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结构:(铺垫)导游带领游客参观古宅,讲解鬼屋由来,并设计弄倒烛台引得游客惊呼;烛台下神秘仪器启动;下班关灯准备回家的导游,突然被神秘力量袭击,甩入地下室鬼屋;(转折)正在备课的大学助教小艾,被一神秘老头找到了解关于他出版的对于鬼故事的研究,(争论)大学物理助教的小艾适口否认对于鬼的研究;(带入第二幕)老爱找胖婶问询你们出版事件,胖婶和同事酷女获知闹鬼事件之后依然决定前往;(游戏时间)古宅遇鬼拍下视频发网上,捉鬼敢死队网上火了,而小艾被学校辞退,胖婶和酷女也同时被学校劝退,俩人偷拿设备逃离,三人在中餐厅2楼作为鬼怪研究基地;地铁售票员老黑发现使命难入地铁隧道,跟谁发现男子摆放的神秘仪器,居然召唤出厉鬼,老黑啊被吓跑;几人帮老黑抓鬼,给不给力差点被厉鬼拖被赶来的地铁装成了鼻涕,黑大姐认可他们的神勇,决定加入,并偷来殡仪馆舅舅的殡仪车;(中点)他们设计并制作了自己的抓鬼队服和武器,以及不顾黑大姐反对而改装的抓鬼殡仪车;(坏人逼近)演唱会后台抓鬼,鬼怪化身逃脱跑入演唱会前台,被跟随而至的抓鬼敢死队成员运用激光抓鬼枪捆绑,并收入铁笼,由于演唱会的现场直播效应,他们因此大火特火;(一无所有)神秘老人到来冷嘲热讽,并否认世上有鬼,气愤的女主释放厉鬼,把老人冲撞楼下摔死;几人被警察带走,市长警告他们放弃并媒体宣布是骗局;(进入第三幕)无事可做的他们发明各种抓鬼利器,并偶然发现一个惊人的大秘密;通过激活X交叉线激活鬼门,释放万鬼和鬼王;他们找到X点发现导游,导游触电而死,警察接管此地,并以骗子的名义把他们批捕,在秘密释放,回家后的女主无意中翻起导游的笔记发现他的终极秘密——通过自杀而化身鬼王的阴谋;(大决战),女主找市长告知被赶出;胖嫂被导游恶魔附体,被黑大姐一巴掌扇出,而后又附身于前台小帅哥骑摩托逃离进入再次激活x中心点,顿时鬼魂充满整个城市;4人汇聚穿戴装备禹城市厉鬼展开大战,一系列的厮杀最终找到小帅哥,并与导游恶魔王展开混战;通过驱使殡仪车冲撞引发爆炸,利用核爆反作用力,重开鬼门关,并吸回厉鬼;(结局)捉鬼敢死队拯救了整个城市,但是长在媒体上依然不承认鬼的存在,只是说是受恐怖分子水中下迷药的结果,但是捉鬼敢死队却在暗中获得市长亲批的政府资助补贴;
《超能敢死队》基本上就是标准的保罗·费格制作,曾经在《伴娘》、《辣手警探》和《女间谍》中屡试不爽的招牌套路完全挪到了《超能敢死队》上。
但作为一部非原创作品,保罗·费格为电影添加了过多的无意义笑话。
偶尔看看锤哥犯二卖蠢和老女人卖第二春倒是可以接受,但如果是为了撑起枯燥乏味的剧本的话,就显得冗长不堪。
同样无意义的还有颠来倒去的伪专业名词,完完全全的nobody cares,但是非要一遍又一遍地说,相当聒噪,直到啰嗦到让人奇怪“明明连大房子都租不起,哪儿来的钱买设备造设备”这个关键性问题,才总算闭上嘴巴就是干。
由于这些乱七八糟的杂项混在其中,《超能敢死队》也险些落入去年《像素大战》的老路子——搞不清自己到底应该是一部特效动作片,还是五脏区全的喜剧片。
类型摸不准,使得《超能敢死队》的intro部分和第一幕格外混乱,最后的ending也有些无趣,只有第二幕和第三幕的完成质量还高一些。
抛掉纯粹的男花瓶锤哥不谈,四位女主角在人物设计上都遭受了强烈的刻板攻击。
首先,成名的两人让人相当提不起精神——梅丽莎·麦卡西和克里斯汀·韦格毫无干劲,人物完全就是从之前的片子里捞出来就用,严重缺乏新鲜感,也很无趣。
莱斯利·琼斯的问题就很大了,这个角色完全有潜力成为一个具有街头智慧而不仅仅是一个扯着嗓子大吼大叫的粗鲁黑人女性,但偏偏电影就要往第二种路上去死乞白赖。
的确莱斯利·琼斯在SNL的代表形象也就是这样一个自黑的大老粗,但在这样一部性转的女性主义喜剧电影中,这种刻板印象是最应该规避的。
在84年的《捉鬼敢死队》里,埃涅·赫德森的角色是一个典型的80年代黑人形象吗?
不。
相反地,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想要找一份工作的美国男人。
这才是平等。
反观打着女权旗号的《超能敢死队》,莱斯利·琼斯依旧需要以一种近乎冒犯的方式扮演着典型的黑人女性,无论是对角色本身还是演员自己,都是一种颇大的伤害和退步。
本集是翻拍,而不是第三集所以发生在从来没有发生过前作的宇宙(不过出现了几乎所有前作主角的客串)。
开头是 Jared(来自 Silicon Valley)带游客来参观一座古宅,据说死过人,宅主女儿把所有仆人都杀了被关在地窖后来从未被开启。
Jared 故意弄了一个装置让烛台落地搞一些恐怖气氛,游客都很买账。
工作结束 Jared 准备回家忽然墙角有个电子装置开始工作(其实是大魔王安放的),引发了异响,屋里各种东西拦住 Jared 去路,最后地窖门开了,他莫名其妙进入,发现地面渗出蓝色粘液,Jared 躲闪不及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女主角 Erin 是哥大教授,研究量子物理的,年轻的时候跟朋友写过一本关于鬼魂的书,竟然被朋友拿到亚马逊上卖,另外一个教授发现了这本书,跑来问女主角有个房子闹鬼怎么办。
女主角可不想被知道年轻时候还搞过这种东西,马上去找当年那个朋友,也就是另一个女主角 Abby。
Abby 与另外一个眼镜女工程师正在研究,想证明鬼魂存在。
听到某处闹鬼的消息,两人立刻要去一探究竟,Erin 只好给他们带路。
这个时候送外卖的小哥也来了,带来一份只有两颗馄炖的汤(最后还有情节)。
他们来到开始闹鬼的那个古宅,地窖的门是锁着的,然后忽然鬼混探测仪开始猛转(表示附近有鬼),地窖门忽然怎么就开了,出来一个古代人打扮的女鬼,喷了一大堆粘液到 Erin 身上,喷完就跑了。
三人很开心,鬼魂是真的存在的,而且还用摄像机拍下来了,就传到网上。
学校校长看到这个很火的视频,Erin 就被学校开除了。
Erin 只好去找另外两人,这两人也被所在学校开除了,不让她们继续研究,三人就把学校设备也顺走了。
三人想创业,就要开始找地方。
她们来到前作的主基地————一个消防局,不过租金太贵只好放弃,租了茶餐厅「老朱食堂」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
她们还要招一个前台,来应聘的是 Thor(Chris Hemsworth),因为太帅瞬间就被聘用了。
第四个女主角黑人大姐 Patty 原来是地铁售票员,有一天发现有个怪人(大魔王)进入地铁轨道就跟了进去。
大魔王放置的电子装置又引出了一个鬼,是个被电椅的囚犯的形象。
Patty 就去找主角三人了。
结果四人一起带着新登场的设备进入地铁轨道,发现了之前那个鬼。
但是抓鬼设备不太好用,鬼被电磁光束捆住但是又飞走了。
这个视频也被拍下上传 YouTube,又成了热门,还上了电视,节目把这几个人称为 Ghostbusters。
Patty 最终加入,还把自己叔叔的车借来,她叔叔是搞葬礼的所以有灵车。
眼镜女又更新了装备,四人带着新抓鬼装备,开着跟前作一样的改造好的灵车出发去抓鬼。
这次闹鬼的是一个演唱会,她们在后台发现一个带翅膀的鬼,赶到前台来,在摇滚演出当场观众眼前使用电子射线抓住了鬼并且收到容器里。
四人由于成功抓鬼的视频马上火了,转天来了一个老教授拜访,是前作主角 Bill Murray(哈哈哈),并不相信有鬼。
Erin 就把容器里的鬼放出来证明给他看,翅膀鬼一下就把 Bill Murray 扑到楼外去了(应该挂了XD)警察来了把她们带去见市长。
市长并不相信有鬼,但是感谢她们做的贡献,要她们承认这是骗局,对民众维稳。
眼睛女又研发了新设备,每人一个,都是抓鬼利器。
她们忽然发现鬼出现在地图上是有 pattern 的,有人在暗中催出被封禁的鬼,在地图上可以连成一个X,在中心点就能激发出最猛的鬼。
他们来到中心点的地下室,发现大魔王就在这里。
大魔王解释了来龙去脉一言不合就启动设备,摸了一下就被电死了。
四人关掉了大魔王的设备,发现事件就这么解决了,这也太简单。
Erin 在家床上翻她在大魔王处找到的书(她写的那本),发现里面之前各种鬼都有,而且按照大魔王的计划自己被电死,然后会以巨鬼的形式再次重生。
大事不好她马上去通知市长,可是市长哪里买账。
Erin 被保安丢出餐厅(预告片里面有)。
在 Ghostbusters 总部 Abby 在厕所发现一个鬼从水管钻出,瞬间就被鬼附身,要掐死 Patty 和眼镜女,最终被 Patty 掌掴,鬼飞走,但是又附在前台帅哥 Thor 身上,骑着摩托走了。
这个鬼就是大魔王,现在附在 Thor 体内去他的地下室,重新开启设备,放出无数的鬼冲向天空。
鬼混充斥曼哈顿。
Abby Patty 和眼镜女装备好了出发去抓鬼,结果车还被鬼抢走。
正在与花车巡游气球鬼大战的时候(第一集米其林巨鬼也出现了),Erin 赶到救了她们三个。
四人使出各种抓鬼武器,与各种鬼大战,最终来到大魔王处。
大魔王脱离了 Thor 身体,然后以 Ghostbuster LOGO里面那个胖白鬼邪恶版巨大化的形式出现,势不可挡。
四人无以招架,忽然想出用抓鬼车上的核子动力装置丢到X中心点鬼怪出口,这样就能激发相反作用把鬼都重新吸回去。
四人用电子光束使抓鬼车落入鬼洞,情势反转,鬼都被吸回。
巨鬼大魔王由于巨大最后才被吸入。
Abby 差点也掉进洞里,幸好 Erin 把她捉回来,两人头发都白了。
四人拯救了纽约,成为网红。
但是市长仍不承认鬼的存在,Ghostbusters 觉得自己像 Batman 做好事不留名。
市长派助理悄悄开始资助她们继续研究抓鬼技术,四人终于有钱把前作的消防局租了下来作为主基地。
眼镜女的导师客串登场,她就是前作女主角西格妮伟佛。
外卖小哥来送餐,这次来送了一份装满馄炖却没有一点汤,LOL。
最后最后的片尾有彩蛋,她们听录音,问了一句谁是 Zuul(这个是第一集的大魔王,在楼顶被召唤,附体西格妮伟佛)。
感谢阅读,欢迎转载,以及分享给即将要观看这部影片的朋友https://dingtianran.com/post/ghostbusters/
回忆是可爱的。
一看到这部电影名字就让人回想起1984与1989年出品的搞笑经典《Ghostbusters》系列,没错,今天介绍的这部2016年梅丽莎版《Ghostbusters》,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翻拍电影。
至于翻拍的风味如何,让我们细细来看。
既然是翻拍,自然就会引起不少老粉丝的关注,这点很正常;自然就会有不少观众拿前作来做比较,这点很客观;自然就会有来自各方褒贬不一的声音,这点很憋屈。
不管如何,有争议,就有看点。
接下来,我会站在两个不同的视角,来解析这部喜剧片站在《Ghostbusters》老粉丝的角度来看此片1. copy不走样的新版《Ghostbusters》新片几乎完全copy了初代的剧情,没有新增的亮点(依样画瓢),失去了旧日的光华(惊悚与动作的戏份缺失)2. 靓丽的女性角色团主要角色全女性化(与旧版相比,来了个反转),很有意思。
当然这个做法会让不少怀揣”大男子主义“的脑中响起”女权主义的抬头“的声音。
呵呵。
何必呢?
如此吹毛求疵?
坦率的说,片中这些女性角色各有性格(幽默、严肃、恶搞、粗暴,都全了)、机智过人。
尤其是搞笑女王Melissa McCarthy,good job。
3. 高颜值、低智商的男性角色这一点,我是颇有微词,感觉导演对于影片与角色的处理有问题,让锤哥来演一个帅气低能的角色(不谈演技),有些大材小用,更是有些”过“,这种刻意”呆萌“所引出的笑料显得十分廉价。
4. 笑点的单一新作有别于原作的最大败笔在于“笑点”的分布。
作为一部搞笑电影,这是个比较严重的失误。
纵观此片,不少笑料段子都是由Melissa McCarthy与黑人演员Leslie Jones独立完成,很单调,其他人全程不在状态(有可能是剧本需要),出戏,有些失望。
5. 尴尬的CG特效“五毛钱”特效再次亮瞎了哥的”24k金“狗眼,投了这么多钱,就弄了个这画质,投资商一定是人傻钱多。
说了这么多,老粉丝对于这次翻拍表示“不满意”。
导演大哥,老子代表月亮消灭你。
站在第一次看《Ghostbusters》系列的角度(小白的角度),再次回顾这部喜剧电影,看一看有啥有意思的东西可以挖掘。
演员方面Melissa McCarthy(饰演Abby),美国搞笑女星第一人,从《宿醉3》到《女间谍》。
她的电影,几乎是全场爆笑的效果,不服不行Leslie Jones(饰演Patty),她的角色定位值得商榷。
感觉比较野蛮、激进,粗口不断,她的存在让我们感觉在看暴力喜剧片黑暗金属教父级人物Ozzy Osbourne乱入,哥们直接跪了剧情方面看剧情的观众,请绕道。
这种好莱坞特有的爆米花式电影,看过就忘,过程爽,情节呆,锤哥养眼,哈哈一笑、消暑解闷,要啥剧情?
本片最精彩的桥段非“锤哥跳舞”莫属(有两段,电影里一段,片尾字幕出来后又是一段),那个销魂,那个柔情万种画面、背景方面CG画质已经无力吐槽,与日本CG水平根本不在同一档次,”垃圾特效“只能成为“另类笑点”,哈哈。
影片中随处可见的中式风情,让我依稀怀疑是不是又是哪个钱多脑残的中国老板投资入股这部电影了写在最后,2016版《 Ghostbusters》,最为一部翻拍的电影,明显有不少的缺陷,内容、情节、搞笑都与原作无法比拟。
可是如果作为一部独立的新品来看,却是合格地道的好莱坞爆米花式影片,看的时候嘻嘻哈哈,看过以后,啥都不记得了。
挺好的,消磨时间,茶余饭后的必备伴侣。
推荐人群:所有人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去年的那部反传统特工片《女间谍》让胖妹麦卡西大放异彩,裘德洛和斯坦森都甘愿做她绿叶。
而今年,导演保罗•费格再次带来了“贱”意十足的喜剧片《超能敢死队》,他并没有想按照传统路子来延续这个有着情怀感的老片系列,而是彻底用一支女性团队来代替捉鬼英雄,这支精挑细选的女子搞笑天团,为捉鬼系列带来了全新风格。
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女胖子四大天后胖妹麦卡西:依旧是《女间谍》里的表演路数,略带话唠但全心投入到自己热衷的寻鬼事业中。
与韦格间的友谊牵绊成为片中几乎唯一的情感宣泄点。
韦格:美国著名搞笑节目《周六夜现场》的常驻演员,搞笑功底深厚。
不过在《白日梦想家》里的正常演出,也让人心动过……在本片中她本想混一个教授职位,过上正常的、体面的生活,但最后被麦卡西拉着回到了捉鬼敢死队,剧中她是唯一一个对着“锤哥”犯花痴的女人。
生活中的麻烦,在敢死队里统统被扫走黑妞莱斯利•琼斯:同样也是《周六夜现场》出身的她,在片中展现了典型的黑人搞笑天赋,满口R&B风的对话,让人想起了B站上很火的那段“房子着火后的新闻采访”。
而影片中,她本来是一名极度无聊,每天对着来来去去人流自言自语的地铁售票员,后来亲历了遇鬼事件后加入了团队,并提供了她舅舅的一辆殡仪车作为捉鬼战车。
R&B风格对话,黑人的搞笑种族天赋麦克金农:个人认为麦克金农在本片里奉献了超高水准的搞笑天赋,各种表情包和拽拽的神情。
即使在其他主角对话时,她也会做出各种古怪的表情,用全身的能量在搞笑。
剧中她是一名物理天才,敢死队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装备就是出自她手。
而公开的同性恋身份,也让她在片中帅气十足。
麦克金农使出了各种表情包史上最帅的前台小哥锤哥:这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之一。
导演再次颠覆了同类型电影中女性作为配角的设定,并且为这群大妞陪了一名超级帅哥作为前台。
更加颠覆的是,片中的锤哥几乎就是一个移动的花瓶,技能值为0,直到影片快结束,终于学会了接前台电话……这种讽刺感极强的设置,为本片带来了新鲜感。
锤哥通过拉低智力的方式,奉献了一次另类演出被贴上女权主义标签的无厘头喜剧《超能敢死队》是典型的美式无厘头电影,导演大胆的将前作的搞笑风格升级,彻底进入“耍贱”模式,并让一群被权威拒绝和抛弃的女人成为拯救城市的英雄。
而男性在剧中的所有角色:市长、安全局的2个特工、学院的两个领导包括大反派,几乎都是麻烦的制造者,这是非常具有颠覆性的。
影片里没有爱情戏码,唯一的情感是姐妹间的友情,以纯粹的女性视角来完成影片,加上对男性角色的戏耍(特别是锤哥),于是被贴上了“女权主义”的标签。
作为一部续作,《超能敢死队》对前作的风格进行了较大的改动,虽然实现了在角色塑造上的创新,但过于强调的无厘头搞笑削弱了本系列电影最为重要的“捉鬼任务”。
在经典的继承上除了那个可爱的鬼娃LOGO,以及最后几个熟悉的鬼魂回归外,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让前作中的捉鬼队员以新的身份来客串。
个人认为,保罗•费格的改编为这个系列电影注入了新的血液,无厘头风格和女性团队这两大颠覆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趣味。
本来就是以爆米花全家乐为主题的“捉鬼”系列电影,并不应存在过于厚重的情怀包袱,在局限性很强的故事模式下,能够做出这样的新尝试已经难能可贵。
如果还有续作,或许可以走出纽约,到其他城市或地区去大闹一番。
当然,也期望这群搞笑天赋强大的女子团队,可以有一支男团来和她们搭档或者竞争,想必也很有意思。
今天瓢姐要扒得是一部真尿性欠随和,众口难调的经典IP翻拍喜剧。
此片在Youtube上首发预告,就得到了超过50万个“不喜欢”,成为Youtube历史上差评最多的预告片。
在不明真相之前,我们先来脑补一下这部片的“原身”,感受一下为何北美群众会愤然喷之了。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好莱坞出了一部现象级喜剧大片——《捉鬼敢死队》。
影片讲述的是,三位以科学技术研究鬼怪的大学教授在被学校开除后,成立以科学仪器进行捉鬼的公司为市民们提供捉鬼服务的故事。
作为当时创造影坛票房的黑马,此片在1984年首发就获得了仅次于《比弗利山警探》的北美票房亚军。
在1985年原版重映后,更是以2亿3860万美元的票房总额击败《比弗利山警探》,稳坐排行榜首。
至今媒体都还把这部片子,称为史上最著名,最优秀的喜剧片。
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这部片子火热的IP程度,就跟国内对“孙悟空”的追崇热度一样。
同时这里面包含的,还有着北美几代人对童年的怀念。
可想而知,要想翻拍这种IP,本就是顶风作案亚历山大,更不用提,今儿要唠的这部片子,还大胆启用四位女性主演,完全颠覆原片的性别设定。
这就好像明明记忆里的姑姑长这样。
有人突然给你拍成了这样?
卧槽,蜜汁尴尬啊,不踹丫一跟头就不错了。
烂番茄上虽然专业影评人士还是打出了73%的分,但是56%的观众热度,却是反映了影片之外的问题对这部电影造成的影响。
作为非原著党,瓢姐对这部影片本身还是挺认可的。
别的不说,光是五位叫得上名号的主演,就不应该是烂片的代表。
梅丽莎·麦卡西、克里斯汀·韦格、凯特·麦克金农、莱斯莉·琼斯四位捉鬼极客,个顶个都是功力深厚的喜剧演员。
清一色SNL卡司群里挑出来的主力军(SNL——《周六夜现场》:美国一档已有40年历史的喜剧类节目,是全球最搞笑的人追求的舞台)。
加上第五位,名声大振的雷神,任谁都忽略不了锤哥这颜(肉)啊!
再者,纵观古今中外,哪一家的鬼不是长这样?
或是娇艳绝美如那样?
可素,都逃不开阴森恐怖的套路设定。
而反观《超能敢死队》,这鬼长得真心不要太带喜感哇!
一不小心还以为拿了部迪斯尼大片在看“怪物史莱克”。
就连终极大BOSS和赫赫有名的Logo,都是一部米其林轮胎行走的表情包。
最要死的问题是,影片的台词!
作为一个文化人,嫩是没听懂一个专业术语?
看把这群理科女日能的,哦哟,这套路不要太深,欺负我大文科不学物理是吧!
还有最最碉堡的捉鬼标配!
在瓢姐的记忆中,难道不应该是讳莫高深的大师,花式秀一段急急如意令,嘛哩嘛哩哄等等带有“红墨水”的符咒。
再配上一大堆洋葱、大蒜,换个歪果仁,也是一个十字架好吗?
然鹅,反观这四位姐姐,哪一根汗毛散发出了一丢丢仙风道骨的阴阳正气?
这一水儿“修水管”的痞子气,也是没谁了。
再看我K姐那吹翻的黄毛,浮夸的护目镜,傲娇的瘫在椅子上翘腿,打怪时蜜汁出现的薯片,吊儿郎当的女极客形象,简直演的深入骨髓。
关键是,人家一出手就是一个中型炸弹!
再出手就是一把砍鬼枪!
单殴不过三,上来就团战核镭射枪!
不仅攻击武器吊炸天,连防御武器都叫质子手套这么流弊的名字!
要论捉鬼哪家强?
必须是高精尖极客四姐一家!!!
不过老话说,物必极反,而这部片里反得却不是大BOSS(虽然大BOSS也很弱不错啦),但是最弱还是要属本应战斗力担当的雷神???
全片实打实花瓶的人设,一点也没有隐藏和暗喻,真的是全片花瓶!!!
顾名思义,锤哥的职责只有一个,卖萌装傻和露肉!
这个唯一上门来应聘捉鬼公司前台的帅哥Thor(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饰),一开始就刷了一波花式卖傻。
充满自豪,蜜汁尴尬的“超能敢死队”Thor版原创Logo?
走路随时会撞上楼梯,有一只深度抑郁狂躁症的狗,不会接电话,讨厌咖啡。
喜欢参加捉迷藏比赛,会傻白甜地问你哪张肌肉照更好看......
就连被反叛大BOSS附身,都能带领一干人跳上一段广场舞!
这...这...瓢姐的三观,飞流直刷三千尺!
关键在于,这货演得还不出戏,一直就是一张淡定脸上演呆呆萌萌傻傻。
就连与其对戏的女主们都纷纷对雷神的演技叹为观止:
雷神自己却谦虚的表示,为了演好一个称职的“花瓶”,他从开拍前6个月就和导演不停沟通人物的性格走向。
在磨合人物角色的过程中,他还决定大胆保留自己的澳洲口音。
很难想象,如果是这样一群优秀敬业的演员,如果是这么酷炫的一场捉鬼秀。
怎么可能不让你看得过瘾,笑得开怀呢?
想要关注更多的小众电影,可以加瓢姐的微信号:QN-Movie
刚看完,老版和游戏小时都迷过。
说实话我就差没快进看此片了。
挺失望的,也没要求要金凯瑞那种大师级别的搞笑演技。
但全程强行废话强行像澳门3那样强行搞笑真的搞笑了?
别说中西搞笑文化差异啥的,但真觉得有点强行‘‘搞笑’’了。
给3星是给的怪物和情怀,演员和编剧真找错了。
当然如果此片能划分为B级cult片的话还是能得个4星的
新版《捉鬼敢死队 (Ghostbusters) 》的新意,是把本来全男班改为娘子军,吸引女性影迷,但惹起一些旧版拥迷狠批恶骂。
其实变出女性版无所谓,何况女性对鬼神,对灵异的敏感与兴趣,往往强过男性,世界自古至今女巫师、女灵媒甚多。
而且爱看鬼片的女生肯定多过男生,男生就喜欢搞鬼吓女生。
纽约市四个女人组成全女班捉鬼队,合情合理,风趣鬼马。
跟男版一样,这些现代独立女性并非迷信,其中一个更是物理学教授,另两个精通高科技,竟能自制离子、质子、核子的测鬼捉鬼仪器,用超能光朿擒拿鬼魅。
第四个不是科学家,只是地铁小职员,但这黑娘子高大爽趣,非常卖力。
话说她们深信有鬼,被人取笑,被鬼戏弄,连女教授也因而失业。
全队又穷又瘀,仍坚持用科学方法证实鬼魅存在。
剧情发展自然不断搞笑搞鬼,大反派是一个「反人类」变态男,同样用高科技寻鬼,但故意放鬼为患。
此片亦讽刺纽约市长和国土安全局,明知有鬼郄故意隐瞒。
新《捉鬼敢死队》当然不会缺乏热闹胡闹的娱乐性,但显然不及八十年代旧版过瘾。
问题是除了男班变女班之外,全片限于照版煮碗,情节与绰头都和原作差不多,没有真正发挥女性特色。
她们甚至跟缺德鬼旧版同样麻麻甩甩,癫癫丧丧。
后段还大搞激光斗鬼火的特技神怪大打斗,弄得儿戏乏味。
导演保罗菲 Paul Feig 拍过一些叫座的女性通俗喜剧,最拿手就是把热门男人戏改成女性版,例如姬丝汀慧和搞笑「肥玛」玛莉莎麦卡菲合演的《最爆伴娘团》,便是《最爆伴郎团》变奏。
还有珊迪娜布洛与「肥玛」合演女警双响炮的《热爆 Madam》,以及「肥玛」主演的《凸务 Madam》。
今次捉鬼队两大主力正是「肥玛」和演教授的姬丝汀慧,加上高大黑女,和自制高科技武器的白女,我觉得后者特别有型有趣。
此外,「雷神」型男基思咸士禾夫扮演英伟但无脑的儍子,做了她们的跟班,也算趣致。
整体来说,本片得啖笑吧了,不能期望像旧版那样有创意又有哄动效应,亦不及《凸务 Madam》好玩。
今次也有旧版的标梅利、丹艾克莱和薜歌妮韦花客串亮相,令人怀念他们卅年前的风采。
实际上,用科学方法查证灵异情况,在西方流行已久。
近年温子仁导演的《诡屋惊凶实录》卖座系列,就取材七十年代美国一对灵异专家夫妇被邀请到各地查鬼驱魅的「案例」,其中妻子最具通灵异能云云。
这类配备录音、摄影及电子仪器的团队,大概启发了八十年代的《捉鬼敢死队》。
当然,那些所谓取材鬼屋实案的电影,都夸张吓人而己。
至今未有科学的真凭实据,证明鬼神存在。
然而也不能证实不存在,故此各式各样神话与鬼古依旧大行其道,帮了很多讲古者拍摄者,以及「神界」「灵界」行业搵食。
石琪
电影作为一部女版的《捉鬼敢死队》,注入了以女性为主导的时代潮流,并将这种情绪一直渲染到整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将《周六夜现场》的两位女星,纳入了电影的卡司阵营,为电影奠定了一种颇为恶俗的恶搞风格,感觉电影就像是在做一场电视综艺秀,枯燥无聊的讽刺与恶搞,完全沉浸在了低级媚俗的趣味当中难以自拔。
这不得不说,电影是在进行一场现代风格尝试的转变,不过质感却有点像电视剧的感觉,整个鬼魂的设计更充满了一种卡通特性,沉浸在一种动画片的风格当中,夸张又有一些无聊,而且电影的大部分剧情内容都保持在一种无脑幼稚的气氛里,夹杂着高科技与学术理论的支持,上演了一场荒诞不羁的奇葩秀。
当然电影第一眼就能看出是一部荒诞喜剧,虽然剧情上一直在走一种颇为严肃的现实生活理论,可是一旦火星撞地球,别开生面的恶搞与无厘头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始了。
我们无法体会那些狂热追逐者的心情,更无法感受他们内心的感受,因为在我们看来,他们就是一群不正常的疯子。
也许就是因为这群疯子的存在,那种超自然现象不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但可以通过他们疯狂的追逐得出一个我们认为不可能的真实答案,就是这种看似荒谬的真相,恰恰是事实的本真。
这是一部合家欢电影,所以故事剧情做的就比较简单与直接,加上一贯梅姐的喜剧风格,想要认真严肃起来还真不容易,这种喜剧风格的电影就像是糖,刚开始看感觉还过得去,有点小意思,可是看多了就腻的让人受不了。
不过电影里面的演员们还是很一本正经的在演,看似胡闹的剧情,不过演起来却显得那么的认真,这一点让我真的很佩服,因为他们将演员的职业道德完全的侵入其中。
不过恰恰是最擅长喜剧表演的《周六夜现场》的两位女星在电影里面的表演却没有发挥出来,有一种故意而为之的感觉,看惯了她们在综艺节目里面的那种怪咖表演,反而在这部电影里面演的怪咖却最不自然。
当然,导演也没有给她们多少发挥空间,连台词都少的可怜,这不得不说电影这样的安排,反而是有意抹去那种《周六夜现场》的痕迹,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到底是好还是坏,虽然加强了电影风格的独立性,但依然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
不过电影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让雷神去演傻瓜这样的桥段,从感情上在我们心中就过不去,何况锤子哥的表演也实在有点夸张的过了头,看的出他很努力的在表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格格不入的风格并没有给这个角色带来任何活力,这一点是在所难免的,虽然锤子哥很努力的想要扩宽自己戏路,以便胜任任何复杂的角色,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角色都能够用演技来诠释出的,这一点就很拿人。
因为没有看过原版的《捉鬼敢死队》,所以无法进行两部电影的对比评价,但看的出电影已然不符合现代人对于喜剧的要求,现在的喜剧电影都在走一种低俗、逗趣的路线,对于由怪咖组成的喜剧套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需求。
从本质上讲这部电影就属于那种怪咖电影,因此,也就不存在人们对他有偏见了。
翻拍经典电影本身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让人遗憾的是,在翻拍的同时能够跟上时代要求的却少之又少,拿这部电影来讲,电影在角色的设计上进行了大手笔的更换,将原有的男人角色一律换为了女性角色,虽然并没有诠释女权主义的思想,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让人领会到某种程度上的意思,可是换汤不换药的剧情模式并没有带来多少新鲜感,尤其是掺杂了鬼神这种东西,一旦加入了一种类似于小儿科的笑料,想要再去认真的评价与感受就变得困难的多,尤其是电影将观众当做无知的傻瓜来对待,更带动人们对于电影的反感情绪,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感觉,导演把我们当傻瓜一样耍,都什么年代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幼稚无知的剧情在里面?
还真以为我们傻?
电影主打的还是一种怀旧情怀,所以故事剧情没有做多大的改变,唯一改变的是电影将特效做的更好了,人物角色所佩戴的捉鬼利器也变得越来越先进了,但是角色们却变得越来越傻,越来越无聊。
从电影中看到鬼的那一刻开始,就感觉到一切剧情都变得不忍直视了,尤其是妖魔鬼怪和动画片里面的一模一样,就知道创意的灵感是来自动画片。
原本这个系列的电影迷都是十多岁的青少年,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青年变成了中年,认知也变得成熟了,再去看这种毫无智商可言的喜剧片,就变得丝毫没有一点感觉,虽然电影找来了当下流行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的喜剧明星来为电影增加亮点,但电影本身却没有半点适合已经增长为中年人年龄段的剧情与智商在里面,这就是电影扑街的原因。
我们并不是不喜欢怪咖,我们喜欢的是那种认认真真的怪咖,而不是为了搞怪而假装自己是怪咖,同样是怪咖的《阿甘正传》我就很喜欢,因为他真实不做作,诠释的是一种本真。
时代在变电影也在变,我们只希望在翻拍过去经典电影的同时,能真真正正的苦下一番心思,将自己的情感放里面,而不是单纯的只是拿过来换汤不换药的敷衍,我们不是傻瓜,分得清什么是好与坏。
重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应该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手握哥伦比亚和三星的陈年旧账,今天的索尼却很难制作出令人满意的还魂作。
《全面回忆》、《机器战警》,保罗·范霍文的那点粗粝豪气被现代CG切削打磨得一干二净,更不用提隔几年就要蠢蠢欲动一下的《星河舰队》了。
显然,虽然遭遇了连续的失败,但索尼还在努力从80年代的神坑里爬出来。
但这一次,《超能敢死队》从一个坑爬出来,却掉进了另一个坑里。
正如今日的SNL不比昔日的SNL,两部《捉鬼敢死队》中的个性魅力和幽默细胞让它成为了永恒经典,而《超能敢死队》不过是一部没有任何新意的性转后的普通女性喜剧罢了。
保罗·费格作为新一代的女性喜剧之王功力无可置疑,但是在这样一部改编作品而非原创作品上, 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感。
原版因为成本所限带来的B级cult范儿恶趣味完全消失了,整体氛围全错,成为了一部再平常不过的women buddy comedy。
《捉鬼敢死队》不仅仅是绿黏液和棉花糖,就算拉来原版四人组:比尔·莫瑞,丹·艾克罗伊德,埃涅·赫德森,和已经去世的哈罗德·雷米斯来背书,就算拉来原版女主西格妮·韦弗来站台,也不能为这部令人失望的重拍洗白。
2016年的《超能敢死队》已经沦为了背后两座大山的牺牲品:那就是PC政治正确和保证票房不敢造次的PG-13分级。
在这些新的意识形态的干扰下,索尼曾经在《蜘蛛侠》上暴露出来的投机心态和过于追求年轻化的态度,再一次使得《超能敢死队》失去了原作的精髓和灵魂,仅剩下光鲜皮囊,是远远达不到《侏罗纪世界》或《原力觉醒》的高度的。
为粉丝所熟悉的电影宇宙带来新的角色和熟悉的感觉,是这年头重启电影的核心吸引力和生命力,但《超能敢死队》的全员性转只是盲目跟风的结果。
的确,我们不能否认作为喜剧电影的大本营,索尼对喜剧的开发还是很重视的。
但是这种重视和粉丝的期待跑偏的时候,必须相取其一。
《超能敢死队》如果脱离《捉鬼敢死队》的IP束缚,将会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女性喜剧电影,是SNL新一代喜剧女演员们跳上大银幕的很好平台。
但既然要成为人们心中的《捉鬼敢死队》的合格继承者,首先要是一部好的GhostBuster(GB)电影,其次再是一部女性电影。
顺序绝不能错。
但粉丝终归是粉丝,大老板终归是大老板。
资本来自哪里,话语权就在哪里。
尊重粉丝?
那是粉丝才干得出来的事情。
你让一个立得住的IP屈指可数的六大制片厂之一跟粉丝讲情怀,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比尔·莫瑞在《超能敢死队》中的客串就透露出这样一种强烈的痛苦感,你几乎可以看到索尼高管站在他的背后用枪指着他的头。
我爱GB,但这不是GB。
<图片1>作为一部《捉鬼敢死队》电影,《超能敢死队》死的一点不冤;但类似的,作为一部女性主演的中等成本喜剧电影,《超能敢死队》的存在本身就很值得尊重,票房表现也完全对得起制作水准。
《超能敢死队》基本上就是标准的保罗·费格制作,曾经在《伴娘》、《辣手警探》和《女间谍》中屡试不爽的招牌套路完全挪到了《超能敢死队》上。
但作为一部非原创作品,保罗·费格为电影添加了过多的无意义笑话。
偶尔看看锤哥犯二卖蠢和老女人卖第二春倒是可以接受,但如果是为了撑起枯燥乏味的剧本的话,就显得冗长不堪。
同样无意义的还有颠来倒去的伪专业名词,完完全全的nobody cares,但是非要一遍又一遍地说,相当聒噪,直到啰嗦到让人奇怪“明明连大房子都租不起,哪儿来的钱买设备造设备”这个关键性问题,才总算闭上嘴巴就是干。
由于这些乱七八糟的杂项混在其中,《超能敢死队》也险些落入去年《像素大战》的老路子——搞不清自己到底应该是一部特效动作片,还是五脏区全的喜剧片。
类型摸不准,使得《超能敢死队》的intro部分和第一幕格外混乱,最后的ending也有些无趣,只有第二幕和第三幕的完成质量还高一些。
抛掉纯粹的男花瓶锤哥不谈,四位女主角在人物设计上都遭受了强烈的刻板攻击。
首先,成名的两人让人相当提不起精神——梅丽莎·麦卡西和克里斯汀·韦格毫无干劲,人物完全就是从之前的片子里捞出来就用,严重缺乏新鲜感,也很无趣。
莱斯利·琼斯的问题就很大了,这个角色完全有潜力成为一个具有街头智慧而不仅仅是一个扯着嗓子大吼大叫的粗鲁黑人女性,但偏偏电影就要往第二种路上去死乞白赖。
的确莱斯利·琼斯在SNL的代表形象也就是这样一个自黑的大老粗,但在这样一部性转的女性主义喜剧电影中,这种刻板印象是最应该规避的。
在84年的《捉鬼敢死队》里,埃涅·赫德森的角色是一个典型的80年代黑人形象吗?
不。
相反地,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想要找一份工作的美国男人。
这才是平等。
反观打着女权旗号的《超能敢死队》,莱斯利·琼斯依旧需要以一种近乎冒犯的方式扮演着典型的黑人女性,无论是对角色本身还是演员自己,都是一种颇大的伤害和退步。
既然想要有所表达,就应该做出有所表达的姿态和手段,而不是喊口号做样子,否则无异于自取其辱。
另一方面,同样是SNL现役主力的K姐,凯特·麦金农的角色就可以算是这部电影中最突出的形象了——如果无视角色虽小但更为抢眼的西壮壮,塞西莉亚·斯特朗的客串的话——女极客的形象和K姐相当契合,作为首次担纲主要角色,虽然在表演上用力过猛,但和剥夺乐趣的莱斯利·琼斯以及一脸无趣的其他二人相比,简直是个大亮点。
但和之前触电大银幕的作品所展露的问题一样,以模仿见长的K姐和另一个接不到gig的模仿大师史小芳,比尔·哈德尔都面临着形象塑造的困境:学谁像谁,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个人定位的,观众很难对无定型的个人形象产生认知并加以固化,自然也很难对其产生认同感。
简言之,《超能敢死队》的表演本身谈不上坏,只是很平庸的一碗水端平。
和喜剧上的适得其反相比,《超能敢死队》在第二幕和第三幕的动作戏套路上反而颇让人惊喜。
早先在《捉鬼特工队》中粗糙的特效制作得到了高清重制,并且质量颇高,比《像素大战》和《鸡皮疙瘩》更有诚意。
如果仅仅是奔着特效去看的话,倒是一种非常有趣并且能收获不错体验的做法——毕竟原作看不见的好很难体会,但是看得见的渣倒是一眼明了。
但总归,《超能敢死队》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另一个教训:大制片厂还没有学会如何重启,也仍旧需要学会如何重启。
<图片2>《超能敢死队》的故事薄如纸,同时又被剪接破坏,显得不够完整。
演员之间欠缺化学反应,反派存在感更是微弱。
反观原作,原版《捉鬼敢死队》可以算是相当值得挂念的电影,喜剧,惊悚,动作,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但《超能敢死队》在这三个方面都谈不上成功。
惊悚几乎不存在,个别场景或许有,但被严重稀释;喜剧部分用力过猛并且方向错误,缺乏智慧,太过套路并且缺乏悬念;动作,如果有什么设计的话,完全不明显。
除非你把锤哥翩翩起舞算在内。
剧情弱爆特效撑场,性感男肉弹,男人卖萌女人卖腐,如果这年头的电影都是这个趋势的话,那是真的吃枣药丸。
不信?
走着瞧。
<图片3>
一点笑不出来。不如学学功之怒。
已经习惯了每年一部paul feig的喜剧了,很小的时候明珠台就播过的捉鬼敢死队重置,加上伴娘之后Kristen Wiig和Melissa再次出现在一部里,继续带着不少SNL的Cast,光是烂梗就很喜欢了。锤哥的角色完全是一个呆萌大胸无脑花瓶,#大突破 哈哈哈哈哈。
锤哥太性感XD,Jillian又会发明又会打,电影看得很过瘾。当然bug也不少,但是对于这种无厘头喜剧,逻辑不用要求太高
凯特迈克金农这个造型太帅惹!锤哥这眼镜造型太蠢萌惹!最搞笑的还是Ozzy那句:Sharon I think I&#39;m having another flashback 233333
本以为是部炒冷饭作品,但整体看下来不算糟,除了笑果差了点,动作场面尤其最后的灵异大混战还是蛮过瘾的,一众女将大半都来自SNL,表演自是有些褪不去的浮夸,相比混了几部电影的韦格比新人迈克金农她们要自然些,锤哥演傻白甜意外不错,以及还有莫瑞和异形女王客串。
电影一般,星星全给锤的颜值……同款小秘书请给我来一百个谢谢。
搞笑的太科学
又是一个超长不好笑的SNL…Kate除了双枪打鬼那段其他地方完全没发挥出来,有点可惜。
故事薄如紙,同時又被剪接破壞,顯得殘缺。演員間欠缺化學反應,反派存在感微弱。驚悚幾乎不存在,或被嚴重稀釋;喜劇部分用力過猛且方向錯誤,缺乏智慧,太過套路并缺乏懸念;動作,如果有什麽設計的話,完全不明顯。
锤哥舞技一流,二百五一流,骚是骚的一塌糊涂
能看,特效迷人,全女主,男N是雷神,还是花瓶,这个创意我爱。话说女三迷死人了,分分钟弯掉。最后一堆彩蛋加雷神热舞,你们是给女性福利吗?为了最后这个给5分!
既不搞笑,也不吓人,几个女主完全没颜值,视觉效果又不精彩,真是毫无可看之处
算是麥卡錫主演的電影裏還不錯的啦。而且雷神終於證明自己也有演技了,還是歡樂的。
SNL万岁!!!!!!!!!!!!!!
亚卡马洗
多么引人入胜的屎尿屁电影!还如此致敬老版!wigg和Melissa主演担当完全没问题。Holtz这个技术宅深得我心,舔枪好可爱!地铁站阿姨和锤哥也是卖力卖萌。就电影类别来说,属于这个题材的翘楚好么!反过来觉得这次SNL卡司没有太喧宾夺主。
四个女人一台戏
WOMEN. KRISTEN WIIG AND KATE MCKINNON.
三星半。之前因为剪出来的预告片期待值大跌,但今天看完正片发现比想象中好看太多。没有看过原版没法比较,但看得挺开心的。四女里Melissa发挥最好(恭喜脱险!),也是好久没看Wiig演喜剧了!Leslie和Kate尚有段距离,还需继续努力,希望还有一部!然后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蠢的锤哥了:)
b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