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着《老男孩》的感动,筷子兄弟又一次出发,带来了《赢家》。
如果说《老男孩》告诉我记得珍惜梦想,那么《赢家》就在向我们诉说,为了梦想,也不要不择手段,至少不要输了最平凡的幸福。
王大利,供职于房地产公司,为了让自己过上有钱人的生活,为了“高尚”的梦想而变得贪婪,吞噬人性。
如果有一天,我们被社会逼着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请尽量不要伤害别人。
我们都有争取幸福的权力,但请不要以出卖别人作为代价。
如果我们做不成好人,请尽量不做坏人。
他开着路虎,和曾经发誓要深爱的妻子吵架,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迎面而来的货车撞个正着。
灵魂出窍,给了他回忆自己过去的时间,他看到了他最真实的自己。
他没能见他母亲最后一面,他失去了一个孩子,他毁了曾经救过他的兄弟的房子,他伤了青梅竹马的妻子。
他换来的是有钱人的地位,女下属的青睐,这样的交易等值吗?
因为他以前没有钱,他拼命的想出人头地,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利令智昏,在他的眼里,一切都只有钱。
他没错,他在做不得以的事情。
他质问他的妻子,“我没钱你会跟我吗?
我不出去赚钱,谁挣钱养家啊?
”他质问他的兄弟,“什么叫有钱人,就是有了钱,才算个人……”有谁在乎过王大利的苦衷?
他在做着男人该做的事情,挣钱养家。
如果他不卑鄙,他赚不来钱。
没人会在乎他被老板骂的狗血淋头,还像孙子一样点头哈腰?
没人在乎他不能回医院见他母亲最后一面,那种痛苦的挣扎?
没人会在乎他陷害他的兄弟,深深的自责?
甚至没人在乎他小时候,被周遭的小伙伴嘲笑的滋味?
他是穷人,也是坏人,但我相信他的内心还是个好人。
他只是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迷了双眼,他被迫的承受着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公。
人生是在长跑,梦想就在前方,每个人最现实的梦想,恐怕莫过于让自己过的好一些,有房子,有车子,可这真的不是每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所能承受的。
他们只是在迫于压力做些违心的事情,每个人的小时候都是那么纯朴,只是后来越来越多人的变坏了。
如果我们还有退路,请不要为了梦想,失去了最平凡的幸福。
如果我们能做一个好人,请尽量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如果我们只能做个坏人,请尽量不要伤害别人。
整体不错,有待加强,主角在看到母亲住院时肢体动作和台词有些生硬,妻子陪伴王大利在医院的那段稍改一下会更好。
有几个很不错的地方,例如在西餐厅,王大利说出:“拆吧。
”这两个字后的漫天飞雪,可以说这决定犹如雪花一样,因地心引力的影响无法改变,也代表着王大利的心情与这件事对肖央人生的影响。
主角演讲部分的剧情我非常的欣赏,现实生活的王大利与自己的灵魂,重复挂断电话与民工的善举,自己灵魂歇斯底里的呐喊,在急救室门口焦急的举止,大门被推开后的一瞬间“我失去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子。
”的确有着很深的触动。
肖央和王大利在西餐厅不同的举动,与王大利说出的这句“有钱了才算是个人,现在这个社会,你地位比我高,我高看你,比我低,我瞧不起你。
”功利性的社会的确如此。
肖央站在瓦房上的一个片段,冰冷的色彩基调,随处可见的瓦砾与破旧的挖土机组成了一幅寓意深刻的画面,似乎这栋房屋随时都可能被这庞然大物无情的摧毁,这样的悲剧人世间有很多,王大利饰演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正是诸位谩骂的那群人,但是在剧中,观众们有几个会对王大利产生反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拼命的努力,就是为了成为剧中这个自述“生活一塌糊涂的中年人。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难处,能够在西餐厅优雅进食的人未必就会比手握三根肉串当香火,坐在心爱女人身旁畅想未来的穷小子过得幸福,王大利的灵魂这样想,我们也这样想.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镜头转向一群儿童时,我相信所有观众的心中都会为之一暖,但后面的剧情却让人的心中有着一丝酸楚,是什么导致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功利性?不是钱,不是权,而是人性中"恶"的一面,儿时的王大利被自行车砸到时,语带哭腔,但是面临着玩伴的嘲笑,"王小利"面带纯真的欢笑,我想,这纯真的微笑背后所隐藏的,或许就是王大利灵魂所发出的一阵不甘的哭泣吧,这幅画面让人有着一丝熟悉,这丝熟悉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带着面具与人接触所留下的记忆,你哭,人们便会笑,你只能让自己笑起来,心中却恨不得将锋利的刀子插入所有人的心脏.看似美好的事物并不一定真的美好,反之则反,儿时的王大利地位没有现在高,身高也不及成年的王大利一半,体重更比不上日日有酒局的王大利,但是他却能将一颗玻璃球塞到王大利的手中,相对比,他碰不到医生,碰不到自己的顶头上司,却能够握住这一颗玻璃球,说明的便是人们只要能够正视自己,用真正的眼睛去看待一切,那这个功利性的社会便不复存在了,看似美好的事物并不一定真的美好,反之则反,小朋友聚在一起的一幕看似美好,实则相反,王大利出车祸,看似是一场悲剧,实则因祸得福,能够正视自己,正视周围的一切,这便是千万人都无法做到的.当结尾王大利说出:"老婆,新年快乐."这六个字的时候,我想,这新年所指的恐怕不单单是春节,你懂的。
只要你能用自己的真心面对一切,你便会发现自己身旁处处充满着幸福,如果你的身边处处充满着幸福,我想,有人妄想拿出五百万现金试图与你交换的话,你应该会毫不犹豫的对他说出一句:“去你妈的!
”。
祝愿所有看到我所写的人新年快乐,也祝福肖央与王太利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想做人生的赢家,你行。
任贤齐有一句歌词:赢得了天下输了她。
这也许是筷子兄弟最新短片《赢家》的最好注释,虽然赢家说的是我们要珍惜平凡的幸福。
世界本没有输赢,就如本没有得失。
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任何人的一天也只有24小时,做什么事情都是由你。
各自有各自的精彩,不必要用你的精彩衡量别人的精彩,更无须用你的幸福去断定别人是否幸福。
做好你自己,活出精彩,你便是赢家。
导演想说,过平凡人的生活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表述方法太过老套了。。
母亲离去,孩子夭折,背叛朋友,这一切放佛都不那么给力。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王大力的经历已经无法打动当代人麻木的内心。
影片情节比较生硬:青梅竹马的妻子为何成为心中的怨妇,婚后生活交代的并不清楚;片尾部分看到孩童时代的自己,开始咆哮,感觉很突兀 或许是我理解力不够,总之我感觉这片子欠点火后。
看着这部短片,知道错,有什么用呢,社会的现实 残酷,怎么才能不错,导演只太理想化了。
我觉得筷子兄弟的《老男孩》更受人喜爱,为了青春放弃梦想,年轻人的主题。
《赢家》太理想化了,平凡就是幸福,谁不是渴望比别人更加幸福,到底什么才是输赢的意义呢?
从何开始?
时隔半年,筷子兄弟有了新作品,我作为老男孩的粉丝也很快利用坑爹的校园网一段一段地看完了,实话说,看前面一大段我就一心想着找吐槽点:你丫又玩回忆了;你丫模仿人生遥控器吧;你丫还植入广告了......但全片看下来,吐槽的欲望没那么强烈了,写评论的欲望倒是萌动鸟.以下是观影感受:在赢家里这个故事里,他们走的还是最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的"忆往昔"路线.从推单车玩弹子的屁孩进化到开路虎玩秘书的大叔,而且还是通过时下很火的穿越方式,在王大利出车祸,灵魂出窍倒带自己的人生时,我们一同浏览了他大半辈子的生活.然后告诉观众,当你懂得享受身边平凡的幸福时,你就成为人生的赢家.在演员方面,也许是多了广告商的原因,演员阵容上又了霍思燕这样比较多人叫的上名的角儿.值得表扬的是肖央导演戏份虽然比那些酱油龙套多不了多少,但吐酒那段吐得非常敬业.但作为男一号的王太利同学则需加油,也许这角色难度本来就大,全片贯穿大把哭戏,丫哭得的不只观众看得难受,自己也一定不太能顶得顺.而且那些隔空摸人的戏码动作也不自然.制作方面,也许又是多了广告商的原因,画面漂亮了,特效也有了.大排档发誓那段背景的小灯闪的真美,结尾踩单车那段那阳光也晕得真柔.但对我来说感动的点少了,共鸣的点也少了.这些是不管你把颜色调的再漂亮,把特效做的再梦幻也弥补不了的.不过也许这是因为主体观众定位是那些有了工作的人.我只是一个还在读书的宅男导致.作为成名了之后的第一部作品,绝对要被人拿来比较,甚至在有些地方看到是直接拿老男孩二来推这部短片.作为一个学生观众,我自然更喜欢老男孩,两部片在我这里根本就没在同一个起点上.相较于老男孩高歌梦想,赢家是叫你珍惜眼前.相信许多人都忘不了那两个老男孩在舞台上,一个弹着吉他,一个飞舞红绸,唱出"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的场景,我隔壁宿舍那几个哥们一段时间更是整天搞大合唱.不得不说这歌曲是全片最亮的一点,带起了全剧的高潮.而赢家里,分段的回忆直到最后从病床上醒来,缺乏亮点,全程感觉一平到底,全片看完就对那小放映厅里的肉蒲团有印象.结束音乐也是舒缓的钢琴,能理解是为了配合醒来的温馨场面.但相比那首老男孩嘹亮的嗓音,显得逊色不少.受拖累的,还有最后的点题字幕,那几行字的效果也狠狠的少了许多.虽然上面没几句好话,但总的来说,赢家还是值得一看.可以预料,许多负面评价会出现.但个人觉得是一部有诚意的短片,肖央也是一个有诚意的导演.我期待他的下一个作品.
这真是一步很好的微电影,筷子兄弟的作品总是容易让人引起共鸣。
为了金钱,人们绞尽了脑汁想方设法,背叛、利用、诱惑,甚至于忘却了自己的本性。
人总是追求着富裕的高档次生活,但往往却根本不理解什么叫快乐什么叫幸福,请珍惜你身边所有珍贵的感情。
筷子兄弟可能听起来陌生,但是《老男孩》你一定熟悉,至少被身边的某个朋友“含泪”推荐过吧。
看《老男孩》会不会流泪,似乎成了判断人有没有梦想的一种标准。
筷子兄弟的新作《赢家》今天发布了,为了利用口碑效应,标题被叫做《老男孩II:赢家》,看来“老男孩”显然比“筷子兄弟”更能吸引眼球哇。
一个人人都猜得到结局的故事,得出了“懂得平凡才是真正的赢家”的结论。
这个结论巨俗无比,却又恰如其分,它跟你说“开路虎、拿项目、睡校花、干秘书”尼玛都是浮云,好好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赢家。
我觉着,此片真正的意思是,要懂得享受平淡,而不是让你追求平淡。
平淡好比是个馒头,你原来觉得馒头没味道,此片告诉你,馒头仔细嚼,其实香甜无比。
告诉你结论的方式是,山珍海味把身体吃坏了,才知道馒头原来才是最香的。
那什么叫做追求平淡呢?
我本来想吃山珍海味的,现在不想了,以后以吃馒头为目标。
我觉得此片要表达的是:山珍海味好吃,馒头细嚼也很香甜。
若把它理解成:山珍海味是喂猪的,馒头才是珍馐美味。
那就谬之千里了。
什么叫做赢家?
赢过的才叫赢家。
赢过了再去找平淡,这叫返璞归真。
赢不了,被迫平淡,然后声称“一开始就直奔平淡而去”,这叫自我安慰。
从来没敢追求过校花,然后说校花是个 婊子,“如花”才是真正的美女,多可笑。
提到“奋斗”这个词,对于多数人来说,首先映入眼帘的一段记忆应该是高三吧。
高三,当我们身陷其中时,觉得自己在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为了考上大学,受什么苦老子都能抗,生活恶劣成什么样子老子都能忍受。
在那样的情境下,生活约等于忍受,谁能有时间欣赏那种紧张中的幸福呢?
考上大学以后呢?
才发现,高三时一起啃馒头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于是开始后悔当年没有珍惜,开始数落现在的各种冷漠。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当时的我,把“达成目标”和“追求快乐”两者看做势不两立呢?
态度还那么自然而然、毅然决然。
现在懂得了:为了未来奋斗,不需要以放弃青春为筹码。
追求结果,并不需要以践踏过程为代价。
不以山珍海味为目标,馒头在你眼中,也许就一如既往的索然无味。
所以,事业和路虎,还是要追求的,追逐过程中的平淡、甚至艰苦的生活,也不能看成忍辱负重,《赢家》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平淡中咂出来的蜜,特别甜。
在平淡中、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尝到甜味的时候,要坚信,这点儿不起眼儿的温馨,就是幸福。
最后回到片子,你觉不觉得,没有了类似《老男孩》最后那段MTV,这片子韵味少掉了一半?
或者说,一大半?
2011年4月22日21:21:20于漯河
极力想要去煽情,做到最后,却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感觉。。。。。。
最后的道理,以及他的所讲述,你我都会懂的,只是,庸俗的剧情,真的不能让我太过抬举这部片子。。。。。
已经没有了第一步《老男孩》的经典,最后,我想极力的几点眼泪,却发现,如此的困难,即使我哭了,我相信也只是对于其他的事情,而不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相比较与《老男孩》,《赢家》差的不只是一点点,所要做的还很多。
虽然他也个很让人有感觉的主题,那些平凡的小幸福,才是最幸福!
这部片子,只是验证了我一直坚持的几种想法:一,死亡给人带来的那种震撼是无可比拟的,永远永远,这个世界上,如果想让某人改变某些想法,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接受一次关于死亡的教育。
这个道理,早就在《电锯惊魂》中得到验证,不再需任何的争执,当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这么多的美好。
正如,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什么?
得不到的与已失去的!
人性本贱,真的不过如此!!!
只有那一天,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一切才会改变,正如,直到面临死亡,王大利也才开始回想,回想这辈子,回想这辈子的所有不该,电影不过是想想我们展示这些,但是,我知道,即使,我们被感动的恸哭流涕,但是转眼之后,我们还是该干嘛干嘛,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是有些事实摆在你的面前,是你不可能阻止的!
二,所谓的平凡的幸福,只是那些享受过奢侈的人的忽悠人的方法罢了几乎,你会从所有那些牛叉的人地口中听到最幸福的是什么,然后就会很恶心的听到一句:“过平凡的生活”!
你妹,开玩笑!!!
你他妈的是过惯了那种大红大紫的生活,然后才厚颜无耻的说过平凡生活!!!
其实,这和一个乞丐说要过上富足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吗!!!
有句话不是这样的吗,所谓旅游就好似从一个自己过的厌倦的地方到一个别人发厌倦的地方!
就是啊,如果,一个小人物说,我想过更好的生活,我要赚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
然后,那些自视清高的人就开始批判了,就开始鄙夷了。
但是,如果一个超级牛叉的人说要过平凡的生活,然后,就会有人说他怎么怎么的不在意世俗,多么么的令人敬仰,让人佩服!
其实,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都是一种对于生活的不耐烦与不满足罢了,从本质上,都是对生活不满意罢了,不知道知足罢了。
所谓平凡的生活,其实并不代表什么,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所有的那些都是你自己的觉得罢了,所谓的所谓。。。。。
那些平凡的幸福,其实并不幸福,一点也不,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幸福就需要不停的变换着,不停的转变自己的身份,不断的变换自己的角色,换而言之,就是部队生活感到厌倦,所谓平凡,代表的并不只是那些平淡,而是那些自己感到的幸福。
所谓幸福,只要自己快乐就好。
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幸福,只是幌子罢了。。。。。。
三,珍惜这个话题太老了,已经老到我真的不想再多谈关于这些,得不到与已失去的罢了。。。
我们不等到最后的失去是永远学不会珍惜的!!!
不过,对于《赢家》唯一高于《老男孩》的就是特技,说实话,真的不错,国产电影应该学一下,真的不错!
赢家,谁才是生活的赢家???
你我都是吧,关键你我怎么把我罢了!!!
毋庸置疑,《老男孩》感动了绝大部分的80后,怀旧的手法和片尾曲都是取得短片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并不想拿《赢家》和《老男孩》做比较,毕竟导演有权在每一部片子中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
但是《赢家》真的没有爆点,我们没有感受到心被触动的一刹那,只看见了片子的平铺直叙,老套的情节,情节可以老套,但是似乎显得沉淀不够,甚至于急功近利。
《赢家》还是不断的穿插了80后的怀旧,其实在这步片子里面,显得没有意义,有这个必要在这里刻意怀旧吗,完全可以多用其他方面的描写,或对情节进行充实,或许更能表达出片子想表达的寓意。
在看到一半的时候,片子很快就进入了尾声,不疼不痒,整个看来,这更像一个公益广告更实在些。。
片中肖央吐酒的表演,是唯一打动我的地方,是真的从胃里吐出来的,很卖力。
继续加油。
孙智正老师 2011-04-21 很《读者》《意林》,然后惊艳的是,它还把主题在结尾用字幕打出来了…… ps 好想死一次阿。
剧情薄弱,剧本是在知音上的么?总要拍长片的吧,总靠一些细节的奇技淫巧不行啊。是不是筷子兄弟在创作上话语权不均衡了?
温拿...唉
当代中国的“心灵鸡汤”
30分钟说清了30集电视剧的事。觉得最后的字幕有一点多余。
跨大了,比老男孩差远了.没有一个亮点/
女主不错...
装逼的感觉
道理挺对,可片子本身很一般
又是一部感慨过去时光不再来,我们总在社会的压力下变化的片子。比起《老男孩》,《赢家》用力过猛,刻画过火,煽情过度。深度和广度差太多。
简直了,《知音》还是《读者》啊?
还不够写实。
露骨咆哮得讓我直起雞皮疙瘩
是在砸老男孩的口碑么?
很好,让我更加确定这两个投机取巧卖弄情怀的家伙
感动犹在……但是,我要问自己:生活的意义在于什么?
整个影片头绪比较乱,男主灵魂出窍的时候也很乱。掌握好基调应该会不错。老男孩我觉得就那样,这部比老男孩还一般!甚至不入流!
结构是越来越好了,各个方面都比以前显得专业了,故事差一点点意思。总是没让人失望。
符号模式化
中年了 危机了 流泪了 咆哮了 投资上去了 立意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