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电影关系不大)刚看了电影《分歧者3忠诚世界》回来,脑袋里仍显现着电子屏上的老大哥的形象。
不过我现在想的可能跟电影并没有很大关系。
最近在看一本名为《人类简史》的书,是同学推荐给我的,目前只看到了一半。
不过一半也有一半后的想法,先记下来无妨。
首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知识范围涵盖之广。
生物,地理,宗教,历史等皆有涉及,其中还包括了不同大陆地区的一些文化,虽然有些只是提及,但这也是建立在学习并产生自己的理解后才能写出来的。
书中说道,人(智人)也是一种动物。
这是我们都知道的。
然而作者点醒说,你看,像猫科动物里还有狮子、猎豹、家猫,犬科中也有狼、狐狸和豺,人(智人)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人类亲属?
现在,猩猩是与我们最为接近的亲戚。
那么在几百万几千万年前呢?
百万年前,是有许多“人种”的。
比如“尼安德特人”“梭罗人”“丹尼索瓦人”。
作者说他们都是人类,但却跟我们“智人”不同,就像狮子不同于家猫,但两者却都属于猫科动物。
因为很久以前,猫科动物的祖先在某个时间点开始有不同的演化方向(可能是某种基因突变)。
为什么其他人种现在都不见了,只剩下我们“智人”了呢?
就像《X战警逆转未来》中那个科学家说的,智人灭绝了他们,所以变种人也会灭绝我们智人。
为何智人能够战胜身体上占绝对优势的尼安德特人?
一个是借助语言的发展,另一个是拥有了想像的根基。
作者举了些例子。
狮身人面像,现实中不存在吧?
智人能够幻想出来。
住在天上的上帝不存在吧?
智人能够构想出来。
有限公司,政府,人权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现在大脑里已经自然接受了这些思维,但在智人之中,第一个第一次想像出这种虚拟的故事,并传播开来,显然需要费很大力气和很久的时间。
作者继续说。
智人的社群很小,有一个150人上限的理论。
所以当时没有城邦和国家的概念,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部落。
一旦人数过多,智人没办法使用大脑记住部落里所有的人和记下所有的事,这个部落就会自动拆分开来,一部分人离开并组建了另外一个部落。
当时智人还依靠狩猎和采集过活,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种植庄稼和圈养家畜。
所以他们的生活还相当滋润。
上午打个猎采集点水果,下午晚上也不用工作,树荫下休息,抬头看看星星。
若此处的食物不够了,就迁徙到资源充足的地区。
而且饮食多样,保证了自身营养吸收的均衡。
然后作者反复提到,农业革命是史上最大的骗局。
作者认为,人类开始养殖几种动植物,整年整年地忙着播种、浇水、除草、牧羊。
优点是有粮食储备;食物总量增加;盖起了固定的居所。
缺点则是比狩猎采集更累,得开垦土地、除草、浇水、驱虫、施肥,还要担心气候;被强制固定在一片土地上无法迁徙,若土地被抢占,农民就没有生存手段;食物稳定增加的同时,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营养摄入单一。
总之,人们固定在某一个区域生活,人口增加,于是慢慢有了城镇。
拥有权力和士兵的人也希望农民安安稳稳的耕地牧养。
不过,农民的日子却很惨。
因为拥有权力的那些人拿走了大部分的粮食,骗取了保卫土地、保卫农民生命的许诺。
“正是这些征收来的多余粮食,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了宫殿、堡垒、纪念碑和庙宇。
”另外那些被圈养的动植物,从演化角度看,牛鸡猪是非常成功的物种,因为其基因依然存在,不像许多早已被人类灭绝了的史前动物。
然而这种“成功”的家畜却是建立在失去个体幸福之上。
人为训练其成为听话的奴役动物,经过上万年演化,抑制其侵略和性能力,限制行动自由,一切只为成为人类餐盘中的食物。
第六章的一些观点我不太同意。
这一章和很多小说影视所反映的乌托邦相关。
某个城镇有几千人,某个国家有几百万人,是什么才能使这几百万人达成某种协议合作生活在一起并处理各种争端?
执政者虚构了“国家”的概念,“法律”的概念,“宗教信仰”的概念等等,是由想像所构建的秩序。
而对于这个“由想像所构建的秩序”,无论是《汉谟拉比法典》中把人分成上等人、平民和奴隶,还是《独立宣言》中声称的人人生而平等,作者认为两者并没有区别。
因为两者都只是某种虚构的秩序,目的只是为了社会的稳定繁荣。
并不具备客观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就是,并非真理。
作者说,无论宗教、民主还是资本主义,都在建造一座虚构的监狱高墙,把“人人平等”或“上等人和奴隶”刻进身处其中的人们的思维里。
我不同意的一个地方是,人人平等确实没有客观正确性,然而从进一步逻辑思考的角度看,人性是自私的。
我愿意接受并支持人人平等这个虚拟的概念,是因为我绝不希望别人向我开枪,于是就推导出,任意一个人都不希望被别人杀死,那等于说,我也不能杀死别人。
就拿现在的交通来说,我坚持自己不闯红灯的理由也是出于自私。
我在骑车过绿灯的时候不愿出现一辆汽车突然闯红灯把我撞飞,同样,我在开车过绿灯的时候也不愿出现一辆电瓶车突然横穿马路被我撞飞。
于是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为了别人的安全,延伸地说,也就是为了我自己的安全。
再说点那些乌托邦的小说电影。
我向往美好个体生活的乌托邦世界,然而我也知道那不可能出现。
当然,执政者的口号肯定是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这也是人类心底里的美好愿景。
不过,真正的稳定和繁荣,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觉得人体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人演化到现在,身体各器官已经发展的相当发达了。
为什么人的思维想要干什么,身体就能统一命令,完美地执行呢?
因为人体就是一个非常稳定繁荣的社会。
其它动物也都如此。
如果有反抗的细胞,身体会自己修复。
也就是说,人体的稳定繁荣是依靠强制执行命令和强行消灭异己来实现的。
这样说来,不考虑道德只考虑统一稳定繁荣,独裁者没有错。
但是,人类是一个个个体,有各自的生命,追求各自的幸福,在一个由许许多多人组成的国家里,你向往社会稳定繁荣并没有错,不过人跟人在一起总有冲突矛盾,你会发现口号标语永远无法变成现实,社会无论如何都无法达成你所向往的样子。
所以,除了如人体一般稳定繁荣的独裁,唯一的路就只有尽可能保障个体的幸福。
设想处于无知之幕的背后,不能保证社会的绝对稳定繁荣,更不能保证没有冲突,至少,得保障任意一个人不被侵害。
没看过小说,就不说它和小说比怎么样。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也就是第一部)时就被它脑洞大开的故事情节和世界观架构惊到。
第二部结局留下的悬念也充分吊足胃口。
我们生活的世界只是一个实验,外面的才是真实世界。
第三部的故事也并没有让人失望,更是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不管是纯净者还是缺陷者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
翠丝没有说服基因局的人,但却点醒了观众。
每次人类拿起武器都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平等和和平。
所以翠丝和Four再次拿起武器为了芝加哥的人民,为了平等与墙外的人一战。
另外,电影里先进的科技和震撼的场面都很不错,值得一看。
(一)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
莫过于你本来是一头狼,却在成长过程中被当作一头羊培养。
如果你一旦出现疑问、反抗时,他们会打着爱的名义压制、以惩罚的方式打压。
碧翠丝生活的芝加哥,是以派系划分为制度的城市,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如若不然,则被排斥在社会之外,沦为“无派系”者。
每个人在16岁时需要接受考验,按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派系。
派系大于人权,其实就是制度大于人权。
这个城市并不需要有有独立思想的人,只需要按班就部、听话的人。
总是有例外,碧翠丝就是。
当她还是个小姑娘,就对大街上充满激情、活力的无畏派充满向往。
可她出生在无私派,从小所受的教育和生活是不能有个性和态度、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还需要穿着灰色的衣服,过着朴素的生活,连多照镜子也会被称之为虚荣。
父母一再教导她小绵羊的生活方式,但天性却不是人为可以压制的。
在派系选择上,她毅然选择了与无私派品质完全相关的无畏派,抛弃过去的生活,也意味着要离开深爱的亲人。
忠于自我,更重要,不是吗?
忠于自我,抛弃过去,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碧翠丝改名翠丝,在一系列高压残酷的训练中,慢慢得蜕变成一个勇敢、刚强、无畏的姑娘。
褪变不成功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死,二是利用父母的关系回到无私派,或者沦为无派系,终其一生活在压抑中。
这样的成长,注定痛苦。
像蛇一样,褪去一层皮,慢慢褪去原来的生活打下的烙印。
翠丝褪去无私派一味忍让,毫无自我的个性,融入到无畏派中。
融入新生活,就是结果了吗,不,这只是开始。
她的蜕变和成长,是对现有制度的挑战,属于不安份的存在,她成为了派系维护者珍宁追杀的目标。
她感到恐怖,想逃离,回到无私派,父母身边。
只是,开弓就没有回头箭,空气弥漫着危险的气息,以玲宁为首的派系统治者不会放过她。
真正的战斗才刚开始。
翠丝和她的伙伴们,终于推翻了珍宁的统治,却发现城市陷入更大的混乱中。
是继续原来的,已经有多年运行经验派系生活,还是开创新的世纪?
高高的围墙外,又是什么?
为了寻找答案,翠丝和小伙伴们勇敢地闯出围墙,寻找新的世界。
却发现,她们不过是被另一些人类当作试验品。
(二)女主的成长经历简单的讲完了。
作为一个生在重男轻女国度的女性,不禁感慨良多。
现在的女性所处的环境以及为自由奋斗的状况,跟这部电影中所表现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多数女性受封建余毒思想的教育下长大,被社会“善意”地当作女奴培养大。
比如女孩读书多了无用、数理化不如男人;女人不能上桌吃饭、总是要嫁个男人,才是幸福等诸如此类的糟粕。
但,人性却不是轻易能抹杀的,我从小就觉得不正常、不公平,偶尔的反叛、质疑,被强大的舆论环境给压制,而这些压制者,主要是从小一直敬爱的父母、老师和亲人。
派系大于亲情。
与女人注定是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何其相似。
也差不多是16岁的年纪,我终于受不了了。
为什么我要低男人一等,为什么不能努力说出自己想表达的思想,为什么要压抑自己,为什么要顺从他人?
内心不安、躁动、愤懑、压抑、痛苦,驱使我自己去找答案。
于是,我成为别人眼中“不安分”的姑娘。
如同翠丝一样,以决绝的方式和过去告别。
然而,世界还是跟以前一样,改变了的,只是我个人而已。
需要吐出成长过程中强加的思想毒素,需要重新定位、调整自己适应社会,要不理会别人“善意”的劝解,有时候也不禁怀疑,难道我是不正常的?
这个过程,注定只有自己一路前行。
翠丝通过了考验,我也完成了自我修复和成长。
接着,更大的问题出现了。
我们都成为了自己社会中的“分歧者”,成为了旧有制度的危险份子,成为了制度维护者讨伐的对象。
然而,这些制度维护者有许多的人,自己也是受害者。
比如,生活中,维护男权的坚定份子,许多都是社会中上了年纪,掌握一定资源的婆婆和妈妈。
她们坚定不移定打压和羞辱那些不按制度生活的女人,制造舆论和恐慌。
珍宁自恃聪明,成为派系维护的坚忠份子,为此宁死不屈。
当盒子的秘密被打开后,她终于明白自己只不过做了别人的打手,后悔吗?
不知道,因为她被一枪打死了。
现在互联网上仅仅有些女性觉醒,发表一些独立自主的看法,铺天盖地的抵制和打压接踵而来。
“激进女权”、“女权癌”“女权犬”等,还有时不时冒出一些清朝僵尸出来拿儒家、历史文化来进行打压。
重男轻女造成男女比率失调的恶果,以及女性渴望独立、自主的思想,注定与现存的男权思想对立。
也有人说女权不要太激进,需要温和。
电影中,无私、友好、诚实这些美好品质,在社会动乱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用。
无畏派轻易就制服了无私派,像抓一群绵羊,这场景是不是太熟悉了?
作为分歧者的翠丝,如果选择的不是无畏派,而是选择无私、友好、诚实派中的一个,结果会怎么样?
就算有主角光环,也不能一直开挂,分分钟给无畏派打死。
电影中的男主老四,也是派系制度下的受害者。
从小深受家景之苦的他,毅然成为了女主忠实的伙伴和战友。
一个没有爱和自由的社会,注定女性、男性都是受害者。
后记:看了这部电影,更加坚定的加强了我不看国产剧的决心。
比如,一跪出名,收获诸多好评的《百鸟朝凤》,女人出现的次数还没狗多,她们间的对话竟然是换亲。
《分歧者》三部曲,是一部以女性为主的电影。
故事围绕女主角的成长、蜕变、开创新世界展开,男主角是她的好伙伴和战友。
六个派系里,男女领导各占三个,然而战争却是三个女领导挑起和展开的。
尤其是第三部,老四的老妈和友好派的领导,俩女性带一帮手下对着开火,看得我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逃离围墙的六人小分队,三男三女,其中女主跑到最前方,而且三女性的战斗力和人品完胜三男性。
大反派是男的!
出卖朋友的背叛者也是男的,继母、巫婆这些反派终于退休了。
女性与女性之间没有瞎撒扯,就算翠丝不得已杀了克里斯蒂娜的男友,也获得了原谅,没有出现无论你什么理由杀了他你还有人爱我没有然后粉转黑的吐血剧情。
更喜欢看女性穿着战斗服、背着枪、勇猛无畏、古铜色肌肤流着汗的形象。
比看走红地毯的女星耐看多了,谁说女性只有一种美?
两天复习了一遍这个系列。
补个影评吧。
算是三部的总影评。
首先,《分歧者》这个系列电影确实是越拍越烂了,而且狗血桥段层出不穷。
bug也多(这里不做吐槽)。
但也不是彻底的烂,而是那种平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平庸之烂。
可是Four和Tris这对实在太苏了,苏到我可以忍受这一切狗血。
你我初见第一部时两个人因为都是分歧者,同类相吸,彼此依靠,走到了一起。
个人认为第一部确实很精彩。
新颖的世界观和五大派的设定很有意思(虽然也有几处bug,但比后两部做的好)。
Dauntless们跳下火车奔跑的镜头我至少看了5遍……从Tris跳下来见到Four第一眼开始,这对就开始放闪光弹了。
无论是所有人都被控制两个人无言的握紧对方的手,还是最后跳上火车离开时长久的拥抱,真的苏到老夫心坎儿里……第一部结尾那里Four跳上火车后要拉Tris的时候,两个人那个对话让我特别感动。
" I got it." Tris. (我能赶上火车的。
)" I know you do." Four.(我知道你能。
)说完这句,Four还是没有收回自己的手,然后Tris一泄劲,因为惯性就向后一退,Four就从后面抱住了她的腰,推她上了火车。
这一处是很细腻的戏,我相信你能赶上火车,但因为爱你,我不会收回我的手。
而Tris的行为也特别让我感动,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Four那句" I know you do."让她放弃了逞强,就泄劲让他抱住了自己,总之我就是感动的不得了……
Four & Tris
我觉得只要Four在,Tris就不会垮掉。
她很坚强,即使眼里有泪,也没有哭出来。
第二部,好吧,已经开始无聊了(而且谢琳为什么要剪五号头?)。
幸好有感情戏和男主的演技,不然我真的看不下去了……有一处好搞笑,说Four是“凶神恶煞男朋友”,一下就笑喷了。
讲真,这种男强女强,互相支持保护的关系我真的很喜欢。
我不想看到男主一直英雄救美,也不想看到强大女主一直保护弱鸡男主(哈哈,这两种都有很多有名的片子哦,这里就不举例了)。
Four和Tris就是彼此的soul mate啊,从头到尾都没有吵过架,永远都是我支持你,我相信你,虽然过于理想化了,但是看电影嘛,这样不让你操心的男女主上哪儿找去?
既然爱情本来就不是主线,那更不该给主角造成什么麻烦了,不是吗?
想了想,第二部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下头这张海报了。
我当年就是看了这张海报入的坑第三部,讲墙外的故事。
仍然是平庸之作……特效上也没有更多的惊喜。
但这一部谢琳的造型有提升,这个短发比第二部好看一点。
一开场,灿烂的阳光,废弃的高楼,镜头一转就是Four和Tris在Kiss,看到这老夫已经不像当初看第一部时那样小鹿乱撞了,因为他俩已经宛如老夫老妻了,相处的亲密又自然。
第三部然而很不幸的消息是,《分歧者》不会有下一部电影了,尽管按照原著,故事还没有讲完,但因为票房和口碑太差,所以被公司舍弃了。
得知这个消息也是一阵唏嘘,毕竟这是我为数不多还挺喜欢的烂片。
但是一想到原著中Four最终失去了Tris就觉得,这个结局不拍出来就不拍出来吧。
我实在无法想象Four洒着Tris骨灰的样子。
他一定很伤心很伤心吧。
爱你无畏。
可从此以后没有你。
必须着重夸一夸原声带。
三部三个原声带都挺好听的。
《Run boy run》《Sacrifice》等等,经典啊。
没有前两部好,有些落入俗套,但综合三部曲来说,算及格。
前两部关于人性和世界观的探索非常精彩,但基于自我觉悟的有限,这一部没有达到高潮,最后成了个爱情片和动作片,这是好莱坞影片大部分的通病,《黑客帝国》算巅峰,但最后来个大蒙太奇,作者本身世界观还不完整。
过程还是引人思考的,不错。
对于一个没看过前两部电影的人来说,走进电影院看这个系列的第三部时,我的内心是十分忐忑and惶恐的,直到我看到谢琳·伍德蕾和她哥安塞尔·艾尔高特,咦,这不是那部虐哭无数人的美国韩剧《星运里的错》中的那对癌症鸳鸯么,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看到有情人终成兄妹让我甚感安慰。
渐渐地又看到了好多张熟脸,顿时信心倍增,也看得更加认真了。
Maggie Q出场的瞬间,哇,这不是我青年时期的女神嘛,还记得当年在电视上羞羞地看过她的《赤裸特工》,不过这个亚洲面孔在女主她们一群人攀登到墙上的时候就光荣牺牲了。
在敌方损耗一群人而我方只牺牲一人的情况下,女主一行人顺利抵达梦想中的墙外世界,此刻自带bgm“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当然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很快他们便发现外面的世界没想象中那么精彩了,天地一片混沌,一眼望去全是黄色,在这里我说的是黄色是指颜色,地是黄的,湖是黄的,就连雨水也是黄的,在这样糟糕的自然环境下,还有敌方在穷追不舍,更要命的是,对方有车,而他们只有两条腿。
当然,主角是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挂掉滴,这时候,天外来客拯救了他们并轻轻松松轰炸了有车的那位,然后女主一行人就跟着他们走了,每人一个大泡泡,吸附在飞机上,超炫酷的有木有。
紧接着他们就被告知他们抵达了领先他们几百年的新世界,这里面只有女主角翠丝一个人是纯净的,所以要把她的基因留存下来,也就要她和大boss合作,然而男主很快发现了大boss的阴谋,并劝女主不要和他一起去谈判,翠丝这个好心人肯定没有听男主的话啦,因为她还没有坐过新型超智能飞机,噢,不是,主要是她是去干正事的,事实证明,去了也没什么坏处,翠丝知道了大boss的真实面目,并且学会了开飞机,这是非常关键的,对剧情发展起很大作用。
男主劝女主不成功后便愤然要求离开回芝加哥,在返程的飞机上凭一己之力干掉了押送他的其他喽啰,在这样的电影里,你只需要记住一条:主角牛逼主角天下第一,其他人都是弱智和低能,飞机坠地,毫无疑问,其他人都死了除了男主抹了一些番茄酱然后爬了出来,和他一起没死的竟然还有一个人,这是此系列的新角色and美色,我至今都未想通他和男主是怎么勾搭在一起的,当然这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长这么好看一定是好人就行了,男主回到芝加哥,小哥继续当卧底。
小哥返回新世界大楼后立即与翠丝串通一气,翠丝当机立断决定离开,与大boss正面对峙后,扬言要开走他的飞机,谁知那厮满不在乎,也不阻拦,只说了一句:你不会开,然后女主就把飞机开走了,大boss这个智障是把其他人都当智障吗?
有没有搞错,这可是女主角诶,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怎么会连自动驾驶的飞机都不会开,也太小看人了吧。
这部电影主角光环不要太明显了,女主逃跑天地人样样都助,很顺利地离开新世界返回故乡。
在男女主忙活的这段时间,《爆裂鼓手》里面那个小哥也没闲着,由于不满office job,他主动请愿干活,于是得到了大boss的召见,被送去芝加哥搞推销,兜售他们的产品“忘情水”,啊不对,是消除记忆的一种药剂,因为大boss的终极目的就是想要让芝加哥的所有人失忆然后心甘情愿地当他的小弟,这样他就能一统天下成为世界的主宰。
梦想是美好的,可是现实是残酷滴,正面角色怎么会让反面角色得逞呢,女主三下五除二就打爆了释放药剂的系统,大boss看着哭去吧。
最后,翠丝作为分歧者代言人出现在了大屏幕上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感动美国当之无愧。
由于大boss还没挂掉,所以第四部,明年见。
忘了提一句,就说男主这么眼熟呢,原来客串过《唐顿庄园》,饰演的基佬在第一集里死在了床上。
不知为何,关于领袖精神那么能打动人心,像饥饿游戏一样女性领袖领导人民发起革命推翻统治,那种一呼百应的场面总是让我热泪盈眶。
人生而平等,愚民政策不会长久,总会有醒着的人,财富不均衡分配,掌权者不愿去分享……同样是人为什么要把一部分人当作试验品关在墙里,那座看不见的虚拟墙让我看到了楚门的世界中的那堵墙,去翻过那堵墙,去往未知的世界是需要勇气的。
而片中有很多元素感觉似曾相识,被当做实验困在城墙内也像最近一部电影的结构,但总有许多让人怦然心动的部分值得期待
虽然剧情不够有悬念,不能引人入胜,但是不得不承认,冲着老四的颜值和演技还是值得一看的。
看完整部片子,让我感动的是最后老四劝说伊芙琳停止释放记忆血清的时候,老四说“我会想不起你是谁,妈妈”,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看着伊芙琳和老四对视的眼神,我居然有想哭的感觉。
是不是无意中被更无意的亲情流露感动的?
第三部了终于露出了尾巴,未来世界感觉更加强烈了,有很多未来元素设定,地球被核污染了,目前在芝加哥外面有2坐城市一个是,芝加哥试验场所主人的私人领地,和以前农场主养一帮奴隶再雇佣一帮子打手类似,女主逃出芝加哥后首先被领主的雇佣兵接待监测到dna是完美类型的,其他逃出来的并不完美,这就把人分3六9等了,领主大卫为什么要建立这个试验场目的也是有的要获得更多的钱来维护他的实验场所和他的基地,然后有钱了就能更加自由的做社会实验。
这个目标要去游说更大的那个城市的管理者,或者说是投资商,但是女主没有说谎而是反对他们做这个实验要求他们不能看着芝加哥的人内战要他们帮忙停止并不赞成他们把人分成派别,但是女主现在才知道芝加哥这个试验场是大卫的,管理者即是奴隶主,他欺骗了女主,女主男票为了拯救芝加哥不会因两个派别互相残杀而元气大伤,自己奋不顾身抢了架飞机去了芝加哥,女主也随后抢了隐形客机去了芝加哥,没想到的是,女主的亲戚被大卫收买,做了交换条件跑到芝加哥和派别的男主母亲商量了要放失忆毒气,没想到的是大卫连这个女主的亲戚也没放过在封闭的毒气操作室本来是安全的情况下在里面也放了毒气,这回男主母亲和那个女主亲戚傻了,女主这回利用从大卫那里拿来的高科技带3个小型无人机的武器来破坏了毒气空调中枢制止了大卫这一次的圈套,大卫还要劝女主投降说i made you ,国外好像都爱用这句话,i made you 把自己比喻成神,造物主,女主没听他的,又一次拯救了芝加哥城市的人民,这回女主发表了演说不再分任何派别,他们的敌人只有城外的人,女主最后用拿来的隐形客机里面装满炸药把封闭芝加哥外围的虚拟投影环境墙击碎。
哈哈肯定还有第4部的等着吧,这一层套一层的结构会不会发展到地球外就靠脑洞了。
影片所提出的派系系统和城市实验室是对乌托邦理想国的质疑和人权自由的呐喊。
虽然在哲学辩论上这是老套的命题,但是问答方式却很新颖。
只是这剧情也未免太迪斯尼了吧!!
1、男主母子之间有政见分歧,却没有有效的沟通,只是简单的“我代表人民要审判”、“你不能独裁”两句话说出双方的矛盾观点,根本没有任何有效的劝导、辩论。
好吧,也有劝导“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根本不了解我”,这简直就是更年期对上青春期啊,根本不能聊天啊!
然后母子俩就分道扬镳了!?
2、这已经是前两部的惯例,翻越围墙时主角光环笼罩,男女主角枪林弹雨却毫发无损,配角转个身,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就嗝屁了?
这可是正在逃命啊,还有心情看风景,你不死谁死,但是对面随便跑过来个人随便扣两枪,就嗝屁了,连个遗言都没有,这也死的太草率了吧!
3、跋山涉水进入围墙外的城市,城市的大BOSS把女主角带去洗脑,给其他四人安排工作:两个去监视自己的母城,两个去边界抢小孩。
让他们自己看着自己的母城暴乱,人家没有想法才怪了,这BOSS的智商也真是令人捉急啊!
让他们去抢小孩,看着小孩被抹除记忆,人家没有想法才怪了,这BOSS的智商也真是令人捉急啊!
4、男女主角到这时候对BOSS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一个被带去洗脑,一个被去看真相,没有分歧才怪呢!
)又是简单的“你不能相信他”、“你不了解他”。
5、分别前女主对男主说:“你不知道我们这些天都在忙什么”然后就和大BOSS去要经费了,结果女主和BOSS的口径不一致,那我就真不知道你们这些天都在忙什么了,洗了这么多天脑,却没有统一口径,这BOSS的智商也真是令人捉急啊!
6、女主搞砸了BOSS的好事,BOSS非但没发飙,连句重话都没说,也不限制女主的行动,这是为了让女主找到她的朋友,方便女主了解真相吗?
这BOSS的智商也真是令人捉急啊!
7、知道真相的女主在临走前去找BOSS摊牌,走就走了,摊什么牌啊,不怕BOSS知道了把你关起来吗?
好吧,BOSS还真没关她,女主要抢BOSS的飞船,BOSS却轻蔑的一笑“小宝贝,我的飞船太高端,你不会开”。
结果女主还真的开走了!?
现在高端点的汽车都能用手机遥控了,你这么高科技的飞船居然没有遥控设备?
没遥控设备你还敢让她乱碰?
这BOSS的智商也真是令人捉急啊!
8、一路有惊无险回到母城,女主汇合男主去找男主妈,向其揭露真相。
可是男主妈把自己和一叛变惯犯关在一起,男主妈宁愿相信一个叛变惯犯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男主最后用亲情打动了自己的母亲,说服男主妈去关掉毒气开关,俩人此时只有一门之隔,你先顺手把门打开在去关毒气啊!
这下好了,先关毒气,再去开门,没迈步呢就被叛变惯犯给打断了腿。
这片子当领导的智商都这么令人捉急吗?
9、说到这个叛变惯犯啊,都叛变那么多次了,就不能长点心眼吗?
哪一次叛变得到好下场了?
哪一次不是干完坏事就被当垃圾给扔了嘛?
就不能走走心吗?
这次还是手里一点筹码都没有就又叛变了,叛变的理由仍然是那么的清新脱俗:我想住在大房子里...而且他都叛变那么多次,认识他的人居然还能相信他!
真刀真枪的干,没有一个手下留情的,对于这背后捅刀子的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过,这片子里的人的世界观都这么清新脱俗吗?
不想说什么了
看不下去系列
猴扯!男主多加一星【挥手
本来感觉城外的基地设定还蛮有意思的,结果。。真是觉得把第一部重新拍了一遍。
是我爱看的类型,但是片子本身并不给力
「You want change with no sacrifice, you want peace with no struggle. The world doesn't work like that.」
女主脑残。
虽然不算神展开,但还算不错,剧情转折较大,比起迷宫和饥饿我反倒是认为这个还不错。maggie Q一早就领了便当,老演员都领便当去了。
三星半。
好一大段時間我都不知道自己在看三小,看他們快快樂樂的在那跑來跑去展示武器的你還會以為他們在開什麼同樂會呢~
2016
对于男女主不分时间场合的亲亲我我真想给一个大大的白眼。
为了four的美貌
还是没有打破续集的魔咒,虽然一部比一部难看,但还是给个2颗星对这种坚持的精神点个赞!
还是人性啊,旧的大魔王倒下,新的大魔王又站起来。对无私、友好、无畏、诚实和博学的追求,一直在路上。
镜头运用得很棒。剧情依旧老套so predictable~ (除了工业制作外其它都像美剧
我觉得比前两部难看
把结局分成上下部拍是谁第一个带起来的?
科幻色彩较浓,建筑和飞船都很眩目。女主依然板着脸。
片尾曲Scars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