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心里早就长草的<00狗>,边洗衣服边娱乐,可惜我前后只笑过2次,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音乐广播叶千为此电影做的宣传,比这个笑点高。。。。
严的皇宫内,十二位以属相命名的大内密探肩负着贴身保护皇上的重任,其中高天九外号“灵灵狗”(古天乐 饰)是一位满脑子充满奇想秒招的发明家。
他靠各种“法宝”在保护皇上的过程中屡建奇功,但对于自己风情万种却功艺高强的未婚妻梅希望(大S 饰)的一片痴心,“灵灵狗”的反应却表现的相当木讷。
为了让这“灵灵狗”这个木瓜开窍,梅希望想出了一个试探“灵灵狗”的办法。
深宫之类忠奸难辨,暗藏杀机。
围绕公主选附马一事,各方面的力量都暗自勾结,企图谋权篡位并消灭以“灵灵狗”为首的大内密探,皇上安危遭受威胁,十二密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实说不上什么好坏,一看就是典型的香港式的搞笑无厘头的表演方式。
只不过,观众却已不是停留在港片那个时代的观众了,观众的口味提升的速度比典型的港式无厘头的速度能快上好几倍,所以,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知道接下来的每个台词,每个动作,甚至演员想表达的方式都很熟悉,所以,大家会看的索然无味,没有乐趣可言。
不是王晶不好了,而是王晶跟不上内地观众的脚步了,如果一直这样固守自封的话,迟早就会被观众的大浪所淘汰掉的。
电影《大内密探灵灵狗》,真的好垃圾!
作者:kamiyu 日期:2009-08-10爱有多深!
恨有多深!
我是爱王晶的,他是我的屎尿屁文化的启蒙,他是我烂片的导师,他是粤语残片的坚持传承者。
但无奈,在港国交融的今日,他的烂片沾染了一股内地捞味,好像墨西哥H1N1般难以忍受,唔死都晕,试问我点忍。
晶哥,害死港产片的冤仇上,你真的应记一功,如果香港人看完你这个烂片,下次掏钱买飞之前,会不思量一下,我跟你姓!
当然,你甘掂,我地D二打六跟不跟你姓,关人狗事。
两张飞,60X2=120,刷卡打八折,埋单96,妈的我去吃宵夜吃到肚子痛吊针打盐水都好过看你呢出烂片!
本次,是我第一次入戏院买飞看王晶的戏;本次,是我第一次入戏院买飞看吴君如主演的戏;本次,是我第一次同一位类似吴君如的女同学去看的吴君如戏!
真系,唔好下次!
唔系我会发癫……en……我讲的系晶哥D戏……
(2009-08-05 10:28:12)韩浩月 模仿《大内密探零零发》,邀请古天乐、大S、罗家英、吴君如等明星担任主演,冠以“2009无厘头笑片之霸”之名,席卷地铁电视广告的片花……王晶导演的《大内密探灵灵狗》,在这个暑期仿佛吃定了“喜剧”牌,要在票房上一展身手。
《灵灵狗》在与同期上映的电影《追影》的竞争中占得了上风,这源自其在商业上的准确定位,不出意外,《灵灵狗》又将重复国产电影的“低口碑、高票房” 规律,成为“小投入、大产出”的又一案例。
但与此同时,《灵灵狗》也会创下了港产喜剧的笑点新低,它象征着香港喜剧片在创作上已经穷途末路。
香港喜剧电影曾拥有一大批创作人才,他们包括李力持、谷德昭、刘镇伟、周星驰,王晶也是其中一位,他们共同开创的无厘头喜剧风格,让香港喜剧电影走上顶峰,成为影响香港和内地文化的类型片。
《喜剧之王》、《唐伯虎点秋香》、《大内密探零零发》、《鹿鼎记》、《东成西就》等喜剧,至今看来仍觉好玩有趣。
正因为香港喜剧电影拥有如此可以引以为傲的历史,《灵灵狗》的粗制滥造才令人难以容忍,它空有一个喜剧的噱头,但实质上却是空洞乏味的闹剧。
既然它是一部复制和模仿《大内密探零零发》的电影,那么不妨拿《零零发》与《灵灵狗》作一下对比,来看一下喜剧和闹剧的区别。
在故事上,《零零发》拥有叙述上的流畅性和多层次的表达。
从一个不被皇上看重的懦弱皇家护卫,到一个在家庭生活中充满情趣的男人,零零发拥有自相矛盾的多元形象。
而在抵御住名妓诱惑成功击破一起杀害皇上的阴谋后,零零发最终证明自己价值,符合“小人物大命运”的无厘头喜剧特点。
《零零发》有四大密探宫中比武、发哥与发嫂家中调情、恶搞“奥斯卡”颁奖礼等经典场面,也有“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等搞笑台词,这些都让《零零发》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喜剧。
而反观《灵灵狗》,叙事线的单一,情节的散碎、对白的乏味,不止突破谈不上,就是模仿,也只模仿到了《零零发》的皮毛。
这样一个故事无新意、情节无创意的电影,即便换了当年鼎盛时期的周星驰来演,也一样会失败。
在演员阵容上,担纲《灵灵狗》第一主演的古天乐,几乎不具备一个喜剧演员应该有的表情、肢体动作和喜剧外表下的悲剧意识,说古天乐是周星驰的接班人,是一个天大的玩笑。
《灵灵狗》的另外一大败笔是佟大为饰演的灵灵虎,这是一个别扭之极的角色,佟大为真的非常不适合这种无厘头表演风格,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建议佟大为再也别接类似的戏了。
吴君如的傻大姐形象在喜剧电影中一直屡试不爽,但吴君如在《灵灵狗》中“黑色忍者、非洲土著、香肠嘴、长发女鬼”的扮相,只能说是王晶在无情地糟蹋这个喜剧品牌。
《零零发》式的无厘头电影,将恶搞手段运用的十分纯熟,这类电影虽纯粹以搞笑娱乐为出发点,喜剧“寓庄于谐”的艺术特征已经被消解掉很大一部分,但它们在浅层次地挖掘人性、鲜明地对丑美善恶进行对比等方面呢,依然体现出很大的诚意,这也让观众在观看之余,能有五味杂陈的体会。
但到了《灵灵狗》这里,恶搞的精髓也几乎少有体现,能看到的,只有单调的模仿、模仿、再模仿,喜剧电影的智慧元素消失殆尽,如果电影类型中新增“闹剧”种类,它倒是一个不错的候选片。
进入新世纪后,香港喜剧电影坠入谷底,除了少数几部黑色幽默电影,少有脍炙人口的喜剧出现,甚至出现了“谁看香港喜剧电影谁傻瓜”的论调。
伴随喜剧式微的是闹剧的丛生,一些小成本电影出于票房的考虑,大打喜剧牌,注重炒作而忽略编剧之于喜剧片的重要性,导致了喜剧电影的大溃败。
在目前喜剧电影的创作环境下,《灵灵狗》以自己的负面例子为电影界带来这样两个启示:原创是喜剧电影的生命;品质才能让喜剧电影焕发艺术魅力。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d5b04c0100ewey.htmltype=v5_one&label=rela_articletagpub)
绝对有理由怀疑这不是王晶本人导演的作品,很可能是别人借他的名字用来卖钱,就凭王晶的实力,片子再怎么烂,演员再怎么不济,也绝对是有笑料的,小成本雀圣系列就是明证,这片子完全叫人笑不出来,所有的笑点都设计得太生硬,演员做作的不得了,实在是不想批评哪一位了,因为这次全部都很糟糕,那个刘洋的古装扮相凭什么说帅,大家都是睁着眼在说瞎话,刘仪伟的皇帝和那威的奸臣,其表演完全是让人吐血,可怜了古天乐,正在职业生涯巅峰期,这次完全是为了王晶的面子才来的,唉,还是看他的《窃听风云》和《暗杀》吧。。。
王晶说没有周星驰我还可以拍出经典的香港喜剧。
看了之后,原来纯属放屁。
没了周星驰,就像狗屎一样。
老实讲,这部片子很难让我笑起来。
我压根就没有想在这样一部片子里找什么艺术性、演技之类的东西,只是最近忙得想找部片子来笑笑。
可是失望了。
之所以给了两星,一个星给了樊少皇——这家伙的老太监扮相还是挺妖艳的,估计凭这部片子,可以接刘洵先生(新龙门客栈里扮演老太监那位)的班了;另一颗星给大S,当然她在片中的演技不比街道委员会组织的迎新春活动里凑数出镜的街道大娘好什么,至少还算养眼吧,嘿嘿。
此片一出,总有些人拿之与星爷的《大内密探零零发》做比较,当然,也有许多搞研究的拿此片与王晶以前风起云涌的那些影片相比较,仿佛不比较,电影就不能称之为电影。
其实比较这手段都是这些影评人无中生事的过程,由于标杆不同,比较的结果也不同,所以大多都是当不得真的。
既然当不得真,所以俺文中所说的你也就当个参考,有个把的句子能会心一笑便如同看王晶影片一样的效果了。
喜剧这东西,关健在细节笑料与节奏缓急,尤其这么一部电影,你说它的剧作结构,人物变化等等,其实都是挺无聊的事情。
虽然无聊,笔者还是顺带说一句,此片在人物性格上基本保持一致,该傻的傻到底,该俊的俊到底,说白了,性格中没有新意,好人坏人一目了然,但正是这种没有新意的人物性格使得观者在看片时轻松了许多,至少不用为坏人唏嘘,为好人感叹!
再说一下剧作,三条感情线与两条敌对线交措在一起,虽然不是很紧密,冲突也看不出个所以来,但中规中矩,可以说已经完全撑得起整部剧情了,当然,在段落之中还运用了女扮男装的误会法,还运用了意想不到的人物立场突变法,等等,这些剧作的小技巧也很平庸,但放在此剧中却都能够说得过去,所以整部剧情还是没有什么纰露的,当然,如果追到剧情的细节,恐怕也就没啥意思了。
回到说喜剧片这个问题上来,灵灵狗这家伙是个发明爱好者,这里要非常强调的一点,这个家伙的发明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机关消息,这很有古代公案小说色彩的,比如说那有名的梅大侠夫妇就中了此道。
另一类是今为古用,说白了就是明明现代的东西,山寨一下就成了剧中的东西,当然可以打个科技的称谓,比如说氧气筒,单发枪组合而成的左轮,再比如说机器人等等。
今天的东西古代来用,制作粗糙一些山寨一些,于是产生了一种错位感,这就是一种喜剧的效果,其实香港古装片中不泛此例。
但唯一令笔者感到遗憾的是,有了消息机关,有了现代科技的古装山寨版,却缺失一种荒诞产物,比如说机器猫的竹蜻蜓之类的。
影片中缺少这样的发明,只能说编导们的脑子还没有真正地放开,没有真正地无厘头起来!
说到细节,当然还有人物的表演以及台词,这两者配合剧情和那些发明才更有意思。
台词就不用多说了,当然是准着越现代越生活越有趣的原则了,至于效果,观众自己看吧。
表演是常看香港片的观众基本都能想到的,傻子似的皇帝,阴损的太监,笨蛋国舅与国母,当然还有笨狗猛虎,痴猪滑鼠了,不出彩,但也不辱使命。
倒是大S的表演,夸张得要命,放到其它影片中一定是贬义了,此片中恰恰是褒义,暗合了喜剧的特色,也暗合了与其它人物性格上的对比。
其实,此片中最令笔者感到意外的却是影片的节奏,相当具有特点。
影片从头至尾,可以说没有港氏影片中常见的那种拖沓,缓弛之间,节奏的变化非常快,或者以情节而变,颇有些电视剧的所谓高潮之说,或以镜头之变,快速剪切的武打或者叙事的舒情,或以情绪之变,谈情意浓与发明喜剧的交替,等等。
节奏变化的水平好坏自有公论,但整部影片的这种节奏变化是极其符合现代人观影习惯的,更重要的是,这种节奏变化绝不是用后期剪辑的特效来牵着观众鼻子走的那种,于是,我们看到了商业电影关于节奏变化的多种实施手段。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些手段是否真的有水平另当别论。
王晶,号称烂片之王,也号称香港商业片之王,不管他是哪个“王”吧,到底也被人议论过,说明他的影片就一定有市场。
此片相信会被许多人称之为烂片,这种叫法是影评人的习惯用语,片子烂不烂,只有自己看了才做得数。
不过,笔者说一句,人家砸钱玩电影,即便玩出一部烂片又碍着谁了,还不是照样有人掏钱去看,所以烂有烂的生存之道,这也是一种现象!
而且是一种普遍现象!
韩兮2009-7-20于通州
昨天同事拉我看此片,他笑的前俯后仰不亦乐乎,都把我搞无奈了,我是一个笑点很低的人,但这片让我笑了不到三次。
还有前一段时间另一个同事拉我看《夜店》,他也爆笑到肚子疼。
有时候挺羡慕他们的,对他们来说欢笑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我不知道是我年纪大了导致我的大脑变复杂或迟钝了,还是脸部肌肉变得僵硬而难以挤出笑容了,甚至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开怀大笑是在什么时候,不知从何时笑也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真的很怀念那种笑到肚子疼的感觉。
原先看过一个吴宗宪的访谈,他说现在把人搞哭很简单,但是把人逗笑很难。
也是,金凯瑞同志都改行去拍悬疑恐怖片了。
我想了想,这几年能让我记住的电影中能逗我笑的真没几部,很多带“喜剧”标签的电影也不被认为是喜剧了。
现在的人们虽然活的都挺累,但都久经笑场,在各种网站上看冷笑话和囧视频,手机上存着大量的素的荤的段子,笑点早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倍,笑神经麻木的比大腿还粗,原先的那种卓别林成龙式的“笨拙”模仿,周星驰、王晶的无厘头恶搞,冯小刚葛优的俏皮话冷幽默都越来越变成了小儿科。
王晶这么多年来还真是不思进取,还在用老方法来都观众笑,被评为烂片也算实至名归。
据说熊猫大侠要上映了,它的前辈十全九美看了都很难让人笑,它怎么还敢打着爆笑片主题上映呢?
以为靠一些网络流行语就能把天天网络上混的人逗笑吗?
君不见网络流行语过了一个月再重复就会被人喊out,电影搭这个末班车也只能是往穷途末路上走。
哈哈,好玩好玩!!确实很好笑啊~值得一赞的是大s的演技比保持通话有很多长进啦~
挺逗
几乎没怎么笑
很kuso。
看这种片,不该太苛求的
中央6,你就不能放点好的?实在无聊,看了几眼,他爸的媳妇的,我惊悚了.............
只能说不是我的菜
顶多看两回···
还可以
脑残粉再次发作
不用带脑子看 笑点恰到好处吧 有漫画一样夸张的表演 如 那威和吴君如的狂笑 刘仪伟的傻X 等等 还有那个佟大为招牌似得傻笑 古天乐演技上课 徐mm一般 她爹妈的演员的确龙套 倒是当年虚竹小和尚的太监装扮还算有点意思 只是有点
至少我真的笑了
我后悔我竟然真看了……
笑料太干,很有90后风格。
王胖子什么时候能整部正剧来瞅瞅……
港式囧片。
这货真的不是贺岁片么?【如果是贺岁片我就再加一星= =
这是全天下最他妈不逗的电影了
OK
一如期待中的那么搞~个个都那么招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