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剧透,宏观地评价一下这部作品。
这片子有一股子「真情」在,这股「真情」是会让人情不自已感动甚至落泪的——看《杀手》的时候,结合戏外魏翔的演艺生涯回看电影中魏成功的人设和经历,也会有许多感慨和感动,但是情感线不足以让我落泪。
但是看《哥,你好》,实实在在地哭了,潸然泪下,情难自己。
这份「真情」是演员成就的。
正如海报呈现,主演有三位,马丽,常远,魏翔。
看过片的也都知道,常远是那位“哥”。
常远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得很自然,完全没有过往角色需要的“做作”。
如果说,以前他都是在演别人,这部里,他仿佛是在演自己,一位平凡的三十岁的青年。
如果说常远是正常发挥,那马丽和魏翔就是超常发挥,几场对手戏贡献了「1+1>2」的动人表现。
私以为,《哥,你好》中的大六,是马丽自《羞羞的铁拳》后这几年来遇到的最好、最适合、最贴她的角色。
(是的,《哥,你好》之前我心目中最好的马丽就是《铁拳》中的她。
)《哥,你好》中的她,超越《独行月球》《东北虎》《李茂换太子》等等。
大六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人群体中最优秀的特质与风采——勇敢,正直,勤奋,认真,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够拼够硬。
大六也有女性永不过时的珍贵优点与品性——美丽,明媚,聪慧,主动,一身侠骨,不舍深情。
她面对流氓暴发户,据理力争、厉声喝骂;她面对爱人,温柔小意、羞涩小心但眸中有星辉般的窃喜。
她怀着孩子参与技术比武当仁不让、自信大方、受伤也不下场,比男儿还更刚强......但这一切拼搏的初衷,出人意料却也情理之中地,都是为了给自己和爱人寻得定情信物的原材料。
她有胆有识、当机立断在0.02秒内完成机器操作解救爱人的伤痛,又立即柔情似水安抚爱人拥抱他说“你真勇敢”......她是这样胆大心细,这样勇敢深情,这样侠骨柔肠......这样适合气质敞亮、大方接地气的马丽,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有情有力。
演员遇上角色,角色遇上演员,若能一拍即合、丝丝入扣,那真是莫大的美妙缘分。
马丽演绎的大六,每场戏都仿佛没有表演痕迹的真情流露。
是马丽实现且加持了大六生动立体,也是大六这个角色的无限魅力融入了马丽。
评价魏翔,一个字就够了——「稳」,太稳了。
这次不需要他怎么滑稽搞笑抖包袱,需要他演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知识分子的老实木讷和斯文气,他做到了,需要他演出一个苦苦思念妻子三十年、喜怒无常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他也做到了。
电影尾声,他无声伫立凝视着「似她非她」的背影,惊喜和安慰凝在眼中,微张着嘴泪水潸然而下......这幕戏直击在我的心里,戏里的他不敢哭出声涕泗横流,戏外的我也压抑着不敢打扰别人的哭声泪流不止。
特别地,神来之笔般搭配这段戏的是陈百强的《一生何求》,伴随着悠扬柔和的旋律和陈百强细腻深情的歌声,丝丝入扣般贴切。
“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这段戏就像这首歌一样,哀,而不伤。
纵然,三年的甜蜜相伴的结局是三十年的孤苦相思,但是,曾与如马丽演绎的大六相识相知相爱过,一生何求啊。
最后,简单总结两句。
因为演员,因为演员演绎出的「真情」,《哥,你好》难能可贵地表现了上世纪80年代劳动工人朝气蓬勃的精神,尤其劳动女性青春飞扬的风采,以及,上世纪父母爱情平实真纯的情意与浪漫。
2021年春节档以后,我对李焕英大肆批评,并且觉得自己说的很对。
现在心里就是后悔,难受,空虚寂寞苍凉无助。
《哥,你好》不比《你好,李焕英》烂的出奇,烂的标志?
曾几何时,我批评《你好,李焕英》存在逻辑问题,那《哥,你好》就是完全不讲逻辑。
首先忽略一个5000块钱都没有的男人如何计算函数,计算函数与时空穿越有什么关联,时空是四维,函数是二维,这种硬性逻辑问题。
咱就是说,一个焊接比赛,防护面罩的镜片那么老大一个,碎了以后往脸上扣,陆春丽到底是怎么看不见的呢?
怎么就能扣完了硬焊呢?
一个比赛,连个备用面罩都没有吗?
我金工实习焊工92分,防护面罩不是没用过,但凡是个正常人,面罩镜片坏没坏,往脸上扣肯定都能看见,但凡是个正常的工厂,准备备用面罩都是必然。
这个情节不就是完全为了硬凹陆春丽出色女工人设故意设计的吗?
剧本可以接地气可以有安排,但是不能魔幻现实接地府吧?
再说戒指做小了的情节设计,车床有吧,简单车个缝,然后钳子一夹不就完事儿了吗?
不比用压力机简单?
拿个手握式电锯开个缝打磨一下不比压力机简单?
编剧没有工业生产经验可不可以去百度一下,或者采访一下119?
能不能别为了硬凹人设搁这儿搁这儿呢?
再说生孩子这段,我都懒得吐槽有没有必要加上这段“生儿子和爸爸一起聊姑娘”“我教儿子数学你教技术以后做国家栋梁”这种奇葩情节,你们是为了水时长吗?
我也懒得讲保大保小这种无用的煽情设计,我就想说,上世纪90年代20%的剖腹产手术率为什么电影里的医生一直迟迟不剖腹产,非要整到孕妇精疲力尽才去剖?
随后穿成胎儿自杀母亲牺牲拯救的情节,你们编剧是不是知识水平始终停留在初中层次,非要在这里搞个循环式能量守恒是吗?
那既然要能量守恒,请问常远手上的戒指到底从何而来?
设陆春丽做的戒指为女款A,男款A,根据历史,男款A已经损坏,留下来的是未来的男款B,也就是陆春丽做戒指当天有三枚戒指在场,男款B一直留到了未来最后进入循环,那么请问男款B的能量是从哪里凭空产生的呢?
好,假设同一时空只能存在一个事物的单一个体。
那是否陆春丽难产有可能是常远回到历史,因为不能共存,于是陆春丽难产,陆春丽难产,于是常远想改变历史,以至于进入死循环?
当常远知道二者不能共存时他为何没有自己阻碍时间线上另一个自己降生的预见性呢?
最后就说老伍婚礼讲话这一点。
老伍恢复,常远结婚,这中间俩人是没沟通过是吧?
婚礼当天,把自己亲爹绿了的前女友都能在婚礼上讲话,亲爹没有被安排讲话环节,自己出来主动申请,儿子一脸尴尬不知所措,那你们这个电影是图啥呢?
安排前任讲话就是为了更好的讽刺而讽刺吗?
最后再说人设与演技问题。
陆春丽我不说了,她全片高光。
魏翔演技没得讲,但是伍红旗在整个电影里不就是一个纯纯的铁five吗?
一个高级工程师,无论做人做事都远逊色于陆春丽,娶到陆春丽这样的老婆属实烧高香了。
还有,抛开电影谈现实,一个男的失恋当晚就约别人跳舞,什么玩意儿啊?
妻子难产,于是怪罪儿子,三十年怨愤,又是什么玩意儿啊?
又烂又臭一个背景板完全没有人物弧光,真的,好像个小丑一样,属实浪费魏翔。
常远我是无话可说演什么都是常远,这就是常远最大的问题。
我看李茂换太子,李茂就是常远,太子还是常远,我看哥你好,伍加陆还是常远。
真的,算了。
太难看了,真的太难看了,怎么能这么难看了。
太烂了。
虽说喜剧电影评价一向很难,毕竟观众笑点是不同的。
但很多被批评的喜剧,要么是笑点低级,要么笑点尴尬,但这些起码是有笑点,只不过不容易get到。
而这片,是根本没有笑点。
我就想问编剧编这玩意儿的时候痛不痛苦,演员演的时候痛不痛苦,反正我看得挺痛苦的。
这个电影讲了男主出生就没了娘,亲爹老伍还特别嫌弃他,在老伍投河之后,男主找存折时翻到了一个戒指和日记,然后就穿越了。
完了还在板子上一本正经扯了半天穿越公式,说日记是触发媒介,可后面吊打强子,给强子送吃的的时候,我也没见他用日记啊。
后面穿越救妈时还说戒指能量不够了,我寻思前面根本没提过这个设定啊。
这个穿越设定是真的随意啊。
等到见了男主亲妈大六,怀孕参赛够离谱了,还要因为设备问题盲焊,老伍带戒指把手指卡出来,大六展现0.2秒的反应时间直接用机器把戒指震碎了。
匪夷所思。
之后的核心冲突是难产保大保小,男主为了救妈要把自己弄死,这真是我见过的对《蝴蝶效应》的最恶劣的模仿了。
我都看吐了。
然后更让我震惊的剧情发生了,他妈把生命力给了孩子,然后男主就活了,绝了。
最后说一下老伍,窝囊又懦弱,只顾着自怜自艾,无视对儿子的呵护,全片最tm恶心的人。
咱就是说作为一个审美低级、笑点低级、泪点低级的三低观众。
必须墙裂安利这部电影给大家!
在看到婴儿穿越回难产母亲的肚子里,企图用脐带绕颈的方式拯救母亲生命时我笑了。
在枯坐了两个小时,数完了影院的一共有108个座位,把61块钱的影票丢进垃圾桶时我哭了。
在看到豆瓣一众5星好评,直呼年度喜剧大片,达到了喜剧内核就是悲剧,营造了笑中带泪的温情效果时,我审美低级了。
家人们,如果你在家躺着不得劲,嫌这九月秋风微燥,钢镚在兜里硌得慌,觉得人生已经失去了全部意义,世界上已经没有你在乎的人了…就带上你最爱的TA去看这部电影吧!
我愿将脐带绕颈、蒙眼电焊、徒手液压、重返青春称之为本片四大文明奇迹~足不出户感受神奇世界 有谁能抵挡这种诱惑呢?
毕竟有的大片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拍这样一部毫无笑点泪点却有10086个土味尬点的电影真的很难。
电影评价偏低有俩重要因素,一是常远路人缘太差(包括开心麻花的口碑一而再再而衰),二是剧本的创意涉嫌抄袭《你好,李焕英》(东施效颦之嫌),我在观影之前也是抱着同样的预期,也许期待越低,收获越大,加上魏翔刚经历了春节档《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洗礼,这份热度为影片加分不少,更何况电影的整体完成度还是挺高,没有想象中的那些破梗烂调,剧情进展流畅,情感宣泄适宜,只是常远穿越回娘胎,手动绕颈自杀的桥段太过儿戏,但已为人父母后却轻易地被戳中泪点,即使有点强行升华,但对于一部小品电影,已属难得,且看且珍惜…
不得不说,《哥,你好》选在中秋档上线,多少是有点小心机的。
因为本质上,这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适合在阖家团圆的中秋假期带着父母一起去看,看完了情之所至,父母没准还能跟子女交交心,聊聊自己当年的爱情故事,拉近父母与子女的距离,促进彼此的了解与理解。
毕竟,这部电影是以小伍父母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很容易激发父母那辈人的青春记忆。
我看的那场里,也确实有年轻情侣带着父母一起来看。
作为一部喜剧,《哥,你好》确实轻松好笑,尤其是在小伍开始穿越之后,影院里时不时会传出一阵笑声。
父子差辈儿,夫妻“性转“,用”错位“的关系制造笑料喜剧片制造笑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周星驰的喜剧片就用“无厘头“来制造笑料。
《西虹市首富》则采用的是特殊的情境设置,即让主角在一定期限内花光十个亿,这实际上是通过比较取巧的方法制造喜剧笑果。
而《哥,你好》制造喜剧笑果的方法也是比较取巧的,它主要是通过两组特殊的关系,来制造笑料。
一组关系是小伍和他的父母。
主角小伍穿越后,成为了父母的“哥“,从而造成了和父母关系上的”错位“, 由儿子变成“哥”后,很多不能做的事变得能做,很多不能说的话变得能说。
而从观众的角度看,其实小伍的身份就还是儿子,所以他做那些事儿,说那些话,就变得好笑了。
电影开头的部分,小伍穿越回了母亲陆春丽洗澡的澡堂子,被去澡堂子偷窥的流氓错认为了“同好”,在逃跑的过程中,一不小心砸到了年轻时的父亲伍红旗身上,破坏了父母的完美邂逅,于是,他不得不再次穿越回去撮合父母,当起了父母的红娘。
这一次穿越,小伍还不小心被母亲陆春丽认领当了临时男友,还帮父亲教训了夺走他挚爱还当众打他的暴发户强哥。
这些情节都是非常好笑的,尤其是贾冰利用穿越技能吓唬强哥那段,真的是又爽又好笑。
当然了,玩梗儿玩得最好笑的部分,其实还是小伍帮父亲伍红旗谈恋爱那段,在经历了KTV的事件后,伍红旗和陆春丽又来到一家商店门口喝汽水,两人坐在一起默默无言,而小伍则拿出一朵花来给伍红旗,还恨铁不成钢地逼着他主动跟陆春丽说话套近乎,简直操碎了心。
后来,眼看着两个人要散,小伍直接拿起吉他唱起了父亲最爱的歌,这才让父亲和母亲感情极速升温。
一个儿子为父母的恋爱操碎了心,又买花,又逼着父亲主动搭讪交流,这种种行为,都是“错位”的,也是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
或者,现实中是恰恰相反的,可能是父母为了子女的恋爱操碎了心。
但这种“错位”,显得荒诞而好笑。
包括后来小伍导演了父母的婚礼,往母亲的水杯里放打胎药,被父亲喝掉,都令人捧腹。
而影片中的另一组“错位”的关系,其实就是伍红旗和陆春丽,陆春丽被塑造成了“女汉子”,在伍红旗痛失所爱悲伤至极还被暴发户殴打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保护了伍红旗,有点霸总的味道;在两个人拍结婚照时,我们通常看到是女生会朝男生的肩膀上靠,但是陆春丽却把伍红旗往自己的肩膀上薅;陆春丽做了结婚戒指,也是她给伍红旗戴上的,而且说怼就怼了进去……这种性格上的反差,制造出了一种很特别的萌感。
当然,影片中也有一些其他的比较好玩的梗儿,我认为比较有趣的一个是,在电影的结尾,小伍的婚礼上,主持人请伍红旗的前女友也是小伍的证婚人秦阿姨上台讲两句,秦阿姨却不断引用泰戈尔的诗。
主持人听得有点不耐烦,笑着说:“都是泰戈尔在说,您自己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具体的台词记不得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这算是对那些热衷于引用名人名言的人的一种辛辣讽刺吧。
不得不说,这个主持人简直就是我本人的嘴替,我其实对于总是喜欢引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观点的人也颇有点意见的。
满嘴说着别人的话,可是你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在哪儿呢?
喜剧外衣下,是亲子关系的难题在好笑之外,其实《哥,你好》也探讨了一个困扰着很多人的话题,那就是如何和父母好好相处。
《哥,你好》中,小伍和父亲伍红旗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糟糕的,也许是因为小伍的出生,让伍红旗失去自己心爱的人,所以他对自己的儿子比较严苛、漠视,应该是缺乏关爱的。
影片开头,伍红旗得了老年痴呆症,经常把小伍认成哥,他专门为自己的“哥”准备了生日蛋糕,当小伍提出自己的生日愿望是拿5000块钱和自己的女友求婚时,伍红旗果断拿出了5000块钱。
但是当小伍要接过去时,他却突然又恢复了正常,劈头盖脸把小伍骂了一顿,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连5000块钱都拿不出来?
”伍红旗不满意儿子从事的职业,也不满意儿子的现状。
可以说,他和儿子小伍之间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小伍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如此对待,也不理解为什么父亲总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正是互相不理解,才让父子关系越来越糟。
伍红旗落水后,有意识,但是无法行动和说话,小伍问他“在你眼里,我算是个好儿子吗?
”伍红旗竖起了自己的中指。
毫无疑问,在他眼里,小伍不是个好儿子,但同时,他自己,在小伍眼中恐怕也不是好父亲。
小伍在穿越之后,才渐渐地了解了父亲和母亲过去,通过亲眼见证甚至参与了父亲母亲的恋爱和婚姻,他才终于知道,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刻,而在母亲难产的过程中,母亲做出了牺牲自己,保留儿子的决定。
母亲陆春丽当然是伟大的,但是同时,也为父子关系埋下了雷。
因为伍红旗挚爱陆春丽,所以他会认为是儿子让自己失去了挚爱的老婆,才会对儿子比较冷漠。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怀念亡妻,在一本又一本笔记本上写下了“想念你”,所以对儿子的关爱则少得可怜。
在知道了这一切后,小伍终于理解了父亲,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母亲的生命,毕竟,也许牺牲自己,父亲和母亲就会幸福地走下去了。
在小伍看来,自己是父亲和母亲的爱情悲剧的源头,所以他想把幸福还给父母。
但在他在母亲肚子里自我了结时,母亲却用生命保护了他的生命。
也许,就在那一刻,小伍终于明白,赋予他生命,其实是母亲的选择。
如果父亲的态度让小伍觉得自己存在是一个错误,那么母亲的选择,则会让他放下这种念头。
因为在那一刻,他一定是感受到了浓烈的爱的。
实际上,父亲伍红旗也一直是关爱儿子的,甚至于他还为儿子存下了五十万,以便他结婚用。
本质上,《哥,你好》在穿越这个设定之下,所要表达的,其实是父母和子女应该多一点了解和理解。
当彼此了解了对方的故事以及对方的想法,也许沟通就会变得顺畅,关系就会变得更加亲密。
就像小伍,他只有“穿越”回过去,了解了父亲对母亲有多么爱,了解了父母在生自己时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也才会理解父亲对自己别别扭扭的态度是怎么回事。
只有理解了父亲,父子才能解开心结,达成和解。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可能“穿越”的,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和父母成为兄弟,我们能做的就是和父母交流,去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爱有时候并不是不存在,而是被刻意隐藏了起来。
很多糟糕的亲子关系,也许都是父母和子女间的彼此傲慢造成的,父母总是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而孩子也无法理解父母的想法,所以双方的鸿沟只会越来越深。
俗话说“多年父子成兄弟“,事实上,现实中肯放下架子和儿子做兄弟的父亲,以及能和女儿做姐妹的母亲,终究是少数。
但是如果能做到,那一定是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哥,你好》是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电影,因为他带来的远不止欢笑,它还试图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告诉父母和子女如何交流和沟通,如何理解和和解。
如果真的看懂了这部电影,是可以帮助改善和促进亲子关系的。
还是那句话,也许穿越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了解,是有可能的。
借一个友邻的评论,哥好不好我是不知道了,我看完是真的不好了。
四字总结:烂片,别看!
人生中第三部看了开场五分钟就蠢蠢欲动想要跑路的电影,前两部的男主现在可能还在看守所踩缝纫机。
纯粹是冲着开心麻花的卡司来的,但是笑点没有戳到,哭点完全不知道在哪。
硬要说笑中带泪,可能是被自己的愚蠢和浪费的两个小时气的。
一开始搅黄了父母的相遇,想要回去,拿着白板又画又算不知道算了个什么劲?
男主明面上是个五千块结婚钱都拿不出来卢瑟,但背地里是天才数学系教授吧!
然而算半天,完全没用上。
从这里,开始埋下了一些“不要细想剧情,这段并没有什么用的”伏笔。
马丽伤了眼睛开始盲焊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脑子或者眼睛,这是真实存在的世界吗?
这时我又联想到了,她的笔记在他出生前十天就断掉,是因为失明了吗?
她的去世是因为一生要强,接受不了自己失去光明所以自我了结了吗?
得,看下去又发现自己想多了。
保大的保小的?
保儿子!
妈妈爱你!
看到这里天雷滚滚近乎失语。
蝴蝶效应的导演编剧要是看到自己的经典片段被如此拙劣地模仿了,不知作何感想。
貌美漂亮的女性:拜金肤浅娇蛮假文艺且没什么头脑好强能干的女性:前半生嫁不出去,有着莫名其妙的强大自我牺牲愿景,能够为家庭和下一代付出一切乃至生命。
而这两种女人都会不顾一切地爱上木讷古板其貌不扬的男的,即便在拜金的驱使下有过背叛行为,三十年后还是愿意在重病的他的床头读一宿泰戈尔🚬你再说说看这电影是为了讴歌啥?
别扯喜剧,一点没觉得好笑。
我在电影院里,还有20分钟电影结束,看之前以为是搞笑剧,看几分钟以为穿越剧,再看一会以为童话故事,再看一会发现是搞笑咋说呢,我以为这剧本是我写的…因为看到了开头,猜到了过程…文笔也不咋滴……通过某种媒介,穿越回去改变历史促进爹妈感情,自己偶尔耍个帅,期待美好结局,但是无力回天最后再给一颗糖抛去逻辑和剧情衔接,小伍是个好儿子,虽然满口抱怨,但是老伍发病时,还是非常的温柔,愿意牺牲自己来换取老伍的幸福…再说搞笑情节,我是挺喜欢小伍瞬间穿越来去的情节,这种耍帅情节虽然烂大街但让人有点点代入感观影感比我上次看纯爆米花剧要好点就当午休看个情景剧了
《哥你好》这部电影虽然仍然是从亲情的角度入手,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温情故事。
常远穿越到过去成为了父母爱情的助攻小帮手,在他的助攻之下,让我们看到了魏翔和马丽的父母爱情,这可能也是一种另类的撒狗粮方式,温暖又浓厚的亲情,是让人觉得非常的感动,在中秋佳节的这一天,能够和家人一起去观看这样一部温情喜剧,一定能够收获到更多的感动。
在常远撮合自己父母的这段离奇经历当中,让我们在收获到很多快乐的同时,是更多的引起了一些关于亲情之间的思考啊,或许对于传统的父母来说,对于孩子的爱是想要让他们自己成长,在老一辈人的传统教育理念当中,就是应该要让孩子自己去学会和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或许我们现在通过这一部电影,就更能够理解父母的爱,都是体现在一些小细节当中的,能够理解他们的不容易,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永远只有我们的家人,正是因为有家人在身旁守护着我们才能够让我们去勇敢的面对生活当中的一切困难,被爱就是努力生活下去的一切动力,这部电影就是能够让我们更深刻的去感受得到亲情之间的温暖以及自我成长的这种救赎过程。
每当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的时候,都应该想想自己还是有人爱有人关心的,至亲所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温暖,也都应该要去更加的珍惜,他们不仅给了我们生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间的温暖,学会珍惜才能更好的成长。
每一个妈妈都是极其伟大的
常远说窝囊废也遗传的时候,我真的笑喷了。常远和魏翔的气质确实像
食之无味的陈词滥调,弃之可惜的情感轰炸。
如果结局是跟《蝴蝶效应》那样,儿子穿越回母亲肚子里用脐带把自己缠死,让自己彻底消失,换回母亲该有的人生,我会打个及格分。
不错!完成度挺好,剧情真的特别老套,但我总是没忍住哭了好几次…我骨子里就是个大俗人吧
可以不要再宣扬这种所谓的“母爱”了吗?求求了。我宣布,保大,全剧终。
贾冰假扮香港商人时香港夹杂东北的口音和做派很好笑、把那种得志便猖狂、招摇过市的状态演绎的非常棒在歌舞厅的片段,情场失意、非常难过的文人形象演绎的非常棒,隔着银幕都能体会到那种心灰意冷和心酸。结婚后魏翔马丽两人温馨甜腻的相处很打动人,两个人的演技都非常棒,让我们体会到无与伦比的感人爱情。总而言之,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有笑有泪的电影~
李焕英性转版,抱着很低的预期看竟然还可以,只是说它是喜剧有的地方又很严肃,说它是严肃的剧情片又想要搞笑,有一点割裂。结尾如果儿子穿越回去用脐带缠死自己换回母亲的话会更好。
模仿李焕英和蝴蝶效应的低劣产品
不懂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这不比独行月球好看???起码戳中了我和先生的所有点,笑点,泪点,感动点。一个女人所有最真诚善良的品质,平凡最戳中人心。爱了💕
用喜剧演员的班底讲述了一个蝴蝶效应的故事,充斥着一些男性说教和肤浅的歌颂母爱。姑娘们千万不要自我感动,保大保大保大!别沉醉于对苦难的自我献祭,咱们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满足繁殖欲。
太没6了
挺好看的,分数居然这么低,以后真不能看评分选电影了,矫情的人真多
刘德华居然帮忙宣传了,他和常远是怎么认识的?
我宁愿后来把他妈救回来
中秋佳节,我们和家人一起看一部既怀旧又充满喜感且温馨的电影吧
“我做了一个梦,黑暗中走在无尽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帮我找了一生挚爱,还见证了我们的婚礼,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我的爱人……”,泰戈尔说,“爱是充实了的生命,就像盛满了酒的酒杯。”比较平淡,时空穿越凸显亲情可贵,年代感还原到位,魏翔和常远演父子竟然也不违和,马丽演的真好,大六真是一位勇敢美丽又善良正直的好妈妈,产房里眼角的泪水很动人,“历史可以改变,但母亲对儿女的爱永远不会变。”最后的金志文《美丽的平凡》好听。
大六让头上绿光发亮的伍红旗感受到了最纯粹、真挚、热情的爱,女强男弱,性格也互补,所以伍红旗才怪罪儿子的出世带走了妻子,一生都放不下。电影用一本日记、两枚戒指和n次穿越来完成一家人的和解,父子间的隔阂融化进了久违的亲情和爱情里。
表面看来影片通过儿子与父亲的最终和解,完成了父子之间对彼此的理解,事实上可能是导演通过这部影片解开了自己的心结,或者说通过大银幕完成了对自己母亲的怀念。所以很多人说它像《你好,李焕英》也无可厚非,只是张栾导演对感动观众情节的把控相对而言较为克制。
哥不好,哥看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