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而让-皮埃尔·热内则是一个远比吕克·贝松更具法国味道的导演。
香槟色的镜头滤镜,古灵精怪的角色们,轻灵顽皮的配乐,一直是他的三大法宝,也是许多人对于法国电影最直白的印象。
他其实很像蒂姆·波顿,二者都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怪诞的视觉风格作为个人作品强烈的印记。
不同的是前者擅长荒诞与浪漫结合的超现实的超现实题材,后者则是擅长哥特风格下诡秘的童话。
在热内的电影中,大多数是带有强烈的起现实主义印痕,比如《黑店狂想曲》那个阴暗潮湿的虚构世界,《童梦失魂夜》里捕捉孩子梦境的机器,就连在好莱坞商业模式下的《异形4》都以昏黄色调和扭曲环境取代了这个系列一贯冷冰冰的金属气息。
进入了新世纪之后,热内更多的采用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去延伸自己超现实的个人印记。
比如《天使爱美丽》里在法国大街小巷里的彰显出的夸张情趣与飞扬依旧的浪漫情怀,《漫长的婚约》中在忠贞爱情的风铃中设置下残酷的战争狂霜。
包括这部《尽情游戏》,导演再次把出发点立足于现实,却让整个故事在天马行空的超现实风格中再次脱缰。
本片比起让-皮埃尔·热内的其他电影来说,剧情十分通俗,故事结构也不再晦涩。
电影讲述了一个头部中枪大难不死的人在一帮身怀绝技的流浪汉帮助下复仇军火商的故事。
如果单看故事简介,很容易将其与好莱坞商业划等号,比如《十一罗汉》。
但剧情的简化并不意味着热内对个人风格的摈弃和和对好莱坞商业模式的献媚,《异形4》的票房惨败证明欧洲导演在好莱坞游戏规则中如两条平行线的走向,永无叠合。
《尽情游戏》不同于《十一罗汉》那样大众化的商业电影,虽说电影里也有精巧的故事情节,偷天换日计谋设计,甚至也有主人公在行动中点缀的爱情戏,但几乎同样的故事结构的情节,作为热内独特意识流的产物,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从内到外还是那么的个性鲜明。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父亲死于排雷,自己头部中枪,子弹还一直留在里面的流浪汉,事业与家庭两手空空,而且随时可能死亡。
与其为伍的只有一帮生活在垃圾堆中的失意者,电影把目光投向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士,这样的剧情设计如果换做旁人,一定是一出现实题材的苦大仇深悲剧,但在法国乐观而又浪漫的情调下,这帮整日与垃圾为伍的“破烂王”童趣般的生活方式反倒于那些整日郁郁寡欢、道貌岸然的社会上层人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破烂王中,主人公作为故事发展的主线,除了脑洞奇大,大到经常短路(热内把短路的过程也被影像化了,令人眼前一亮)之外并无长处,只是作为整个事件的发起者和经历者,而那些形形色色的配角们就不一般了,其中有身体柔韧的杂耍女士,喜欢玩文字游戏的黑人作家(如果没有字幕注释的话,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人整天说鸟语),擅长用垃圾做一些小玩意的怪力发明家小老头,总是挑战另类极限的大叔,一个被叫做人体计算机的内向眼镜女,还有在监狱了呆了大半辈子的老头当领导。
这些五花八门的异能人士要比马戏团里的杂耍小丑更加多才多艺。
有了这些搞怪的人物与主角站在一起,也就不难理解下面的故事情节发展走向了,典型的热内风格。
电影的精华是破烂王们对军火商的复仇,与其说是复仇,不如算是戏弄,就像本片的片名一样,在对两个军火商的戏弄肆虐的过程中,没有刀光剑影,也没有死人(军火商自相残杀那几个不算),充满了快意的童趣,就连军火库爆炸后在爆炸中心的二位也只是留下面面相觑的尴尬。
实话实说,电影中诸如调换皮包,秘密潜入这些整蛊桥段并不新鲜甚至算是俗套,但在表现方式上却是独具匠心,所以丝毫不会令人感到被糊弄。
比如那段码头抢劫弹药集装箱的情节中,破烂王们用发明家设计的蜜蜂“炸弹”混乱现场,又在远处架起了人间大炮,将活人发射到对岸,趁乱夺取装炮弹的卡车。
这样匪夷所思的设计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绝对在现实的基础上超脱于现实,原本严谨紧张的大劫案变成了生动有趣戏说部分,这也代表了影片的整体基调,夸张而又活泼,又兼具了现实感。
电影把一个小人物复仇的故事包装成了具市井味和平民化的闹剧,有爱情,有阴谋,同时它也有正义,有邪恶,只是所有这些商业片的基本元素在这里变得是那样的可爱。
一般来说用“旧瓶装新酒”来形容一部模式下的电影的新意,而本片则是酒还是原来的老酒,只不过将瓶子回炉再造,重新出现的则是一个装着老酒的工艺品。
电影的结局还是那种恶有恶报的套路,而主人公也没有因为脑中随时会要其小命的子弹而失魂落魄。
《尽情游戏》有一个无比圆满的结局,尽管这些破烂王的随后的生活不会发生变化,他们只是充当了一次幕后英雄的角色,但就在整部电影轻松氛围中,片中人物与观众一同享受了这个充满童趣的故事。
影片最后,发明家的那件连衣裙在 Raphaël Beau 那唯美轻灵的BGM下翩翩起舞,每每想起此景,心中都涌出《浮生六记》般的闲适与自娱自乐。
在让-皮埃尔·热内斑驳的影像风格中,处处显示出了法兰西浪漫主义情调。
他的电影早已远离了痛苦哲学家的晦涩,给予生活和生命以希望,令人心甚向往。
一组人物,然后都是身上一般都有突出特点的小人物,形象不立体,基本没有内心活动,不表现,或者本来就是个是个傻子。
剧作像直根系植物的根,一条非常简单但是粗壮的主线往下走,两旁分支出许多小情节。
主题上反战,爱情,命中注定,正义战胜邪恶。
视听方面,角度和置景呈现了很多奇观画面,镜头像是得了多动症,一刻都不闲着,如果不运动起来那肯定很快的来回切,画面信息除了正反打对话基本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化,剪辑不拘于景别顺序,很有个性,全景直接跳大特写那种。
经常出现的意象有房顶上的电视天线,伞,睡觉时盖住上边没下边的窄被,爬上爬下的梯子,烟囱,下水道,窄走廊等长条状的狭窄空间。
不介意破坏画面的完整性,脑子里的画面经常就同样放置在画面中。
演员表演很有意思,夸张的真实。
不能忍的是主线上有些不知道如何顺理成章带出来的关键转折点干脆直接出现,没有铺垫,不讲道理,有些霸道潦草。
配乐经典的法式轻快浪漫,其他的没啥印象。
最主要,讨厌蓝色,哈哈。
《漫长的婚约》(A Very Long Engagment)结束五年之后,热内携耗资三千七百万的影片卷土重来。
在这出讽刺意味浓厚的喜剧片里,丹尼·伯恩饰演了一位企图捣毁一起军火交易的绅士。
一个男人中了一枪,大难不死,联合了一帮奇奇怪怪的朋友,准备迎头痛击那个敌人。
这是一个错综复杂,却又相当新颖的复仇计划,必然使他们按捺不住激动。
他们还发现,敌人不仅是一个非法军火商,还是一起秘密的军火交易。
医生:“机场的安检门要为他而响了”——很诙谐丹尼•伯恩在码头打地铺的时候,手和脚抢纸板的幽默桥段。
苦中作乐。
在他们的垃圾房,丹尼•伯恩和蹩脚菜相遇时,蹩脚菜用手肘表示欢迎。
艺术家的苦衷坐了,印象深刻丹尼•伯恩在房顶嘘嘘,尿顺排水下而且,排除在小狗的PP处,让人忍俊不禁。
丹尼•伯恩往信箱里灌酒,把冰毒浮起来取出。
虽然逻辑上有漏洞,但还是很有意思。
丹尼•伯恩指挥大家在机场陷害黑人的桥段。
火车站大皮箱套住小帖箱的手法,太有想象力了。
在军火商家里偷的心脏,没法用改装的吸尘器吸入时,吹个气球,搞定~呵呵,有意思在结局时,利用各种声音营造出到了坐飞机到了非洲的错觉,逼军火商交代出实情。
而他们对付的手法,出人意料。
不是交给警察,而是拍下视频,穿上youtube。
太秒了!!
这个故事真的就像那棵子弹一样猝不及防射入人的脑海,反复震荡,平静不下来,开始一场怪诞温馨又可爱的童话冒险,在戏剧性的小帆船上高高低低过足戏瘾。
开场,黄沙,士兵,差点以为是《拆弹部队》的现场。
男主,他爹,给炸了。
boom!
男主,他妈,用一个欲言又止想吐吐不出的悲伤表情预示着自己的精神崩溃。
从后面的闪回看,好好一个法国田园小家庭就被个雷崩碎了。
也奠定了影片背后的意义,就是用一次华丽戏谑的马戏来反战。
男主度过了被上帝和嬷嬷联手欺压的悲惨童年,成长成一个不胖也不快乐的死宅,跟电影主角对口型是他唯一的爱好。
但是这部电影不会这么平凡!
月黑风高,街道上只有男主店铺的霓虹招牌在发亮,山雨欲来风满楼。
果然,摩托,枪战,bababa!!男主作死开门。
boom!
子弹进脑。
全剧终。
=========================================================================怎么可能!
这毕竟是个喜剧!
在一片碧绿色的手术室中,医生用抛硬币决定了让男主带着子弹一起崩溃的生活。
大难不死的男主被房东阿姨赶走没了住处,被老板潜规则的性感女店员夺了职位,彻底变成靠双簧卖艺的天桥艺人(居然靠这门手艺赚的比原唱还多?
),在建筑工地上盖着纸板露出破洞袜脚丫子,和旁边船上富人歌舞升平对比真叫辛酸。
所幸他很快遇到了有故事的风流老爹,进而住在垃圾场地下收废品的亲友团,冒险团组成。
进而展开了一场奇异人士各显神通的复仇冒险,并收获了独特的爱情。
除了反战,导演还将富人的精致与冷漠生活极其夸张讽刺,文质彬彬一言不发缺乏温情的华丽的家,都和那个破铜烂铁下处处惊奇,充满着欢声笑语的地下大家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两大军火商的家里,一个惧内,为了维持礼仪把剥好的虾一次性全插完吃掉。
同时有收集名人器官组织的恶趣味爱好。
精致做作又腐败变态。
另一个吃虾连壳带肉一起,远离自己的孩子,让他在远远的另一桌吃粥,和儿子打招呼都是询问武器知识。
住着现代化智能大豪宅,手一拍壁火自来,抽着古巴雪茄是他最潇洒的时刻。
冷漠自私又自大装逼。
后面他被另一个军火商羞辱的狼狈又可笑,导演对权贵们的虚有其表来了一次狠狠的开涮。
(桌子上军火商和萨科齐的合影,以及爆料里军火商跟总理夫人的奸情,还真符合法国人民觉得政客皆蠢驴的看法)电影的画面依然保持着热内一贯的风格:暖黄色怀旧基调,一看让人想起暖洋洋的午后,浓墨重彩像油画一样的质地却不过分鲜艳。
大量采用对角线,九宫格,水平线以及对称式的平稳构图,同时又喜欢以小衬大,动态衬静态,暖调衬冷调(对比又不会过分强烈),运镜多是流动式的旋转,这让画面一直保持着灵动欢乐不沉闷的观感,让观众不自觉跟着剧情一起流转,进入那种自由而无拘无束的电影情绪里。
不过最喜欢的还是这片天马行空却处处透着法式复古风的艺术浪漫情怀,将炮弹的碎片做成花送给爱人,在空玻璃瓶组成的绿灯下接吻,将东西改造成白衣绿裙的独舞,男主一行人的复仇计划只是惩罚了表面上的军火商。
但是真正打败战争的,还得是平凡人的爱与美之心啊!
更加丰富而灵动的镜头语言让热内的整体表达流畅许多。
父亲被炸死、自己被子弹打头而随时可能死亡的,联合一群奇怪朋友,冒充起义军挑拨了维吉兰特武器公司(生产炸死父亲地雷的公司)和奥贝维利耶军工厂(生产打入自己头部的子弹的公司)的关系。
中间事情败露,但神队友转危为安。
最后,众人诈出两老板罪恶,使二人网络社死。
小花絮:30分钟处有与《黑店狂想曲》的联动,该处出现了小丑锯琴与店老板女儿大提琴的合奏。
几周前看过了这部电影,是今年以来看过的最好的电影,进入电影被灰蒙蒙的色调给感染,总觉得着电影可能是网悲剧和歇斯底里方向发展的样子。
慢慢的,优雅和富有欧式幽默的电影语言和承接,将这部电影,带到了完全与画面色彩相反的的境地中。
随着垃圾站的伙计们的出现,本来孤单,倒霉的主人公,就像是推开了一扇门,走入了一个真实的wonderland。
每个人卑微,被社会上流人士甚至是一般的民众都看不起的小人物。
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天赋和个性,每一个活灵活现,一颦一笑之间,彰显着让皮埃尔对人性细腻的把握与肯定。
柔术,发明,人体炮弹,计算,其实是这些小人物在自己仅有地几英尺的舞台上在展现自己的价值。
“人肉炮弹”先生总是向别人宣示着自己曾经打破过世界纪录,“计算器”不停地在汇报着距离和食物成分,“柔术女”干脆就生活在冰箱盒子里了,老发明家再用仅有的材料,展现着自己的艺术天赋。
他们的舞台很小,他们的观众很少,仅仅是内部交流,但是他们的生活不能不称为一种形式的完满。
简单而易于满足。
他们热心并附有同情,帮助主人公与两个军火商进行着斗争,行为很荒诞不羁,但是富含着幽默和戏谑。
他们都在垃圾站工作,主人公的遭遇令人同情,他们伸出手去给予体恤与帮助。
人类的感情在这一刻显得格外的光辉与伟大。
尽管他们卑微,尽管他们弱小,但是他们富有同情与爱,并时刻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与对明天的期盼。
Every little tiny dust is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best side of the world.主人公仍旧是不完美的,没怎么上过学,经常会想一些歇斯底里神经质的事情,甚至脑袋里还住着一颗子弹,随时都能要掉他的小命。
和所有的垃圾站的人一样,不妨碍我们喜欢他们。
有良知,有勇气,微小而伟大,善良而坚强,让人在皮埃尔着阴雨似的画幕中,心里始终有暖流在涌动。
无论被社会赋予了怎样卑微的生命,充满向往的人,充满爱的人,永远都是整片星空中,那些最亮丽,最迷人的星星。
导演让-皮埃尔·热内的作品,我看过的几部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跟精灵般的奥黛丽·塔图合作的两部作品《天使爱美丽》和《漫长的婚约》绝对堪称经典。
本片一开场,无论从画面还是配乐的风格就充斥着典型的让-皮埃尔·热内的气息,那种法国电影所独有的腔调。
导演运用了他惯用的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随时可能因为脑中残留的子弹而一命呜呼的屌丝,率领着一帮流落街头的流浪汉,对上流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展开的报复的故事。
影片中穿插了各种法国式的幽默和玩世不恭,一帮流浪人群硬是用各种回收物品和各自的特长,完成了一项项只有“007”才能干的活。
在一连串的轻幽默的同时,也讽刺了西方国家任由自己的军火商贩卖军火,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带来种种灾难的现状。
丹尼·伯恩饰演了一位企图捣毁一起军火交易的绅士。
一个男人中了一枪,大难不死,联合了一帮奇奇怪怪的朋友,准备迎头痛击那个敌人。
这是一个错综复杂,却又相当新颖的复仇计划,必然使他们按捺不住激动。
他们还发现,敌人不仅是一个非法军火商,还是一起秘密的军火交易。
电影中出现在一则新闻报道中女记者克里斯提娜·凯莉,在影片快要杀青时换了工作,从09年1月开始她成为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CSA的委员了。
喜剧犯罪片,讲述一位企图捣毁一起军火交易的绅士,中了一枪,大难不死后联合了一帮奇奇怪怪的朋友,准备迎头痛击敌人的故事。
色彩构图音乐都超棒,尤其让人赞叹的是洋溢在影片中的想象力,一干难友的类蒸汽朋克风格的小窝好温馨。
法国人的脑洞如此大,想象力加黑色幽默加快节奏。
每一个场景都美如画,色调就是加油彩的铜版画?
华尔兹三拍子的配乐,加上铁器晃荡的声音,犹如武器在交锋,戏谑的感觉淋漓尽致,节奏张力十足。
简直享受。
这个片最好看的一段是最后,那个爱因斯坦一样的老头看着那个裙摆跳舞。其余的,挺工整的,既然就是一个商业欢乐喜剧,那么严肃的探讨情节,想必也是多余的。顺便一提的是,这个片子有很多的镜头都非常艺考,总体中规中矩。
军火商的杯具
比昆汀.塔伦蒂诺还蒂姆.波顿
剧情平庸,笑点很弱。
又一个有意思的法国电影!依然是热内的魔幻故事,斑斓的影像,调皮的配乐,精彩的表演,放轻松的电影。 这不比什么十几罗汉有创意好玩的多么!~
这个导演喜欢用高饱和度
20100505沪上兰花,色调加了滤镜,梦幻的很,剧情也梦幻,如同此时生活。
看不进去
天馬行空的生活,總讓生活更有樂趣,不理解的一邊去,我有我快樂。任何的生活,總有有趣的一面,做個大大的小朋友,忘記其他,只看這一面,別人不懂也罷,我最多不和你一起玩而已,能一起玩的,才能繼續這上天賦予的無限樂趣。
类似于11罗汉的故事,但拍的有趣很多,每个场景每个镜头都动足脑筋。
不可爱的怪咖,不可爱的故事。
4+5- 好似中岛哲也的喜剧风格 童话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说话就恶心 受不了~
估计是期望太高,原以为能和petit nicolas一比的,结果,唉
热内的个人风格明显,还是天使爱美丽的音乐味道、黑店狂想曲的不羁想象、复古的影调和喜剧风格,只是觉得故事还是偏弱了点。
哈哈 好热闹的一出复仇大戏~ 爱死了这鲜艳欲滴的色调
故事一般,但是细节处仍旧让人会心一笑。很时尚...很潮流...
冷死你妹……
中途弃了几次终于把它给看完了,整个任务交待不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不喜欢的还是太做作的古怪。
因为是热内所以要求高,只能算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