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析《这个杀手不太冷》、《雪滴花》、《天浴》的结局。
对比是不是很奇特?
我不猎奇。
开始之前我是真的好奇,有人对《雪滴花》结局抱有异议,问男主角是不是没有死,因为他又出现在第一次相遇的茶餐厅。
是真的看不懂吗?
我认为是有可能的。
因为国内还陷在线性叙事当中,可能有些年轻的观众没见过西方电影说来就来的的幻想叙事。
《雪滴花》男主角死了,那是幻想,对应我之前分析的教堂畅想。
至于弹吉他不仅对应他的梦想也是为了英路,英路曾经问过他有没有才艺。
这不是我要分析对比的东西。
今天谈的比较难。
相同点:三部影片都不是大团圆结局。
不同之处在于死亡背后的价值观或者说人生观。
每种死亡观都对应一个国家的人生态度,对活着的态度。
这是你首先要理解的。
因为以前拿《这个杀手不太冷》与《雪滴花》做过对比,所以还是以他为模板。
两者的相同点:都有一个美国电影常见的尾声。
如果看过《碟中谍》可以更好理解,尾声与主要叙事毫无关系,也不同于漫威宇宙的彩蛋,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观众。
被打乱的生活回到正常秩序,交代所有人物的结局,“可能”暗示续集与之后人物的走向,让观众稳定下来核心考量。
也是为了与之前跌宕的剧情做一个对比,既是对比也是节奏,余音袅袅意犹未尽啊。
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这个杀手不太冷》主线叙事就是有爱有趣的清道夫与违背常理嗑药的警察同归于尽。
尾声是女孩重回校园,学校再次接纳了她。
导演弱化了社会通常所认定的善恶,甚至清道夫成为观众眼中的正义。
《雪滴花》主线叙事是政治,小人物死了,大人物进了监狱。
尾声是舍监与宿管和解再次合作管理学校,女人来到茶餐厅与幻想中的男人重逢。
不能有大团圆结局吗?
似乎完全没问题。
清道夫完全可以与女孩远走高飞,女人也可以和间谍去往异国他乡。
不!
导演考虑的是多数观众,清道夫虽然很有爱但是小女孩跟着他真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吗?
很难。
间谍真能与女学生在异国他乡逃脱追杀吗?
很难。
所以清道夫死了,间谍死了。
哦,这有啥了不起的。
三部电影的区别就在于《天浴》没有尾声。
余华:活着这个词在中国的语境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反抗,而是要忍受,去忍受现实中的苦难和平庸,去忍受生命中本不该有的不公与不义。
在这样的世界里,有一种心眼坏了,叫知足常乐;有一种眼睛瞎了,叫岁月静好;有一种耳朵聋了,叫与世无争。
最近文艺青年开始吹捧《活着》,上面这段话就是骂他们的。
看不懂才追捧。
余华大师这段话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别觉得苦难会过去,苦难如贝多芬命运敲门般一波接一波永不停歇。
文艺青年理解为忍耐,余华认为那是麻木。
余华要的是力量,从那无边无际平庸又苦痛的生活中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也可以看看余华教怎么写高考作文,直白讲就是多背背好词好句,反正批卷的没文化,高考烂美文永远不可能变成《活着》。
事实证明,我们国家年轻一点能受到全世界认可的小说家都没有。
文艺青年又要说人家针对我们,他们针对余华了么?
人家批评张爱玲了吗?
《杀手》与《雪滴花》的尾声都是主人收拾伤痛重新进入生活,当然这也是面向观众群体的考量。
因为是商业片,清道夫与变态警察肯定得死,小女孩重归平静生活也是西方国家的期待。
那个背景之下间谍与女大学生的结合过于敏感,无论政治还是社会舆论都会有太大压力,也不符合当时的现实处境。
如果男女都活下来结局是圆满了,生活却很动荡,既不符合现实,也让观众忧心。
而如今的处理不违背现实历史背景,也更符合人物情感逻辑。
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活着”的力量。
男人的死亡从他寻到现实生活的美好开始,刚宣布新生就被迫接受死亡。
而女人带着他们的期待重新开始,继续生活。
如果思考间谍与女大学生是否可以在一起,可以参考李沧东导演的《绿洲》,导演故意丑化女人并安排她与一个有多次入狱前科的男人产生爱情。
《断背山》选择的是西部背景,一个恐同严重的环境,不过影片并没有西部片元素。
两位导演通过这些选择强行拉近观众与人物的距离,如果你能接受影片中人物的情感,那就可能思考生活中如何与这些人相处。
无论是谁,都可以去爱,都有活下去的权利!
《天浴》与第五代导演的混蛋思维一样,《芳华》同样证明严歌苓居高临下看待中国的苦难。
《天浴》与《本命年》有相同的人生态度,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是好人,总有坏人要害我。
《天浴》结尾文秀的死背后所透露的价值观很暴力,一个女孩子只要做了情色交易就脏,她不能回到正常社会,她必须死!
这种态度与我们国家创作者对待战俘一模一样。
我们的电影电视剧不接受战俘,战俘就应该与敌人同归于尽。
我们不能接受战俘也是英雄,也不能接受一个女孩为了回家而做情色交易。
死,是国内创作者普遍的期待,不然观众也受不了。
余华《活着》的价值就在于活下去本身所代表的力量,而不是因为接受苦难而伟大。
所以我今天说的其实并不是电影,这也是我说电影难学的原因。
很多人说《天浴》很现实,是吗?
你是她吗?
对不起,我这样说很无理取闹。
那我们从现实入手看看?
看过《赛末点》吗?
豆瓣没啥人看懂。
因为国内观众的思维就是杀了怀孕的前女友他必须是纠结的!
谁告诉你的呢?
如今我们国家导向很好,开始正视历史,那我问你啊,伪军与汉奸数量超过日本军队,这些人内疚吗?
从各方的记录看,他们甚至觉得自己很伟大。
各种各样的理由,对,是理由不是借口,为了家庭为了国家为了活下去,看完他们的辩解我们完全能理解他们对同胞举枪。
现实就是站队迅速的他们继续幸福美满。
除了《色戒》你见过国内创作者对汉奸的反思与审视吗?
没有,一个都没有。
《赛末点》是伍迪·艾伦大师的杰作,他采访并研究了很多杀人者的心理,他把杀人者真实的心理植入电影。
如果杀人可以让生活幸福美满为什么要有负罪感呢?
如今疫情之下,很多杀人犯无奈自首,他们后悔吗?
显然不,后悔早自首了!
震撼我的是伍迪·艾伦导演并没有停下对人性的探索,如果杀人者杀人之后生活如意,甚至忘了自己曾经杀过人呢?
我要指出人对活着的渴望。
写悲剧写主人死很容易,让他活下去才难!
《霸王别姬》写一个妓女的自杀多可笑!
妓女因为遭受感情背叛自杀,真想赞美陈的创造力想象力。
哦,对不起,他不会编剧,编剧当时不准他改剧本。
我们古人怎么形容妓女的?
那不是天天洞房花烛吗?
论演戏,妓女可比演员厉害。
因为丈夫出轨自杀,想象力惊人。
《霸王别姬》与《红高粱》结尾主人的死都存在人物情感逻辑问题,演不下去了,就一起毁灭吧。
《天浴》这个孩子脏,回不去了。
作者当然可以说孩子心理生理双重受挫。
可如果我们的艺术作品没有余华《活着》那样的力量而总是选择毁灭,那么对社会心怀不满又活不下去的观众就会仿效电影,更不用说电影中主人赴死如此悲壮,风景如此优美壮丽。
看,前几个月由于生活不如意撞人行道上同胞的暴徒。
他是暴徒吗?
为什么这么做?
自己生活不如意对社会不满为什么要向无辜的同胞发泄?
鲁迅: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
如果《天浴》这么改是不是会更贴近余华大师的《活着》?
文秀不断与各种男人发生交易行为,日复一日的绝望之下,她真的接到通知可以回家了。
谁也不知道是那些男人的手段还是本该到来的命令。
文秀并没有像低俗的国内创作者那样从此陷入交易不可自拔,习惯成自然在她这里行不通。
这段经历仿佛从未发生,却又有不同。
文秀更加坚强适应了世界规则。
情色交易如梦一样再也不曾出现。
有一天,生活宽裕的她想起那个善良的男人,她命定般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
谁都没有提起那段往事。
她走到那里,对他笑,他举枪。
每日影评20220501
谁知道怎么看,为什么我点不开啊?
想看英路,守护的爱情,为什么点不开,哪位好心人可以帮帮我。
点不开时要急死了,怎么就看不了,哪位集美貌与智慧与一身,集气质和颜值与一身,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颜值像西施,气质像刘亦菲,身材像关晓彤的仙女们高抬贵手,帮帮我这个身材,颜色拉跨的笨蛋啊,求教怎么看电视(豆瓣或韩小圈)雪滴花。
Blackping的粉丝们也帮一下我怎么看墨的综艺,求教一下👏👏👏👏👏
创作争议有人主张这部剧歪曲史实 可故事本身就是虚构没有原型 那个时期的南韩政府就是背离人心 被人民所唾弃的 与其说还原史实 我看到的更多是讽刺朴槿惠一脉相承父辈政府不作为的影子救援拖着要摄像机 作战中心吃拉面 迷信 亲信执政媒体虛假论调 很多政治倾向的作品也在朴槿惠被弹劾后上映 例如《共犯者们》《潜水钟》《d.p 逃兵追缉录》等等《雪滴花》的编剧有美化朝鲜间谍吗 实际上两朝政府都是黑暗势力的象征 林守护的特工同事们或服毒自杀 或死于同胞手下 或死于南朝鲜枪下 那个时期多少普通民众因为政权割裂 与家人 天各一方 无法重归故士 他们原本就是一个民族 代入视角便是大陆与台湾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洗白任何一方政权吗 看过原剧的人也了然于心了 至于争议颇高的安企部 二人在相识之初 英路便误以为秀浩是被安企部追捕的示威学生 安企部从头至尾也不是正面形象 甚至也是英路哥哥死亡的间接原因创作主旨刻板常规的故事只会是平庸 能够体现人性与身份的矛盾才更胜一筹 例如 《蝴蝶君》《紫日》林守护的任务是绑架博士回国 并没有伤人的意图 和他不想杀人质并不冲突 就像他所说的 杀人的恐惧会一直伴随着凶手 英路对守护的爱慕 也在短短数日中土崩瓦解 最终在动荡中慢慢认清他和她一样是善良而无奈的普通人太多战士本不想杀人 但被政权洗脑愚民逼迫 这能够单纯的评价好坏吗 在战士国家的立场上他们是英勇杀敌的 在受害国家的立场上他们便是仇人 被北朝领导人欺骗的守护 终于醒悟被利用后 在不断的背叛与试炼下 他和敌国人民站在了一起 不再想着为国捐躯 无关政权 只因英路和同学们足够善良救过他 只因他不忍有人牺牲就像《太阳的后裔》中所表达的 “什么是国家 和人民站在一起 能够保护人民的才是国家”同为人类 应不忍牺牲才是 这就是反战的意义但在那时两方政府的眼中 人民的牺牲 无论是我方还是敌方 只是利益的工貝尾声他爱女孩但不能爱 他想活下去 但知道自己活不了 女孩想要再相见 可他知道此生无法再见最后这群楼内的人被两国政府抛弃 他们若不是处于战争年代 男主不会家破人亡也不会被国家抛弃 如果有幸相识也能够顺利恋爱她足够美好 为了楼内人质的安全放弃了出去的机会 父亲代表的保守党被激进党击倒 她没有放弃最后一个人也和黑暗的政府形成鲜明对比 在她的眼中 那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守护在回去的时候就抱着必死的决心 但他不能放着女孩不救 女孩不懂那么多计谋只知道无法留爱的人孤身一人 他们是多么一致的人在阁楼内的爱情是那么美好 阁楼在战火纷飞的宿舍内成为了最后一片净士 但因黑暗的政府成为了泣血悲剧 他们相爱却无法在一起 他死在了她面前人物群像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物都饱含着悲剧色彩最细思极恐的是那个看守的爷爷 杀害了前任女舍长 又手刃了同胞特工 一面操心着不谙世事的孩子 却瞒着家人伪装地生活了一辈子 姜青雅为了满足政治欲望 作为情妇身份潜伏多年 成功拿捏敌国政领的心 却在最终关头依旧为了初恋舍命报恩 几十年的努力付之一炬 期盼与爱人一同流亡 无奈只剩只身一人英路哥哥作为普通游行的学生的代表 被安企部任命的父亲为了避嫌抓去参军 本可以秘密进行的政治交易突生意外 最终丧生于敌方的流弹中 女舍监在安企部的迫害下 栽赃了情敌使其丧命 由于愧疚之心包容着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情敌妹妹 受命监视学生 看似不通人情地制定严苛的规则 实际上是在暗中保护桂玉芬越是无知不懂事 也越令人想起她的可怜 相仿的年纪身份的差距令其自卑 敏感多疑 缺乏安全感的她只想着活命就好 没想到报以希望的国家力量 正是杀害姐姐的恶势力 当她绝望又气愤地质问舍监 不是说不可以只想着一人活着吗 讽刺意味更是拉到极限 这一系列的后知后觉也同间谍的身份一般 随着剧情拨开重重迷雾 理解人性的复杂
间谍活动、权力斗争、官员腐败、法制混乱…这些可不仅仅是独裁专制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特色”,从《雪滴花》这部剧中看到,韩国不仅也存在这些问题,甚至南韩政治家们的手段与北边的同胞相比,那可真是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人性之恶面前,国家意识形态都不过是些假模假样的思想装饰,对权力的崇拜和金钱的欲望那才是超越国别的共同且终极的追求。
剧中,朝鲜方面的两个官员林志禄和崔秀莲以权谋私,为捞得巨额的美金,与韩国的执政党密谋,出卖国家的利益。
在阴谋败露和陷入危机时,他们只想着如何抹除执行任务的特工,压根就不把林守护等人当作自己的同胞和子民来看待(林守护是林志禄的养子,甚至是崔秀莲的亲生儿子),而是视他们为受意识形态控制的随时可以销毁的机器,讽刺的是,两位领导还不时将“为人民服务”挂在嘴边,为自己的罪行找到“合法性”依据。
有一个闪回情节,是林守护几人在朝鲜进行集训时长官命他们互相残杀的桥段,可以看出,这其实是种泯灭人性的训练,为的是培养出毫无思想只会服从命令的杀人机器。
林守护、姜青雅等朝鲜特工(间谍)就是朝鲜高层领导权力斗争的筹码,也是他们与韩国暗地里进行政治博弈的棋子。
要想让这些特工成为棋子,一方面需要长时间的思想控制和毫无人性的军事训练,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他们的弱点(他们最大的弱点就是亲人),比如,林守护等人在南韩的女子大学绑架了学生作为人质,而他们效忠的党却绑架了他们在故乡的亲人相威胁。
林守护绑架学生是为了活,而祖国绑架他们的亲人却是要他们死。
这让已经萌生了自我意识的林守护对自己的忠诚与效忠的对象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并在之后的信息确认中走向觉醒。
触发林守护觉醒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爱情,与殷英路的相遇相处让林守护明白人的真心和真情是存在的,也让他意识到人与人的关系不是间谍活动中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生死关系,也不是祖国意识形态教育中给他灌输的“资本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敌对关系。
他无法接受姜青雅的爱,是因为他不知道姜青雅的爱中那些是真心的,那些是虚假的,姜青雅的爱情悲剧不是她的爱不够真诚,而是她的身份和党组织造成的,那一声“同志”背后,不知道藏有多少猜忌和怀疑。
而殷英路的真情融化了林守护心中的意识形态坚冰,让林守护感受到了做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温度。
林守护结局是悲剧性的,这样也让林守护成为了一个典型人物,一个在专制政体下获得思想觉醒并进行反抗的英雄,而英雄悲剧性的结局往往更能引起人的共鸣。
林守护是作为一个有自觉有灵魂有感情有温度的人死的,而不是作为意识形态的无名幽灵死的,在剧作层面“死”了,却永远“活”在了观众心中。
可能给林守护这个人物冠以“英雄”这个称号是存在争议的,原因在于他作为共产党员和朝鲜特工,在爱国主义观念的逻辑下,理应为国家的利益牺牲,选择赴死才算英雄,但是他发现,“国家利益”其实是高层领导的个人利益,而且背叛他和想要杀死他的正是他一直信任的党和国家,作为特工的他原来只是一颗政治棋子,随时可以被“弃车保帅”。
作为一个已经具备自我有意识的人,他无法再忍受来自祖国的洗脑和欺骗,拒绝服从自爆的命令,由此被党和国家抛弃,成为一个叛国者。
他决意要拯救被卷入大选阴谋的学生,但绑架学生的恰恰又是他自己,他不属于南韩国民,却又在民族身份上与南韩人有着亲缘关系。
这不禁让我思考,如何定义一个英雄,为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牺牲才算英雄,还是为社会正义和个体幸福牺牲才算?
一部韩国电视剧,表现朝鲜的阴险狡诈是出于危机感和警惕意识,有着韩国人自身的现实考虑,但是该剧并没有一股脑地抹黑朝鲜,把问题都丢给北方的同胞,因为这样做不仅不利于达到对民族问题的反思,而且也不利于揭露国内的现实问题,毕竟半岛上的隔阂和纷争,不都是一方的责任,因此,该剧在批判国内政治腐败和权力内斗现象的力度上,丝毫不弱于对朝鲜的负面描写,甚至做出了更加大胆和尖锐的表达,也正因为如此,该剧在播出后的一段时间内曾引起很大的争议,甚至惹得许多国民情愿要求停播。
该剧对当时南韩的执政领导及其官员的塑造和他们恶的呈现是一点都不输于朝鲜官员,甚至,剧中学生的敌人和真正的反派不是绑架他们的朝鲜特工,而恰恰是要置他们死地以掩盖大选阴谋丑闻的南韩官员。
在南太日、殷昌洙和安京熙眼中,学生不过就是政治的牺牲品(那个算命先生说用十三个处女作为祭品即是一种暗喻),学生的生死取决于她们对官员自身仕途的利害关系,当这群官僚得知学生们知道了大选阴谋后,便决意要赶尽杀绝,毫不留情。
殷昌洙这个人物形象和性格以及他与南太日的对抗,最初给人一种是好官的印象,而恰恰就是这么一个好人在政治环境和权力斗争中逐渐扭曲为一个坏人。
自从他决定放弃学生时,他就不再是一个称职的官员了,当他决定放弃自己的女儿时,他就不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了,这种转变是发人深省的。
那个时常在他耳边嘀咕的太太,像是权力的化身,怂恿着自己的丈夫,让这个优柔寡断的人变得可憎和可怕。
他费尽心机想要掌控一切,但一切就是这么失控的,最后,他不仅失去了已有的政治权力,还失去了儿子的生命和女儿的信任。
这个人物是一面镜子,所有从政的人都应该照照,看看里面有没有自己的影子。
南太日与安京熙两人不断变换的权力关系则说明了官员职务升降的随意和混乱,两人不断的上位与下位都是一通与总统的电话达成的,做为一个宪政国家,总统竟有如此大的权力,能绕开制度规定,不走合法程序,随意任命官员,这本身就是很大的政治漏洞,尽管里面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但也确实反映了韩国政治权力结构失衡的问题,总统权力过大,约束太少。
而在表现这位总统时,多是在暗光环境下拍摄,呈现的多是他的局部和侧脸,到剧集最后也没有看清他的样子,这种方式通常是用来塑造大反派,营造其神秘感的,以往韩国电影在表现朝鲜最高领导人时也是用类似的手法,如今用在韩国总统身上,无疑是对自己国家领导人的一种质疑。
韩国官员“太太干政”现象在剧中也有不少笔墨,官员太太们也存在着权力关系,她们依附于自身丈夫的官阶身份来区分尊贵高低,尽管在韩国非常讲究年龄代差,注重“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但是在政治圈中这套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似乎行不通,比如殷昌洙的太太比南太日的太太年长三岁,是后者的“姐姐”,但南太太从来不把她放在眼里,并仰仗自己丈夫的地位去欺压殷太太。
如果说官员的太太们平日里只是在时尚店中炫耀攀比,谈论时政,找算命师傅为自己丈夫仕途算上几卦,也还算不上“干政”,然而她们并不满足于此,她们的野心甚至不比自己丈夫小,那些处于下位的的太太们,更是要想方设法(即便是算命得来)去帮助丈夫高升,甚至,在剧中的最后几集,三位太太直接现身在指挥部营帐中,各自站在自己的丈夫旁,加入了这场权力斗争的游戏。
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部门,是一个叫“安计部”的机构组织,这是类似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的存在,主要职责和功能是情报的调查和收集,韩国安计部其实主要是针对朝鲜进行间谍和反间谍活动,而这里想要指出的是,安计部在进行反间谍活动时对国民权利的侵犯和违宪问题。
如果说在无搜查令的情况下硬闯女子大学追捕逃犯是在特殊情况下的不得已而为之(随后也确实补发了搜查令)尚且还情有可原,那么对国民(比如学生和记者)的随意逮捕和动用私刑进行审讯就是对公民权利的践踏和对宪法的漠视,这是不可原谅和容忍的。
安计部的权力和合法性来源是《国家安全法》(简称“国安法”),或许韩国起草通过该法的初衷是为了国民的安全,以对抗对国家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朝鲜,然而当国安法与人治相结合后,在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时代,其立法的初衷和精神就发生了变化。
按照国安法的规定,为了解决潜在的威胁,那些可疑的人就可以被逮捕,在“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原则下,给还没有确认身份的嫌疑人身上随便网罗罪名,逮捕入狱。
这样做的后果,是让安计部的领导官员掌握了生杀大权,通过国安法的条文和安计部的审讯,直接绕开正常的司法程序,消灭政治上的异意者和反对者,造成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混乱。
翻看韩国的民主进程,政府高层为了镇压民主运动,以违反国安法的罪名,在全国范围内随意逮捕和镇压参与民主运动的学生和人士,侵犯国民的基本权利,造成许多冤假错案,在社会上营造了白色恐怖的氛围。
这在该剧中是由所体现的。
剧中国安法的最大受害者是皮馆长,当未婚夫和闺蜜被定性为赤色份子后,有着重大联系的她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受了安计部的巨大折磨,最后不得不做假供词害死了未婚夫和闺蜜,而且还不得不服从安计部,受命监听大学里的学生,侵犯学生的权利。
国安法作为与宪法原则相违背的存在,终究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然,国家安全与个人权利孰轻孰重,这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最后是作为安计部特工的李康武和张涵娜,李康武的处境与林守护相近,同样是在得知大选阴谋后被自己国家所抛弃,随后放下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偏见,与林守护合作拯救学生生命。
有关朝鲜和韩国的合作关系在这里面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一开始,两国的合作是通过高层领导展开的,但这种合作却是一种政治阴谋,双方各怀鬼胎,目的是从对方身上获得的好处(朝鲜要钱,韩国要权),这种合作是与利益高度绑定的,是极为脆弱和不稳定的,因此在大选阴谋败露之后,双方相互推卸责任,想尽快消灭特工,掩盖真相,这种合作由政治家的个人欲望所推动的,是通过欺瞒自己国民和出卖国家利益而达成的,是非正义的,根本上是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
而林守护和李康武两个朝韩特工(间谍)的合作,尽管被定性为叛国行为,但却是对人的生命和权利的尊重,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合作。
男!
主!
好!
帅!
但是看爱情片不要点开这剧,男女主对戏少的可怜,感觉看了一部领导者互相残杀的剧,什么南韩北韩什么高层决定和内斗,全都看不懂。
这剧看前几集就行了,男主后来回到学校闯进宿舍开始就不要看了,拖拖拉拉也没有多少男女主戏份。
还有这个反转(我觉得算反转了)!
真的绝!
刘仁娜居然是和男主一派的也是间谍级别还比他高一级真的惊到我了。
在学校这一大段太乱了,是指人物场景好混乱,感觉一锅大乱炖哈哈哈,这么多人质乱的要死,话说男主在学校劫持他们这个过程也太漫长了,剧组你是懂省经费的,看的我好疲惫,一直在学校,拖拖拉拉,舍监和接电话的芬玉都好吓人啊,这个芬玉能不能早点挂了,一直活到最后一集我真的来气。
妈的看这么久看完就给我演这个?
麻烦死了,能不能干掉几个杀出去啊,还有男主你跑掉了还回来送死干啥,人家女主自己可以逃出去的,靠,生气,垃圾,浪费时间。
对于《雪滴花》的分析我一共写了十三篇,这一篇是关于怎么看。
由于本剧每一集结尾与下一集开头有重复关系,所以我的分析并没有完全对应集数分析。
可能第五集我还在分析第一幕。
第一篇“《雪滴花》第一集观后感”与最后一篇“《雪滴花》看韩国电视剧发展”有首尾呼应关系,可以连着看。
“《雪滴花》第十五集观后感”特别分析了表演,因为国内观众喜欢看表演,我从电影语言角度分析为什么这么看不对。
“《雪滴花》第十六集观后感1、2、3”这三篇应该先看第3部分。
2、3是怕很多观众看不明白特意加的,3阐述了为什么要这么看电影,2是1的导读。
我最推荐看“《雪滴花》第十六集观后感3”,针对于评分的不断下降,我专门写了导演为什么要这么结尾,编导的剧作意图,如果从常规方式看本剧,16集会给人十分混乱的错觉。
每日影评20220207
1.所有的剧情都是为了给男女主制造火花,多处剧情说不通,人设立不住,且剧情拖沓。
2.我不理解男主明明任务都要成功了,临门一脚非要去找女主,害的连累了同伴。
做事之前都不思考一下可能的后果吗。
3.女主小白花性格,也过于善良单纯了吧,那个接电话的女的多次欺负她,女主居然能一直惯着她。
自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实际上是妨害国家救了男主这个间谍,说是体现善良性格,但这真的不是恋爱脑吗?
为什么自始至终都没怀疑过男主。
女主以“男主和我们参加过宿舍联谊,所以不是间谍”这样更本构不成因果关系的理由来说服舍友帮忙,居然还成功了??
4.高官权谋部分跟玩似的,一个安企部门,指令极度不统一,一会这样做一会又那样做,底下的人也不听指令继续调查。
那些高官的夫人们最是搞笑,听风就是雨,连一个神棍说的鬼话也信。
因为知道结局,难免有“先入为主”的情感。
因为这种“先入为主”的情感,几乎一看到男主就难受。
想分享出自配角的贯穿全剧的一句话:“信仰和祖国怎么可能比爱情重要”。
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这个剧情搭上“爱情剧”的标签过于残忍。
第二遍看下来觉得这个标签并不夸张了。
虽说战争与阴谋也许距我的生活很远,但几位主演的表演真切地让我感受到几个角色的立场和情感。
无论有多荒唐或困难,无论战争或者安宁,爱都是最不可掩饰也不可忽视的东西。
重顾一部剧并不影响我对这部作品的兴趣,也非常开心从这次重顾中有了更多的解读。
虽然还是流了很多眼泪,甚至哭出声,但对于结局,站在男主的共情立场,比先前基本作为观众的立场好受些了。
同样的,站在男主的立场,对于部分剧情的感受也更揪心了。
韩国影视作品还依然善于捕捉角色的真实和展现情感的细节,无论是言情、战争、家庭、职场......《雪滴花》应该是对韩国社会影响不小的剧吧,毕竟又是南北韩的勾结。
除开一定要追糖的好友,都推荐去看,毕竟在畸形背景下的剧情是不会无趣的。
(小丁或者智秀甚至仁娜姐姐的粉丝应该必看了吧) 除开剧情,突然想到关于演员的演法。
就说我最喜欢的两个韩星吧。
他们真的很会找契合自己的演法。
拿最经典的“伤心而平静”举例吧。
이종석씨是流泪不哭,정해인씨是眼红不轻易落泪,就像《W》、《当你沉睡时》等作品里的流泪闭眼,《春夜》、《半之半》等作品里的含泪光凝视或者望天。
这两种演法恰好很契合两个人的外在印象。
“温柔而勇敢”和“坚定而细腻”。
两种演法分别附在这两个人身上,偶尔确实比大哭更戳心。
许多共情大概就是这么来的吧。
昨晚熬到两点看完了,事先大致知道结局。
我觉得很好,很悲壮。
33生全释放,普通人都回归正常生活。
最后两集完全合情理,释放时英路一人走在最后,合理呀,她没有同伴。
不过最后就剩他们两个没走掉确实很遗憾,很凄美~政治色彩如此浓重的同时爱情线也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爱意,缠绵不舍,浪漫。
难忘的是军装守护和姜博士雪中夜行,那天晚上让姜博士动了凡心念念不忘了十七年的林守护好像一个梦噢,美丽的梦。
以及守护凝望英路的眼神,喝咖啡时的对话和氛围,太美好了,像雪花般纯洁、热烈。
浪漫爱情。
丁海寅一直不需要太多台词,他的眼睛已经会说话了。
金智秀居然是第一次演戏,比国内好多年轻演员强多了,她能不能多演点啊😭好想看😭姜清雅的角色好带感,比女主小白兔人设好太多了。
原来刘仁娜不一定是甜妹当看到安企部长自己的儿子去世,女儿被挟持为人质的时候,就明白这部剧的内核在讽刺什么,批判什么。
我喜欢韩剧的一点就是它总是可以把严肃的议题和总是被人瞧不起的爱情故事融合在一起,为什么不能相信战火中的爱情,为什么不能相信反派有的时候也会怜悯人质也会想家。
影视作品当然应该有权利保留它的想象空间,让向往爱情的继续做爱情的梦,让想看国族叙事的人继续做英雄梦,让想看悬疑的动动脑筋,看到第六集的时候真的爱上了。
缺点也很明显,后半程节奏太慢,有些镜头时间太长了,而且每次要紧关头偏要放男女主感情戏,搞得我cp都磕不去。
人们算来算去终究算不过人心,算不到人与人的感情和突如其来的意外。
里面有背叛,有爱情,有战友情,有友情,已经很丰富了。
这部剧真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剪辑时的节奏和剧情编排顺序上了,但有的时候也怀疑,是不是受现在很多商业电影,国产影视剧影响,多余的镜头(空镜,长久反映人物情绪的特写)一下都不想看,才会耐不下性子慢慢欣赏一部剧。
韩国空气里面有酵母 剧集节奏很奇怪 而且女主角的台词和演技是硬伤,很多镜头多光影看起来很没结构
圣母白莲花恋爱间谍版纸钞屋,好难看
结局太刻意了尼玛,为了be而be侮辱我的智商
乱世中的爱情更令人唏嘘。但是这部剧的核心真的更像是权力斗争和谍战剧。女主存在感太弱了,哭戏又多又累赘。女二姜医生更像女一。小丁的眼神绝了,有时候觉得他的背影也会演戏。难得。
实在是夸不出口,演技不好能不能别上来就演女主。
荒诞下的幽默还是有看头的,为刘仁娜补个档
丁海寅太会了,从经常请吃饭的姐姐开始到这部,男女心智不对等的状态下,他非常适演男主,从不成熟的小奶狗哄姐姐开心,到一个拥有沧桑经历、身负重任,敢于反抗不合理,敢爱敢恨的成熟的帅锅,质的飞跃。玄彬后接着粉这位。
【8.16】没看过这么难看下去的剧,看到第4集已经觉得“这啥啊”了,,演员真的很有信念感,不知道这鬼扯的剧情她们怎么那么有信念感的,跟神经病一样这个剧情。目前看到9,我也要有信念感地看完【8.18】越往后看越难看啊真服了,每个角色都神经,没有一个不神经的。我真太无语了,上次看这么难看的剧还是暗恋橘生淮南,啊哈哈哈哈哈气笑了,,又臭又长。
感觉智秀的演技还是有点拉垮
悬念密集,有甜有咸,再紧凑一点就好了。有些画面和安排像刻意摆设过,不自然。结局收得不错,虽然难过,但只能这样了,不能脱离现实太多。有些人注定只能在这个世间停留一阵子,就像雪,降下来,化了,就消失了,即便它带着春的种子和希望。
虐死我得了
不理解为啥女爱豆一开始拍戏就占女主的番位,还让这么多老演员来做配,演成这样不心虚吗
偶像脸和演员脸还是有壁的,金智秀的面部线条明显不如室友演员们流畅,更别说她的台词和演技都乏善可陈。如果她真想转行演戏,就应该先磨炼一下,从小角色演起,积累了经验后,再挑大梁。
这结局是有什么大病才能写出来的吧 吴女士你有事吗?要死就让她死 为了她导致死了男主??哈???真的 气死了 逃出去分别的结局不行吗???偏要杀了守护还是在天台???救命是脑梗才能写出来的结局吧
这么复杂的剧情,人物都立住了,第五集后,不得不给5星
比想象中差很多,剧情发展不行,智秀发音有点口齿不清
情节太拖沓了,真的从第五到第九集是没什么拍了吗?憋尿的憋屎的熬夜四集?演技也浮夸做作,离大谱了这剧
因为丁海寅本来想打高一点的 但是剧情真的越来越拉垮 强行虐真的哭也不哭出来 可惜了wuli丁海寅
剧情老套,故事线稀烂,演技稚嫩。如果不是女角色还都有点颜值,可能2集都坚持不下来,毕竟过了开头的党派会议,就是满眼的垃圾爱情戏了。
无语了这个剧情!!!磨磨唧唧 间谍哪来那么多温情时刻 只有最后男主死才像真实的…怎么可能才死这么一点啊 墨迹墨迹墨迹 怎么这么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