出海捕鱼的情节中,镜头多次给到鱼竿的特写,主要给观众营造悬念,“大鱼是否已经上钩”。
它连接了片中人物和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和约翰一起期待大鱼的到来。
例如开头的这部分情节,镜头多角度的对鱼竿进行特写(难道是卖鱼竿的广告?
)鱼线缓缓被拉动,直到在水中划出一道长线。
鱼竿特写
鱼竿特写至于重复蒙太奇,作为以“游戏”为主要世界的电影,重复蒙太奇的手法多次出现,他既暗示了约翰日复一日的“游戏人生”也为影片画面渲染了气氛,营造美学环境,承上启下,逻辑清晰。
例如前半段约翰驾车行驶在小岛的街道,这部分的镜头采用和后面的戏份如同复制粘贴一样拍摄。
和谐统一,纯粹且深刻。
前戏闹钟
后戏闹钟
找不同吗还要?
那么这图里没有大巴车以上是我从《宁静》中所观察到的视听语言和理解。
最近糟心的事情太多以至于觉得自己有点高血压。
必须找个地方发泄发泄。
只好在这宁静的下午写一篇《宁静》的影评。
希望不要给你带来一种“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给我看这个”的感觉。
谢谢。
2019.2.26.-15:05.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宁静的宾馆中~19届河北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生。
演技这东西,真的不服不行。
看惯了国产偶像剧的人可能不理解,不都是喜怒哀乐嘛,能差到那个份上?
我想说的是:我可以先不说话,你看看修叔的戏,再看看我们的偶像这荧幕前表演的样子,没吐出来证明你今天没吃饭。
修叔,名马修姓麦康纳,承蒙道上兄弟错爱叫一声修叔。
曾经也是小鲜肉出道,气质和颜值都趋完美,帅气风流,倾倒众生。
比现在的许多小鲜肉不知高到那里去了。
马修麦康纳出道的时候,被称为“保罗纽曼”的年轻版本。
很长时间他都主演一些很俗烂的爱情轻喜剧,扮演的都是帅哥,浪子之类的花瓶角色,由于他的外形太过完美,浑身散发性感的男性荷尔蒙,对于女生来说,他就像一个行走的“春药”。
但是他(和当年的唐国强一样)知道,自己小鲜肉的终点不是老腊肉,而是老戏骨。
毕竟是被阿尔帕西诺“开过光”的演员,演技的爆发只是等待一个时机。
2008年,他接到一个剧本“林肯律师”,修叔的戏就此开始发生着变化。
马修•麦康纳的演出是本片的亮点:也许角色本身太肤浅,也许剧本有点做作,但是他可以用他湿热的西南口音轻松塑造出迷人的电影。
他对于角色的把握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入木三分,成熟中透着性感,狡黠中又充满真情,很讨喜,很有个人特色。
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独特气质,逐渐盖过了原本的颜值,这时的他演技虽然还没大成,但剧中人的魅力让人无法阻挡。
上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这个影电是随便开点看的,觉得题目不错,开点之后现发主演居然是安妮海瑟薇,是这喜欢的国外演员之一,竟毕我喜欢的外国员演不多。
这个影电🎬我能打8分,你到看的跟你想到的,都是错觉,才是这部影电的精髓。
念信可以给人很大强的支撑力,给人够足多的勇气去前进,去努力,去有所为。
是但信念个这东西是把一双面刃,面正是你成长的动力,面反是伤你的利器,就要看你么怎去利用它了。
影电男主的杂复情绪和激烈的争斗想思让情节得变很紧凑,也正是样这的情节让情剧变得些有紧张,个每人都是出于心真得想要助帮男主,让她远离纷争,要不走入歧途。
说真的,到直最后我才看懂了整个剧情,直一看的都是云里雾里,尾结的情节加上想回才会有拨开雾云的感觉#电影
50/100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位男孩在电脑前宁静的欣赏他爸爸宁静的屁股。说正经的,这部电影千错万错,都不该过早的揭示出真相。
补标。星际穿越后的合作和类型“科幻”给了我错误的期待,当时看完是有点落差的,现在想想会觉得概念完成的还可以,但小孩视角能构造出父母的床戏接受上还是有问题……
你俩穿越过时空 又一次穿越回人间 不能释然 终究是一场难圆的梦
确实乏善可陈。
同一个目的,不同的方式
看了一个奇怪的版本,看完才发现貌似是TC的?既然是虚拟的,男主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悬疑很浅啊各种秀男主女主身材*!@$对这些演员好浪费
若放到15年前肯定是5星好评!虽然都是老梗,看完之后有一点新瓶装旧酒的感觉,但仍不失为一部工整,合格的科幻悬疑片。
3.5
啥都想拍,啥也没拍好。
内核太忧伤了。虽然异想天开,但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我们都被生活崩坏了。
少年心中的异次元骇客
很难让人评价的电影,说好算不上,说差又不公平。只能赞美一下马修不停的露出的健硕肌肉,和安妮愈发成稳和大气的演技,巨星的气场出来了。
本片证明了一个好点子能哄来大明星,可是仅仅一个好点子是远远不够的
讲故事的方式很巧妙,局部上有些《异次元骇客》、《移魂都市》、《致命ID》和《盗梦空间》的味道,内核是反家暴警示教育;再精简一些可以做成一部《黑镜》的特别版了。
明明是很强的演员阵容,搞得神神叨叨:自闭天才少年躲在屋里设计游戏怀念三岁时就不曾再见过的阵亡军人父亲,设计游戏意淫最爱的(莫名深厚的感情)父亲去虚拟杀掉家暴的继父报仇,虚拟的父亲还TM在游戏里有了自己的意识,最后天才还编了代码把自己写进游戏,然后在现实里自己动手噶了继父,被关禁闭的时候笑眯眯颅内自嗨跟父亲对话、团聚、出海逍遥…so,编剧你朗姆酒喝过量了吧…唯一让我能看下去的就是海上风光和打渔生活。
比痛苦更沉重的是无奈吧,就像我可以写一个故事,他可以设计一场游戏,让爱的人在其中复活
不敢相信2019年了还有人这样拍科幻悬疑片......马修钓鱼的戏份倒是挺好看的
拍的亦真亦幻、稀里糊涂,白瞎了这个演员阵容,安妮和马修也救不了这稀烂的剧情。
也就靠马修的演技了,编剧就瞎几把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