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非常普通,普通到如果没有在下班后发生那场车祸,你近乎回忆不起自己都做了些什么的一天,你意外得知,与你一同工作多年的男同事,其实是个外星人和地球人的混血,并且还用他的“超能力”在车轮下救了你一命。
那么,那一天就完全脱离了“普通”的赛道,成为从早上睁开眼的那一秒起,就变得异常奇特的一天。
是的,你的同事,是个有一半地球血统的外星人,当然,他更愿意称自己为宇宙人。
是的,在当今社会,这个本该迅速传遍全球的爆炸性热点新闻,却在十集电视剧全播完后,都没有传出过小小的山梨县。
这就是笨蛋节奏式的反类型叙事。
那个在急速驶来的小货车前将你和你的自行车瞬间移开的救命恩人,跟帅气、浪漫等字眼沾不上一点儿关系,他是个身材矮小、头发稀疏、其貌不扬并带着金属框眼睛的中年大叔。
所谓的超能力,也就只是比一般人跑得更快、力气更大、跳得更高、听得更清、嗅觉更灵敏等,简言之,就是在一般人类能力所及的事情上做大做强,属于“人力”的plus版本。
而且这能力的使用也不是无节制的,每次使用都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和人类透支使用身体后需要疯狂进食和补眠的道理相似,他需要泡富士山脚下特定的温泉水来恢复生命条,就像塞尔达里的温泉水能让林克恢复红色小心心一样。
好了,以上就是宇宙人的使用说明,接下来请游戏玩家选择如何使用你的这位宇宙人朋友。
笨蛋节奏选择让这位混血宇宙人大叔用超能力给手机贴膜、把学生体育课上不小心打到棚顶并卡住的排球拿下来,协助抓捕抢劫便利店的劫匪以及半夜偷取新任市长的违法合同……可以说是将大材小用发挥到极致。
富士山脚下小小的山梨县简直卧虎藏龙,除了宇宙人大叔还有能摸一下就能清除电脑文件的超能力少女和从50年后穿过来的未来人爷爷……这些都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迅速接受了这些“异类”并依旧照常生活在山梨县人。
他们是至始至终没有让这些爆炸性热点传出过山梨县的普通小市民。
把已经习惯了的日常生活平静的过下去,远远重要于向全世界宣布“这里有一个外星人”,这是我看完整部剧后的最大感受。
似乎年纪越大,越能够不在意他人的目光,专注于自己眼前的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越发的“为老不尊、百无禁忌”,等到足够老,可能连性别都不是很在意了,更何况,那个人是不是超能力者、未来人或者宇宙人呢。
笨蛋节奏不刻画爱情,从《重启人生》到《热点》,主人公之前完全没有激烈的爱恨纠葛,这也非常具有时代特色,愿意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亲密关系中的人越来越少,人与人之前的交往都是淡淡的,多多少少都带着些属性的隐瞒与担心自己被边缘化的自卑感。
一方面惧怕再建立情感连接后带来人际关系方面的麻烦,一方面又渴望在关系中找到自己存在于世的意义与使命。
《热点》这部剧即便有“救猫咪” 的经典开场,我也没有马上喜欢上故事的主角团,相比起《重启人生》,山梨县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内心吐槽和行动上暴露出非常真实的性格弱点,比如女主嘴上答应了一定保密,转头就把外星人的事告诉了两位发小;一直强调自己不到四十岁,把自己割裂中年人之外的铃木杏;还有非常喜欢八卦别人甚至有点咄咄逼人的夏帆……但就是近距离观察这些真实、鲜活带着花样缺点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成为了非常有趣的一部作品。
就算NASA宣布发现了新的外星生命体,就算正式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我们也得先吃好下一顿饭不是吗?
日子总是要一天一天的过。
不要担心2小时以后和8公里之外发生的事情。
是热点,没错,但,是局域性热点就够了。
会二刷,关于这部剧,可以说的还有很多很多。
(1291)
开年最高分“反套路”日剧,凭什么治愈了万千普通人?
(节选,段落之间非连续,原文可搜索上面标题。
不得不说,三联写的真好啊)这样的设定或许和日本近些年陷入“无缘社会”的现实情况有关。
2010年,NHK电视台在节目中首次提出“无缘社会”一词,它指的是随着城市化发展与乡村衰落,高龄、少子、失业、不婚情况愈发普遍,人们的血缘(与亲人的联系)、地缘(与家乡的联系)、社缘(工作和人际关系的联系)日渐消退。
以剧中的高桥为例,五十多岁的他一旦失业或退休,断掉了和酒店这些人本就疏离寡淡的同事缘,他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没有人际纽带的无缘者。
和动辄徒手救下一架客机,瓦解一次恐怖袭击的超人式外星人相比,《热点》对外星人的安排看似有些“大材小用”,但其实,这正是一种对普通人平凡生活的肯定和理解。
韩剧《超异能族》中的经典台词是“超能力算什么,同理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能力”。
这部成本接近3.6亿人民币的大制作囊括了政治博弈、复仇暗杀等多种元素,但最打动人的是异能者们把超能力“用错地方”的时候,那是女主的超强五感不再用于对付敌人,而是去仔细聆听男主走向自己时略带忐忑的脚步声时,也是男主的飞行能力不再用于执行刺杀任务,而是拎着女主心心念念的炸猪排饭停留在她窗外的半空时。
过去很多影视作品会为主人公设置一个“我只想当个普通人,可偏偏阴差阳错什么都有”的人生路径,这里面存在着某种心口不一的虚伪,因为它实际还是在把“普通”当作一种次等选项。
《重启人生》和《热点》的共同点是,人物角色过平凡生活时没有退而求其次的心态。
他们本身渴望的就是简单,然后也得到了简单,心里不拧巴并觉得很满足。
看到剧中呈现出的这些如微末一样的事情会让人再次感慨,被全人类忽略掉的那些转瞬即逝都没有被浪费,它们都被日本创作者接住,然后放到了作品里。
(最喜欢的句!
)卡夫卡日记中广为流传的一句是,“上午德国对俄国宣战,下午我去游泳”。
某种程度上,《热点》像是这句话的变形与翻版。
影视作品反馈的是普罗大众的心态,当人们开始对这类作品抱有好感,与其说是陷入了虚无,不如说是开始从漫长的宏大叙事里抽离出来,将更多精力放到了个人生活和与身边人的关系上。
书中半句话带过的东西,可能是我们普通人的多半生。
没有波澜壮阔的起伏,也不惊险刺激的平淡生活并不是乏味而没有意义的,《热点》正是再一次温柔地告诉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可以略大于整个外星文明。
反类型化叙事下的外星人提到外星人,立刻跃入你脑海中的会是什么呢?
或许是ET,或许是都敏俊。
经典美剧《X档案》中的小灰人长着一双硕大的眼睛和倒三角形的脑袋,皮肤呈现灰绿色,这是流行文化中较为典型的外星人形象。
国产剧《三体》中的三体人已进化到了可以脱离肉身形态存在,但和小灰人一样,三体人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侵略和殖民地球。
大约从20世纪中叶开始,很多文艺作品逐渐把外星人定位成了人类之敌,并由此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类型化叙事,让人一提到外星人就会联想到各国政府机密、地球与人类命运等宏大命题。
但《热点》选择了反其道而行,剧中外星人的特别之处恰恰在于,他的外形、工作和超能力都并不特别。
故事发生在富士山山脚下平静的富士浅田市,女主角远藤清美是一家商务酒店的前台,一次骑车回家的路上,她险些被大货车撞倒,多亏同事高桥使出超能力救了她的命,她也因此知晓,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中年男同事竟是外星人。
外星人用超能力拯救女主角是很多影视作品的经典桥段,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敏俊先以远超人类极限的听力听到女主在千里之外的呼救,然后瞬间移动到女主所在地方,最后徒手使出千钧之力按停失控的车辆,完成“英雄救美”戏码的同时,也预示了之后的浪漫爱情。
除了爱情,很多创作者还会为这些隐瞒身份潜伏在地球上的外星人安排其它形态的亲密关系。
在美剧《外星居民》中,外星人哈利因收养了另一个外星人的孩子而体悟到,亲子关系在让人变得更强大的同时,也变得更温柔,另外,他还因和镇上的小男孩麦克斯成为忘年交而理解到,友情是“朋友的命比回母星重要”。
《热点》的另一个反套路之处便是,截至第五集,本剧没有为高桥安排任何性缘关系,他救了清美后,二人也没有一丁点恋爱的苗头,顶多是从不熟的同事变成了相熟的同事,此外,创作者也没让高桥身边出现什么亲密朋友,就连他的外星人父亲也只在其幼年时出镜过一次。
可以说,高桥整个人淡淡的,没有处在任何一段高情感浓度的人际关系之中。
如此看来,《热点》对外星人的设定不是邪恶反派,不是完美爱人,也不是比人类更具备人性的地球救星,反倒更像是一个因身份认同问题而无法融入社会的边缘人。
这样的设定或许和日本近些年陷入“无缘社会”的现实情况有关。
2010年,NHK电视台在节目中首次提出“无缘社会”一词,它指的是随着城市化发展与乡村衰落,高龄、少子、失业、不婚情况愈发普遍,人们的血缘(与亲人的联系)、地缘(与家乡的联系)、社缘(工作和人际关系的联系)日渐消退。
以剧中的高桥为例,五十多岁的他一旦失业或退休,断掉了和酒店这些人本就疏离寡淡的同事缘,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没有人际纽带的无缘者。
人际关系会带来很多麻烦,但也要承认,人正是在各种关系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使命,有需要我们的人,需要我们的位置,我们才得以生存下去。
这或许是高桥明明应该守住身份的秘密,实际上他却每集都在向不同人展示超能力的原因。
在“暴露身份可能带来的麻烦”和“与周围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二者中,他不经意间就倾向了后者。
清美被外星人救了后,将这件奇事告诉了两位发小。
面对当事人的指认,两位发小起初不太愿意相信高桥这种一抓一大把的日本大叔会是外星人,她们更想把如此离奇的身份放到清美另一位更年轻帅气的同事身上。
高桥没有隐身、变形、定格时间这样的高阶超能力,他的超能力是自身已有能力的向上发挥,比如在能跑会跳的基础上,他可以跑步追上汽车或是原地起跳五、六米高,不过每次使用超能力后都会产生不良反应,他救清美的当晚就发起了高烧。
清美和发小对外星人应该“高大上”的期待和高桥“平平无奇”的现实相距甚远,这种差距结合日式的人情世故氛围为观众带来了很多冷幽默。
幽默背后是人与人相处时必然会产生的不一致,这固然会引发一些看破不说破的内心独白或轻微且无恶意的吐槽,但最简单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互动也由此而来。
剧中人物或许会在后来变得更亲密,也可能就停留在这种比一般同事亲近一些,又比亲密朋友疏远一些的熟人关系,但无论哪种,都可以看作是对抗无缘社会的一个良好开始。
普通人的生活略大于整个外星文明清美和发小们知道高桥是外星人后,拜托他使用超能力去解决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酒店房间的电视机被偷了,排球卡在学校体育馆的天花板上了,学生参加考试忘拿准考证了,出租司机误开了“SOS”求救灯,甚至是帮忙给手机贴个膜。
面对这些请求,高桥会抱怨“这都是些什么鸡毛蒜皮啊”,不过大部分情况还是出手相助了,过程中他还额外解决了校园操场恶作剧和便利店被打劫这两个案件。
但整体而言,高桥超能力所辐射的范围并没超出他们所居住的富士浅田市。
和动辄徒手救下一架客机,瓦解一次恐怖袭击的超人式外星人相比,《热点》对外星人的安排有些“大材小用”,但其实,这正是对普通人平凡生活的肯定和理解。
韩剧《超异能族》中的经典台词是“超能力算什么,同理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能力”。
这部成本接近3.6亿人民币的大制作囊括了政治博弈、复仇暗杀等多种元素,但最打动人的是异能者们把超能力“用错地方”的时候,那是女主的超强五感不再用于对付敌人,而是去仔细聆听男主走向自己时略带忐忑的脚步声时,也是男主的飞行能力不再用于执行刺杀任务,而是拎着女主心心念念的炸猪排饭停留在她窗外的半空时。
《热点》的编剧笨蛋节奏对这类“大材小用”更是有某种偏爱。
在他的上一部作品《重启人生》中,女主带着前世的记忆不断读档重来,从第一世的乡镇公务员到科研人员,再到第五世成为飞行员并成功阻挡空难发生,救了两位好友的命。
她一路打怪升级的目的不是要逆天改命,去更大的人生舞台变得更成功、更富有,而是想要和三位好友一起平安快乐地在家乡过完简单的一生,于是她就这么选了,并且实现了。
过去很多影视作品会为主人公设置一个“我只想当个普通人,可偏偏阴差阳错什么都有”的人生路径,这里面存在着某种心口不一的虚伪,因为它实际还是在把“普通”当作一种次等选项。
《重启人生》和《热点》的共同点是,人物角色过平凡生活时没有退而求其次的心态。
他们本身渴望的就是简单,然后也得到了简单,心里不拧巴并觉得很满足。
当人们把精力放到近处时,才会发现身边存在着很多有趣的小事。
高桥运用超能力寻找丢失的电视时发现,电视闻起来是基板加热后散发的气味再掺杂尘土的味道。
电视台导演在出租车上看到富士山,等到他想起拿手机拍照时,拍到的全是电线杆子和街边的房子——想必每个同款拍照人看到此处都会会心一笑。
清美的一个发小是泌尿科护士,她总能把握住最佳的回收尿杯时机,既能避开和患者照面而产生尴尬,又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到检验样本,被年轻同事称赞,如果有收尿杯大赛,她能拿第一。
我们时常回避屎尿屁,因为觉得它不雅,但这部剧平视它,还发现了其中的逗趣之处。
细腻,可以算是日本创作者的传统优势了。
看到剧中呈现出的这些如微末一样的事情会让人再次感慨,被全人类忽略掉的那些转瞬即逝都没有被浪费,它们都被日本创作者接住,然后放到了作品里。
生活中出现外星人后,清美和发小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生活节奏,该上班上班,该聊八卦聊八卦。
这和韩剧《新乌托邦》制造笑点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丧尸满街跑,理发店女老板不逃也不慌,只是一味地发愁“上周隔壁开了新美容院,这周又闹丧尸,我们这些自营商还怎么活啊”。
看似缺乏大局观,殊不知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先顾好眼前的一日三餐,然后一天一天走下去的。
卡夫卡日记中广为流传的一句是,“上午德国对俄国宣战,下午我去游泳”。
某种程度上,《热点》像是这句话的变形与翻版。
影视作品反馈的是普罗大众的心态,当人们开始对这类作品抱有好感,与其说是陷入了虚无,不如说是开始从漫长的宏大叙事里抽离出来,将更多精力放到了个人生活和与身边的人际关系上。
书中半句话带过的东西,可能是我们普通人的多半生。
没有波澜壮阔的起伏,也不惊险刺激的平淡生活并不是乏味而没有意义的,《热点》正是再一次温柔地告诉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可以略大于整个外星文明。
果然还是《重启人生》般絮絮叨叨的日常风格,在絮叨中掺杂着对于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再小的伏笔都会有回应,如果我要讲一个故事,也很想这样去讲如果《重启人生》讲的是三十多岁人们的生活,那么《热点》则把镜头转向了四五十岁:毫无波澜地上下班,跟同事嚼嚼客人的舌根,时不时贪点小便宜,乐于帮别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忙这个年纪的人生或许早就定型,但是人与人之间小小的善意,却不经意间改变了整个外部世界,这种理想化的蝴蝶效应,却只是源自于一些朴素的愿望而已:一定要让高桥先生能一直在湖畔酒店泡温泉作为外星人的高桥先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自己烦恼的中年大叔,有一些小小的超能力,擅长手机贴膜,每次帮忙都要说"下不为例",但又有点斤斤计较小心眼,发挥一点点超能力还会给自己带来口腔溃疡、发烧、肌肉酸痛等各种副作用,需要泡温泉来缓解他时不时就有些中年人辩解般的言论,"脑能力用多了才这么秃"之类的,假装说漏嘴般的吹嘘当年勇什么的,这种中年人美化自己的小小谎言,总是不经意被戳破,感觉也是我在十年后的未来除了外星人,还时不时出现超能力者、时间穿越者、未来人,但围绕在富士山周围的小城市并没有因此变得热闹,这里的人们依然像其他地方的地球人一样,慢悠悠地过着稀疏平常的日子抒情也总是慢吞吞的,事实上回想起来,真正算得上"抒情"的片段只有第8集讲车祸那一段,也成了剧中我最喜欢的片段以前在看《我的大叔》和《四重奏》的时候,觉得人生的体面与尊严,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缕青烟,不管一个人再怎么努力生活,能影响到的事情其实非常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茧房里,想自己的做自己的,时不时会遇到一些合得来的人,然后自顾自地分享心事我处在36岁的年纪,却仿佛已经置身于这样的状态中:突然塞过来职责之外的工作,也心态平和地完成;需要自己汇报时很有ownership,不需要时则是坐在角落,关心而不关注;不吹捧自己,不指责同事;大量沟通协调很累人,但很快又可以满血复活心态整体平和,内心波澜不惊,不知道这算不算某种程度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觉得有些无趣,改变世界和探索自我,都逐渐淡出人生主题,一些高深莫测的形而上的东西需要去理解,甚至去超越,前路的迷茫处于另一种方向:无意去改变外界,而自我也一定会自然而然变得清晰明了,那当下又当如何?
看到高桥先生时,我就在想,他多少还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外星人的,孤独感也好,虚荣心也罢,能帮到别人是他平平无奇的人生里最大的慰藉,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马斯洛晚年调整的需求模型里,最高层的"超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大抵是一回事,而且并没有那么宏大,可能就只不过是帮忙找一找丢失的电视机或者帮着把陷进坑里的小汽车弄出来而已人的体面与尊严,又怎会是一缕青烟,与有些人自然是说说笑笑凑个热闹,但与另一些人会有着难以名状的命运相连2040年,如果富士山依然在世界遗产名录,但愿那时候的人们能记得,这是因为2025年时一群普通的男男女女阻止了一桩不太惊心动魄的权钱交易PS. 池松壮亮难得那么多戏份,大部分却都是苦虫脸哈哈哈,他的角色仿佛已经定型为"忧伤气质的文艺青年"
剧很喜欢用小事模拟做铺垫,同样的模式再来一遍讲大事。
比如画图纸偷偷潜入学校取下天花板排球;偷偷进入浴室泡澡,被迫挂在横梁上;画图纸,偷偷进入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上楼的BGM和经理进浴室时一模一样。
过于热血,简直笑出声。
马路中间救女主、救电台记者、后面讲救妈妈(还有好多,要140字才能发……………………)
因为短评写不下了一个只有在日本乡下才可能成立的故事. 男主虽然名义上是外星人 但其实就是个本土日本人加一点外星能力...咖啡AA那里真是太经典日本男了...主线也真的就很简单 整体没有重启人生好看 对话繁琐有时候让人厌烦从重启人生开始 表面上都是以普通女性的日常生活为主 歌颂小地方的小确幸和女性友谊? 重启人生最后三人一起辞掉飞行员工作(非常辛苦考上的 而且在日本属于前几的高薪工作)回乡下老家 如果已经是同工同酬男女平等的社会了 当然可以理解为个人选择 但在如今的情况下 这样子加强"女性对钱权没有向往 还是最喜欢平淡熟悉的生活"的印象 我觉得就是导演思想上不够进步 到了热点这一部 前期对女主几个人一点保守不住秘密的行为真的非常火大 你换一个环境 早就满城风雨了 真的太不负责任 结局上看因为知道的人多才能团结起来解决问题 这样才圆起来整个故事 但凡有一点偏差 女主们要怎么对男主的人生负责呢? 我看完就是觉得这个剧没有一个让人能喜欢得起来的角色 男主不用说了 经典AA日男 女主们 虽然后期挺义气的 但是保守不了秘密的形象挥之不去 我觉得助长观众对"女性不可靠 碎嘴"的刻板形象 以及 女市长上台导致整个市的观光完蛋甚至影响富士山 颇有一种红颜祸水的隐喻 总的来看就是 普通女的 碎嘴无责任心不靠谱 有野心的女的 不是好人 反正是一点看不出为什么非要把市长设定成女性 结合两部 只能说导演的女性意识非常差 这一部总体剧本也远没有重启人生好 感觉他的上限就那样了
想一次性看完的可以开追了!
夸克网盘分享 - pan.quark.cn在日本引以为豪的富士山山麓山梨县的某个小镇里,主人公·远藤清美(市川实日子 饰)是在商务酒店工作的单身母亲,某日意外地遇到了外星人,故事由此展开。
如果她是一个单纯少女,她将与外星人建立友谊,为正义与巨恶战斗…的青春冒险剧即将开始,不过,经历了世间酸甜苦辣的成年人清美,在不得罪外星人的水平上请求其解决她工作和私人生活中的小事件……
小孩子、年轻人、老年人题材都比较多,也非常容易贴标签,尤其是年轻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可以说是主流,小孩子、老年人的题材非常顺拐就能上道德高地。
但是40-50多岁的中年人题材电视剧、电影相对来说比较少。
中年人好像路边的石头一样,你知道他们存在,但无所谓,无人在意。
像超市收银很快的大妈,拿尿杯时机刚好的医生,注意到的时候感慨一下,特别去说难免寡淡。
电视剧使用了外星人、未来人、超能力者这种特殊的设定,就像电视台节目总要有一两个抓人眼球的采访。
被设定吊着看日常生活,简直是太天才的想法了。
外星人的终极目的是泡温泉,还要和人类攀比到底谁泡温泉更获益。
未来人的终极目的是拍拍照、散散步,看看年轻时候的自己和家人。
超能力者甚至没有目的。
稍微秃头的外星人大叔,每次都装X失败。
刚一本正经地说完自己单身是为了不让后代也过辛苦的生活,就有发小过来戳穿他搂着女人不撒手。
被人夸奖之后,立刻顺杆爬。
明明没有救人,被人恭维体贴之后,也开始承认起来。
之后酒店经理夸了两句也开始顺杆爬,把修理热水器的功劳归在自己身上。
普通人接受未来人、超能力者已经很快接受了,外星人反而是最在意的那个。
无法接受未来人的设定,却可以接受穿越时空人生从头再来的设定。
后遗症不能说没有,但也不是特别严重。
就好像外星人大叔的秃头,不能说特别秃,但前面确实也是秃了一些。
非常小幽默的点是,演年轻的外星人演员头发茂密得过头。
护士试图对外星人进行年龄换算,遭到了外星人的强烈反对。
日本人到底是怎么把生活中这种不起眼的小幽默做的这么好笑这么密集的啊!
一开始被推荐到这部,是因为自己看了《重启人生》后一直被算法推荐这部。
据说是原班人马。
自己就有点兴趣了。
这次拿到的资源也没有放硬盘太多时间。
也就花了差不多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细水长流的方式看完了这部。
整个故事上,自己最大的感觉就是编剧在伏笔的埋设上花了很大的心思,几乎每个出现的人物在当时是一扫而过的路人甲路人乙,就是这些路人甲乙,在后续的回顾过程中,总能在另外的场景下被重新cue到提及。
第二个,就是对所有的人物刻画,尽量都采用了真实的人物方式。
不管是外星人还是超能力者还是时空穿越者还是特异功能人士,每个看起来在各个方面有特殊才能的,都在人性方面展示了有趣的一面,非常的接地气。
故事似乎一直在cue《ET外星人》这部电影。
从一开始高桥先生在说明自己是外星人的时候,就提到了ET,还问清美有没有看过这部。
之后的故事开展多次提到。
大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还特意问了ET到底是属于哪种分类,高桥说他觉得外星人应该归为情感类,而其他人都认为应该归为科幻了,高桥因为自己是外星人的缘故,坚持认为外星人不应该是科幻,毕竟他是真实的外星人,所以硬是在这里把外星人归为了情感类。
在最后一集中,高桥要从老板的办公室顶楼逃走,用超能力跳跃的时候,镜头也刻意给到了他飞越月亮的画面,这里应该是完完全全的向ET最后的迎着月光起飞的拍摄镜头致敬了。
编剧应该是ET迷。
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常住的那位爷爷。
后来才明白,他是未来穿越回来的,因为当年的自己在这家酒店里复习考上了大学,所以他穿越回来后不仅是为了看自己,也是为了看自己的父母。
真是令人感动,这种跨时空的亲人见面,也将整部电视剧的情感得到了提高。
这部看完后,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每一个人都在特定的时刻派上了用场。
对于整个情节的安排,有点像推理小说的心思缜密了。
让我想起的一本书就是《解忧杂货铺》。
个人的理解。
总之,这部还是强烈推荐大家去看。
9.0让“外星人”发挥小狗狗的功能找电视机是好玩的 编剧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地抓到了我想可能就在那里的“笑点” - “新咕噜妈杂”这发音体现了亚洲这边居民发“TH”音时候到窘困 结尾处的泡汤让鼻子通气和头部莫名的场景呼应啦 终于等到编剧先生的新长篇作 还是好的 平淡里琐碎里细语里见一些人类独有的 你怎么形容他都好 都挺好的想想就好笑 在如此太平和平凡的世间 我们的身边依旧隐藏诸多不易被察觉的“危险”和“异趣” 作者一如既往地用话痨式的地毯扫射式的装置平铺直叙 不藏不躲 懂的会懂 他很清楚他只被世界某一角的“同类”所爱编剧细心的地方是大家都看到但不会或认为不该说的 他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说了 你想到他想到谁都可能想到的时候只有你还在想 对方一语道破的“幽默”是一种家常但若要随时提取出来可是需要一些能力的 也可能久了就有了但 人家又变了个法子玩 侬哪能办?
有趣的可能也在这里仔细想想 这个外星仔也是够老实的 人说啥伊就答啥 也不绕弯子 笨成这样 不就是我们人类本源还有作何他想 太好玩了日本人是挺享受在公众场所理所当然地接受服务者们半低头鞠躬的气场吧 久而久之 习惯了 好吗 没有的我们该作何答(我觉得不好…玩)即使是谎 编剧也可以轻松圆满 而且必须圆好 好像本能一样 这次外星仔势微人类女发威 原来都是为了后面“还人情”做的铺垫 道法也是自然 圆满的翻译这片子的字幕应该会比其他同样时间的要累要烦但还是愿意的话就……编剧实在是拼图高手“我是外星仔”这事吧几个人晓得那就是真的 如果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个笑话了日语里用有点夸张的疑问语气说“野夜叶……”的样子有时候会有点让我羡慕额 哈哈明知谎言会被戳穿但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撒 而且还有点自得其乐 这是为啥?
这就是人类啊越发觉得主题曲发散的那种悠闲、科幻感真十足啊 越来越喜欢了“知道”这个举动因“不可以让别人知道”而让更多的人也知道这件事本身已经和“知道”无关了(绫绫也因为三个女人说太多 漏了)人类世界很多事体都是这样的“未来人比外星人心胸要宽广多了”哈哈笨蛋节奏先生挺了不得的 光能从女性视角思考、解释或是窥探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他还有自身的男性视角这块 在以前就是通吃的架子(现在的Gender好像复杂了许多 是被搞复杂的吧)还有他的想象力也厉害 突然冒出来个五十年后来的人再有那个不起眼的小妹妹有超能力但外星大叔说我就是不信其实因为她们对他的外星身份嬉皮笑脸的所以他就…… 哈哈 说到底 都是人性啊 好棒的描画明明是别人的事 但这边还会习惯性的集体一道低头吐一句“拜托了” 这实在太好玩了 我们这里也应该有类似的 人嘛 除了水土 其他应该都差不多突然之后要求平摊咖啡钱那幕也实在搞笑 这大概独属于日本人吧 这个自嘲牛的最后 关于外星人的梗被远藤前夫的八分之一外星人血统冲淡 同时还有那个未来人的也平了一下 编剧师傅智慧无边啊收尾也好 30年后 半个地方的人都晓得伊是外星人 但此事从未传出过此地界 这大概也是日本人的某种特质吧看完 撒花 精彩 各位演得出色 编剧大人本子牛逼 反正几个好都无法形容 这9.0让“外星人”发挥小狗狗的功能找电视机是好玩的 编剧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地抓到了我想可能就在那里的“笑点” - “新咕噜妈杂”这发音体现了亚洲这边居民发“TH”音时候到窘困 结尾处的泡汤让鼻子通气和头部莫名的场景呼应啦 终于等到编剧先生的新长篇作 还是好的 平淡里琐碎里细语里见一些人类独有的 你怎么形容他都好 都挺好的想想就好笑 在如此太平和平凡的世间 我们的身边依旧隐藏诸多不易被察觉的“危险”和“异趣” 作者一如既往地用话痨式的地毯扫射式的装置平铺直叙 不藏不躲 懂的会懂 他很清楚他只被世界某一角的“同类”所爱编剧细心的地方是大家都看到但不会或认为不该说的 他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说了 你想到他想到谁都可能想到的时候只有你还在想 对方一语道破的“幽默”是一种家常但若要随时提取出来可是需要一些能力的 也可能久了就有了但 人家又变了个法子玩 侬哪能办?
有趣的可能也在这里仔细想想 这个外星仔也是够老实的 人说啥伊就答啥 也不绕弯子 笨成这样 不就是我们人类本源还有作何他想 太好玩了日本人是挺享受在公众场所理所当然地接受服务者们半低头鞠躬的气场吧 久而久之 习惯了 好吗 没有的我们该作何答(我觉得不好…玩)即使是谎 编剧也可以轻松圆满 而且必须圆好 好像本能一样 这次外星仔势微人类女发威 原来都是为了后面“还人情”做的铺垫 道法也是自然 圆满的翻译这片子的字幕应该会比其他同样时间的要累要烦但还是愿意的话就……编剧实在是拼图高手“我是外星仔”这事吧几个人晓得那就是真的 如果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个笑话了日语里用有点夸张的疑问语气说“野夜叶……”的样子有时候会有点让我羡慕额 哈哈明知谎言会被戳穿但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撒 而且还有点自得其乐 这是为啥?
这就是人类啊越发觉得主题曲发散的那种悠闲、科幻感真十足啊 越来越喜欢了“知道”这个举动因“不可以让别人知道”而让更多的人也知道这件事本身已经和“知道”无关了(绫绫也因为三个女人说太多 漏了)人类世界很多事体都是这样的“未来人比外星人心胸要宽广多了”哈哈笨蛋节奏先生挺了不得的 光能从女性视角思考、解释或是窥探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他还有自身的男性视角这块 在以前就是通吃的架子(现在的Gender好像复杂了许多 是被搞复杂的吧)还有他的想象力也厉害 突然冒出来个五十年后来的人再有那个不起眼的小妹妹有超能力但外星大叔说我就是不信其实因为她们对他的外星身份嬉皮笑脸的所以他就…… 哈哈 说到底 都是人性啊 好棒的描画明明是别人的事 但这边还会习惯性的集体一道低头吐一句“拜托了” 这实在太好玩了 我们这里也应该有类似的 人嘛 除了水土 其他应该都差不多突然之后要求平摊咖啡钱那幕也实在搞笑 这大概独属于日本人吧 这个自嘲牛的最后 关于外星人的梗被远藤前夫的八分之一外星人血统冲淡 同时还有那个未来人的也平了一下 编剧师傅智慧无边啊收尾也好 30年后 半个地方的人都晓得伊是外星人 但此事从未传出过此地界 这大概也是日本人的某种特质吧看完 撒花 精彩 各位演得出色 编剧大人本子牛逼 反正几个好都无法形容 这次学到 即使梗也是要周正妥帖 前后左右都要顾及且滴水不漏同时可以捧腹最低也是莞尔 自嘲来自生活中无微不至的观察再观察 最终回归平淡里去才是真水平 不易
叽叽咕咕的有点无聊了
安居山梨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恰似富士山前水,冬风不改旧时波。
日本的保守派思想无孔不入的程度令人瞠目,在那场“都写了是外星人了但是一个大男人在饭桌上还是不会自己盛饭、全剧最美好的女性角色的形容词是一个温柔的母亲”戏之后达到了高峰
拯救富士山行动!帮助他人一定会有福报哈哈哈~但还是被日本人想太多和过于细节的碎碎念给精神骚扰到了,总之很笨蛋节奏啦
要把一件很日常的事情讲有趣不是那么容易,笨蛋节奏之前做到了,到了这部变得难以忍受,女主三人简直就是找抽人设,想报警系列,有点为了风格故意制造机会的感觉,不自然得很
不用想也知道,笨蛋节奏编剧这种固有的弱剧情生活化碎碎念,免不了被一些快节奏短视频时代下心急的观众看一集就审判“无聊 啰嗦”了。才一集故事都还没展开,还好日剧有自己的节奏,不是非要上来就要高潮高能,有趣之处也不是“三分钟一口气看完一部剧”的短视频所能取代的
笨蛋节奏已经把他自己的套路玩明白了:架空ol日记+重启人生,漫才/短剧结构框定一个日常团体+系统外的能力循环+系统外能力的类比和终极事件,这次的结局更进一步,从团体的团结到系统边界的拓展
最近日剧流行的这类风格很难get到,平静到压抑,没什么表情起伏的脸演绎着没什么起伏的剧情。这种风格里连外星人情绪都是如此,看过外星居民,喜剧和科幻悬疑各种流行元素杂糅和这个对比好鲜明。
日剧《热点》是一部日常向话唠喜剧,延续了《重启人生》的风格,有着笨蛋节奏式的絮叨和搞笑。科幻元素的加入为剧情增添趣味,女主与外星人的互动新奇,能让观众在轻松愉快中感受到温暖。
太没边界感了
【重启是一个人的孤单,热点是一群人的狂欢】笑死不要把外星人当做什么奇怪的哆啦A梦啊随便乱许愿啊!!!还有你一个堂堂外星人不要什么乱七八糟的委托都接啊!!!目前看下来笨蛋节奏+水野格出品质量依旧,虽然这次并没出现重启人生里葬礼结束后安藤樱那抬头一年万年的无奈眼神这么超神级别的发挥,但这次主打的就是一个“一大帮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很热血沸腾”。每集的关注焦点永远在“市川实日子怎么都能演中学生的妈了啊”和“市川实日子怎么演妈了都还这么少女啊”两种状态里来回切换。PS:夏帆又又又美了
第二集看了一点点,感觉有一点无聊就不想看了
笨节的剧本总给人一种这个人类虽然和大部分人类一样的寿命,但好像活得“很值”的样子。其实是常见的故事,但结合他对生活细致有趣观察,把普通平常的对话转化成日式冷幽默和“日剧感”好厉害。
25.2.20 这个外星人,完全没有看点啊,家庭主妇爱看吗?
笨蛋节奏风,满满细节温暖尸体
跟《重启人生》自带的宏大、华丽相比,本作更“庶民化”。对日常和伙伴情谊等的表现,还是笨蛋节奏一贯的情景化特色。觉得有趣的角色其实是夏帆,可惜不算主角。“色介”那段笑死。
莫名其妙的好好笑,里面四人组衣服色彩搭配也很用心,聚餐清一色的薄荷蓝绿,结尾前在酒吧一水的红色战衣。
笑点不是很懂 女主三人感觉不是很尊重外星大叔 把别人的帮忙当做理所应当 剧情挺没意思的
好无聊,女主满满的道德绑架,强人所难,没事找事,慷他人之慨。男主满满的欲擒故纵,欲拒还迎
本来想看完全集再打分 但忍不住说 讨厌剧里大部分主角对待人的方式 天天这样评价别人真的很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