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讲述的是众多拼搏在北上广这样一线大都市年轻人真实的生活和心声,因为年轻,总想急于求成,往往就会迷失自己。
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生存耍心机,用手段,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最终还是发现自己失去的远远要比得到的多的多。
其实,何止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就算是内地的三四线城市,哪个地方又肯相信眼泪?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都市的生活重压之下,眼泪就意味着懦弱,而发奋才是安身立命的最好姿态。
虽然只看到11集,实在是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这是一部三观不正,没有正确价值观,没有廉耻,没有伦常,没有工作生活常识,胡编乱造的片子。
首先是没有伦常。
看看女主潘芸对其母的恶劣态度,哪里有对长辈的尊重?
当然,其母也为老不尊,53岁未婚怀孕,跑到异地打胎。
她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吗,没有避孕知识吗?
最过分的是,这件事她还公然去跟女儿女婿讲,还有廉耻吗?
当然,这部片子所有的女人都是随随便便,不检点的。
开篇就是女主为了拿单,去色诱挑逗客户;为了让西餐厅的服务员买来白酒,女主就逼女同事去色诱餐厅男服务员。
再有女主的闺蜜汪涵,也曾做客户的情妇,婚礼时,居然还收下这个男人的20万巨额红包,为了钱没有底线;另一个是女主的女同事,富二代梁伊,更是把睡男人当作家常便饭,除了外面的男人,和公司很多男同事也有不少一夜情,这些公司熟视无睹,习以为常,这是怎样一个混乱的知名大公司呀!
剧中唯一一个生活严谨的女人叶总监,被刻画成古板丑陋的女人,香港回归都快20年了,还念念不忘港英殖民政府,宣称自己的老爸是香港皇家警察,哪里来的皇家?
说到公司,这个编导毫无办公室工作经验,胡编乱造。
电视剧背景是间著名的大公司,可是一个普通员工的母亲,就能轻易请到公司的大老板来面馆吃饭;女主和公司老板隔了好几级,老板就能越级管理;每一个下属对老板,都敢随便顶撞和挂电话,而且安然无事;老板对员工,以及员工之间都是相互跟踪、诬陷;公司内部没有管理,没有销售区域和客户划分,销售员相互恶意竞争和抢单;公司竟然鼓励办公室恋情,老板给男女员工保媒拉纤,老板对员工骚扰。
男女员工在白天,在工作时间,在办公室、洗手间、电梯就敢激吻、搂抱,甚至做爱,难道就不怕监控拍摄?
工作时间员工不工作,男主和其好友同事公然坐在办公室大谈家事和生活烦恼。
尤其无知和可笑的是,这么间大公司,市场总监这么重要的岗位,居然入职没有背景调查。
在怀疑男主女主间工作关系不正常时,居然是公司高管自己去上街调查取证。
在拿到男主为了自己老婆谋私利,打压其他员工,造成不公平竞争的证据时,公司居然没有认真调查处理,轻轻放过。
两个被描写成精英干练,历经黑白商战的夫妻,居然面对老婆被老板性骚扰,束手无策,反而起内讧,被离间?
这只能说明男的蠢,女的贱。
片中的商业手段也是肮脏,无所不用其极。
男主在开篇不久的面试时,就大言不惭,宣称自己的手段高超和肮脏。
片中的北上广及中国人,都是光鲜下的丑陋,这难道就是此剧要宣扬的吗?
之前,因为国产剧的粗制滥造,侮辱智商,已经很久不看了。
这次是因为朋友力荐的琅琊榜才回归看国产剧。
看到琅铘榜的团队,如此认真,电视剧制作如此精良,感觉这个行业终于摆脱草台班子骗钱蒙事,开始讲品位和树品牌了。
之后,在豆瓣中,看了评分很高的《红色》,也是不错,所以对国产剧重拾信心。
接着就看到这部烂剧(请原谅我不讲它的片名,它不配),因为它描写的是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公司好像还是高科技行业,也是自己熟悉的,便耐着性子撑到第11集。
其实开始就发现剧中有太多不合理,比如公司的产品一会儿是要卖到卖场,一会儿又高大上的涉及高科技新材料。
我还宽容地想,编剧不太了解公司的运作,要求别太高,就当这个企业是多元化经营吧。
接着纰漏越来越多,剧情越来越扭曲和不合理,生硬的广告植入越来越多,这简直是没有职业道德,愚弄大众了。
尤其这个剧公然宣扬错误的价值观,就实在不能忍耐了。
这个社会是有阴暗的地方,我们不是要粉饰它,而是对这种丑陋,及各种人性的恶,秉持什么态度。
作为公众传媒,你的剧应该是宣扬正能量,对待阴暗丑陋,应是采取抨击批判的态度。
而不应该利用传媒降低社会道德水准和底线,将丑陋视为理所应当,宣扬为达到个人目的,可以没有底线,不择手段。
基于此,这个剧显然是毁三观的。
我见过,经历过很多商战,看到过销售为抢单做出令人发指的缺德、作呕的事情,和企业的集体职务犯罪。
就拿现在某世界著名的企业,作为中国人,我为它打破外国人曾经的行业垄断,成功地成为行业翘楚而骄傲,但这企业是有原罪的,可以说在中国,它所在的这个行业的腐败,是因它而起的。
当今中国的贪腐,中国的企业是有推波助澜,助纣为虐,是要负有一定责任的。
马云号召企业一定不要行贿,他是有社会责任感的。
再讲人伦的丧失,我记得马未都先生曾经批判一部热播剧的伦常扭曲。
在那部剧中,被定义为正面的、可爱的女孩竟然为一件小事,当面对父亲说:“还算你有良心”。
马先生指责,电视剧怎么可以如此泯灭伦常,带坏社会风气。
说实话这个烂剧实在是糟点太多,误人子弟。
看看这些评论中,那些只会吐脏字的,泼妇骂街般的喷子们,他们自以为是,浅薄得可笑,没混几年职场,就觉得自己可以当导师了。
某个网友说其中一个可能是片方的人,要我说,这您还真太抬举她了。
一开始,我也以为她们是有意偷换概念,混淆事实,是来歪批的。
后来发现,她们根本是智商有问题,脑残粉们只认偶像,不辨是非,正常的逻辑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也听不懂。
所以,对待这类病人,不值得搭理。
最初看到了一些曲折情节,所以想一直看到最后,有始有终,也看看这些人的命运如何。
潘芸这个角色开始散发些正能量,和赵晓亮还是匹配的,可是随着剧情发展,我越发不能接受她了。
其实不得不说,电视剧应该贴近生活,这样才更吸引人。
我想,该片也是本着这个初衷,定位了白领题材,可是小亮这种遭遇也太少见了吧。
被人算计可以,可是被人算计得分秒不差就有点夸张了吧?
潘芸对赵小亮心寒的直接原因是他让自己去找牛振宝这种人何解,但他当时为什么如此急迫想要出去呢?
我认为潘芸之前求老于帮忙解救赵小亮所陈述的原因完全站不住脚。
就算性格鲁莽导致故意伤人,犯了错自己承担怎么了?
如果坐牢出来后可以意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那不也是一次深痛的教训吗?
做妻子的一定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吗?
说那些出来后没法在行业里立足的话完全没有必要。
你们可以离开广州,甚至离开这个行业,我的意思是,无论如何,没有必要求助于一个一心想要追求到你的上司?
话说回来。
还是上面提及那点,赵为何不惜一切代价要出来?
因为全世界人都在打他老婆的主意。
要这么夸张吗?
老板紧追不舍不说,连拘留所认识的小混混也盯上了,只因为在外面看了一眼?
这该是个什么样的绝色女子啊!
加上赵这种血性偏执的性格,提出那些解救他出去的要求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想说,非要这么演吧?
非要这么逼他吗?
这样才能引出后面一连串的情感纠葛吧。
再说潘芸,因为有些事情不知情,所以没能理解赵小亮提出的要求,所以被伤害了,我觉得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赵出来后,他们应该敞开心扉谈过,至少赵应该向他解释了一切一切,即使潘还是不能接受,但她出于最初对赵的了解和信任,至少可以理解了他当时急迫无奈的心情,因为出发点都是爱她,怕别人欺负她,怕失去她。
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潘芸以后不会那么决绝,不会对别人动心,因为真爱难求,两个有缘人走到一起应该珍惜,但她没有,因为她太自信了,她觉得没有什么能侵犯到自己所谓的尊严,或者说她觉得全世界对她有真爱的男人绝不只赵一个。
看到现在,潘要复婚,这段我也是接近底线了。
决定要复婚了,说是为了孩子我可以理解也可以相信,说只是为了孩子而显得平静我也可以理解和相信,即使是这样,毕竟是复婚啊,为什么还对于的邀请乐此不疲或者说勉为其难地接受呢?
要不要这样复杂?
尤其是眼看着于因为她把母亲赶走却无动于衷。
她这种性格可以理解,觉得自己没错,确实是老太太的错,可关键是你要复婚了,你面对于不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又必须讲明吗?
你面对这种为女友赶走母亲的事不觉得有点愧疚吗?
至少你即将不是女友。
人无完人,对两个男人不想评说,但从女人的角度,对女主很失望。
不接地气,剧情浮夸,后期逻辑很混乱。
最重要的是,到了最后,争夺了整部剧的新材料领域的结局,居然没有交代,就结局了,感觉吃了屎一样。
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剧情,动不动摘跟肋骨表达爱意,谁tm这么有病啊,受不了这部剧的编剧有很大问题,可以用非常糟糕来形容!!!!!!!!!!!!!!!!!!!!!!!!!!!!!!!!!!!!!!!!!!!!!!!!!!!!!!!!!!!!!!!!!!!!!!!!!!!!!!!!!!!!!!!!!!!!!!!!!!!!!!!!!!!!!!!!!!!!!!!
春节期间,看了《我的前半生》,当真觉得马伊琍的演技不错,然后看了这部。
看了豆瓣那么多“业内人士”的差评和愤慨,真心觉得“不明觉厉”啊,都是甩编剧好几条街的智商本着外行看热闹的角度我给三颗星,一颗送马司令、一颗送朱亚文,一颗送导演和编剧。
因为两部剧一起看的,倒是看出了男编剧和女编剧的差异,男人眼里的好女人是潘芸这样的,女人眼里的好男人是贺涵那样的,男人眼里的赵小亮是现实又超脱的,女人眼里的罗子君是现实又超脱的。
“北上广”能看出男编剧内心住了一个痞子英雄,“前半生”能看出女编剧内心住了一个文艺女豪杰。
能看出两位编剧都是文艺范,都是优秀编剧。
能把握住观众的喜好,能突出角色的特质,对外资职场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不能对比美英帝国的水准,毕竟人家发达了那么些年,我们基本还停留于模块组合阶段,人设、套路的痕迹还很明显。
不过比除帅哥美女之外一无所有的青偶剧还是良心多了。
对于马司令,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她有一个小丈夫,她被出轨了,她没整过牙,但是多少八卦过后,她依然是出产良心剧的编剧导演们的优选,从前极少看马司令的剧,这两部确实看到了成熟女性的魅力,靳东说的很贴切,她是很妖娆的。
或许真的是上海姑娘与众不同吧,可以摩登、可以烟火气、可以傲娇也可以虚心,说起她们也许就是那副翻个白眼甚至连白眼都懒得翻的不care的表情。
难搞的女人才能让男人着迷,当然得长得好看
看着男女主角,心里隐隐涌起一丝悲伤之意,演的神马玩意吖,剧中一口一个帅哥,一个美女叫着,真心没觉着主角哪好看,倒是觉得人老珠黄的,没啥气质,演的贱丝丝的,而且本剧毫无逻辑,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男女主角就为了掩盖彼此的关系,这个费劲啊,说谎跟家常便饭似的,没看出应有的正能量,都是些尔虞我诈,互相算计的烂事,男主太得瑟,啥也不是,觉得自己牛逼的不行,女主太做作,估计是受到文章的启发,在剧中很是放荡,总之看着就烦,这是一部让我看着想骂人的电视剧!
我是因为朱亚文才看的,越看越失望,越看越觉得编剧把我们的把我们当白痴了。
不说别的,一、大单看大环境,广州,一年到穿几天长袖、外套,再看剧里。
二、aba国际大公司,500强。
潘云可是金牌销售,而且还是工作那么多年的销售,竟然买不起房,买不起车,还天天挤地铁上班。
三、汪涵,因为丢单,交不起房贷,然后潘云接手汪涵的房子,编剧有脑子不?
这个房子要这样接手吗?
直接借钱给她好了,周转几个月,销售又不是一年到头只做这1个单,怎么可能丢了一个单,就完全供不上房子了。
如果世界500强的金牌销售在广州都买不起房的话,那么中国还有几个能买得起房的。
还有剧情各种水,各种为了剧情而剧情,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潘云:喜欢 泼水,泼赵小亮,泼北京的那个什么哥。
还喜欢跟老板搞暧昧,哎,妹子,你结婚了结婚了耶,你天天跟你老板搞暧昧。
不能让自己老公放心,还一天天的觉得赵小亮应该无条件的信任自己。
还搞得自己多委屈似的,在我看来 潘云的人设就一贱人,吃碗里的看锅里的,还惦记菜地里的。
没有廉耻心,也不知道分寸,毫无道德底线。
更多的吐槽就算了,看到十多集实在怀疑自己的智商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前半生,火爆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过一点。
剧中关于职场的描写,磨练,晋级写的实在是太弱了,没有看完,可能聊情感,聊生活可以做佐料。
这是第一部看的 马伊琍的作品。
最近又稍微关注了一下马伊琍,过了一下出品的作品,挑了 北上广,当然,前几集,我是连续看了下来,但是基本上关掉之后,也无看完的想法。
国产的电视剧,节奏慢是以前被吐槽颇多的点, 所以近些年的片子很明显在补这些短板。
北上广的节奏是很快,信息量多,而且有些爆的正是很多电视剧不敢演不敢爆的,比如小助理抱怨马伊琍利用她献吻客户,马伊琍直接回吻一下,这就“扯平”了。
刚看觉得很新鲜,追了几集,就发现短板实在太多。
基本上就是多种元素的生搬硬套,且很难和谐。
第一,ABA 构造是个高科技,新材料的公司,可是业务销售的模式,水准更像是卖酒的; 第二: 男主的职业技能的错乱,你是理不清到底是归属于营销”专家“还是公关”专家“,前东家好似游戏行业,一下子就能入高科技企业,管过3K人的资历,没见过公派的车?
第三: 男主角色的多种错乱 男主的行业理不清黑道或是白道,或者称为灰色地带,总之剧中描述为 “一帮兄弟可为他卖命”,观众可解读为可“翻云覆雨”的人物, 可是在处理同事闺蜜琐事,接待朋友之方方面面, 和一普通的底层白领日常 有无任何的差别?
第四:公司的人员结构,行事做事的错乱。
比如婚纱店调查,名片租礼服,排名第二的高管就那样一直做着 类似小秘书的工作?
女主的人设,我觉得没有太大的硬伤,小伤也不少。
同作为一名销售,争取客户,对客户嘘寒问暖,可以做;但是 前卫的 亲自己的助手?
好吧,尽量去理解。
一面 八面玲珑 前卫大胆,一面对闺蜜(也是工作对手) 完全至纯至性,肝胆相照?
好吧,全是闪光点。
导演本身有过投行的经历,但是这部电视却只是完完全全把一些捕风捉影的事件生搬硬凑而已。
本来还挺喜欢马伊俐的,她塑造的独立自主的都市白骨精形象很是深入人心,漂亮能干且气质满满,朱亚文嘛,还是可以,所以收来看看,可这一瞅挺失望的,且不管马同学之前因被吐槽身材变形,就着所谓胸部下垂的问题写了一篇母爱泛滥的哺乳期背奶拍片的感人文章,引发粉丝无尽的心疼怜爱,且不管这种娱乐圈里各种帖子的动机如何吧(反正因此对小马同学的好感有所降低了),把这剧浏览后的各种综合,唉,还是赵宝刚的都市剧导得好看啊,这个越看越没劲了,不说狗血剧情吧,只觉得广告赞助商都是大爷,出了钱,整个拍片都得这些大爷说了算,能有点制作精良的好剧不?
还是以前的老剧有良心多了,至少还不影响干涉别个拍摄,只在中途插播而已(年代久远点的就更不用说啦),最后总结的就是:北上广,不相信广告!!!
截至2015年11月30日,中国最差的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播完了。
和其他的电视剧不一样,这部电视剧最大的争议点竟然是它的三观正不正。
这在中国不说是首次,也是罕见吧。
因为中国的观众一向认为中国的电视剧的三观过于正了,束缚了主创的头脑。
当然,近年来,也有很多声音斥责琼瑶剧、韩剧、宫斗剧……三观不正,但是这种不正跟《北上广》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这方面,《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
我想将来某一本中国电视剧教材上,这部电视剧是不可回避的一个标志性的电视剧。
无论是褒是贬,中国电视剧的历史不能回避《北上广》,就像小品史不能离开赵本山一样。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
下面,还是吐槽吧。
首先,电视剧的名字就让人匪夷所思。
什么叫《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有人说名字太土。
关键不是土,是完全文不对题好吗?
一个北京人,一个上海人,在广州工作就叫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了?
那赵晓亮要是黑龙江人,是不是应该叫《黑上广不相信眼泪》?
电视剧完全和北京上海没关系啊。
叫《广州不相信眼泪》还贴点谱。
电视剧的情节我就不吐槽了。
脑残剧也看的不少了,现在无论多脑残的电视剧都能接受。
尽管这部电视剧的情节更加让人不可思议,但也没什么了不起。
最了不起的就是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的一举一动,总是站在公共道德的对立面,能够做到一点两点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竟然能做到处处跟主流道德作对,真是不简单。
外国人如果看了这个电视剧,一下子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游客近年来在国外屡遭诟病了,原来北上广的高级白领也是这个德性啊。
而且他们会感叹,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国人的素质还在原始阶段。
钱虽然多了,人还土得很,真是土豪。
我有一个预感,将来可能会有一档节目,或者一堂课,专门讲哪些事是你不应该做的,哪些观点是错误的,而举例时就是播放这部电视剧。
一、哪些事是你不该做的1、酒驾酒驾的危害众所周知,现在电视上也在反复宣传,惩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可是仍然有些人顶风作案,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这里面竟然也包括一些自以为是社会精英的白领,甚至女白领。
比如潘云。
喝酒后不听别人劝阻,坚持开车,结果撞坏了消防栓。
2、酒驾之后找人顶包在新闻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司机出了事故之后,家人替其顶包,原因就是酒驾了。
这样的人最后往往因为说不清楚事故原委,或者在监控中被抓住现行,结果不但顶包不成,反而把家人也牵连了。
某电视剧中潘云酒驾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承担责任,而是打电话找人顶包。
而他的老板也主动替她顶罪,这种行为在电视剧中甚至被视为一种很男人的做法,这是公开宣传违法行为。
3、开车打电话,开车穿高跟鞋(还是细跟的)驾驶汽车过程中打手机危害非常大。
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而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同时又是单手操纵方向盘。
此时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大脑和双手都来不及反应,极易酿成惨祸。
因此现在交管部门也在反复宣传。
我们国家有很多司机对此认识不够,总觉得自己能应付。
其实开车十年,车祸一秒。
要想避免终身的遗憾,最主要的是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像系安全带,开车不穿高跟鞋,开车不打手机,开车不吃零食,这些规定都是由血的教训换来的。
大多数车祸都不是因为驾驶技术不高造成的,而是由驾驶习惯不好造成的。
新手往往并不容易出事故,因为他很小心。
而当新手变成熟手之后,危险期才刚刚开始,这个时候能够保障你安全的,就是良好的驾驶习惯。
有些事故,只要出了一次一生就over了。
潘云经常开车打电话,穿高跟鞋驾驶。
置交规于不顾。
与韩剧中的主角形成鲜明对比。
韩剧中的人物如果开车,打电话一定用耳机。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韩国人未必会做的这么好,但是引导观众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这也是电视剧的职责之一。
4、超速驾驶摩托车据说,男人大都喜欢发动机,迷恋速度。
其实,不光是男人,很多人都喜欢飚车的感觉。
但是,如果这种感觉是以威胁自己及他人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你还迷恋这种感觉吗?
我敢肯定的是,我不要这样。
因为一时刺激,而让别人断胳膊断腿,让别人家破人亡,这种刺激我受不了。
比如著名的二环十三郎,这十三分钟里,他爽了,旁边有多少车要躲避他,甚至为了躲他而险些酿祸?
如果调查一下,他的行进路线上跟随的一定是骂声一片。
有人说,十三郎是因为太年轻不懂事。
不过我记得人家选择的还是人烟较少的半夜。
可是某电视剧里高占军已经上了年纪,在得了老年痴呆症,大脑平衡能力变差的情况下,仍然在城市里超速驾驶摩托车,甚至是在交通高峰期,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在电视剧里,这种行为却被描述得很帅。
5、随地乱扔纸屑这好像是现代文明的最起码标准吧。
连小学生都知道这个行为准则。
当然,也有些人完全意识不到。
比如前天我去逛商场。
离开时一辆车停在路中间,我直觉里面有司机,于是按了一下喇叭示意。
当时在这辆车的两边和后边堵了好几辆车,因为他停的地方实在是太碍事了。
过了一会儿车才起步走了。
我跟在后面,马上看见驾驶舱里扔出来一个酸奶盒。
于是我立刻明白了司机刚才在做什么。
他在喝酸奶!
能想象到,司机坐在驾驶位上不慌不忙地喝着奶,耳朵里听着后边的喇叭声,嘴角带着不屑的笑容。
待酸奶完全喝干净后,一脚油门,扬长而去,将奶盒抛至车外。
此时的他,一定觉得自己帅极了吧。
而我们,只能对此报以苦笑。
什么?
你说不可能有这种表情?
那你看看《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最后一集吧,赵晓亮用力把废纸扔在脑后,帅帅滴离开。
此时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帅酷行为得到的不是粉丝的尖叫,而应该是邻居的怒骂。
因为——他把废纸扔在了楼道里。
这种事,连常被大家嘲笑的大妈都不会做的,北京帅哥,广州高管做起来却如此流畅,真让人叹为观止。
我现在有点相信在泰国寺庙的厕所里贴卫生巾的游客真的是中国人了。
6、报假警报假警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以前曾经有个报道,说110的接线员经常接到骚扰电话,结果导致110占线,其他处在危险之中的人不能及时得到帮助。
还有些虚假报120的,接线员虽然明明知道是报假案的,但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也不得不走一趟。
有时候却因为这种恶作剧,耽误了真正危重病人的时间。
最后调查出来,打电话的人多是无聊的混混,但也有一些出生在首都,受过高等教育,自称革命军人后代的败类,为了要女孩子的电话,不惜浪费公共资源,戏耍公职人员,视法律如儿戏。
对这样的人一定要严惩。
遗憾的是,这样恶劣的行为,在某电视剧中,似乎被描述成了美好的回忆。
此外,据说《北上广》还有什么开车随意变道之类的情节,不过我没有看到。
上述这几条我觉得就够写一本反面教材了。
二、哪些观点是错误的1、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有人为了升官发财,为了一己私利,或者为了稍微崇高点的想法,比如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为了妈妈能买一个奢华的包包,他设了个圈套,把你家人骗进了监狱,把你父母杀死,把你家产夺走,但是他对你还是不错的,因为他想娶你为妻,和你一起享受荣华富贵,你该怎么评价那个人呢?
曾经我以为,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一万个人都会有同样的答案。
但是现实告诉我错了。
潘云的丈夫被人设计进了监狱,潘云知道后,回答:”男人为了追求女人,耍点手段,这很正常。
“我不敢说她说的不对,我只能说我的观念落伍了。
这种观念我绝对不能认同。
如果全社会都认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是正确的,那我也只能叹息一声罢了。
我没有接受过这种教育,我接受不了这种观点。
不得不承认,现在有很多人都跟潘云有同样的想法。
比如前一段播出的电视剧《三个奶爸》,里面有一个角色为了上位不择手段,设计陷害每一个对自己有恩的人。
贴吧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人都痛骂这个角色。
可是也有几个人回帖说骂坏人的人幼稚,没在社会上混过。
她说”做人就是应该踩着别人往上爬“。
我觉得很可怕。
有人有这种思想我不奇怪,从古到今,到处都有这种小人。
但是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这是上不了台面的,是说不出口的,是怕人揭穿的,不是吗?
因为人们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公共的道德观存在的。
什么时候,已经可以公开的宣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正常的,是应该的了?
甚至已经开始拍电视剧来宣传这种思想了?
现代社会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还是北上广已经变成这样了?
我们小地方的人真是理解不了。
所以看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如果北上广是这样,干吗不去农村种地呢?
活得像狗一样。
而我的同事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城市现在已经这样啦?
真是跟不上啊。
2、利字当头,义放两边我最近读古书比较多。
有一个故事让我很震撼。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甲进京去赶考。
在途中他住在一家客店,听到隔壁有呻吟声。
店小二告诉他,隔壁是一个进京赶考的学子乙,生了重病,没钱治疗,马上要死了。
甲马上说,天下学子是一家,我要去看望他。
小二说,你别去了,这是传染病。
甲不听劝阻,来到隔壁,对乙说,你不要担心,我一定会把你治好的。
于是花钱给他请了大夫,给他买了饭菜,日夜服侍。
终于把乙给治好了。
但是甲也耽误了考期,于是回家继续种地。
分开时,两人义结金兰,并且约好明年重阳,乙去甲家探望甲的母亲。
转眼过了一年,重阳节那天,甲一直在村口等待乙,坚信乙一定会按时赴约。
可是到了夜深也没有见到人影。
夜半时分,村口来了一个黑影,正是乙。
甲邀请乙回家吃饭,乙拒绝了。
原来乙因为家事繁忙,忘记了日子。
到重阳节早晨才发现重阳节已经来到了。
两家距离几千里,一日之间不可能赶到。
于是只好自杀,魂魄前来赴约。
乙说我还没有入葬,你一定要赶到我家,送我一程。
于是甲拜别母亲兄弟,赶到几千里外,在乙的棺木前自杀,两人合葬,在另一个世界做好兄弟。
这个故事让我很震撼,因为它里面蕴含着强烈的道德规范。
守信,助人,重义。
当然,这只是个故事,而且是一个极端的故事。
但是这就是古代的道德规范。
古人编这样一个故事来教育世人,引导世人向善,这就是舆论的导向。
我们现代人笑古人迂腐,什么仁义礼智信,统统打碎。
但是却没有建立一个不迂腐的道德规范。
孝敬老人,友爱兄弟,乐于助人……很多美德都是需要现代社会去弘扬的。
如果人们能多一些谦让的美德,还会有那么多斗气车出现吗?
还会有那么多一气之下,致死人命的惨案出现吗?
当然了,现实不可能那么美好,但是最起码主流社会要引导大家向善,总不能去号召大家杀人吧?
这个逻辑你总应该同意吧。
但是谁来引导呢?
古代靠书本,靠说书人。
现代恐怕媒体更有力量,电视剧、电影更有力量。
《北上广》中,为了自己的老婆能上位,利用手中职权,把别的员工的报告压在自己手中秘不上报。
如果你的领导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想?
我会恨死这个领导了。
况且这个领导还号称是自己的铁哥们,被背叛的感觉会强烈的无以复加。
剧中汪涵竟然像没事人一样跟那两口子继续交往,真是海量。
这一段我不想说了,想起来都恶心。
3、婚姻不是圈地电视剧中视出轨为正常。
主人公说,你以为结了婚就是圈了地了吗?
错。
你老婆最终还会是别人的。
还说古书。
古代书上描写的看到别人老婆貌美,就设计陷害人家老公的故事可真是不少。
有的几乎一本书篇篇都是这个故事。
好像古代人就好这口。
比如众所周知的西门庆啦。
当然,最后这种奸夫淫妇最后都得不到好下场。
这是古代封建道德的底线。
那么现代呢?
现代就可以随便去别人的婚姻中抢老婆了?
现代就可以当着老公的面去和老板暧昧了?
现代道德有底线吗?
婚姻当然是圈地。
结了婚就说明自己对对方有责任也有权力。
结了婚就说明对方不可以明目张胆的去和别人谈恋爱。
结了婚就说明对方劈腿自己有资格出手。
结了婚就向大家宣告,你不可以再打我老婆(老公)主意了。
如果连这点儿都没有,那结婚和不结婚有什么区别?
结婚证有什么意义?
就是分财产用的吗?
无语。
电视剧的主人公中还有很多没素质的情节,大公司跑到别人家里去办公,到了别人家随意翻人家的快递等等等等。
这是我们小地方的人也不会做的,太不尊重别人隐私,太让人无法忍受了。
北上广,你是一个村的名字吗?
广州屯?
楼倒是建的挺高的。
至于情节的不合理,那就没法说了。
外星人的思维,没法搞懂。
看了这部电视剧,我脑子里常常想到《古惑仔》。
很多黑社会老大被捕后,交待自己是受了电影的影响才走上犯罪道路的。
就是这样一部副作用明显的电影,也是把劝人退出江湖作为主旋律的。
而《北上广》连这样的外衣都不肯披上。
真是赤裸裸啊。
对于这么一个垃圾电视剧,我竟然也看了这么多集,也是醉了。
鉴于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强烈建议广电总局停播此电视剧。
朱亚文荷尔蒙爆棚,激情戏拍的夸张大胆,马伊琍演技也还行,就是剧情太狗血,开始还不错,后来就蒙蔽的结束了。
张可颐老成这样了 突然想起 金牌冰人 金枝欲孽 十万吨情缘 难兄难弟 神探李奇 哎
感觉职场太阴暗。
很喜欢 觉得比依然相信爱情好
朱亚文帅啊
我有时候真想给国产剧改名字改结局,明明整个剧写的是办公室恋情曝光后夫妻关系急转直下,管北上广屁事,就因为男女主角一个北京人一个上海人然后在广州打拼?还有结局能不能be 一回,男主那么渣贱,让他自己过一辈子!!!
我妈喜欢看。。。。。。。。。。。。
又一次被名字吸引 朱亚文演的挺好的
一般
他们好浮夸啊,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感觉侮辱北上广奋斗的人,虽然也挺搞笑的哈哈哈
1分
没事!剧情还可以哦,哈哈。7.8分直接丢!啊哈哈~
自从看了这个三观经常坏掉的电视剧,我终于变成了一个分分钟期待剧里每一对cp赶紧离婚的坏人,重点是,为啥!最后老陈没有和富家公子精神病陶可道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现在连我妈都接受了男男真爱的现实电视剧为何不能跟上?
真心是烂片,居然还能坚持看完[白眼]
看了10分钟,剧情太薄弱,男女主都很扯。马伊琍之所以接,是因为要报复文章吧。。。。ORZ
阴谋的感觉很硬。倒是很喜欢里面的各个人物的性格设定,很棒。
好多吻戏,激情戏,不过故事情节还是好看的,演员演的不错
剧情有点假,不真实,没现实生活质感,国产剧通病。。朱亚文可惜了,演技越来越浮夸不走心,,闯关东是他演的最好的一部戏吧。这么多年反而没有沉淀。现在越来越非主流了,成不了有质感的演员,当然拿来秒杀偶像剧的那些明星无压力但是距离拿奖的表演真的不行。。希望他以后能改进吧
朱亚文也太帅了8
国产剧能这个节奏这个人物塑造已经是良心制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