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沮丧或者压力大的时候总想重温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可能是为了找回当初做小孩子时那种纯真又无邪的感觉。
继上次刷了一遍《七龙珠改》和《七龙珠超》后,这次选择了《头文字d》。
重新观看了一遍,才发现小时候那么多东西没有看懂,但是换个想法,也许没有看懂反而更好,能够单纯地享受那股子狂飙的刺激也是美事。
首先主要有三个槽点想要说:第一个,一部换一个画风实在使人不适应,人物的发色和五官变化太过于明显。
有了第一季奠基下来的画风,只有在看第四季时才比较舒服。
观看第二部和第三部时总有些别扭,第五部和第六部更夸张,画出来的凉介简直不能看。
第二个,从《头文字d》这个故事中,原作者重野秀一表达出的恋爱观实在让人惊讶。
作者画分了多少个情侣或者说潜在情侣呢?
首要的一对当属拓海与夏树,接着还有池谷与真子、阿树与和美(失恋了两次)、启介与恭子,凉介与香织。
基本上出现过的情侣都没有称心的结果,唯一拓海与美佳的因缘可能还是重野在完结之下迫于外界的压力,当真贯彻了他的七句真言“车手不需要女人”。
拓海和夏树这一对特别有意思,他们也是作者着力刻画过的焦点。
想当年我还是个单纯的小屁孩,看着夏树上了豪车然后叫Mr.X爸爸,当然不会多想。
即使之后剧情发展,我看明白了夏树和那位先生的关系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也完全没有想过两性方面,更不可能想到援交,因为连这个概念都是缺乏的。
在那时只是以为,夏树被类似于人贩子这样的人物控制住了帮他赚钱,然后再给她分一点儿零花(相当符合小孩子的思想不是吗?
)。
之后看了一部多一点也就没有的追了,所以真正意识到夏树援交女的身份还是亏了周杰伦主演的同名电影的启示。
此次真正把这个情节看懂了未免唏嘘不已。
作者重野秀一似乎是个十分大男子主义的人,他描绘的女性角色大都温柔且顺从,之间却又夹带一些轻浮。
其实我压根不认为夏树是个婊,而且单纯讨论夏树的性格,真的是没得挑剔,不仅温柔善良,而且遇见喜欢的男孩子后,会大胆勇敢地接触;为了改变自己,还能表现出坚强努力的一面。
然而,重野非要安一个援交妹的身份挑战观者对于人物的判断,那我也只能试着去代入。
从间接理解过的日本援交文化来看,夏树在《头文字d》里的表现倒还不同于那种直接卖春的学生妹。
为了充分理解作者的意图,我特意补了这一部分的漫画,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漫画比动漫真的直白了太多,直接进酒店然后画个裸体瘫在床上任谁都懂了吧?
然后我注意到,夏树对于那位先生的感情表态明确出现过两次,第一次这样说“我有喜欢的人了,虽然我也喜欢爸爸,但是感觉不一样。
对不起,这么任性。
”紧接着第二次“夏树是喜欢爸爸的,我觉得即使年龄上有差距,跟喜欢的人一起去酒店也没什么。
”从这里,我唯一看到的只是夏树的单纯。
因为自身的单纯,她觉得对另一个人不管是什么样的喜欢,都是可以做爱的,对于“爸爸”的宠爱,即使付出自己的身体去报答也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再加上日本的援交文化提供的观念和条件,她才误打误撞走上这条社会黑暗一面的道路。
其他的几对也是磕磕绊绊最后落得糟糕的下场,各有各的辛酸。
整个看下来,觉得重野秀一年轻时候应该受过感情伤,而且还是一个直男癌患者。
第三个,《头文字d》和《网王》这两个的故事框架简直如出一辙:职业选手出身的老爹在隐退后过着平凡的生活,显露出巨大才能的儿子锋芒毕露,在实战中怒刷经验值。
越前龙马和藤原拓海,一个是网球王子,一个是秋名山车神,这个设定简单说来:老爹是神,儿子是神之子。
虽然是个槽点,但这个意淫观众看起来爽。
除去三个槽点,《头文字d》有一个其他动画没有的优点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BGM和镜头的契合相当的优秀。
作为一个赛车动画,节奏感和画面感是相当重要的,画面感靠画面本身的优化和蒙太奇手法来实现,而节奏感则需要靠合适的BGM与镜头的切换来配合。
《头文字d》中关于这样优秀的配合比比皆是,如第一部拓海对阵中里毅时凉介的避让,BGM的骤停和骤出,时机把握的相当到位。
以前听“Initial D”的解释是“initial drift”——最佳的漂移,这次刷完了全集,我个人认为还有另外的解释。
这是一个关于赛车、关于热爱、关于成长的故事,“Initial D”中,D还可以代表“Dream”,翻译过来便是“最初的梦想”。
头文字d一路追下来,真的是很长很辛苦的几年,但是,这个片子到了第四部,已经达到了本作品的巅峰,第五部,第六部说他们是狗尾续貂都抬举他们了。
从一开始,拓海与其说一直是和比自己强的车手斗,不如说是和比自己强的车在斗,老车弱车不断地挑战比自己性能强的车,证明弱车的技术好,也一样可以战胜强车。
所以 1-4部的看点一直是弱胜强,可以看做是一个车手不断成熟的历程。
个人认为,第四部藤原挑战管智幸已经是藤原的极限了,原因何在?
因为在豆腐车升级大马力之后,和专业车手斗的主要还是在于技术和心理,从合理性上来讲,就好像高桥凉介对战须藤京一,高桥赢在右弯,这就是职业车手和山道车手的技术差距,因为职业赛道没有对向车和黄鼠狼这些东西,从合理性来讲,这些都是合理的。
而到了后面的大动力压卡布奇诺,神之脚非要比下坡,神之手非要下车吐,这种不停的开挂,让这个片子的可观性大大下降了,主角光环在一次一次的发挥着巨大作用。
即使如此,如果整个片子在第四部结束,藤原成为了职业车手,依旧不是一个好的结尾。
偏偏作者要继续搞下去。
到了第五部,就变成了一场口述车赛,早已看破剧本的高桥凉介说一句,就超车了,至于藤原的感情问题,更是有一种峰回路转狗屁不同的感觉。
到了第六部(其实也就是给5草草收尾),更是非常的不堪,藤原和信思完全已经不是一个档次了,11000转的大马力,被信思让路反超也就算了,还不停地靠撞车超车,藤原和须藤京一的比赛中,爆缸时的藤原和后来碰来碰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你到底爱不爱你的车呢?
山道赛也要有个底线吧?
如果没有规则没有底线,那藤原或者信思直接把对方撞出山道,对方开不了了是不是也能算赢呢?
最后的结尾,藤原在有超大马力的情况下还暴缸了,最后用一个好莱坞式的倒冲过了终点线,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讽刺吗?
要知道,藤原和京一的比赛,爆缸是算输的,因为一个车手连发动机都保护不好,已经输掉了比赛,如此巨大的马力,如此难看的比赛,偏偏一群脑残粉要拼命叫好,我真的不懂,这个动画凭什么9分。
头文字d真的只需要1-4部,然后大家就观赏6的结尾那个动画就好了,不得不说,结尾动画和音乐都很好听,可惜,已经不是6的了。
炒冷饭和情怀不值5分。
每一个夏天似乎都会迎来告别,再精彩的动漫也会有完结,再动听的乐曲也会有终章。
只是这部独特的作品或许不会有那么多的粉丝,但是我想每一个喜爱这部动漫的人都会明白“梦计划”含义。
当池谷向慎吾伸出帮助之手;当真子在釜饭招牌下换上平底鞋决绝离去;当拓海在深夜在秋名山上飞驰.......这一切的一切,都不会随着记忆流逝。
不去在意那些千人一面的人物形象,从剧情去分析才会发现即使几个人长得再像,人物内心还是饱满而独特的。
拓海从最初大智若愚、看上去懵懵懂懂,到最终成为掌握机械知识、拥有坚定梦想的青年。
这又何尝不像每一个曾经单纯、热血的我们呢?
从2004年开始看这部动漫,如今已经快整整十年,我也即将大学毕业,陪伴了自己青春的动漫就此完结。
结局挺有深意的,听到片尾曲依旧是那首经典的rage your dream,顿时燃爆。
终于明白,原来Initial D的D是Drift,Diamond,Driver,更是Dream。
就让我们随着Rage your dream的旋律,夹杂着引擎的轰鸣声,暂时抛开生活的各种不圆满,一起奔向那深不可测的、热血沸腾的夏夜吧。
为了实施D计划,高桥凉介组建了新的车队——分为赛车和支援车两部分。
支援车队这边,由三辆微型面包组成。
集合了维修养护、零件更换、燃油补给、信息采集、数据分析、赛车调教的主要功能。
当车队到了对方的场地时,这些为了比赛所需的专业支持就能够随时建立起来,颇有军队的作风。
因车队专攻山道以及赛制安排,赛车这边又分为上、下坡两部分,分别由高桥启介和藤原拓海负责。
因赛车和赛制而术业专攻不光是为了取胜,拓海继承父亲的技术被视为非传统驾驶技术;启介由凉介教授的是源自赛车场的正统驾驶技术。
高桥凉介用这两辆车从不同的方向去验证他的公路最速理论。
在我看来,这种策略安排非常地谨慎。
配合这种策略的,是一步步从易到难的比赛,也是一步步越来越复杂的推理。
不同于正规的汽车赛事,山道街头赛可以说没有任何限制,比拼的技巧非常全面。
意味着这种竞争实际上更加直接,灵活,危险,残酷。
但却很有乐趣。
程序 正式的比赛可分为赛前,开赛,赛后三个部分。
赛前,凉介已安排好尽可能周全的前期调研,包括山道情况,对手车辆及驾驶人信息,天气状况等。
山道的信息有很多,包括路面情况,视野,道路宽窄,坡度,直弯道数量,直道长短,弯道急缓以及当地特色。
对手信息则是:对手的驾驶经历以及驾驶的车型。
对整个车队来说,尽可能充分取得这些信息,就可以同时提前往三个方向开展活动。
分别是:车手的模拟演练,赛车的调教以及策略的制定。
但这些对手都看不到,甚至认为:练习一个晚上有什么用呢?
抵达比赛现场后,通过实地练习增强对山道情况的记忆、修正山道录像和现场的区别,优化赛车的调教。
使驾驶人和赛车都能达到最适应的状态。
实际上整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反复循环,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去打磨,枯燥而无味。
制定计划、采集情报、分析、练习,反馈、再分析、练习、反馈、最后得出赢得比赛所需的技巧以及策略。
这种做法非常扎实,令人生畏。
只是,做到这一点也仅仅是获胜的基础。
如果没有突出的、创造性的、甚至是有悖于常理的表现。
那么车队是无法留下神话的。
细节 在秋名山的时候拓海就有一项特技:水沟跑法。
即在车辆高速过弯时,为了抵抗由此产生的离心力,将车身一侧的轮胎嵌入到沟渠里。
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车辆便能以超越常理的高速过弯。
虽然这种把车硬插进沟里的跑法实在不是很雅观,但胜在非常实用。
如此奇技淫巧是如何被构想出来的——细节与知识。
对赛车和山路的物理特性有足够深的理解、领会,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感受。
就一定能迸发出这种创意!
对自身的条件有足够的自信,敢于尝试,才能实现这种大胆想法。
第四部的第一场比赛我们就能看到知识迸发的光芒——在过弯的时候突然给油加速从而转移车体的重心,只要加速度足够,就能让赛车实现道路与水沟之间的跨越。
难以置信却又合情合理。
策略与可能性 高桥凉介经常说:Project D从来不进行没有胜算的比赛。
虽然他们一路都在获胜,但其实反过来说明了另一个事实:输一直伴随着他们。
关于胜负,我非常赞同藤原文太的看法:比赛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
无论输赢,在复杂的事件当中这两面永远不是绝对的。
他们之间的过渡地带才是永恒的,而这种永恒就是——可能性。
D计划开始后,车与车、人与人的差距越往后越不明显。
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差距的。
输和赢似乎总在50%,甚至输的概率往往更大一些,那要靠什么打破这种平衡?
山道赛因赛道情况选择先攻后追或并排起步。
但实际起步后还是车手本人决定孰先孰后。
在高阶对抗当中,第一轮比赛极其重要。
跑在前面的车子可专注于进攻赛道,避免被对方带节奏,按自己的意愿跑出最快的速度,可瞬间结束比赛。
跑在后面的车子可静观前车的实力,伺机而动。
这里要说一下山道赛的一个规则:山道赛进行时,你不能换轮胎。
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实际比拼的是消耗。
第一,消耗对方的战斗力;第二,消耗对方的意志力。
东堂塾一战,策略用得很灵活。
佯攻隐藏实力同时消耗对方的轮胎,第二轮对阵一举歼灭。
当然,这里的策略似乎更像赌博。
敢于封印86的实力有两个前提:第一,封印后拓海的速度弱于对方但刚好不会被超越,第二,保存下来的轮胎足够在第二轮爆发。
那么,到底封印多少实力才算合适?
把握度量,这是制定策略最难的地方。
策略施展可以用到许多地方,但前提是双方都处于可抗衡的条件。
实际上更直接有效的策略则是:换车——改善硬件条件。
虽然在动画中经常被人不齿,但其重要性从后期的86轻量化改装就可见一斑。
用更好的车是理所当然的。
迈凯轮车队经理罗恩丹尼斯曾说:“人们总说,车况决定一切,不是吗?
其实不是这样。
赛车因素可能占50%,或更多一点。
即便有75%到80%,其他20%则取决于车手...”可见赛车本身对比赛起了多大的作用。
在双方技术差距不明显的情况下,这种硬实力非常有效。
在往后的更加激烈的比赛当中,它往往是打开局面的利器。
卡布奇诺对战86时,这种由赛车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就很明显。
这一战,我就当86输了。
团队效率 为了让赛车尽可能在各地的山道上跑出最快的时间。
在时间和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D计划必须是一个高效运作的系统。
所谓高效,就是要最大程度减少无谓的消耗。
对于比赛,我们最直观地感受到的是轮胎或着人精力的消耗。
但实际上参与比赛的是整个D计划车队。
说得更本质一点,D计划便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效率地去消耗。
车队要去异地赛车,最消耗时间的是什么——练习与调试。
时间和资源绝大部分都用在这个事情上。
在后勤的帮助下,车手以最大效率地去吸收赛道的信息,赛车则以最大效率适应赛道。
然后转换成最短的赛道时间。
可以想象在专业人士的辅助下,一个人能有多快的进步。
所以在D计划这种系统下,无论是谁,也无论做其他哪类竞技。
必定能做出比普通人平均水平高出很多的表现。
待续……
以我的观点,作品的四五六季算是一样的内容,无非就是D车队走出群马县,开始所谓的“征服”全国的行程,我觉得真别扭,在日本的励志作品中算是俗到没办法俗的情节,不是征服全国就是称霸全国,这是有多无聊,看样子日本根本没有接受到中国“道”和“隐”的真正内涵。
只是一点小事使兴师动众上岗上线的,这也算是日本工匠精神的来源吧,没办法大就只有追求极致的小了。
在第四季中是去崎玉县,而五六季则是神奈川县。
由于《灌篮高手》的存在,让中国观众知道神奈川县是不良和暴走的圣地,所以飙车族无疑是最强的,这也就是作者的重点所以,而在胜利之后,拓海和凉介就进入了职业队,而漫画显然就告终结了。
这里有两个比较关键的地方,一是拓海有了新恋情,这显示着他的新生活的开始,是与其赛车生涯的明暗两条线吧。
另一个则是在六季中的对手,完全就是另一个自己,而这我认为就是战胜自我,只是真正战胜了自我,才能够踏进新的境界,也就是新的开始。
所以在拓海的征程当中,他在不断成长,周围的人也是,然后便是下一个轮回了。
头文字D tv版看完咯,一共六季80集第一次看头文字D,我好像还没上小学,当时梦想一直是以后当F1车手,现在看完都大二了唉,开F1纯属扯淡,一共开车也没一千公里。
结尾,AE86报废,响起rage your dream这首歌,拓海开着翼豹和gt86擦肩而过,确实让人感慨,略难受Initial D 主题是D、是drift、是dream。
一个D里面包含太多东西,有青春、梦想,还有作者受过的伤,上原这种可遇不可求。
漫画里拓海最后残废了,动画留了个白,也算是圆满结局了。
头文字D对我还有点别的意义,源于看第二季时候的那个时间段。
今年都快20了,再过10年就30了,真说青春也不剩几年了,毕竟就这么一次,狂一点也没啥,尽量不留遗憾吧有自己的GT86是小目标,但这半年摇一次号,想再弄个号儿真的不可能了。
手动挡渐渐被淘汰,喜欢的人也不多。
但扭钥匙、机械手刹、离合器、挂档,操纵感真的不一样,确实出驾校没碰过手动挡车,手动86是个梦了吧。
还记得小时候晚上会追着每集看,到后来初中高中断断续续地在星空卫视上有一集没一集地看,以为头文字D已经早已完结。
然后到大四这年考完试无聊,重新从第一季拓海的惊艳出场看起,一口气把五季看完,最后就到这两个月漫长地等待拓海的终极之战。
想不到头文字D结束了,青春也开始悄无声息地离开我这群90后。
工作后还可以找回以前那种童趣吗?
拓海开始研究车辆机械,阿树学会了用踏板控制重心移动,夏树开始在快餐店打工,改变过去沉迷于交易的自己,中里毅开始苦练技术,进步越来越大,须藤京一带着自己的车队继续征服山路,而凉介也开始安排D计划的准备,这是挥洒青春的季节,他们在努力,你呢?
头文字D完结。
拓海在最终战击败了同样开着86的真司,自己的86也以不败战绩光荣退休。
最终集最后十几秒,一辆13款红色丰田86和换了新车的拓海对向驶过,意为一个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虽然红色86只是丰田的广告罢了,AE86就是卡罗拉或者说是雷凌】
Rage your dream作詞:motsu、作曲:t-kimuraI got no impressionThis town is made by imitationWanting your sensationIn this silly simulationI wanna rage my dreamI got no impression, received too many feelings that are shades of gray, all throughout the town are imitationsSearching for what's real, you'll become excitedBecoming hotter the farther from it you getFeel you frustration, your scream...Taste your vibration, I feel it so much that I shiverRage your dream, race past timeEven the wind will brim forth with lightRage your dream, only that which awaitsFeel the wind, is what you should not forgetRage your dream, split the darknessLike a streak to the peakErase the freezing darkness worldwideRage your dream, and open the roadDi-ding down, another round never slow downA point 01 second knockdownReverberations left behind disappear to the next townThe losers are left in the dustLet's ignore the constraints of logicCause they're a painA streaker runs naked across the streetSomething they would knowRage your dream, race past timeEven the wind will brim forth with lightRage your dream, only that which awaitsFeel the wind, is what you should not forgetRage your dream, continue on the unending roadDon't look back on past even your loveGo forward and you'll shine brightlyRage your dream, you're living in the now
总结前三季 前三部的故事从高中生藤原拓海讲起。
那时的拓海不经世事、开着旧车,在一众怀疑的目光下参加了比赛。
彼时能依赖的只有自己的技术和那款印着“藤原豆腐店”的老旧AE86。
但在这样的条件下,拓海却能一次次击落强敌取得胜利,维持连战连胜的记录。
由于拓海对比赛和赛车的无感心里,却又有着比自己年长对手的华丽技术。
这样的落差安排使得每次比赛都令人期待,尤其是首次对战高桥启介,似乎我随意跑跑就能赢的设定实在让人心潮澎湃、欲罢不能。
获胜之后的拓海依然每天不间断着继续练习,每当清晨5点,藤原家要准备送豆腐。
拓海睡眼惺地忪从屋里出来,打个哈欠,然后钻进86,发动汽车。
这时,父亲走了过来,递进来装着大半杯水的纸杯,拓海伸手接过,看一眼杯子里的水,眉毛皱一下然后放到杯架上,二人叨叨几句便启动汽车开始新的一天。
这个画面非常非常地有仪式感。
特别是那个水杯,好像谁那样使用水杯就能练就神奇的驾驶技术。
这是天才父亲藤原文太训练拓海的方式。
在随后的比赛当中,以往只看到拓海光辉的一面,后来重复再看,越来越感受到父亲藤原文太默默的付出之重要。
他会偷偷地给86作调教,不动声色地给拓海建议与提示,鼓励与关怀。
远远地关注着拓海的比赛。
特别是与须藤京一的比赛,86爆缸,有着准确预感的父亲开着小货车来接拓海和86。
归途的路上,父亲淡淡地抽着烟,拓海一心询问如何才能修好86,父亲耐心解释为何不能修。
爱车心切的拓海开始着急,道歉说自己弄坏了86,但还是瞪大了双眼,惊讶于父亲的无能为力。
自己竟然给86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无奈、自责、难过以至于沉默。
直到父亲问:“拓海,你...你认为引擎坏掉,是你自己的错吗?
”。
这话击中了拓海的内心,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眼泪夺眶而出。
显然,拓海认为是的。
父亲告诉他知道车早晚会坏的,只是碰巧是拓海在驾驶而已。
接着便伸手过来摸拓海的头。
这情节极具感染力,相当让人泪目,绝对是D最为温馨感人的画面。
D的前三季,以现实的角度,我认为父亲藤原文太是推动故事向前的根本因素。
如果没有默默在背后支持付出的天才父亲,这样的故事根本不会有开始。
同时也体现了作为一位父亲的伟大。
但这也不得让人反思:当一个人处于成长的年幼青年时期,没有得到来自长辈的适当引导,没有在早期建立自己的优势,他如何面对今后的人生?
同时这几季最热血激动,某种本能在推动着拓海获胜。
那时拓海的快是道不清的,这种神秘俘获了我。
第四季 从第四季开始,雏鸟初长成,踌躇满志着,向更宽广的世界迈进。
高桥凉介成立了名为Project.D的新车队,拓海的单枪匹马要转变为团队协作了。
凉介的计划是:召集少数精锐队员,远征县外山道,与当地的车手们比赛,改写各地的赛道纪录,留下传说后再解散。
这是高桥凉介的二次创业。
所以准备得更为充足。
从第一话开始,D的车队、装备、随行人员以及非常流程化的操作,其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简直就像是一支纵横赛场的专业队伍”。
80年代的F1赛事当中就非常流行这种做法,最好的车队即:最好的车、最好的车手以及最好的车队经理。
因此,仅从队伍编制来看,他们将注定创造辉煌。
从此开始的每一场比赛,都在告诉观众,胜利的要素、细节在哪里:流程程序化的车队管理,车体赛道知识的灵活运用,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强大的信念,死磕到底的精神,绝处逢生的勇气,以及平时长期刻苦学习积累,老司机才能不打灯开夜车不掉沟里。
第四部最后一场:不断地挑战极限只能引来神的降临。
这是一场审判,更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挑战。
浪潮滚滚向前,任谁都无法抵挡,虽然说不论输赢都是一个极好的体验,但我认为只有,也只能赢才能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继续向前。
后两季 第五部讨论的主题变得十分抽象,初看完这部感觉气氛变化很大。
再也很难产生那种热血的心情,感觉对赛事的铺垫不够着力,以往的紧张感很难找到,直到凉介与死神的比试才感觉到了久违高潮。
自第四部拓海与东堂塾的职业车手馆智信比赛开始,输赢就变得很微妙,故事开始谈论赛车以外的东西——面对困难如何克服,意志消沉如何重拾信心,遇到瓶颈如何突破,意外来临如何面对。
给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学习、突破与成长,是那些与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的东西。
随着故事的推进,这部作品开始一点一点地剥离赛车,越走越远。
进入到第五部,我认为赛车本身已不再是这部作品的主题。
而是借助赛车去谈论更深层的东西——人。
涵盖了人的心态、人的意志、人的欲望、人的信念、人的智慧、人的潜力、以及人的梦想。
意外的是去谈论人的时候,拓海明显不是最好的人选。
不断地深入“人”这个主题也使得高桥凉介的形象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高大,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人物。
突然意识到没有凉介这样的人,神话般的故事早已结束。
但这两季最重要的使命是要告知观众:为什么要赛车。
凉介的答案在祭拜心爱的女人时道出了:亦是一直隐藏在内心的愿望——培育出如同 Diamond 般闪耀的 Driver 是隐藏在 Dream里面的真正含义。
这不是结尾,而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以上是我给D这部作品所作的些许总结,她教会我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激励着我不断向前。
接下来我要给这部充满温暖与爱的作品写下我所有的感想。
)
一星给声优,一星给拓海最后一刻的胜利,多出来的这颗星给结尾的rage your dream。人物是真丑
逆向冲刺看得要哭了..GT86出现舔屏...
审美疲劳,解说太多。
补完。会一直记得,那个最让人难忘的夏天,和此生看过的最燃的动画。
很想看文太那一代的故事
唉,拓海和86一人一星⭐。这真的烂尾了,给这小孩加太多戏了,强行强化。。。。唉意难平啊
完结撒花。86的时代
比上一季删减严重的强多了,虽然画风还是........最后煽情部分太那啥了~不过居然终于完结了!
2.5改名叫86传算了剧情太薄就全都对称设计86谢幕 不败记录
补标
有生之年
最近突然想要重温头文字D,才发现自己之前只看到第四季,没有看完最后两季,趁着这次一起看完。飙车镜头还是很过瘾的,随后最后两季的画风有点硬朗到我觉得凉介桑都不帅了(⊙o⊙)…
Final one...全剧终!新86登场,不过我的目标仍是他老爸的WRX!
结尾GT86真是赤裸裸的打广告哇
解说很蠢,比赛过程展现的也很无聊
女主做缓交,TVS 6重复播了几次,TVB配音很不错。
虽然摸鱼戏份很多,但最后一集收尾完美,句号画得很棒!
最终来个这个对手?给我恶心到了,全程对话,一点意思都没有
还行
出现下一个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