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之屋
Viceroy's House,乱世伤痕:末代总督的秘密(台),总督府
导演:顾伦德·查达哈
主演:休·博纳维尔,吉莲·安德森,曼尼什·达亚尔,胡玛·库雷希,迈克尔·刚本,欧姆·普瑞,大卫·海曼,西蒙·卡洛,丹兹尔·史密斯,内拉吉·卡比,坦维尔·加尼,莉莉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印度,瑞典语言:英语,印地语,潘加比语年份:2017
简介:2017柏林影展主竞赛展映。1947年英国政府指派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公爵,协助二次战后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的独立与和平政权转移。在总督之家内外,大至民族之爱,小至男女私情,全部纠结在这动盪震撼的史诗里。 纪念印度独立七十年,集结英、美、印度三地影坛金奖团队打造钜作。本片是英国籍印度裔女导演古兰德恰达,根据其祖父母跨..详细 >
还是英国立场嘛。。那个硬凑上去的爱情。真是无言以对。。。
英国BBC出品的又一部佳作 讲述不为大部分国人所知的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建国史和人类史上最惨烈的动荡迁徙 涨知识了 剧情很有张力 值得一看
明白了印巴分治的问题,虽然感觉肯定还有很多事情没交代,真相又是什么
一部简短的印巴分治史,算科普吧
看电影前还特地补习了一下印巴分治的历史背景,看的时候就很顺畅。BBC制作,很科普。“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Y
4.5分。把历史节点上的动荡、混乱、阵痛描摹得细致真切,虽然场面和格局不大,但仍荡气回肠,个人认为强于《孟买酒店》。圣雄甘地的目光真是敏锐深远,他宁愿交出权力做出妥协来维护统一,因为他知道分裂只能换取一时的平息,却终将埋下长久动乱的因子,印巴至今的局势也印证了他的判断,可惜伟大的圣人独一无二,能像他一样无私的人太少了。总督府里连汤勺和书都按比例分给印巴的一幕简直太荒诞了,却偏偏是真实。就像末代总督蒙巴顿在片中所说,这场政治游戏没有胜者,无论兴亡成败,遭受苦难的终究是庶民百姓……
很工整。
“英属印度”一直是多国多族多教不断被外族入侵的地区,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打跑了葡萄牙和法国之后,才一块块殖民地拼接形成的。那阶段的总督都是由这个私人股份公司指派的,到1857年才收归英政府。二战之后英国没钱去印度平叛起义,只能兑现任其独立的承诺,但移交南亚这部分的政权、十多亿债权和120万军权,交给谁?怎么分?这片土地原本就不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宗教,民间抢夺财产早就打破头了,连桌椅板凳书本都劈成一半来分……导演把总督府里的终极争夺拍得跟下午茶式的每个人说着冠冕堂皇的话,不合理。要拍自己祖母祖父在肯尼亚颠沛流离的爱情故事就踏踏实实到非洲拍,何必乱入权力的游戏?还说有争议证明她的电影好?
其实分开是唯一的选择……
蒙巴顿为国为民,丘吉尔和真纳为自己的利益一定要肢解印度。讲真,片子里的感情戏毫无用处
喜欢人物传记片 不过这个片子显然不是洗白英国
大历史走向和小人物命运交织,一曲动荡下的悲歌。
蒙巴顿洗成傻白甜
看的我有点怀疑我学过的印度历史,片头几分钟总督府生活的还原度好高,很像印度的博物馆里面英统印度时期的油画,不愧是应英国人的电影,怎么说呢,所有参与的印度人都像跑龙套的。
最感动的还是片尾打出的那段字幕,作为导演的孙女奉献给祖母的礼物。英国籍印度裔女导演根据其祖父母跨越种族与信仰的真实爱情故事改编成了这部以印巴独立和分治为背景的宏大的传记类剧情片。着眼点在英统印度的末代总督如何在不得已之下实施并见证印巴分裂的过程。也算是给这段历史做了一个课补。
美化历史了 真的不行
讲述了印巴分裂的过程,英国果然是一根最大的搅屎棍
约翰牛永远是最佳搅屎棍
这就是属于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什么地方有点奇怪,但也不知道该怎么整的片子,但是女导演时时刻刻扣题“总督之屋”,没有做太多加法,还是挺让人喜欢的,尤其house方寸之间个人的命运和变化在大历史的前提下,拍得挺让人动容。英国人从古至今真是顺势而为的搅屎棍高手,这肯定没跑了。GA这是特意贴近人物原型有点佝偻吗?为她加了一星,和尼赫鲁眉目传情的时候绿眼睛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