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几个隐藏的点和大家讨论一下!
第一:圣民最后的生死问题。
虽然我个人是很希望圣民和秀明能够在一起的,但是其实跳伞的时候有一个视角是圣民视角,他看着秀明挥舞的烟花的时候,视线其实很模糊,他的视力情况应该不足以支撑他飞那么高,那么远的。
第二:游艇事件!
落水后的秀明到底是谁救起来的。
我觉得是圣民的可能性比较大,圣民说的他被人在岸边捉到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当时秀明落水的地点距离圣民逃离处也没有很远,以这些精神病院的看护的性格来看,如果让他们在一路追人,而又跳下冰冷的水去救人,他们一定会觉得麻烦和记仇。
回来之后的秀明即使要接受电疗,也断不会日子过的那么舒服。
第三:关于自由!
很多人都在说这部片子是韩国版的穿越疯人院!
其实韩国人一直都很聪明,他可能在设定上,题材上,性格上,背景上都会借鉴国外的作品,但是他不会去照搬照抄,其实很多韩国的电影和电视里面,美国,日本,中国的电影或多或少,你可以找到影子。
韩国的导演更喜欢把经典揉碎了,把自己的东西黏在一起,然后就成了新的经典!
就像疯人和这部片子,其实都有对自由的探讨。
但是导演很聪明的没有把精神病院的护理和精神病人的矛盾放大,而是着重写了一个渴望自由,一个恐惧自由的两个人的碰撞,这样既新鲜也熟悉。
最后,表白导演满足了腐女的愿望!
两位主演和配角的演技大发!
给4星实在是因为不够创新!
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应该有那么一次,无视一切障碍与桎梏,不顾一切嘲笑与不解,明确的知道自己要的地方是哪里,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不顾一切的向着那目标努力狂奔。
这样的时刻与年龄与所有的一切都无关,唯有当你奋不顾身的那一刻,才能称之为青春。
也不知道怎么,看完这部电影以后突然想起一句话——小的时候我们总是追求与别人不一样,可等到长大了,我们却又努力追求着与别人一样。
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是一部很温情的片子,电影里的精神病院在独特的滤镜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脏乱差,那些短暂的殴打辱骂精神病患者的片段,在安静欢快的背景音乐下也变得不再那么触目惊心。
而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承敏乐观开朗,坚强勇敢的态度。
在电影中,承敏的反抗方式是有几次转变的。
从一开始的否认、殴打医护人员,想以极端快速的方式逃离疗养院;到后来想办法让病友悄悄带消息出去,结果还是被被抓住,被迫注射“傻瓜药水”;以及眼疾复发后装失明隐忍的等待逃跑时机,也是在这一次,在快艇上说出了那句令人震撼的“朝我心脏开枪”。
他的逃跑方式在改变,但一直没变的是逃跑的决心。
你或许可以折磨我、打击我,但是你不能摧毁我。
承敏就那么开朗的笑着,即使逃跑未果、即使被抓回来殴打、即使因为家产纠纷被困在这疗养院被当做精神病人看待,他就那么笑着。
每次遭受打击看他失魂落魄的时候,我都以为他要放弃了,但一段时间过去,继续折腾,继续为逃跑准备。
他就像一盏永远不会熄灭的灯,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疗养院的每一个人。
电影结尾承敏在秀民的帮助下终于飞上了天空,飘向了他心中自由的国度。
承敏啊,秀民在你的影响下从自己的自责中走出来了,你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自由了吧。
我不得不佩服韩国所拍的伦理剧,心理鸡汤,真的看完这部片子,感触与飞跃疯人院相当,剧情虽然有所相似,成长,蜕变,韩国人更加拍出了人性,对于两个主人公情感策划更加细腻,然而结局的深刻程度,疯人院在结局,杂碎窗户逃出医院戛然而止,这部剧给了观影者美好结局的遐想,飞跃疯人院意在表达疯人院人性缺失,逃离这个毫无人情味,充斥着歧视残忍可怕的地方,这部剧在两个主人公的成长蜕变上提供了重彩。
《朝我心脏开枪》是一个既阴暗又美好的故事。
两位主角的经历都无比灰暗,一位是由于自己的疏忽导致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自杀,另一位是沦为兄弟阋墙争家产的炮灰。
两个人偶然地在一家精神病院相遇了。
一个拼命逃避现实,宁愿一辈子躲在精神病院;一个向往自由,却怎么也逃不出这座牢笼。
柳承敏这个角色像一束阳光,把这个狭小阴暗散发着恶臭的精神病院照亮了。
他桀骜不驯,和护工打成一团也不愿意屈服,把死板的病号服穿成了露锁骨的时装;他温柔善良,背着失去爱驹的老爷爷到处走,只为了让老爷子开心;他调皮风趣,日常逗弄留着长发的李秀明,喊人家Miss Li,还自称“欧巴”,真是超级皮了。
但是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地“越狱”,他被打得吐血,被注射了针剂,逐渐失去活力,甚至失去视力。
还记得他又一次遭受“治疗”之后,秀明冲上去查看,他扶着墙摸索着走路,用微弱的声音说,“欧巴回来了”。
这一刻真是又心疼他又想伸手拍他两下。
承敏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去安纳普尔纳峰跳伞,他说只有在天上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由,即使医生说如果他继续飞行会彻底失明。
所以他为了重获自由才一直和精神病院斗争。
秀明被打动了,他想帮承敏逃跑,想让他无拘无束地去追求他想要的自由。
影片中极为疯狂的一段出现了,承敏带着秀明开飞艇逃跑了,他们和护工在水上比赛,一直压抑着自己的秀明也吼出了声,感受到了追求刺激的快乐。
当然这次逃跑也失败了。
经过一次电疗之后,秀明想开了,决定勇敢地面对现实。
可以说,承敏改变了很多人。
他没有得到过爱,但是一点也不吝啬于给予别人爱。
经过一系列策划之后,秀明终于帮助承敏成功逃脱,点燃烟火,目送他跳伞离开。
承敏操纵者伞在山头盘旋了好几圈才转头飞远。
这是全片最激动人心的地方,看到承敏重新回到他热爱的天空真的很为他高兴,即使有失明的危险,但这是他的选择,所以依旧为他感到高兴。
承敏和秀明之间的友谊也很令人感动,他们都在彼此的人生中留下了很重要的痕迹,帮助对方成为更好的人。
(柳承敏这个角色太出彩了。
电影的情节很一般,唯独柳承敏让人眼前一亮,即使看完了依旧觉得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角色,会让人一直不断回味的角色。
承敏又皮又帅,把精神病院闹翻天,他甚至可以出一本《教你如何逃出精神病院》的书kkkk(之前听说过《今生第一次》的李民基非常厉害,电影一开始弹幕上全是表白,看完之后觉得算是名不虚传,表现确实很好,会找一些其他的影视作品来看的。
(最后有一条评论让我汗毛倒竖,秀明是真的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影片最后痊愈了,并且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这部电影算是他的回忆。
但是如果这一切其实都是他的想象呢?
承敏这个人真的存在吗?
(我还是希望柳承敏是真的来过这世间的,也希望他成功抵达安纳普尔纳峰,这个暖心的小天使就永远快乐地飞翔吧。
我们阅读,我们看电视电影,我们交朋友,我们刷微博,我们刷朋友圈,其实都是在观看别人的人生!
我们看着,评论着,对比着,再看看自己的,缺少的,想要的,尽力补回来,不尽如人意的,满满吐槽!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命太短暂,所以需要从别人的经历中过不一样的人生!
秀明因为承敏感觉的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精彩,在一次次的逃跑中,他感觉到承敏与他的不同,他的坚强,他的勇敢!
对于秀明来讲,他的世界似乎太单调了,单调的只有逃避等待,所以在他与承敏接触的过程中也改变了自己!
而承敏不顾一切的想要逃离疯人院就是因为他见到过这个世界的美好,所以不惜一切地想要再次见到,哪怕是死也不会惋惜!
看影片的同时,我不止一次的思考到底生命的意义!
是现在为了吃饭租房养家而拼命的工作,舍不得买最好的,舍不得吃最好的,因为要攒钱给爸妈买房;还是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拼命地学习,为了考出好的成绩,为了成为老师家长眼中的三好学生,不敢任性的放松;又或许是毕业后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一条线,偶尔去旅旅游!
但我发现这些都不是,这些都是最平凡的!
人生的意义就是要过得不平凡,见过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吃过世界上最好吃的美食,看过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文环境民族风情,做过世界上最冒险的事情,体会会濒临死亡的绝望,感受过绝处逢生的欣喜若狂,有自己的执念,有自己毕生想要去做的事情!
这才是人生的意义,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千篇一律的上班,下班,玩手机,睡觉!
很早就知道遗愿清单这个事情,最近想要列出来,一一的去实现!
人生本就是由事件构成的,那为何不再增添一些不一样的事件!
留给特别的你!
<图片1>
大学上了一年半,觉得自己越来越来懒,每天起床以后往电脑面前一坐,屁股就好像生了根。
能做的事除了对着电脑一集一集地撸着电视电影,好像也没有别的了。
原来那些雄心壮志与理想虽然还没有完全被磨灭,却已经被自己遗忘在心里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很难被想起。
但是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反正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
大家都这样做,应该也没有什么错。
但昨天撸电影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撸到了一部片,就觉得世界好像都不一样了,这部片就是《朝我心脏开枪》。
最开始只看到电影宣传海报的时候还以为又是一碗韩式小情小爱的心灵鸡汤,但我却在主演名单中看到了吕珍九的名字——从吕珍九童星出道时期的《一枝梅》我就注意到了这个充满灵气的孩子,到后面他所出演的作品果真也没有辜负那一身才气,尤其是13年的《华颐:吞噬怪物的孩子》,他向世人展现了一个16岁的少年绝世惊艳的才华与演技。
出于对吕珍九的欣赏,我就看了这部片,看完之后便久久地不能平静了。
这部片一月份才在韩国结束公映,在国内却已经很有一些舆论基础了。
可是对于这部片,网友的们褒贬不一,评论两极分化。
觉得好认为这部片青春热血,充满力量与希望,当然最不可忽视就是两位男主之间闪亮的晃得腐女们鼻血横流的基情;觉得不好就认为这部片肤浅狗血,剧情单薄,对于《飞越疯人院》与《肖申克的救赎》两部经典之作的模仿的的痕迹太过深重。
虽然大家对于这部片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但我还是再完这部片之后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首先我并不觉得这部片对于《飞越疯人院》与《肖申克的救赎》有什么模仿,《朝我心脏开枪》本身是一部独立的作品,之所以会让大家产生有模仿的感觉,只是因为故事背景也是发生在精神病院这样一个闭塞的环境之中,而故事的主线与线索也是出逃,但是这三部作品在立意上的差别就可以让人很明显的把它们分别出来。
《飞越疯人院》与《肖申克的救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要阐述的都是人们对于世界所谓的规则的挑战以及希望,而《朝我心脏开枪》则是以挑战和牺牲为表现形式,向人们讲述生命的意义。
谈及到意义,或许大家会觉得有一些虚无飘渺,因为那一切总是在最后归于虚无,就像柳承敏最后的消失一样。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有所追寻的,而《朝我心脏开枪》所讲述就是这样的一个追寻的故事。
其实从故事一开始,作者的心机和立意就可以看得见端倪了。
金勇带着柳承敏和李秀明游览病院介绍病友的那场戏,很值得玩味。
虽然病友们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但是他们却也都有着精神病院里那些正常人所没有的亲切感,最关键的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与执念。
不管那些愿望和执念是可笑还是卑微,可它们就是那么坚定地存在在那里,就算他们是疯子,就算他们是精神病,可他们心底的愿望不会因此而变得廉价,更加不会消失。
而与之相对比的就是医院里的医生与护士们,他们虽然是世界所认同的正常人,但他们却那么不知所措、没有目的的与那些病人们一起生活在那逼仄而又闭塞的精神病院里。
于是相比之下,似乎那些正常人的生命更加没有意义一些。
而再往后就是就算大家褒贬不一,但是却一致欣赏的戏份——就是精神病院仅有的一次放风和艺术分析疗法了。
就在那次放风,柳承敏带着大家脱离了队伍,一起去看了滑翔,一起吃了西瓜,留在每个人心中一次真正快乐的回忆;而艺术分析疗法,柳承敏一针见血地指出贤顺妈妈那么久苦苦追寻死去女儿的意义,为她治疗了心中的伤痛,同时也带动病院所有的病友乃至医生护士一起进行了一场彻底的狂欢。
这两段在片中也是非常特别的存在,导演运用了非常鲜活并且跳跃的镜头语言,在原本冰冷的场景里铺满暖暖的光与亮丽的色彩,让原本心酸的故事在那两场戏里达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暖的高潮。
而且从这两段也可以看出,柳承敏其实从来就不想挑战什么,因为其他的别的什么对他来说其实都毫无意义。
他所在乎的,只是自己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所以他才会在遭遇了那么多不公,那么多苦痛之后不啰嗦、不抱怨,依旧保持着一种无所谓到玩世不恭的态度,因为其他所有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无足轻重啊!
钱财、地位、规则,对他来说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算,那一切都不是他所要的,既然如此,那么失去就失去了,就像手中的流沙一样,没有意义。
既然说到这里了,就不得不继续说下去。
柳承敏从被哥哥派人强制抓进病院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抗争,或者说他从被抓进病院之前,就一直在抗争。
但是他的抗争并不针对任何人、任何事,比如抢黑痦子的手机,在深夜袭击崔医生,甚至包括之前让出父亲留给自己的百分之二的股份,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为了刻意挑战什么,也不是为了颠覆什么,柳承敏唯一的目的,就是重新飞起来,去到那个美得令人窒息的地方,美得让人甘愿在下一秒死去的瞬间,因为那才是他想要的,他生命最本质的意义。
而李秀明,就是作者所安排的柳承敏的镜像双生。
他在一片黑暗中向观众走来,保持一种对一切茫然无知的状态,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在最初,他是很抗拒柳承敏的,他觉得柳承敏才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疯子,而他自己只是一个被父亲抛弃的可怜人。
他在那里苦苦的守候,他觉得只要自己听话,总有一天,他还能回去自己原来的地方。
但或许也正是他这一点的特质,才决定了他与柳承敏的互相吸引与靠近。
因为他们两个都过于极致与纯粹。
他们就像蛇头与蛇尾,原本是永远不会相交的两个极点,但是大概也像那副著名的印度神画一样,蛇头将蛇尾吞进口中——昭示着开始就是终结,终结就是开始,所以原本南辕北辙的他们两个才会阴差阳错的相遇,然后最终以彼此的牺牲成就对方。
而转变大概是从柳承敏装瞎的时候他们俩在白桦林的那一段对话开始,柳承敏问李秀明“与你的人生面对面的,究竟是什么?
”,李秀明无言以对,只能回答没有默默走开。
但是应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再加上柳承敏之前潜移默化的影响,李秀明终于也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才会有了后续那么振奋人心的二人开着快艇出逃的一幕。
而最让难以忘怀的就是一向逆来顺受的李秀明为了给柳承敏争取更多逃跑的时间,开着快艇绕回去,与前来追捕他们俩的医院工作人员正面冲突。
虽然最后那次的逃跑还是落空,但是故事的走向趋势却从那时候开始注定了结局。
但是一语道破了李秀明生命意义的人却不是柳承敏,而是那个看上去最迷糊的的酒精中毒护工。
护工在李秀明的帮助下得到了自己生命新的意义,也看到了李秀明为柳承敏操心的样子,便询问李秀明难道从来没有为自己打算过什么吗?
李秀明依旧无语以对,护工就说出了李秀明的症结所在——李秀明患上了逃跑病,逃避世界,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
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李秀明应该也明确了自己的生命不应该是逆来顺受的苦苦等待;所以李秀明即使上一秒面对了父亲离世的噩耗并且获悉了不想再见到自己的可怕遗言,但是下一秒也会为了柳承敏的安全出逃而毅然决定去代替他接受电疗。
到了这里,镜像双生的柳承敏与李秀明终于能够互相体谅,并肩作战,于是所有的障碍规则在他们面前终于都化为了虚无。
他们打碎了面前阻碍他们的所有一切,完成了出逃,甚至于一向软弱的李秀明也克服了一直折磨自己的剪刀恐惧症,亲手减去了自母亲自杀后就再也没有剪过的长发。
到这里,其实我觉得这个故事就已经完整了,但是作者还是给了这个故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完整的尾声,不过为了不剧透,我也就再不往下说了。
大家对于这部片之所以会有那么两极分化的评论,我想应该是因为很多人对于这部片有很多本不该不赋予它的理解。
只有以平常心来看待,才能看到这部片原本该有的价值。
这其实就是一部青春片啊!
它并没有如《肖申克的救赎》或是《飞跃疯人院》那样的对于自由的理解,它所讲述就只是青春里的一场疯狂事!
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应该有那么一次,无视一切障碍与桎梏,不顾一切嘲笑与不解,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哪里,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不顾一切的向着那目标努力狂奔。
这样的时刻与年龄与所有的一切都无关,唯有当你奋不顾身的那一刻,才能称之为青春。
也不知道怎么,看完这部电影以后突然想起一句话——小的时候我们总是追求与别人不一样,可等到长大了,我们却又努力追求着与别人一样。
我好像就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可是现在我突然醒悟过来,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
我生而不同,我一直都是不一样,我为什么要为了别人的目光而委屈自己迁就别人?
我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继续不一样,记住自己想要什么,向着自己想去的那个地方一路狂奔。
无视一切,就像柳承敏脱掉上衣站在快艇上那样呐喊的一样,来啊!
朝我心脏开枪!
我也绝不害怕,绝不退缩,我只要我独一无二的人生,我生命最本质的意义。
那样的生命,即使只拥有过一瞬,也足够了。
本片讲述两名青年男子企图飞越疯人院的“奋斗历程”。
男主角李秀明(吕珍九 Jin-gu Yeo 饰)因对母亲的自杀怀有内疚心理而患上精神分裂症,后被亲生父亲送入精神病院,多次转院,屡次申请出院,均被以各种原因拒绝。
面对从不探望的父亲,面对医院冰冷的管理,面临同院好友圣民( 李民基 Min-gi Lee 饰)“自由”的诱惑,秀明最终能否走出病院?
本片根据郑柚井(音译)同名原作改编,原作曾获得2009年第5届韩国世界文学奖。
送进疯人院不是要拯救他,而是要逼疯他。
承敏和李,明明都没有错,想努力从那扇门逃出去的两个人,从来都是被困着了。
明明应该自由快乐的家伙们,都被困在大门里。
不会被逼疯,永远杀不死。
“嗨”“想跟哥哥出去约会吗”“哥哥回来了”灰黑色的走廊,大门紧锁着,谁也逃不出去,谁也进不来。
在森林里远远看着大家跳伞的承敏,在想什么。
大家都要逼疯他,偏不。
无论怎样都要出去,被医生打,被电棍打,什么都不能阻止,什么也不能逼疯他。
在水上,和李,最自由的一次,李,那个小孩,也终于放开声大声喊“让开,所有人都让开”。
两个人被抓回来,又被打针,嘴角泛着好几次相同的白沫。
这次不一样,这次是相视一笑。
这次只觉得好玩,这次真的疯了。
沉进海里的时候,都以为李要死掉,看着李的时候,又觉得解脱了。
在大海里飘着,有时候很想这么死掉。
“因为那里有滑翔伞”在举目无亲,无人在意的那个时候,承敏只想要飞,不管会不会被抓回来,又会被怎样毒打一顿,都不管了,只要回到天空去。
想要成为社会学专家的酒精患者,被医生毫无犹豫的打断了,撕碎那本书的时候,他的世界也塌掉了。
后来又一点一点拼凑的碎片,也能让他又惊又喜。
说是疯人院,可是在紧急关头,每个人都在想着怎么救承敏,可能所有人都没有疯,所有别人不认可的时候就要叫你疯子。
在知道爸爸死掉后的李,终于疯掉了。
他好像一直是接受的,后来他就不解释了,他开始知道自己要一直在那里活着直到死去。
李害妈妈死去了,因为剪刀,他就一直害怕剪刀。
最后他们两个逃走了,没有疯的人为什么不能逃走。
“朋友,不和我说再见吗”再见的时候承敏把那块表送给了李,然后他飞向了他喜欢的天空。
“去到我看不见的地方”整个电影最后,是李在讲故事,他说他也需要一个滑翔场,大概是他也想要一次逃脱。
周末的夜晚简直不要太幸福,跑了五公里回家背了单词洗完澡之后,还留下充足的时间可以边敷面膜边泡脚边喝牛奶边看一部电影,(此处我觉得我单身力爆棚不但不需要男朋友连女朋友甚至也不太需要了),于是我选择了《朝我心脏开枪》,听名字就充满了义无反顾的浪漫,是我喜欢的文艺气息剧情片了。
影片围绕两位男主因各自不同的原因被关进精神病院的故事展开。
柳承敏,似乎是精神病院里唯一一个正常人,从进来的那一刻就在想方设法逃离,李秀明,因记忆深处的惨痛经历对剪刀恐慌,他知道精神病院很奇怪,但相比而言,却可以逃避现实的世界。
柳的乐观不羁感染着精神病院的人们,他帮因失去女儿自责而精神失常的母亲解开心结,带着人们唱歌跳舞、在外面痛快地吃西瓜。
正常人进入精神病院会有怎样的可能呢,出院或彻底变成真正的精神病,当他们都被自己的亲人抛弃,不得不接受没有家人可以允许他们出院的事实时,一次次逃跑计划就此展开。
不断地逃跑,被抓,抓回去再被打,柳的身世逐渐被揭开,财阀二代却是不被疼爱的儿子,父亲去世只留给他小部分财产但这财产也价值400亿,为了坐稳继承人的位子他的哥哥要把他永远关进精神病院;身患眼疾,在一次逃跑失败后不得不做了手术,术后视力很弱,且如若眼压上升,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就在人们都觉得柳身上的希望、光亮、乐观全部都因几斤失明的双眼消失了的时候,本片迎来了第一个高潮。
他摘下眼镜击晕反派,抢下快艇,和李开始了新一轮逃跑,他在海上的快艇,身后是精神病院追来的人,身前是一望无尽的自由的海洋,他张开双臂大喊:快来杀死我吧,朝我心脏开枪吧!
击中我心
是的,从进来的那天起,他就一直想要逃离,他心中有一个乌托邦,是他曾经在天上看到的最美的星空,美得让人无法呼吸,甚至宁可在那一刻马上死去,于是不惜在眼部无法承受高压的身体状况下也要逃离疯人院再次在天空中飞翔。
那句“甚至宁可在那一刻马上死去”和“朝我心脏开枪吧”我是相信的。
在又一次失败后,他们终于在精神病院其他伙伴们的帮助下成功逃离,柳在即将冒着生命危险开启滑翔伞前对他的伙伴说,我不害怕只有一瞬间的人生,我的时间能在我手中紧紧握住。
滑翔伞会飞到哪里去呢?
没有人知道,李说,它是去了他也看不见的远方。
结局到底男主怎样了呢?
人们都说:自杀,没有找到尸体。
但我相信理想主义不死。
一如那段感人的独白在那么近的地方,第一次看见那么多的星星星辰大海,真的非常美,美到令人窒息的程度;美到让人想就那么死去。
所以我想回去,回到天空,趁现在心脏还在跳动。
每个人的心里都需要一个滑翔场。
如果我们跋山涉水,飞越到尽头的时候,也许前面等待我们的东西就是梦想。
正如片尾的那段文字:【献给正在努力奋斗的青春】。
奋身飞越的那一刻,就是青春。
为梦想追求的每一瞬,才是人生。
愿散发着浪漫理想主义的青春,勇敢追寻,无怨无悔。
live with no regrets
韩版飞越疯人院,还行
跳着看的,两个男主角都不喜,长头发的吕珍九像极了黄琪琪,大单眼皮。开快艇和滑翔伞的景色值得看,碧绿的湖水,翠绿的青山。
心酸又暖心。结局挺美好。
我们不想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现实的生活才隐藏本我成为疯子,但是精神病院却还要循规蹈矩的遵从正常人的指挥,那疯了还有什么意义
被社会抛弃、自我放逐……接受电疗时接的是同一根电线的癫痫美……
看不懂的片
好拖沓的情节。无聊。伪文艺。整体一种恶心感。
男人之间……
精神病院的病人们,塑造的有点作,整体不好看。
是过了一段时间看的 如果当时我是在电影一上映的那段时间去影院看 我想我一定会骂着走出电影院 所以后来我看的时候也没抱着那么尖锐的心态了 但它的三观和我不同只能说
吕珍九确实是个,好漂亮的小妹妹
这个超搞笑的,疯子傻子哈哈哈哈。
呵呵哒
看海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李民基的爱情片,看着看着才意识到,哦,那个长头发的是吕珍九。所以,前半个小时我都是懵的。但后来就顺了,就好像是九号房的礼物,特定环境下的一群人帮助另外一个人完成梦想,最后升华的也还可以。
最重要的不是男主是否还活着,而是他在混乱中坚持着自己的选择,就算伤痕累累也最终达成。时间要握在自己手上,赶紧给自己买了一套雅思阅读题做233 从《今生是第一次》追到《恋爱的温度》,再到《朝我心脏开枪》,李民基真是演什么像什么,剧本都有好好挑,没可能不红的。
主角真的好丑。。
总是后知后觉的get不到什么基情。很难不想到飞越疯人院,还有机监。虽然猜到没有完全失明的梗,但是太早暴露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虽然摩托艇那次失败了,但是朝我心脏开枪真的爽翻!等Miss Li一起逃跑,真的好燃啊!再见啊,承敏!去到我看不见的地方!哭的时候为他们用力哭,欢欣鼓舞时又感同身受,喜欢他们用力活着的样子,去接近星空,去拥抱自由,哪怕生命只一瞬。
没去电影院看真是太机智了。
全部献给我们狗砸了
看来大家都跟我一样,完全冲着两位主角去的,冲着这扑面而来掩饰不住的基情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