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

艾草,Artemisia

主演:潘丽丽,莫子仪,周姮吟,唐振刚,陈希圣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艾草》剧照

艾草 剧照 NO.1艾草 剧照 NO.2艾草 剧照 NO.3艾草 剧照 NO.4艾草 剧照 NO.5艾草 剧照 NO.6艾草 剧照 NO.13艾草 剧照 NO.14艾草 剧照 NO.15艾草 剧照 NO.16艾草 剧照 NO.17艾草 剧照 NO.18艾草 剧照 NO.19艾草 剧照 NO.20

《艾草》剧情介绍

艾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58岁的母亲吴艾草(潘丽丽 饰)跟其他台湾师奶别无两样:膝下一双儿女,生活清闲平静。早年间曾与异乡老师私奔,可算是思想开放的女性。然而她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小儿子宋海(莫子仪饰)举止异常,种种迹象都证明儿子是名同志。面对儿子的离经叛道,艾草并没有道破,但也使她无所适从,困惑不已。此 时,留学而归的大女儿宋伶(周姮吟饰)居然带回了跟黑人所生的私生女。这时的艾草再也按耐不住,长年建立起来的伦理观瞬间崩塌。作为一名母亲,她不能接受这种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艾草的内心陷入苦苦的挣扎中。最终,她会接受子女的选择么?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初恋女孩地上最强夏娃的诱惑芭比之蝴蝶仙子2unmet某脑外科医的日记神奇的飞跃周佳人有约珍妮潘的规则旁观者爱你的米拉所有的不眠之夜9-nine-支配者的王冠大叔转生恶役大小姐脚步拉尔复仇记新娘航班校花的超级保镖之异世营救巨猿大战机械猿:新秩序王者之路佳人蓓尔惊情谍变异能者新暗行御史安德森坠落神秘破坏客下一个素熙大巴上的女孩龙先生,想要买个家。爱情神话特务追杀令

《艾草》长篇影评

 1 ) 极端?

这部电视片 演得十分的真实 感觉真的有所发生艾草的形象感觉有点像现在八零九零人母,开放但又有所顾忌宋伶宋海这就更代表了现在小孩在中国传统观念下的极端"错误",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那上面说在美华人最怕的事就是怕自己的第二代感情方面的闪失,即女儿嫁给黑人和儿子是同性恋,艾草能在这种压力下安然,这种放得开的精神应该是现在家长应该学习的吧...虽说这部片子是在讲述 宋伶宋海的所谓"畸形"的感情,但更一步阐述了现在两代之间的关系,两代之间的矛盾....感觉和白先勇的<孽子>有共通之处....如果我们更看一点又何乐不为啊?孩子的责任还是由他们自己承担的好.....

 2 ) zz艾草

by danialu@kkcity隨著年紀增長 人會變的越來越寬容如果是以前 我看到唐振綱跟莫子儀在一起一定會恨的牙癢癢現在卻只覺得畫面好美 好可愛看著艾草 想起很多往日的事情情人也是在單親家庭中生長 一個在國外的姊姊我們也常在他媽媽出國的時候 在家裡嬉戲雖然他說他答應媽媽不帶男生回家過夜然而我還是耍詐在天明被他媽媽撞見後才離去雖然現在的年紀沒有比艾草裡面的腳色大上多少然而卻覺得像電視劇中演出的那種感情模式應該是在年紀很小很小的時候才會有的吧?一二十歲時候的我們 很容易滿足只要可以一起吃個簡單的東西就好 很會找樂子 在各種小細節中得到滿足那時的我們 生命中只有快樂的事情 無憂無慮 不知道爭吵為何物既然生活中已經有那麼多的壓抑跟不快樂為何還要把痛苦帶到兩個人中間呢?如果會不快樂 那麼為何還要在一起?然而隨著年光流轉 漸漸地瑣事滲透到生活中來我們也變的越來越平凡 愛計較起來當初那種簡單的感覺 似乎也越來越難以找回來了這大概是懷舊的原因吧所以我們回到過往的關係中去尋找那永遠回不去的年光中的感覺

 3 ) 接受并承认每个决定都是值得,尊重才开始存在

《艾草》是由姜秀琼执导,潘丽丽,莫子仪,唐振刚主演的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类电影,影片由真人真事改编,融入了“同性”、“未婚生育”等冲突元素,2009年于台湾上映,获得2009年旧金山影展最佳电视电影奖等多项国际奖项。

《艾草》讲述了一个名为艾草的单身母亲,她远离故土,只身来到台北发展的故事。

故事以“家”为核心,记录了一个平凡而深刻的家庭伦理故事。

艾草上有一位视钱如命的老母亲,膝下有一儿一女,一个留在台北从事教育相关工作,一个远赴法国求学,她梦想有着一个圆满的家庭,憧憬着儿孙满堂的美好场景,而上天却给她以最大的讽刺,儿子举止异常,被证实是一个同性恋,女儿则与黑人在法国未婚生育,漂洋过海带回来一个私生女。

作为一名母亲,长年建立起来的伦理观瞬间崩塌,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艾草的内心陷入苦苦的挣扎中。

纵观整部作品,影片的拍摄成本相对较低,没有酷炫的特技、没有高难度的镜头、也没有明星大腕的加盟,而是平淡记录了是一段真实生活的点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电影。

某种程度上看,影片甚至存在一定拍摄角度和画面的缺失,就比如在八分钟左右,老母亲批评女佣的话音落下以后,没有适当给一个女佣的尴尬表情,还有就是宋海接到姐姐以后,他们在进入电梯的一刻,我认为在电梯门关闭的一刻可以适当给一个在场所有人的表情,突出不同人物角色的复杂心情。

此外,剧情设计还可以更为巧妙,比如艾草出现的次数可以更频繁,起到点题的作用;小女孩与宋伶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可以拍摄一个小女孩喂妈妈吃东西的照片;艾草带着小女孩去公园玩耍时,发现孩子不见的音乐旋律可以加重,艾草的情绪也可以更焦急;最后,艾草带着小女孩练太极的时候,天空中可以拍摄一个飞过的飞机,表示宋海和小凡已经远赴印度••••••当然,我们不能总拿大片与这样大众的文艺片相提并论,换句话说,《艾草》之所以获得肯定,很大程度原因是故事本身,导演提升了“家”作为整体的重要性,而不是单讲几段死去活来的爱情。

潘丽丽,莫子仪,唐振刚,李高阿女,周姮吟五位主演用其细腻的演技刻画了几段完全不同的人生,母亲先是透过“合影”、“换洗床单”、“花式内裤”、“喝剩的啤酒”、“儿子衣着的变化”以及“小凡对宋海家的熟悉”发现了儿子的同志情,之后又更直接的接到一份大洋彼岸的惊喜——“女儿的女儿”,真实风趣的电影对白、讲究的电影道具、充满寓意的剧情设计让作品立体且带有时代特色,就连两位男主人公的手机铃声的设计都极为用心,作品体现了当时的台湾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却又没有做到像国外一样的真正的开放。

“接受并承认每个决定都是值得,尊重才开始存在。

”《艾草》是我所见到的一部最文艺也最真实的同志电影,导演姜秀琼非常在意写实度,而不是靠特技、激情戏来博眼球,表达的所有的镜头都是自然而不造作的,整部电视电影看起来非常的贴近生活,演员也表演的很到位,作品获得了当时相当范围内电视电影观众的充分肯定。

 4 ) 应该不算是同志片吧?

话说虽然有gay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应该不算是同志片吧……我觉得主题很好……而且其实女儿的私生子,儿子的性取向以及妈妈的性格冲突都融合在了一起,反而主角应该是妈妈……就像《海南鸡饭》一样……只不过不同点在于,海南鸡饭里的3个儿子都是gay而已……然后艾草……主题应该不是为了宣扬“伟大而崇高的兄弟情义吧”(摘自CCTV10对BBM的评价……=_=),而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妈妈的存在着的价值与意义吧?

可是海报也好,介绍也好,即使对于电影中的切入点,都是以男主角为主的……虽然不得不说这孩子也是在矛盾中存在着的,要考虑到妈,要考虑到男朋友,可是这些也并不能代表他的最突出的那个点。

这个也就有点怀疑,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也许只是为了新闻点吧?

所以看完这部片子,在感慨男主角的幸福之外,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当妈的那一份欣慰……所以名叫《艾草》,才是关键的精髓,也觉得大家不要把这个重点都放在俩男主角的身上吧……(虽然我承认我也是因为这个才去Youku找来看的。。。。。

)所以,其实还是一部好片子……突然想到了CCTV-6的那些自拍数码电影……剧本什么的其实也都使这种,既生活,又充满了矛盾……还很特别……挺好的虽然也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这么着,也突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拍一部电影……是不是也挺好的呢?

哈写个剧本吧……

 5 ) “世俗的眼光给人的行为套上了枷锁”

好真实的艾草跟妈妈的对话与背景家庭的布景。

还有艾草跟妈妈都是台语对话,跟儿女就是普通话参着台语。

开头是妈妈艾草一个人,结尾是艾草和孙女Nina,也代表妈妈思想的觉醒。

同性性取向和未婚先孕都没有错。

异性恋和结婚再生孩子也没有更高贵。

人有许多的生活方式,是世俗的偏见禁锢了这些本该是正常的行为。

有色眼镜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无关社会道德。

女儿宋伶的未婚先孕和儿子宋海的性取向都没有对错,错的是这个时代,是人们的观念。

何为旧思想,又何为新潮流呢。

外省人本省人;外国人本国人。

分的是区域是国界,但都是地球上的一份子。

艾草妈妈是守旧封建的一派的代表,言语与思想上、精神上对艾草进行攻击,旧社会留下的贪小便宜的个性。

艾草或许以前就讨厌着这个重男轻女的妈妈,但在潜移默化中,以前敢忤逆妈妈,不顾妈妈劝阻而嫁给外省的丈夫的艾草,也变得越来越像自己的妈妈了。

但为了自己的女儿,艾草再次反抗了妈妈。

孙女的肤色不会由黑变白;正如儿子宋海的性取向也不会如妈妈艾草期许的那般遇见更好的女孩就改变。

爱是心之所向。

所以外国友人背包客的作用就是拍下艾草打太极拳照片的作用咩。

原来是因为女儿在法国留学,艾草才这么努力学着英语。

Nina睁着个大眼睛看着阿嫲艾草给她准备早餐那一幕也好可爱啊。

阿祖跟保姆结尾这里真是无奈又好笑。

小凡和宋海的BL支线好甜,虽然互动不多,但从肢体接触中也感受到他们的爱意。

床上那里好甜啊!

还有宋海靠在小凡腿上玩他的手指头也很甜蜜。

小凡会亲昵地点着宋海的鼻尖和脸颊,这些小细节也好甜哦~不是吃腻了卤肉,是想跟喜欢的人一起吃。

喜欢的人送的礼物,就会笑得很甜的宋海。

是会记住心爱的人的喜好的小凡。

 6 ) 如艾草一般平凡的人

多年前看过的电影,如今十二年后再看仍然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主角吴艾草,当年不顾家庭反对毅然而然嫁给外省人,在当年已是离经叛道;而如今,丈夫病逝二十余年,女儿从国外带回非婚生子女,儿子是gay,在传统的家乡这些比艾草当年的行为还要惊世骇俗,母亲的震怒,亲戚的沉默不语,街道左邻的窃窃私语,无一不重重打击着这个疲惫不堪的中年妇女。

于是她只能忿忿不平的跑出去,在如广阔胸怀的大海边,调整呼吸,缓缓地打出一套太极。

当她察觉儿子有事在隐瞒的时候,当她发现儿子开始穿豹纹内裤的时候,当她发现儿子只带男生回家的时候,她是怎么默默消化的?

——或许碰到好一点的女孩,他会有机会改变吧?

当她抱着那个黑色皮肤的小孩一遍又一遍的教她喊人的时候,当她淡然地给人介绍这是我女儿的小孩而她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当她牵着她的小手和她说nina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孩的时候,是什么让她变得如此勇敢?

——还能怎么办呢?

塞回去再生一次吗?

宋伶终是明白了母亲的艰辛,从此生活里只有老人和小孩。

而宋海,当他对小凡说我没有办法逃避你,当姐姐鼓励他说,你爱去哪里就去哪里,要勇敢一点。

他们都是幸运的,不仅有彼此,更有位伟大的母亲。

艾草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和一味普通的中药,但是在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内涵。

人们不仅用它祈福生活的美满和平安,又运用其为自己解除病痛,同时又以艾的温馨,让人们赏心悦目地细细品尝着它的滋味。

这个如艾草一般平凡的女人,终是坚韧地挺立着。

 7 ) 人生缩影之——我们需要这样的母亲

这是在台湾公视13套播的电视剧,是一整个系列,但是每一部都是不同的剧情。

《艾草》是在公视预告里打出的关于讲述母亲母爱的系列中的其中一部剧。

事实上也就是一集而已。

长度相当于一部片时不算太长的电影,一个半小时左右。

概括来说,这就差不多是许许多多人生或者说是许许多多家庭的一个缩影。

这位名叫艾草的母亲,上有一个年迈但是很刁钻刻薄,唯利是图的老母,开家小店经营生意,却总是做一些“不正当”的买卖,譬如往私酿的酒里掺水,一瓶可以多赚三百块。

下有一个外表看似乖巧孝顺的帅哥儿子,但他都三十岁了却还是只字不提结婚的事,实际上他的另一个隐藏身份是GAY。

还有一个送去出国念书,长期在国外居住的大女儿,偷偷在国外与黑人生下一个女儿,却没有结婚。

当然,这些事情,艾草一开始都并不知情。

她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要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离开家里,跑去台北生活,丈夫却在年轻时就病故。

她于是独自一人挑起所有重担,将子女抚养成人。

这个经历,倒是和她的母亲很相似。

她认为自己的儿女都很争气很听话,可以安享后半生。

但却在这时,相继发现了自己儿子是个GAY的事实,以及女儿从国外回来并且带回一个私生女。

她几乎要彻底崩溃。

可是,一个母亲到底可以有多坚强,有时真的令人无法想象。

她从最初气到要赶大女儿走,不认这个外孙女,到后来慢慢地开始接纳了这个孩子,甚至能够坦然地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大方地对着外人说出,“这就是我女儿的孩子,她没有结婚”。

这个母亲,她直到这样一个年纪,还是在经历着成长,与接受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虽然看似很残酷,但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她的儿子,从头至尾都没有向她坦白承认他是个GAY,而她却还是知道了。

女儿问她,“你知道了?

”她说,“你们都是我生的,有点什么事我怎么会不知道。

”不需要太多言语,仅仅因为是母亲,所以都了解。

但是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某些人的母亲,呵,同样是母亲,同样疼爱孩子没错,但是有些母亲却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不惜伤害其他人。

这种母亲的做法,当然还是无法苟同。

学习一下艾草吧,她没有因为自己儿子是个GAY,而去伤害到他的那个男朋友。

这样的母亲才可以称得上是伟大。

话题扯远了,再回来说这部剧。

其实这不是单纯的一部讲述同志的剧,尽管可能很多人都是冲着同志这个标题去的,但它确实不是。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部在讨论当代社会现象的影视作品,同志,未婚生子,这都是眼下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然而称之为问题,好像又有些过分。

如今这些,都仿佛是在对社会既定的固有准则做着对抗与权衡。

近年来台湾影视作品中,愈来愈多地关注同志话题,但有许多也不排除是为了哗众取宠。

但,不得不承认,这已经是一个数目越来越庞大的群体现象了,那么,或许也就可以归纳为一种社会现象了。

真正的同志,事实上是很痛苦的,不是简单的出不出柜的问题,而是在出柜背后,所要面临和承受的许许多多的压力和舆论。

毕竟,在国内(包括台湾),尽管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还是没有达到能够被社会和普通大众所认可和认知的程度。

所以,我认为剧中人物情节的处理还是蛮符合客观现实的。

艾草的儿子,到最后还是没有亲口告诉母亲他是GAY的身份。

男朋友对他说,“要不要和你妈妈试着说说看,或许她会接受。

”但是他说,“我不会告诉她的,她承受的已经太多了。

”这部剧基本都是在讲家庭的部分,当然到最后还是着实的温情了一把。

就是这两个恋人之间的这段对话。

“你会不会觉得我很没用?

” “慢慢来,至少,你没有逃避你的性向。

”“曾经有想过。

可是,我没有办法逃避你。

”嗯,可能在内地大家对台湾(电视)剧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那些比较无聊幼稚的小男生小女生的肥皂剧上,或者是那些大苦大悲大起大落的升级版琼瑶式的民国苦情大戏上,那也是因为内地只引进了这些东西而已。

殊不知,其实近几年台湾影视早都已经向日剧靠拢,关注起了许多的社会现象。

这是好事,也希望这样的作品可以更多一些。

最后,话说回来,我不太喜欢这张海报,说到底,还是有了几分意图博人眼球的味道,单独地放出了这两个男生,还是想让大家把焦点都转移到同志这一热点话题上啊。

没办法,这也算是一种商业需要吧。

 8 ) 既然认定远方 我们会一路走下去

台湾,是个多元有情的社会,从而滋生出多元的爱。

无论何种形式的爱,如果不被祝福,那请多多给予包容。

不求被理解,但求不歧视。

艾草妈妈以平和的心接纳了这一切,姐姐与法国人婚前生育,弟弟没办法逃避小凡,舅舅与外省人结婚。

有些情感我们没得选择,但既然认定远方,我们会一路携手作伴。

2016年

 9 ) 接受出柜,就像接受未婚生子一样

《艾草》这部短剧夹杂在一堆小电影中,因此差点被我错过。

你想,谁愿意在看过热血沸腾的肉搏战后,再看一个老阿妈打太极呢?

老阿妈就是阿艾,老公死了20多年了,生活中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一双儿女身上。

女儿从外国留学回来,结果带回一个混血女孩,她未婚生女。

故事主要就是讲她从不接受这个孩子,到抱着她示威一般让小姑娘对娘家人一一叫过去。

短片最后,阿艾领着外孙女路遇朋友,终于能坦然介绍“这是我女儿的孩子”“她还没有结婚。

”想必你也猜到了,阿艾的儿子才是最大的问题。

他是一个GAY。

男友让他出柜,他说:“我是不会和我妈说的。

”当然,其实他妈妈已经知道了“我只希望将来出现一个女孩子能让他改邪归正。

”可是他却在“邪路”上越走越远,交了男友,开始穿豹纹内裤,打算和他去印度玩十天……不过短片中他的出柜并非重点。

男友故意在吃饭时来到他家,说手机没电了,不能提前通知,说完手机就响了起来。

阿艾晒衣服时研究了豹纹内裤半天,最终决定将它反着夹。

而姐姐回来照顾母亲,他也得以脱身与男友去印度过十天的二人世界了。

或者他男友的说法代表着出柜的绝大多数结果。

那就是“时间长了,不知道他是接受了他的GAY儿子,还是发现他的GAY儿子与别的儿子也没什么不一样。

”既然奇迹不会出现,那只能任时间和习惯摆平现实。

很期待他们从印度回来的表现哦!

当然短片中是看不到了。

男主角莫子仪有一张很熟悉的脸,后来才知道是与桂纶镁主演《最遥远的距离》的,那个到处捕捉声音的录音师。

他还演过林奕华的话剧《包法利夫人们》中的罗德尔夫,当然我要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南京场他没有来……不过我想问的是,项老师上次在看舞剧时提及的名字是不是他?

难道他上海那场去了?

以及,里面演姐姐的好像也在《包》里面出现了,就是那个胸部是盘形的女生。

还有,回家赶紧将它从“VV淡定”的文件夹中移出来。

 10 )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穿旗袍的书】观影起源这部电影是很久很久以前看过的片子,当时看完发自内心的感慨,台湾在同性题材上的创作,相比大陆早已糜烂的耽改剧,甩他不知道几条街。

但也不是说大陆的不好,比如《春风沉醉的夜晚》就很出色,只是出于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上映罢了。

回过头来说,《艾草》这部电影内容上涉及了同性题材,(当然这也是我选择观看这部影片的主要原因),私以为这个片子最想要探讨的还是一个家庭两代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如何才能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之上和平共处,相互接纳。

(其实,更多的是父母接纳自己的子女啦!

)在这样的主题立意之下,无论是同性恋还是未婚生女,都不过是导演亦或编剧用来制造冲突的一种手段,重点在于原生家庭要如何面对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或许用“揭露”应该更准确)两代人不可调和的思维与生活观念的矛盾。

这大概是每一个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将来想要成为父母的人都需要学习的一课吧!

(可惜的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高等教育并不把这样的教学内容放在心上呢!

剧情推演影片一开始是艾草在小区公园树下,在午后暖阳的笼罩之中练太极。

类似的画面在不到90分钟的片子中出现了四五次,我个人觉得这个画面借助一种具象化的事物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现了女主艾草的一种太极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大概也是这种态度的原因,在影片的结尾艾草才能以一种儿女自有儿孙福的心态接受了自己一双儿女不同寻常的生活。

接着,镜头转向和艾草生活在一起的儿子,我们就叫他小余吧。

小余在校园内推广自己公司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身为专业摄影师的小余男朋友,自然是在一边帮着拍照了。

晚上回家,艾草告诉小余,自己要回乡下几天去看祖母。

能够和男朋友单独相处几天,小余自然开心,为了迎接男票的到来,小余还专门换了新的床单被罩。

艾草帮小余拿回换洗床单时,刚好小余在整理当天活动的照片,艾草凑过去和儿子一起看,翻看到最后,有几张小余和男朋友的合照,这也算是艾草和小余男票第一次打照面。

有一个插曲,艾草坐公交去乡下,碰到一对男同性恋,看到他们在车上公然靠在对方肩上时,她拎着包换了个看不见他们的位置。

(想到自己大龄未婚的儿子了呢?!

)艾草走后,小余和男朋友的二人世界,那家,怎么说吧,吃饱了!

晚上俩人准备运动的时候,小余妈打来电话,心里一不小心邪恶了一下。

(画外音:该!

让你俩撒狗粮!

艾草从乡下回来,到家接到在法国留学的女儿电话,说再过几天要回来了。

(前方高能预警,老艾家第二大麻烦即将登场!

)小余男票开车(唉,又一个有车的男人,怎么好事儿全是别人的)载着小余去接艾家女儿,就叫小邱吧。

在机场,小余就见识到了小邱强大的破坏力,因为,小邱带了个女儿回来,黑人混血儿,而且,还没结婚。

(据小邱后面交代,当时发现怀孕的时候,已经和男朋友分手了)

可想而知,在家殷切地盼着好不容易回来的女儿,见到这幅画面,艾草该是多么的震惊。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字眼形容艾草当时的心情,毕竟我也没有这方面经历,更关键的是,我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啊...<捂脸.jpg>)

接下来影片的核心就放在小城镇生活了一辈子的艾草要怎么接受,并且要怎么让在小城镇的乡下生活了一辈子的婆婆接受,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未婚有女的事实。

谈几个我比较印象深刻的画面吧:小邱回家当天,艾草得知之后,放下锅里还炒着的菜不顾,只说了句“太过分了”就回了自己房间,但晚上还是和女儿坐下来好好聊了聊。

(艾草内心独白: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直戳内心的两句话,一句是小邱的“可是我生孩子并没有错吧”,另一句是小邱妈的“你做什么事情都有你的道理,可是,我就一定要接受吗”。

前一天谈崩盘,艾草生气地说不想再看到小邱,第二天早上坐在沙发上的艾草(在沙发上做了一夜,未睡?!

)看到小邱女儿盯着自己,还是起身把前一天包的饺子热给外孙女吃。

(感觉天下父母都这样,刀子嘴豆腐心!

<眼睛湿润.gif>

去乡下给小余小邱祖母做生辰,艾草刚进门就被婆婆指责上梁不正不会管教,艾草当即顶了回去,生气,出门散心,(此处也有一个太极画面),等艾草回来之后,刚巧小余小邱也到了,但碍于祖母和一大群看热闹的人,囧的不敢进门,艾草抱起小邱女儿,一个一个的叫人,改口。

(应该是从这个时候,艾草开始接受女儿未婚生子的事实吧。

从乡下回来,小邱在阳台抽烟,进来之后刚好看到艾草坐在沙发上,借此聊了起来。

艾草问小邱为什么回来,她这种情况在法国不是更好吗?

小邱说她可以不在乎任何人的眼光,如果自己母亲没有接受,心里总会不踏实,还说艾草可以独自拉扯自己姐弟两个,自己一样可以把女儿带大。

当然,他们还聊到了小余,起因是小邱说母亲不要总把事情想的那么复杂,艾草接着话就说起小余,看着挺单纯的,但他的感情问题难道不复杂吗?

艾草之后的一句话,给我印象也挺深的,“你们都是我生的,你们有什么事我会不知道,我能怎么做,塞回去再生一次吗?

影片到此,也就接近尾声了,最后就是为一个家庭三个人未来的生活轨迹做出一些不算预言的预言吧。

艾草带着小邱女儿在公园玩滑梯,小邱女儿顽皮,躲起来让阿妈找,艾草发现孙女不见了,焦急地到处找,如果说在婆婆生日宴上的行为是被动接受的话,小外孙女不见之后那种发自内心的焦急如焚,大概就是从心底里把这个黑人混血儿当做自己的亲骨肉了。

所以,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邻居,也坦言这是自己女儿没有结婚生的小孩,还说“你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小孩喔”!

小邱为了养活自己的女儿,为了不给妈和家里增加负担,生活也不再那么理想化,开始做一些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事情。

至于小余,虽然在结尾他还是坚持不会像艾草出柜,(熟不知,自己妈早就知道了),但,最终还是决定抛下原本始终放心不下的老母亲,和男票去印度度蜜月去了。

(这里插播一则未提前声明的情况,就是,在影片中间的时候,小余男票曾经邀请小余一起去印度,但是,小余姐姐也就是小邱还在国外,小余不放心艾草,没有答应)

畅所欲言(潜台词:瞎聊)啧啧啧,又到了我们的瞎聊环节。

这部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无论艾草一家人的生活观念如何的不相容,但母子三人始终都是爱着对方的,即便有的时候相互之间都不理解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事儿。

这让我想起了《暹罗之恋》中Tong姐姐在接近结尾时写给Tong的几句话,也是我看了那么多遍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一段画外音,其实我们都是深爱着对方的,只是有的时候太爱对方了,反而会做出一些伤害对方的事情。

而艾草给我一种不同于一般父母的一点,至少是我妈妈无法企及的一点就是,已经接近五十岁的人,却还在努力地学英文,努力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洪流,而且,还向儿子表示想要学上网(虽然被小余吐槽连开机都不会)。

相比之下,虽然我妈妈平时也会问我一些上网的问题,但我都很不耐烦,并不是我不愿意去教,而是她从内心不愿意学,在家老是唠叨着自己被时代淘汰了,这也搞不懂那也搞不懂,我说你又不是不认字,你不是不懂,也不是学不会,只是不想费那个脑子。

我妈呢,就嗯嗯嗯的表示附和,第二天接着重播同样的剧情。

这大概就是思维上的差异吧,爸妈都是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人,说句难听的,连市里都没出过,那种刻入骨髓的求安稳心态,如非逼入绝境,根本不愿去学习新鲜事物、接受新的观念,折腾这些干啥呢...?

连小余妈都无法第一时间接受子女的异样生活,何况是这样的上一代人。

在网上看到过很多说自己出柜之后被父母指责不孝,并扬言不许他/她再进家门,但我还是相信无论发生什么,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也许某一时刻我们会彼此恶语相向,但谁又保证那不是气急之语,谁又能够保证自己不是刀子嘴豆腐心,说好了不在和儿子说话的母亲,不会在他已经上了火车之后还发短信道歉说自己后悔了呢?!

就像我们不愿意父母把自己所认为的那种幸福强加在我们身上一样,你又有什么资格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强迫一辈子只求安稳顺遂的父母接受他们认知之外的事情,强迫他们承受街坊四邻投来的冷眼与非议呢?

“你们要怎么过活,要有什么癖好,都离我远一点,后果自己去承担。

”说到底,我还是喜欢小余妈(也就是艾草)的这句话。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或许,有的时候,很多时候,能够彼此尊重,不要强求,便是为之计了!

PS:影片资源后台回复[艾草]自动获取。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穿旗袍的书】

《艾草》短评

貌似没这么好吧?

3分钟前
  • 子不语
  • 很差

我没有办法逃避你。

7分钟前
  • 推荐

我想起了喜宴

11分钟前
  • lunarefine
  • 推荐

其实一直都知道

13分钟前
  • 遇见粒夏
  • 还行

我要承认,其实我只看了五分之三。台湾的文艺片实在不是我的菜,我没有办法佯装自己是个有情调可以坚持看完还泪流满面细细品读其中哀伤的人。此片对我这个肤浅的人的看点有二,一是帅哥,二是帅哥之间的床戏。我之所以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有二,一是帅哥不够帅,二是床戏不够多。情节还不如我的生活。

17分钟前
  • 付是杉
  • 还行

超台式

21分钟前
  • 放射海
  • 还行

兩岸觀念差好多

26分钟前
  • 油炸绿番茄
  • 推荐

🐷说很像普法栏目剧,确实哈哈哈

27分钟前
  • mii_mono
  • 较差

仿佛是谁的人生缩影。平实又感伤。

29分钟前
  • りつ
  • 推荐

宽容坚强的母亲。★★★☆

33分钟前
  • 泰坦
  • 还行

每个人物都很有个性,刻画生动,情节丰满,好过很多所谓的电影~

37分钟前
  • 苏打水
  • 力荐

说实话 看不懂

41分钟前
  • Birdy
  • 较差

很棒。

46分钟前
  • AKAAKRD
  • 力荐

两个男孩真是养眼,一个乖巧一个孝顺,互相的宠爱简直甜到人心里去了。公视剧毕竟不比电影,节奏慢了,表演拖了,但三代人的亲情和拉扯还是很到位。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能不说老祖宗还是有大智慧的。看不懂不要紧,放下即实地...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很真实,时钟的声音让我分不清是家里的还是电影里面的。

5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做妈的都不容易

53分钟前
  • Pius
  • 力荐

同志的情感难以言喻,成人的世界纷乱喧嚣,天真的小孩无忧无虑,艾草的心酸无处诉说。

57分钟前
  • 三色堇紫
  • 还行

被母親的堅韌逼哭

1小时前
  • Ran
  • 力荐

家人终究还是爱你。美白药膏要多擦啦。生活清淡有时像碗粥,但又有余香。突然好想吃一碗卤面。卤肉饭里也可以加肉松哎。

1小时前
  • 河淼
  • 还行

非常温馨且恰到好处。

1小时前
  • ★麦麦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