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随着年龄增长,导演就不再喜欢玩弄形式上的东西了,可每当我想起《剧场前》里面出影院的那个转场,就会有一种类似高潮的感觉,平淡中突然出现一点情绪化的东西还是更吸引人,即便它可能不够持久,不能作为打动人的核心武器。
回到影片本身,《在你面前》虽然故事和结构简单,但其中的思考和情绪还挺有意思的。
从女主与妹妹和导演的相处以及内心独白中不难发现,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女主回到故乡,希望主动拥抱曾经最亲近的人和钟爱的事业,把握所剩无几的时光,但结果却并不如意。
女主和妹妹的关系因为常年不联系变得疏离,即便姐妹情深,仍然难以取得真正的沟通和理解,对话的内容多半跟房子和收入有关,很难深入彼此的内心。
时日无多的姐姐坐在妹妹的床边,望着熟睡的妹妹,没有任何对话,面对这份情感,她有着欲而不能的纠结,孤独的氛围笼罩在卧室这个本应当展现亲密关系的空间。
女主和导演的这段关系加深了女主的无力感。
两人刚落坐时,导演没准备饭和酒,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在女主的请求之下,导演弄了俩菜,上了几瓶白酒,两人边喝边聊。
聊天中虽然不乏尴尬和芥蒂,吉他也弹得磕磕绊绊,但喝到微醺也就不管那么多了,互诉衷肠之后顺其自然暧昧起来,仿佛马上就要踏上爱情的甜蜜旅程。
在这里,我绝不会怀疑两人互相倾诉时展现的真诚。
但一夜之后,导演的语音留言和女主的大笑不止把这短暂的情感需要和欲望投射最终变成一堆幻想的泡沫。
现实总是让人无奈,男人的懦弱一如既往。
影片的残酷在于,即便我们面对死亡,也休想通过任何努力,来寻找已经失去的或者本不属于自己的情感。
这个世界会运行如常,人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我们时日无多而有所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试着挣扎几下,然后徒劳地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影片结尾,一天的时光逝去,女主面对着熟睡的妹妹,对她的梦境仍然一无所知。
“如果你做了个美梦,到中午12点之前都不能说哦”。
看不见的短片,不了解的美梦,以前不喜欢,现在却爱花,一句“最美不过大自然”拉住了模糊的此刻。
未来,过去,通通抛弃,永远是爱当下的主题,偶尔也对死亡的叹息,却依旧会自我说服自己“无论如何都是幸福的”。
亲缘关系的陌生性,外人却可以敞开心扉。
往事感伤,沉重的旧日时光,提到了不会、学了一点儿搁置了的吉他,却又在不经意间把握主权,吉他声也随之完整地响起(悲鸣曲说来就来,时日无多,还要继续生活,还要安慰外人,好难,好难…),而其中气场的全面压制性却也在不可控的哈哈笑声里融化。
人生没那么多针锋相对,到头来尽剩下真诚与纯粹。
生活一团糟,我们能做什么。
喝到至死方休,竟然这么合适,突然也就释怀了,只要万物一切完整。
喜欢下雨的场景。
而结尾的“反复鞭尸”,也是笑到了泪流满面。
这一部老洪满是叛逆。
擅以极简手法挖掘男女情感关系的韩国名导洪常秀,新作《在你面前》让缪斯金珉禧退居幕后,邀来韩国影视资深女星李慧英饰演一位重新适应韩国生活的中年女子,埋着秘密和姊姊生活在一起,她和一名导演相约在首尔巷弄里的小酒吧見面,正当两人打开话题、酒酣耳热之际,外头突然下起倾盆雷雨。
洪常秀以看似日常的举止,韵味十足的对白,男女一来一往间,竟也带出衰老与死亡的生命顿悟。
细微的发现。
电影的国际版海报字体是绿色的,而到了韩国版则是蓝色。
这正好对应着女主角的手机壳颜色,第一次出现在梦中是蓝色的,而电影结束则变成了绿色。
当我看完电影打开豆瓣和letterboxd准备标记,发现网站界面上的蓝蓝绿绿都递到我面前,手机上的微信和支付宝图标,手边的各色物件……我对这两种颜色产生了巨大的敏感,不知是否是梦,眼前的一切都开始模糊,魔法一般。
疏离。
妹妹希望实现一个美梦。
姐姐被拒绝在外。
这种拒绝令东亚人感到羞耻——这是妹妹的反应。
所以她需要做一些搪塞的动作。
比如去看楼。
还有教儿子送礼物。
一别两宽,或者?
见导演时带着一点刺。
为什么要为他换衫呢?
回了故里,不知有什么意味。
店主不在的小酒吧,“小说”。
在“北村方向”里立一排威士忌。
今次似乎是红酒。
与异性的独处令人有兴致,什么都愿意试一试。
比如多年不碰的吉它,还有某种流浪的可能。
因为,也不因为,一切结束的迫近。
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
可能,没有人真的在期待导演能做出什么格外的事。
今年看了不少电影,在这个冬日的初雪,突然想起的却是这部。
年初去了韩国,也许有大半法人理由是因为洪导演,去了北村、江陵、水原,繁复的道路与烟火,平静如常、深夜买醉、不断前进的人们。
《东邪西毒》中有一种特别的酒叫“醉生梦死”——喝了的人,会把过去忘记。
醉忘记过去,梦引向死亡,人在漫无边际的生命中寻求更加永恒,而永恒却如此短暂。
“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明天了。
”失败的生活,失败的人,世俗的评价让李慧英饰演的女主不堪而局促,决绝的私奔、多年的漂泊,他人的叙事中的自己仿佛陌生的他者,当诉说偏离了倾听,那么交谈也没有了意义。
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喜欢饮酒,微醺中的交集、面对面的真切、真情流露不堪与承诺,人们想表达又有些东西怎样也无法被表达出来,刹那间的共情,好像跳了一支舞,让人与人间的力场彼此相融,又马上失去,相互逃离。
“你想跟我上床,对吧,是的,如果你可以的话...”,生活让一切都需要一个解释,当生命的张力有了确定的指向,一切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坍塌。
酒醒了,然后巷道中的烟也灭了。
“对不起,昨天的话不要当真”,当再谈论起这件事,咖啡馆中的一切都成为了谜样的存在,再无法感知微醺中的感受,他成为了约炮下头男,她成了失意绝症女,已经完全脱离了当时环境,作为观众的我们再叙述这件事时,只能简述为两个失败者的笑话,但又有很多东西表达不出来,只能记得一个并不复杂但又不简单的梦境,发生在你面前。
2年后,当我再走到小说门口,它已大门紧闭,好像一切从未发生过。
终于有机会在家好好看看电影,倒不是平时连看电影机会都没有而是看电影的心态这次终于等到了. 影片一开始就缓慢的铺陈,近乎让我察觉不了剧情变化的节奏让我极度舒适,妹妹睡觉旁边的粉色(发带?
)极为突兀但莫名自洽,女主的上衣也是粉色,画面的色彩感觉就是日常任何人都拍的出来的色彩,这种“拙”对于我的大脑来说极为舒适,再慢慢听她们讲自己的故事,慢慢的接受每个人物的变化,女主去故居的那个花园!
镜头给了很久,我挺感动的,可能是过分真实的感觉而感动吧。
有一个设计镜头我挺疑惑的,就是桥下抽烟,可能是因为美吧,我倒是觉得这个是导演中途唯一提醒我:“喂,我可也是很有风格和脾气的!
”总之这部片子的故事内容信息量可以很大,但不用太在意,那个女人传达出那种慢悠悠的神秘,有一点孤独和悲怆,又没有退缩的样子,真的很棒:)
(一)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洪常秀在自己的电影中省掉了音乐编曲,亲自编曲(他不识谱)。
从2021年(拍于2020年疫情初期的2020年二、三月间)的《引见》起,洪常秀省掉了专职摄影师,亲自掌机,小作坊化愈来愈明显。
他越来越不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精致视觉审美。
(二)洪常秀可玩令人如坠五里雾中的魔幻影像,也可玩简单朴实、戳人心窝的影像。
相比之下,后者像是他的小清新游戏,不怎么考验智商,但考验耐心。
他的电影从来都在考验人的耐心。
喜欢一秒爽到的,出门向左。
(三)洪常秀有类影像是倒金字塔式,在剩下越来越少的时间里,谜底渐渐逼近,一旦浮出水面,会震撼人一下。
《江边旅馆》如此,《在你面前》如此,两者都用死亡这个命题来让人屏住呼吸,静静观看,聆听。
2021年洪拍了两部片,《在你面前》是第二部,片长85分钟。
这是他第26部长片。
(四)再一次,申锡镐做了赵允熙在电影中的儿子(与《引见》中同一关系设定),再一次,电影借他人之口,夸他帅。
他与金敏喜是洪氏电影里被夸得最多的男角与女角。
洪该有多喜欢他。
(五)李慧英饰演的姐姐与赵允熙饰演的妹妹在公园想找人帮忙拍照。
拦住的是徐永嬅,她与她同住的女子走在一起(《草叶集》台词里提过她的合住伙伴,《逃走的女人》里有正式展示)。
洪氏小宇宙里,熟面孔、老设定在不同影片里延伸。
“路人”徐永嬅给她们拍照并认出姐姐来。
女主角过往身份得以揭示:在跟一个男人跑去美国之前,她曾是位当红演员(真是令人熟悉的角色设定)。
(六)女主角吃带汤的年糕时洒了一滴到衣服上。
擦不干净,回去换衣服太麻烦。
后面她要与一位导演午餐。
衣服脏渍成为一个小小困扰。
这样一个细节,在片中成为被表现的点。
洪的影片,事无巨细。
(七)我这样设想洪常秀的生活:抽烟很凶,善捕捉日常生活细节,脑袋总在思考,与常人思考不太相同(他有个哲学的头脑),时常与朋友小聚,喝个半醉,从中获得些拍片灵感素材。
这逐渐在他脑中雕刻成电影画面。
他脑中有一堆想法。
许多议题。
总在琢磨弄个什么新鲜结构去展示它们。
一年中,差不多能想出个新的结构玩法创意来。
组织起自己小小制作班底,花个把月来磨出一部小小电影。
不怎么紧张,一部电影就那么几场关键戏,喝酒聊天为主,演员无须特别准备,也不用额外制景、置办道具,一切就地取材,没有浓重妆容,服装来自演员自家衣柜。
早上花几个小时写出当天要说的台词然后演练,开拍。
大致框架确定,允许细节调整。
天气变化,场地因素,演员状态问题,一切都不是阻碍,反而是生成电影鲜活感的随机元素。
花上三周,四周磨戏,一场戏通常几分钟,长的有十几分钟,演员现背台词现表演。
每场戏平均拍个八遍十遍。
从开始的不熟悉不自然,逐渐走向自然,顺滑,台词脱口而出,演员状态跟真实生活近乎一模一样。
拍完后素材放上一两周,然后花几天时间完成剪辑。
洪亲手剪。
关键剪辑一两天就可完成。
此时电影销售人员(一两人)已开始运作推广和销售。
主要走国内外艺术院线,各大电影节。
几大他常去的电影节期间,洪带着核心成员走一遭,度度假,接受镁光灯的照耀,访上一圈谈。
他在留学期间的简单英语交流功底派上用场。
他摸摸脑袋,思考一下眼前这些鬼佬的弱智提问,如何用太极话语搪塞过去,既体现出智慧,又保持含糊性。
这很关键。
他不喜欢解释他的电影。
但还得卖片。
一圈下来,花不了太多时间,他电影的名声在粉丝圈子里已蓬勃。
全世界都散落着他的电影粉丝。
看他电影的人不会太多,几万到十几万人次不等,能收回一些款项。
不多,够自己花,够小型电影团队运作,通常可支持下一部电影的开拍。
就这样,一年当中,花在电影制作、推广及销售上的时间,两三个月,顶多半年(他高产时平均一年拍两部片)。
其余时间,喝酒,看书(他喜欢看书甚于看电影),观察自然(他喜欢大自然),会会朋友,在大学讲讲课,与金敏喜一起消磨一下闲暇时光。
一年一度,在电影界,他扔下一两颗小炸弹。
小小日子,就这样过下去。
健康没大问题,有些小毛病,牙痛,拔牙之类。
世界不发生巨变,他大概就会这么一直拍下去,慢慢老死,最终留下电影五六十部。
一个奇思妙想、著作等身的男人。
(八)女主角坐在去见朋友的出租车上,脑子里回想着侄子送自己钱包当礼物的情景,感恩生活的赐予,收到手机信息,约她午餐的导演预约的餐馆有变,告诉她换个地方。
这样的琐碎信息,也成为洪电影中的表现元素。
亦如生活那样。
换的地方颇耐人寻味——《北村方向》中的“小说”酒吧,隔了十年之后,又回到洪的电影中来。
继续沿用十年前的老设定,顾客坐在店里,店主则玩消失。
一如以前,导演也是这里的熟客,甚至手里有酒吧的门钥匙。
他说,店主去统营旅行去了(《夏夏夏》里的故事发生地、洪常秀母亲的故乡)。
他们坐在酒吧拿来附近一家“不错的中餐馆”的菜单点餐,那家中餐馆也在《北村方向》中出现过。
洪常秀以这种方式保持着某种怪异趣味,也暗示着他电影时空的延续性。
他在拍同一片人间风景。
始终围着小天地打转。
看完片子后我查询信息看到,原来这个设定也是为了缅怀《北村方向》里的“小说”酒吧老板娘饰演者金甫京,该演员在《在你面前》开拍的2021年,因癌症去世,享年45岁。
在这部影片中,她出门远游,不会再如《北村方向》那样中途回到片中。
(九)洪常秀这样的微小叙事主义者喜欢拍摄主角的一天。
《在你面前》中,早上女主角在妹妹家中醒来,室内姐妹俩聊天,转到附近咖啡馆继续聊天,姐妹一起看附近在建的楼盘并逛公园,去看侄儿的年糕店,与侄儿站在路边见了一面,坐出租车去赴导演的午餐路上,顺道去了自己童年时住过的地方,怀一下旧。
在与导演一起喝下了几瓶酒聊了几小时后回到妹妹家。
(十)曾经,洪的电影一次次拍摄人物的出走,游荡,现在,他开始拍归来。
一个在美国飘零多年的女人,归至故土,在物是人非里寻找曾经的踪影,心灵的安处。
(十一)洪的影片中,经常只展示空间的局部。
他总是省去完整的空间交代。
完全悖于经典电影里的空间原则。
有时用台词补白空间信息(此片中,女主角站在某处花园植物丛中,通过对白,我们渐渐得知,这是她童年时的家)。
关于空间的整体,观众总是需要自行脑补。
他的电影是观众深度参与的影像与文本游戏。
不像经典电影,什么都给你展示明白,你不需要动脑想象,你只需要等着爽,等着被感动。
(十二)《在你面前》,通过女主角的心理活动旁白,将观众拉入主角的内部世界。
她在空间里游荡时,我们知道她内心的活动。
与此相近的是《北村方向》里的日记体旁白。
(十三)在自己童年成长的房子里游荡时,一位如今住在屋内的小女孩走了过来,她与小女孩搭讪,夸她漂亮,还给了她一个深深的拥抱。
那一刻,仿佛女主角也拥抱了童年时的自己。
镜头里小女孩始终背朝观众。
洪的电影不仅经常忽略空间全貌,也经常忽略人的全貌,甚至不见人。
他电影中多次有完全不出镜的配角只用声音与画内人物互动,比如《之后》里与金敏喜搭讪的出租车司机。
这是洪的极简、含糊美学的呈现。
(十四)与导演见面的错位感:坐在出租车里收到导演改约定地点的信息。
见面后,导演以为她吃过饭,所以约在酒吧见面。
这种错位感,非常生活化。
(十五)“导演,您的电影就像小说,短篇小说。
”女主角见了导演后说。
这也正是我想对洪常秀说的。
(十六)洪常秀的叙事策略:先让观众与女主角和她妹妹在一起泡个半小时左右,让我们大致明白她的身份信息,她大致的内心世界。
去见导演路上,因改约,又拐去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一番怀旧,观众对时空与主角心理有了更深邃洞察,然后才见到导演,此时电影篇幅已过半,铺垫大致到位——与导演的聊天本身还有几回合铺垫,然后才切入影片核心部分,平地起山头般抛出猛料,关于女主角将死的处境,及她深邃的内心思考。
这个叙事结构,堪称经典。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也大致符合这种戏剧结构。
具有这种结构的影片,往往能带给观众强烈心灵冲击。
(十七)片中导演描述着自己年轻时如何被女主角在某部电影里的表演震撼到。
我怀疑这是洪常秀自己对演员李慧英早年某部电影的观感,以此致敬。
终于他们有了合作的一天,探讨年老与死亡的话题。
(十八)片中导演说自己在筹备一个电影,女主角问要多久,导演说第一版草稿一般要花半年到一年。
女主角感慨,如今拍部电影要花这么久呀。
洪常秀这是在讽刺同行吧?
(十九)失落一生的人,最终如何迎接死亡?
《江边旅馆》有了一次回答,《在你面前》,从女性角度,又一次回答。
男人向外寻找最后的慰藉(看到美、感慨美,在离美最近的时候死去),女人回归自我,或者说,朝向信仰。
让神安驻于内心,度过最后平静而孤独的时光。
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帮人就帮人。
她相信:天堂就藏在你面前。
(二十)女主角在第一次见面的导演面前说出自己不久会死(这是她极力隐瞒甚至都没有告诉妹妹的隐私事件),她平静中透出达观,轻弹吉它,泪中有笑,反倒是男人接受不了这个打击,无语低头,半晌,软弱无力地哭泣,久久沉陷于颓丧。
女人摸着他的头,给他安抚的力量。
(二十一)从女主角说出自己患绝症活不过半年,到她终于用一番动人语言描述一个将死之人眼中世界的美丽(本片高光时刻,富有力量感的段落),这之间洪常秀也让观众等了再等,铺垫个够。
先是听到消息的导演情绪低落,哭泣,外出抽烟,女主角走出去陪他抽烟,安抚他的情绪,重新回到酒吧后,导演才鼓起勇气与女主角正式谈起面临死亡的感受话题。
此时女主角说出的一番话语,比起前作《江边旅馆》来,更深邃,更动人。
洪深谙节奏、停顿、延迟,对最终高潮起到的强化作用。
正如音乐。
(二十二)洪常秀对细节的还原度有多极致呢,外面下雨了,导演和女主角准备离开酒吧,助理过来问要去把车开过来吗,随后又问门要我来锁吗,又说,你们没带雨伞吧,要不用这一把?
电影给予时间展示一位细心助理与老板沟通的细节。
二人离席时,女主角还问,我们不收拾一下桌子吗?
(他们借用酒吧的桌子吃饭喝酒。
)导演说,我大致收拾一下吧。
女主角说,要收拾就认真收拾。
导演锁酒吧门时女主角看到锁夸锁很漂亮。
二人站在巷子里(墙边堆满木条和石块),在雨中打着伞又点了根烟。
这些琐碎细节还原了生活质感。
在洪的电影里,没有一件不值得认真打量的琐事。
(二十三)见面的最后,在雨中,二人站在巷子口抽烟。
镜头定定地看着他们背影。
这一刻,是两个人见面以后最放松的时刻。
还夹带着一丝浪漫。
前面,听到女主角对死亡的感悟后,导演约她一起去统营旅行几天(又是统营),拍部短片。
“我想把你的生命记录下来。
”导演说。
“你是想跟我睡觉吗?
”女主角问。
导演含蓄地点了点头。
将死之人的暧昧,如此直接。
雨中这浪漫一瞬,看似是对暧昧的升华(淡淡几声吉它弦音,配合着画面叠加出诗意),却也是一个讽刺。
第二天,在妹妹家沙发上醒过来的女主角,收到导演发来信息,改口说短片拍不了,那是酒醉后无法做到的承诺。
这猝不及防的打脸,令女主角小小浪漫预期泡汤了。
她苦笑连连,回归自身的孤独。
洪常秀关于死亡的这部片,既有诗意描写,又有残忍展示。
你觉得天堂就在面前,但天堂也会让你承受失落。
洪真是人间清醒。
他从不让观众跌入真正的迷梦。
(二十四)电影的最后,又显示出女主角这一天经历,也许只是一个梦。
究竟是谁的梦还说不清楚。
电影开篇和结尾处,是相同画面。
睡不着的女主角,坐在妹妹床边,轻抚着她的手。
而幸福的妹妹,则醒不过来一样。
妹妹起床后说她做了一个美梦,但不愿意说梦到了什么。
整部片可能就是她的梦。
而当她说她做了个美梦时,也不过是在说梦话。
这是洪的叙事诡计,梦的连环嵌套。
女主角在片中最后一句台词,是对着还在沉睡的妹妹问:“你梦到了什么?
”241214
洪尚秀导演的风格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尤其是喜欢看剧情发展的影迷,属于小众类的。
本片的主题涉及较多,讨论了死亡、亲情、人生观及爱情观。
总的基调缓慢、平淡,依靠对话来表现,难免让人产生“闷片”的感受,但缓缓的对话中会突然出现令人震动的情节,一些“金句”也算亮点,给人以启迪。
尤其男配角“导演”,表现出来的退缩,讽刺了一些言行不一的“文艺中年”。
整剧制作的艺术水平一够,摄影和服装、环境设计,个人认为也就是电视剧的水准,色彩、构图也一般,有时主人公角度十分感叹的影色,观众却感受不到。
推荐指数70/100,不怕“闷片”的文艺小青新们可以一看。
01李慧英扮演的女主是位上世纪90年代的电影演员,洪导演的缪斯今敏喜这回退居幕后影片开启于一个悠然的早晨,妹妹说她做了个梦,还说这是个不寻常、有预兆的好梦洪导在这给李的角色设定是:在美国待了十几年,又重新回到韩国适应生活的女子感觉似曾相识?
大家哪怕身边没有过这样的亲戚或朋友,对此类故事也有所耳闻了至于理由嘛,自然是:在美国混不下去,加上人到中年,不回来还能做甚
这种情形下回国,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亲友们的盘问现状还算不错的妹妹,在阳光明媚的咖啡厅露台揶揄姐姐一番寒暄之后,妹妹开始凡学大师上身,炫耀起自个儿来:哎呀,也不知道怎么,一不小心抽了套房,又一不小心房子升值了两亿韩元。
언니(姐姐),你说气人不?
与此同时,还不忘打听姐姐的过往和现状,当得知姐姐在美国帮别人卖红酒,同时手头还没存款时。
反而用责备的语气数落她:“언니,这挺丢脸的”“你是我唯一的姐姐 但我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怎么生活的”“你当年跟一个不认识的男人一走了之,完全不顾我的感受”......
一套组合拳上来,打得老姐猝不及防,一口老血差点喷出,姐姐赶紧喝口咖啡压压火确认别人比自己惨,而且惨多了——没有比这更让人心满意足的回答了所以为什么总说韩国人卷呢?
卷得无孔不入、六亲不认、头皮发麻韩国有个问题,社会问题在电影里被血淋淋地揭露出来,回到现实却从不见长进该卷还得卷,该物化女性还物化女性,财阀垄断、政商勾结、生活压力等,诸如此类,不但没见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没错,细心的国内观众若反观自身,想必能心领神会所谓“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02李在外甥开的餐厅衣服被汤汁溅到,提出要回家更换因为她准备见一个导演,对方可能有意提供工作机会在路上,会面地点临时变更,她决定先去趟顺路的梨泰院老家如今这里居住着另一户人家当她经主人允许,独自来到阁楼上,如梦游般四处环顾,若有所思地坐下的时候
一名小女孩突然入画,走到她面前她问:你来这里旅行的吗?
女孩回答:不是,这是我们的家也不知道是小女孩太可爱了,还是触景生情她满心欢喜地抱紧小女孩,仿佛抱住了童年的自己逝去的岁月在短短的几秒内,永远停驻那是她也还是小女孩的时光03在小酒馆女主,导演,和他助理,三人简单客套几句,然后导演提出点中餐吃这里的小酒馆,是为了纪念十年前出演洪导《北村方向》的女演员金甫京去年,她因病去世
影片《北村方向》(2011)剧照
北村方向 (2011)7.72011 / 韩国 / 剧情 / 洪常秀 / 刘俊相 宋宣美洪常秀爱玩结构,爱混淆影像和现实的边界,在这里也是如此但这一回,是为了怀念故人,而不是炫技到了洪导演这个境界,反戏剧、反高潮,被他玩得炉火纯青,信手拈来才气逼人,令观众大呼过瘾,俗称高逼格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初出茅庐,拍《猪坠井的那天》一鸣惊人的新人洪常秀其实我更喜欢他中期的作品,灵气十足《生活的发现》(2002)、《剧场前》(2005)、《夜与日》(2008)、《懂得又如何》(2009)(此片河正宇很囧地打了个酱油)、《夏夏夏》(2010)而且,大部分片子都是低成本、演员无偿出演04有人说洪常秀的片子,拍来拍去就那么几回事: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男人装可怜,女人就心软女人一花心,男人越着迷还有人说:洪常秀一辈子,就拍一部电影其实观众想怎么评价,都能自洽但不影响,人就是去做了,去拍了,还拍得好他不仅高产,还是绝对的行动派,绝对的低成本之王他的片子就是好看,就是有才华,就是有人喜欢他成功了,在商业片类型片云集的忠武路杀出一条血路再说他的执拗,只拍一个题材决不向商业妥协,决不气馁,决不懒惰试问讥诮他的人之中,有谁能做到这点?
05言归正传这位导演依旧是洪导电影里死皮赖脸的男人不害臊地一个劲儿夸李说自己如何被她吸引年轻时因为看了她的某部片子,从此决心走上电影之路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女演员,会不知道他这点小心思男人抬举女人,无非是想获得好感更何况自个儿已是昨日黄花能被你这三言两语蛊惑住了男人就是这种动物所以总是说,男人想太少,女人想太多06从这儿开始,就是整部片子的重点李问起这家餐厅的老板去哪儿了?
导演说她出门了,把钥匙留给了自己然后又说,她可能去了统营没错,统营正是《夏夏夏》故事发生地洪导冷不丁在片子里的互文、隐喻小细节,只有那些熟悉他的影迷能get到洪导演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正为自己而拍电影,再到为观众而拍电影最后,还是回到为自己而拍电影没有人逼迫他,是生命,已经将他和电影分不开了真正的人戏不分,醉生梦死07我们回到电影中一直不在场的女老板这正和《北村方向》里金甫京的角色设定吻合那位好整以暇的女老板,时常外出不在,丢着个空店在那来客默契地自行取酒喝,大家伙倒也乐在其中随后,女掌柜风尘仆仆地归来,加入到酒酣耳热的谈话之中多么轻松、自在,浑然天成
纪念演员金甫京但事实是,此刻洪导、演员和观众都心照不宣,那位女老板永远不会回来了当初看《北村方向》的时候,就觉得这角色有趣但谁也没想到:戏里戏外,黄粱一梦如今斯人已去洪导演将深深的怀念放进这两部片子的互文里为缅怀故友,拍摄这部电影看到这谁能不心有戚戚08导演趁着酒劲,提出希望李参演他的片子李却支支吾吾推脱,透露出令人震惊的真相:她已身患绝症,时日无多这个时候,影片的基调已经朝着不可逆转的伤感滑去事发突然,男人难以接受,一个劲地安慰她女演员反倒看得开结果这哥们越思忖心里越不舒服怎么会这样呢?
凭什么啊?
阿西吧爆粗口都出来了反而轮到女演员安抚他了,轻轻摸着他的头两人来到屋外,抽了根烟平静下来
这个时候,有趣的一幕来了男人又开始了奇奇怪怪的承诺你跟我去旅行,我们一边走一边拍,一边玩一边剪,明天就出发!
女主角虽然也喝多了,可毫不含糊你想跟我上床,对吧男人当场被拆穿,厚着脸皮回答是的,如果你可以的话...助理的出现打破了尴尬的气氛 突如其来的大雨中,我们看到她手里扔掉的香烟09第二天,当然是导演的道歉:“对不起,昨天喝多了,我们的约定你别当真”好家伙,女人笑得前仰后合,一再重放这条语音消息 奇异的是,当我们觉得片子本该在这结束洪导还是玩了把结构只见与片头相呼应的标志性拉镜头,回到相同的场景幽暗的房间内,李盯着熟睡的妹妹,见她翻了个身莞尔一笑,走近她俯在耳边问:你是在做梦吗?
所以,这场梦,是谁的呢?
女主?
妹妹?
导演?
观众?
还是所有人?
全片完
醒来,是为着继续做梦
一直以来,我真心实意地欣赏那些拍生活细枝末节的电影,沉溺琢磨细腻琐碎的台词与情绪。但我还是没有获得期许已久的像洪学家们一样看洪常秀的能力。每次看到他们的感动膜拜,我都茫然得像是站在欣赏新衣的人流中的小孩。
很文青很文艺,没有BGM,没有滤镜,整部戏就八九个镜头。对过去交代的太少,无法代入女主角的伤痛。想回到熟悉而伤痛的过去疗愈,遇到的却只是陌生的人和物。
真没看懂
非常精彩的欲言又止,笑对荒诞;明显能看出女主是千疮百孔的归来,但在努力组织和应对当下,用(尴尬的)笑应对自己的苦处。此片是一部适合共情的片子
非常精彩。《在你面前》和《引见》我们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谁在梦中?谁的视角?何时入睡?何时醒来?前段镜头由小及大由低到高,缓慢衬出人物身处的环境和关系;后段由远及近由大至小,二人的对话悲怆带着惋惜。最秒之处是影片中间点是全片唯一一个主观镜头。开始与结尾,究竟是谁在“你”面前?“你”又是谁?也许根本不存在姐妹关系,我们看到的姐姐和妹妹都只是同一人而已。那有着一位儿子的导演是什么身份已经不言而明。想让人拍手叫好的作品。两个点:手表的时间和手机的颜色。
负一万颗星,什么玩意儿?
深夜。电影看到中途睡了过去,再醒来女主角和陌生男人,酒酣耳热吉他响起。这种雾里雾中的感觉,是真正的“在你面前”。
终于明白为什么不是金敏喜主演,他当然不忍心让她演这个角色
权海骁真的长了一张让人无法信任的脸
男人的语音信息 女人狂笑so pathetic, i mean the man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天堂就隐藏在你的面前”
在《北村方向》上映十年后的今年年初,女主角金甫京在和病魔进行了长期的对抗后去世了,在《北村方向》里她饰演一个叫做“小说”的酒吧的老板,她总是不在店里,但总是会回来。而在《在你面前》里,“小说”的老板不再回来了,因为她真的走了。围绕全片的关于回忆的幻梦,关于对当下的珍惜,关于可预见的死亡,几乎都是洪尚秀对金甫京的吊唁。而梦中梦的结构,在一贯的对知识分子的讽刺之外,还有一层通过梦境的连续翻转来探讨爱与死亡的真实与虚假的意思。
「如果我能用那種理想的方式看到在我面前的事物,我就會變得什麼都不怕了⋯⋯」
虽然耐着性子看完,还是无法欣赏这样两三个场景,全凭对话撑起的片子。一个得知自己只有几个月生命的漂泊女性回到故乡探访家人和朋友,无风无浪,被导演酒桌上临场恭维安慰定约,第二天 短信说明,弃约。挺乏味的。导演以前的电影一样的感觉,实在可以不必再看他的作品了
四五十岁的老女人有什么好看的
任谁看了都是洪常秀
再次提到自杀,让我想起《猪堕井的那天》。饭桌戏很精彩,但更喜欢在老房子里的那一刻,差点哭出来。有时候觉得,能从他年轻气盛的电影看到现在的大道至简的电影,是观众的幸运。
3.5
洪导日常劝退体验
酒醉后有真心,也有自我感动的表演,是足以让自己都相信的真实。感动处在绿色花园,巷道,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