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野圭吾对人心的认识之深,可能是这两个故事最大的看点。
我先看的《内海熏最后的案件》。
在被结局惊到的同时,顺便反思了“为什么作者、编剧、导演要峰回路转地来说明罪犯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坏人”。
因为最后,其实影片是可以提前结束的,按照警方的推理线索、证据,看护师上念研一没有绝对的破绽。
但是最后内海熏冲过去和罪犯对峙的时候,还是尽力在说明一个事实——你的心是极恶的,就算你的恶无法被法律明文规定,你还是十恶不赦的。
这一看似多余的结尾,事实上是全片最后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使得原作者东野奎吾从一开始就铺设的“东京街头轮椅推老人”、“游戏天才不务正业却‘钓鱼伏法’”等情节前后贯通、有理有据。
但是反过来看《盛夏的方程式》,刚好是相反的主题,这是一个彻头彻尾讲“人性之善”的故事。
物理学教授汤川学在明白真正的杀人罪犯及其动机之后,并没有一涌而上、将其伏法(当然,这和本剧的人设也是相符合的)。
相反地,在影片的最后,原作者安排了汤川学和绿岩庄男主人川畑重治之间的对手戏。
几句轻描淡写的话,一步步点醒杀人犯川畑重治,他的所作所为足以对小外甥造成不小的童年阴影,哪怕在案件的正式审理中小外甥并不会出场。
对于一个尚有良知的正常成年人,心里的悔过之情已经汹涌澎湃。
而整个故事的肇因,帮助其女儿川畑成实瞒天过海的那些人,最终都被原谅了。
哪怕一开始川畑成实杀人确有其事,但他们的罪行却皆出于善良的初衷。
因为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都遭受、忍耐着强烈的痛苦。
原作者不停地提到“一个人的人生正在被扭曲”,来突出这种内心的煎熬、人性的煎熬。
至此,两个故事成为彼此的一部分,好像是《神探伽利略》系列中独立的上下两部。
(二)这两个影片在场景布局上的不同,同样反应了这种表意的区别。
《内海薰最后的案件》按照标准的刑侦局的模式,出现大量的审讯室情结,而《盛夏的方程式》兜兜转转都在用小男孩回乡下过暑假作为串联。
用夏天那种绚烂的氛围恰好可以营造出凡人生命中的精彩——那种精彩就是人可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精神。
(三)原作者东野圭吾似乎在这两个故事的对比中,尝试说明他对犯罪的态度、观念,那就是——比犯罪更深刻的那个标准本不是法律,而是人的善恶之心;真正的善良不是不犯错,而是犯错之后被深深的罪疚感困扰,有的人甚至被困扰了一生、改变了一生;但是相反,真正的恶可能不一定要犯罪,而是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权责抱以全然的观望,对自己的作为全无悔过之心、对他人极端冷漠。
这种立场的善恶标准,我们可以在康德哲学中略窥一二。
康德认为,恶并非是指一种恶的行为,而是指一种恶的动机或者心中的恶的准则;人的任性对实践理性的普遍法则(道德律)的遵守就是善,背离就是恶。
因此,恶说到底乃是由于某种先天的本体(道德法则)的缺乏,甚至可以像奥古斯丁所说的那样:“恶是善的缺乏。
”这就达到了一种非常严厉的“恶的标准”,只要人没有向善、行善,实际上就是向恶、性恶了。
只要明白这一点,对于《内海薰最后的案件》中看护师上念研一,和《盛夏的方程式》中绿岩庄男主人川畑重治,最终所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心的取向”,便一目了然了。
注意:1.这里有剧透2.这里的因为看完过了好几天有些记不清楚而且好多东西都想写于是按照剧情的推进杂七杂八地什么都写了一通流水账,对不起了。
===================================================1998年的冬季,是一切的开始。
老旧的列车穿过隧道,行驶在夏日湛蓝大海旁边的铁轨上,缓缓地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少年被暴躁的老爷子刁难,物理学者坐在前方的座位上玩着填字游戏。
正如我们所能预见的那样,在少年与老人争执当中,物理学者放下了手中的杂志捡起手机,用眼神示意少年把剩下的饭团吃下。
也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物理学者用包装饭团的铝箔把手机包裹起来,让老爷子无话可说也换来了少年崇拜的目光。
这是汤川与恭平的初次相遇。
讨厌小孩如汤川,并没有理会对方。
即使少年想在下车的时候追上他的步伐,也无奈地只能和自己的亲戚前往海边的旅馆。
然而少年没有想到他还能在这个老旧的旅馆里重遇那位物理学者。
只可惜,在他想坐到对方身旁的时候,对方放下杂志拒绝了他的请求。
但是一切都在另一位房客的离奇死亡后,发生了改变。
小孩怯生生地探头对着明显看着不高兴的汤川说旅馆内发生了凶杀案,却被汤川说他与其爱推理游戏倒不如好好学理科。
只可惜恭平是一个普通的小朋友,比起学习更爱玩,听到这样的回答也只能抱怨着离开。
但是,他却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
汤川学与恭平对视后并没有长荨麻诊,当然在恭平说出“不可能”的时候,汤川也没有说出平常的那句“不可能?
谁能证明”的名句。
恭平对于汤川,是一个例外。
而在这里没有人知道汤川学后来会做些什么,但至少他会和警视厅又有接触了。
警视厅的总部,多多良与草薙讨论发生在玻璃浦的凶杀案,只因为房客里面有那位物理学者。
岸谷美砂受前辈草薙俊平所托,前往玻璃浦请求汤川学的帮忙。
然而岸谷赶往玻璃浦能看见的却是那位帮助他们不少的物理学者脱掉马甲解开衬衣扣子抱着风扇张口,就像是狗狗一样,即使看到熟悉的女性也不管不顾地继续。
而看着汤川身旁的东西,却从他的口中得知目的是让一位讨厌理科的少年重新爱上理科。
不知道大家对岸谷美砂的态度如何,对于我来说,她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
青春活力的姑娘,在里面卖卖萌调节气氛。
除了那个询问能让汤川帮助的少年恭平是不是一个老人精,这样精准地让整个电影院的人会心一笑的吐槽外,在陈述案件之前对着汤川学做出了那个左手佛莱明姿势。
当然撇开卖萌吐槽的气氛,也可以看出这个姑娘和电视剧里面完全不同,没有了电视剧里面那种狂妄自大的感觉,也开始知道如何钓起汤川的胃口。
当汤川回绝了以后,岸谷美砂对他说出“我们认识了那么久,汤川老师你没人性。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死者是多多良管理官的前辈。
管理官拜托草薙前辈,草薙前辈才让我过来。
”这样的话,换回汤川一个鄙视的眼神。
虽然看完电影以后我和咪咪还有另一个姑娘都认为这样子其实是汤川不满来的不是草薙。
但不管这些,只看岸谷美砂,看着看着却和小说版的(注意,是小说版不是电视剧版)内海薰的形象重合了。
但是不能否认,作为一个一年前便拜读电影版原著小说的我来说,这一幕足以令我激动不已。
如果说电视剧的第二季是作为电影真夏方程式的前期宣传,那么那是失败的宣传。
原著在电视剧版的第二季里被修改得一塌糊涂,人物关系也完全乱套。
但是作为深爱着这一篇长篇小说的人来说,我对这部电影并没有抱着任何期望去观赏的。
只是我看着多多良拜托草薙,草薙叫上岸谷的时候,我对这一部电影第一次产生了希望。
在警视厅的吸烟室那一幕,是草薙俊平第一次出来的镜头,我并没有更多地奢望这个角色能继续出现。
然而,就在岸谷对冢原家拜访回来警视厅后,这个在第二季千呼万唤的男性配角又出来了。
翻看着岸谷带回来的电话黄页,看着里面的折角给出自己的见解。
与小说不同,弱化了总厅与县警之间的角力,因此也没有了草薙把原本这好的页面摊开重新放好。
阅读小说的时候很喜欢这一幕,感觉只有这个时候才明白为什么这个好人脸的警察会能够一路爬上来。
纵然在电影里面没有了这一个细节,但是总比看着电话号码就想出原因的是岸谷美砂好吧?
这是草薙俊平第二次在电影里面出现。
在汤川带着恭平做着水火箭的调试的时候,岸谷美砂在努力的寻找冢原生前走过的路,成实在会场内和迪斯美克的争论海底矿床的开发。
大家都在努力地做着什么。
如果说电影里面最喜欢哪一段,我可以说我连着看两次的目的一个是这里,一个是最后。
成实继续和迪斯美克方面进行谈判,会场内混乱成一团,那位帝都大学物理系的副教授汤川学却缺席。
没有人知道他是带着那位和他住在同一个旅馆里面的少年走到了玻璃浦的海边。
少年不懂为什么物理学者要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在进行水火箭的调试,虽然物理学者没有说出原因,但少年也在一旁跟着对方做着他所力所能及的事情。
回收、调试、看读数和距离,在夏日的烈日底下,两个人反复地反射火箭,然后回收,只为到达一个理想的距离。
也就是少年所说的,能看到如同水晶一般的海底的距离。
在Horizon的背景音乐下,两人的互动就像是父子在夏日的假期里游玩,虽然不紧张但是希望能看着水火箭能成功。
我承认,在最后,背景音乐停止了的那一瞬间,水火箭发射出去的那一段慢镜头,不知道为什么会留下了眼泪。
明明没有跟着他们一起做实验,但是那种成功的喜悦却真切地感受得到。
少年恭平接起了那一通视讯电话,看不清电话里的内容。
汤川拿起了黑色的布,罩在了恭平的头上,只听见少年欢呼的声音在布里面闷闷地响起。
汤川在一旁有些无奈地询问着少年能否也让他看一下,却没有收到回复,也就只好自己走到一旁。
可能主演是福山雅治吧,除了看着在感叹这家伙这种时候绝对能迷倒一众少女以外,更多地是感慨汤川学也能有这样的表情。
这么想着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哭得更凶了。
另一方面,年轻的女警在走着各种各样的地方,廉价旅馆、流浪者集中地、漫画咖啡店,只为找到冢原寻找仙波英俊的足迹。
虽然说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承认我有些分心,我有想过,要是这样的岸谷美砂出现在电视剧版又会是怎样?
没有了那种自以为是的傲气,更加踏实工作,偶尔吐个槽卖个萌,这样会不会更多人喜欢呢?
起码对于我来说我不会再在电视剧版的内海薰(再一次,注意,是柴崎幸的版本不是小说版)和岸谷美砂之间摇摆,直接倒戈到了岸谷美砂的阵营。
黄昏的少年和那位物理学者拿着水火箭踏上归程,少年顾着和自己的堂姐成实打闹。
(恭平拿着水火箭戳成实屁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电视剧里面岸谷美砂这样被刀子也插了屁股。
)物理学者却从少年无心的话语中得到了什么不得了的线索。
这边少年开心地和玩闹,却没有发现在这里居住的大人们因为这个杀人事件而变得神色凝重。
没有什么铺垫,恭平替汤川偷了钥匙,和他一同调查。
汤川学你好歹都是为人师表啊,能不能告诉一下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让恭平替你偷东西啊,别告诉我那是你的个人魅力,你这个不喜欢小朋友的家伙。
虽然如此,但是好歹都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汤川明白了冢原去世的原因,也从恭平那里了解到为什么凶手能想出这样的一个方法。
关于这一幕,除了恭平说自己堂姐快30岁没人要,还问汤川结婚了没有(虽然我觉得这里是对应小说里汤川想吃家常菜但是其实也是单身汉自己煮给自己的地方)被汤川砸了一被子。
还有就是汤川让恭平还钥匙的那里,镜头特写恭平把汤川原来放好的钥匙位置弄反却被重治发现。
这样也直接导致了后来,汤川和恭平吃饭的时候解释纸火锅的目的就是和重治对峙。
在草薙俊平第三次出场的时候,因为汤川的推断,警视厅那边也终于能找到另外一个调查的方向。
最起码已经锁定了这次的凶手,就差杀人动机是什么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汤川也说出了那句话。
“某个人的人生会被扭曲。
”岸谷美砂与草薙俊平依旧努力地寻找着仙波英俊的下落,而汤川学也被请出了绿岩庄。
然而故事并没有因为这些而终结,只是知道了冢原去世的那天绿岩庄发生了什么事情,冢原正次是怎么地死去。
关于仙波英俊,关于被岸谷美砂从一家小店里面找出来的,关于1998年冬天的那个事件的故事依旧没有浮出水面。
而汤川学却在草薙俊平第四次出场的时候知道了些什么,并且返回东京,与仙波英俊见面。
一切的一切在汤川学与仙波英俊的交谈中,以及仙波英俊的回忆中渐渐明了。
一个女孩子被大家所爱着,1998年的那个事件只是一个男人为了亲情而献身,而现在这个事件,一个男人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庭而剥夺了另一个人的生命。
成实隔着单面玻璃听着汤川与重治的对话,汤川一点点地解释说明犯罪的动机和过程,中间夹杂这重治的回忆。
即使女儿不是自己的又怎么样呢?
毕竟自己有一个爱着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也就足够让自己穷极一生去守护他们。
所以无论多少年过去了,只要出现了对于这个家庭的威胁,这个男人都会挺身而出把威胁清除。
同样的,知道女儿秘密的母亲也是,让女儿保护好这个秘密,继续活下去才是对那些为了她而献身的那些人最好的报答。
故事到了这里,该说的看上去都该说完了。
但是真的是要完结了吗?
那么那些被波及的那些人呢?
还有没有人人人生被扭曲呢?
看到这里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和嫌疑人X的献身去比较。
但与嫌疑人X的现身相比,汤川学的处理明显不同。
如果把案件看作一个方程式,虽然探访仙波英俊以后,汤川并没有得到解,而他和岸谷美砂也并没有认输,而是想通过川畑重治来得出方程真正的解。
但是在这里,这个看似无解的答案何尝不就是爱呢?
川畑也好,仙波也好,他们都是为了爱。
而汤川最后询问重治对于恭平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这个原因呢?
那边草薙俊平和多多良汇报整个案件,多多良只是说了这样不行以后就没有了。
看着电影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看完后只是觉得。
整个案件,不是应该是汤川知道他不能得到答案的原因后,草薙因为尊重他的决定而向多多良汇报,而多多良做出了让步吗?
那现在的结果呢?
多多良会继续追查下去吗?
不会有人知道。
如果这里能给一个交代难道不好吗?
这样的话,关于玻璃浦的那个杀人事件的本身才是真正的完结。
知道凶手,追查出1998年的案件的原因,警视厅与县警之间的角力也消失了,整个案件本身就不会再有什么问题可以结案。
剩下的就是被波及的那些人的故事。
但是电影却没有这样处理,直接给出了汤川将会怎么处理整个的后续。
去年夏天这个时候,我在看着原著小说,我还记得我和别人说汤川学对于恭平开始于某种缘分,但是真的让汤川这么关注这个少年的原因也就只有从这个少年的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父母忙于生计没有理他,只希望这个少年不要像当年的自己那样。
而在今年夏季,连着把电影版看了两遍,看着有福山雅治和山崎光演绎的汤川学和柄崎恭平,只觉得这两个人的关系更多地只是一种缘分。
帮忙解决争执,偶然住在同一个旅馆而产生的缘分。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恭平的人生在玻璃浦的夏季里被改变,而这位物理学者却担当起了拯救恭平人生的角色。
如果说汤川知道了一切,为什么不对草薙俊平或者岸谷美砂指出所有的事情的起因是成实呢?
或者是与其让成实接受法律的制裁,倒不让她接受一生内心的谴责。
并且自己清楚自己被人所爱着的她,更懂得在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后应该怎么做。
这样的她,更知道该如何去引导恭平。
就像是汤川最初在监测船里和他说的,只有知道一切以后才知道如何走接下来的道路。
也就是只有知道一切的成实,并且是作为一切的起因的成实才有资格告诉恭平他在这个夏季里面所做的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而接下来的,只需要告诉恭平,关于这个夏天关于他的疑问的答案是什么。
但是汤川并不知道,此时的恭平早已在入住新旅馆的时候看着他那正在打着电话的父亲的背影以及回想起他们关于纸火锅的对话的时候,他隐约知道了他所做过的事。
并且想寻找汤川的帮忙,希望他能给出答案。
可惜这位曾经在列车上相遇,再住在同一个旅馆的大人没有再出现在恭平的眼前。
即使跑遍了整个旅馆,跑到了那个人所入住的房间也从无所获。
就算是在最后要离开玻璃浦的时候,恭平没有停止过寻找。
直到最后,终于放弃,和父亲来到了那个老旧的站台。
或者终究只是一部电影,主角辛辛苦苦寻觅的那个人总能在最后遇见。
正如恭平走入那个站台的时候,看到那个以为无法再见面的那个人正坐在等候的椅子上等待着。
“我那天是不是不应该放烟花。
”面对那个正在看着杂志的那个人,恭平给出了自己的疑问,但却不敢坐到那个人的身旁。
直到汤川拿走身旁的杂志,他才顺从地坐到了汤川的身旁。
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一开始的时候,汤川为了不让恭平做到他的身边,特地把杂志放下不让他坐下。
但是到了这里,情况完全相反,汤川让恭平坐到了他的身旁。
那可是讨厌小朋友的汤川学,不管怎样,汤川身边能交谈的也多了为数不多的小朋友。
“在这个假期里你学到了很多。
”这句话,在我看来,不仅是恭平,还有的是汤川。
恭平在这个假期里面学会了对理科感兴趣,而汤川学到的却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或者说是被称为人间性的东西。
不由地再与嫌疑人X的汤川进行对比,如果是嫌疑人X时期的汤川学能够这样子妥协吗?
恐怕不能吧?
不过也正是由于有了石神的献身,也才会有现在汤川对于恭平的救赎。
“你并不是一个人。
”在说了许多的话语以后,汤川学才是真正地表达了他的意思。
对比起当初不知所措的成实,现在的恭平等到发现了事情的真相的那一天还有成实还有汤川可以替他解除困惑。
这一段,也正是我把小说阅读多次也把电影连着看两次的重要原因,一直期待着能电影化,但是看完第二季的电视剧版以后又害怕这一段不知道会被毁成什么样子。
在一年以前,拜读小说的时候,因为独自苦恼着某些事情,在看到汤川对着恭平说的这句话的时候,抱着小说哭了很久。
或者是一直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告诉我我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在苦恼着,因此看着看着却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了恭平的场合,只是觉得如果我是恭平我估计会安心地继续生活。
起码在一个我所不能看到的地方,还有一个人在苦恼着我的问题,在我感到苦恼的时候也可以向他寻求意见。
在一年以后,当初的问题都已经尘埃落定,只差我自己踏出第一步。
想着应该不会再因为这一句话而热泪盈框,甚至可能福田靖那个混蛋会把这一段改得没有当初的感觉。
只可惜我错了,在汤川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我却忍不住地哭了出来。
不仅仅是这里,还有会和恭平一同苦恼一同思索问题的时候,眼泪只是止不住地一直在流。
还记得在看第二季第一集的时候截图截出了汤川一个很温柔的表情,说着只要是福山雅治能摆着这样的一个表情和恭平说这一段话我就能哭死在电影院里面。
结果呢,等到看的时候却看到福山不仅仅是这样的一个表情,还有一样温柔的语气在诉说着他的想法让恭平安心。
而我却不知道在这个时候我和咪咪却同时地在这一幕哭了出来,甚至在这以后却也一直都止不住。
纵然看着明显是冷泉的恭平爸爸,我虽然很想笑却依然哭得眼睛感到刺痛,一直哭着直到整个演职员表全部播完后还不能止住。
随着汤川的一席话过后,岸谷美砂在关门时候所说的那一句台词那样。
夏天就要结束了。
柄崎恭平关于玻璃浦的夏天,除了那一个不可能忘记的杀人事件,还有那一叠大人们没可能看懂但是他却能轻松看懂的密密麻麻写满数据和公式的A4纸,那是关于他和博士的共同回忆。
在玻璃浦那反射着阳光的海边,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测试水火箭的距离,调试角度,再回收,再记录数据,一次又一次地,最后终将成功。
在这一刻,无论是对于坐在电影院里面的我来说,还是对于坐在列车里面的恭平来说,甚至是坐在岸谷美砂车内后座的汤川学来说。
这一个漫长的夏日,终于迎来了终结的时候。
夏日发生在小镇的方程式没有解,但是科学者却为方程式写上了自己的答案。
至于迪斯美克,关于那个环保的话题,终究会是如何呢?
谁还会记得呢?
老旧的列车,行驶在夏日湛蓝的大海旁的铁轨上,缓缓地为故事拉下帷幕。
这就是这样的一个电影,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就算看着福山雅治的样子也会觉得不错。
里面的案件虽然稍逊嫌疑人X的献身,但也让人足够感动。
倘若你看过原著,那我可以告诉你,除了某些地方被削弱以外,例如没有了永远不会玩游戏的汤川学,也没有喝着啤酒的草薙俊平(我当初可是希望他喝的是super dry),但也足够了。
至少对比起被改得乱七八糟的电视剧版来说,真的足够了,人物关系被保留,岸谷美砂取代了内海薰但也不讨人嫌,虽然我不懂岸谷美砂你什么时候从贝冢北警署升职到了总厅?
我觉得我好像漏看了一季。
但是这样真的已经达到了我内心的标准了。
这个夏季,谢谢汤川老师,谢谢你给了我这样的一个各种意义上令人难忘的夏日。
然后,我们后会有期吧。
《神探伽俐略》系列是日本前一阵子很热的日剧。
这个电影就是其剧场版。
演员方面是我目前最喜欢的日本青年女演员吉高由里子和元老级男艺人福田雅致。
吉高由里子的演技已经算不错了,最喜欢的是她青春的外表和清纯的气质,让人眼前一亮。
他热气的表演带动了这部影片的发展。
之前最喜欢她的《赌博默示录2》,前一阵子又看了她的《横道世之介》,感动和悬疑的戏路一直是她的风格,这又何尝不是日本的戏路呢?
每个人都是有秘密的,这是这部电影讲到三分之二部分的时候所表达的思想,这也使我想起了韩国的一部电影《秘密》,它讲述的就是一个男人同时和很多美女外遇的故事,最后也没有被人发现,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完美好男人,但是在现实里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所有的秘密吧,正像我们所有人一样。
有些人都不了解自己,更何况别人。
生活中的我们每天做的选择都是灵感和直觉的产物,不值得任何发扬或学习,但又有谁能走出这个常归的怪圈呢?
主角很厉害,他是日本有名的物理学家,可以破获任何高难度案件。
但是即使拥有如此的学识和超高的智商也没有任何资格去胡乱断定别人的生活和案件的完整过程——这是他自己最后得出的结论。
他猜到了大部分的案件故事,但总会有失误漏掉的部分,但就是这漏掉的部分体现出了人作为人的本质和价值体现。
教授最后终于懂得了这个道理,也教育了孩子。
片中老人让小孩子去协助犯罪,这体现了人们内心的黑暗,最后一刻,老人终于懂得了。
影片中表现了太多了道理与问题,这也正是日本电影所经常阐述的。
一位教授可以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去带一个孩子看200米之外的大海样子而感动不已。
女儿不是亲生的,可以毫无怨言的养育她到长大,还不让妻子孩子知道他真的是不傻。
一个孩子到底长大到多大才可以认识自己的错误呢,成熟的时候提起曾经的过错,何时孩子们才会有真正的勇气去承担曾经的过错呢?
保护原始资源还是为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去合理开发呢?
以上都是无法解释的问题,只有岁月可以给我们答案。
父爱也是整个电影的基调,展示了两种父爱的深刻形式,无法评价那钟更好,哪个父亲更爱自己“女儿”。
他们的爱都是无法替代的,无可超越的,美好与神圣的代名词——一点不夸张。
正像影片题目所起的,真爱方程式,这不是个等式。
更偏向哪边,只有你心中有答案!
综合下来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推理的部分相当简单,但秉持了日系故事非常注重情感挖掘的一面,可以说与其你是看他破案,还不如说是看案件背后的亲情故事,简单归简单,但对于情感的表述还是非常到位的,绝对符合一个标准家庭苦情剧的高级水平,再加上努力端着架子装酷的主角,应该说当做一个高级电视剧来看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过看了这个实在有点想瞧瞧东野圭吾的这个原作是怎么弄得,这么轻推理的一个故事,怎么能写成一部小说呢?
❶没记忆中的伽利略系列好看,bug有点多,无聊。
❷赞同“了解全部真相后,再去做选择”。
❸福山雅治的嘴蛮好看的。
❹以前看觉得男主内在外在都帅。
现在却会想,如果这是一个女教师的话,完全可以想象她受到的言语暴力,“一把年纪没人要的老巫婆,所以性格才这么古怪吧,可怜”“要求太高才嫁不出去的吧,对自己条件一点b数没有”“趾高气昂,独断专行,真有人能忍得下去她这性格吗?
不是为了学位谁理她”“对人爱答不理不就是欲擒故纵勾起男人的兴趣吗,啧啧,装”“这性格这社交能力真能当上教授?
一路睡上去的吧。
”“招那么帅的男学生,啧啧啧,女人四十如狼似虎啊”“就这破实验?
就这?
大学教授就这水平?
””有空教小朋友做实验没空帮助警察破案,果然女的就是分不清轻重容易感情用事”“一点人情味没有,还是女人吗?
”“问话不回什么破态度?
缺家教吧,扇两耳光就老实了。
装什么高知,女的都一样,就是欠教训。
”“这么对学生,太不负责任了。
不配当老师”。
糟糕,类似例子太多,我都不用动脑,incel们的各种厌女言论就如拉稀般顺滑地拉了出来。
东野很多小说都有为了孩子的情节,这部也不例外!
女高中生川畑成实杀了前来敲诈母亲川畑节子的三宅伸子,通过这件事,成实知道了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川畑重治不是自己的生父,仙波英俊才是生父。
因为仙波英俊的抵罪,成实才逃离法律制裁,而全家也因为这件事逃离东京,来到玻璃浦的海滨小镇,全家以继承外祖母家的“绿岩庄”民宿过活。
本案到这里充其量也就是个生父奉献的人伦悲剧,可是,当时抓住仙波英俊成功“破案”的警官冢原正次却知道凶手另有其人。
就算仙波英俊供认不讳、就算所有证据链都完美,他也不甘心,因为他知道自己把一个清白的人送进了监狱。
所以,在退休当年,正次就以个人身份来寻找仙波英俊希望能还原真相,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谁曾想,他踏入了一家三口人都有各自秘密的漩涡,被撕得粉碎。
退休警察冢原正次冒失极了,我都怀疑是不是一位老练的警察,直接就问老板娘川畑节子认识仙波英俊不?
这玩意搁谁都会害怕啊。
本来已经埋藏心底10多年的秘密,被一个陌生人轻易叫破,节子假做不认识,回到后厨就瘫了!
他的丈夫川畑重治明白这事情,为了让全家幸福,“怕”而出手,利用民宿的特点,令正次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并假意教唆妻子一起弃尸防波堤下,当做失足而死。
如果没有遇到汤川学,这件事也就是个诡异的谋杀,找不到凶手。
也许冢原正次就成了悬案,而川畑一家重归平静的生活。
遗憾的是,“神探伽利略”来小镇做海洋开发的技术顾问,还住在“绿岩庄”民宿,还目睹了正次与老板娘的对话。
于是,谋杀案顺理成章被汤川破解,悬案办成了铁案,而且陈年旧案也真相大白!
这里面最关键的人物——女儿川畑成实只是一个冲动的杀人者,却因为母亲找了接盘侠的行为,多了一个顶罪的“生父”。
成实不管像不像自首,结果是有人替他自首。
当坏事发生时,所有亲人都在做一件为她好的事情,却没有人问他的意见。
于是乎,有人顶罪、有人遮掩、有人搬家,这件事就悄无声息的离成实而去,就像砸进水的大石头,浪花虽然溅起高高的,但是石头沉入海底,波纹慢慢平静!
成实会忘了这件事么?
正常人都不会忘,只会自我麻痹,自我催眠。
那块石头不是没了,而是沉在最深处,一旦风浪起,必将水落石出。
而背负这块大石的川畑一家,表面其乐融融,实际心惊肉跳,当冢原正次出现,一切又回归那十多年前的夜晚,天桥上躺倒的女尸在狰狞的看着他们一家。
冢原正次被发现时,虽然像是失足跌落防波堤,但是川畑重治深知一氧化碳中毒的本质不会变,于是他千方百计把谋杀装饰成过失杀人,是酒店煤炉泄露、店内房板年久失修,一氧化碳渗透到酒店房间内。
而冢原正次吃得安眠药被伪装成因为睡不好而主动讨要。
川畑重治有了最大的漏洞就是他腿脚残疾,不能登高;而为了达到一氧化碳的浓度,必须要把烟囱盖住。
于是,这里面第二个沉默的孩子出现了。
他们的侄子——四年级小学神柄崎恭平,被打人要求,成了本案的帮凶。
男主汤川教授对此非常愤怒,因为恭平是唯一一可以亲近自己而不浑身起疹子的小孩子。
这孩子不怕生,懂事,而且求知欲非常旺盛,和他在一起就不自觉的想要教他学东西。
汤川帮助恭平实现了不能下水、不能坐船的遗憾,通过自制火箭看到200m外海中的瑰丽景色。
汤川在恭平面前就像一个傲娇的高知父亲,不说倾注心血吧,也花了很多时间来引发孩子对理科的兴趣!
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对世界充满想象的孩子被大人当成谋杀的工具,没有告知孩子一切,以为孩子不懂,以为天衣无缝,但是,正像汤川教授说的,“总有一天孩子会察觉,之后便是自责,然后藏着秘密活下去。
然后,他一定会想知道当时伯父为什么要他做那种事。
”孩子是可怜的,从小就背负了这个骇人听闻的秘密,长大的孩子会不会不再信任别人,不再拥有正直的品格。
为了让这个孩子能健康成长,汤川拜托女主川畑成实一定要“毫不掩饰的说出真相,”让恭平知道一切以后,自己选择要走的路。
而不是像女主一样,被脱罪,被逃跑,被杀人。
拥有如此细腻的情感,汤川看来不是情商低,而是不屑于去看待人情世故。
而对于自己亲近的人,他不会吝惜爱与给予。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孩子能遇到汤川也是他的幸运!
虽然电影一开始,就能猜出谁是凶手。
(OS:导演这样拍不好吧!
)但是为了福大叔,还是花痴的看到了结尾。
剧情弱了点,没有了教授神一般的写公式,靠着亲情、人情多多少少就能推理出个大概。
而且这个杀人的套路确实是意料之中的,没有《嫌疑犯X的献身》的出奇之处来的精彩。
看了那么多推理日剧,大多都是为爱,为了保护所爱的人、那种极端的爱而犯罪,很少是狠一个人到极致而他杀。
有时候会惊讶于犯罪凶手杀人动机尽然是那么极端的爱。
汤川教授还是那么傲娇就为了和一个小盆友较劲。
可惜,小盆友还是很聪明的,知道了自己有可能是帮助姑父杀了人,而内疚。
教授也还是很萌很有责任心的。
总之,给福大叔四颗星
看完了真夏の方程式,说实话,阳光,海滩,正太,亲情,温暖,守护,选择……这类小清新电影的原素几乎全部囊括。
所以,《真夏》其实更像一部小清新的推理作品。
故事中,无论推理也好,物理也罢,都十分小儿科的浅显易懂。
甚至于连推理杀人案中最应该出现的证据薄弱到无法定案。
汤川森森的表现与《容疑人X》剧的相比,恐怕是天壤之别。
也许是石神级别的犯人的确太少,所以才让森森的才智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
况且整个剧的改编与原著相去甚远,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此剧一出,又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原因。
但要知道,一般东野桑的小说中,只会出现一到两个故事的波折与反转,要用这样的故事来完成一个近130分钟的电影作品中,除了加故事,重编剧本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要在保持原样的情况下,还能让故事发展出让所有人满意的作品,这恐怕也是电影导演心里最打鼓的地方。
在我看从推理面来讲,虽不若《容疑人X》内的精采,但从故事架构,一步步从事件后的原因来推理,直到后来出现借由恭平的手而完成的整个杀人步骤,其实已经由反转的形式完成推理故事的结局。
有人说, 故事中的汤川和小孩子突然的温情节奏将教授同志原本冷血的形像而写崩。
但我看来,在整个伽利略影视作品中,教授是重神坛上一步步的在往人情方向缓缓踱步。
在容疑人里结局的时候,他就曾对内海感叹过石神那份沉重到让人无法喘息的爱,然而结局中他却仍坚定的选择了揭露出事实真像。
而在本剧,他却因为对方的爱和守护选择了退却,他所希望的不只单单是纠正诚实那扭曲的人生,同时也不愿此事让恭平的人生从此背负这个包袱。
他将那张带着笑容的照片留给了仙波,在川畑含泪否认他的推理时果断放弃与致歉。
尽管已经知道所有内容,却仍将事实埋藏,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表明了其实教授在慢慢明白了究竟什么是爱,并理解着这种因为爱而守护的心情。
说实话,我是大叔控。
FUKUYAMA是我十分喜欢的演员,而他所演绎的怪怪伽汤川桑,也一直是我钟爱的角色。
虽然这真夏中,FUKU已经不再年轻,老态与疲态尽显,然而这一次的教授却是实实在在最让我心动的教授。
也许其它人在看推理小说与影视作品的目的是想过过柯南的瘾,充分发挥一下自己的高智商与水准,欲与其中的主角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推理PK。
所以也期待着剧本是一场高智商,高科技,高水平的犯罪现场。
但我却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电影,只要能让人感动,让人共鸣,就不失一为部好电影。
人人都有着自己想要守护的,宝贵的东西。
当你的守护与现实产生了分歧与矛盾时,选择就成为了一件难以决定的课题。
所以,当剧中的人物在面临这样的选择时,他们在当时都做出了自认为最应该的,并深信的决定。
在不能剧透的情形下,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对于作品听想法。
但这次《真夏》是真的让我感动了。
2013年悬疑剧情片,东野圭吾同名小说作品改编,讲述了一位大学物理学科准教授解决了一个名叫玻璃浦的海滨小镇上遇见的悬疑事件的故事。
推理部分较弱,感觉东野圭吾笔下的套路都是这样的,为了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影片真正让人悸动的是谜底背后爱自私的内爆和延续吧,还有那次干净美好的海边实验 。
如果不是发生凶杀案,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小孩子最完美的暑假了。
海滩,水晶一样的海水,还有有趣的怪叔叔
在玻璃浦,一直湛蓝的天空和大海,黑黝黝的岩石,细腻闪闪的沙子,黑色潜水服,蓝色比基尼和乌黑长发,古铜色的皮肤,还有明眸皓齿……是的,电影很美。
现实却是,小镇经济衰退,旅游业难以发展,开发资源和环保卫士激烈而漫长的冲突与对话。
“春日”店里的大阪烧松软可口,也有佳人相伴,一时意气风发。
现实却是,在那个醉酒的夜晚,做了要用一生偿还的事情。
如果秘密再值得秘密一點就好了。PS:好看的彩色格子後背包。
无聊又老套
东野圭吾的东西永远让人看着不爽
案情太简单了,怎么看都没吸引力
失望
《蛇舌》里的由里子胸可没那么丰满啊,果然还是可以继续发育的乜~
绝壁是父亲节献礼啊
还不错,就是教授和岸谷君互动太少了……还有岸谷的状略浓啊……
我和东野圭吾可能八字不合。 这么弱的推理啊。 煽情也难以触及我。
要求别太多…………
案件已经不重要了。教授那一身亮闪闪的白衣晃瞎人眼睛,还有美得窒息的海滨小镇。教授和小孩子的互动很棒。“好像这个不会出荨麻疹了。”
平淡得打分的欲望都没有了 那么多无意义的镜头 潜水镜头就要放无数次 不合逻辑的杀人 不合逻辑的顶罪
刚刚看过原作的书,趁还热腾腾的来看电影,真是只能给不及格了,书本来般般,但还是有不少感动的点,至少还有推理过程,电影将推理过程免了,不断煽情却只让人想睡... 再者,成实太丑,吉高太烦,小孩不萌,福山发福... 失望了...
节奏略微有些慢 女主完全让人失望~~ 只有福山依旧闪闪发光~~~
这集没有看到教授写方程,难道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
33怎么变得这么柔情啦
吉高眼妆真难看,哈哈哈哈哈。
社会派推理电影永远抢不过书的风头,同时其对于导和演也是一块试金石,本片除了我们的伽利略一直保持水准外,社会推理的核心角色全都没有感觉...
当汤川学开始人文关怀
两星半仁至义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