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
Steak
导演:昆汀·杜皮约
主演:埃里克·朱多尔,朗齐·贝迪亚,乔纳森·朗贝尔,Vincent Belorgey,Sebastian Akchoté,Laurent Nicolas,Sébastien Tellier,Alain Gendreau,Mark Latrémouille,Marie-Claude Michaud,雨果林·什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加拿大语言:法语年份:2007
简介:George is the scapegoat of his classmates. One day he cracks and shoots them. His best and only friend Blaise is accused in his place and sentenced to 7 year..详细 >
没太看懂,有点讨论群体暴力的意味,加入帮派,狗仗人势,愚蠢地向群体谄媚。能看得出电影非常风格化,没有结构可言,不在乎观众感受,冗长乏味但不时有些小亮点,但我看的还蛮煎熬的,也没有觉得好笑的点在哪,说它荒诞吧,也没有很极致,还不如恶警蛋碎,总得来说就是格局小,讲的东西也少,不够吸引人,篇幅又长
Chivers就像是个「校园霸凌受害者互助会」,一群即使成年也走不出被霸凌阴影的人,他们聚在一起,不烟不酒喝牛奶,用最干净单纯的方式建立起能够保护自己的“帮派”,但硬装坚强完美的外表下,他们依然是遇到恶茬儿只会转头回避立刻下跪道歉的可怜孩子,就像任人切割的牛排。被霸凌的人都有用完美主义惩罚自己的癖好,都有着对身体疼痛的迷恋,都有着对施暴者强势模样的病态崇拜,所以当霸凌者不再屑于对他们施暴,他们就用整个人生寻找那种感觉,整容、自残、抱着希望的自我毁灭,因为他们习惯了那种人生,常年被关在精神病院的那种人生,Chivers的名字并不是为了震慑他人,更像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也难怪George如此想紧抓这个团体,我也是。掺上个人情感,这是我最爱的一部杜皮约。详见影评。
显然这时的创作思维还是偏向唱片而非影像,幽默桥段展开的方式是靠拘泥在车内的特定场域中进行,各种意义上对制片本身进行压缩处理,声音装置也被泛用在好几处不娴熟的场景系调度中发挥功用,偏未来主义的辛辣审视逐渐从此时开始登上剧作舞台,从而成为他后续影片的主体立意
假发机枪夕阳单车,牛奶阿飞禁止吸烟,轮椅绑架钢琴拉皮,云朵电锯林中岔路……法国昆汀的第一部片子还是正经有余不太够飞啊
荒诞
黑客帝国1里有一段辩证,大概是讲“母体是怎么知道牛排的味道的,外一他设定成甜的呢。”这种感觉贯穿这部无厘头片里,tm小混混就不抽烟酗酒,就喝牛奶加鸡蛋,连高级白领妈妈都没他们这么典雅,虽然创意想法什么都很到位,但总感觉呆呆的整部片
正如本片所现的矛盾观感,一边是完全独特的冷幽默和充分的反电影设置,另一边是空洞的情节和处处可见的对其他电影的仿制,凝练而肤浅的美式表象与尴尬的法式表达,创造了一种以不协调为目的喜剧形式,你永远不知道情节将走向何处,也不知道主题志在何方,这些都成为导演日后具有极强作者性的超现实主义惯用手段
比第一部《非电影》长了一倍,但剧情却更没意思。如果说第一部《非电影》在我将要失去兴趣的时候喊出“哪里有电影”,算是挽救了前面的无聊,那这一部八十分钟从头到尾可以说毫无惊喜,满篇都是无趣的故作荒诞。
神经病!恶搞美国校园喜剧甚至还带一点《发条橙》的感觉,警车总能在“证据确凿”的时刻掐点出现,笑死!
看不出哪里有在致敬,混乱,碎片化,内核还是蛮喜欢的,天塌下来也要我行我素。
总是有很多流行歌曲
无厘头,喜欢
不知道牛扒在哪裏,想不到那年導演已經如此討厭吸煙。答對了就要打的計數球,不像棉花的雲,莫名其妙的整容。那年還是太拘謹,後來更放飛了。
他第一部就这么神经病啊。我觉得设计得好玩的一点是入院后的录像带,用媒介来展现个体的独特性。被绷带缠绕的脸则是反面,象征着被群体同化。
2014年就想看的Quentin·Dupieux的早期作品在10年后(2024年)终于看到了,非常冗长,绑架这段和最后这段有点搞笑,Blaise的悲剧在于他一直渴望被认同,然而他其实在女性中(那个富婆妈妈一眼爱上了他)很受欢迎,他根本不需要整容也不需要搞基!他要的只是像那个帮派头领的自信,他就可以成为别人敬仰的人。外挂的字幕设置需要-5秒,不然会延迟5秒。
21/5/22
2.5
物以类聚?不高兴看第二遍去知道它在说的啥...
杜皮约最好之一。
牛排,但是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