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

夜奔,Fleeing by Night

主演:黄磊,刘若英,尹昭德,戴立忍,归亚蕾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0

《夜奔》剧照

夜奔 剧照 NO.1夜奔 剧照 NO.2夜奔 剧照 NO.3夜奔 剧照 NO.4夜奔 剧照 NO.5夜奔 剧照 NO.6夜奔 剧照 NO.13夜奔 剧照 NO.14夜奔 剧照 NO.15夜奔 剧照 NO.16夜奔 剧照 NO.17夜奔 剧照 NO.18夜奔 剧照 NO.19夜奔 剧照 NO.20

《夜奔》剧情介绍

夜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30年代,自幼在美国生活与学习的大提琴家徐少东(黄磊)返回祖国准备与素未蒙面但一直有书信往来的未婚妻英儿(刘若英)成亲。可是在随英儿在自家戏院看过昆曲《夜奔》并结识其主演林冲(尹昭德)后,徐少东的感情天平开始更多地倾斜到林冲身上,但随后有关他与林冲的流言蜚语传出,顶不住世俗压力的他最终告别英儿回到美国。 二战后,英儿赴美找到徐少东,二人谈起林冲为找徐少东的悲惨经历时,徐少东明白到他的内心会一直为英儿和林冲留有位置。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英勇的民族宽恕英雄年代之九龙秘钥骑士杰克背离反串非常公民浮世三千爱在葡萄园麦克白的悲剧外公芳龄38Smile光之美少女!狂野嘻哈梦梅林传奇第五季神刀御厨娘迷毒之天命圈海边的异邦人马加利亚内斯球爱酒吧奇门遁甲科学睡眠我们的生活非凡营救娼年笨贼别跑春风物语度假伙伴2聊斋新编之辛女子与辛格一家共度圣诞节传家宝

《夜奔》长篇影评

 1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

彤云低锁山河黯,疏林冷落尽凋残。

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

”这是京剧《野猪林》里林冲的唱段,过去李少春演的最好。

昆曲折子戏《夜奔》同样令人百听不厌。

戏曲界素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一说,从一个侧面映证了这出戏对演员的唱功与做功的绝对要求。

“我演谁,我就是谁。

”所以,电影《夜奔》里因这出戏而走红的荣庆班的名角就叫林冲(尹昭德饰)。

因戏而红,又入戏太深,终于踏上一条不归之路。

一如“风雪山神庙”之后的毅然决然,只是,这个林冲奔向的,不是尚有生机的梁山,而是,没有复活的末路。

“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

”徐少东(黄磊饰)的画外音。

故事讲到这里,开始有了一层莫可名状的悲凉之意。

甚至,少东与英儿(刘若英饰)的感情,又何尝不是黯夜里的奔逐,彼此靠近,取暖,却又始终无法真正合而为一。

如果说,这部影片讲的是爱情,显然它遁离了普通意义上的男女之爱,英儿与少东之间,有爱,亦有情,最终却未能产生化学反应式的爱情。

如果它讲的是林冲与少东之间的同性爱情,同样也不确切,他们之间同样有爱,亦有情,相互欣赏,彼此珍惜,却仍是天各一方,只能在心底深处默默守望。

更不用说,这二男一女之间的微妙关系,有爱,亦有情,却远非爱情两字那么简单。

编剧王惠玲说:爱,是各自一生的独白。

导演徐立功说:在我的世界里,只有真爱,没有性别;性别只是肉体结构上的不同,性灵上是不分彼此的。

所以至今我不愿意说《夜奔》是一部同性恋的电影,我认为它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

爱是超越性别的。

黄磊说:片中的主角,都是最孤单的人,一个从小受到精神创伤,一个自小寄居在国外,没有灵魂契合,没有心灵依靠,因此当他们聚在一起,互相依赖、寄托,反而成了外人看来十分暧昧的情愫。

没有找到刘若英对影片提及的评述,不过,她以一贯的轻灵、透彻、纯净的眼神,诠释了类似的表白。

她的柔,她的忍,她的急,甚至她的怨,就是一曲表面波澜不惊暗底里却风起云涌的挽歌。

云天楼的压轴戏,林冲上场,一个转身,一个亮相,一段唱腔,赢得满堂喝彩。

(尽管,林冲演得稍嫌干涩和木讷,戏台上的身手也远远不及真正的戏曲名角。

)包厢里的富家少爷黄子雷(戴立忍饰)注视着楼下兴奋异常的少东与英儿,再盯住台上认真做戏的林冲,竟然,有泪,从眼中缓缓溢出。

看到此处,怎能再怀疑,阴险邪恶的心灵里一样会有爱的洋溢?

也因此,当看到林冲在战乱时的码头靠苦力为生时,仍对病入膏肓的黄悉心看护时,不由多了一些理解与释然。

爱,无处不在,没有理由,亦不问结果。

或许,这正是《夜奔》的真正主题?

“大雪飘,望家乡,去路远。

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

”“问苍天,万里关山何日返?

问苍天,缺月儿何时再团圆?

……”多年以后,当少东在异国他乡偶然间与这段唱腔再度重逢时,一切的怨怼与怅然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被荡涤一新,留下的,只有曾经的投入与执着,放弃与拒绝,还有,便是无法释怀的不知如何把握的,藏在内心深处最柔软部分的那份爱,直到生命的尽头。

英儿的单纯与隐忍,少东的彷徨与胆怯,林冲的压抑与克制,甚至黄少的颓废与恶毒,就这么奇怪地纠缠在一起,撕扯着,抗衡着,靠近着,疏远着,其间,竟然都有那被称之为爱的影踪。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当尘埃落地,一切复归平静,也就意味着,爱,终于找到了归宿。

夜奔,无非只是过程而已。

片中,久违的鲍比达的音乐,加上三十年代旧中国的街景,唯美的抒情诗般的旁白与画外音,都足以让因观影而不眠的这个深夜,再添几分回旋的余音。

突然想到,只怕,三十以后的黄磊,微胖的脸颊与印象中的孱弱书生将不再合拍。

幸而,有过《夜奔》,有过《人间四月天》,有过《似水年华》,他们,彼此牵引,相互凝望,却终于不可能如愿。

莫非,正是因为懂得,所以才爱得如此缺憾?

2006-11-1

 2 ) 夜奔,也是分离

 自看完《霸王别姬》,后还陆陆续续发现了《游园惊梦》之类以折子戏为名的影片,当然还有《夜奔》。

开始,想象不来他们会怎么拍林冲,怎么把那么严肃的戏文变成电影。

正巧找到了,看着影碟封面上的黄磊和刘若英,还不知道其实还有一个美丽的林冲在里面。

林冲,林冲,本想嘲笑编剧和导演的蹩脚,取这样的名字,但当看到他向少东解释自己本来没有名字,因为演林冲出名了就叫林冲,以后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忽然听出这些话中的悲凉。

无根无源的一个人,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名字,也没有社会地位,像林冲,像夜奔时的林冲。

林冲的内心渴望有人又走近.英儿给的友情,少东给的关心都让他觉得只有跟他们在一起时才是一个自由的,被尊重的,一个能享受世间最为单纯开心的人.林冲的夜奔有3次.和少东的分离也就有了3次.第一次是逃开了黄子雷的邀请和少东英儿一起在晚上吃鱼,临别时,林冲又返回来问少东有烟么,可是他没要烟,只是用拳头敲敲胸口说,少东,你对我的好,我记在这里.少东对他的好是怎样的一种好,是一种能让他被班主打伤还有勇气和他在一起,让他从为了戏班而把自己牺牲给黄子雷的犹豫中觉醒,让他敢于和少东在黄子雷眼皮底下逃走,让他决定反抗班主的好.好像一种力量,让他自信了,勇敢了,明白了争取和抵抗.第二次是他和少东从黄子雷的眼皮子底下逃走,坐在车上,赞着少东的手,贴近想要吻他,遭了拒绝.少东逃开,剩下自己挂着一脸悔恨懊恼的表情在车里.少东回来,林冲走了.在雪夜里奔跑.第三次是林冲杀了班主被众人催劝走了,连夜的逃.只是已不能见少东最后一面.一别竟是一生.林冲总在逃,想逃开戏子的身份,想逃开被人控制的地位,想逃开伤害和孤独.他也总在奔,想要奔向追求真爱的自由之地.这三个夜奔都是比水浒林冲夜奔更为惨淡的奔.无一例外都直指结局的悲剧性.他的反抗是对社会对戏子的一贯认同的反抗,因此是无力且渺小的.除非他放弃这个身份.后来他也真的这么做了,然而那个时期他只能做苦力.还是下层.不能与少东平等.电影中多余的地出现了林冲在做苦力后还养着活死人黄子雷的片断,是要说他和水浒林冲一样讲忠义还是要说他的重情,不得而知.黄子雷在电影里是跋扈霸道的,但也是痴情的,还做着他和林冲中的女角.可是他的林冲还是不想要他那种令人窒息的爱,所以他跑了,对于黄子雷夜奔也是别离.少东在爱面前的畏缩,对父亲的禁锢的无奈,对林冲落难后没有尽力的寻找,都成了夜奔变为分离的催化剂.他也逃了,别了英儿,逃离了中国.只有在听到”望家乡,去路遥”时才忍不住感到悔和痛.林冲去找他,而他却未曾找他,直至领到他的骨灰, 才后悔,才感到夜奔是分离。

对于英儿,她也爱林冲,参杂着对他的怜悯,心疼,珍惜和欣赏。

她愿意做他的朋友,就像做少东的朋友那样,也羡慕着少东,也希望林冲有难时能想到自己。

然而林冲的夜奔于自己的关系并不太大,最终的一次他来别她依旧是要让她转达给少东。

然而也是别离了。

因为再次相见林冲已改了名,不再是戏子的身份,也不再俊美了。

夜奔,逃跑,丢了爱人和友人,就是分离。

  

 3 ) 我也很想他,我们都一样

你那时候是爱他的吧,当看到初见时,你望着他的眼神,我就应该知道。

你说你听到“他胸口一种郁悒和悲愤”,你是否知道这场萍水相逢,使许多人的人生出现了逆转,而你因此再次远走异乡?

你是否知道若干年后,当你再次听到那句“望家乡,去路遥”的时候,你居然哭得浑身战栗?

如果你知道,你还会爱他么?

也许你早知道,所以那天夜里,他握住你的手,你推开了。

如果你知道,这一转身,这一犹疑,你们俩既是生离,又是死别,你是否还会这样做么?

是的,他临行的那晚来找过我,他要走了,以后不会再回来了。

我拿了自己的所有财产给他,甚至还有你给我的水晶小提琴。

我紧紧拥抱了他,因为我知道这一生,我都不会有机会这样抱他了。

我比你更懂得这世界,我明白“一转身竟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这之后,你黯然离去,他隐姓埋名,浑浑噩噩过了半生。

当我找到他,他浑浊的眼睛依然为了你陡然闪出光。

他后来用生命最后的时光去找寻你,辗转曲折。

等你们再次相见,他是一罐白骨灰,是一架水晶小提琴。

“这些年我的梦,始终是在那条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境的奔跑…… 或者梦见自己赶赴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若干年后,你终于懂得这一场爱恋,用尽了你全部的气力,而它,是我一生的记忆……是的,我没有告诉你,我那时也爱着他。

我的爱没有比你少,只是他把信任给了我,却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你。

————————————这是一部电影,名唤《夜奔》—————导演:徐立功, 尹祺编剧: 王蕙玲上映日期: 2001-06-08主演:黄磊——少东(从小在外国长大,与英儿有娃娃亲)刘若英——英儿(戏楼老板的女儿,少东的未婚妻)戴立忍——黄子雷(林冲的戏迷,对林冲的迷恋超过了一般的fans)尹昭德——林冲(昆曲班的角儿,把自己的敬重给了英儿,自己的爱给了少东,自己的责任给了黄大少)最近把《夜奔》看了第二遍,这被称之中国最隐痛的电影之一,讲了20世纪30年代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痴缠。

刘黄组合必然是经典,戴立忍自不必说,贡献了本片最出彩的表演。

虽然戴的戏份不多,只不过是一个嫖戏子的大烟鬼,他只用剧场里一滴悬而未掉的泪就把自己的爱情全部揭露出来了。

他们都爱着林冲。

英儿爱的是一种美,爱“那一张安静的脸,那双总是回避开的眼睛,”英儿耳濡目染,自然懂得这一种华丽的好。

  少东爱的是一种乡愁,一种“他胸口一种郁悒和悲愤”,“那是千军万马化作一滴男儿泪,那是暗夜孤身被弃置在荒野里的悲凉”,那是黄磊旅居国外所最熟悉的东西。

  那么黄大少爷爱的是什么?

爱的这样深,爱的这样不择手段?

剧场里,他若隐若现的一滴泪让我身子禁不住抖了一下,原来他真的爱他,不仅是简单的玩弄,而是真的付出了自己。

他的爱不比前两者更少,甚至更多,甚至灼热的烧伤了林冲,毁了少东。

——————————————再次分割————————————这部片为什么选《夜奔》,我想也许总脱不了台湾文学浓浓的乡愁气息。

蔡康永曾说过自己小时候上台唱无聊的四郎探母,台下净是些泪流满面的”党国栋梁“。

这是多少个少东?!

远离家乡,眼看自己的理想枯萎败落,只有这样的人方才懂得林冲夜奔的悲壮,那种”千军万马化作一滴男儿泪,暗夜孤身被弃置在荒野里的悲凉“。

所以我疑心初见的少东是不懂得的,他太少不更事了。

懂得的是编剧,是那些屈居台湾,听四郎探母的老人们。

之后他懂得了,所以,若干年后,他躲在房中听那张老唱片,边喝酒边哭的时候,他终于懂得了。

他记挂的是回去不得的家乡,是无法侍奉的双亲,是遥不可及的爱人。

“望家乡,去路遥”。

《夜奔》讲的是乡愁,是不得志,是一个无法回头的故事。

 4 ) 就爱这样的文艺腔

刘:是他,我发誓在这一刻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他就是荣庆班挑梁唱‘夜奔’的武生,那一张安静的脸,那双总是回避开的眼睛,即使见过他的身手,我还是不能相信。

黄: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

这些年,我的梦,始终是在那条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境的奔跑。

或者梦见自己赶赴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黄:我感激我这一生,虽然它是那么遥远而漫长,我始终有你听我说话。

刘:我们的事也只能对彼此说。

黄:所以,你能明白我此刻的孤独,是吗?

黄:这个城市还在,我还在。

有人走过我身边,问我这三块墓碑。

我说,这里埋着一个是我妻子,一个是我爱人,我还是决定把你埋在我们的中间。

——from 夜奔看夜奔是因为那个精灵古怪的女子。

不相识,不聊天,只是一直默默地关注。

关注,豆瓣上我最喜欢的形式,不需要认可,不需要承认,一厢情愿的关注,很简单,很好。

豆瓣上满是这样的奇女子,只是要在一个帖子里相遇,也需要缘分。

喜欢看她的图片,看她的文字,那个坚强又敏感的女子,她说,她泪崩了,所以,我看了。

昆曲,那个婉约柔肠的古老戏曲,不管什么场合听来,都会有那么点暧昧的意味。

我以为,会有那么一个娇柔绝代的男子,唱着华丽多情的词,一个回眸,满是柔情,接着演绎一段波荡曲折的恋曲。

但是,却是一个俊朗的武生,唱的是悲怆的林冲夜奔,爱得是那么辛苦和决绝。

我喜欢那个隐忍的男子,舞台上唱的掷地有声,眼神有力坚定,舞台下貌似懦弱,却有着世人所没有的勇气,勇于恨,勇于爱。

我也爱那个单纯的女子,一个转身,失去了所有的爱,却仍然用一种善良试图成全一段旷世的爱恋。

这样的女子,值得所有人爱。

而那个柔弱的少东,终究是懦弱的,他会一切发生后,依然对英子说我喜欢你,他会逃离一切,带着悔恨,孤独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这样的男人,是懦弱,但是却真实。

看夜奔,会想起霸王别姬。

会想,为什么,戏台上的男子,为什么都生得那么娇媚,又爱得那么坚决。

演尽了人生百态,看惯了人情冷暖,也许他们对于情感有一种更加纯粹的信仰,所以,程蝶衣说,说好是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所以林冲拍着胸口对他说“我这儿,记得你!

”。

这些戏子啊,总是能执拗地坚持自己的情感,而戏外的我们,也就那么轻而易举地就被触动心底的那根心弦。

但只是感动罢了,他们是真虞姬,我们都是假霸王啊!

其实,这个片子还是零散,拖沓。

但是,爱的就是大片大片的独白,安静又美丽的文字,还有大提琴低沉的声音,灰蒙蒙的镜头,留着短头的奶茶,骑着自行车,在一条满是梧桐树的呼啸而过,这些细节,零碎,细致,满是文艺腔,倒是具有最大的杀伤力。

 5 ) 终是难忘,奔向何方

十多年前,大学时候看过《夜奔》,那时没有经历过爱情,当作一部同志电影去看,如今三十四岁,忽然想起这部电影,在凌晨两点,安静的夜晚,边看着边默默流泪,心脏抽痛。

似乎只有年纪到了,才能读懂里面的情、爱、遗憾、悲凉、无力、短暂的快乐、孤独…… 惊鸿一瞥最是动人,因为什么被吸引呢,嗓音、唱段,或是他在没有背景的舞台上,孤独的营造着千军万马、暗夜孤身、荒野悲凉、山路庙门、月冷星稀、想逃的心。

一个人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世界,如何不被吸引呢,少东的心,早在驻足听戏的那一瞬间,成为一生的注定。

长到这个岁数,激烈的爱有过,平淡的日子有过,希望和失望有过,最不愿意有的遗憾也有过——还未来得及说“再见”,已是一别经年。

以为可以逃避,可以妥协,可以洒脱地说,过去就过去了,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有一晚,听到了一首歌:“在夜深人静时想你,在人山人海时想你……”瞬间流泪,哭成傻逼。

原来没有忘记,原来一直在心里。

我还没有大方的说:“再见,好好过你的日子”,一切就都结束了。

戛然而止,不起波澜。

一个负气的背影,成为了我印象中最后一面。

太遗憾了,应该好好说“再见”的,说了以后,才可以有新的开始啊。

一个转身,既是生离,也是死别。

少东有多遗憾,听到“望家乡,去路遥”,哭到颤抖,哭到崩溃,哭到佝偻,他知道再也回不去,回不去家乡,回不去那辆车上,遥遥无期。

说是“如果回到那个晚上,我会抓住他的手,告诉他我的爱“,这些不过是知道再也回不去之后对自己心灵的安慰而已。

面对着未知的爱情,未知的世俗,少东会落荒而逃,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还是会逃。

其实少东才是那个夜奔的人。

林冲这个人,没有根,被师傅捡过来,训练,鞭笞,凌辱,他被动的活成了没有表情的模样,挺直了肩膀,神色冷漠,没有什么是快乐的,遇见大小姐之前,未曾见他笑过。

他第一次笑,是在给英儿化戏装,他们把他当老师,当前辈,当敬仰的人,当艺术家。

林冲从那个时候起,开始真正的“活”。

被人当人看,“平等”是如此诱惑人的词汇,笑容越来越多的展现出来。

他小心翼翼的珍藏,原来自己也不过是个青年人。

林冲在追求爱上,其实是主动的,他对着少东,把拳头搁在心口,他在蓝色的幕帘后,伸出了手,与少东指尖交缠,那是最动人的一幕,整个电影最精华的闪耀,那种暧昧,小心到不敢喘气,隔着布料的摩挲,甚至不需要眼神的交汇,甚至比肉体相融更加亲密,那是扑面而来的温暖香气,香气里面带着湿润,却更加令人口干舌燥,这个动作,这个幕帘上的影子,太美了,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出对这个镜头的欣赏。

林冲难得的对爱的勇敢,都给了少东,而少东的拒绝,令他失去了所有勇气。

这时的夜奔,是他要逃离心中的绝望,也逃离对新世界的希望,如果没有失手杀师,他怕是会一辈子规规矩矩为戏班子而活。

后来的林冲,也还是倔强的活着,他有忠义,他养活着对自己有恩的黄公子,甚至起意想要典当他与少东唯一的联系——“水晶提琴”,他真的是够忠够义,他轻轻梳着黄公子的长发,他抬起黄公子的脖子听他的遗言,不知道黄公子最后说了什么,我私心猜想,怕不是一句“去吧,去找他”。

黄公子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这个整个电影中最勇敢的人,不管世俗,把爱袒露给所有人看,他不在乎任何人的眼光想法,那悬而未落的泪,打动了所有人。

打动所有人是因为,他注定是个悲剧,是别人故事的陪衬,他对林冲的爱一开始就不是平等的,他用钱砸他,捧他,强迫他,居高临下,他把他像攥着流沙一样攥紧,越紧,那沙子流出的越快,对这个人物,我们由恨生了爱,这个人一生没有“夜奔”过,逃走从来不是他的选择,他也算是幸福,确实是困住了林冲的半生。

最后,说到英儿。

我以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如果有第三个人,必定会失衡,但是在这个故事中,三个人才能把爱说完整。

两个人,都爱着一个逝去的人,他们当不成情敌,只会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懂彼此的灵魂,真的是Soulmate,完全没有隐瞒,彼此坦露自己,最肮脏最隐秘,最光明最幸福,都可以一起分享,真的是彼此的阳光,幸好少东有英儿,也算是有了救赎。

英儿啊英儿,勇敢的女孩儿,她纯真,善良,她像三月扬州吹动柳絮的第一缕春风,她像抚摸过月光的一朵白色的薄云,她像露珠滴在荷塘泛起的涟漪,她是温柔和完美的女性,她看透了一切,她会锤打爱慕之人的胸膛,哽咽说出“你们把我当傻瓜”,然后把所有家当给他逃亡,她也会忍过多年,才说出“我没有告诉你我爱他。

” 三个人的舞台,又热闹,又像独角戏一样孤单,这部片子,那么安静,那么需要人慢慢地品。

哎呀,勾的我说了一堆乱七八糟有的没的。

 6 ) 林冲应该爱黄子雷

原因如下,一,黄子雷比徐少东长的好看长发披面时,下面是干净的胸肌,很美二,黄子雷比徐少东勇敢让林冲的戏每场都包满座,早已不单单是捧一个戏子,是对林冲公然的勇敢追求,而徐少东甚至在两人独处是,都羞于碰触,如履薄冰,伤人的懦弱三,黄子雷待林冲比徐少东更好徐少功是个世俗的人,黄子雷却脱俗,所以他不怕世俗中一个个狰狞嘴脸林冲跟徐少功跑掉的晚上,黄子雷眼晴里含满了跟他这个人物毫不相称的眼泪,而为了整垮情敌,他不惜动用舆论的压力,虽然不光彩,但他的确是在争夺,跟那个甚至不敢去争夺的人争夺姻缘流转,黄子雷还不及庆祝自己的胜利,就赶上林冲误杀师傅出逃,黄子雷想尽了办法找林冲,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找到他,徐少东则有些如释重负,用他的话讲就是“迷失了自我”,想抓住英儿,却并不得法,只好逃到美国,空渡一生,他把竹笛挂在床头,以证明自己的爱,却没发现,其实他还是最爱他自己这样说,我喜欢黄磊,却不喜欢徐少东,我喜欢林冲,却不喜欢尹昭德其实,所有人都错过了一个最好的女子,刘若英

 7 ) 其实无处可逃

《夜奔》竟然是这样的一部电影…我因为看得清楚而喜欢,因为太喜欢而无法言说…因为我是如此明白她,我了解她的长处,也遗憾她的短处,这了解和遗憾,无一例外,都是爱。

  先拿一段戏来说吧,拿英儿带着少东找林冲学戏,到他们三人在长城上的部分完结为止,差不多5分钟的戏,单讲少东和林冲,英儿不表:   1 道具:笛子和烟,这是比较明显的暗示,少东找林冲学昆曲,首先学笛子,笛子是“吹奏乐器”(这个选择至关重要),与少东的大提琴不是一个路数,少东学来自然费力,而林冲演奏起来则悠扬动听,此后又接了段少东独自拉琴的戏,算是照应。

这往明了说是音乐上交流,对话。

往暗处说,笛子要用嘴吹……在长城上时,有段点香烟的特写,一根火柴两根烟,意思再明白不过。

此后笛子成为两人的信物,贯穿全戏;而林冲借“还有烟吗?

”引出对少东的表白。

  2 构图:夜奔的构图比较教材,没什么特别出新的,整体处于中上,很容易理解。

在多人戏的时候拍得很明白,人物关系一目了然。

说一个推的镜头,少东和林冲在长城上抽烟,坐在一个门中,林冲恰好在门框内居右,少东在门框左,身子未全入门里。

一两人都是背对镜头,中上部恰好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天高地阔。

然后镜头缓推并向右上移,最后林冲在画右居下,少东在左侧占据画面的主动。

此后顺着人物台词进展,镜头有部分变化,最后移上,拍少东站起后的侧脸,此时画面的平衡已经完全偏向少东,表示少东言论已经说服了林冲。

  3 表演上:这没啥好说的……   4 整体上的……:接着上面的说,构图稳定后,出台词。

大意是少东赞扬林冲的戏,觉得是至上的艺术,并感慨山河,请林冲来一段。

而林冲一开始低头无奈于戏子的身不由己,最后却深受少东言论的影响,不禁在长城上唱开了。

这段的含义颇深,算上后面所有冲突的引子,主要的方面是林冲和少东从艺术上的交流到情感上的交流的变化,同时又表现了林冲对戏的思想变化,一开始时林冲只把自己当做个戏子,唱戏只是份糊口的活,而少东却叫他艺术家,最后激发了他对戏曲本身的认同和追求(同时也导致了他对少东的情感变化)。

后面有交代,黄少爷说“今儿个,是他唱得最好的一次”。

但电影后面却只抓住了林对东的情感,而彻底忽略了林对戏的情感。

或者作者的意思其实是,林爱戏,只是为了爱少东?

        《夜奔》的前2/3都很好。

夜奔拍人物关系拍得极精确又微妙,上面那段单说了林和东,实际上导演一刻都没落下过英儿,三人的关系发展一直说得很明白。

但我始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够好,在心中跟《霸王别姬》一比,不足的地方就清楚了。

前面的故事肯定是不像《霸》那样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但《夜奔》长于细腻的叙事,两片没可比性。

真正弱的地方,唯性格二字。

《霸》的三位主角,除巩利不太着力外,小楼有霸王的刚傲,碟衣有别样的柔媚,角色的性格太得人心,后面煽起情来,便如干柴烈火……而《夜奔》犯了言情小说少女漫画的通病,人物是为爱情而存在,人性的完整,太过模糊,所以后面能煽情,全得益于文字。

到是戴立忍演的反派黄少爷,虽是纨绔子弟,却痴情而有义,怒急拍碎玉扳指和空对戏台泪含光的戏,让我觉得印象深刻,他的结局也让人回味。

恰好算得是袁二爷的人气帅哥版了。

  林冲的爆发作为故事的转折,情节上讲是否合理不做讨论,但此后导演拍得实在有点糊涂,前后叙事风格大相径庭。

  片子一开始,用英、东二人的书信做交代,以文学气息浓厚的双人旁白,读了差不多十来分钟的信,做开场还是不错。

可后1/4差不多半小时的结尾部分,全用二人的书信叙述角色命运,搭配平行蒙太奇双线进行,核心人物林完全成了两人笔下的人物,这实在是也太文学了点……      不过《夜奔》最讨人喜欢,最令人无法忘怀的,也就是它的文字。

且不说《夜奔》这个题目取得是如何的巧妙,即指那出戏,又暗合全片“逃”的主旨。

台词也当属翘楚,更何况还碰上两位最对角的人物,黄磊和刘若英,那些台词虽好,但要是换了人来读,只怕也是《夜宴》的下场(还只差一字……)。

当然《夜奔》的剧本和台词,若脱离了画面来读,那也是不会差的。

但也因此,最后那20多分钟的戏,不像是电影,几乎就成了一部电视散文。

  虽然我在这里批评那20多分钟拍摄上的差强人意……但想必对大多数人来讲——我也是大多数人之一,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这20来分钟吧。

再说说导演和编剧,这个组合同年带着几乎同样的班底,完成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现在想来,只是有些巧妙啊。

情节上我不赘述,《夜奔》的故事并不艰深,情感也绝不虚假,虽复杂却不离奇,然我无法不被打动……此时此刻就如这屋中的冷空气般包围着我,任我如何包裹自己也不能再暖和。

就算我逃出这屋子,外面的天地,全是一片霜冻,谁能逃得脱呢?

“当我的一个背转身,我和…,即是生离,又是死别”那两个逃亡者,最终也只能相拥着,互舔着孤独的伤口,连追悔的机会,也不再有。

 8 ) 埋下一滴相思泪

“也许我回来,是为了在家乡埋一滴眼泪。

好让我这一生,也有乡愁。

”哪怕再过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他也不会忘记,初遇时那一霎那的惊骇。

他离得那么远,声音却可以像锥子一样直锥进他心里。

只一瞬间,便要用一辈子、去祭奠。

他站在他面前,浅浅的笑,深深的注视。

他为他点烟。

他坐在高高的城墙上听他叙述古旧的往事。

他为他深情吟唱,歌声划破了秋日荒野外万里长空的孤寂。

他在他面前,一点点找回了自己;他在他面前,慢慢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

他为他发怒,在游泳馆的换衣间堵住他大声质问;他为他决绝,在月黑风高的夜晚丢下万人瞩目的戏台,上演了另一出《夜奔》。

雪花朦胧了车窗,营造出暧昧的气氛。

他握住他的手,他颤了一下,却没有躲开。

他靠近他,想吻他。

他却在最后一秒,将他推开。

逃离。

车窗外的空气冷冽,容易让人清醒。

待他想清楚,跑回车旁,他却已经离去。

他大声呼喊他的名字,疯了一般在雪地里追寻,却再也不见。

雪一直下。

凝固了绝望的眼泪,定格了他们曾经最近的距离。

他逃回美国。

他开始思考活着、究竟是不是一种悲哀。

他躲在集装箱里颠沛流离到自由女神脚下,最终还是孤单地死在一个绝望的冬天。

他们再也没有见过。

谁能想到他的那一转身,便已是生离,已是死别。

他为他修了墓碑。

他对过往的人说,这里埋的,是我的爱人。

 9 ) 你就埋在我和他之间

闭上眼睛,屏住呼吸,把弓弦稳健地压上提琴。

准备好了吗?

在回忆开始之前。

当第一个音符响起,琴身就会剧烈颤抖。

回忆是一种残忍的生拉硬割,伴随着苍老的钝痛。

于是当徐少东一想起年轻时的旧事,便忽觉岁月如弓,而自己就是那琴身。

这个城市还在,他还在。

所以孤独也在。

因为这些存在始终昭示着那些已经消失的——林冲不见了,英儿不见了,他曾经如乌木一般的黑发也不见了。

可与回忆较劲了大半生,竟然还能记得。

这是悲伤的源起。

其实也并不是太久。

人一旦失去挚爱的东西,这辈子就会过得很快了。

一眨眼便能身处多年之后。

有些生离,惨烈到足以杀死时间。

故遗憾永生。

好似那个雪夜,他回头,没能看见林冲,没能看见自己的后半生。

而今再回首,却只有前尘滚滚而来,像林冲的骨灰,呛了他满喉。

青葱年少总相信天地浩大、时光多情,终会容你我再度相见。

必要辗转千万个明月夜之后才知晓,原来那一次,竟然已经是死别了。

你会不会责怪我呢。

其实我并没有刻意避开你,我只是放任了彼此的失散。

此后,徐少东的梦境始终在那条夜路上无休止地奔跑。

仿佛于世界尽头,林冲会一如当年静静转过身来,手贴在心口,说:“我这儿,记着你”。

那么他不要再躲开林冲的吻,他也多想碰触他流泪的眼睛与温烫的唇。

可人生根本是绝路一条。

它不是将前程封杀,而是从身后断裂。

我们之所以永远前行,是因为再也回不去。

显然,他不能够爱他。

他是从小留洋的名门公子,是大提琴家。

有素未谋面但一直书信往来的未婚妻——英儿。

这个女孩清淡如同西湖桥头的一碗藕羹。

内心却浓墨重彩,一生痴迷于戏文里的忠义情爱。

是她牵引少东认识了戏子林冲,也是她温醇地维系着三人间莫可名状的感情。

她拥有他们的信任,只是信任。

然而,他更加无法不爱他。

当那个俊逸青年在空荡荡的戏台上唱《林冲夜奔》时,是怎样锥进他的心里,徐少东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

像尘世间最温柔的一剑,裹挟着千军万马的嘶鸣与月冷星稀的雪光,当胸袭来,直抵心脏。

像一场还没有初见的重逢,一场不可能重逢的初见。

玄妙,而又悲怆。

他明白,自己是被一种叫做爱情的怪物,死死扼住了咽喉。

越是理所当然的感情,其实越不可理喻。

它霸道地来,蛮横地缠绕。

之后,林冲夜奔了,徐少东重回美国,英儿留在故土与他通信。

桃花、硝烟,一年年地起落。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原也不过这样寻常的红尘离合。

直至捧回了林冲的骨灰,直至英儿前来见他时已绾了个素净的髻——他才意识到,原来真的已经是很多年过去了。

有时,我们能料到分离,却猜不中再次见面的方式。

那一天,有淡金色阳光铺在床上,他拥着她,谈起曾经的少年爱恨。

他说。

你没有告诉我,你把我送你的信物转赠给了林冲。

她顿了顿,语调悠悠。

是的,我没有告诉你。

我没有告诉你,我一直爱着他。

他终于叹了口气,把她抱得更紧。

三人辗转,半生婚约,到头来他与她爱的竟然都是那个年轻人。

她没有告诉他,某个很久很久以前,她躲在幕布后,一眼窥到了戏台上练功的林冲。

月白马褂,被黑色腰带束出清健的身形。

一个回旋踢,一折唱词,眉眼端的风流。

少女的心事陡然重了,如牡丹压枝。

“我感激我这一生,虽然它是那么遥远又漫长,我始终有你听我说话。

我们的事,也只能对彼此说。

”——少东与英儿何其有幸。

想来多少人的感情都只是一份绝密的梅花档案,永不能被打开,惟有贴身收藏。

最终少东将英儿埋在了自己与林冲的坟墓中间。

生前,她是他们的桥梁;死后,她是他们的脐带。

比爱更高的境界是懂得。

它不分你我,无关得失,故而无所谓辜负。

像一个温暖的子宫。

懂得是恒久孕育,又有包容。

我仍然期待一次夜奔,纵然尽头可能空无一人。

可终是值得的——这一路霸王别姬的悲壮,这一路黛玉葬花的心肠。

2011/06/17

 10 ) 四个人里最懂爱的其实是黄子雷

夜奔 (2000)8.22000 / 中国台湾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同性 / 徐立功 尹祺 / 黄磊 刘若英英儿一开始的独白说,“这是最幸福的事,也是最不幸的事”,那时尚不能完全理解这种不幸。

英儿是最不幸的,她自始至终没能逃离出世俗枷锁,也没有能追求真爱的机会,她爱的人不爱她,她要嫁的人没法娶她。

她的不幸在于她清醒的目睹着不幸的发生,她知道自己不能把少东的灵魂剥夺,“我宁愿守着你每一寸心,也不愿你把心埋起来,做我理所当然的丈夫。

”这是她对抗封建礼教最后的倔强,她选择放过彼此,她这么做是爱少东吗,并不是,只是出于笔友,或者说灵魂伴侣的“成全”,她不愿破坏这段梦幻的、也脆弱的关系。

多年以后,面对同床共枕的少东,她躺在他怀里,还会想起她悄悄送给林冲玻璃提琴的那个夜晚,然后袒露出喑存多年的秘密——其实我也一直爱着林冲。

不可否认徐少东是最懦弱的,不喑世事的少年却要背负世俗给予他的责任和道德,他只能选择逃避。

他逃避什么呢,他寻找的答案又是什么呢,他没有答案,他的问题在于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始终觉得他对林冲的爱,是出于在一个很高角度的欣赏,并且带有救赎的意味,他学提琴,他学昆曲,艺术本就互通。

一开始他诧异于林冲的天赋和艺术才华,是吸引,是敬佩,是欣赏,是爱情的开始,后来,听到林冲那出自胸膛悲怆愤懑的昆曲,他也卸下了内心看似坚固的心墙,他说“我回到故乡,也许是找一滴眼泪,好让我也有了乡愁。

”而林冲,就是那一滴泪。

《林冲夜奔》林冲在寺庙的心境——恐怕知者莫若歌者,闻者莫若少东。

那一段尤美,隔着一层蓝色的纱,两人的影子重叠在一起,他们隔着纱将手抵在一起,那一刻两颗漂泊失所,孤寂无援的心,找到了依靠,仿佛在说我没有朋友,你就是我唯一的朋友,我的战友,我的爱人。

他与英儿无话不说,可真正的亲密灵魂一旦相逢,是无须多言的。

他曾许诺要带林冲走,当着黄少爷的面抢人,他告诉他要勇敢,去爱,去自由,过自己的人生。

看上去他似乎很勇敢,最后选择和林冲在雪夜夜奔。

可当林冲吻上去的时候,他将头扭到了一边,眼神里没有爱的光,只有恐惧慌张不知所措。

他敢做不敢当,既然已选择夜奔,却在林冲吻上去的一瞬间,想到的尽是家族的责任,世俗的规章,和他未完的婚约。

可是他哪知道,车已驶出,没有回头路可走,他教给林冲的勇敢,在这一刻分崩离析,他的爱也一样是个糖纸幌子。

他看不清自己的内心,余下的一生都在为那夜漫天的大雪赎罪。

林冲,天外来客,他缺少身份认同,寄人篱下。

他在遇到少东之前都在为别人而活,从前他是当着爱人的面委曲求全选择跟着金主,选择妥协的过活,是少东和英儿给了他对抗生活和自己宿命的力量。

那一夜,他潜逃,离开了依靠二十多年的“家”,需要多大的决心。

本以为是幸福的开始,然而只是一个破碎的,瘫在模糊车窗上的梦,车里,少东推开林冲,那一推,生离,甚至死别。

虽然爱人不复,但林冲坚定了对抗宿命的决心,他弑师,终于成人。

他的师父有性侵幼男的怪癖,他亲手了结了他,也亲手杀死了过去对命运妥协的自己。

英雄之路,注定要背负很多。

林冲对黄子雷的爱,与当初留在唱戏班的选择如出一撤,他是为报恩,或许他从没有爱过黄子雷,但他一定是感动的,况且乱世之下的感动更容易幻化成爱的样子。

黄子雷病逝,他踏上寻找爱人的路,这条路走了十年,我本以为他会死在一战去往欧洲的货船上,但他却寻寻觅觅十年,终无果,遂病终。

一丝希冀最容易引人幻想,但摧毁希冀比直接给的黑暗更残忍。

黄子雷的爱在现在或许不觉什么,甚至当时我会讨厌他的霸道不通情达理,那是因为我站在少东的视角。

而他是所有人中爱的最通透,最纯粹的,最无畏的。

因为爱,就是能给人对抗世俗的勇气,他爱他所以明明白白给他花钱包场,他爱他不顾世俗目光和封建束缚,认定林冲就是黄少爷的人,谁也不能带走他,不能欺负他,这样的爱在当时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即使被旁人说不干不净,不伦不类,他在意过吗,他在意的只是今晚带林冲夜宵吃什么。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同性题材电影,难免拉出来一起审视,如果把《夜奔》的内核看作是一个男人的成长史,可以和《卡罗尔》比较,但卡罗尔是圆满的,卡罗尔正视自己的内心后勇于接受这样的自己,少东至死也只是将三个人的坟墓埋在一起。

同样相比东方的《断背山》《爱情万岁》它们都很流于表层,只有性没有爱,或者只有爱没有性,这种爱无疑是单薄的,但他们表达爱的方式简单明了,丝毫不克制。

同性之爱是隐晦的,是隐忍的,是充满试探的,这也是它魅力所在,相比之下《你的名字呼唤我》同样是讲两个男人的故事,但拍的相当迷人,奥利弗清醒理智地克制着自己燃烧的爱火,一面抚摸着埃利奥的身体,注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我不会忘记你,但我知道你也有的生活,你的轨迹。

奥利弗是克制的,徐少东却是懦弱的。

其实我对同性圈年龄感的设定有点排斥,并不是我拒绝年龄差异,而是我觉得爱一个人,性别,年龄,阶层,国籍,物种都不是必需品,部分同性圈喜欢年龄差设定,我觉得和异性恋爱也无异,不必大费周章让这段“禁忌”刻意更禁忌,包括现在的姬圈年龄广泛往低龄化下沉,互联网的早熟让很多孩子没有意识到性别取向什么概念,而喜欢对自己标榜和立异,以及部分“异性幻想”代入,《阿黛尔的生活》也有点反映这样的迹象,即把自己对于理想异性的幻想强行嵌入某一位同性身上,然后说服自己爱上他(她),这样的爱是不成熟的,会有破灭的一天。

我之所以爱《燃烧女子的肖像》,我觉得她能诠释我对爱的理解,无关性别年龄国籍等等,灵魂吸引,肉体交织,孤岛空间里两个灵魂彼此接近,试探,最后找到同频共振的那一拍心跳。

同样在《烧女图》里我能感受到女性一种很棒的特质,是智慧,和力量,有的时候会以某种疯狂的形式呈现,《烧女图》里印度女仆的不知情的怀孕与堕胎,反映的正是女性在父权社会下的压迫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堕胎不是女权的反抗,而是人权的高度自由。

而男性在一段情感关系里展现出来的最后可能是一种“脆弱性”,仿佛在说,我也会被伤害,我也很脆弱。

——2022.7.15 观《夜奔》有感

《夜奔》短评

爱情真是奇怪的东西,究竟是怎样从友情变成爱情的

7分钟前
  • 艾茉李
  • 还行

。。。同性也不行,男就是男

9分钟前
  • 吃点好的
  • 较差

就算拍不出質感,就不能找點不帶台灣腔的演員麽

10分钟前
  • Connie
  • 较差

相比《祖与占》,更多的篇幅在描写男性。前半段真的觉得还不错,后半段属实无趣且空泛。黄磊和刘若英都接不住戏,林冲和男配黄子雷让人更入戏。林冲刚开始的唱戏并不吸引人,到后面才觉得还可以。说实话,只要多爱一点就可以在一起的情节,拍出生离死别,倒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文艺男的自恋,透漏出他没有爱谁,所有的慨叹不过是一种无病呻吟。倒是林冲和黄子雷同甘共苦的那段,显出不一样的真情。

14分钟前
  • 费尔巴哈的寂寞
  • 还行

若干煞有介事莫名感伤的台词组成的电影,感情产生不是通过表演而是旁白,感觉有些可笑。。

1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林冲表白的话太让人心动了吧~戴立忍真是出彩,除了戏院里那滴泪,闻衣服又扔掉、看到少东背影便端起架子的嫉妒,抱着吐酒林冲的占有欲……啧,要是台词再天津些,绝了。年轻的黄磊有点傻白甜气质,看他在纽约深情痛哭有点出戏。昆曲只是装饰文艺的背景吧。林冲的演员挺好的,就是不够出彩。

18分钟前
  • 24601
  • 推荐

看的解说版但也感觉到黄磊很装,可能导演看出他的懦夫特质,但是演懦夫也演得很不得劲儿 ,表达那种懊恼的感觉就只会扯头发什么的,对手戏也感觉不到他是真的爱林冲,黄老板一眼看出是真爱,可惜了这对。所以到底为什么那么喜欢玩这种懦夫遗憾梗,好像所有人都给他这个懦夫献祭了,情种不长寿,懦夫活千年。😅

19分钟前
  • 馄饨宇宙混沌
  • 较差

尽管以「传统戏剧」串联起「三角恋」的故事是一种「时髦」(在21世纪初的华语片语境下,「同性」元素几乎是先天的「投机取巧」),不过如今看来扭捏做作感无以复加,生硬营造的「文艺感」几乎是20世纪末延续至今的华语片通病。

21分钟前
  • 451½°F™
  • 较差

影評遠遠優秀過電影本身,失望

24分钟前
  • 冥王星上的Tang
  • 还行

不知道是时代吞没了人还是人吞没了自己。那时候的中国未必不会发生祖与占那样好看的三角恋。

26分钟前
  • 57
  • 还行

太多片段有着霸王别姬的似曾相识,观感上又差着不止一截两截。命运有着不同的分叉支路,畸零人的孤苦却大抵殊途同归。那夜的一扭头,情与欲硬是没奔出来。对白那么文绉绉,充满了诗意的浪漫,离着无路可走的悲凄也愈远了。

29分钟前
  • 麻麻睇
  • 还行

挺凄美挺遗憾的爱情故事,本来应该很喜欢,但被演员耽误了。这三个演员之间分明给了他们最好的氛围,但彼此之间两两不带电,我看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就互相爱上了,林冲魅力不足,黄磊全程状况外,刘若英跟林冲分别给水晶大提琴那场戏好看,其他戏也呆呆的,以致于他们彼此之间爱与不爱让人也没那么担心。如果换三个更有魅力的演员,同样的故事会更让人带入。

32分钟前
  • 马马
  • 还行

三个人虽然都爱林冲,但黄磊和刘若英更多是爱那个舞台上的理想化的林冲,多少带点一厢情愿。黄少爷爱的是林老板这个人,充满现实的欲望。导演太沉溺在文艺腔里了,急于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这就导致每个人物都太平面,不够立体,各种行为的前后因果缺乏必要的逻辑。

35分钟前
  • 花落花开自有时
  • 推荐

一个被人爱着,也爱着人,只是被自己爱的人拒绝,然后在寻找爱人的途中客死他乡.一个爱着人,但懦弱,然后远走他乡,见不到爱人最后一面,终生悔恨怀念.一个爱着别人,但安静的看着自己爱的人爱上自己的未婚夫."我有没有告诉你,我也爱他".一个爱着别人,想要占有,最后死去时,爱着的人帮他梳好头发.四个人,一场<夜奔>的戏,勇敢和懦弱.然后剩下一个老人和三个墓碑.这出戏拍的很隐忍,诸多感觉只有各自体会.

36分钟前
  • dodoblast
  • 力荐

一个背转身,居然就是一生。

39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力荐

不值得一看

43分钟前
  • 还能不能好好玩
  • 较差

出,顶不住世俗压力的他最终告别英儿回到美国。二战后,英儿赴美找到徐少东,二人谈起林冲为找徐少东的悲惨经历时,徐少东明白到他的内心会一直为英儿和林冲留有位置

46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才发现原来是如此久远的片子,是同霸王别姬却又不同的片子,压抑又绝望。他说我没想到,那一个转身,从此便是生离和死别。但我一直责怪他软弱的逃避,从不曾真正回头,直到他在听到那熟悉的唱腔仓皇寻找最终窝在小小的他乡之家痛哭。

51分钟前
  • 某J。624
  • 力荐

剧情支离破碎,最关键的情愫互动没有拍出来。什么都想来一点,结果最关键的两男一女间的互动太过轻飘。最后的内容只能靠ppt来实现,这个编剧也太好当了。黄磊这个扮相确实英俊。戴立忍的演技真的是鹤立鸡群。

56分钟前
  • tiiiiin
  • 还行

怎么说呢,除了经不起推鞘,毫无出彩的地方

59分钟前
  • 松枝清显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