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重温了一遍,就忽然感觉灵感爆发,但犹犹豫豫不知道该写什么,引起了一系列的过度思考,04年的电影了,看了不知道有多少遍,算算已经十五个年头了,今年我也刚好十八,对待这个世界也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看法。
在这个科幻大片不断革新,快速发展的时代,现在漫威电影是毋庸置疑的大赢家。
我是妥妥的漫威粉,它的每一部电影我都会去看,但却没有我今天重温的老版蜘蛛侠能引起我的思考,片子中有很多桥段,彼得与梅姨的对话,彼得自己反复的纠结与矛盾。
这更像在如今社会中每个人一样,一份责任,一份担当,这可以大了说,也可以细微的描写。
当彼得决定要做一个平凡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时,路上看到有人被小混混抢劫,当消防员说出有人没逃出时,他动摇,纠结,矛盾,挣扎,这种心里斗争是极其复杂的,他仿佛在映射在我们生活中的某一个时刻,它更像一个普通人的“断舍离”,也最直接的告诉了观影者什么是英雄,可是在近年来的漫威电影中这种情节越来越少了,虽然特效,打斗场面都要比十几年前索尼的蜘蛛侠好太多,但似乎却少了那么一丢丢,当天降大任于一个小人物身上时,他该去如何去使用。
当这部04年的蜘蛛侠告诉我,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却普通到可以去正确的使用这力量。
注:非专业人士,自己想法而已,不要喷我,嘻嘻😜
蜘蛛侠厌倦了当超级英雄,对自己产生怀疑,天天迟到,工作太多失误,朋友远离,女朋友也不能表白,如果只是影片中的一员,还是会觉得这样的人挺不值得深交的,不讲信用,没有担当,遇到危险,抛弃婶婶走了,这种自我怀疑让他失去了这种能力,做回普通人那一刻,我觉得轻松了,做自己真好!
叔叔婶婶真的是引路人,让他一次次从恶和放弃的边缘返回!
但是我不赞同他的爱情观,既然放弃那么就彻底放弃,影响别人,影响自己,女主悔婚悔的太不负责任,以前看不觉得有什么,总觉得真爱最后都会在一起,长大了才明白,责任也很重要
啊...这部也挺惨...送外卖超时,迟到挂科,想搞艺术但不得已还是助纣为虐搞商业,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超能力也没有钞能力,自己和唯一的亲人被困在对本叔的愧疚里久久不能出来还双双负债,再次眼睁睁看着心中的天使与别人订婚转眼又被最好的朋友当众扇巴掌濒临绝交,尊敬的教授又双黑化了又双叒绑架他最爱的MJ,要是没有最后格兰芬多似的红发绿眼姑娘勇敢奔赴,这部托比虫的生活就是totally shit.恨Peter是块木头,too nice,从不为自己辩解,一但牵扯到其他人只会做出他认为对别人最好的选择,还真的就什么事都不告诉Harry。
也恨Harry是个棒槌,你看到那间秘密实验室还有suit难道不明白你爹干了什么吗???
He almost killed you and your lover!
只记得小蜘蛛送回了你爹的尸体...他如果真的是凶手他有必要把你爹洗干净再送回来吗???
第二部拦停火车真的名场面,真实落泪,乘务员揽住脱力即将坠落的Pete,然后接力托举他回到安全地带,那幕真的我幻视JC。
“Defined by sacrifice.” “Everybody loves hero.” but when Pete was tortured by his “hero” identity,我真的 强烈地希望 他能做个普通学生就好(虽然他那成绩其实已经不“普通”了(笑)。
但是他下决心回归“普通”生活时,当他知道自己有阻止那些坏事发生的能力时,怎么可能不去do sth.呢...尤其是在本叔的事发生之后...I guess that's the cornerstone of Tobey's spiderman.This is what we say,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就很令人信服。
MCU里的这句话来得太容易了,荷兰蛛其实是有种因为崇拜ironman在追星的感觉...(突然懂了Tony看到小蜘蛛时为什么会生气(没想到mcu的设定居然是15岁...)Btw,这个电梯遛狗男让我终于知道如果偶遇偶像可以说什么了(笑)
蜘蛛侠2 (2004)7.92004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山姆·雷米 / 托比·马奎尔 克尔斯滕·邓斯特
“我们需要英雄,因为他们启发我们成为更高贵(noble)的人,让我们光荣地死去”梅姨在1:32说的这句话和绿魔在第一部说的那句话(They found you amusing for a while,But the one thing they love more than a hero is to see a hero fail,fall,die trying.)恰好形成对映。
我们喜欢看英雄悲剧的另一方面的原因。
回到04年,再对比如今的超级英雄电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当时的商业片中,女性依旧作为附庸和陪衬般的存在,我们只能看到她们极为有限的主体性,英雄也是多默认为是男性的工作。
可是十多年后,我们拥有了一批有着鲜明个性的女英雄,也有了更有主见的MJ,这方面真的令人欢欣鼓舞。
蜘蛛侠在地铁上那一段真的经典,又颇有宗教意味。
不得不说在一个没有复联的宇宙里,总算是看到了这个角色自己的力量和主体性,也知道为啥前两部MCU里的彼得帕克只能被叫做是“小蜘蛛”了。
事实证明,这最平凡的英雄的作用绝对不局限于搞笑,同样可以撑起全片的崇高感。
同时,也可以发现关于“责任”的主题的变化,在04年的时候,英雄的道德更多地要求彼得去大公无私地做英雄,可是在复联4中,英雄的私人需求也被肯定,且分别作为人物弧光的起点(钢铁侠)和落点(美国队长)。
在最新的《鹰眼》中,年老的克林特也更是一种“赶紧完事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疲惫态度。
可以说在漫威“年轻”的时候,对待英雄主义的态度就如同这位年轻的英雄那样意气风发,充满希望,可是也自然而然地发展到了现在对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反思,以及一种时日已久的疲态。
为二次重启的《蜘蛛侠:英雄归来》做准备,今天重温了被誉为系列最佳的托比·马奎尔版《蜘蛛侠2》。
只想说按照豆瓣这年头对漫改片的评分标准,这片不上8分简直是个笑话(我给9分)。
顺带有些感慨,不吐不快:套路让人犯腻的原因不在于套路本身,而是逐渐公式化后无惊喜的必然,但实际上只要把人设基础做足、紧扣明确(并非要高深)的主题叙事,即使是套路也不会失去感染力。
就以《蜘蛛侠2》为例,主角在这一部的主要挣扎在于:是善用天赐之能去救更多人,同时不可避免地承受着亲人爱人的误会和不解?
还是独善其身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对烧杀抢掠袖手旁观?
急着去换服的Peter无奈抛下身处险境的婶婶,反被旁人笑话“你侄子真是个'大英雄' ”,只要你看到这一段,就很容易由衷体会到蜘蛛侠的困扰所在,还会为那句出于反讽却歪打正着的台词哭笑不得。
这之后,在他救下一整列地铁的乘客而被众人托起、在他终于向Mary Jane向更多至亲爱人坦露自己身份的时候,你也自然就会感动,连“以前做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或者“我确实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这样无趣的台词都不必说,你就已经心生这样的感慨了。
在这样充足的共情条件下,看到他打败坏蛋、抱得爱人归的情节,你真的还会嗤之以鼻吗?
我欢呼还来不及呢。
反观现在的主流大片,一味的反套路,却没有通过扎实的剧作建立新的“套路”,有破无立,关键时刻最爱以插科打诨一笑带过。
如那些急着赚钱的片商所愿,你确实一笑就过,从不会去较真那些粗制品的不合理之处,有人跟你说个连动机层面都算不上的逻辑bug,你说不定还会用“看大片就是看特效”这样的话去为它们反驳辩护......新故事的虚浮比起旧特效的虚假,谁更无力?
你以为爆米花就该、也一直是这个样子的,可事实上,曾经有很多良心的爆米花电影,不一定燃笑泪三点兼具,却会在你离场多时后,仍能在你心里留下点什么。
它们以前出现过,现在越来越少了。
看完后,脑海里久久回荡着Aunt May对深深陷入自我怀疑的Peter Parker说出的一段话, "Too few characters out there, flying around like that...saving old girls like me. And lord knows, kids like Henry need a hero, courageous, self-sacrificing people, setting examples for all of us. Everybody loves a hero. People line up for them. Cheer them. Scream their names. And years later, they will tell how they stood in the rains for hours just to get the glimpse of the one to hold on a second longer. I believe there is a hero in all of us that keeps us honest, gives us strength, makes us noble and finally allows us to die with pride. Even though sometimes we have to be steady and give up the thing we want the most, even our dreams. Spider Man did that for Henry and he wonders where he's gone." 不喜欢心灵鸡汤台词的我看到这段和Peter一起泪目了。
只有如此善良、正直、温暖的Aunt May才能培养出Peter了。
(Tobey的眼泪敲有感染力鸭,每次Peter哭我都会跟着哭😭)第一部叙述的是Peter怎样从一个平凡怯懦的男孩成长为行侠仗义的英雄,如何满足Uncle Ben的遗愿,承担起更大的使命。
第二部描绘的是Peter成长为蜘蛛侠后内心的挣扎,在无人企及的高峰承担无人分担的责任是如此孤独,烟火人间的安宁与幸福是如此奢侈,无论牺牲多少都不能为褪下面具后的Peter赢得一丝一毫的奖赏,摘下面具后,他依旧是交不起房租的Peter, 这一切究竟值得吗。
Peter动摇了,他的超能力随着他的彷徨一同衰退了,他做回了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认真地学习,投入地恋爱,做回了人群里呆头呆脑的透明,但是他并未获得期待中的满足。
在自知能力已经消失后,他依然会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搭救受困于火海的女孩,原来蜘蛛侠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Peter的精神中。
纵使成为蜘蛛侠得不到荣誉金钱,得不到任何回馈,甚至需要牺牲珍藏数年的梦,需要饱受层出不穷的误解与长此以往的孤独,Peter依然选择做回人人仰慕的蜘蛛侠,唤醒每个人心中沉睡的英雄。
第一部接触的超级英雄,对超级英雄开始的憧憬,就从这一部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蜘蛛侠2。
小时候看到章鱼博士还觉得蛮吓人的,造型太丑了,怪兽不像怪兽…机械不像机械的…但是看到蜘蛛侠在本伯父下的指引下行侠仗义真的太帅了!!!
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剧情中让哈利看到蜘蛛侠抱着死亡的父亲就一定要认为蜘蛛侠是凶手?
在绿魔死之前让蜘蛛侠不要告诉哈利真相的以后,那就是绿魔和蜘蛛侠的和解,那么蜘蛛侠完全可以告诉哈利说他父亲是被绿魔杀的这样完美和解大家啊!
继续补完《蜘蛛侠》系列。
本片以前也看过完整的一遍,今天从新再看,又有新的感受。
本片延续了第一部的整体风格,以及拍摄手法。
同样有一个比较严肃的主题“牺牲小我完成打我”。
使一部娱乐的为主的动作片,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第一部的各种元素,在本片继续延用。
亲情、友情主题细致的刻画,浪漫纯真的爱情故事,以及搞笑的报社主编,震撼视听的大规模打斗,全景式的拍摄,使这一部好莱坞娱乐大片,是相当的好看。
前两部蜘蛛侠相比较,水平很平均,不能说哪一部更好,我只能说都很好,都很喜欢。
我喜欢《蜘蛛侠》系列,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这个片子没有太黑暗的角色,反面角色往往是被利用、被诱导才做出坏事,他们内心还有善良的一面,况且蜘蛛侠永远都会胜利,看起来看舒心,不会太压抑。
本片还有许多台词,很富有哲理。
虽然说教味浓了一些,但那些看这部影片的孩子,树立了一个明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很“主旋律”嘛。
演员的表演一样出色,只是克尔斯滕邓斯特变丑了。
她怎么越长越难看呢?
还有,第一部里面的红发多漂亮,怎么换了发色?
本片我还是认为很完美。
可以一看再看。
2010-12-20[蜘蛛侠2].Spider-Man.2.2004.BDRip.X264-TLF
看完04年的这部《蜘蛛侠2》,想简单记录一下自己关于超级英雄电影的看法。
先说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超级英雄电影的天花板。
接下来我将结合网络上当许多人谈到有关“超级英雄电影天花板”会常出现名字的几部电影,它们分别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蝙蝠侠》系列《守望者》以及这段记录的主角《蜘蛛侠2》(2004)详细的解释一下自己的想法。
首先,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实际上并不只是超级英雄电影,还是警匪片,甚至警匪元素要更多,而并非将注意力集中于“超级英雄”这个特殊的幻想身份上,进行的叙述以及思想论讨。
这也就说明了我之所以认为这部蜘蛛侠才是商业超英电影的天花板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兼具专属于“超级英雄”独特存在的娱乐性和深度。
而《守望者》虽然也是超英的另一座山峰,但由于拍的比较晦涩而不同于大多数人看超级英雄电影时的期待,所以观感上会劝退很多人。
这也就是原因之二:这部蜘蛛侠足够好看,能让更多人接受超级英雄的设定,让更多人愿意去品味剧情和人物。
这就属于我本人平时观影的标准了。
在对于深度的讨论上,以上提到的三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蝙蝠侠》是讲英雄和社会间的矛盾,《蜘蛛侠2》(2004)这个系列都是重笔于超级英雄个人的成长,而《守望者》的视野更加宏大,体现出了这个类型当中难以预料到的思辨空间。
而且我对于蜘蛛侠这个超级英雄也有偏爱,同时也深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名言的触动。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是社会对英雄的枷锁,是多数弱者对少数强者的向往。
而英雄是普通人的英雄,英雄是普通人前进的一个方向,不过汉考克这种肯定不行hhh。
所以我认为,属于英雄的浪漫主义在这句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蜘蛛侠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人气,我想是因为他更贴近我们这些普通人,他会因为考试或是今天怎么才能吃顿饱饭着急,因此才能将英雄的浪漫传达到更多人的心中。
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懂得那些优秀的人承受了更多的压力,才会有敬畏之心,谦卑之心。
不会再愤世嫉俗,杞人忧天,不会无病呻吟,或是莫名其妙的突然义愤填膺。
这也不失为一种英雄主义的体现。
在所有美国式超级英雄电影中,我觉得比较特别的是蜘蛛侠2,年轻的男主角同时担负两个反差极大的身份,一面是万众瞩目的超级英雄,承担打击罪犯拯救城市的使命;另一面却是一个卑微无奈的小人物,为房租和温饱挣扎奔波,同时还要承受自己唯一的亲人的误解,最好的好友的误解,以及自己所爱的女孩的误解。
这一切,对一个刚20出头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太过沉重了。
在影院看得眼泪盈眶。
特别是他在阻拦要出轨的电车后用尽了全身的气力,要掉下去时候,被车上的乘客拉住,然后全车人用手把他举过头顶一个接一个向车厢后传递的情景。
在我离开电影院之后很久仍清晰的记得这一个让人心碎的镜头。
违背原著,居然让女主角知道蜘蛛侠的真人,最后又透露出下集的内容,真是烂……
电影里面重复的一个主题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在第一集里面是彼得·帕克的叔叔对他说的,这里在他的回忆里再次出现。
打动坏人 让他自愿献身拯救好人 嗯啊 各种没意思。。
这一部的情节围绕帕克与自己的冲突、他的本质展开,还有他试图将超级英雄的生活与简单的个人生活结合起来。在部落文化中,年轻男性会以仪式接受他的动物图腾。其兽性的意义和功能首先体现在心灵中,然后是肉体。蜘蛛是彼得的动物图腾,它向主人传递着难以置信的灵巧、力量、耐力和蜘蛛特性。可以在精神对主人上进行控制,当主人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再次成为一个普通人时,蜘蛛乖乖走开,躲在英雄灵魂深处的某个角落。
其实没什么感觉,就觉得是一步步来,蜘蛛侠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个英雄角色,有点是大家看着成长感觉
最好的漫画电影之一,那种挣扎表现的很真实。很多三部曲都是第二部最好,比如这部。
在第二部里,Spiderman显然要承载更多
看了开头,为奶奶给孙子钱的那一幕,直接五星。
實在是沒什麼好感。。。蜘蛛本來就不喜歡。。。結果蜘蛛俠也一樣。。。
那时候的女主真美啊真美啊...重复一百遍,男二也大概从这部电影开始发家。
我看的第一部蜘蛛侠,实话是不痛不痒。。
不,不记得了……
不坏。
出版社老大比较抢镜
结尾堪称乱七八糟。
《蜘蛛侠》整个系列都是名场面发源地和meme发源地吧!!!自我认知怀疑和能力失效是很棒的点,让自己重新认清自己。责任和使命是无法摆脱的,他的善良和勇敢都注定让他无法成为普通人。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家这么爱这一版的蜘蛛侠了,他真的有一个完整的成长线。他不是完美的,他也会见死不救也会打击报复,可是他在成长,在告诉观众如果不行动下一个受伤的就是你或身边的人。他没有超能力时只是普通人,可就算是普通的他也可以制造奇迹。第一部还没发现,第二部的MJ真的好美好美。(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在说丑?!我不理解!!!强烈怀疑第一部和第二部里那个亚裔街头唱歌的女性在抄袭Phoebe的《smelly cat》!!好喜欢这一部,要比第一部更好。在我心里大概可以排到超英前五。
帅气的男二号
三部里面最好的一部了
那时候的tobey真够屌丝的
=w=好久前看的了,认识的几个超级英雄里,还是比较喜欢这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