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无关剧情讨论,只是谈谈个人观剧时的一些感想。
主人公久利生公平看似懒懒散散,时常漫不经心,爱电话购物和网购,初次到刑事部报道都被人给当成修理工。
怪咖一个,却是个正义感爆棚的家伙。
他一再固执地追寻真相,只为了无法再纯粹的目的——正义。
看着他近乎疯狂却又坚定地追逐着,有一瞬间,我感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
仿佛有个遥远的声音在说,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啊。
我是个高三的学生,毕业将至,满心彷徨。
因为上大学后便要决定今后的人生走向,父母的意见很简单,却令我深感为难,找个好赚钱的生计就好,他们这样说道,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我不是个爱思考人生的人,但人生并没有因此放过我。
它如一张不断向我收紧的网,决断一切生的可能,以催逼我寻觅其间的裂口,仿佛在宣告命运同样会降临逃避命运的人。
久利生这个人物让我想了很多。
从很小的时候起,具体说是从看奥特曼那会儿起,正义便是我唯一的信仰,以为正义是最自然不过的信念。
后来看过东京喰种,对正义的含义有所动摇,开始觉得所谓正义也不过是战争的一方为合理化自身行为捏造出的好听的说辞罢了,那时感觉正义已死,整个世界观都崩塌了。
但久利生却坚定了我内心那份被动摇过的信念——不妥协,纵然世事多么艰难,心中的那份正义亦誓不向世界妥协。
那些失去梦想、自甘堕落的人就让他堕落,明知前路将是绝路,我亦决不步其后尘。
那份信念,正因它曾被动摇,如今才变得愈发坚定。
电影里的老辈人,看到四处碰壁仍然朝气满满的年轻人。
爱用一种弥足沧桑的口气说:“年轻人总爱极了说梦,好像当年还带着些稚嫩气的我”,好像,这语气就好像什么死掉了一样。
我曾经无力反驳这悲哀的论调,但今日的我如是想,人生是场限定时长的游戏,但在时间结束前,可以无数次死亡和复生。
失去梦想的人会折途而返,当他们成了老一辈人时,却会恬不知耻地把这失败的经历视作无上荣光,拿来当作自我夸耀的谈资。
仿佛自己是走的最远的那个人。
但一定,有后来者,有人,比他们走得更久更远,更坚决。
我要当那类人。
久利生不修边幅的外表下,是比谁都要坚定的决心。
即使明知坚守正义必将招致粉身碎骨,万劫不复,他仍然决绝地转过身去,步向漆黑殿堂。
于是我会想,要守住心里那副想象,即使最后落得最难看的下场,身死马亡。
也许抬头望向星河的人,无由地想到,黑夜足够漫长,星光因此显得,过于单薄,渺茫。
见过黎明的人都会明了,如何漫长的黑夜,也终有落幕之时。
以前一直对他不怎么感冒,虽然看过他的美丽人生和悠长假期,不过只是被剧情吸引而已但是这次在看CHANGE的同时,回顾了木村大人的巅峰之作HERO,是真的被他的魅力折服啦~~~人红还是有道理哒!!
最近真正喜欢上《Hero》(又名《律政英雄》),是因为里面的人情味儿。
每个人都个性鲜明,立马就可以从屏幕里蹦出来,每个人都像落花生一般,形状各应,有平凡的小瑕疵,可能不招人爱,但大家都知道里面的味道肯定不错。
“部长的尿酸值一直居高不下啊。
”“再不注意就危险了哟。
” 美女检察官削的苹果的很难看,像个小耳朵。
那个爱搬弄是非的小个子,又到厕所里听高个子打电话了。
妻子跑掉很久的老好人,今晚要加班,又去不成拉丁舞班了。
都怪那个青森来的怪检察官。
总是爱花那么多时间在外面跑,凡事他不亲眼看过就不放心,弄得那个戴眼镜的女事务官跟着他到处跑。
啰啰嗦嗦的男同事,想追她很久了哟。
这样一段话写下来,是不是屏幕都会柔和许多。
闲闲碎碎的只言片语,像剥开花生壳后用手揉碎的红衣,落在遥控器上,总有个角落清洗不掉。
于是从此就在心里存了个疙瘩。
总是挂念着。
因这就是生活。
在木村演过的所有剧里,不管是心头大爱的《love generation》,还是肃然起敬的《武士的一分》,或许还包括让人心痛的《从天而降的一亿颗星星》,等等等等。
最后最喜欢的,居然还是这样一部平平凡凡,单元剧形式的,恋爱成分不及其它偶像剧十分之一的,《Hero》。
最喜欢的角色,也由哲平变成了,久利生公平。
真是个怪名字啊。
乱蓬蓬的头发,执着的眼神,玩笑的态度,工作里认真奔跑的身影,要出门时必定顺手抓起的,那件橘色的羽绒服。
厚厚的,防寒,还可以当枕头。
一点也不率直。
温柔起来也是拐弯抹角。
看到第10集的时候才琢磨出他和雨宫的关系。
这两个人,对工作对生活,都认真到死板的程度。
彼此工作的时候,能看到对方,就是幸福吧。
办完案子,一起去吃顿饭然后回来一起应付成山堆的文件,划拳来定吃哪家“苍蝇馆子”,彼此追赶,隆子那件很合我心意的灰色呢子大衣,就在风中晃啊晃,飘啊飘的。
像飞舞的心情。
谁知道之后久利生就被调到石垣了呢。
那个温暖而遥远的南方小岛。
一去就是六年。
看《Hero》电影版的时候还觉得离了六年就算了嘛,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雨宫干嘛一直记着旧账呢。
后来才明白,终于还是舍不得。
舍不得这个很认真的家伙,虽然很怪,喜欢邮购到无可救药,但是是个会在关键时候挡在你身前,睡觉时不吵醒你慢慢把你的头移开肩膀放在枕头上的,总是能看穿你的心意,并且默默记在心上的人。
是个温柔的家伙。
第10集可说是一个相当有重量的高潮。
由于警方的面子问题,一个无辜却被误认为罪犯的男孩跳楼自杀了。
对久利生的冲击可说是相当的大。
最后看到他气愤地揪起警长衣领质问的样子时,看到这个家伙双眼明亮,还是快要落泪了吧。
看着的人必定会被震撼的吧。
在那一瞬间,就感受到一种力量,是心灵深处的,一种纯粹的,洁白的力量。
会让其余浮华都变得刺眼起来。
真的不能不佩服日剧,没有任何多余的旁白,只要选对了适当的配乐,一切只需交给演员,一个真正拥有强大灵魂力量的演员,一个眼神,就可以把编剧想要传递的信念渲染出来。
那种年少时坚持的理想,褪去了青涩的表皮,有让人羡慕的色彩。
任何人都会想要拥有的吧,那种美好的东西。
这样不就励志了么。
用最美好的东西来震撼人,感染人,不就是励志了么。
揉碎那颗花生的红衣,里面是会是怎样的心呀。
因为没流量没网,反反复复看了这集好几遍用来消磨吃饭的时间。
这集说突然调来的新事务官,刚调来但已经做好了离职的准备。
当他说出那句:“事务官是不能有自己的意见的哦”时,我的记忆瞬间如潮水般袭来——从这个层面来说,事务官和广告公司里的客户执行很像。
当我还在做客户执行时,就被我的领导教导过:“客户部是不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哦。
你要做的是准确传达客户和创意(同事)的意思,但不能加自己的意见影响创意哦。
”初出茅庐的我照单全收,奉为真理。
以致于后来我变成创意的时候,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客户部的人对我的创意指手画脚。
呵呵。
这个倒霉的事务官还因为为检察官挡了一拳而对这个职业失去了希望和好感。
其他两个事务官也是经常被各自的检察官呼呼喝喝,而萌生了离职的想法。
唯一与众不同的是雨宫,她目标明确,而且还未遇到太多挫折,她跟随的检察官甚至会和她说:“你现在不是已经在做着你想做的事了吗?
” 从中真的看到职场的多样性,即使是同一个职位,所做的工作、经历的事、际遇,都会千差万别,而即使大家都抱有同样的目标和理想,却不难保证不会被其他因素影响从而放弃,就像正木被检察官禁止有自己想法、挡了一拳没被感激的冷漠的同事关系,从而放弃继续做事务官的想法。
我想这集的意义就是告诉你:不要轻易放弃你的理想。
你要分清楚,到底是什么在影响你。
是有毒的人际关系,是那个打压你的领导,还是那不合理的升迁惯例。
不要因为这些而放弃你的理想,而是去努力摆脱这些负面因素对自己的影响。
像正木,在一个有爱、能发挥想法的团队里,就后悔离职了,多可惜啊。
但人的际遇有时就是这样的。
像我,莫名其妙地被离职了,其实都不算是我放弃了广告,而是广告放弃了我。
也许我是错过了那个moment了,在我该选择换一个环境的时候,我选择了坚持,又或者是我就没那么幸运,遇到一个更好的环境和团队。
那些负面因素就是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的,所以我非常非常共情正木先生——我后悔、我可惜,但我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贴一下刚看完发的动态:刚毕业那会儿看了就好了 就不会做一个唯唯诺诺试图适应社会规则的人了 可是就像第7集里的正木一样 我觉得自己已经回不去了 无法再回到当初那样意气风发 有时人一堕落不是道理不道理的问题 是精气神的问题 已经被那些经历所磨灭了 如果当初能更捍卫自己一点就好了 不过也许人活着没那么多意义 正木去开可丽饼店会更好 是老天特意指引他走那条路所以才制造的挫折给他 我也是 既然已经对走过的路失望 就没必要感叹回首 去走一条新路吧 这是旧路泥泞的唯一意义正木说:“你知道我在可丽饼上花了多少心血吗?
” 可丽饼在这里代表着梦想。
正木、久利生和雨宫,都是有理想的人。
雨宫代表一个初出茅庐的样子,目标明确、意气风发、积极进取,而正木代表被社会磨平了棱角的大多数,当曾经的雨宫遇人不淑或者遇到挫折,会变成正木这样的人。
久利生这样的人是少数会成功的。
他是那种「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这一集里他的这种特质得以显现。
他很懂得收买人心,虽追求正义,却懂得游走在灰色地带中,对敌人的招数以牙还牙。
他知道按照正规程序问肯定问不出什么,所以他可以自己骑部单车,买烧饼买咖啡和司机套近乎;他会在律师威胁自己的时候以牙还牙,威胁回去;他在秘书不让进房间时说“同事怕冷”所以要进房间等;他甚至故意在人最多的上班时间在人家公司的大堂揭发董事,这都是一系列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操作。
我总觉得他不是一个那么有理想的人,他不是太执着结果、太执着黑白,所以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见招拆招。
学到了学到了。
或许我们不用太执着得到那块属于自己精美的“可丽饼”。
它只要是可丽饼就行了,它可以是香蕉奶昔味、可以是果酱味,也可以纳豆味、大阪烧味,可以是饺子可丽饼,还可以是可丽饼包可丽饼……它是可丽饼就行了。
我们的“可丽饼”,可以有很多种模样、有很多种口味、有无限的可能。
《Hero律政英雄》是一个工作环境和我非常类似的故事,毕竟都是在司法机构。
久利生公平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检察官,然除却其外表的不羁,他的内在却可能恰是最好的检察官。
另外,让我感叹的是,片中一群同事之间的协作精神,虽说看似是被久利生影响所致,但却依然难得。
那样的环境是让人羡慕的,不可否认,这部剧集有令人奋进的力量,有日剧的本质在。
看完这部剧,让我对自己的工作也重新多了几分热情,久利生做事的态度的确让人欣赏,也是很能感染人的。
以前看过《悠长假期》,其中木村的性格特质现在已经记忆模糊,印象中是挺内向甚或有点木讷的钢琴老师。
喜欢的也是片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面对挫折不悲观,不气馁,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然对于木村本身,留在我脑海中的也只是一个模糊的美丽面孔的记忆罢了。
但是在现在看的这两部剧集(还有一部是《从天而降的一亿颗星星》)中所显示的显然比当初那个印象丰满深刻地多,应当承认,木村的演技和魅力还是应当让人去欣赏,我也相信,他这些年有很大的进步。
最近在看天涯的一个帖子《木村拓哉,传奇与纪念》,很能感受他作为一个大明星的种种光环和身影。
我自觉他是一个很有距离感的人,但是很自由,很真实,却也同样努力。
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样在生活。
(写于2008年11月29日20时10分)
22年前,正是看了这部片子,让我决心将来做个检察官,转眼已经从检快20年了。
最近工作有些疲惫,拿出来又重温了一遍,回忆了一下当初为何而出发。
经典就是经典,没有刻意煽情,没有惊世骇俗的大案,也没有扑朔迷离的反转,就是在平淡之中体现一份职业的价值,因为真实,所以感动。
真的是职场剧的天花板。
一般来说,能吸引我看下去的电视剧都有如下特点:第一,最好是轻喜剧。
我对于“深刻”的影视作品没有太多兴趣,很多文艺青年都爱看大师片,言必称伯格曼塔可夫斯基黑泽明,我已经不记得自己上次主动找这类片子来看是什么时候了。
就连《蜗居》这种据说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我都不感冒。
王朔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娱乐?
艺术是往人心里装事儿的,而娱乐是从人心里往外掏事儿的。
我个人一向是把这两种需要分别处理,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需要,是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满足的;如果我想要关注社会现实,或者拿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来绕住自己的脑袋,基本上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完成的。
当我打开影像视频的时候,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放松神经,可能是前一阵装的太多,想往外掏一点儿了。
这种时候,我并不希望别人来提醒我:房价高企,十五亿中国人正在蜗居!
上个月,家里有人看了《天道》,十分激动,向我推荐:你一定要看一看这部片子!
(可能他们觉得我是“搞文化”的)我瞄了一眼,依稀听见在法庭上讲起佛教理论来了,立刻pass。
我并不关心它讲得对不对,反正,我一点也不想看一部讨论“天道”的电视连续剧。
像《Hero》这样正直而又轻快的片子,才下我的饭。
二是要有效率。
不看韩剧就是因为它太长,我虽然也常干无益之事,但并不觉得自己的有涯之生真的长到那样不耐烦——虽说《父母见上书》也曾追到八九十集,那是特例。
仅仅篇幅短并不意味着有效率,《Hero》是我看过的线条最简洁流畅的电视剧之一。
记得第一集是和我妹妹一起看的,中间她也看得咯咯笑个不停,最后却一把拉住我:怎么了?
木村拓哉到底发现什么了?
其实是……(中略两百字) 剧情环环相扣,十分紧凑,稍有跳跃或字幕翻译得不好的地方,也都由突然涌现的主题音乐和演员的神情补足了。
我觉得这是十分充分的表现方式。
解释完了,妹妹说,你好聪明哦!
按照我们的家族传统,我一点都不领情,心想:你好呆哦,小时候看多了刘雪华和马景涛果然就是这种下场!
第三是有我喜欢的演员,这就没道理可说了。
难得又见木松配,木村的正义感和不按常理出牌,确实能秒杀少女;我也特别喜欢松隆子刚入职场那种认真劲儿和迷糊劲儿,就像她摘下眼镜时的眼神。
这两个人的性格冲突,磨合,再到相互了解,最后难解难分,也是支持我们看下去的巨大动力。
第四是有精准的细节。
如果说以上三条还经常能被满足,这一条就把99%的肥皂剧都打倒了。
《潜伏》里有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就是当秋掌柜咬掉自己舌头的时候,余则成腾地站了起来,难以抑制胸中沸腾的血液,但这不足为奇;使此剧拔出流俗的,是下一个镜头吴站长的动作:他也站了起来,而且下意识地扣上了自己上衣领的第一个扣子,以一种几乎是立正的姿势站着。
这是难以掩饰的发自内心的对敌人的尊敬,在这一刻,所有的政见、派别、利益,都被超越。
用王阳明老师的话说,这就是良知呈现,哪怕只有一个瞬间。
余则成跳起来的时候,我们不由得担心他会暴露,这种戏剧性冲突造成的紧张,是一种娱乐;而当戏剧性冲突被用来刻划人性的深度,就成为了艺术。
(我是不是还在追求“深度呢?
不是的,我期待的是“表面的深度”。
) 《Hero》里也有这样的细节。
电影版终结篇一开始,木村对松隆子说:“感觉和六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松没好气地说:“六年嘛,小马驹都已经长成种马了。
”两人结伴到韩国搜集证据,在小饭馆的洗手间里,松隆子注视着自己镜中的脸,一种抒情性马上出现——像我这样的观众就会想起第一集,木村对她说:“你的脸很像清水煮蛋。
”而这时改成短发的松隆子,已经完全没有了婴儿肥。
(这算不算“草灰蛇线”啊?
金圣叹老师?
) 一直觉得,拍这样一个结局,好像并不是为了给观众一个交代,而是给时间一个交代。
PS:写完以后,又把剧集版调出来复习了两集,我觉得真的有很多优点是值得国内同行学习的。
比如第三集里松隆子模仿那个女诈骗犯,对木村说了一句诱惑性的话,背景里马上拉防空警报;再比如大冢宁宁告诉阿部宽准备结束他们之间的关系,镜头就切到餐馆里的厨师剁鱼切菜,全部是“一刀两断”,这样的表现方式真是又直接,又有喜感。
木村光希出道了,木村拓哉和工藤静香的小女儿,长着一张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爸爸是谁的脸,登上了日本版ELLE杂志封面。
说来惭愧,是从这件事关注到木村拓哉的。
哎,毕竟木村大神成名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在哪。
但是就这样陷入了大神的坑里,无法自拔。
从《悠长假期》到《恋爱世纪》,到《律政英雄》。
现在看木村演唱会上向歌迷表明自己结婚的决定的那段视频时,还是会佩服这个男人的勇气与责任感。
入坑时已经知道大神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了的感受也挺好的。
从择偶的选择来看,大神之前喜欢的伊藤香里和现在的工藤静香都是非常独立,有想法,成熟的女生类型啊,也明白了木松为啥没在一起的原因。
记得木村说过当年他火起来被捧上天的时候,是香里在一旁提醒他的不足之处。
大神值得这么好的女子,也值得拥有这么美满的家庭。
说回剧本身,木村和松隆子的颜在这部剧里自然是无可挑剔的。
剧情上,一集一故事,涉及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主人公与周围的人比起来有点特殊,有自己独特的做事的准则,并逐渐影响了周边的人。
这个故事模板套在近年《校对少女》《非正常死亡》等日剧上,也都可以无缝衔接啊,大概成为了之后日本一些职业剧的模板和典范。
配角也都很出色,大家各有特色地齐聚一堂,集天时人和奉献出一部当之无愧的日剧经典。
和《龙樱》里的阿部宽一对比,没想到阿部宽还能出演这么搞笑的角色;高桥一生在剧里的青涩出场,现在看来也是别有风味啊。。。
另外发现看老剧还是挺有意思的,像是有了穿梭于20年前和现在的时光隧道一样,看看剧里的他们,再看看现在的他们,再想想现在的自己,和未来20年后的自己,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奥秘。
大概是时光告诉我的秘密吧。
特别特别喜欢这集里的这一段:糕点店里——久利生:“我觉得你对每件事都太认真了,反而不好。
”雨宫:“做事认真也不行吗?
”久利生:“我不是说不行。
(喝了一口茶)喝下去有点苦,尝尝吧。
我总觉得,你摘下眼镜更可爱。
有点苦吧?
做事镇定一点,不要心急,最好是游戏人间。
”我和雨宫很像,所以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
一个认真的女孩被松弛灵活的男生“拯救”,这样的剧情很常见。
我不禁想,这样松弛任性的男主比比皆是,但为什么没见过这样的女性角色?
几乎没有。
根本没有——在「好女孩」里,是没有这样松弛任性的性格的,「坏女孩」有,像剧中的中村检察官,她是小三。
相反,我们能想起来更多的女性角色是,苦大仇深的,要不就是乖乖女,被压抑的。
我在想,这些都反映了女性在现代社会里的地位。
有事业心的女性想往上爬,她总是必须非常努力的,不安全感很强,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因为机会不多,要考虑的事情又太多,不,因为在她还没开始努力之前,就会有很多声音劝阻她,告诉她“女孩子做这些事情干嘛”,又或者是,这个社会的女性事业成功样本太少了,所以即使没人劝阻,她心里也明白,我在做一件没把握的事。
要不就是像热辣滚烫里的女主,当好人太久了,失去了主体性,在讨好时不快乐,相反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找回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不可能松弛。
而男性,大部分从出生到死去,都没拱手相让过自己的主体性,自然松弛、自然任性,因为他从来都不在乎别人,自然也不用花精力在纠结、自我拉扯之中。
能拉扯就不错了。
更多是长期压抑的,表面的乖即完全放弃了本性,像房思琪,像每个家里那个为所有人牺牲付出的妈妈。
压抑自我的人,能松弛任性吗?
她甚至看不清自己是谁,她只知道她是个好女儿、好老婆、好妈妈,但她自己是谁?
早丢了,早忘了。
回到开头我喜欢的那段话。
我认为这段话里,有一些隐喻。
他说“做事认真不是不行”后,紧接着说“有点苦吧?
”我认为这里说的表面是茶苦,实际说的是:做事认真苦。
做事太认真,每件事都全力以赴、每条神经都时刻紧绷,因为怕犯错、因为要担责,所以从身体到精神都很累,当然苦了。
之后,久利生说:“我觉得你摘了眼镜更可爱。
”这个眼镜,其实就是指摘掉身上的这一份「认真的枷锁」,试着放松一点,不用看得太真,不用太较真、自己变松弛,就会变得更可爱,这个“可爱”不止指外貌,还指整个人的性格、气质。
而最后那句“做事镇定一点,不要心急,最好游戏人间”,是最触动的。
认真的人其实都很想要快点得到结果,满意的结果,因为越在乎所以越认真。
想想自己为什么认真,不就是希望事事完美吗?
雨宫总问久利生:“你是不是知道那里有问题,所以才特意带我去的?
”久利生总不回答。
我想,他的答案是否定的。
他其实不能确定那里到底有没问题、有什么问题,很多事情也许不是因为知道「结果会怎样」才会去做的,而是「做了才会有结果」。
游戏人间的意思是,不要在乎结果,不对,是指,我尽情尽兴去做,看会收获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太认真。
太认真了,你总想保证那个结果,反而限制了自己。
而把人生当游戏,不追求结果,反而每一次得到结果,都是一次惊喜。
日剧《律政英雄》已经全部看完了,从电视剧到特别版再到剧场版,木村拓哉演绎了一个优秀的检察官久利生公平。
这个检察官在查案能力上并不显得突出,没有汤川学那种深厚的学术功底,更没有福尔摩斯那种非凡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只能说是一般。
久利生公平优秀体现在两点上,第一点就是他勤快和细致,绝不偷懒。
第二点就是他绝不轻易相信口供,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作的认罪口供,他也要去一一查实。
当泷田先生已经认罪并叙述了整个作案过程后,他仍然要到作案现场去捡识搜寻可以证实泷田并没有撒谎的烟蒂。
久利生公平只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虽然检察官是受害人的维护者,但更是社会法律秩序的维护者,面前的嫌疑犯,很有可能也是被警察冤假错案抓进来的无辜受害者啊,也是法律需要去尽心尽力去保护的良好市民。
这样的检察官,在我国大陆,根本不存在。
让麻缣惊讶的是,即使出了佘祥林、赵作海这样的冤案时,我们的不少警察、检察官和法官还在坚持搞有罪推定和口供至上原则。
只要被公安机关抓进来了,就是有罪的,就是被镇压的,先剃个光头,穿上号服,在看守所里被严刑拷打问出口供后,在完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仅凭口供就可以定罪了。
在法庭上想翻供?
这是不服罪的表现,量刑加重。
坦白从宽不会牢底坐穿,但什么叫坦白呢?
讯问的这些公安战士们有他们的想法,只有认罪按照他们叙述的作案经过来供述才算是坦白的。
这样的坦白从宽,不牢底坐穿才怪。
刑事诉讼法上清清楚楚的写明,仅凭口供而没有别的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
但我国的法律从来都是写着一套,做着另外一套。
口供不能定罪?
别开玩笑了,这些把无辜者问成有罪者的公安战士们除了问口供不会别的了。
如果不拿口供定罪,你们还要不要社会稳定和谐了?
错杀一千,总有杀对一百吧。
久利生公平作为一个检察官,他的目的不是使眼前的犯罪嫌疑人定罪,而是去追寻案件事实的真相。
这一点上,他虽然是日本人,但他是全中国检察官、法官和警察们的榜样,他才是真正的律政英雄。
刚看了一集。没提供“在看”钮。看完了。这部剧我到还喜欢看一点。就是说加入播放列表后一边想着尽快看完一边却不会觉得有点痛苦。基本上还可以比较轻松地看下去。然而,我却喜欢藤村政信这种完全配角的男人的长相,为何我总是注意上边边角角的人物。。是暗示我只能做爱情故事里的小人物吗?真让人伤心
看到第三集就看不下去了,这种无脑的剧情还能有8.9的评分
史上收视最高月九。开场到收宫,主角到群戏,都是木村剧的最高水准。电视购物指南,都市传说一般什么都做得出来的酒吧老板,三对检察官事务官的对手戏,目的明确的单元戏。
我就知道看了大神的片子一定会了解大神的帅……卡司我都喜欢~文火熬出来的慢热片,何况片尾曲还是光女神唱的
这是传说中有无敌收视率的经典?俺看了一集就不行了
看了两集,我放弃了。我知道那个年代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也许是最近刚看完近期精彩日剧的缘故,太拖了简直,而且真心基本就是个情景剧....很碎片化的镜头处理,不过宇多田的音乐真是光做伴奏都能听出来。其他的,看不下去了,放弃....
日本的检察官这么牛?
唉还是人有爱这破情节我也憋着看下去了——宽叔里面各种美貌
一星给宇多的歌,一星给强大的明星阵容。以上
星星醉酒到处跑 月亮跌进深海里 我以为从未觉得人间美好的 直到你来了
啊虽然福山雅治小田切让浅野忠信阿部宽也都挺帅的……但……木村拓哉真的是最具恋爱感的!!!!
就为看木村看的,当年收视貌似还行,不过只记得最后他没涂防晒油专给去海滩找他的松隆子留着,于是画面在迈着轻盈步伐的松的小白腿上,一直停留,一直,烦死我了。
正义敌不过利益
.
不是很喜欢
有点像跳跃大搜查线~
NO.1170 全明星的日常。。。
经典
他们俩在一起,太舒服了。真实的爱情,也超越不了那种默契吧。
1集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